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
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教学方法有哪几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或者教学策略。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群体,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法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讲解性强的知识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然而,纯粹的讲授法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讨论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提出问题或者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积极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讨论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因此,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
此外,示范法是一种通过示范操作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或者演示来向学生展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示范法适用于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的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最后,案例法是一种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案例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非常有效。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示范法和案例法等几种。
不同的教学方法各有特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以丰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XXX实用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
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XXX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XXX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俗以及对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俗、俗、后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XXX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俗水平。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

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首先,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可以采用趣味性强的游戏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生,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引导他们思考和表达;对于大学生,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式教学,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降低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比如,可以结合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再次,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如果学生对某个教学内容理解困难,可以采用示范、引导等方式进行讲解;如果学生学习状态良好,可以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总之,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比如,可以通过参加教育培训、阅读教育书籍、交流教学经验等方式,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一般方法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9、技能包括智力技能和动作技能,下面属于动作 技能的是( D ) A 识字 B。推理 C。计算 D。写字 10、直观教学方式一般可分为实物直观和模拟直 (C) A.录象带 B.图表 C.标本 D.幻灯片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11、我国古代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 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各自的专长,这一个教学原 则是( B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2、学生的知识学习包括选择、领会、保持和 ( D) A.观察 B.反思 C.提问 D.应用
博文大理 4、直观性原则
厚德笃行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注意运用语言直观 (4)提倡自制教具
博文大理 5、循序渐进原则
厚德笃行
(1)按课程的系统进行教学 (2)突出重点为,突破难点,把握关键 (3)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6、巩固性原则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学生的各种复习 (3)通过作业和检查促进巩固 (4)在知识的扩大改组中巩固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第八章
现代教学基本理论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定义教学的三个角度(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二 者的相互关系。)
教学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在特定的环境中, 借助预成课程这一框架,通过教师与学生主体间有 目的、有计划地交流与互动,实现课程创生,促进 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活动。
博文大理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反 馈
教学内容 教师 教学手段 学生
人格的影响
博文大理
厚德笃行
(二)教学过程理论的发展
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

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引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式学习法。
讲授法讲授法是最为传统和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常由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侧重于教师的角色,学生是被动接受者。
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概念讲解,但缺乏互动和学生参与的机会,容易导致学生的 passivity。
示范法示范法是一种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导来帮助学生掌握某种技能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自己的演示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有针对性的示范和跟踪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能。
示范法强调实践和模仿,适用于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的学科,如体育、音乐和美术等。
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讨论来促进学习和思考。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和表达观点,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适用于开放性问题和复杂概念的探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和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和发现来促进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索来建立知识和理解概念。
这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探究式学习法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讲授法适用于知识传授和概念讲解,示范法适用于实际操作和技能培养,讨论法适用于开放性问题和复杂概念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法适用于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探究式学习法适用于培养探索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定义一、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
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
因此,了解教学模式的发展及其规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关于教学模式定义的国外研究美国教学研究者乔经斯和韦尔于1972年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专门系统地研究了流行的各种教学模式。
在我国近些年也有人专门撰文介绍和研究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国内外研究者们看法并不一致。
在国外较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定义就是乔以斯和韦尔的定义。
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他们把教学模式定义为一种教学范型或计划。
实际上,教学模式并不是一种计划,计划只是它的外在表现,教学模式蕴含着某种教学思想或理论,用“范型”或“计划”来定义教学模式显然将教学模式简单化了。
美国两位著名的比较政治学者比尔和哈德格雷夫在研究了一般模式后下的定义是:模式是再现现实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的形式。
比尔和哈德雷夫的模式定义有3个要点:第一,模式是现实的再现,也就是说,模式是现实的抽象概括,来源于现实;第二,模式是理论性的形式,也就是说,模式是一种理论,而非工艺性方法、方案或计划;第三,模式是简化的形式,也就是说,模式这种理论性形式是精心简化了的,以经济明了的形式表达,例如爱因斯坦用E=mg2来表明能量与质量的互换原理,就是一个典型的简化形式。
比尔和哈德格雷夫的模式定义较为科学地揭示了模式的本质,是可取的。
三、关于教学模式定义的国内研究在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大致有3种看法:第一种是认为模式属于方法范畴,其中有的认为模式就是方法,有的认为模式是多种方法的综合;第二种是认为模式与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各种方法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空间结构和时间序列,从而形成不同的模式;第三种是认为模式与“教学结构一功能”这对范畴紧密相关,教学模式是人们有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对教学客观结构作出的主观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概论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研究对象:通过对课程与教学现象的观察,概括和提炼,发现解决问题并找出新规律。
研究任务:揭示规律、确立价值和优化技术。
2.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3.理论名称主要观点代表人物美国斯金纳程序教学理论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新近流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苏联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4.泰勒总结“八年研究”的成果,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问题,即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如何组织经验和如何评价结果,建立起了著名的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即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泰勒模式=目标模式=经典模式)5.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6.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课程:课程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的安排。
2.分科课程:分门别类地设置的课程。
3.综合课程: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综合设置为一个学科的课程。
4.儿童本位课程:倾向于从儿童的心理发展逻辑出发,突出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的课程理论。
5.课程的表现形式:(1)文本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2)实践形式: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实践形式”由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提出。
6.当代课程形态:48-51(辨识题)(1)基于课程的三个最基本要素: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2)现代课程的两个基本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3)两个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4)隐性课程、显性课程(5)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必修课、选修课补充:1.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432.如何理解古德莱德课程的五种层次?第一层次:理想的课程是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倡导的课程。
教学方法包括

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式,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良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应当灵活多样,因材施教。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喜欢动手的学生,可以采用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喜欢阅读的学生,可以采用讲座式教学方法。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组织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积极互动的教学方式。
教师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体验式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来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实验操作、实践活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和理解知识。
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五、个性化教学方法。
个性化教学方法是指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采用拓展性的教学内容。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因材施教,灵活多样。
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简答题(2)(3)

期末考试主观题范围1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答: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之中,其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教育技术奖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
2 、斯金纳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有哪些教学原则强化理论他根据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理论,提出了程序教学。
他的基本理论是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的成功要靠及时的强化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学的原则:积极反应原则。
小步子原则。
及时强化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
低错误率原则3 、简述“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从下至上分别是:做的经验,包括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设计的经验、参与演戏,观察的经验,其包括观摩示范、野外旅行、参观展览、电视和电影、静态图像、广播、录音,抽象的经验,其包括视觉符号、言语符号。
基本观点:(1)”塔”中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而必须向抽象化发展,使具体经验普遍化,最后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去获得更好的抽象。
(5)位于经验之塔中的层视听教具,比用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
4 、教学中常用的视觉、听觉、视听觉媒体设备有哪些视觉媒体设备:光学投影仪,照相机,视频实物展示台,大屏幕电子投影仪。
听觉媒体设备:录像机,CD唱机,CD光盘。
视听觉媒体设备:电视系统和电视机,录像机,摄影机,VCD与DVD。
5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案一:(未知正确)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1、问答模式,其特点是师生问答,启发教学2、授课模式其特点是教师中心,系统授课3、自学模式,其特点是学生中心,自学辅导4、合作模式其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5、研究模式,其特点是问题中心,论文答辩答案二:(未知正确)模式1,操练与练习特点。
课堂教学方法有哪几种

课堂教学方法有哪几种一、导言课堂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各种方法和策略,用于有效地传授知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过程。
合理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课堂教学方法。
二、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讲述知识、解释概念、演示实验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内容较为复杂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适当的例子,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讲解案例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三、讨论法讨论法是一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促使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交流思想。
通过互动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讨论法适用于开放性问题较多的学科,如文学、哲学等。
四、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实验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通过设置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假设。
实验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力和科学精神,特别适用于科学实验类的学科,如化学、生物等。
五、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呈现真实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并进行综合评价。
案例分析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适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
六、小组合作法小组合作法是一种鼓励学生协作学习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研究学习任务,并通过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于各种学科。
七、总结课堂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形式。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中的指导学习的方式和策略。
它是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同时也是帮助学生学智与成长的方式和手段。
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在本文中,我将讨论三种常见的教学方法及其优点。
一、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互动,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互动式教学可以不断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互动式教学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小组讨论、探究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案例研究等等。
其中一个比较流行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是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并通过与其他人的交流来提高自己的见识和思考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
互动式教学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技巧、自主学习能力等。
此外,互动式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
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学习目标。
任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任务型教学也有几种形式。
当教师确定要教授学生的学习目标之后,可以设计和布置特定的任务和活动。
任务可以以小组或个人为基础,而活动可以是实践性的,如制作一个模型,或是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
此外,任务型教学还可以派发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这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学生通过追求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目标而学习,学习的成果更加具体可见,并且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分层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和分层教学的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所需的教育资源,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掌握能力下学习。
它还可以促使教师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认识状态,使教育资源的使用更为公平合理。
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方法,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一、讲授法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通过口头讲解教材内容,向学生灌输知识。
这种方法对于系统性强、理论性强的学科教学效果比较好,例如数学、物理等学科。
在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讲清楚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要点。
二、讨论法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讨论,进行思考和交流。
通过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实验法实验法是在实验室或实践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法适用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如化学、生物等。
教师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安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案例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小组讨论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要指导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引导讨论方向,确保小组讨论的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搭配,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果。
希望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常用的教学模式

常用的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来选择,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模式。
一、讲授模式讲授模式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
在讲授模式下,教师通过口头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这种模式适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和概念的解释。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比喻和实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二、讨论模式讨论模式是一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模式。
在讨论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进行观点的交流和辩论。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实践模式实践模式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模式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实训和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和实践,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合作模式下,学生可以分组进行项目研究、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等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培养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五、探究模式探究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模式。
在探究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和观察分析等方式来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思考。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习目标。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中实现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

3.1.5 提问
(1)目的
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参与教学 激化知识矛盾,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收集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控教学 增加培训教师与培训对象的交流,相互启发 给予学生的表现机会,锻炼表达能力
3.1.5 提问
提 问
技 巧
精心
构思
评价效果
注意诱导
巧妙
提问
3.1.5 提问
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注意提问过程中教师的态度
通过目光、表情、手势、姿态、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方式 强化口语的教学信息,通过多种感官加深印象 基本构成 ——手势:象形、指示、情意、象征 ——表情:面部、目光 ——姿态:站、行、走 ——服饰: 服装、饰品 注意事项 ——体态语的协调一致 ——让培训对象明白体态语的含义 ——注意纠正不良的无意识的体态语
讲授技巧基本要求 内容正确,语言规范 讲授目标具体,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层次清晰,逻辑性好,各环节内容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启发性强,举一反三 以情动人,课堂气氛活跃 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合理
组织学员活动
组织学员活动的作用 培训学员 ——主体、实践、探索意识 ——动手、学习、创造能力 “所谓教师的主导作用,益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教师滔滔讲授,学生默默聆听”
——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 ——有利于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考虑师生双方的条件、物质条件和时间的局限性 ——注意各种方法的合理使用
教学方法选择的程序
采取何种方法突破重难点?
采用哪些方法培养学员的能力?
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动机
如何检查、自查、评价学习效果
设计课堂环境
——物质环境(教室布置、电教手段、设备等) ——课堂社会心理环境(教学气氛、师生关系)
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与课型简析

二、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5. 5E教学模式
• 探究Explore
• 提供学生验证想法与解释新概念的机会 • 增进学生澄清自己想法和其他同伴、老师想法不
同的机会 • 对所调查、探讨的观念,提供基本的经验基础
❖ 提出探索问题 ❖ 师生或小组讨论收集证据的方法 ❖ 探究活动
二、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5. 5E教学模式
• 解释Explain
• 鼓励学生基于先备知识与探讨经验做合 理的解释
• 协助学生整合组织,并澄清说明,使其 接近科学家的观点
• 使用操作型定义,引入相关科学字汇, 加强对知识的了解
二、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5. 5E教学模式
• 精致化(迁移)Elaborate
7
二、小学科学常用的教学模式
观察
科 实验 学 游戏
谈话
教 讲述 ……
学
事思 问 实考 题
的 基 (认识论) 感性认识
本 (信息论) 输入信息
模 式 (教学论)
导入新课
(兴趣)
假说 验证
观察
实验 调查 事 阅读 实
讲述
……
思考 研讨
判断 举例 结 应 预测 论 用 设计 制作 实验
理性认识
加工信息
学习新课
教学过程结构
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观察实验 获取事实
分析比较 形成结论
巩固应用 加深理解
三、小学科学的基本课型
“概念学习”课型的教学结构
要解决的问题:探究某类事物的本质特征 思路:抽象——概括
教学过程结构
呈现材料 提出问题
观察例证 获取事实
分析比较 抽象特征
教法30种

教师对课文中难懂的地方逐字逐句地讲析,再将它们的意思连串起来讲述,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叫串讲教学法。串讲法是我国传统教学方法之一。它不等于满堂灌。串讲和精讲也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一篇文章、一堂课,有的内容只需抓住关键加以点拨,而有的地方却要靠老师深入讲解。串讲要求教师讲得深、讲得活。但串讲法较费时,重点不易突出,在教学中最好做为精讲的补充。
这是当代我国改革有成效的教学法之一,又称“自学六步教学法”或“课堂教学六步法”,为辽宁省盘山县第三中学青年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创立。魏书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用,他的教改思想已形成体系,主要包括“两个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和“三个结合”(教学和教人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教学和未来结合),而“六步教学法”则体现了其教改思想的核心。六步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分别为:
“三路”中,作者思路是客观依据,教师教路是主观设想,学生学路是主客观统一的归宿;“三主”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首先肯定了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学生是教育的客体这个前提下,然后肯定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而提出的。
“三三”教学法的课堂结构为:读、划、议、练四环节。通过读创设诱因,激发兴趣,体会文意;划的目的是在读后形成第二次反复;通过议,互相启发,排难解惑,求同存异,加深理解;练,以理解、掌握、巩固运用已学得的知识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为落脚点,穿插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10、三步式教学法
三步式教学法,为“自学、讨论、讲解”的有机结合的教学法。以教学内容的一章或一个单元为一个独立的教学过程,地教学中采取“自学”、“讨论”、“讲解”三个环节。自学——学生自己阅读;依自学思考题,独立思考;讨论--学生互相讨论,依准备的关键问题,可分组,可全班进行,强调各抒已风,争论有益;讲解--教师做总结性讲述:简述、总结、答疑,使问题更加明确。三步教学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深化理解知识,强化记忆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密切教与学的配合,促进教学相长。
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教学方法都有哪些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它们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学方法。
首先,讲授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讲解来传授知识。
这种方法适用于知识性较强的学科,如数学、物理等。
教师可以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语言,将知识传达给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知识的基本理解。
其次,讨论法是一种注重学生参与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讨论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实验法是一种重视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实践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实验法适用于理工科类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此外,案例法是一种通过实际案例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案例法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互动法是一种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互动法适用于各类学科,可以促进教学氛围的活跃,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和互动法等多种类型。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教学方法的选择也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大题复习资料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
70年代后,罗杰斯继承了他的理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
他认为: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他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因此教学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答:(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特点:过程模式强调知识与活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知识与活动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无须依赖于外在的什么目标而存在。
因此课程的设计不一定要从确定目标开始,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并优化学习的背景或环境,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及问题解决中提高认知水平。
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
但它对模式的建构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
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假设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做很好的调整,这种预想有些脱离现实。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答:(1)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2)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3)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4)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5)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

简述有关课堂教学的3-5种教学理论、模式与方法-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杜威实用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
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柯氏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简述3-5种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
1、杜威实用主义理论。
基本观点:(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教育的本质观;(2)“从做中学”的教学观;(3)“以儿童为中心的”的师生观。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
基本观点:(1)多元化社会中,不存在一套公认的道德原则或价值观。
(2)反对传统德育课中说教方式,学校应帮助学生在混乱的价值观中澄清自己的价值观。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保持绝对的中立。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观点:(1)认知—发展的理论观。
道德教育决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而是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参与社会活动与道德行动,是儿童进行道德判断活动,促进其道德发展的必要前提;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并表现为特定的阶段模式。
(2)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
道德判断水平发展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律,表现为循序渐进的阶段性。
柯氏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对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3)社会环境对道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学生的道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环境的支配,因此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这有赖于学生个体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程度。
1.2.2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理论相关的教学模式(过程)。
1、实用主义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2、价值形成过程的基本模式:选择(自由选择、从多种可能中选择、对结果深思熟虑的选择)—珍视(珍视与爱护、确认)—行动(依据选择行动、反复地行动)。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模式:(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2: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功利主义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3: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4:尊重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6: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1.2.3简述简评每一与教学思想和模式相关的具体操作方法。
1、杜威实用主义的具体操作方法(1)探究式讨论提高法。
反对采用直接的灌输理论知识的方法,主张运用间接养成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方法,即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
(2)活动室训练教学法。
要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主张以活动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3)社会式学校育人法。
强调学校在利用活动式课程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充分体现社会精神和社会生活。
《消费的类型》
2、拉思斯价值澄清理论的具体操作方法:(1)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以问答的形式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的评价过程以得到比较清晰的个人价值观的方法。
(2)书面作业法。
即教师和学生一起指出一些不适于讨论的、有争议的价值观念问题,学生根据思考写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立场及相应的评估,从而选择和确立适合于自己的价值观念。
3、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操作方法:(1)课堂道德讨论法。
道德讨论法的具体运作是通过教育者引导学生对道德两难问题开展讨论,诱发认知冲突,促进积极的道德思维、促进道德判断发展。
(海因兹偷药的故事)(2)公正团体法。
公正团体法主要是指在创设公正团体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作为团体成员的公正观,努力提高团体的公正水平。
非常强调团体的教育力量和民主管理的教育作用,以及学校环境尤其是师生互动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影响。
《直面生活中的道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