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的诗意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47337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01.png)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6] 。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6]无主:无人为主,指野梅。
译文: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评析:在历代咏梅词作中,此首最为著名。
词中的梅独具一种孤芳自赏的意态,那是词人人格的投射。
词人咏的是驿站外、断桥边人迹罕到处的野梅。
它在黄昏日落之际独自含愁,更经风洗雨劫,却不改素志。
野梅恍如高洁的志士,先春而放,任凭百花嫉妒。
即使辞枝飘落,零落成泥,被车轮碾作粉尘,却依然葆有着它的幽香。
那不正是陆游一生不渝的爱国挚情吗?作者简介: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身官宦世家,以荫补登仕郎。
少有才名,试进士,为秦桧所忌,除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通判兴隆军事。
范成大帅蜀,以参议官佐幕成都。
嘉泰初,以韩侂胄荐,诏同修国史,升宝章阁待制。
韩败,被劾落职。
他一生坚决主张抗战,晚年退居家乡,报国信念始终不渝。
于诗而言,他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平生为诗近万首。
词的数量比诗少,多感慨国事之作。
有《放翁词》。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四年级下册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7cc2f9b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2c.png)
卜算子咏梅诗意《卜算子·咏梅》有两首著名的,一首是毛主席写的,一首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
一.毛主席《卜算子·咏梅》诗意: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二.陆游《卜算子·咏梅》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陆游写的卜算子咏梅的诗意鉴赏: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
我们读他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陆游《卜算子 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 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5fe0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d.png)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①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②【注释】①驿:古代官方设置的供递送公文或其它差役者中转休憩的交通站。
②碾(nian):压碎。
【译文】一枝野梅孤寂无依地吐芳在驿站之旁的断桥畔,黄昏来临时花容已甚憔悴,更加上风雨的侵袭,尤觉惨淡了。
梅花原本开早百花之先而无意争占春光,苦心经营自己,所以,随它群芳的嫉妒,绝不在意!即使在风雨中凋谢飘落,花瓣成泥或被碾压成尘,但形可灭神却永驻的,只要清香依旧留在人间,也就足以自傲,足多自豪了。
【集评】明·卓人月、徐士俊:“末句想见劲节”。
(《古今词统》)现代·唐圭璋:“此首咏梅,取神不取貌,梅之高格劲节,皆能显出。
起言梅开之处,驿外断桥,不在乎玉堂金屋;寂寞自开,不同于浮花浪蕊。
次言梅开之时,又是黄昏,又是风雨交加,梅之遭遇如此,故惟有独自生愁耳。
下片,说明不与群芳争春之意,‘零落’两句,更揭出梅之真性,深刻无匹。
咏梅即以自喻,与东坡咏鸿同意。
东坡放翁,固皆为忠忱郁勃,念念不忘君国之人也。
(《唐宋词简释》)”【赏析】咏物原是为的抒情,所以,咏物之作贵在舍物之形,抉物之神,然后合一己之情于某物之神,铸就物我相化的“意”。
陆游这首词之所以传为名篇,脍炙人口,就是因为它传述了词人一种坚毅的,虽死无悔也不变其志的心态。
词所透出的孤高风姿,不免遭受“孤芳自赏”的微辞,但是,在历尽磨难,备受打击之后,要力抱劲节,坚持心志,不孤芳自赏难道去随波逐流?脱离具体时空背景,滥加求全责备,若非大言欺人,则必属深文周纳,擅长罗积之举。
需要指出的是,后来龚定庵的“化作春泥更护花”诗句其实出之此词词意,只是放翁侧重于守持精神,定庵则强调己力的自信。
前者虚,后者实;前者劲节情出之委婉语,后者直言其崛强,如此而己。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鉴赏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d7777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4.png)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鉴赏《卜算子·咏梅》是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61年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运用逆向思维来立意,融合象征、拟人、衬托、比喻、夸张等手法,读来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卜算子·咏梅》原文近代: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译文及注释译文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
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梅花虽然俏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
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会感到无比欣慰。
注释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鉴赏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反其意而作。
写于1961年12月,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毛主席诗词》。
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
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他们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却各异其趣。
毛泽东这首词前有引语:“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表明了创作契机。
“陆游咏梅之词,全篇重一个“愁”字,毛泽东的咏梅词重点却在最后一字——“笑”。
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两位作者经受的磨难,以及不同的面对和心境。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词的起句就以健笔凌云之势,表现出了与陆游明显不同的胸襟与气魄。
“风雨”、“飞雪”点出了四季的变化,时间的更替;“春归”、“春到”着眼于事物的运动,既给全篇造成了一种时间的流动感,又为下文写雪中之梅作了饱历沧桑的准备,词句挺拔,气势昂扬。
接下来“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描绘出寒冬中梅花严酷的生存环境。
但就在逼人的环境和险恶的氛围中,竟然“犹有花枝俏”。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鉴赏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1b914240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e.png)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鉴赏《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原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意思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c9cab2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a.png)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的意思
《卜算子咏梅》是中国现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梅花坚强品质的赞美。
诗中的“卜算子”指的是民间算命的人,通过卜算揭示人生的吉凶祸福。
通过以卜算子的身份来咏梅,诗人将梅花与人生相联系,探讨了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坚韧。
诗中首句“卜算子,何处寻梅花?”通过诗人的问句,表达了对梅花的寻找,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真相的探索。
接着诗人以自然景象来描绘梅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诗中提到“梅花却笑春风”,表达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季中依然坚强而美丽的品质,象征着人生中面对逆境仍然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
诗中还提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何处春风吹不来”,表达了梅花在极寒的冬季中依然能开放,不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象征了人们应该坚守信念,顽强向前。
整首诗以梅花为题材,通过梅花的形象来传递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人生态度。
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理解,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推崇和对生命美好的追求。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8ebe81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7.png)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近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古诗词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卜算子·咏梅》原文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翻译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成为泥土,被碾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卜算子·咏梅》注释⑴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⑵卜算子:为词牌名。
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⑶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古代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⑷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⑸寂寞:孤单冷清。
⑹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⑺著(zhuó):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
更著:又遭到。
⑻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成忠臣毛体书风咏梅摘句⑼苦:尽力,竭力。
⑽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⑾一任:任凭。
⑿群芳:群花、百花。
隐指权臣、小人。
⒀妒(dù):嫉妒。
⒁零落:凋谢。
⒂碾(niǎn):轧碎。
⒃作尘:化作灰土。
⒄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卜算子·咏梅》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品格。
卜算子 咏梅古诗意思解释
![卜算子 咏梅古诗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f2e7b6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04.png)
卜算子咏梅古诗意思解释《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这是一首咏梅词,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一、作品原文卜算子⑴·咏梅驿外断桥边⑵,寂寞开无主⑶。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⑷。
无意苦争春⑸,一任群芳妒⑹。
零落成泥碾作尘⑺,只有香如故⑻。
二、注释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⑵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⑶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⑷更: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⑸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⑹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⑺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⑻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故:指花开时。
三、白话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
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
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
纵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
四、创作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词中的梅花正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陆游的一生可谓充满坎坷。
他出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正值北宋摇摇欲坠、金人虎视耽耽之时。
不久随家人开始动荡不安的逃亡生涯,“儿时万死避胡兵”是当时的写照,也使他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陆游赴临安应进士考试,因其出色的才华被取为第一,但因秦桧的孙子被排在陆游之后,触怒了秦桧,第二年礼部考试时居然被黜免。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bd04e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9.png)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译文【作品简介】《卜算子·咏梅》由陆游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首词以梅喻人,人阕写梅的处境和遭遇:寂寞无主,还要加上风雨催逼!下阕写梅的气节操守:无意争春,即便是零落成泥,依然保持那一份清香!我们从梅花的命运与品格中不仅可看到词人仕途坎坷的身影,而且读出词人像梅花般冰清玉洁的精神世界。
【原文】《卜算子·咏梅》作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驿yi 去声):驿站。
(古代大路上的交通站。
这句写的是幽僻无人来往的地方。
②寂寞:冷清。
无主:没有人过问。
③更著:又加上。
④无意:不想。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⑤一任:任凭,不在乎。
完全听凭百花去妒忌吧。
⑥群芳:普通的花卉,此处喻指政界中的群小。
⑦碾(nian 上声):轧碎。
⑧作尘:变成灰土。
⑨香如故:香气还是照旧不消失。
【译文】驿站外的断桥边,寂寞地开放。
已是黄昏时刻,她独自愁思,更加还有风雨摧残。
她花开在百花之先,并非有意苦苦地争夺春光,听凭着群芳心生嫉妒。
即使零落成泥,清香却如故。
【讲解】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
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
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
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
“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
“驿”是驿站。
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
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
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
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
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15971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9.png)
《卜算子·咏梅》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那时陆游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他的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尤其开头渲染了一种冷漠的气氛。
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上片写梅花的遭遇:它植根的地方,是荒凉的驿亭外面,断桥旁边。
驿亭是古代传递公文的人和行旅中途歇息的处所。
加上黄昏时候的风风雨雨,这环境被渲染得多么冷落凄凉!写梅花的遭遇,也是作者自写被排挤的政治遭遇。
下片写梅花的品格:一任百花嫉妒,我却无意与它们争春斗艳。
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我依旧保持着清香。
末两句即是《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精神。
比王安石咏杏:“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之句用意更深沉。
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腚斜狈ィ韩腚惺О芎蟊晃芟荨N颐嵌了这首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
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
唐宋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与六朝文人不同。
但是象林和靖所写的“暗香、疏影”等名句,都只是高人、隐士的情怀;虽然也有一些作家借梅花自写品格的,但也只能说:“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
”(南宋肃泰来《霜天晓角·咏梅》)这只是陆游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的一面。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解释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62c9d5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5.png)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与解释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
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来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
不难理解,其《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
原文:《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着同:著)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和注释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f3b49d4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0.png)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和注释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注释]
①卜算子:词牌名。
②百丈冰:形容极度寒冷。
③犹:还,仍然。
④俏:俊俏,美好
⑤烂漫: 颜色鲜明
[译文]
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虽然已是天寒地冻,悬崖峭壁上结满百丈冰凌,
但梅花依然一枝独秀,俏丽绽放。
即使娇俏也不和百花争艳,只是作为春天的信使,
为人们送来春的讯息。
等到漫山遍野开满鲜花时,她只在花丛中欣然微笑。
《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https://img.taocdn.com/s3/m/74a9a80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b.png)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诗意: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卜算子·咏梅》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所作。
这首词以清新的笔调写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自己的坚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此时放翁正处在人生的低谷,主战派士气低落,因而十分悲观,整首词十分悲凉,渲染了一种不畏强权的精神。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9eb5f9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2.png)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卜算子·咏梅》是南宋词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
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
原文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词句注释⑴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⑵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⑶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⑷更: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⑸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⑹一任:全任,完全听凭。
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⑺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⑻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故:指花开时。
翻译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0b3ce64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f.png)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篇1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译文篇2原文阅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及解析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6358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png)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及解析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卜算子·咏梅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诗背景:此诗作于1961年,最早发表于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
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毛泽东的这首词,借用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整首词所反映出来的意境却截然不同,故作者说:“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原文:《卜算子·咏梅》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诗意: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
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赏析:此词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坚韧不拔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描绘梅花的美丽、积极与坚贞;下阕主要写梅花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寒冷,对春天充满信心和谦虚的风格。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开放的俏丽身姿。
起始二句叙季节的变换,既平直自然,又蕴含哲理。
第一句才说“春归”,第二句就说“春到”。
春归是梅花在风雨中所送,春到是梅花在飞雪中所迎。
很显然,这里的“迎春”、“送春”者,不是“风雨”、“飞雪”,而是梅和梅花。
在风雨中送走春天时,梅花虽已凋谢但在飞雪中迎来春天时,梅花却正吐艳。
这两句对仗工整,拟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卜算子咏梅古诗的意思
![卜算子咏梅古诗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a369c3b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4.png)
卜算子咏梅古诗的意思
答案解析:
原文
《卜算子·咏梅》
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
纵观全词,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巧借饱受摧残、花粉犹香的梅花,比喻自己虽终生坎坷,绝不媚俗的忠贞。
陆游以他饱满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诗篇,激励了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真可谓“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db713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2.png)
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这是陆游一首咏梅的词,其实也是陆游自己的咏怀之作。
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畏强暴,不羡富贵的高贵品格。
诗所塑造的梅花形象中,有诗人自身的影子。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陆游《卜算子·咏梅》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著同:着)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
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卜算子·咏梅意思解释
![卜算子·咏梅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9759d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01.png)
卜算子·咏梅意思解释
《卜算子·咏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寒冷的冬天里观赏梅花的情景,以及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诗中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首诗以梅花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情感。
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梅花作为冬天里的独特存在,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也寓意着坚韧和顽强。
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情感。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也蕴含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梅花在寒冷的冬天里依然绽放,给人以希望和力量,也寓意着坚韧和顽强。
作者通过梅花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
命的珍视。
整首诗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和深邃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卜算子咏梅的诗意
《卜算子·咏梅》
作者:陆游
原文: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1、卜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
’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
2、驿外:指荒僻、冷清之地。
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3、断桥:残破的桥。
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4、寂寞:孤单冷清。
5、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6、更:副词,又,再。
着:同“着”,遭受,承受。
更着:又遭到。
7、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8、苦:尽力,竭力。
9、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此指争权。
10、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
任:动词,任凭。
11、群芳:群花、百花。
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12、妒:嫉妒。
13、零落:凋谢,陨落。
14、碾:轧烂,压碎。
15、作尘:化作灰土。
16、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翻译:
驿亭之外的断桥边,梅花自开自落,无人理睬。
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赏析: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也不是名园中的梅,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随着四季的代谢,它默默地开了,又默默地凋落了。
它孑然一身,四顾茫然──有谁肯一顾呢,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寂寞开无主”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首句是景语,这句已是情语了。
日落黄昏,暮色朦胧,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驿外断桥、暮色、黄昏,原本已寂寞愁苦不堪,但更添凄风冷雨,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更着”这两个字力重千钧,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着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它还是“开”了。
它,“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它,“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上阕四句,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它也的确还有“愁”。
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像这像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
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
”(《蕙风词话》)就是说,作者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田同之《西圃词说》)。
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
让读者从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愁。
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
下阕托梅寄志。
梅花,它开得最早。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
是它迎来了春天。
但它却“无意苦争春”。
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
“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
从侧面讽刺了群芳。
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
在词中,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
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
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
说“争春”,是暗喻人事;“妒”,则非草木所能有。
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
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零落”,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
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
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
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
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
这是第四层。
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
读者已经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
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
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
“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
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
而这“劲节”得以“想见”,正是由于该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已将梅花人格化。
“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