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7c8ad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5.png)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 2021 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学科试卷考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7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实现图中①功能的是()A.海水倒灌 B.长江东流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D.影响我国的冬季风2.⑤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A.海平面上升 B.洪涝灾害C.暴雨灾害 D.土地荒漠化3.下列关于水循环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全球地理环境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①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转换过程之一,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它是地球上最活跃的物质循环过程之一,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③它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但它不能塑造地表形态④它对地表太阳能起到传输作用,但不能起吸收和转化的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能使海水的温度和盐度都增大的因素是()A.河流注入 B.降水 C.暖流 D.蒸发5.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降水量与蒸发量 B.陆地径流C.结冰和融冰 D.洋流6.海水盐度最低的海域是()A.红海 B.地中海C.波罗的海 D.死海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7~9题7.洋流对海洋渔场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A.① B.② C.③ D.④8.关于寒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增温减湿 B.降温增湿 C.增温增湿 D.降温减湿9.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A.A B.B C.C D.D读河流地貌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处对应的地貌类型分别为()A.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河漫滩平原B.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C.三角洲、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D.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11.下列地貌中,与冲积平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牛轭湖 B.庐山 C.崇明岛 D.长江三峡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是指河流弯道水流的冲刷和淤积,导致相邻两河湾的凹岸逐渐接近而形成狭颈,狭颈被漫滩洪水自然冲决,水流改走直道的现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a3f355192e45361066f5f9.png)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
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
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
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
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
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
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
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
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
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
黑龙江省大庆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理科)试题word版有答案
![黑龙江省大庆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理科)试题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4c814c168884868762d68e.png)
大庆铁人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这一节日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B.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传说C.古代中国人富有想象力D.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使用和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A.外国贡品B.民间私营受工业品C.官营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3、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4、宋代除边远山区以外的广大地区盛行租佃制。
下列关于租佃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佃农不再遭受地主的剥削B.土地兼并现象受到抑制C.地主对佃农人身控制放松D.阻碍了农业稳定发展5、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机工”是:A.地主B.早期资本家C.雇佣工人D.奴隶6、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A.唐朝7、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D.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8、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A.原有商路中断B.西欧商品经济发展C.欧洲人狂热的寻金热D.西欧人向外传播天主教的推动9、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A.商品经济发展,工商杂税逐步增长并超过农业税B.实行海禁政策C.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D.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税收稳定10、民国时期的“火柴大王”刘鸿生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06ce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93.png)
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试卷选择试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这反映了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安排依据D.政治权力的安排接受分封制和宗法制2.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连续接受殷商的法律,依据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
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
这说明西周初年统治者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对被制服地区实行安抚政策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把握 D.意图爱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3.唐太宗曾问负责《起居注》的史官褚遂良:你近来主持写《起居注》,里面记了些什么呢,我可以拿来看看么?褚遂良回答道:现在的《起居注》,就像古代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行一样,左史记言,右史记行,完备无漏地登记好的和坏的,就是期望君主不做非法的事,还没听说过君主可以自己任凭拿去看的。
据此可知A.《起居注》客观地反映了君主言行 B.唐代君主专制制度尚未成熟C.古代官僚在职权上有肯定的自主性 D.史书编撰传统有效制约君权4. 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
由此可见明代监察制度A.利于政治风清气正 B.防止了官员的腐败C.开头形成独立体系 D.推动人才选拔公正5.1840年11月18日,迫于形势,负责在广东交涉的琦善在致英国代表义律的照会中同意,此后英国写给中方的信函不再使用“谕”“察”等字样。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四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ce38d9b4daa58da1114ae6.png)
肇东四中2021--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某遗址“距今6000多年〞“位于长江下游〞“发现稻谷和稻壳〞。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该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考古学证明,距今约5000年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文化时期,万邦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天文等建筑以及各种礼器。
这反映了〔〕A. 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B. 祭祀之礼源于龙山文化时C. 古代中国天文学非常兴旺D. 从部落到国家的开展趋势3.?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D.行省制4.下表是根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
由此可推断齐国( )类别掘土农具中耕农具收割农具名称锸、耒、镢、锹锄、铲、耙镰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D.大力提倡开展农业5、“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A. 建立县制B. 什伍连坐C. 奖励耕织D. 燃烧诗书6.孔子周游列国之时,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的政治见解。
他的政治见解是( )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尚贤D.实行仁政7、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攻打匈奴D. 修筑长城8.西汉初年,曹参向学者盖公请教治民之道,盖公曰:“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
〞曹参采纳此说,治理地方很有成效。
后来曹参担任丞相,把这一方针推行于全国:采用这种治国方针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平息战争,稳定社会秩序 B.久经战乱,社会经济凋敝C.郡国并行,地方势力强大 D.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制度9.汉武帝时期,史官司马迁写?史记?没有将孔子的事迹归入记载个人历史的“列传〞,而是将其抬高一级,作为“世家〞来记载。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
![山东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7bf96b34c850ad02de8041d3.png)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历史2020.1 本试卷共9页,共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部分(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山西又称“三晋大地”,今天山西省的简称还是“晋”,这一称谓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2.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
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使相权。
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3.《中国民族史名词解释》中对古代史某一政治制度做出如下解释:产生于女真氏族社会末期,是一种部落联盟的组织形式,最初是以血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后来逐渐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
平时出猎、战时作战。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A.行省制B.南北面官制C.四等人制D.猛安谋克制4.钱穆说:“(明代)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也同样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这样,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太监变成了真皇帝,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阁臣权力等同于宰相B.宦官通过票拟掌握事权C.政务决策服从于君主D.皇帝怠政削弱君主专制5.有学者认为:“满清之绝对专制,在雍正帝时代,完全确立。
雍正帝英明果断,裁抑宗室,亲揽大权,达到了绝对专制的最高峰。
”下列能支持其观点的有①推行密折制②创立“秘密建储”制度③设置军机处④完成“改土归流”任务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6.某同学参加主题为“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的研究性学习,负责的任务是“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他应采用的论据包括①农副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②一些地方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③城镇商业呈现繁荣的景象④官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在杭州、泉州设置市舶都转运司,“官自具船”,选人到海外进行贸易,所得利润中,“官取其七,所易人得其三”。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7d7d6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df.png)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
……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
”这说明()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C.农耕畜牧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2.在如图的石柱浮雕中,国王恭敬地接受太阳神所赐予的象征着帝王权力的权标和手环。
石柱下部用楔形文字刻着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的282条治国法律条文。
该石柱()A.书写了两河流域的文明进程 B.反映了成文法规范国家秩序C.说明了楔形文字的广泛传播 D.体现了神权至上的治国理念3.9世纪时期,在西欧社会内部,加洛林王朝分崩离析,相对统一的中央王权消逝,地方贵族的势力乘机抬头,在外部,新一轮的蛮族入侵使得形势进一步恶化。
为了寻求安全与自保,人们纷纷将自己委身于地方权贵的保护之下,委身者称为封臣,所委身的对象称为封君,封君封臣制度便由此产生。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正确的是()①是以封建王权的削弱和地方贵族势力的强大为背景②以人身依附关系为其主要特征③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缴纳贡赋④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事实上的所有权者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④4. 646年,日本开始了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废除部民制,将贵族奴隶主私有屯仓、田庄统统收归国家所有,对大夫以上官员按职级赐予俸禄。
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b7f87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ac.png)
2021~2022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朕”在秦始皇统- -中国之前任何人都可以用,用来表示“我”的意思,但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独享的自称;秦以后,天子以金玉为印,“群臣莫敢用”。
材料反映出A.皇位的世袭性B.皇权的独尊性C.中央的权威性D.民众的盲从性2.图1、图2分别为公元194年和208年形势示意图,两图所示形势的发展A.说明军阀割据出现B.蕴含着统一的趋势C.表明西汉政权灭亡D.体现私人武装壮大3.东晋时期,洞庭湖的渔业发达,在南迁人口增多后,又出现了许多小鱼塘,洞庭湖周围的渔业也被带动发展起来,有“仓廪充实”之说。
淮南地区还多雨季,土地肥沃,同时流民也大多集中于此。
因此,这里的植物生长茂盛,每年“良畴万顷”,是重要的粮食产地。
这说明A.东晋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东晋时南方成为粮食的主要产地C.北民南迁推动江南农业升级D.北民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4.唐代把飞天造型(如图3)描绘成最具时尚的女性写照,飞天脸型与北朝的飞天脸型不同,而转为中原的面孔,西域形象已荡然无存。
这反映出唐代A.宗教画开始呈现本土化B.绘画出现了多元化倾向C,宗教画遭到了民众排斥D.绘画对世俗社会的迎合5.北宋对官制进行了调整,枢密使和宰相在政事堂并立“对掌大权”。
枢密使和宰相的职权平等儿军机婴务,常相无权过间,二者-文-武,互不通气,分别向基带奏耶,北宋官制的这一调整A.凸显了政府重文轻武政策B.级和了文武官员的矛盾C强化了皇帝对军政的控制D.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基础6.证划期丹文字创立后,很多通晓权文的学者翻译了大量儒家经典和文学、史学、医学著作。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0989440b4e767f5acfce92.png)
佳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学段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1.《礼记·王制》记载:“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
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
”这说明,周代A.践行了以民为本理念B.具备了储粮备荒意识C.加强了中央政府职能D.解决了平民百姓疾苦2.《孟子·梁惠王》载:神农,斲(音灼)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这表明A.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当时中国生产力水平高C.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的3.西汉晁错《论贵粟疏》载:“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材料主要强调了A.商人获利的非法性B.商业发展的危害性C.农商并重的必要性D.以商济农的重要性4.西周时,“一人砣(踏)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水利工程的兴建D.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5.西汉《汜胜之书》记载了“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
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A.铁犁牛耕技术得到推广B.精耕细作生产有所发展C.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D.小农生产的优越性明显6.某中学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探讨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时,形成了如下一些观点,你认为错误的是A.以一家一户为单位B.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C.经济上自给自足D.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投放市场7.如图是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示意图,①②处应填的最佳选项是A.井田制度庄园经济B.千耦其耘小农经济C.简单协作自然经济D.集体耕作商品经济8.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B.西汉时中国获得“丝国”美誉C.景德镇成为“瓷都”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9.据考古发现,在江苏六合程桥的吴国墓、湖南常德德山的楚国墓、长沙的楚墓,还有山西侯马的北西庄等遗址出土的春秋晚期的多种铁器中,不乏铁耒、铁耜、铁铧等农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b1b7c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3.png)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校2020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遗存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是A.仰韶文化B.红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2.据考古发现,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近乎完整的城墙和城门,型制宏大的贵族墓葬区,特殊的祭祀区,手工作坊区,仓储区,还有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这说明陶寺遗址A.使传说时代的历史成为信史B.奠定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C.是中华文明的最早起源D.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3.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到商朝,夏历改成殷历。
夏商时期的这些现象主要表明当时A.人们掌握了一定的天文星象知识B.中国的农业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C.统治方式带有深厚神权迷信色彩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历法的国家4.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
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5.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
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
这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6.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7.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
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8.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c2592051e79b896902266b.png)
哈六中2020级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4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2.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 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C.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3.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
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
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4.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他的人性观是( )A.人性本善 B.非善非恶 C.人性本恶 D.善恶并存5.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用拼凑式的做法把诸子百家思想综合起来,并不追求一个内在的思想系统,成为“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的“杂家”代表作。
这()A.反映了学术创新的停滞 B.重振了百家争鸣的气象C.体现了政治统一的趋势 D.阻碍了社会经济的转型6.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开创皇帝制度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该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8.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人教版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
![-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人教版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b63f9c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4.png)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高一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世界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北京举行,其中短道速滑项目队员所穿的速滑冰刀可用不锈钢制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不锈钢是最常见的一种合金钢()B.不锈钢中常添加镍(Ni)和铬(Cr)元素,从而使其具有特殊性能C.不锈钢中只含有金属元素,不含有非金属元素D.不锈钢是通过增加原子层之间的相对滑动难度,导致合金的硬度变大2.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通常用来洗涤铂丝的是()A.硫酸B.烧碱溶液C.稀盐酸D.蒸馏水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但这不是它们的本质区别B.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到l00nm之间,能通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C.氢氧化铁胶体在电场作用下“红褐色”向阴极移动,是因为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D.将氢氧化钠浓溶液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得氢氧化铁胶体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金属铜B.碳酸钠晶体C.硝酸钠溶液D.熔融氯化钠5.根据硫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物质中的硫元素不能表现氧化性的是()A.Na2S B.S C.SO2D.H2SO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一定是非金属元素B.元素周期表有18纵列,7横行,故有18个族,7个周期C.第ⅠA族就是碱金属D.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和其同周期Ⅲ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a+11 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B.过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会变成碳酸钠C.金属钠可保存在乙醇中D.钠可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到铜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4H++SO24 =Cu2++SO2↑+2H2OB.二氧化碳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Ca2++2OH-+CO2=CaCO3↓+H2OC.铁和盐酸反应:2Fe+6H+=2Fe3++3H2↑D.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OH-+H+=H2O9.元素铬(Cr)的几种化合物存在下列转化关系,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表明Cr2O3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B.反应②利用了H2O2的氧化性C.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2ˉ+3H2O2+2OHˉ=2CrO42ˉ+4H2OD.反应①②③中铬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10.根据侯氏制碱原理制备少量NaHCO3的实验,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3、分离NaHCO3、干燥NaHCO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取氨气B.制取碳酸氢钠C.分离碳酸氢钠D.干燥碳酸氢钠11.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历史考试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
)1.梁启超回忆故乡茶坑村的社会组织时说:“……,本保大小事,皆以“上祠堂”决之。
”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3.《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西周推行分封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C.西汉实行郡国制 D.美国实行联邦制4.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以才能作为选拔标准的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这里的“儒臣”指的是A.节度使 B.参知政事 C.知州 D.三司使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B.唐朝三省六部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推恩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7. 在古希腊文明中,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特色,该制度A.与小国寡民的国情相适应 B.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C.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D.强调了政党的领导作用8.“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这表明英国议会A.行使最高行政权B.拥有最高的决策权C.控制政府的决策 D.是维护王权的工具9.法国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他称赞的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 D.两党制10.近代某部宪法中,唯一提到共和国的条款是共和派提出的关于“共和国总统”选举方式。
这部宪法指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1.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12. 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其主要的共同之处是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政府首脑都由选举产生C.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D.内阁都必须对议会负责13.“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这里说的“转折”主要是因为中国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D.中央集权制受到冲击14.有学者这样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下列与这一叙述相符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5.某社会运动爆发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鬼誓不甘”。
这场运动应该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规定的国旗是A . 十八星旗 B.五色旗 C.龙旗 D.青天白旗17.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是疯子。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18.《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三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清政府沦为侵略者的工具C.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D.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2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21.之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A.推翻了沙皇政府B.颁布了《土地法令》C.推翻了临时政府D.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22.中共的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创造了数个“第一”。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A.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起点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开展了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23.某书中有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治疗,并把此事向延安做了解释。
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4.1942年1月,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
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
这表明A.中国抗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强行干涉中国内政C.国民党军队接受美国政府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25.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这一理念作为新中国外交领域的方针提出是在A.中美关系缓和时 B.亚非会议上C.日本邦交正常时 D.日内瓦会议上26.下列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最恰当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7.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材料反映的是美苏A.试图争夺世界霸权B.进行“冷战”对峙C.结成反法西斯同盟D.共同维护世界和平2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直接推动这一趋势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A.德国和法国 B.英国和法国 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29. 美国某学者曾经在其著作中写到:“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
……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国当时受到限制的国际力量主要有①欧共体②日本③俄罗斯④中国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0. 学习了必修一《政治文明的历程》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这段历史特征,你认为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A.风雨如晦B.风云变幻C.风雨交加D.风花雪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31.近百年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史、探索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材料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影响①鸦片战争 A.列强瓜分中国狂潮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B.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傀儡③甲午中日战争 C.外国侵略势力渗入长江流域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反抗口号⑤太平天国运动 E.扶清灭洋,替天行道⑥义和团运动 F.有田同耕,有饭同食⑦辛亥革命 G.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⑧五四运动 H.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体制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政体……而是一代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请根据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历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及各阶层反抗的口号找到正确的选项(作答时连线即可)。
(8分)(2)请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前无古人的变化”有哪些。
(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6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失败的并不是政体……而是一代人”的理解。
(5分)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历史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75分)1—5 CBBDC 6—10 BABBC 11—15 AABBD16—20 BCAAB 21—25 CCCAB 26—30 DBACB二、非选择题(25分)31. (1)①D ②C ③A ④B ⑤F ⑥E ⑦H ⑧G(8分)(2)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政体),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清帝退位),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分)(3)材料三并不认为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中国(认为民国的失败是必然的),而材料二则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因为两则材料评价的视角不同。
(6分)(4)共和政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只是模仿西方制度,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民众缺乏对民主共和观念的真正理解。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