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半脱位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
摘要】我院自1997年对晶体半脱位(外伤所致)的20例并发性白内障病人应
用晶体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张力环植入并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术,术后随访6-24个月。
随访视力:1.0以上4例4眼,0.5-0.9者12例12眼,0.5以下4例4眼,术
后无严重并发症。
此方法不仅使脱位的人工晶体在解剖和功能上得到了恢复,而
且减少了手术并发症,使手术更安全、简便、有效。
本文针对手术方式以及术中
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晶体半脱位白内障超声乳化张力环人工晶体植入
晶体脱位并发性白内障病者大部分因外伤所致的晶体韧带的断离和松脱,晶
体失去韧带的支持呈脱位状态,施行白内障手术较为困难,术中并发症较多。
本
文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并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经追踪观察,效果满意。
现
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7年至现在,对晶体半脱位并发性白内障病例20例
20眼,其中男患者占18例18眼,女患者占2例2眼,年龄20-50岁,均为晶体
不完全脱位,20例20眼断带范围均为1个象限,晶体核硬度为NⅠ-NⅡ;术前视力:光感至0.2。
1.2手术方法术前滴托品酰胺眼水散瞳,爱尔卡因眼水表面麻醉,开睑器开睑,取颞侧角膜缘隧道三阶梯面切口,12点方位角膜缘辅助切口,在辅助切口伸
入截囊针行环形撕囊,超声乳化头在隧道切口入前房,使用旋转削梨式完成晶体
核乳化后,清除残余皮质,注入玻璃酸钠后,植入张力环,然后再注入折叠型人工
晶体。
术毕,涂典必殊眼膏,包眼。
2 结果
出院视力:0.5-0.9者16例,0.5以下4例4眼;随访视力:1.0以上者4例,0.5-0.9者12例,0.5-0.1者4例;18眼人工晶体位置正位,2眼人工晶体少许偏斜。
3 讨论
晶体半脱位的并发性白内障手术,要求在保持完整的囊袋下而摘除晶体核,
并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极易造成晶体断带,后囊破裂,玻
璃体脱出,甚至部分或令晶体核脱落至玻璃体腔,而不能行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术。
而施行晶状体囊袋张力环(CTR)在解决睫状体小带断裂、人工晶体倾斜偏位、
帮助人工晶体植入及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拓宽了
人工晶体植入的适应范围,是对白内障手术工具的一次革新。
近年来,国内外多
位学者开始应用CTR来解决由于晶状体悬韧带断裂而造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困难及偏位等情况,取得了良好效果。
Gionni等报道了CTR的优点:(1)增加
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2)减少玻璃
体的流失;(3)维持晶状体囊袋圆形轮廓;(4)防止人工晶状体偏心;(5)
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移行,减少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本文对手术操作以
及预防并发症措施的讨论如下:(1)术前充分散瞳,以便术中更加了解晶体韧
带断裂的情况,晶体脱位的部位,避免术中进一步加重晶体韧带的松脱。
(2)
撕囊前先注入粘弹剂(Occucoat),入前房用环形撕囊法,且前囊撕开较常规者
稍小,撕囊法相对对囊袋的压力较小,且边缘圆滑,有一定的缓冲保护力,不易
引起囊袋的破裂、玻璃体溢出。
(3)行晶状体水分离后,使晶体核在囊袋内有
较好的稳定性,采用旋转削梨法,在瞳孔区操作,选用45°斜面超声乳化头较30°的有较多的面与晶状体核接触,更易乳化晶体核,伸入前房后,晶体钩自辅助口
入前房,下压晶体核下嵴将赤道部上方翘起,超声头转向侧面对着晶体核赤道部,晶体钩协助固定及旋转晶体核,由赤道部逐渐向中央完全乳化晶体核,双手操作,全过程在囊袋内进行,这期间对囊袋无牵拉,避免晶体韧带进一步断裂,术时要
避免乳化头脱离晶体核,造成前房突然消失,亦会使后囊前涌造成囊膜破裂。
(4)吸除皮质时,采用低负压灌注,灌注头对准皮质,辅助口的晶体钩将灌注
头前的皮质搅碎,利于抽吸。
(5)注入粘弹剂,要充填整个囊袋,尤其是断带
处用粘弹剂胀开囊袋,使囊袋恢复正常位置,然后用显微无齿镊将CTR(美国Alcon公司生产,直径为12mm)的一端经切口进入囊袋,旋转CTR使全部进入
赤道部,环开口背向悬韧带断裂处,囊袋稳定恢复正常位置后,再注入折叠型人
工晶体于囊袋内,通过晶体钩调整其位置,晶体襻要避开断带处,以免晶体倾斜
及后囊膜破损。
本文结果表示,对半脱位晶体的并发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张力环并Ⅰ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此术式不仅减少了术中术后的并
发症,而且使人工晶体在解剖上得到了复位,较好地恢复了视功能。
参考文献
[1]何守信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华眼科杂志,1997,4:313.
[2]Cionni RJ,Osher RH.Endocapsular ring approach to the subluxed cata ractous lens. J Cataract Refract Surg,1995,21:245-249.
[3]江琳,张素华,钱军等.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的临床观察.国际眼科
杂志,2005,5(5):946-947.
[4]万修华,姚克.晶状体囊袋张力环应用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3):160-165.
[5]李鹏,王莉,高丹宇.晶状体半脱位手术中囊袋张力环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6,6(6):1207-1208.
[6]洪荣照,陈燕,吴护平等.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脱位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国际眼科杂志,2003,3(2):27-29.
[7]Gionni HV, Sun R, Heston JP. Mangagement of zonular dialysis in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using the capsular tension ring. Ophthalmic Surg Laser,1997,28:273-281.
[8]刘玉华,刘奕志,吴明星.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半脱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的应用.中
华眼科杂志,2002,38:262-264.
[9]何守志,王风翔,李朝辉.脱位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处理[J].眼科研究,2003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