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合集下载

6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6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6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是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安全的重要步骤。

在进行输血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最适合患者的血型和血液制品,并预防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

首先,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他们会询问患者是否曾经进行过输血,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患有一些与输血相关的疾病,比如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医务人员还会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其次,医务人员需要进行血型检查。

血型分为ABO和Rh血型系统,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和O型,Rh血型包括Rh阳性和Rh阴性。

通过对患者和血液供应者进行血型检测,可以确保输血所用的血液与患者的血型兼容。

当患者需要密集红细胞输血时,可能还需检测其他因子,如Kell、Duffy等,以免引起输血反应。

血液配对是确保输血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在进行血液配对时,医务人员会将患者血样与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反应测试。

这些测试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交叉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用于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体,交叉试验则用于评估患者血液与供血者血液的相容性。

交叉试验是确定血液相容性的主要方法之一、它包括通过直接试验和间接试验来评估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患者的血浆之间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直接试验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患者血浆混合,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

间接试验是将供血者的血清与患者的红细胞混合,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观察是否发生凝集。

在进行血液配对时,医务人员还会进行不同比例的血液稀释试验,以评估不同比例的供血者血液对患者的兼容性。

一般来说,只有在稀释比例较高时,如1:16或更高,才能确保输血的安全。

最后,医务人员还会检查供血者的血液样本,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他们会检查供血者的血液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感染性疾病。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确保输血所用的血液无感染且质量良好。

总之,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步骤。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

交叉配血工作制度一、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3天以内的血标本,标本无溶血、无霉菌和细菌生长。

二、严格执行查对:对姓名、科室、床号、血型。

三、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必须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正确无误时方可进行交叉配血。

做到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三者不分离。

四、ABO血型和RH血型的鉴定必须用两种方法鉴定,注意观察抗A、抗B试剂反应时间,严守标本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作好标记。

注意血清、血球比例适度,反定型时配制的2~5%红细胞悬液不能溶血。

五、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遵守正规操作程序,认真观察结果、反复确认,如果病人同时输多个血,必须将多个献血员作交叉配血,发现不相合时要查找献血员之间的配合情况。

六、观察合血结果后认真填写报告单,并再次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报告单要求字迹工整、记录完整、准确无误。

七、如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不规则抗体检查:1、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八、严格核对制度,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登记签字。

整个交叉配血试验必须做到3项逐项核对,即合血前核对、合血时核对、合好血填单子时再次核对。

九、配血者标本及合血管保留7天后才能处理。

特殊病例分离血球、血清冰冻保存。

输血科工作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要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一般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楚。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一、对每个输血患者都必须进行血型检验。

二、交叉配血时必须用配血标本对血型进行复检,并将结果填报到配血单上。

三、对血站送来的血液制品都必须进行血型复检。

四、凡需申请输血者,必须作输血前检查,检验项目包括ALT、HBsAg、Anti-HCV、AntiHIVl∕2>梅毒。

急诊手术、急需用血者,留取血液标本进行输血前检验,检验结果随后贴病历保存。

五、配血前,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认真阅读输血申请表上的内容。

凡资料不全的输血申请单,特别是缺乏输血史、已婚妇女患者缺乏妊娠史和医师未签名的申请单要退回临床科室重新填写。

输血申请单至少提前一天送输血科(急诊例外)。

六、在输血前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做到:
1、确认受血者血标本;
2、了解受血者既往输血情况;
3、对受血者做ABO正反定型和RHl血型验定;
4、必要时对受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筛选和验定;
5、选择适当的ABo和RHl血型的血液;
6、交叉配血必须采用盐水介质配血法加一种不完全抗体法(抗人球蛋白试验、酶法或聚凝胺法)借以检查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

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护士输血前查对制度: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

I、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1、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

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取回。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如果是再次输血,要查对受血者的第一次交叉合血单的血型记录),并在医嘱单、交叉合血单、输血单上签全名。

3、输血过程中注意输血反应、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D抽血获配血香而展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抽血交义配备何对制度、取血杳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D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土(一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②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③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姿护士、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⑵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及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者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6篇)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6篇)

输血查对制度专题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

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

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2024年输血前核对制度范例(五篇)

2024年输血前核对制度范例(五篇)

2024年输血前核对制度范例一、输血前的核查程序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步骤,全体科室成员需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血液在输注前的安全性。

二、接收到输血申请后,应对患者进行详尽的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确认和抗体筛查,以保证输血过程的无风险性。

三、在配血前,需对供血者的血型进行复检,以确认血液标签的准确性,防止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在血浆融解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匹配规则,防止血浆标签错误导致的错误输注。

五、交叉配血操作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步骤,以确保配血结果的精确无误。

六、在输血前,需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乙肝相关指标、丙肝抗体、HIV抗体和梅毒等,以便在发生输血相关感染时能追溯原因。

七、在血液发出前,需再次核对患者的资料和血液的资料,并与取血人员共同进行确认。

八、在血液发出前,还需对血液质量进行再次确认,只有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发放血液。

九、对于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液,禁止用于临床输血。

十、对于特殊情况下的血液,如出现冷凝集等现象,需向取血人员明确说明,或直接通知临床,以确保输血过程中的温度和速度控制,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2024年输血前核对制度范例(二)室成员需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血液在输注前的安全性。

二、接收到输血申请后,应对患者进行详尽的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确认和抗体筛查,以保证输血过程的无风险性。

三、在配血前,需对供血者的血型进行复检,以确认血液标签的准确性,防止可能出现的错误。

四、在血浆融解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匹配规则,防止血浆标签错误导致的错误输注。

五、交叉配血操作应严格按照规程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步骤,以确保配血结果的精确无误。

六、在输血前,需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包括乙肝相关指标、丙肝抗体、HIV抗体和梅毒等,以便在发生输血相关感染时能追溯原因。

七、在血液发出前,需再次核对患者的资料和血液的资料,并与取血人员共同进行确认。

八、在血液发出前,还需对血液质量进行再次确认,只有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才能发放血液。

输血查对制度(七篇)

输血查对制度(七篇)

输血查对制度ii.输血前准备:为病人抽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与病历首业,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病人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并严格查对床号、姓名、输血申请单与试管标签是否相符,要作到准确无误。

iii.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血袋质量,血袋有无渗漏,血液有无血块等情况。

iv.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查对患者输血申请单与供血者血袋标签上的血袋编号、血型、血量品种、供血时间、供血量是否相等,交叉配血试验是否相等,再查对申请输血病人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血型是否相等。

查对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与血库联系。

自己不得擅自涂改,必要时由血库更正后方可再用。

v.输血时必须悬挂与病人血型相符的标志牌。

vi.输血后,护士必须再输血申请单和医嘱单上签全名,并写好执行时间,贴好输血申请单。

vii.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映及尿量,____分钟后调整滴速,如果病人出现反映,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使用药。

如果药继续输血必须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

viii.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____小时,病人物反映方可弃去。

医嘱查对制度i____.各班医嘱必须两人核对,每日小查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两次,并由登记有签名。

____.处理医嘱后,应作到班班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护士核对。

小夜护士核对白天未核对的医嘱,大夜班护士核对小夜班医嘱,大夜班医嘱由次日主办护士核对,并在医嘱单和微机上签名。

____i.口头医嘱按常规不执行,在抢救病人或特殊经济情况,必须由执行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保留口头医嘱用过的安剖,必须经在场的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抛弃。

抢救病人结束,督促医生安执行时间及时补上医嘱。

____ii.临时医嘱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和输液卡上签全名和执行时间,对由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口头医嘱,医嘱不规范,医师未签全名,治疗医嘱不注明时间计量,用法者不执行。

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

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

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一、背景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是在输血操作中为了确保输血过程中病人的生命安全,预防输血反应和传染病的发生而制定的。

输血是治疗部分疾病和症状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医疗中应用广泛。

然而,由于输血涉及到血液制品,因此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如果患者接受的血液制品有问题,可能会引发输血反应、传染疾病等严重后果。

因此,为了确保输血安全,提高输血效果,建立健全的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建立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进行输血前的检查工作,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效果。

具体目的如下:1. 规范输血前检查的操作流程,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输血前检查工作中的职责和任务,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

2. 制定输血前检查的内容及标准,合理选择适宜的输血制品,避免因输血前检查不全面或误漏导致不良结果。

3. 加强输血前检查的质控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提高输血前检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建立合理的输血前检查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相关资料的准确记录和保存,方便上级部门和患者随时查阅。

5. 健全输血前检查的培训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对输血前检查的认识和操作技能,有效防范和应对输血相关风险。

三、基本内容1. 输血前检查的项目及方法(1)输血前的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用药史、输血史、过敏史等。

并根据病情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输血制品。

(2)输血前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皮肤黏膜检查、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型、Rh血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感染标志物检测(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HIV等)等。

(4)特殊检查:根据临床需要可针对个别患者进行安全性评估、交叉配血等特殊检查。

2. 输血前检查的质控与监督(1)建立输血前检查的质控指标,制定各项检查内容的标准和要求,定期进行质量控制。

(2)配备专业的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确保检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五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五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

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____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8、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2℃冰箱保留____天以便查对。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二)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d 三项)血常规(hgb、hct、plt等)、转氨酶、乙肝病毒五项、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范文1. 目的:为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避免可能发生的输血事故,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输血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

3. 责任:3.1 医院管理者应负责组织实施本制度,并定期开展相关培训;3.2 医生、护士及其他相关医务人员需严格遵守本制度;3.3 质控部门需对输血前检查核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4. 检查核对流程:4.1 接收医生在开展输血前检查之前,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核对:4.1.1 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住院号;4.1.2 核对患者的输血申请单,确认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的准确性;4.1.3 核对患者的相关化验结果,如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4.1.4 核对患者是否有输血禁忌症,如严重过敏反应、免疫异常等;4.1.5 核对患者是否存在输血相关的特殊条件,如孕妇、新生儿等;4.1.6 核对血液制品的标签和有效期;4.1.7 核对血液制品的配血记录和交叉配血结果。

4.2 护士在输血前执行核对时,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核对:4.2.1 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和住院号;4.2.2 核对患者的输血申请单,确认血型、配血结果等信息的准确性;4.2.3 核对患者的相关化验结果,如血红蛋白、凝血功能等指标;4.2.4 核对患者是否有输血禁忌症,如严重过敏反应、免疫异常等;4.2.5 核对患者是否存在输血相关的特殊条件,如孕妇、新生儿等;4.2.6 核对血液制品的标签和有效期;4.2.7 核对血液制品的配血记录和交叉配血结果;4.2.8 核对血液制品的类型和数量;4.2.9 核对开展输血的时间点;4.2.10 核对输血相关的器械和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5. 相关记录:5.1 接收医生需在患者病历中记录核对情况,并签名确认;5.2 护士需在输血记录单中详细记录核对情况,并签名确认;5.3 质控部门需对相关记录进行定期审核和归档。

6. 异常处理:6.1 如在核对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身份信息有误,应立即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核实;6.2 如在核对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输血申请单与配血记录不符,应暂停输血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核实;6.3 如在核对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输血禁忌症或特殊条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6.4 如在核对过程中发现血液制品的标签与实际不符,应立即暂停输血并报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3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ii.输血前准备:为病人抽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输血申请单与病历首业,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个病人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并严格查对床号、姓名、输血申请单与试管标签是否相符,要作到准确无误。

iii.输血前必须严格检查血袋质量,血袋有无渗漏,血液有无血块等情况。

iv.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查对患者输血申请单与供血者血袋标签上的血袋编号、血型、血量品种、供血时间、供血量是否相等,交叉配血试验是否相等,再查对申请输血病人的床号姓名、年龄、住院号及血型是否相等。

查对过程中如有疑问,及时与血库联系。

自己不得擅自涂改,必要时由血库更正后方可再用。

v.输血时必须悬挂与病人血型相符的标志牌。

vi.输血后,护士必须再输血申请单和医嘱单上签全名,并写好执行时间,贴好输血申请单。

vii.输血过程中,速度先慢滴,严密观察输血反映及尿量,____分钟后调整滴速,如果病人出现反映,应立即停止输血,接上液体观察,并再次核对血型,遵照医嘱使用药。

如果药继续输血必须经医师同意后方可输入。

viii.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____小时,病人物反映方可弃去。

医嘱查对制度i____.各班医嘱必须两人核对,每日小查一次,每周由护士长参与大查两次,并由登记有签名。

____.处理医嘱后,应作到班班查对,当日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与治疗护士核对。

小夜护士核对白天未核对的医嘱,大夜班护士核对小夜班医嘱,大夜班医嘱由次日主办护士核对,并在医嘱单和微机上签名。

____i.口头医嘱按常规不执行,在抢救病人或特殊经济情况,必须由执行护士大声复述一遍,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保留口头医嘱用过的安剖,必须经在场的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抛弃。

抢救病人结束,督促医生安执行时间及时补上医嘱。

____ii.临时医嘱执行后应在临时医嘱单和输液卡上签全名和执行时间,对由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口头医嘱,医嘱不规范,医师未签全名,治疗医嘱不注明时间计量,用法者不执行。

输血查对制度(5篇)

输血查对制度(5篇)

输血查对制度(三)输血查对制度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医生开具临床输血申请单后,根据医嘱,两名医护人员持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含rh因子)和诊断,无误后采集血样。

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患者的交叉配型标本。

(2)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医护人员必须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

(3)由医护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2.取血查对制度(1)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持血液制品领取单到输血科取血时,必须与血库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科别、病室、床号、献血者姓名、血袋号、血型(含rh因子)、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品种和血量、以及血液制品的外观(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标签卡无破损不清,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全名后方可取发血。

(2)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荡,勿加温,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____分钟。

3.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由两名注册护士共同核对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2)输血时,两名注册护士带病历及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包括rh因子)、输血同意书等,同时让患者自诉姓名及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如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需与其家属共同进行确认,同时确认患者腕带标识。

确认与配型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

准确无误后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上签时间及双人全名,每组血制品均应有双人核对签名,将血袋号标签贴在血液交叉配型报告单(黄单)的背面。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严格按照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或血液成分输注。

(3)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一、输血前检测1、血型鉴定患者在输血前,必须进行 ABO 血型和 RhD 血型的鉴定。

采用正反定型两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血型鉴定结果有疑问或不明确的,应进行进一步的检测和确认。

2、抗体筛查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以发现可能存在的意外抗体。

抗体筛查应使用能够检测出常见不规则抗体的试剂和方法。

若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应进行抗体鉴定,明确抗体的特异性。

3、交叉配血试验完成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主侧是患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反应,次侧是患者红细胞与供血者血清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记录结果。

4、传染病检测对患者进行输血相关传染病的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

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检测结果应准确可靠。

传染病检测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5、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输血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或出血倾向的患者,进行凝血功能检测,如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

二、输血前核对1、患者信息核对输血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基本信息,确保无误。

核对患者的血型鉴定结果、抗体筛查结果、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输血相关检测报告。

2、血液制品核对输血科工作人员在发放血液制品时,应与取血人员共同核对血液制品的血型、血量、有效期、血袋完整性等信息。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血液制品发放和领取记录上签字确认。

3、输血过程核对输血开始前,护士应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和血液制品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输血。

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输血,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输血记录1、输血前的检测结果、核对情况以及输血的指征、血液制品的种类和数量等信息应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
是指在进行输血前对输血血液和患者进行核对的一项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输血过程中减少错误和事故发生,保障输血的安全性。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双人核对:在输血前,至少两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核对,确保匹配的血液和患者的标签正确无误。

2. 核对患者身份: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以确保输血操作的对象是正确的。

3. 核对血液标本:核对输血血袋标签的血型、Rh(D)阴阳性等重要信息,以确保血液的匹配性。

4. 核对申请单和医嘱:核对输血的申请单和医嘱,确保医生的要求和指示正确无误。

5. 必要时进行交叉配血:对于输血血型不同的情况,需进行交叉配血,以确保血液与受血者之间没有不兼容的抗体。

6. 评估输血风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评估输血的风险,确定是否需要采取特殊的预防措施。

7. 监测输血过程: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通过遵守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可以确保输血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输血相关的风险和不良事件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输血前必须认真执行该制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

输血配血与交叉配血制度1. 背景介绍输血是一项紧要的医疗技术,在医疗过程中发挥侧紧要作用。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输血质量,我们订立了本规章制度,对输血配血和交叉配血进行规范管理。

2. 输血配血管理2.1 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2.1.1 输血适应症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试验室检查结果,判定下列情况适合输血:•重度贫血,血红蛋白(Hb)< 70g/L;•休克及休克的原发疾病;•大出血及其原发病;•近期大手术,术前或术中需输血;•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功能抑制;•出血型疾病等。

2.1.2 输血禁忌症以下病情不适合进行输血:•无明显贫血症状,血红蛋白(Hb)> 120g/L;•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等代谢功能障碍;•活动性感染;•血液传染性疾病;•严重心脏、肺部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晚期;•血小板功能障碍等。

2.2 输血配型和配血操作2.2.1 输血配型依据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与供者的血液进行配型,确保血液的兼容性。

•ABO配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Rh(D)配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类。

2.2.2 供血者选择与配血操作•选择与患者血型相合适的供血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无输血不良反应;•依据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供血者。

2.3 输血品种和质量掌控2.3.1 输血品种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输血品种,并确保供血者的血液品种与患者需求相匹配,重要包含红细胞悬浊液、血小板浓缩液、新鲜冰冻血浆等。

2.3.2 输血质量掌控•严格执行血液品种和配血测试标准;•确保输血过程中完整记录供血者和患者的信息;•配血过程中需多人确认,确保操作准确;•贮存血液按规定使用期限,严禁使用逾期血制品;•输血过程中显现异常症状立刻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

3. 交叉配血管理3.1 交叉配血试验3.1.1 试验目的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判定供血者和受血者之间是否存在血球抗体,确保输血的安全。

医院输血前检查制度

医院输血前检查制度

输血前检查制度
为了保护和合理应用血液资源,促进临床积极开展成份输血和应用输血新技术,同时也为了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特制定受血者输血前检查制度如下:
(一)、临床检查项目
1、临床科室对于即将输血的患者必须进行输血前的血常规检查,如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测定,但对需血量的估计还应结合临床症状(如失血情况)及检查结果去确定补充治疗原则。

2、应进行输血前四项检查,即易通过血液传播的抗-HCV、抗-HIV、HBsAg、梅毒四个项目,同时应进行肝功能实验。

3、临床医生应详细准确的填写《输血申请单》上各项指标数据。

如是急诊,应在申请单上注明已送检但结果未回报。

(二)、输血科检查项目
输血科在收到合格的样品和申请单后,应按规程进行下列项目:
1、受血者ABO正反定型、RhD抗原检验
2、供血者ABO正定型、RHD抗原检验
3、交叉配血实验
以上检验工作均应在电脑上、合血登记本上做好详细记录。

(三)、特殊检查项目
1、对于疑难标本,交叉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多次接受输血者,应按规定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抗人球蛋白实验。

2、对于本室不能完成的疑难技术,可与南充中心血站血型参比室提请帮助解决。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管理制度范本(2篇)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管理制度范本(2篇)

输血前和输血期间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与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进行输血操作的医疗机构及相关人员。

二、管理原则1.安全第一:确保输血患者的生命安全;2.规范程序: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输血操作;3.责任明确: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和职责;4.严格监管:加强对输血操作的监管和检查;5.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管理制度。

三、术语定义1.输血前评估:指对输血患者进行全面的生理和病史评估;2.输血时机:指确定输血患者的输血时间;3.输血反应:指输血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4.输血记录:指对输血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反应等信息。

四、输血前操作1.输血前评估1.1 输血前评估应包括患者的生理状况、病史、输血适应症等内容;1.2 评估结果应详细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1.3 必要时,应与患者本人或家属进行交流,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输血史等信息。

2.输血前检查2.1 输血前应进行患者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等项目;2.2 检查结果应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2.3 必要时,应与输血科医生进行磋商,确定输血方案。

3.输血前准备3.1 根据患者的输血需求,准备相应的输血血液制品;3.2 确认输血材料的有效期,并进行验证;3.3 根据输血血液制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输血管路和输血速度;3.4 检查输血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

五、输血期间操作1.核对患者信息1.1 输血前,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输血血液制品与患者相符;1.2 核对患者身份、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2.核对输血血液制品2.1 输血前,核对输血血液制品的标签信息,确保血型、血浆型、检测结果等与患者匹配;2.2 向患者确认输血血液制品的信息,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进行输血3.1 根据输血方案,选择适当的输血管路和输血速度;3.2 严格执行输血操作的标准程序,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3.3 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记录输血相关的数据。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一、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依据医嘱认真查对交叉配血单、血型检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2.抽血时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有值班医师帮助),一人抽血,一人查对,和患者核实无误后方可抽血配型。

3.抽血后须在采血管上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姓名,字迹必需清楚无误,同时将采血管号码条贴在化验单上,便于进行查对工作。

二、取血查对制度1.取血时,取血者应和发血者一起进行查对,要求做到血袋无破损,袋口包封严密,血型无误,血液无溶血、凝块和污染情况。

2.应认真查对血袋上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使用期、交叉配血汇报、有没有凝集,正确无误后将血袋放入清洁容器内送至病区。

3.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三、输血查对制度1.输血前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严格实施输血“三查、十四对”制度;三查:查血液使用期;输血装置是否完整;血液质量(有没有凝血块、溶血,血袋包装有没有裂痕)。

十四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ID号、血型、血液制品种类、血量、献血码、产品码、血液采集时间、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结果。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到床旁共同查对床号、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查看床头卡、腕带,问询血型,以确定受血者。

3.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血用不一样供血者血液时,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

输血期间,严密巡视病人有没有输血反应。

4.输血开始应先慢后快,依据病情、年龄调整滴速,应观察3-5分钟再离开。

输血过程须严密观察有没有输血反应。

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装置,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根据“输血反应应急预案”进行诊疗抢救。

5.输血完成,再次进行查对,确定无误后署名。

将血袋上的条形码贴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附病历保存。

血袋应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6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6篇)

输血查对制度范文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____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3)抽血(交叉)后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号)、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

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____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

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

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

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

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____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

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来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六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六篇)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1、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2、临床输血的核对:(1)取血者与发血者应严格执行“双查双签”制度,共同认真查对科别、姓名、住院号、血型、血类、贮血量、输血日期、交叉配合结果和血液质量,以确保输血安全。

(2)输血前要严格刻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标签上的内容逐一仔细核对;检查血袋有无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袋有破损、漏血;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8.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3)确认受血者。

输血实施前,由两名医护人员面对受血者,核查受血者姓名、病案号(住院号)等资料,询问并让受血者或家属回答相关问题,以确认受血者并记录在案。

3、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

4、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5、从输血科取走的血液,因强烈震荡、破损、污染、放置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浪费应由用血科室负责。

6、输血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填写《输血记录卡》,并与血袋、输血器具于____小时内一并送回输血科,以便进行输血疗效观察和登记。

7、为了保证输血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血液从输血科取走后,一律不能再退回输血科。

8、检验科要及时清理已溶血标本并将当天已发出血液的献血者标本,放在规定的试管架上,置4℃—2℃冰箱保留____天以便查对。

输血前检查核对制度(二)为加强输血安全根据国家____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本院制定输血前检验和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验:一、输血前必须对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血型(正反定型、rh 血型)血常规(血色素)转氨酶、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检测,阳性结果必须记录并告知患者家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1.“输血申请单”的检查:
(1)输血科(血库)须检查“输血申请单”的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无误;
(2)检查是否符合输血适应症,必要时与申请医生联系,并作出必要建议;
(3)检查输血量是否按照“临床用血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经逐级审批。

2.血液标本的检查:
(1)检查血液标本的标签是否正确标记;
(2)核对血液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署名的受血者是否确实无误;
(3)检查受血者的ABO血型(必须作正、反定型加以确认);
(4)检查受血者的Rh血型;
(5)检查受血者是否存在有临床意义的抗体;
(6)受血者应做的检查有:ALT、HbsAg 、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Anti-HCV、Anti-HIVl/2、梅毒。

3.供体血的检查:
(1)检查、确认供体全血和含红细胞的血液成分的ABO血型;
(2)检查是否标有Rh(D)血型,无误后方可选用。

4.交叉配血:
(1)根据受血者的血型和抗体检测情况,选择ABO、Rh等血型适合的供体血液,按正确的操作规程与受血者的血液进行交叉配合试验。

(2)含红细胞的血液成份(包括血小板和粒细胞)须同样进行交叉配合试验,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血浆成份制品,应与受血者的ABO血型相容。

5.以上各类项检查均需有完备的登记和实验结果记录,登记与记录本须保存十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