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区镇分布表

合集下载

宁波资料

宁波资料

1、气象宁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光照强,四季分明。

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以晴冷干燥天气为主,是本区低温少雨季节;春末夏初为过渡时期,副热带极峰开始影响本区,气旋活动频繁,冷暖空气交替,空气湿润,阴雨绵绵,习称“梅雨季”;夏秋7~9月间,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晴热少雨,且常有热带风暴侵入,带来大风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根据宁波市气象站自1971年至2005年共计35年来的气象资料统计:(1)气温: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0℃(2003年7月17日),极端最低气温-6.6℃(1977年1月31日),最热月平均气温27.9℃(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5.4℃(1月)。

(2)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1305.3mm,年最大降水量1625.6mm(1997年),年最小降水量797.3mm(1979年),年平均降雨天数150.9d,最大连续降雨天数18d,雨量达251.3mm(1990年8月30日~9月16日)。

(3)蒸发量:多年平均蒸发量1458.4mm,月最大蒸发量293.0mm(1971年7月),月最小蒸发量33.9mm(1990年2月)。

(4)积雪: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4.0cm(1977年1月30日)。

(5)风向: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向,频率10%,夏季主导风向以东南偏东为主,冬季主导风向以西北为主。

(6)风速:夏季平均风速(7、8、9月)4.8m/s,冬季平均风速(12、1、2月)5.8m/s,历年瞬时最大风速>40.0m/s(1981年9月1日,1986年8月28日,1988年8月7日),最大台风十分钟平均风速34.3m/s(东风,1988年8月8日)。

(7)雷暴:年平均雷暴日数27.5d,年最多雷暴日数44d(1980年),年最小雷暴日数8d(1978年)。

本区灾害性天气主要为强冷空气、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本地区的强冷空气为11月至翌年4月,平均每年2~4次,24h内一般降温7~9℃,最多达12~14℃,多出现降雨和8级以上偏北大风;热带风暴和台风是影响宁波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它袭来时,常伴随狂风、暴雨等。

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空间发展战略研究

数为 8 19 3 .8平 方 公 里 , 整 个 农 村 建 成 区 面 积 的 占
5 6% 。 5.
里 , 同村庄 建成 区面 积相差 很大 , 不 最大 9 5平 方公 . 里 , 宁海长街 镇 长街 村 , 有 城 镇规 模 , 小 仅 有 为 具 最 0 0 平方 公里 , .1 平均 面积 为 0 5 方公 里 。其 中村 .9平 庄 建成 区面积 超过 1平 方 公里 的村 庄 有 4 4个 , 6 占 整 个村庄 数 的 l .% 。这 44个 村庄 建成 区面 积总 83 6
新农 村 发展 空间 上 的差 异 , 后 提 出 了 “ 地制 宜 , 最 因
发展 地方 特 色 , 片 区发展 的战 略” 分 。
1 宁 波 新 农 村 空 间发 展 现 状 分 析
1 1 村 庄数 量 多 , 庄 面积 和村 庄类 型差异 明显 . 村
20 0 5年 , 波 市 共 有 行 政 村 2 3 宁 5 2个 , 自然 村 80 9 3个 , 庄数 量多 , 村 每个 行政 村平 均有 35个 自然 . 村 , 政 村 具有 最 多 的 自然 村 有 3 行 2个 , 是余 姚 三七 市镇 幸福村 , 的就单 个 村庄 。 少 宁波农 村 总面积 为 7 4 . 平 方 公 里 , 9 13 占宁波 总 面积 9 6 35平方 公 里 的 8 .%。但 各 村 庄 面 积 具 有 48
办事 处 ,9 个 居 民委员 会 ,0 5个村 民委 员 会 。至 42 37 20 0 5年 , 市有 9 个 乡镇 , 14个 村 居 委 会 ,4 . 全 1 31 33 3 万乡村 人 口, 占全 市 总人 口的 6 %, 村 经 济 总 收 2 农 入达 64 . 亿 元 , 民人 均纯 收人 为 7 1 元 。 066 农 80

浙江市场分布

浙江市场分布

名称
龙 湖 东 岩 北 麂 虹 桥
陶 山 枫 岭 北 龙 蒲 岐
碧 山 桐 浦
湖 岭
平阳坑
南 岳
清 江
芙 蓉
南 塘
雁 荡
大 荆
福 溪
龙 西
智 仁
大 云 百 步
姚 庄
杨 庙
惠 民
周王庙
崇 福
洲 泉
千 金 禹 越
石 淙 莫干山
夹 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虹星桥
李家巷
浙江省地区分布表
地级市
湖州市 湖州市 湖州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绍兴市 金华市 金华市 金华市 金华市 金华市 金华市
县级市/区 分类
【临安市】 【临安市】 【临安市】 【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江北区】 【北仑区】 【北仑区】 【北仑区】 【镇海区】 【镇海区】 【鄞州区】 【鄞州区】 【鄞州区】 【象山县】 【象山县】 【象山县】 【宁海县】 【宁海县】 【宁海县】 【余姚市】 【余姚市】 【余姚市】 【慈溪市】 【慈溪市】 街道4 镇15 乡7 街道8 街道8 街道7 镇1 街道7 镇2 乡1 街道4 镇2 街道4 镇17 乡1 街道3 镇10 乡5 街道4 镇11 乡3 街道6 镇14 乡1 街道3 镇17 锦 城 横 畈 板 桥 江 厦 百 丈 中 马 慈 城 新 �\ 白 峰 梅 山 招宝山 澥 浦 钟公庙 咸 祥 龙 观 丹 东 石 浦 东 陈 跃 龙 长 街 胡 陈 兰 江 临 山 鹿 亭 浒 山 范 市 宗 汉 掌 起 坎 墩 逍 林 新 浦 横 河 附 海 庵 东 天 元 丹 西 西 周 晓 塘 桃 源 力 洋 茶 院 凤 山 泗 门 爵 溪 鹤 浦 茅 洋 梅 林 一 市 越 溪 阳 明 马 渚 梨 洲 牟 山 郎 霞 丈 亭 低 塘 梁 弄 陆 埠 贤 庠 黄避岙 桥头胡 前 童 桑 洲 黄 坛 强 蛟 墙 头 高塘岛 定 塘 涂 茨 蛟 川 九龙湖 下 应 邱 隘 石 �\ 五 乡 梅 墟 云 龙 横 溪 姜山 古林 横街 骆 驼 庄 市 小 港 春 晓 霞 浦 大 �\ 戚家山 柴 桥 大 榭 玲 珑 於 潜 千 洪 月 湖 东 胜 白 沙 上 甘 藻 溪 横 路 南 门 白 鹤 孔 浦 青山湖 太 阳 乐 平 鼓 楼 明 楼 文 教 昌 化 马 啸 西 门 东 柳 甬 江 龙 岗 新 桥 白 云 东 郊 洪 塘 岛 石 西天目 段 塘 福 明 庄 桥

宁波概况

宁波概况

地理位置:宁波位于东海之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毗邻上海、杭州,是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享有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城市、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权力的“全国较大的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总面积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13.4万人。

全市辖象山、宁海二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

市区设海曙、江东、江北、镇海、北仑。

鄞州六个区。

宁波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河流有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余姚江发源于上虞县梁湖;奉化江发源于奉化市斑竹。

余姚江、奉化江在市区"三江口"汇合成甬江,流向东北经招宝山入海。

整个甬江流域,因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

宁波简称“甬”。

宁波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

春秋时为越国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

公元前222年,秦定楚江南地,置鄞、鄮、句章3县,属会稽郡。

两汉、三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3县除隶属的州、国和郡名时有变动外,其区域范围基本未变。

隋开皇九年9589年,3县同余姚合并,称句章县,县治置小溪(今鄞县鄞江镇),仍属会稽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改置鄞州,设州治于三江口(现宁波老城区);武德八年(625年)改称鄮县,属越州,县治复置小溪。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州治也在小溪。

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据记载,宁波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故址相传在今西门筱墙巷一带。

五代称明州望海军。

北宋建隆元年(960)称明州奉国军。

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置沿海制置使,辖温台明越四郡。

南宋庆元元年(1195)升为庆元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称庆元路。

大德七年(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

朱元璋吴元年(1367年)称明州府,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为避国号讳,改称宁波府。

浙江省区域详细分布表

浙江省区域详细分布表

余姚市
云龙镇 凤山街道 梁弄镇
慈溪市 浒山街道
奉化市 宁海县
象山县
逍林镇 锦屏街道 跃龙街道 西店镇 丹东街道 新桥镇
横溪镇 阳明街道 陆埠镇
古塘街道
新浦镇 岳林街道 桃源街道 深甽镇 丹西街道 泗洲头镇
姜山镇 梨洲街道 大隐镇 白沙路街 道 胜山镇 溪口镇 梅林街道 岔路镇 爵溪街道 东陈乡
高桥镇 兰江街道 大岚镇
下城区 天水街道 武林街道 长庆街道 潮鸣街道 朝晖街道 文晖街道
江干区 采荷街道 滨江区 浦沿街道
凯旋街道 西兴街道
闸弄口街 道
长河街道
四季青街道 下沙街道
白杨街道
余杭区 临平街道 南苑街道 东湖街道 星桥街道 乔司镇 塘栖镇
瓶窑镇
鸬鸟镇
黄湖镇 百丈镇 仁和镇 运河镇
萧山区 城厢街道 北干街道 蜀山街道 新塘街道 靖江街道 南阳街道
五马街道 莲池街道 水心街道 南门街道 江滨街道
黄龙街道 双屿镇
七都镇 藤桥镇 临江镇
永中街道 永兴街道 海滨街道 蒲州街道 海城街道
景山街道 梧田街道 茶山街道 南白象街道 新桥街道
泽雅镇
安阳街道 玉海街道 锦湖街道 东山街道 上望街道
马屿镇
曹村镇
陶山镇 碧山镇 湖岭镇
金川乡
芳庄乡
永安乡 桂峰乡 枫岭乡
当湖街道
钟埭街道 曹桥街道 乍浦镇
梧桐街道
凤鸣街道 龙翔街道 濮院镇
魏塘街道 罗星街道 惠民街道 姚庄镇
武原镇
沈荡镇
通元镇 澉浦镇
南湖街道 王店镇 许村镇 新埭镇 屠甸镇 陶庄镇 秦山镇
东栅街道 洪合镇 长安镇 新仓镇 高桥镇 天凝镇 西塘桥镇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前言镇海区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属宁波市。

辖区土地总面积374.13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37.15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9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1.8公里。

镇海区下辖招宝山、蛟川、骆驼、庄市四个街道和澥浦、九龙湖两个镇。

2005年末,户籍总人口22.49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36.72人。

镇海区政府以199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数据,自1997年7月开始编制上一轮《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并于1999年9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全区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土地保障,促进了全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也为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提速,用地现实需求与计划供应的矛盾进一步加大,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

若要又好又快地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迫切需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创新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为了更好地践行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使命,使保护耕地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节约集约更加扎实有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省政府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为指引,特编制新一轮《宁波市镇海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前言 (i)i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和调控指标 (6)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2)第五章建设用地布局与管制 (14)第六章生态用地规划 (18)第七章旅游用地规划 (20)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22)第九章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25)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与用途管制 (33)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36)第十二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4)第十三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49)第十四章附则 (53)附表1 镇海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54)附表2 镇海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5)附表3 镇海区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56)附表4 镇海区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表 (57)附表5 镇海区城镇人口、用地规划表 (58)附表6 镇海区农村居民点人口、用地规划表 (59)附表7 镇海区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60)附表8 镇海区土地复垦、开发规划表 (61)附表9 镇海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63)附表10 镇海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规划表 (70)附表11 镇海区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71)附表12 镇海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情况统计表 (72)附表13 镇海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3)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深入实施“重塑新优势、实现新跨越”总战略,稳步树立以供给引导需求的节约集约用地观,正确处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发展之间的用地需求,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高效配置,加快推进镇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1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41宁波市鄞州区城乡空间布局规划...

第一章项目概况1.宁波市鄞州区概况1.1 区位鄞州区位于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南翼,浙江省东部沿海。

疆域在东径121°08′-121°54′,北纬29°37′-29°57′之间。

版图轮廓呈蝴蝶状,从东、西、南三面紧围宁波老市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

东西向最大长度74公里,南北最大宽度32.3公里。

区界周长269公里,其中有海岸线25.66公里。

全区总面积1380.5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27.04平方公里,象山港水域面积53.5平方公里。

1.2 自然概况鄞州区境内的大地构造属闽浙地盾的东北部,地层分布以中生代的火山岩居多。

境内地貌东南部与西部为丘陵与山地,中部为宽广的平原,总形势呈马鞍形。

东南部丘陵山地面积为375.48平方公里,有太白、福泉、金峨诸山,以太白山最高,主峰高程海拔656.9米。

西部丘陵山地面积353.98平方公里,属于括苍山系天台山脉的四明山,绵亘数县,从西向东插入本区西部,层峦迭嶂,诸峰雄峙,最高峰奶部山海拔高程915米。

中部位为奉化江两岸,总面积532.60平方公里,并以奉化江为界分为鄞东南平原和鄞西平原两部分。

这里平畴无垠,绿原广袤,河渠如网。

鄞州区海域分布于区域的最东端,属象山港海湾的一部分,其东北为北仑区海域,西南为奉化市海域,东南为象山县海域。

鄞州区地处低纬度带,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季风气候区,因濒临东海又带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本地四季分明,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热量较充足,雨量丰沛,冬夏季风交替显著。

全年无霜期238天,年平均气温16.2℃。

年平均降水量1386.2毫米,总蒸发量1303.4毫米,相对湿度82%。

本区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台风、暴雨、久雨、伏旱、寒潮和霜冻等。

1.3 资源概况鄞州区土壤大体可分三类:东南部沿海地区多盐碱土,宜种棉花;中部平原地区属水稻土,适合种水稻、席草等;西部山区多黄壤,缺少有机质,宜种茶叶、竹木、果树、杂粮。

慈溪市慈东片区规划

慈溪市慈东片区规划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一条规划编制背景与目的随着区域宏观发展背景和区域性交通改变,慈东片区成为慈溪市域十一五规划中重要的发展区域,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片区需要整合发展,城镇发展格局也需要做相应的调整。

为了落实•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从区域整合优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以加快区域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特编制本规划。

划线部分为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二条规划范围、规划期限与规划依据1. 规划范围包括龙山镇、范市镇和三北镇的行政区划范围,东南与宁波镇海区毗邻,西与掌起镇接壤,东北临杭州湾,总面积为112.80km2(注:此数据为统计部门数据,电子图实测为142.78km2)。

2.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06—2010年;远期为2011—2020年。

3.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3)•城市用地分类与城市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村镇规划标准‣(GB 50118-93);(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6)•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7)•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1992);(8)•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9)•慈溪市市域总体规划‣(2005);(10)•慈溪城市总体规划‣(2002);(11)•慈溪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12)•慈溪市城镇供水水源规划‣(2004);(13)•慈溪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14)•慈溪市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报告‣(2003);(15)•慈溪市交通发展规划‣(2005);(16)•慈溪市骨干河网总体规划‣(2002);(17)•慈溪市电网2004-2010年发展规划‣(2005);(18)•慈溪市村庄布点规划‣(2004);(19)•慈东工业区块和龙山镇总体规划‣(2005);(20)•范市镇城镇总体规划‣(2006);(21)•三北镇城镇总体规划‣(2002);(22)•慈溪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3)•慈溪市市域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2005);(24)•慈溪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5)•慈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2006);(26)•慈溪市“十一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6);(27)•浙江省环杭州湾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规划‣(2004);(28)•宁波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4);(29)•慈溪市先进特色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2005);(30)•余慈地区城镇空间布局规划‣(2004);(3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规划和文件等。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城市绿地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第二部分宁波市城市绿地构建分析1宁波市概述1.1宁波市基本概况1.1.1自然地理概况宁波,简称甬,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段,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经120。

55’至122。

16’,北纬28051’至3o。

33’)。

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的嵊县、新昌、上虞,南临三门湾,并与台洲的三门、天台相接。

全市辖象山、宁海两个县,余姚、慈溪、奉化三个县级市。

市区设海曙、江图1宁波市区位图东、江北、鄞州、镇海、北仑六个区。

全市总面9365平方公里,总人口530万。

(图1)全市地貌基本分布为中部平原区,西南部岗岭区和东部沿海区3大部分。

市域内遍布丘陵山地,构成复杂多变的山地景观。

大多维持良好的植被状况,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多样。

境内东、南、西三面群山环绕,四明山、达蓬山绵延西北,尽于杭州湾,太白山迤俪南部、东南部海岸线曲折绵长,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国际深水中转枢纽港之一。

宁波城市地处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交汇的河网平原,奉化江自南而来,姚江自西至,在城市中心“三江口”汇合而成甬江,东流至镇海招宝山人海。

市区河网水渠纵横密布,主要有市区东侧的鄞东南河网,市区西侧的鄞西河网区,市区北面的江北河网区,以及北仑大图2宁波市区地图11第三产业804.33亿元,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5.7%、57.o%和37.3%,产业结构逐步趋于优化。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2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继续提高。

良好的经济条件为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供了坚强的经济保障。

近几年来,宁波市还加大了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骨架,市域范围内基本实现了“一小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市一一副中心城市一一中心镇~般镇多层时交通区”的目标。

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5多平方公里。

次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全市城市化水平已超过55%,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质量同步提高。

象山县

象山县
2022年,象山县地区生产总值7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5.2%,三次产业之比为13.7:38:48.3。按常住人口 计算,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5224元。
历史沿革
象山(7张)象山历史悠久。据塔山史前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于此 生息繁衍。春秋时,象山为越国鄞地。
象山县象山位于浙东丘陵的沿海地区,山地面积为793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70%左右。县内大多是200米以 下丘陵,坡度平缓,山岭起伏绵延。地形总体特征是丘多、山低、坡缓。
全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天台山余脉自宁海县向东延伸至象山半岛,形成了县境西北部宁象交界处的最 高部分。这些山峰,山体宏伟,峰峦迭起,主峰多在500米以上。其中东搬山由宁海县茶山蜿蜒而来,群峰绵亘, 主峰海拔810.8米,为本县第一高峰。其东南有牛料岗,海拔756米,是本县第二高峰。周围有海拔300-700米的 山峰20余座。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区划详情
解放初设4区、2镇、18乡,至1985年,全县辖5区5镇32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全县辖13镇6乡。
2019年末,象山县下辖3个街道、10个镇和5个乡,共有49个社区居委会和490个行政村。县政府驻后堂街21 号。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理位置
气候特征
象山象山县介于北纬28°51′18〞-29°39′42〞、东经121°34′03〞-122°17′30〞之间。位于浙江省 东部沿海中段,宁波市的东南部,在象山港与三门湾之间。其地理位置北临象山港,与鄞州区、奉化区隔港相望; 东北遥对舟山市普陀区的六横岛和宁波市北仑区的梅山岛;东濒大目洋;南接猫头洋,隔三门湾与台州市的三门 县相峙;西连宁海县,象山半岛自宁海县紫溪、梅林至一市东延入海。象山处于象山半岛的东部,由象山半岛东 部本土和沿海600多个岛礁组成,具有“三面环海,一线穿陆”的地理特征。

宁波市城区内河鄞东南水系分布情况

宁波市城区内河鄞东南水系分布情况

中塘河~罗家村~后塘河
因流经罗家村,故名
高速公路~后塘河
因流经沧海路东侧,故名
环城南路~后塘河
因流经王家弄村,故名
游龙江河~王 家弄河 (位于甬台 温铁路南侧)
因流经仇毕村,故名
杭甬高速~童王河
因流经盛家村,故名
杭甬高速~毕家村
因流经毕家村,故名
杭甬高速~仇毕河
因流经大朱家村,故名
长丰河~前塘河
因流经大朱家村,故名
名称 ☆顾家漕 ☆徐家漕 长路头漕 ☆傅家漕
河泥漕 ☆盛家漕 ☆陆家漕 ☆柴家漕 ☆薛家漕 庙桥头漕 ☆金家漕
东柳漕 后西漕 ☆仇家漕
☆林家漕
河道起止点(段) 中塘河支流 长丰河支流 长丰河支流 汪家河支流 朱家河支流 童王河支流 童王河支流 长塘河支流 直落河支流 后西河支流 长丰河支流 中塘河支流 后西河支流 仇毕河支流
长丰河~卧彩江
因流经邹家村,故名
杭甬高速( 董家段 )~杭甬高速 (大朱家段)
因流经长丰村,故名
黄鹂新村内
因位于黄鹂新村内,故名
直落河~甬江长塘河 2#出口
因流经南余村,故名
中塘河~后塘河
因流经闻江岸,故名
中后河~甬江(原和丰纱厂)
暂无
后塘河~甬江(印洪矸)
暂无
明一河~长塘河
暂无
自来水公司~高速公路
河相接,流至新河头
中塘河~甬港南路~体育馆~中后 河
南北走向取名为南北河
徐家河翻水站~长塘河
因流经徐家村,故名
后西河~明一河
流经牛郎村
后西河~薛家漕(陶然轩小区)
位于明一村
世纪大道~后西河
流经戚隘村而得名
明一河~后西河

宁波市城区内河江北水系分布情况

宁波市城区内河江北水系分布情况
19
☆倪家河
机场西河~压赛河
因流经倪家村,故名
20
机场东河
邬隘河~江北大河
环机场以倪家河为界向东方向
21
机场西河
邬隘河~北外环路
环机场以倪家河为界向西方向
22
张桂家河
老陈庄家河~江北大河
因流经张家村、桂家村,故名
23
☆路林河
前叶村~张桂家河
因流经路林村,故名
24
前叶河
前叶村
因流经前叶村,故名
25
新陈家庄河
37
☆张家畈河
北环西路~张家畈
因流经张家畈村,故名
38
☆畈里塘河
北外环路~北郊河
因流经畈里塘村,故名
39
☆杨家河
洋市中心河~青林河
因流经杨家村,故名
40
洋市河
北环西路~机场路
因流经洋市村,故名
宁波市城区内河江北水系河漕条)
序号
名称
河道起止点(段)
名字含义
1
河里头漕
31
☆谢家河
谢家村(广夏怡庭南区)~洋市中心河
因流经谢家村,故名
32
湾头中心河
湾头村~余姚江
因流经湾头中心城区,故名
33
☆甄隘河
湾头中心河~大运河
因流经甄隘村,故名
34
☆包家河
环城北路~包家村
因流经包家村,故名
35
☆后姜河
后姜村~李矸渡翻水站
因流经后姜村,故名
36
☆邵家河
李矸渡翻水站~余姚江
因流经邵家村,故名
双桥南河支流
因流经河里头村,故名
2
☆路林漕
张桂家河支流
因流经路林村,故名

宁波市慈城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慈城片分区规划

宁波市慈城片分区规划宁波市规划局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3)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 (4)第三章产业发展规划 (4)第四章生态保护与空间管制 (5)第五章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5)第六章建设用地开发强度规划 (10)第七章景观风貌规划 (11)第八章综合交通规划 (12)第九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略) (13)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 (13)第十一章海绵城市规划 (15)第十二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16)第十三章村庄发展引导 (17)第十四章控规编制单元划分 (18)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为了落实《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要求,推进促进慈城片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增强慈城片地区功能、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彰显城市风貌特色,进一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上位规划要求,有效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区域内村庄规划编制,特开展慈城片地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

第2条规划范围与期限1.规划范围:南至姚江,东南至绕城高速,东北和西北至江北区行政界线,总面积107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2016-2030年。

第3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2.区域协调;3.城乡统筹;4.集约发展。

第4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4.《宁波市城乡规划条例》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6.《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7.《宁波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年调整完善)8.《宁波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9.《宁波市区(主城区)环境功能区划》10.《宁波市海洋功能区划(2014-2020年)》11.《宁波市慈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12.国家、浙江省、宁波市的有关规定13.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布局规划、专项规划等第二章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第5条功能定位慈城的城镇性质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以生态宜居、历史文化为特色的都市近郊片区,高新都市产业集聚区。

宁波市近五年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宁波市近五年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专论综述】宁波市近五年生产安全事故分析杨亚文张宁虞文博北京中安质环技术评价中心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浙江宁波 315040【摘要】本文收集了宁波市近五年来一般事故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其中较大事故5起,一般以上事故277起,对事故发生年份分布、区域分布、所在行业、事故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宁波市自2016年以来,历年事故起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从事故发生地来看,慈溪市(含杭州湾新区)、鄞州区、北仑区(含大榭开发区)等三个区域发生事故占比均超过15%以上,属于事故多发地;从事故发生行业来看,冶金工贸行业事故发生占比最高,达到了88%;从事故发生类型来看,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五种事故类型发生事故数量占总事故发生数量的80%以上。

结合目前形势分析了当前我市安全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程近五年事故数据统计分析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A1事故数据本文所收集事故数据来源于宁波市应急管理局官方网站[1],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2020年5月,其中较大事故5起,一般以上事故277起,共导致307人死亡,39人受伤。

其中较大事故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 较大事故统计序号时间所在区域死亡人数人数受伤情况所在行业事故类型事故概述1 2020年3月镇海区 3 1 建材坍塌2020年03月13日12点00分在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汶骆路南侧、东河港路西侧的东西盛ZH08-05-01地块项目,发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2 2020年1月北仑区 3 0金属制造窒息2020年1月25日10时22分左右及1月26日10时47分左右,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的宁波科宁达日丰磁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宁达日丰公司)先后发生窒息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514万元。

3 2019年9月宁海县 19 3 工贸火灾2019年9月29日13时20分,位于宁海县梅林街道的宁波锐奇日用品有限公司发生火灾,共造成19人死亡。

宁波北仑地方志

宁波北仑地方志

宁波北仑地方志姓氏部分氏族谱牒据第五次(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区域382278个总人口中有655个姓氏,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为王、张、陈,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张姓。

2000年全区域、镇乡、村(居)主要大姓分布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北仑区域总人口(含外来暂住人口)382278人,有姓氏655个,其中户籍人口有496个姓氏,外来姓氏159个。

在总人口中,王姓人口最多,为30749人,占8.04%;其次为张姓28582人,占7.48%;第三位是陈姓18780人,占4.91%。

前十大姓顺序为:王、张、陈、胡、李、周、刘、贺、徐、郑,共166385人,占总人口的43.52%。

户籍人口姓氏统计2000年,北仑区域有户籍人口330090人,有姓氏496个,其中:万人以上7姓计123689人:王27695人、张26135人、胡17954人、陈15524人、李13252人、周12287人、贺10842人。

千人至万人49姓计172315人:郑9159人、徐8877人、顾8821人、林8811人、刘8208人、乐7749人、吴6282人、虞5472人、俞5429人、朱5296人、孙4770人、沈4532人、史4264人、黄4205人、叶4203人、曹4003人、赵3923人、陆3539人、丁3428人、沃3421人、谢3349人、梅3324人、杨3251人、邱2802人、傅2756人、戴2614人、袁2489人、汪2368人、邵2349人、邬2280人、柯2087人、金2086人、方1930人、江1924人、钟1727人、何1707人、姚1699人、严1628人、蒋1601人、蔡1598人、马1575人、石1525人、董1181人、冯1445人、夏1417人、唐1255人、潘1229人、许1227人、于(含於)1220人。

百人至千人74姓计28733人:余963人、洪871人、干846人、韩783人、毛769人、阮754人、邹751人、钱751人、童718人、郭715人、杜711人、项705人、贝701人、罗699人、康671人、裘637人、庄624人、应591人、倪577人、章569人、宋561人、鲍560人、卢555人、施549人、龚530人、焦489人、屠481人、姜450人、高438人、楼430人、柴392人、程391人、竺366人、舒363人、葛359人、任351人、范346人、吕333人、蒉304人、励300人、包276人、梁274人、盛272人、曾270人、纪258人、翁248人、郁223人、岑211人、付210人、齐196人、水192人、支185人、贾181人、鲁179人、詹175人、柳158人、华147人、薛147人、邓138人、魏137人、荆136人、闻132人、孔129人、颜129人、庞127人、殷126人、彭125人、戚123人、肖119人、陶117人、苏116人、秦113人、汤108人、崔102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丹东街道、丹西街道、爵溪街道;石浦镇、西周镇、鹤浦镇、贤庠镇、墙头镇、定塘镇、涂茨镇 大徐镇、新桥镇、泗洲头镇;东陈乡、晓塘乡、茅洋乡、黄避岙乡、高塘岛乡 跃龙街道、桃源街道、梅林街道、桥头胡街道;长街镇、力洋镇、一市镇、前童镇、桑洲镇 黄坛镇、强蛟镇、西店镇、深甽镇、岔路镇、大佳何镇;胡陈乡、茶院乡、越溪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宁波市区镇分布表 海曙区 江东区 江北区 鄞州区 北仑区 镇海区 余姚市 慈溪市 奉化市 象山县 宁海县 南门街道、江厦街道、鼓楼街道、西门街道、白云街道、段塘街道、望春街道 东胜街道、百丈街道、白鹤街道、明楼街道、东柳街道、东郊街道、福明街道
中马街道、白沙街道、孔浦街道、文教街道、甬江街道、洪塘街道、庄桥街道;慈城镇 鄞东:街道:中河、首南、下应、梅墟;镇:咸祥、邱隘、五乡、云龙、横溪、东钱湖、塘溪、东吴、瞻岐 鄞西:石碶街道、鄞江镇、章水镇、高桥镇、洞桥镇、集士港镇;龙观乡 新碶街道、小港街道、霞浦街道、大碶\街道、柴桥街道、大榭街道;白峰镇、春晓镇;梅山乡 蛟川街道、骆驼街道、庄市街道、招宝山街道;澥浦镇、九龙湖镇牟山镇 凤山街道、阳明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朗霞街道、低塘街道;临山镇、泗门镇、马渚镇、牟山镇、丈亭镇 梁弄镇、陆埠镇、大隐镇、大岚镇、河姆渡镇、四明山镇、小曹娥镇、黄家埠镇、三七市镇;鹿亭乡 浒山街道、宗汉街道、坎墩街道;范市镇、掌起镇、逍林镇、新浦镇、横河镇、附海镇 庵东镇、天元镇、长河镇、周巷镇、桥头镇、匡堰镇、胜山镇、龙山镇、崇寿镇、三北镇、观海卫镇 锦屏街道、岳林街道、江口街道、西坞街道、萧王庙街道;溪口镇、尚田镇、莼湖镇、裘村镇、大堰镇、松岙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