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考试重点归纳)
学前班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
![学前班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0712d31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f5.png)
学前班数学期末知识点总结学前班数学主要以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概念为主,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数学的初步认识。
在学前班数学学习中,了解数数、认识数字、简单的加减法等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内容。
下面将对学前班数学期末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数数
在学前班,幼儿开始学习数数是非常基础的数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数数的方法。
例如,通过数指、数物体等方式,让幼儿学会从一数到十,并能够正确地用手指表示相应的数量。
2. 认识数字
认识数字是学前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卡片、数字玩具等教具,帮助幼儿认识数字的形状和大小,并能够正确地念出数字名称。
同时,还可以通过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
3. 图形认识
在学前班数学中,图形认识也是一个重要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状的卡片、拼图等教具,教导幼儿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能够正确地说出各种图形的名称。
4. 简单的加减法
在学前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加减法。
可以通过实物操作、游戏等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如1+1=2,2-1=1等。
通过以上的学前班数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在学前阶段,数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幼儿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数学概念为主。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数学的初步认识,为将来更深入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希望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快乐成长,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愿每一位幼儿都能成为热爱数学、善于思考的小数学家!。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096d6d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ef.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是指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过程。
数学教育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幼儿智力和认知的发展。
以下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要点汇总。
一、培养幼儿数学兴趣:1.创设丰富多样的数学环境,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利用游戏和竞赛等形式,增加幼儿对数学教育的积极性。
3.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尝试和研究的机会,培养幼儿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
二、培养幼儿数学思维:1.引导幼儿学会观察、思考、比较和分析,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
2.利用符号、图形等形式,提升幼儿对数学规律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3.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加强幼儿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发展幼儿数学能力:1.培养幼儿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如数字、形状等。
2.培养幼儿的数数和计数能力,如了解数字的大小和数数的顺序等。
3.培养幼儿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力,如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培养幼儿的度量和比较能力,如了解时间、长度和重量等。
四、学习实践和总结:1.培养幼儿实践探索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如进行数学实验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和归纳规律,巩固和扩展数学知识。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如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耐心学习的习惯,如倡导幼儿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内容。
1.引导幼儿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在购物、旅行和游戏等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七、教师角色和方法:1.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创设有利于幼儿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2.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和音乐等,使数学知识更具趣味性和亲近感。
3.教师应注重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兴趣、特长和需要,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数学教育。
以上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要点汇总。
通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幼儿数学教育的发展,为幼儿智力和认知的提升奠定基础。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17a6b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e.png)
2023年自考专业(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形成性评价是()A.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B.完成某个阶段的教育活动之后进行的评价C.在开展数学教育之前,对教育对象进行的预测性评价D.对达成教育目标的程度作出总结和鉴定的一种正式的评价2.【单选题】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纵向层次中,最具操作性的是()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B.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目标C.小、中、大班数学教育目标D.数学教育活动目标3.【问答题】数学思维的特点有哪些?4.【单选题】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 )的一种表现A.思维过程结果B.概括能力C.分析能力D.比较能力5.【单选题】如看数拍手,按要求摸图形等游戏属于()A.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数学游戏B.竞赛性的数学游戏C.结合音乐的数学游戏D.结合体育活动形式的数学游戏6.【问答题】为什么说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的源泉数学教育如何联系儿童生活7.【问答题】认识相邻数的指导要点。
8.【填空题】每个操作活动都由6 个要素组成,即目标、____ 、____ 、____形式、____ 和评价。
9.【问答题】如何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10.【填空题】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写活动目标一般包括( )( )( )。
11.12.【填空题】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就是________。
13.【单选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基本原则指出,数学教育不应只是着眼于具体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是应指向()A.儿童建构数学概念的过程B.儿童思维结构的发展C.儿童生活的联系D.儿童数学情感的建立14.【填空题】学前儿童数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 )( )。
15.【单选题】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和获得始于()A.反复教儿童数数B.对空间和时间的感知C.对集合笼统感知D.对几何形体的感知16.17.【问答题】教师制定某一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目标要考虑哪些要素?18.【单选题】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可安排在()进行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中、大班19.【填空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分类从幼儿身心发展角度可以划分为( )( )( )三个纬度。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复习要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作业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3ca8029b6648d7c0c74656.png)
●复习要点一:1.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任务有教给幼儿一些初数学初步知识、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品德和学习习惯。
2.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数、计算、量和形等几方面。
1、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应该安排在大班进行。
2、演示法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教师的操作。
●复习要点三:1、游戏法的运用数量并非是随着幼儿的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的。
2、在幼儿园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不是越多越好。
●复习要点四:1、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注意:(1)提供条件使幼儿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而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使幼儿的注意力和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激励幼儿渴望去学习新知识。
(3)善于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不要把知识或操作结果直接灌输给幼儿,注意启发幼儿思考、操作、探索学习过程。
(4)及时肯定和鼓励幼儿学习上的进步,提高幼儿学习的信心。
●复习要点一:1.教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主要目的是使幼儿学会使用对应比较的方法来辨别物体数量的多少,培养幼儿的初步比较能力。
2. 排序是按物体的某种特征或按一定规则来排列物体,后一种排序现在也叫做模式排序。
●复习要点二:1. 按物体用途分类是大班的教学要求。
2. 在小班不要求幼儿按数字排序。
●复习要点三:1.、进行物体分类、排序、比较多少的活动有助于幼儿积累感知集合、对应的经验。
2、在小班开展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教学应要求幼儿用实物来进行比较。
●复习要点四:(1)在日常生活中组织幼儿进行物体分类、排序的练习活动的基本方法:(1)分类、排序的活动有助于幼儿积累感知集合及对应的经验,有助于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类或分析推理的能力。
(2)除了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教师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分类、排序的练习,如在进餐或游戏环节,要求幼儿把餐具或玩具按类别摆好放整齐,在户外活动时可以要求幼儿按由矮到高的顺序排队,或者按男孩、女孩的性别特征排队。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31d7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fd.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字比5大?A. 3B. 4C. 6D. 2答案:C2. 一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总共有几个苹果?A. 2个B. 3个C. 4个D. 5个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表示的是“3”?A. 〇〇〇B. 〇〇C. 〇〇〇〇D. 〇答案:A4. 如果我有3个气球,再给你2个气球,我还剩几个气球?A. 1个B. 2个C. 3个D. 5个答案:A5. 哪个数字是“10”的一半?A. 5B. 6C. 7D. 8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数字“2”比数字“1”大________。
答案:17. 如果我有5个糖果,给了你2个,我还剩下________。
答案:38. 把“4”分成两个数,可以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2和2 或 1和39. 从1数到5,一共有________个数字。
答案:510. 一个正方形有________个角。
答案:4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1. 所有的圆形都是相同的。
()答案:×(错误)12. 数字“8”比数字“7”大1。
()答案:√(正确)13. 一个三角形至少有3个角。
()答案:√(正确)14. 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都是直角。
()答案:√(正确)15. 数字“0”表示没有。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列举5个比10小的数字。
答案:1, 2, 3, 4, 5, 6, 7, 8, 9(任选5个)17. 请解释什么是“加法”。
答案:加法是一种基本的数学运算,它将两个或更多的数合并成一个总数。
五、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8. 假设你有10个积木,请画出将它们分成两组的两种不同方式。
答案:[图示或描述] 一组有6个积木,另一组有4个积木;或者一组有7个积木,另一组有3个积木。
19. 画一个有4个角的正方形,并在每个角上标出角的名称。
答案:[图示] 画一个正方形,并在每个角上标出“顶点”。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提纲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9b86d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4.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提纲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的
提高学龄前儿童的数学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为会计服务,增强
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激发他们探索社会环境的兴趣,启发他们思考,开发他们的认知技能。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
1.数字认知:学习数字的含义,识记数字,数目的比较,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数制转换,图形的概念和应用,数学运算的实践和应用,识
别和使用表格。
2.数学思维:学习思考的实践,推理的实践,解决问题的实践,数学
推理的理论和实践,抽象数学思维的实践,逻辑推理的实践,模型理解的
实践,拓扑思维的实践,规律思维的实践。
3.应用:实际应用,小数的实际运算,数论应用,统计学应用,几何
应用,计算机应用,社会科学应用,物理学应用,有限状态机学应用。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师生双向交流,让孩子参与活动,引起孩子关注,
激发孩子思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模仿法:呈现数学概念,把握孩子的水平,给予孩子实践运用,使
孩子体验学习感受,激发孩子的探索欲。
3.展示法:利用实物教学。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10c61ee06eff9aef807e8.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有[ ABE ]A.儿童从出生起,思维能力就开始萌芽B.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思维局限于具体的动作C.整个幼儿期,想象思维占主导地位D.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摆脱了具事物的局限E.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尚难摆脱具体实物的局限2.3、4岁幼儿经常会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这种口手不一致往往表现为[ ABCDE ]A.口数得快,手点得慢 B.口数得慢,手点得快 C.手跳着乱点D.漏掉数字 E.重复数3.关于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C ]A.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B.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C.先认识圆形后认识半圆形、椭圆形D.先认识半圆形、椭圆形后认识圆形E.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难易和形体本身的复杂程度有关4.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涉及的具体问题有[ ABC ]A.为什么评价 B.由谁评价 C.评价什么D.根据什么评价 E.什么时候评价5.对学前儿童排序能力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BDE ]A.分类比排序困难B.儿童认识物体大小的顺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C.认识事物的数序比认识抽象的数序发展早D.排序是幼儿需要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能力E.儿童认识物体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6.现实生活对于儿童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性表现为【 CD 】A.使幼儿主动获得发展 B.提供丰寓环境和必要指导C.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D.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E.提供活动场所与设施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其【 ABC 】A.启蒙性 B.生活性 C.可探索性D.逻辑性 E.严密性8.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主要表现在【 BC 】A.活动区、角教学活动 B.生活活动 C.游戏活动D.家园联系活动 E.师幼互动9.指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教育的要点包括【 ABDE 】A.让幼儿明确从哪个方向开始数,开始的一个物体称第一个B.运用教、学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学习10以内基数,理解数的含义D.为幼儿序数学习提供操作材料E.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序数练习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A.儿童认识物体大小、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物的数序发展的早 B.实物顺序的掌握比抽象的数序的掌握先发展C.4~5岁儿童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作业D.6岁幼儿在进行l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明显提高E.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数的顺序11.幼儿园数学教学可以存在不同的形式,包括【ABCE】A:上课B:语言指导C:提供操作材料D:鼓励自学E:创设学习环境1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ABC】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D:儿童能力发展目标E: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目标1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主要有【CDE】A:守恒能力B:辨识能力C:一一对应观念D:序列观念E:类包含观念14.各年龄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CDE】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B:运用教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引导儿童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D:引导儿童感知和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E:在10以内基数教学中,重视守恒观念的渗透15.量的守恒包括【ABCD】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体积守恒E:数的守恒单项选择题1.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运算的发展过程。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重点分析
![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重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d53718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ea.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一、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三、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一、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三、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一、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依据: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的发展和他们的一般思维能力的发展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依据:是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往往开始于对材料的兴趣,对活动的过程和成果的兴趣。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原则三、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依据是数学学科知识本身所具有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四、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依据: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五、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依据: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学前儿童感知集合概念的发展一、2~3岁左右儿童已产生了对集合的笼统知觉二、3~4岁儿童已能感知集合的界限,对集合中元素的感知也逐渐精确三、4~5岁儿童能准确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能通过计数比较两个集合元素的多少四、5~6岁儿童对集合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和扩展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的阶段性问题1.对数量的感知阶段(3岁左右)2.数词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左右)3.数的运算初期阶段(大致相当于5岁以上)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1.主观性2.含糊性3.容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4.容易与空间关系相混淆的特点。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a)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都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b)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方式是,教师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幼儿操作材料或游戏,获取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
c)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方法1、操作法: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2、演示、讲解法:是指教师把实物、教具或幼儿的学具展示给幼儿看,或者通过示范的动作,经过选择的范例来说明所要介绍的知识、技能和规则。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重点考点知识点梳理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考小抄 自考考前笔记重点考点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4e88f3352d380eb62946da1.png)
1.1.数学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产物,是从哪方面说的【B】A.数学的特点B.数学的起源C.数学的产生D.数学的发展1.2.“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逻辑智慧和抽象达到了成熟水平。
这个“它”指代的是【A】A.数B.数学C.数量D.以上都正确1.3.儿童逐步抽象出初步的数概念,并能对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考是在儿童【C】A.3岁左右B.4岁左右C.5岁左右D.6岁左右1.4.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B】A.数B.数学C.文学D.艺术1.5.“数学是一种普遍的符号语言——它与事物的描述无关而只涉及对关系的一般表达”。
这是谁说的【C】A.伽利略B.林嘉绥C.卡西尔D.亚里士多德1.6.比如,我们让某3岁儿童拿5个桔子来,他数到5个桔子以后,便把最后一个(第5个)桔子拿过来。
这个例子说明了【D】A.儿童没有深刻理解数学知识B.儿童没有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包含关系C.儿童没有把数理解成对部分的数量属性的抽象,只是把数看成是相应物体的名称D.儿童没有把数理解成对整体的数量属性的抽象,只是把数看成是相应物体的名称1.7.数学从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事物,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代替具体的关系。
比如:“A<B,B<C,则A<C”式子说明数学是一种【A】A.独特的语言B.独特的思维方式C.模式化的科学D.对应关系的科学1.8.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成为思维的主要特点,其内容是【C】A.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B.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C.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D.抽象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1.9.比如:“妈妈给小红1只苹果,然后又给小红3只苹果,妈妈一共给了小红几只苹果?”这个问题,需要用哪种方法解决【B】A.数学的语言解释法B.数学的思维方法C.抽象解题法D.逻辑思维法1.10.林嘉绥等《3~6岁儿童掌握长度排序的初步探讨》的实验研究,证明了儿童具有初步理解数量中的可逆性、推理性和相对性的能力是在【C】A.3~4岁B.4~5岁C.5~6岁D.4~6岁2.1.伴随着动作而进行的思维是【A】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2.2.儿童经常表现出一种重要的能力,即“表象性功能”在哪一个年龄阶段?【B】A.1岁左右B.1岁半左右C.2岁左右D.2岁半左右2.3.表象性功能的发展,促使了一种新的思维类型产生,它是属于哪一类型的思维【B】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形象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2.4.思维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应该正确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指【B】A.思维的抽象性B.思维的逻辑性C.思维的精确性D.思维的应用性2.5.儿童在3岁半以后(小班中期)开始形成哪一种逻辑关系【A】A.一一对应观念B.序列观念C.包含观念D.类包含观念2.6.哪位心理学家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做出了相反的回答【D】A.韦克斯勒B.斯金纳C.艾森克D.皮亚杰2.7.哪一观念是儿童理解数序所必需的逻辑观念【B】A.一一对应观念B.序列观念C.包含观念D.类包含观念2.8.哪一观念只是在具体事物面前有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510c61ee06eff9aef807e8.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资料参考答案多项选择题1.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有[ ABE ]A.儿童从出生起,思维能力就开始萌芽B.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思维局限于具体的动作C.整个幼儿期,想象思维占主导地位D.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摆脱了具事物的局限E.学前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尚难摆脱具体实物的局限2.3、4岁幼儿经常会出现口手不一致的错误现象,这种口手不一致往往表现为[ ABCDE ]A.口数得快,手点得慢 B.口数得慢,手点得快 C.手跳着乱点D.漏掉数字 E.重复数3.关于幼儿对几何形体的认识正确的是[ AC ]A.先认识平面图形,再认识立体图形B.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C.先认识圆形后认识半圆形、椭圆形D.先认识半圆形、椭圆形后认识圆形E.幼儿认识几何图形的难易和形体本身的复杂程度有关4.评价的第一步是确定评价目的,评价目的主要涉及的具体问题有[ ABC ]A.为什么评价 B.由谁评价 C.评价什么D.根据什么评价 E.什么时候评价5.对学前儿童排序能力发展的正确表述是[ BDE ]A.分类比排序困难B.儿童认识物体大小的顺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C.认识事物的数序比认识抽象的数序发展早D.排序是幼儿需要发展的重要的逻辑能力E.儿童认识物体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事物的数序发展早6.现实生活对于儿童形成数概念的重要性表现为【 CD 】A.使幼儿主动获得发展 B.提供丰寓环境和必要指导C.为幼儿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 D.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E.提供活动场所与设施7.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其【 ABC 】A.启蒙性 B.生活性 C.可探索性D.逻辑性 E.严密性8.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主要表现在【 BC 】A.活动区、角教学活动 B.生活活动 C.游戏活动D.家园联系活动 E.师幼互动9.指导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教育的要点包括【 ABDE 】A.让幼儿明确从哪个方向开始数,开始的一个物体称第一个B.运用教、学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学习10以内基数,理解数的含义D.为幼儿序数学习提供操作材料E.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序数练习10.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BCDE 】A.儿童认识物体大小、长短的次序要比认识物的数序发展的早 B.实物顺序的掌握比抽象的数序的掌握先发展C.4~5岁儿童开始尝试真正的排序作业D.6岁幼儿在进行l0以内数的排序时,目测能力明显提高E.排序能帮助幼儿理解数的顺序11.幼儿园数学教学可以存在不同的形式,包括【ABCE】A:上课B:语言指导C:提供操作材料D:鼓励自学E:创设学习环境1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包括【ABC】A: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B: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C:数学教育活动目标D:儿童能力发展目标E: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目标13.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主要有【CDE】A:守恒能力B:辨识能力C:一一对应观念D:序列观念E:类包含观念14.各年龄班认识10以内基数教育的指导要点包括【CDE】A:会正确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B:运用教具引导幼儿确定物体的位置C:引导儿童感知10以内数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D:引导儿童感知和认识10以内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E:在10以内基数教学中,重视守恒观念的渗透15.量的守恒包括【ABCD】A:长度守恒B:面积守恒C:容积守恒D:体积守恒E:数的守恒单项选择题1.幼儿掌握加减法要经过逐一加减到按群运算的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830ac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7.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对孩子数学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和独立。
而为了帮助学前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教育界提供了大量的复习题及答案,以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参考。
这些复习题涵盖了学前儿童数学的各个方面,从简单的数数和形状认知,到加减法和数值理解,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和答案可供选择。
在学前数学教育中,数数与量的概念是最先被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通过各种形式的数数游戏和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习到数字的概念和数量的认知。
在复习题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数题目,如“有几个苹果?”或“把这些球排成一排,一共有多少个?”帮助孩子巩固数数的基本技能。
与此同时,形状和空间的概念也是学前数学教育中的关键内容之一。
通过认识和分类不同的形状,孩子们可以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题中,可以设计一些形状辨认题,如“这是什么形状?”或“找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通过这样的题目,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形状和空间的关系。
加减法和数值理解是学前数学教育中的进阶内容。
通过学习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和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孩子们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复习题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如“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多少?”或“这一排球比那一排球多多少个?”通过这样的题目,孩子们可以逐渐提升对数学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复习题及答案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忆和应用,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复习题中,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解答一个加法问题时,可以问孩子:“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或“你觉得还有其他可能的答案吗?”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和独立思维。
此外,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复习题及答案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60c0a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bb.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培养儿童的计算能力B. 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C. 培养儿童的数学兴趣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个活动不适合作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A. 玩积木B. 唱歌C. 做数学游戏D. 阅读数学故事书答案:B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概念是最重要的?A. 数字B. 形状C. 量度D. 计算答案:A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可以帮助儿童理解“多”和“少”的概念?A. 比较不同大小的球B. 画不同颜色的画C. 听不同节奏的音乐D. 玩不同种类的玩具答案:A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可以增强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A. 玩拼图B. 唱歌C. 跳绳D. 画画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以________为基础。
答案:游戏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________是培养儿童数学兴趣的关键。
答案:互动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________能力。
答案:问题解决4.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________是帮助儿童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工具。
答案:教具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应该鼓励儿童进行________,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答案:探索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兴趣至关重要。
它有助于儿童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 描述一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化学习、故事讲述、互动式教学、使用教具和实物操作等。
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引入数字概念?答案:可以通过日常活动,如数数、比较数量、排序和分类等,来有效地引入数字概念。
同时,利用教具如积木、计数器等,可以帮助儿童直观地理解数字。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82b3c1889eb172ded63b7e4.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汇总---------------------------------------《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习要点第一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述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基本过程及不同的表述方式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结构分析及内容范围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内容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二讲儿童怎样学习数学1.数学知识的本质2.儿童数学学习的一般特点3.对儿童数学学习有影响的几种学习理论4.联想理论(吸收式学习)与建构理论(建构式学习)的区别第三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流派及发展趋势1.列乌申娜数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点2.皮亚杰的儿童数学学习研究及理论3.凯米、学教育思想和课程方案的主要特色4.当今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向第四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原则及环境创设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方法——操作、游戏、比较、寻找、讲解演示及其它方法等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一般原则(内容、过程、关系、评价等方面)4.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环境创设第五讲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有关集合的基本知识和概念2.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意义3.学前期感知集合教育的涵义4.学前儿童感知集合的一般发展特点5.数图的概念及学前儿童感知排成数图的集合的特点6.有关分类的含义和基本形式7.有关对应的基本概念及对应的形式8.有关排序的基本概念及形式9.各年龄班分类、排序活动的要求及教学要点第六讲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学前儿童10以内数概念的发展特点2.计数的概念及学前儿童计数活动的发展特点3.学前儿童数概念形成的标志4.基数、序数、相邻数、单双数的概念5.组成的基本概念、规律及教学要点6.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年龄阶段特点7.口述应用题对儿童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的作用8.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学及活动设计9.“二进制”原理设计相关的数学猜想游戏第七讲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和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1.有关空间方位的的基本概念2.学前儿童认识空间方位的发展特点及教学3.学前儿童认识空间形体的发展特点及教学4.量的基本概念与特性5.自然测量的概念6.学前儿童认识空间量的发展特点及教学7.时间的基本特性8.学前儿童认识时间的发展特点及教学第八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整合性原则、情境性原则)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策略(预设、观察、介入、互动、译解)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及案例评析第九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标准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评价的基本方法作业(任选一题)1.什么是幼儿园的非正式数学教育活动?试以“6以内的组成”为内容设计一组非正式数学活动2.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中的游戏法?试以“空间量的比较”为内容设计两则数学游戏3.如何理解幼儿园渗透性数学教育活动形式的价值?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以及对实践应用的具体建议?模拟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1、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和的一门科学。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acc4a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e.png)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A. 掌握数学知识B. 发展数学思维C. 培养数学兴趣D. 以上都是答案:D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不包括()。
A. 数的认识B. 几何图形的认识C. 音乐节奏D. 量的比较答案:C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不包括()。
A. 游戏法B. 操作法C. 讲授法D. 探索法答案:C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是()。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以上都是答案:B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不属于数学活动()。
A. 拼图游戏B. 唱歌跳舞C. 数数游戏D. 形状分类答案:B6.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感()。
A. 绘画B. 跳绳C. 点数游戏D. 听故事答案:C感()。
A. 听音乐B. 玩积木C. 看动画片D. 做手工答案:B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
A. 玩沙B. 玩水C. 解决问题游戏D. 模仿游戏答案:C力()。
A. 记忆游戏B. 拼图游戏C. 角色扮演游戏D. 重复练习答案:C10.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个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
A. 快速反应游戏B. 寻找宝藏游戏C. 集体唱歌游戏D. 个人绘画游戏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
A. 培养数学兴趣B. 发展数学思维C. 掌握数学知识D.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答案:ABCD12.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
A. 数的认识B. 几何图形的认识C. 量的比较D. 时间的认识答案:ABCD13.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方法可以包括()。
A. 游戏法B. 操作法C. 探索法D. 讲授法答案:ABC14.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可以包括()。
A. 知识的传授者B. 学习的引导者C. 纪律的维护者D. 情感的支持者答案:BCD15.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以下哪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数学能力()。
学前班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
![学前班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1512c2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学前班数学期末重点知识点
在学前班数学课程中,期末考试是对孩子们学习成果的一次全面检测。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备考,接下来将重点介绍学前班数学期
末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首先,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基本的数字认知和计
数能力。
孩子们需要能够熟练地认识1-10的数字,并能够正确地按顺
序排列这些数字。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简单的计数能力,能够准确
地数出一定范围内的物品数量。
其次,形状和颜色也是学前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在期末考试中,孩子们需要能够认识并区分常见的形状,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能够识别常见的颜色,如红色、蓝色、黄色等,并
能够正确地将不同颜色的物品进行分类。
另外,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还会涉及简单的比较和排列题目。
孩子
们需要能够比较物品的大小、长度、重量等,并能够正确地将这些物
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这既能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最后,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还会包括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题目。
孩子们需要能够进行1-10范围内的简单加减运算,并能够准确地算出
结果。
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数学思
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的来说,学前班数学期末考试的重点知识点包括数字认知、形状和颜色、比较和排列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战期末考试,取得优异的成绩。
愿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加油!。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1](https://img.taocdn.com/s3/m/a2642d0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3.png)
福建师范大学22春“学前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____。
A.应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B.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C.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可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其系统D.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参考答案:ABCD2.规则、形式、指导是数学操作活动的组成要素,但评价不是。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是对中班儿童认识相邻数的要求。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4.下列属于认识时间日历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____。
A.利用实物,认识日历B.讲解演示,认识日历的基本用法C.认识日历及用途D.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参考答案:ABD5.总体上说,现有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蕴含着____种主要数量关系。
A、11B、10C、12D、13参考答案:C6.()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现实生活B.儿童自己的活动C.教学D.实践参考答案:A7.数的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关系。
A.互换B.互补C.函数D.等差参考答案:B8.____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现实生活B.儿童自己的活动C.教学D.实践参考答案:A9.下列属于10以内序数教育的注意事项的有____。
A、要让幼儿明确判定的方向B、教具应从不同类到同一类C、应要求幼儿从计数法过渡到直接反应D、判定物体位置的维度要增加参考答案:A,B,C,D10.教育目标可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基础,是教育目标的功能之一。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1.____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A、操作法B、游戏法C、演示法D、试验法参考答案:A12.幼儿学习加减法比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容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每一个数学操作活动都由____个要素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教育专科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第一章数学教育与学前儿童的发展[单选]从数学的起源来看,数学是对具体事物进行抽象的产物,由直观感知到结绳记事到集合再到数概念。
[单选]刚出生时,儿童并不具有数学概念。
[单选]2岁左右的儿童一般是通过笼统的感知来比较物体数量的多少。
[单选]3岁以后逐渐形成了对应的逻辑观念,能够通过一一对应比较多少。
[单选]5岁左右,逐步抽象出初步的数概念,并能对数和数之间的关系进行逻辑思考。
[单选]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它不是描述事物自身的特性,而是描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数量、位置)[单选]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将具体的事物和问题加以模式化。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兴趣主要表现为对具体的数学活动的兴趣。
[单选]数学教育能培养儿童的主动性、独立性、任务意识、规则意识。
[多选]数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应用性。
[简答]简述数学的特点。
答:数学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抽象性(2)逻辑性(包括对应关系、序列关系、包含关系等)(3)精确性(4)应用性[简答]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第二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理论和原则[单选]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他们的思维还局限于具体的动作。
[单选]在1岁半左右,出现“表象性功能”,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
整个幼儿期,形象思维都是占据主导地位。
[单选]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了教学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单选]儿童思维的逻辑结构的建构,是从动作开始的[单选]让儿童充分地操作、摆弄具体实物,有助于他们将具体的动作内化于头脑,是促进其思维发展的根本途径。
[多选]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1)儿童出生后的前两年,他们的思维还局限于具体的动作。
(2)在1岁半左右,出现“表象性功能”,具体形象思维的产生。
整个幼儿期,形象思维都是占据主导地位。
(3)学前末期,抽象的思维开始萌发。
[多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准备:1.一一对应观念 2.序列观念 3.类包含观念[多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1.从具体到抽象2.从个别到一般3.从外部的动作到内化的动作4.从同化到顺应5.从不自觉到自觉6.自从中心到社会化[多选]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念形成的源泉:1.现实生活为儿童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2.现实生活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多选]幼儿园的教学可存在不同的形式,除了直接的集体教学形式,还包括为儿童提供有结构的操作材料、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等。
[简答题]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
答:1.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2.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3.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4.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5.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简答题]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有哪些表现。
答:数学教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表现在:(1)教育内容应和儿童的生活相联系(2)在生活引导儿童学数学(3)引导儿童用数学,让儿童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论述题]论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答:(一)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概念形成的源泉1.现实生活为儿童积累了丰富的数学经验2.现实生活帮助儿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二)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三)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1.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说明了教学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2.幼儿园的教学可存在不同的形式,除了直接的集体教学形式,还包括为儿童提供有结构的操作材料、创设学习数学的环境等。
[案例分析题]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1.从具体到抽象2.从个别到一般3.从外部的动作到内化的动作4.从同化到顺应5.从不自觉到自觉6.自从中心到社会化第三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单选] 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儿童身心发展水平、需要、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规律性,是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
[单选]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确定。
[单选]数学学科的结构,学科的教育价值和学科学习规律对数学教育目标制定有重要的影响。
[单选]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确定是否恰当,从根本上看,取决于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
[单选]数学教育目标可从教育内容的诸多方面提出,如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等方面提出要求。
[单选]数从任何一个角度提出教育目标,其最终归宿都需落实在幼儿的发展上。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一般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各年龄阶段教育目标、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单选]目标层次越高,其概括性也就越高,目标层次越低,其概括性也就越低,而操作性则越强。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年龄阶段目标及其分析:1. 小班(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5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初步理解早上、晚上、白天、黑夜的含义,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8)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上下方位,学习判断两个物体之间明显的上下关系,说出什么在什么上面,什么在什么下面。
(9)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表达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0)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11)在教师引导下,能注意周围环境中物体的形状和数量。
2. 中班(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数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学习10以内序数。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喜欢用各种几何体(积木或积塑)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或图形)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
(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10)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11)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2)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3)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3. 大班(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学习顺着数和倒着数。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包含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初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加减应用题,感知和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能理解符号“>”、“<”、“→”所表达的意思,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量关系,以及用符号表示10以内数量变化关系。
(5)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特征在表格中摆放图形;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层级分类。
(6)能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可逆性关系。
(7)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正方体、球体、长方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8)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9)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向右方向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能注意自己(或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方向。
(10)能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学习一些表示时间的词汇,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和注意时间的长短和更替,知道要爱惜时间。
(11)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值是不同的。
(12)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并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能清楚地讲述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并能参加较多小组的活动。
(13)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归纳、概况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4)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15)能与同伴友好地进行数学游戏,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单选]计数就是数数,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即幼儿能口说数词,手点实物使每个数词与一个集合内的每个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数的结果会用数词来表示。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数、计数与数的运算:认读和书写10以内的阿拉伯数字。
[单选]量有连续量和不连续量。
例如,小班有多少小朋友、铅笔盒中有几支铅笔等是不连续量;长度、面积、温度、速度等是连续量。
[单选]例如,小棍、筷子、纸条、小瓶等作计量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高低、容积等,这种测量方法称作自然测量。
[单选]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单选]数量关系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中起着发展思维作用的核心因素。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单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该具有启蒙性、生活性和可探索性。
[多选]数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教育活动的目标,其目标表述具体,操作性强,所期望的教育成果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
[多选]按照儿童智慧运算结构形成的特点和规律组织数学教育的内容[简答]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的依据。
答: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制定的依据是:(1)儿童儿童是教育的对象,儿童身心发展水平、需要、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规律性,是教育目标制定的依据之一。
(2)社会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影响着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内容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