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合集下载

学科教学(数学)招生简章用

学科教学(数学)招生简章用

专业学位代码:045100教育硕士学位类别名称:教育硕士045104学科教学(数学)1、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数学教师。

具有良好的数学修养和扎实的数学专业基础,了解数学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2、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3、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 年。

4、研究方向数学教学5、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3 教育综合④903数学综合其中教育综合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总分150分;数学综合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总分150分。

国家统考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

学校自主考试科目:③333 教育综合,④903数学综合。

6、复试笔试科目初等数学研究7、参考书目[1]〈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心理学概论》赵国祥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3]《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

[4]〈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5] 初等数学研究包含 a.《初等代数研究教程》林国泰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b.《初等几何研究教程》王林全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4)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3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是提升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需要满足一定的基本要求,包括学历背景、学习课程、完成论文等方面。

以下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基本要求:1. 学历背景: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需要具有本科学士学位,通常要求学士学位与教育专业相关。

有些院校还要求申请者有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以确保申请者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2. 学习课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课程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育管理等方面的课程。

学生需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并完成实习或实践课程,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水平。

3. 论文要求: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通常需要完成一篇硕士论文,论文要求独立完成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论文题目通常由学生自行选择,但需要得到指导老师的认可,并通过学校的评审。

4. 学位考试:有些教育硕士专业还要求学生通过学位考试,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技能等方面。

考试成绩通常也是评定学生是否获得教育硕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5. 学分要求: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一般要求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不同院校和专业的学分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学生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课程,确保达到学分要求。

6. 学术要求:获得教育硕士学位需要具备良好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学生还需要具备扎实的文献查阅和论文撰写能力,以确保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总的来说,获得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历背景和实践经验,通过一定的学习课程、完成一定的学分要求、撰写一篇硕士论文,并通过学位考试等环节,最终获得教育硕士学位。

教育硕士学位的获得不仅是对个人学习和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肯定和提升。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获得更高的学位,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方向)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了解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进展与动向,并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数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和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中小学数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数学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4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

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数学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补修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

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实践教学: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到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具体工作安排与计划参照学院本科顶岗实习安排。

全日制教育硕士除与本科生一起参加实习考核外,还需要提交研究性教学实践考核表和实践报告(不少于4000字),并由实践单位签署意见、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再由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教学实践考核小组负责审查所有实践材料和考核记录,提出最终考核意见,考核合格者,获得相应8学分。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我校数学学科创立于1949年,是海南省创立最早的学科之一,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教学(数学)六个研究学科方向。

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人,省优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曾宪梓教育奖获得者1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2人,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会理事1人,海南省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四届理事1人,全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理事1人。

二.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数学教育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4人;海南省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专家、“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特聘培训指导专家4人;《数学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知识库(CFED)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副主编2人。

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3项;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其它教材2部;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

本学科秉承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宗旨,立足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一线,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形成数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切实服务于海南基础教育(数学)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海南省80% 以上的中学数学教师接受过我校的培养或培训,其中包括中学校长、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等。

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基础教育衔接,构建多元课程群,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实践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二是创办杂志,作为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直接平台。

编辑部设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学习》杂志将团队研究的核心思想显性化,引领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检视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三是以“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新型师资培训模式作为教研成果转化的落脚点,培训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的数学教师。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333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②204 英语二
(专业学位)
③333 教育综合
01 学科教学(体育)
③921 体育教学综合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专业学位)
②204 英语二
01 语文学科教学
③333 教育综合
④906 中国文学史
906 中国文学史 《 中 国 文 学 史 》
1998 年版
考试科目 918、919、920 任选一 个。
918 专业综合(一) 《信号与系统》
04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学 位) 01 信息技术
02 加工制造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 英语二 ③333 教育综合 ④918 专业综合(一)或 919 专业综合(二)或 920 专业
郑君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电路分析》 邱关源 高 等 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参考书目
045 学科教学(思政)(专
业学位)
01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理论 研究 02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理论 与实践研究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二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③教育综合 ④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 论
901 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第二版 刘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019 年河北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 333 教育综合和专业课二考研参考书
(本文根据 18 年考研院校专业目录整理,仅供参考) 凯程教育学/教育硕士教研组整理
一、河北师范大学历史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起源于 1902 年创建于
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 1906 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1996 年 6 月,原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 1952 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 1984 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 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 康世恩、荣高棠等,有学界名人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中科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 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 20 余 万名专业人才。

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

一、概述
学科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培养方案旨在为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精准学科教学,从而实现其学术能力的有效提升。

本培养方案围绕学科教学的内容、目标、资源配置和评价制度等方面,对2024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学科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全面梳理。

二、培养目标
学科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
1、培养学生对教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以及具备良好的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等;
3、培养学生具备研究型学习思维及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到教育研究中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习得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开展完整的教育课题、发表文章和进行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教育学科知识:从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及发展趋势,到
各个学科的重要理论及实践运用,学科涵盖系统性地学习教育学基本理论,熟悉教育学基础知识;
2、英语能力:培养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英语应用能力,通过阅读、写作、口语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学科教学(数学)

学科教学(数学)

国家试点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8年4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数学)专业(试行)一、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四有”好老师标准、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扎实的数学素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学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热爱教师职业和数学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三)数学基础和文化素养好,并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数学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的科研能力。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数学教育及相关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有志于从事中小学或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数学及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课程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实践教学)。

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五、培养方式(一)培养方式包括导师指导、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与课题研究。

(二)导师指导实行导师组制,进行集体培养。

(三)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打通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课程,强化专业特色课程和全英文课程,建构适合人才发展需要的课程文化。

(四)实践教学实行见习与实习结合制,包括学校见习、教育与社会实习、科研实习和境外实习等多种实践活动。

(五)课题研究实行项目参与和科研立项制。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实践教学时间为1学年,其中校内实训1学期,包括教学技能训练和微格教学,在第一学年内完成;校外集中实践1学期,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其中教育见习在第一学期完成,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在第二学年完成。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讲解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讲解

学科教学(数学)简介一.学科专业介绍我校数学学科创立于1949年,是海南省创立最早的学科之一,现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基础数学、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学科教学(数学)六个研究学科方向。

学科现有教授11人,副教授10人,博士15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1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专家2人,省优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曾宪梓教育奖获得者1人;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2人,中国运筹学会理事会理事1人,海南省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专家2人,全国数学史学会第四届理事1人,全国教育数学学会常务理事1人。

二.研究方向介绍学科教学(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数学教育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2人,硕士4人;海南省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专家、“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特聘培训指导专家4人;《数学学习》(中国基础教育知识库(CFED)全文收录期刊)杂志副主编2人。

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并完成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省部级及其以上课题3项;参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主编其它教材2部;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奖4项。

本学科秉承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的宗旨,立足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一线,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形成数学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切实服务于海南基础教育(数学)的改革与发展。

目前,海南省80% 以上的中学数学教师接受过我校的培养或培训,其中包括中学校长、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等。

学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与基础教育衔接,构建多元课程群,包括基础理论模块、实践技能模块和拓展模块;二是创办杂志,作为教学研究成果转化的直接平台。

编辑部设在数学与统计学院的《数学学习》杂志将团队研究的核心思想显性化,引领中小学数学教师及时检视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三是以“周末流动师资培训学院”新型师资培训模式作为教研成果转化的落脚点,培训海南省少数民族和贫困市县的数学教师。

学位类别-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位类别-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2012级至今
在职专业学位硕士(单证)
在职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培养方案
2007级至今
数学与统计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目录
学位类别
学科或专业
培养方案
适用年级
学术型博士(双证)
数学一级学科
(基础数学专业、应用数学专业、尚未毕业的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
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07级
至今
数学教育专业
数学教育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3级
至今
统计学一级学科
2010级
—2013级
数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
2014级
及以后
统计学一级学科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
—2013级
统计学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4版)
2014级
及以后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双证)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09版)
2009级
—2011级
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2012版)
2012级
—2013级
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方案(2014版)
2014级
及以后
应用统计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2方案2015版
2015级至今
免费师范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数学与统计学院公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专业、机器学习与生物信息学专业)
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级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2
考试
1、2
B041001
教育原理
32
2
考试
1、2
B041002
课程与教学论
32
2
考试
1、2
B041007
教育研究方法
32
2
考试
1、2
B041008
心理发展与教育
32
2
考试
1、2
专业必修课程
(10学分)
C041005
数学课程与教材研究
32
2
考试
1、2
C041006
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
32
2
考试
3
C041020
数学方法论与解题研究
32
2
考试
3
C041007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32
2
考试
3
C041021
现代教育技术
32
2
考查
3
专业选修课程
(6学分)
D041017
数学学习理论与方法
32
2
考查
3
D041018
数学文化与数学史
32
2
考查
3
D041019
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
32
2
考查
3
D041020
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
32
2
考查
3
D011064
问题解决与数学建模
32
2
考查
3
D041065
数学与统计软件应用
32
2
考查
3
D041005
教育政策与法规
32
2
考查
3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通过数学和数学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论文的撰写,使理论联系实际,在提高数学和数学教育理论修养的同时,增强数学教育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逐步提高数学教育的科研水平,使之成为中学数学教育的骨干。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60学时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90学时3学分教育学原理60学时3学分教育心理学60学时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60学时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60学时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数学教育学概论60学时 3 学分数学教育量化研究方法60学时 3 学分现代数学与中学数学60学时 3 学分数学教育研究导论60学时 3 学分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中学数学应用40学时 2 学分数学课程专题研究40学时 2 学分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40学时 2 学分数学思想发展史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1.论文选题教育硕士论文选题应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与管理现状,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开题报告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实行严格的开题报告制度,各学院根据专业实际具体确定开题报告时间,但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应少于半年。

开题报告必须公开进行。

开题报告合格后记1学分。

3.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在第四学期末(或以后)进行。

山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山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

山东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目一览本文系统介绍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难度,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就业方向,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学费介绍,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初试经验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硕士考研机构!五、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是什么?山东师大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333教育综合参考书:①教育学原理:《教育学》,王道俊、郭文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②中国教育史:《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③外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张斌贤、王晨副编教育科学出版社④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张大均编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上参考书比较多,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四、山东师大全日制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山东师大教育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教育硕士,您直接问一句,山东师大教育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山东师大教育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山东师大教育硕士考研的考研辅导资料,有考上山东师大教育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山东师大教育硕士考研非常权威,基本上考山东师大教育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5年共有166人考取目标院校。

凯程有系统的《333教育综合讲义》《333教育综合应试题库》《333教育综合应试解析》《333教育综合掌中宝》,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山东师大教育硕士深入的理解和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学科教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升和专业能力培养至关重要。

这里介绍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培养方案,旨在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一、专业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系统的学科教学理论基础;2.培养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学科教学相关的研究工作;3.培养学生具备教育教学管理的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科教学工作;4.培养学生具备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际教学工作。

二、培养方案组成1.课程学习学生需通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培养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必修课程包括学科教育专业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确定。

2.科研训练学生需参与科研项目或科研实践活动,了解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和研究进展,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研训练的内容可以包括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设计、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学生还需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

3.实践教学学生需参与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掌握实际教学方法和技巧,培养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实践教学的内容可以包括教学设计与实施、评估与反思、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等。

4.论文撰写学生需根据研究方向和课题要求,进行独立的科研工作,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论文需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体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科研能力。

三、培养方案具体安排1.入学前培训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学科教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校可以组织入学前培训,包括学科教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学术研究方法的培训等。

2.课程学习学生通过参加课堂学习、研讨会、学术报告等形式,全面系统地学习学科教学的理论和知识,培养学科教学能力和素质。

3.科研训练学生在培养期间要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践教学活动,进行课题研究,并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

4.实践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学校或教育机构的实践教学活动,融入教学团队中,了解实际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经验。

辽师2013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评优名单

辽师2013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评优名单
张清敏
学科教学(语文)
傅星寰
杨艳
优秀实践研究生
辽河油田三高中
26
曾莉元
学科教学(语文)
傅星寰
刘洋
优秀实践研究生
辽河油田三高中
27
白芮
学科教学(英语)
崔林
胡亚杰
优秀实践研究生
大洼县高中
28
李迎
学科教学(语文)
乔利萍
武振国
优秀实践研究生
大洼县高中
29
刘嘉洋
学前教育
李英玉
龚平
优秀实践研究生
沙河口区第二教师幼儿园
15
康宁
学科教学(英语)
冷慧
宋风梅
优秀实践研究生
大连62中
16
于宏
学科教学(语文)
张庆利
金美月
优秀实践研究生
旅顺三高中
17
金畔
学科教学(数学)
金美月
安宏东
优秀实践研究生
熊岳高级中学
18
张雨薇
学科教学(数学)
金美月
孙丽
优秀实践研究生
熊岳高级中学
19
崔滨
学科教学(思政)
曲峰
范叶飞
优秀实践研究生
熊岳高级中学
50
赵俊
学科教学(英语)
宋兴蕴
潘丕和
优秀实践班主任
盖州二高
51
赵娜
学科教学(语文)
易国定
孙洪新
优秀实践班主任
盖州二高
52
吴迪
学科教学(语文)
于永顺
李丽
优秀实践班主任
盖州一高中
53
薛冬
学科教学(英语)
冷慧
赵媛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教学(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4)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科教学(数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及周学时备注ⅠⅡⅢⅣ学位基础课09_002011 英语36 2 212学分09_002012 政治理论36 2 209_002013 教育学原理36 2 209_002014 课程与教学论36 2 209_002015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36 2 209_002016 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36 2 2专业必修课09_012011中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54 3 310学分09_012012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54 3 309_012013中小学数学发展前沿专题36 2 209_002017 教育测量与评价36 2 2专业选修课09_012008 数学教育心理学36 2 2至少选修8学分14_012015 数学学习心理学36 209_012009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54 3 314_012017 数学高考试题动向研究36 2 214_012018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36 2 214_012014 数学教学论专题研究36 2 209-012017 数学方法与解题研究36 2 214_012023数学课堂教学案例研究36 2 209_002018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36 2 209_002019 基础教育改革研究36 2 209_002020 中外教育简史36 2 209_002021 教育政策与法规18 1 2实践教学09_019002 108 6 3 3 关于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第二学期最后3周在校内进行教师岗位培训,使研究生具备良好的师德和敬业精神、能够写好教案、能够辅导和答疑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演讲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为履行教师职责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学期到中小学进行顶岗实习。

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

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

(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专业主要课程介绍课程编号:012011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总学时:54 学分:3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目的:《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全面了解现行数学课程的目标、数学课程内容标准、数学教材编制的原则、教材的内容结构、教材二次开发的意义等等。

本课程要结合数学或者数学教学实例,解读数学课程目标;选取若干内容领域,向学生展示如何处理教材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如何把握教材编制中的螺旋上升原则。

教学中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注重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以及对数学教材的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数学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数学课程的演变历史、制约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数学课程的类型和编制原则、数学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结构体系、数学教材的特点、实施中应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以及结合数学课程改革,对有关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具体教材内容分析研究。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李玉琪.数学课程概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出版社,2012.课程编号:012012 课程名称: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总课时:54 学分:2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旨在使学生了解数学教学的要素、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及教学设计的各种模型;并结合教学案例,分析各种模型的利与弊。

另外本课程强调结合特定的数学教学案例,训练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及案例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本课程是数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

现代数学教学设计导论为设计指导思想和技术,对数学教学的概念、原理、习题这三大内容的设计以及常见的数学教学模式为进行分析,同时讨论问题解决教学、数学建模教学等教学设计,配以大量的案例分析,以指导研究生专业成长、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何小亚,姚静.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钱佩玲.走进课堂: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下册),高等教育出版课程编号:012013 课程名称:数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Ⅱ教学目的:课程《数学学科基础与前沿专题》旨在向学生介绍数学学科领域各个主要分支的研究状况、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同时让学生学会从高观点下看学校数学(中等数学),了解作为科学的数学如何转变为学校数学;学会将学校数学与所谓的日常数学结合起来,感受数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以及其他领域对数学发展的推动。

同时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学术形态与教育形态转换的意义。

教学内容:与中小学数学相关的现代数学的核心思想,数学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国内外数学教育的发展,我国数学课改的重大争鸣等。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张奠宙,李士錡.数学教育研究前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期刊以及优秀硕博论文。

课程编号:012014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心理学总课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目的: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数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学习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初步理解基本的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形成科学的数学教育心理学观念,为从事数学教育工作奠定基本的理论基础。

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学科教学论(数学)专业的研究生,所以教学内容将体现重在基本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侧重了解基本知识和教育心理学观念的培养,并结合当前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实际需要,探讨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问题。

教学内容:介绍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若干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以中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为基本线索,从对学生数学学习心理的分析入手,论述了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技能等的学习与教学,并对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数学学习的迁移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观点,并最后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曹才翰、章建跃等.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喻平. 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课程编号:012015 课程名称:数学学习心理学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I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数学教育学学科体系(数学学习心理学、数学课程论与数学教学论)的三大支柱课程之一,是数学数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它为数学教学理论和数学课程理论的建设提供心理依据,为数学教师的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弥补我国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忽略学情分析的弊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重视教学对象——学生因素分析的重要性,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学的精典理论概要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数学学习的记忆与迁移;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思维及其规律;数学能力等,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的地认识中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规律,掌握数学学习的研究方法,更深刻地理解数学课程、教材的编制规律,更好地实现数学课程实施的理想效果。

教学内容:数学学习与数学教育、数学课程;数学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心理学的精典理论概要及其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数学学习的记忆与迁移,数学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数学思维及其规律;数学能力;数学学习心理发展专题选讲。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1. 《数学学习心理学》.孔凡哲,曾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2. 《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林崇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12月3. 《数学教学心理学》.张英伯,曹一鸣.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4.《数学教育心理学》.曹才翰,章建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课程编号:012016 课程名称:数学教育研究方法总学时:36 学分:2开课单位:数学学院开课学期:Ⅰ教学目的: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性、目的以及方法;学会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数学教育现象、规律、各种实践背后所隐含的因果线索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学术规范;增强在今后的实践中进行教育实践研究的意识,提高独自进行扎根教育研究的能力和信心。

教学内容:数学教育研究的目标与现状;数学教育研究的选题;数学教育研究的设计;数学教育研究的方法,包括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调查研究的方法、实验研究的方法、以及质的研究方法、查阅资料的方法等。

利用各种研究方法对数学教育现象、规律、各种实践背后所隐含的因果线索进行分析研究,数学教育论文写作规范,了解学术规范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研究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