知识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提高

合集下载

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归纳

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归纳

阿伏伽德罗常数题型归纳在分析解答阿伏伽德罗常数(NA)这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况下是为液体或固体; SO3、HF在标况下是固体或液体;而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五的低碳烃,在标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②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均为单原子分子,03、P4、Ss。

为多原子分子等。

③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0、37C12:等④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石墨、Si、Si02、P4、P205等⑤某些离子如Fe3+、A13+,还有某些原子团如NH4+、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减少。

⑥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计算,如Na202+ H2O、H2S + SO2等。

⑦凡是用到22.4 L●mol-1时,要注意是否处于标况下。

⑧物质的量与各量之间的关系⑨认真读题,检查题给条件是否齐全。

01阿伏伽德罗常数主要命题点1、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以及摩尔浓度。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特别是有机物的结构式、化学键。

3、电子转移数目4、可逆反应,包括弱酸弱碱的电离,弱盐的水解。

02阿伏伽德罗常数易错点1、外界条件及物质状态2、物质中的原子数、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化学键数目3、电子转移数目,特别是关于氯气、铁等参与反应时得失电子数的计算4、特殊反应03解题秘籍——洞悉陷阱设置1、抓“两看”: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态;看标准状况下是否是气体。

常见的陷阱设置:①常温常压;室温;②标准状况下非气体物质:H2O、CCl4、CHCl3、SO3、HF、苯、乙醇、己烷等。

注意只有同时满足:标准状况、气体这两个条件,才可以使用22.4L/mol这个常数。

2、记“组成和结构式”:比如Na2O2与Na2O的电子式、阴阳离子比;C3H8、C2H5OH的结构式,CO2的pi键个数等;注意金刚石中C与C-C比例为1:2,石墨C与C-C比例为2:3,SiO2与Si-O比例为1:4,P4、CH4、N2的结构式。

阿伏伽德罗常数解题技巧

阿伏伽德罗常数解题技巧
(5)明确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1 mol硅中含Si—Si键的数目 为2NA,1 mol SiO2中含Si—O键的数目为4NA等。
(三)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
3.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mol Fe 与过量氯气反应,转移 2NA 个电子。( × ) (2)1 mol Cl2 参加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2NA。( × ) (3)向 FeI2 溶液中通入适量 Cl2,当有 1 mol Fe2+被氧化时, 共转移的电子数为 NA。( × )
理解“反应”,抓准“价态”
(1)同一种物质在不同反应中做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如Cl2和Fe、Cu等反应,Cl2只做氧化剂,而Cl2和NaOH反应,Cl2既做氧化剂, 又做还原剂;而Na2O2与SO2反应,Na2O2只做氧化剂。
(2)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
如Fe和HNO3反应,Fe不足,生成Fe3+;Fe过量,生成Fe2+。
(3)隐含“存在反应” 在混合气体NO和O2中会发生反应:2NO+O2===2NO2。
(4)隐含“钝化”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二) 考查物质的组成或结构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 g H2 18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 √ ) (2)78 g 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NA。( × ) (3)28 g 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2NA。( √ ) (4)12 g 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4NA。( × ) (5)17 g—OH 与 17 g OH-所含电子数均为 10NA。( × )
突破“NA”选择题的方法
(一)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

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技巧

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技巧

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技巧
1. 嘿,你知道吗,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一定要看清每个选项啊!就像走路要看清路一样,别稀里糊涂就选错了。

比如说,给你个关于物质的量的选项,你得瞪大眼睛看仔细咯。

2. 哇塞,还有一点很重要哦,要抓住关键信息呀!这就好比在一堆杂物里找到你最想要的宝贝,可不能瞎抓。

像遇到关于分子数的问题,可别马马虎虎就过去了。

3. 哎呀呀,可别小瞧那些细节啊!就如同下棋要留意每一步,一个小细节可能就决定了这道题的对错呢。

比如说粒子的状态,气态还是液态,搞清楚啊。

4. 嘿,还有哦,要学会类比呀!把陌生的问题类比成熟悉的东西,不就好理解多啦。

好比说把复杂的分子结构类比成常见的物体,这样不就容易多了嘛。

比如把某种分子想象成生活中的某个物品。

5. 哇哦,千万别忘了单位啊!这就好像出门没带钥匙一样重要啊。

遇到关于摩尔质量的题目,单位不对那可全完啦。

6. 哈哈,最后一点,多做题呀!熟能生巧嘛,就跟练功一样,练得多了自然就厉害啦。

多做几道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其中的窍门啦。

我的观点结论:只要掌握好这些技巧,做阿伏伽德罗常数选择题就会变得轻松又有趣啦!。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类题目的突破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类题目的突破方法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类题目的突破方法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是必考题型,既考查概念的理解,又考查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另外还涉及物质的结构:如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含有电子数、共价键的数量),物质的性质:盐类水解、可逆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是否为气体、电解质的电离等。

1.阿伏加德罗常数(N A)题型常设陷阱:物质的状态气体摩尔体积适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在使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 L·mol-1”时,要判断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在标准状况下物质的状态不是气态,而是液态或固态的有:水、溴单质、苯、SO3、乙醇、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氯仿、碳原子数大于4小于16的烃为液态(新戊烷除外)、大于或等于16的烃为固态等粒子个数确定粒子个数要弄清楚微粒中相关粒子(质子、中子、电子)及离子、化学键之间的数量关系单原子分子:稀有气体He、Ne等;双原子分子:Cl2、N2、O2、H2等;特殊物质:O3、P4、18O2、D2O、Na2O2、 CO2、甲烷、乙烯、乙炔等最简式相同的物质,无论以何种质量比混合,原子个数均以最简式计算。

如O2和O3、NO2和N2O4、烯烃和环烷烃等同位素如D2O、T2O、18O2、14CO2等因物质的摩尔质量发生变化,导致物质的量变化溶液的体积已知溶液的浓度,缺少溶液的体积,是不能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的。

转移电子的数目如1 mol Na2O2与H2O(或CO2)反应、1 mol Cl2与足量的Fe反应(或NaOH溶液反应)、1 mol Cu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等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如2NO2 N2O4,Cl2+H2O HClO+HCl等水解反应在水中某些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离子数目发生改变。

如0.1 mol FeCl3溶液中的Fe3+数目小于0.1N A、0.1 mol Na2CO3溶液中含CO32—数小于0.1N A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以微粒数目的计算为依托,广泛联系物质结构、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等知识,多采用选择题形式,试题难度不大。

高考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基础

高考化学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基础

高考总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高考展望】1、考纲要求①了解物质的量一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②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③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高考动向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为载体考查物质状态、分子组成、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化学平衡、胶体制备、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多方面的知识。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离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意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难度不大,概念性强,覆盖面广,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

【方法点拨】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含义: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特定微粒或微粒组合。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1023 mol-1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如1 mol氧原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是常数与近似值的关系,不能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等同,就像不能将π与3.14等同一样。

二、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高考试题,常常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

在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知识点:1、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即:n=N/NA;2、阿伏加德罗常数: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在这里,采用×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即:cB =nB/V;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解题指导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2、考查方法: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上述有关概念;涉及的物质主要有:Cl2、O2、N2、H2、稀有气体、金属Na、Mg、氢化物、有机物等;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⑤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⑥特例:NO2存在着与N2O4的平衡;3、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典型考点一、 计算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一 根据质量求微粒数:关键是摩尔质量及微粒类型 1、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 个 2、7 g C n H 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3、120g 由NaHSO 4和KHSO 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N A 个4、18g 冰水混合物中有3N A 个原子和10N A 个电子5、常温常压下,32 g 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 个原子二根据体积求微粒数:用到·mol -1必须注意物质的状态及是否是标准状况 6、标准状况下, L H 2O 含有×1023个H 2O 分子 7、 L CO 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0238、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9、00C,×106Pa 时,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10、标准状况下,个HCHO 分子所占体积约为 L三根据浓度求微粒数: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 11、 mol ·L -1 CuCl 2溶液中含有×1023个Cu 2+12、 L 3 mol ·L -1的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1023 13、100 mL mol/L 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 14、100mL1mol/L 的Na 3PO 4溶液中含有离子数多于 15、1 mol 冰醋酸中含有N A 个CH 3COO - 二、物质结构的考查 一“基”, “根”的区别16、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 3和羟基—OH 所含电子数相等 17、在1mol 的CH 5+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18、常温常压下,1mol 碳烯:CH 2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 19、16g C H 4与18 g N 所含质子数相等二胶体中的胶粒数20、1 mol FeCl 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 三特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21、在标准状况下,2g 氖气含有N A 个氖原子 22、62 g 白磷中含有2 N A 个磷原子 23、1molNa 2O 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 A 四同位素原子的差异24、18 g 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25、由2H 和18O 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 A 26、3g 氘变为氘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 五物质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数目27、在石英晶体中,N A 个硅原子与2N A 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 28、31g 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 A 个 29、1molC 10H 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0N A 三、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30、标准状况下,将m1克锌加入到m2克20%的盐酸中共放出nLH2,则转移电子数为 nN A /3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每得到1molNaOH,在阳极上反应的离子就得到1 mol电子32、1 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33、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 molHCl被氧化时,生成 LCl234、32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35、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102336、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37、电解CuCl2溶液时,若有NA个电子通过,则阴极增重64g四、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38、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39、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40、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五、关于化学平衡41、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1NA4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N2+3H22NH3的平衡,每有17gNH3生成,必有个NH3分子分解六、涉及化学反应的发生及反应进行情况的计算43、标准状况下, LNH3和 LHCl混合后分子总数为N A44、含n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 N A /4 个氯分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与离子共存1.复习重点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2.难点聚焦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有气体产生;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 2+、Al 3+、Cu 2+、Fe 2+、Fe 3+等不能与OH -大量共存是因为 Cu 2++2OH -=CuOH 2↓,Fe 3++3OH -=FeOH 3↓等; SiO 32-、AlO 2- 、S 2O 32-等不能与H +大量共存是因为 SiO 32-+2H +=H 2 SiO 3↓、AlO 2-+H ++H 2O =AlOH 3↓、S 2O 32-+2H +=S↓+SO 2↑+H 2O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 -、ClO -、F -、CH 3COO -、HCOO -、PO 43-、HPO 42-、H 2PO 4-等与H +不能大量共存, 主要是由于OH -+H +=H 2O 、CH 3COO -+H +=CH 3COOH 等; 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 4+不能与OH -大量共存是因为HCO 3-+OH -=CO 32-+H 2O 、HPO 42-+OH -=PO 43-+H 2O 、NH 4++OH -=NH 3·H 2O 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如:AlO 2-、S 2-、HS -、CO 32-、HCO 3-、SO 32-、HSO 3- 、ClO -、F -、CH 3COO -、HCOO -、PO 43- 、SiO 32-、C 6H 5O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 2+、Al 3+、Cu 2+、Fe 2+、Fe 3+、NH 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I -、、S 2-、HS -和Fe 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 -+2Fe 3+=I 2+2Fe 2+、2Fe 3++ S 2-=S ↓+2Fe 2+、2Fe 3++3S 2-=S ↓+2Fe S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如NO 3-和I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 +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 32- 、S 2O 32-和S 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 2-+SO 32-+6H +=3S↓+3H 2O 、2S 2-+S 2O 32-+6H +=4S↓+3H 2O 不能共存;ClO -与S 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如Fe 3+和SCN -、C 6H 5O -,由于Fe 3++SCN-FeSCN 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四、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例如:Al 3+和HCO 3-,Al 3+和CO 32-,Al 3+和S 2-,Al 3+和HS-,Al 3+和AlO 2-,Al 3+和C 6H 5O -,Fe 3+和AlO 2-,Fe 3+和HCO 3-,Fe 3+和CO 32-,NH 4+和AlO 2-等;如3AlO 2-+Al 3++6H 2O=4AlOH 3↓等;特别注意:NH 4+和CO 32-、NH 4+和HCO 3-、NH 4+和CH 3COO -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注意事项:1.首先必须从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的;因此解决“离子共存”问题可从离子间的反应规律入手,逐条梳理;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①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 -、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 +或OH -浓度为1×10-10mol/L 的溶液等;②有色离子:MnO 4-,Fe 3+,Fe 2+,Cu 2+,FeSCN 2+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③MnO 4-、NO 3-、Cr 2O 72-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④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等要求;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 2+与NO 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3Fe 2++NO 3-+4H +=3Fe 3+ + NO ↑+2H 2O 而不能大量共存;I-与NO 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MnO 4- 与Cl -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S 2-与SO 32-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2 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 3-、HSO 3-、HS -、HPO 42-、H 2PO 4-既不能与H +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 -大量共存;如:HCO 3-+OH -=CO 32-+H 2O HCO 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HCO 3-+H +=CO 2↑+H 2O;3 注意挖掘题目中隐含的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克服非智力因素失分;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考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⑴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⑶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4.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规律八“看”⑴看离子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不可主观臆造产物及反应; ⑵看“=”“≒”“↑”“↓”等是否正确;⑶看表示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如HCO 3-不能写成CO 32-+H +⑷看是否漏掉离子反应; ⑸看电荷是否守衡;⑹看反应物或产物的配比是否正确; ⑺看是否符合题设条件及要求; ⑻看物料是否守衡; 3. 例题精讲1.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 .I -、AlO 2-、Cl -、 S 2-B .Na +、K +、NH 4+、Ba 2+C .Br -、S 2-、Cl -、CO 32-D .SO 32-、NO 3-、SO 42-、HCO 3-2.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 .H 3O +、NO 3-、Fe 2+、Na +B .Ag +、NO 3-、Cl -、K +C .K +、Ba 2+、OH -、SO 42-D .Cu 2+、NH 4+、Br -、OH -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 -=1×10-14mol ·L -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 3+ Na + NO -3 Cl -B .K + Na + Cl - NO 3-C .K + Na + Cl - AlO 2-D .K + NH 4+ SO 42- NO 3-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NaH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 2溶液,至沉淀完全:2H ++SO 42-+Ba 2++2OH -=BaSO 4↓+2H 2OB .碳酸钠与醋酸溶液反应:CO 32-+2CH 3COOH =CO 2↑+2CH 3COO - +H 2OC .将1~2mL 氯化铁饱和溶液加入到20 mL 沸水中:Fe 3++3H 2O FeOH 3胶体+3H +D .氢氧化铁与氢碘酸中和:FeOH 3+3H +=Fe 3++3H 2O5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 .FeS 固体与稀HNO 3溶液混合 FeS +2H +=2Fe 2++H 2S ↑B .NH 4HSO 4溶液中加入足量BaOH 2溶液 H ++SO 42-+Ba 2++OH -=BaSO 4↓+H 2OC .CaC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 2气体 Ca 2++2ClO -+CO 2+H 2O =CaCO 3↓+2HClOD .等浓度等体积的CaH 2PO 42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 Ca 2++H 2PO 4-+OH -=CaHPO 4↓+H 2O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将少量SO 2气体通入NaClO 溶液中 SO 2+2ClO -+H 2O=SO 32-+2HClOB .向KHSO 4溶液中加入BaOH 2溶液至所得溶液的pH=7 Ba 2++2OH -+2H ++SO 42-=BaSO 4↓+2H 2OC .向CaHCO 32溶液中滴入过量的NaOH 溶液 Ca 2++2 HCO 3-+2OH -=CaCO 3↓+CO 32-+2H 2OD .112mLCl 2通入10mL1mol/L 的FeBr 2溶液中 2Fe 2++4Br -+3Cl 2=2Fe 3++6Cl -+2Br 27.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 4+、K +、Mg 2+、Al 3+、Fe 2+、NO 3-、Cl -、SO 42-、CO 32-,取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⑴取部分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BaOH 2溶液至过量,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量与加入BaOH 2溶液量的关系如右图;⑵取1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和滤液,在沉淀中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不减少; 将滤液分为两等份,一份加热,未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另一份加HNO 3酸化 时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HNO 3,沉淀又消失,再加AgNO 3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 不能确定的离子有________ ______;。

2023年高考必备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定律相关知识点归纳

2023年高考必备阿伏加德罗常数及其定律相关知识点归纳

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关知识点归纳(一)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知识归纳1. 阿伏加德罗常数旳概念及理解⑴概念:1 mol任何粒子旳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般用“NA”表达, 而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旳近似值。

⑵概念旳理解: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旳实质是1mol任何粒子旳粒子数, 即12g12C所含旳碳原子数。

②不能说“含6. 02×1023个粒子旳物质旳量为1mol”, 只能说“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旳物质旳量为1mol”。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不能等同, 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种纯数, 它有单位, 其单位为“mol-1”, 而6.02×1023只是一种近似值, 它无单位。

2.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旳概念及其关系①物质旳量物质旳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 n=N/NA。

②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r)、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一种分子(或原子)真实质量(mr)之间旳关系: mr=Mr/ NA。

③物质旳质量物质旳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 m/Mr=N/ NA。

④气体体积气体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V/Vm=N/NA, 当气体在原则状况时, 则有:V/22.4=N/ NA。

⑤物质旳量浓度物质旳量浓度(cB)、溶液旳体积(V)与物质旳量(nB)之间旳关系: cB= nB/V,根据溶液中溶质旳构成及电离程度来判断溶液中旳粒子数。

3.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旳设陷方式命题者为了加强对考生旳思维能力旳考察, 往往故意设置某些陷阱, 增大试题旳辨别度。

陷阱旳设置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⑴状态条件考察气体时常常给出非原则状况(如常温常压)下旳气体体积, 这就不能直接用“22.4L/mol”进行计算。

⑵物质旳状态考察气体摩尔体积时, 命题者常用在原则状况下某些易混淆旳液体或固体作“气体”来设问, 困惑学生。

高中化学专题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A)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高中化学专题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A)提分精准突破(解析版)

03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精准突破1. 阿佛加德罗常数与化学核心素养阿佛加德罗常数核心素养体现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核心素养生成——结合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组成或原子结构、氧化还原反应及电离、水解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常用化学计量的相关计算。

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从而逐步提高化学核心素养。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预测在2020年高考中,仍会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这个载体综合考查相关知识,涉及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等)数目、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以及由于反应、浓度等的变化导致微粒数目变化等。

本专题包括五个高频微考点:☆N A与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使用条件的考查☆N A与电子转移数目的考查☆N A与溶液中粒子数目的考查☆N A与隐含反应的考查☆N A与化学键数目的考查2. 阿佛加德罗常数“陷阱”的多维性☆阿佛加德罗常数所涉及的粒子数目的相互转换☆阿佛加德罗常数题常见“陷阱”维度⑴标准状况物质聚集状态难辨别性(标况下非气态如H2O、SO3、HF、CHCl3等)⑵物质组成的特殊性(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H37Cl等)⑶化学反应的隐蔽性(如62 g Na2O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含有O2−离子数为N A)⑷电子转移数目的难判断性(如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 N A等)⑸物质结构的复杂性(如标准状况下1 mol苯中约含有3N A个碳碳双键;P4分子中P原子和P—P键数目的比为1∶1等)⑹电化学基本知识的模糊性(如铜的电解精炼时,每转移2 mol电子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等于N A;1mol 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时,提供电子的数目为N A个)⑺电离与水解中概念的混淆性与数据的缺失性(如1 mol FeCl3跟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数目为N A)⑻化学键数目的难计算性(如在含氧原子的数目为4N A的石英晶体中含有4 mol Si—O键等)3.“类推法”的多维判断突破阿佛加德罗常数题类推法是指通过对已掌握的物质结构、转移电子、气体摩尔体积等常见“设陷方向”形成的解题模型,通过对给出选项的对比,找出它们的相似点或相同点,然后以此为依据,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有关知识或结论推移到另一对象中去,在较广的范围内把两个(或两类)不同事物联系起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思路。

知识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提高

知识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提高

高考总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高考展望】1、考纲要求①了解物质的疑一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②理解阿伏加徳罗常数的涵义③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裔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高考动向以阿伏加徳罗常数N A为载体考查物质状态、分子组成、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化学平衡、胶体制备、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多方而的知识。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呈保持稳立,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徳罗常数为N A,判断和讣算一沱量的物质所含离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意有关讣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槪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难度不大,概念性强,覆盖面广,区分度好,预讣今后会继续保持。

【方法点拨】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含义:0.012kg花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lmol 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徳罗常数个特左微粒或微粒组合。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徳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X 1023 mo「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X IO??,如1 moi氧原子中约含有6.02X 1(P个氧原子。

阿伏加徳罗常数与6.02X 1023 m0l-«是常数与近似值的关系,不能将阿伏加徳罗常数与6.02 X 1023 mol-i等同,就像不能将Ji与3.14等同一样。

二、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

关于阿伏加徳罗常数的髙考试题,常常有意设巻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

在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
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符号Avogadro'snumber表示,它是一个
十分重要的物理常数,用来表示物质中分子或原子的数量。

在化学和物理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和分析。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解题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1. 根据定义式进行计算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式为:N_A = N / n,其中N为样品中分
子或原子的数量,n为样品的物质量。

因此,若已知n和N,就可以
通过该公式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直接,但需要明确所给出的量的单位和数量级。

2. 利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分子量
分子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若已知分子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则可以通过公式:m = M / N_A,计算出样品
中分子或原子的数量。

这种方法常用于化学实验中,计算出反应中所生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数目。

3. 通过摩尔质量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中每摩尔的质量,通常用单位g/mol表示。

若已知样品的摩尔质量,则可以通过公式:N_A = m / M,计算出阿
伏加德罗常数。

这种方法常用于计算分子量已知的物质的阿伏加德罗常数。

通过以上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计算和分析,提高化学和物理学的学习效果。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一、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综合应用(重点)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有:(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2O、N2、O2、H2、NH3、P4等。

(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曾考过的物质有Cl2、NH3、CH4、O2、N2、CCl4、C8H10等(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曾考过的有Na、Mg、Cu等。

(4)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如稀硫酸、硝酸镁等。

(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

(6)细微知识点(易出错):状态问题,水、CCl4、C8H10等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或固体;D2O、T2O、18O2等物质的摩尔质量;Ne、O3、白磷等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等。

三.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还有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如CHCl3(氯仿)、CCl4等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O3为三原子分子,白磷(P4)为四原子分子等。

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如Fe与氯气反应,Fe、Cu与硫反应,氯气与NaOH或H2O反应,Na2O2与CO2或H2O反应等。

微专题——阿伏伽德罗常数(教师版)

微专题——阿伏伽德罗常数(教师版)

微专题——阿伏伽德罗常数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含有的粒子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是N A,单位mol-1,它与0.012 kg 12C所含碳原子数相等,大约为6.02×1023。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是历年高考的热点,经久不衰,常常在考题中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

在分析解答这类问题时,要特别注意。

一、阿伏伽德罗常数正误判断的注意以下几点:1.物质的状态:如水在标况下是为液体或固体、HF为液体; SO3在标况下是固体,通常状况下是液体;而CHCl3、戊烷及碳原子数大于五的低碳烃,在标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在标准状况下,乙醇、四氯化碳、氯仿、苯、二硫化碳等物质都不是气态。

2.特殊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均为单原子分子,O3、P4、S8为多原子分子等。

3.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14CO2、H37Cl等。

4.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的数目,如金刚石(1mol金刚石中含2mol C-C共价键)、晶体硅(1mol晶体硅中含2mol Si-Si共价键)、二氧化硅(1mol SiO2中含4mol Si-O共价键)、石墨(1mol石墨中含1.5mol C-C共价键)、P4(1mol白磷中含有6mol P-P共价键)、二氧化碳(1 molCO2中含2mol C=O键)、烷烃[1molC n H2n+1中含有(3n+1)mol共价键]、P4O10(P4O10一般写成P2O5,1 mol P4O10中有4 mol P=O键、12 mol P-O键)等。

5.某些离子如Fe3+、Al3+,还有某些原子团如NH4+、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使其数目减少。

6.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的计算,如Na2O2 + H2O、H2S + SO2等。

7.凡是用到22.4 L·mol-1时,要注意是否处于标况下、是否为气体。

8.常见的可逆反应如2NO2N2O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

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的考查角度和解题思路

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的考查角度和解题思路

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复习策略和解题策略纵观历年来的化学高考试题,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考查命题特点有:①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判断一定量(质量、体积、物质的量等)的物质所含的某种粒子(分子、离子、原子、电子、中子等)数目的多少,这类题型以考选择题为主,在最近几年保持了相当的连续性,;②通过阿伏加德罗常数进行一些量之间的换算亦成为高考的热点;③阿伏加德罗常数在物理学中的广泛应用,如电解时析出的金属或放出气体的体积与耗电量之间必然要用到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N A与物质的状态在标准状况下,用物质的体积来换算所含的微粒个数时,要注意,在标准状况下,只有1 mol 气体的体积才约是22.4 L。

而某些物质在标况下为液体或固体是高考中换算微粒常设的障碍。

如:(07.四川卷.7)(A)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

标准状况下,CHCl3为液体,22.4 L CHCl3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 mol,所以其A答案的说法不正确。

二、N A与物质的组成高考试题经常会对分子组成比较特殊物质的进行考查,如对分子所含原子个数的考查,其实质就是考查考生对分子具体组成的认识。

如:(97.上海.6)(B)10 g 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氖气是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10 g 氖气为0.5 mol,所含原子数为0.5 N A,其选项是错误的。

三、N A与物质质量无论物质所处的外界条件如何,物质本身的状态如何,均可通过质量确定物质的量,进一步确定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目。

例. (07.广东.3)(A)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其说法是正确的,不要认为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分子数就不确定。

气体的分子数可以通过其体积计算或质量来计算。

四、N A与摩尔质量对于含同位素原子的物质的微粒计算时,注意用该同位素的质量数代替我们常用的相对原子质量,否则结果会出现错误。

例.(07.四川卷.7)(B)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

高二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
三判断:判断选项中所求物理量是否正确。审准题目要求,是突破该类题目的关键。
(8)1 mol金刚石、石墨中的C—C键数目分别为2NA、1.5NA;1 mol SiO2中Si—O键数目为4NA;1 mol P4中的P—P键数目为6NA。
3.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NA的应用
(1)歧化反应类:Na2O2与CO2、H2O的反应,Cl2与NaOH(冷稀、热浓)、H2O的反应。
(2)变价金属(Fe目中是否指明了溶液的体积,如在pH=1的HCl溶液中,因溶液体积未知而无法求算H+的数目。
(3)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1的H2SO4溶液中c(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无关;0.05 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
(3)Fe与浓、稀硝酸,Cu与浓、稀硝酸反应类均需要考虑浓度的降低对反应的影响。
(4)足量、不足量Fe与稀硝酸,足量Fe与浓硫酸反应类,需要考虑浓度的降低对反应的影响。
(5)足量KMnO4与浓盐酸,足量MnO2与浓盐酸,足量Cu与浓硫酸反应类,均需要考虑浓度的降低对反应的影响。
(6)注意氧化还原的顺序,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
(4)等物质的量的羟基与氢氧根离子所含质子、电子或原子数目。
(5)等质量的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如烯烃)、同素异形体、N2与CO、NO2与N2O4等含有的原子、分子数目。
(6)注意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18O2、H37Cl等。
(7)一定物质的量的有机物中共价键的数目(苯环、萘环中无碳碳双键),如CnH2n+2中共价键的数目为3n+1。
4.与可逆反应相关的NA的应用
在NA的应用中,常涉及以下可逆反应:

02阿伏加德罗常数解题模型

02阿伏加德罗常数解题模型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的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等)数,如Na2O2等;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CH4、P4等;组成单质分子的原子个数,如稀有气体、O3、P4等
(1)记住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
(2)记住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4.(2023·河北省邢台市高三统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H3OH含Cl溶液中N(NH4+)+N(NH3·H2O)=0.1NA
C. 与足量的硫单质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D.电解精炼铜时,当阳极有0.5mol Cu2+产生时,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
A.4g21H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L0.1mol·L1AlCl3溶液含有的Al3+个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11.2L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NA
D. 与 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答案】D
【解析】A项,4g21H2的物质的量为 ,含有的原子数为2NA,A错误;B项,由于Al3+的水解,溶液含有的Al3+个数小于0.1NA,B错误;C项,标准状况下,11.2LO2和N2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分子数为0.5NA,C错误;D项,Na在反应过程中转移1个电子,因此 与 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D正确;故选D。
5.(202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统考)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目为NA
B.1 mol·L1CH3COONa溶液中含CH3COOH、CH3COO总数为NA

阿伏伽德罗常数最强攻略

阿伏伽德罗常数最强攻略

阿伏伽德罗常数最强攻略一关于键的考察例题:1mol甲醇含C-H键4 N A. 错误解析:甲醇为CH3OH,1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3N A。

直链烷烃以C5H12为例,含C-C键4 N A,含C-H键12N A直链烯烃以C15H30为例,含C-C键13+2 N A,含C-H键30N A 直链炔烃以C20H38为例,含C-C键18+3 N A,含C-H键38N A 可以看出碳原子可以以C-C连接,也可以与C-H连接,所以无论什么形式,所含C-H键的个数都合氢原子数相等。

总结得出:烷烃C n H2n+2 含C-C键n-1N A,含C-H键2n+2N A 烯烃C n H2n 含C-C键nN A,含C-H键2nN A炔烃C n H2n-2 含C-C键n+1 N A,含C-H键2n-2 N A变形:此题还可以从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角度考查,实质和上述例题一样。

练习题1、1mol新戊烷中所含C-C键--4--N A,含C-H键--12-- N A。

2、1mol乙醇中所含C-C键-2---N A,含C-H键--5-- N A。

3、1mol乙酸乙酯中所含C-C键-2-N A,含C-H键-8- N A,含C-O键-2- N A4、1mol庚烷中含-16---N A极性共价键,含--6--NA非极性共价键。

二关于状态的考查(1)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物质:如H2O、SO3、戊烷、CHCl3、CCl4、苯、乙醇等,体积为22.4L时,其分子数不等于N A。

(2)注意给出气体体积是否在标准状况下:如11.2LH2的分子数未必是0.5N A。

(3)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例题: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 A个CCl4分子。

错误解析:首先要分清两个状态,常温常压是指,温度20压力1Mpa 的状态。

而标准情况是指,温度0压力1Mpa。

该题考查的实质是关于环境状态和物质状态,下面对中学所学物质为气态的加以总结烷烃 1-4(新戊烷)气 5-16 液 17 固烯烃 2-4 气 5-18 液 19 固炔烃 2-4 气 5-14 液 15 固甲醛气卤代烃 CH3Cl C2H5Cl CH2=CHCl 气练习题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己烷是液体,无法计算三关于环境状态的考查解析:此部分和上面是重复内容,只是单独拿出来和学生强调一下,不用过多赘余。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般解题思路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般解题思路

阿伏伽德罗常数的一般解题思路一、高考中出现的考法化学物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及相应物理量的计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二、知识讲解考点/易错点1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1. n N N A注意:(1)使用mol 时,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等;(2)物质的量摩尔是一个巨大数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例如:可以有0.5 mol O 2,0.01 mol H 2SO 4等,但分子、原子等具体的粒子,只能是整数,就不能说0.5个或0.01个。

2. mM =n注意:1 mol 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就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分子、离子)质量。

1 mol 混合物(气体、液体或固体)的质量,就是该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当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3. =V m nV注意:标准状况下(即0℃,101kPa )的气体摩尔体积,Vm = 22.4 L·mol -1。

在理想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①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②微粒间的距离(固态、液态距离小,排列紧密,气态分子间排列疏松)③微粒本身的大小(液态时小,气态时大)(2). 气体摩尔体积适用于纯净物(气体),也适用于混合气体。

(3). 只要温度、压强一定,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就一定,气体摩尔体积就是一个定值。

4. n = CV注意:(1). 物质的量浓度时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物质的量的多少。

溶质可以时单质、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或其他的特定组合;体积指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体积,单位:L 。

(2). 求物质的量浓度时,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溶液的溶质要掌握清楚。

如NH 3荣誉水得NH 3·H 2O 等。

考点/易错点2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 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 主要操作:a. 检验是否漏水b. 配制溶液1. 计算2. 称量3. 溶解4. 冷却5. 转移6. 洗涤7. 定容8. 摇匀9. 贮存溶液.(3).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考点/易错点3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1). 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定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等,若已知条件是物质的质量,则与状况条件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总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解题技巧【高考展望】1、考纲要求①了解物质的量一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②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③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分子、原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

2、高考动向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为载体考查物质状态、分子组成、盐类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化学平衡、胶体制备、晶体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多方面的知识。

从高考试题看,此类题目多为选择题,且题型、题量保持稳定,命题的形式也都是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判断和计算一定量的物质所含离子数的多少。

此类试题在注意有关计算关系考查的同时,又隐含对概念的理解的考查。

试题难度不大,概念性强,覆盖面广,区分度好,预计今后会继续保持。

【方法点拨】一、阿伏加德罗常数含义: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特定微粒或微粒组合。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科学界还不能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准确值,通常使用6.02×1023 mol-1这个近似值。

也就是说,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如1 mol氧原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是常数与近似值的关系,不能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 mol-1等同,就像不能将π与3.14等同一样。

二、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

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高考试题,常常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

在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②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③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3、白磷等。

④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

⑤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2O2+H2O,C1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⑥要用到22.4 L/m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⑦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⑧注意常见的一些可逆反应。

【典型例题】类型一:根据质量计算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例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2 g氧气含有2 N A个氧原子B.32 g臭氧含有2 N A个氧原子C.32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氧原子D.32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含有N A个分子【思路点拨】要注意氧气分子式O2,臭氧的分子式O3,二者摩尔质量不同。

【答案】D【解析】A、B、C选项均相当于含有32 g 氧原子,即2 mol氧原子,合2 N A个氧原子。

32 g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气体含有的分子总数数应小于N A个,大于2N A/3个。

【总结升华】等质量的同素异形体所含的原子数相等。

举一反三:【变式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B、14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C、7g C n H2n 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个D、120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N A个【答案】C【解析】A项,NO2和N2O4的最简式为NO2,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相当于46g NO2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

B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相当于14 g “CH2”,即1mol “CH2”,故总原子数为3N A个。

C项,C n H2n 的最简式均为CH2,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应为N A个。

D项NaHSO4和KHSO3的摩尔质量均为120g/mol,故共含有硫原子N A个。

【变式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0C时,1.01×105Pa时,4g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 B、60g乙酸与葡萄糖的混合物含有的原子总数为8N A C、12 g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中含有N A个碳原子D、78 gNa2O2和Na2O固体中含有N A个阴离子【答案】D【解析】A项,要注意氦气为单原子分子;B项,乙酸与葡萄糖的最简式均为CH2O;C项,12 g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即相当于12 g碳原子;D项Na2O2和Na2O的摩尔质量不同。

类型二:根据体积求微粒数例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N A个H2O分子B、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氟气的混合气体所含分子数为N A个C、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D、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思路点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要注意“前提”和“状态”。

【答案】B【解析】A项H2O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B项气体摩尔体积与气体种类无关,C 项缺“标准状况”,D项常温常压不是标况。

【总结升华】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用到22.4L·mol-1必须注意物质的状态及是否是标准状况。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举一反三:【变式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 A B、在标准状况下,11.2L氖气含有N A个氖原子C、00C,1.01×106Pa时,11.2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 D、25 ℃,1.013×105 Pa下,11.2 L氯气所含原子数为N A个【答案】A【解析】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耗氧量相同,与二者比例无关,故A对。

B项氖气为单原子分子。

C、D两项中所给条件都不是标况,标准状况为00C,1.01×105Pa即101kPa。

【变式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 CO2中含有N A个CO2分子B、标况下,1L庚烯与1L水中所含的分子数为N A/22.4C、标况下,aL甲烷和乙烷的混和气中所含的分子数为aN A/22.4D、标况下,22.4L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3N A【答案】C类型三:根据浓度求微粒数例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小于0.3 N A B、0.1 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 A个C、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 D、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 A【思路点拨】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

【答案】A【解析】A项中NH4+水解,NH4+数目小于0.3 N A,B项缺体积1L,C项要考虑CO32-水解,D项醋酸为弱酸,部分电离。

【总结升华】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载体,重点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等知识。

举一反三:【变式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 A B、1L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数目为0.1N A C、100mL1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离子数多于0.4N A D、0.1mol/L的100mL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 A【答案】C【解析】A项中Cu2+水解,Cu2+数目小于N A;B项要考虑S2-的水解,硫离子数目小于0.1N A;C项要考虑PO43 -的水解,含有离子总数多于0.4N A;D项H2SO3为弱酸,部分电离,含有的离子数小于0.03 N A。

类型四、物质结构、化学键的考查例4.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N A B、16g CH4与18 g NH4+所含质子数均为10N A 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 D、1molNa2O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思路点拨】本题涉及微粒均由原子构成,要从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入手分析。

【答案】D【解析】A项中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9N A,B项18 g NH4+所含质子数为11N A,C项D2O的摩尔质量为20g/mol,D项中Na2O2含有的阴离子为O22-,O22-数目为N A,1molNa2O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3N A。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特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化学键及电子的数目、同位素原子的差异等知识。

举一反三:【变式1】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②、在标准状况下,2g氖气含有N A个氖原子③、1mol固体NaHSO4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2N A④、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⑤、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 A⑥、标准状况下,1.12LDT所含的中子数为0.15N A⑦、1mol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0N A⑧、1 mol 乙酸和甲酸甲酯的混合物中含共用电子对的数目是8×6.02×1023A、③④⑥⑧B、①④⑥⑦⑧C、①③④⑥⑧D全部【答案】A【解析】①中胶体粒子是大量分子的集合体,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小于为N A,③中固体NaHSO4中的阴离子是HSO4-,⑦中1mol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1N A,一个C原子有四个共价键,一个H原子有一个共价键,每个键均被两个原子共用,故算式为(10×4+22×1)÷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