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从众心理
浅谈从众心理对农村小学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浅谈从众心理对农村小学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从众心理在农村小学生中的影响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当一个行为或观点在群体中占据主导地位时,个体往往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产生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对农村小学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观念和价值观的塑造: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资源有限,家庭教育的影响力较大。
在这种环境下,一些不良观念和价值观可能被传统思维或同伴之间的影响所加强,从而影响农村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2. 学习动力和成就感的降低:农村小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较为复杂,教育资源相对匮乏。
由于大多数同学都处于相似的学习状态,缺乏榜样和竞争,农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对策:1. 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农村地区应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建设优质的教学设施和教育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文化体验等方式,培养农村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视野。
2. 增强家庭教育的力量:倡导家长关注和参与孩子的教育,提供正确的教育引导。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家长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发展。
3. 引导积极向上的从众心理:通过引导农村小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对正确事物的认同感和从众心理的正面影响。
4. 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师生关系和谐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鼓励创新和自主发展的教育环境。
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综上所述,解决农村小学生受从众心理影响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包括提供教育资源、加强家庭教育、引导积极的从众心理和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等。
同时,也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为农村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发展环境。
幼儿教育:小孩的“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
幼儿教育:小孩的“从众心理”是怎么回事?几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一时期都会出现“从众心理”,学龄前儿童在这方面比较明显。
比如,美术课上,看到别人画什么,就跟着画什么,缺乏创造力;明明没有看见浩浩撕书,但听见别人指认,就跟着说是浩浩撕的……先来看看幼儿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幼儿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群体因素一般来说,在幼儿园中,大部分幼儿的意见一致,就易于使某个幼儿产生从众行为。
例如,佳佳是班里的“小明星”,小朋友都喜欢和她玩。
一次户外活动中,老师鼓励幼儿体验多种方法玩球,有大部分孩子看到佳佳在夹球跳,都纷纷改成了夹球跳。
这时,小雨在顶球,她的球一会往前一会往后,总是掉,有些小朋友还笑话小雨。
她看到佳佳在夹球跳,改变了自己的玩法,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样,改成了夹球跳。
外界的信息往往是决定儿童行为思想的基础,当孩子与同龄人行为不同时,加之他人的嘲笑,经过几次后,将跟随别人的意愿行事。
情境因素这主要是幼儿年龄较小对很多事不是很清楚,以及幼儿接触的— 1 —成年人、家里人和老师的影响。
即幼儿处在这种情况下的特点,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例如,家长在接送孩子时,总是叮嘱道“听老师的话!”从而使孩子感受到听话就是好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总是给孩子灌输循规蹈矩的事,有些孩子不愿接受,外部因素的强大压力下也乖乖听话,甚至有的孩子不听受到责备和惩罚,从而失去了自己的想法。
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
幼儿认知水平低,人格尚未完全形成,他们不能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行为缺乏内省和反思。
一般来说,性格软弱的幼儿,容易从众。
女孩比男孩容易从众。
在幼儿时期,他们的从众现象应该是盲目的。
改变幼儿从众心理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并及时给与肯定让幼儿真正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
例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家自己洗袜子、摆碗筷、擦桌子等,当孩子们做好这件事,给与及时的表扬,那么,孩子就可以肯定自己,增强了他对自己的认识,以便在必要的时候坚持己见。
浅谈学生从众心理
浅谈学生从众心理生活中很多人会受群体的影响,不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或立场,最终选择随大流。
这种个人受群体压力的影响,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现象,社会心理学称之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事实证明,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分辨是非的能力较低,很容易“人云亦云”,甚至会不自觉的选择从众。
本文主要谈一谈学生中常见的从众现象,如何发挥从众的积极作用以及克服从众的消极作用。
一、常见的学生从众心理和行为学生的从众倾向表现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课堂上: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大多数同学都会举手,但是有的孩子被叫起来,却不会回答;老师提出问题后,如果有个别孩子说出答案,其他孩子连想也不想就会跟着重复这个答案,如果老师再问:“是这样吗?”马上又会有孩子说:“不对!”;当老师表扬一个同学的良好行为时,马上会有很多同学向他学习。
第二,学生的从众倾向表现在人际交往中:经常有学生为了能跟大家玩,而压抑自己的主观意愿,心甘情愿的接受别人的领导或做出不正确的行为。
第三,表现在语言上:学生中一些具有号召力的孩子一旦说出新奇、有趣甚至是粗鲁的语言,如“哇塞”、“我去”等,都可能成为大家模仿的内容。
除了以上几点,小学生随大流的现象还有很多,年级越低,这种想象就越明显。
学生的从众心理和行为,有积极的一面,可以利用从众号召大家像好的模范学习;也有消极的一面,上课不假思索的说答案或举手,容易影响教师讲课的顺畅性。
二、学生从众行为的原因首先,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容易从众。
有的孩子由于学习不好,经常受老师的批评,渐渐地变得越来越没自信,他们为了少挨批评,会选择跟大多数人相同的行为,即使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是对的,也会保留自己的想法,不会提出来。
第二,独立性不强的孩子容易从众。
独立性不强的孩子,较容易受到有形或无形的规范的压力,遵从既定的准则或规范。
独立性不强的孩子偏离群体后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心理。
他们只有遵从群体的规范,才有被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生绘画学习中从众心理障碍的克服方法
学生绘画学习中从众心理障碍的克服方法绘画是一项能够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观察力。
许多学生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常常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他们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了解并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对于学生绘画学习至关重要。
一、了解从众心理的特点从众心理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受到周围人观点和行为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心理现象。
在学生绘画学习中,从众心理通常表现为学生受到同学或老师的观点和赞赏而过度依赖他人的意见,缺乏自信和创造力,只追求取悦他人而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二、克服从众心理的方法1. 培养自信心自信心是摆脱从众心理的关键。
学生需要相信自己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观,不要过度依赖于他人的意见和赞赏。
老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赞扬学生的创作和发表鼓励的话语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鼓励自主创作在绘画课堂上,老师可以提供多样的绘画材料和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自主选择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作的能力。
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发现美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艺术作品的评价是主观的,学生应该学会对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在绘画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艺术作品,让学生形成独立的审美观。
4. 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老师和家长应该创造一种能够包容和尊重不同观点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创作和表达。
5. 提供榜样和引导老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成功的艺术家和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艺术创作方式和思想,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 定期进行学生作品展示通过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获得同学和老师的反馈和鼓励,这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创作的能力。
7. 建立学生绘画作品档案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个人的绘画作品档案,让学生对自己的创作有一种记录和追溯,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现状及其
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分析及其策略研究从众性心理是指个体受群体的压力,放弃自己的意见或主张,在心里和行为上有着与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倾向,主要表现在不善于质疑、不善于反思、不善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轻易相信“权威”结论等等。
如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答案与许多同学不同时,明知自己的是有道理的,但心理上仍然会感到不安而放弃自己的结论去随“大流”。
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e.asch)曾做过专项的实验。
他发现在大学生中具有从众性心理行为的人占有30%,而在小学生中这个比例却最高。
本文就当前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以及在教学中所采取的策略等两方面进行一些探索,希望能够引起一些共鸣。
当前小学生从众性心理的现状下面的两个案例是笔者亲身经历的,在目前小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普遍性。
【案例1】在一节“圆的认识”这一课上,老师用多媒体成功地做完演示实验,得出“圆周率”大小后,要求全班同学以同桌为一组,用自己带来的学具进行推导“圆周率”大小的验证性实验,有些同学由于测量上的误差,用测得的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算出的结果比3稍微小了一点或大了许多,这本身应该是很正常的,但不少学生还是偷偷地将测量的数据改了过来,使计算的结果正好比3稍微大一点点,实验结束,老师问测量计算的结果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点。
课后,问到那些改数据的几组同学,为什么这么做时,回答大同小异:老师实验的正确结果就是那么大,与他的悬殊太大,肯定是自己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就改了过来。
【案例2】前不久,笔者所在的班级进行一次单元测试,试卷中有这样一条操作题“画出一个半径为2厘米、高为4厘米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当考试还剩最后20分钟时,笔者有意暗示3位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并且在班上有一定威信的优等生“悄悄”地与邻座的同学借圆规,给画好的圆柱侧面补上两个圆,使其成为圆柱的表面展开图。
这一借果然有了效果,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班级中有25人在试卷上也悄悄地补上了两个圆,占全班的61人的41.0%。
让幼龄孩子从众,让大龄孩子独立思考
让幼龄孩子从众,让大龄孩子独立思考从众是指根据他人作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包括顺从和接纳。
靠外在力量表现出来的从众行为叫做顺从,人们之所以顺从,主要是为了得到奖励或避免惩罚,比如孩子完成作业时磨蹭、打折扣,家长惩罚其做家务1小时:如果认真完成,家长奖励其一个玩具,孩子大概率上会按照家长的意志去顺从。
如果人们的顺从行为是由明确的命令所引起的,那么我们称它为服从,比如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向左转”,所有的孩子齐刷刷的转向左边。
真诚的、内在的从众行为叫做接纳。
比如家长给孩子讲道理,若不好好学习,以后会考不上好的大学,接着找不到好工作,孩子听懂了,表示以考上某名牌大学为目标,在没有外在施压的情况下,自觉的订立目标,每天挑灯夜读,这就算内化的接纳行为。
人是社会动物,是群居动物,有社交,那么就会存在方方面面的人际关系,为了与周围的人达成良好的协作,首先得表现得和别人一一样,才能被接受,从众是人的本能。
自古以来皆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那些难以语言沟通的外乡人总被人排斥。
孩子群体里,弱小的,不善言语的,家里贫困的,残疾的,也会成为校园霸凌的对象。
幼龄孩子应该从众,主要有以下三个理由:1、知识的储备量远远不如成人,没有自主分辨能力。
幼龄孩子的知识来源于在校园的书本中和同龄人的交往中,除了课堂的教学,他们与同龄人的交谈、聊天、游戏,都能够让他们迅速適应社群的游戏规则,协作也好,竞争也好,他们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博弈道路,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从众和模仿。
这些从众、模仿行为,其实是人类在学习早期知识的过程。
只有迅速的获取多渠道的知识,才能去伪成真。
2、被群体接纳,而不是被排斥。
人来到世界的方式是脱离母体,以个体的方式生存的,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终其一-生都在与人合作。
但是,幼龄孩子们这个大群体在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社会属性,终其一-生都在与人合作。
但是,幼龄孩子们这个大群体在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以前,并没有成人世界那般驾驭情绪,驾驭善恶的能力。
浅谈学龄前幼儿的从众心理
( 3) 评 价应指 向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 有的教 师往往 习惯 于在 活动结 束 时对幼 和鼓励对激发幼儿 积极性 的作 用; 有 的教 幼儿 在教学 过程 中的 活动状 况不 作任何
过观察、 操作 后 , 知道 原有 一个物体 去 掉 这个物体 ,一个也 没有 了或者说 等于零 。
儿 数概念 掌握较 好 , 对于 1 O以内的数量 ,
的探 索精神 和独立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 它适
用 于大班 的幼儿。 例如 , 大班 幼儿 学儿进 行有
目的的指导 。
目测即能说 出总 数 ,根本 不需 一一点数 。
二 、对 。 从 众概念 ” 的理解 、 认 识 与 幼 儿“ 从 众” 特 点
画的是飞机 , 并给 幼儿总结 了其他的交通
工具 , 但是班 上大 多数幼儿设计 出来的也
同龄 小 伙伴 随 着 相 互 问 的接 触 、 玩 都 是飞机 ,大 多数 孩子没 有 自 己的 创造 耍、 交往 。 渐渐地 凭相 似的爱 好 、 情趣、 个 力 , 盲 目的跟 随教 师。 因此 . 众心理会导致
性及各 自家庭 相近 的文化 层次 ,生活 条 青 少年儿童缺乏创新意识。 件. 形成松散 的小群体 。 在小群体 中 。 幼儿 伙 伴活 动 、 游戏 的机会 , 往 往不 得 不主 动 2 、从众心 理会妨碍儿 童成 长 中良好 日常生活 中的现象 : 我 班的大宝是一 为了赢得小伙伴 的认可 , 求得 小群体 内与 人 格的发展。
新意识的缺乏。
同伴 的行 为或 表扬后 . 转变 原有 的态 度 。
教育 活动 中的现 象 : 美术课 上 . 我请
幼儿来画一画 “ 我最喜欢 的交通工具” , 我
浅谈幼儿的从众心理
浅谈幼儿的从众心理所谓从众,就是指个人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即个人服从于群体的意见。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时,如果对前面几位孩子的回答表现出满意的神情,那么很可能全班幼儿都会有相同的答复。
记得一位美国的教授在谈对中国孩子的看法时,这样说:“中国的孩子真乖,思想都差不多。
”其言下之意,不正是在说,我们的孩子缺少主见吗?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或做法上,总是以附和、屈从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因此,探究一下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的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的。
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权威的敬畏和尊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对依从行为给予奖励,对不依从行为给予惩罚的事例。
在一般人看来,敬畏权威、循规蹈矩、明哲保身,乃是一条极好的处世原则。
这一点也由父母、教师等人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儿童的头脑中去。
我们只要看一看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时总是忘不了要叮嘱一句:“听老师的话!”傍晚去接孩子也少不了“听老师的话了吗?”之类的话,就可以看到将会对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还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式向幼儿暗示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对不听话的孩子则常常进行训斥,以至罚站等惩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教师方面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得到赞许,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是个规矩的孩子,为了继续获得赞许免受惩罚,孩子就学会了根据成人的意图做事。
如果教师就某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幼儿的意见,你就很难听到“不好!”“不要这样”之类的回答。
产生儿童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团体的影响或压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已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这是一种“适合的需要”。
当儿童作出不同于同伴们的行为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如受到冷落、排挤、嘲讽等。
碰了几次“壁”之后,便学会顺从别人的愿望行事了。
从众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从众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在进行从众心理教育过程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从众心理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任何人都可能受其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引导和教育他人,帮助他们意识到从众心理的存在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次,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
只有当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对自己的观点负责时,才能减少对从众心理的依赖。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讨论和辩论的活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要求他们提供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从众行为的后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从众心理可能导致的危害,并增强自己的抵制力,不被他人的意见左右。
最后,我认为在进行从众心理教育时,我们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团队合作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体的力量,也能避免一味从众。
总的来说,从众心理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
通过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方式,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从众心理的存在,并培养他们不随波逐流的能力。
这将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浅谈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从众行为
浅谈幼儿教学活动中的从众行为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认为幼儿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教师要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由此可见,在幼儿教学中展开课程游戏化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部分教师错误地认为游戏就是让幼儿自由地玩耍,教师不需要过多介入。
其实不然,教师的合理介入和多元化指导能避免幼儿盲目地活动,纠正幼儿的不当行为,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课程游戏化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幼儿;教学活动;从众行为引言幼儿从众行为是幼儿同伴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目前,国内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少。
幼儿从众行为研究成为幼儿社会领域发展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以区域活动中幼儿同伴交往从众行为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幼儿同伴交往从众策略的特点。
此外,教师在幼儿从众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笔者希望在对幼儿同伴交往从众行为深入认识的基础上,了解教师在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作用,为帮助幼儿采用正确的从众策略与同伴进行从众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1探究教学活动中幼儿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第一,幼儿年龄特点。
幼儿年龄小,喜欢模仿,小班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从众现象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比如:老师在美术活动中请小班幼儿给苹果涂色,一旦老师给出被涂成红色的苹果示范图,那么班级中将会呈现出大量的“红苹果”,很少见到“青苹果”、“黄苹果”等。
小班幼儿的从众行为是基于模仿的基础上的,而且是不加修饰的“照搬”,而中、大班幼儿则会在模仿的基础上增添属于自己的“特色”,甚至有的幼儿“拒绝雷同”,另辟蹊径。
比如:请中、大班幼儿画自己喜欢的水果,那么同一组上的幼儿也会出现相类似的作品,但总有画得与别人截然不同的,而且组与组之间差别较大。
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从众行为会逐步降低。
第二,幼儿个性。
幼儿的个性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幼儿的从众行为。
在教学活动中,当老师提问面向集体时,那些自信心强、乐于思考、善于表现的幼儿便会充当“领头羊”的角色,带领其他幼儿一起说出“正确答案”,而那些不愿意思考、怯懦、意志薄弱的幼儿便会无意识去附和所谓的“正确答案”,这时候从众行为就产生了。
儿童从众心理
儿童从众心理【摘要】儿童从众心理是指儿童在与他人互动时,受到他人行为或观点的影响,从而出现一种跟随大多数人的倾向。
这种心理现象在儿童中普遍存在,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从儿童从众心理的形成因素、表现形式、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家庭和学校的影响以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研究发现,家庭和学校是儿童从众心理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儿童从众心理对儿童的社交行为、成就动机、自尊心等方面都有深远影响。
引导和教育儿童正确处理从众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未来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儿童从众心理的影响机制和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通过对儿童从众心理的研究和引导,可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儿童从众心理、定义、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形成因素、表现形式、影响、家庭、学校、发展方向、重要性、教育、引导、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儿童从众心理的定义儿童从众心理指的是在特定情境下,儿童为了追求认同和融入群体而表现出的一种倾向。
在社会化过程中,儿童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同伴群体的影响,从而产生从众的态度和行为。
儿童从众心理的形成涉及到个体的发展、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儿童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包括模仿、跟随、迎合他人的意见和行为等,主要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接纳。
随着社会化和成长过程,儿童从众心理逐渐显现出对同伴的依赖和追随倾向,同时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研究儿童从众心理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行为特征,为教育实践和干预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通过对儿童从众心理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促进儿童自我认知和个性发展,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行为能力,促进其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1.2 研究背景儿童从众心理的研究背景可以追溯到社会心理学的早期阶段。
早期研究主要关注群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如集体行为和社会规范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儿童心理学的兴起,人们开始关注儿童从众心理这一特殊领域。
浅谈幼儿习惯性从众行为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浅谈幼儿习惯性从众行为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学前期的幼儿易产生从众行为,又常为习惯性从众行为。
习惯性从众行为的出现,既不利于幼儿正常的学习生活,也对幼儿独立性及自我认知有一定的影响。
对这种情况的原因应该加以分析,并探究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标签:幼儿;从众行为;习惯性从众;解决对策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也被称作“相符行为”或“遵守行为”,是指在社会情境影响或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姚本先研究发现,幼儿同样存在从众反应,并且个体从众行为反应都有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
学前期幼儿在幼儿园内的教育,通常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
在室内活动如语言活动、社会活动等活动里,常出现鹦鹉学舌的现象,重复别的幼儿的话;而在室外活动如体育活动时,教师请幼儿使用道具自主设计游戏内容,部分幼儿会不经思索直接“借鉴”别人的游戏方式,这种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的现象就是模仿[1]。
幼儿的这种模仿是没有控制性的、盲目的、无意的,甚至是消极的,所以也可以被称为习惯性从众行为[2,3]。
素质教育旨在教出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有自己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学前教育期又是一切教育的奠基时期,所以为了减少甚至戒除幼儿习惯性从众行为,针对相关行为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习惯性从众行为的原因分析(一)对正向强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学中有“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
而在幼儿园的大多数情况可以追踪到教师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正向强化,比如:在请幼儿回答問题后,会快速的点名要求别的幼儿再次回答同一问题,这种行为隐性的向幼儿表达“你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幼儿可能会放弃自己思考,而是直接借用其他幼儿(尤其是回答问题经常被夸奖的幼儿)的答案,以期自己也能够得到夸奖。
幼儿也有同样的从众心理
幼儿也有同样的从众心理
从众的心理不仅我们成人有,同样的,幼儿也有同样的从众心理。
我们班最近这种现象就非常明显。
吃饭的时候,孩子都吃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老师问,谁还吃馍,没有人要吃,如果一个孩子说老师我想吃,紧接着会有几个孩子都说:“我我我”。
上厕所也是,老师说:“小女生去小便”。
如果那个组有一个人说:“老师我不想小便”。
那么这个组同样的也会有另外的小朋友说:“老师我也不想小便”。
不仅是生活上是这样,在组织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
老师在某次活动的时候,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一个小朋友说:“老师,我听到了小草的声音。
”接着旁边的小朋友就会说:“我也听到了小草的声音。
”同样的,在开展美术活动的时候,孩子的着色也是非常的相似,尤其是坐在一个桌子上挨着的小朋友,颜色的选择上惊人的相似。
我发现了很多这种现象。
孩子的从众心理。
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这种从众心理带来的是
个性的消失。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呢?我想是这种从众心理带来的匿名感。
因此个人做事情会无所顾忌不害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我们针对孩子的这种从众心理应该合理的利用,但更应该注重个性的培养。
第1页共1页。
儿童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行为,即俗称的“对大流”。
在群体规范强大的压力下个体会屈从与同群体的一致性,达到彼此行为规范高度吻合。
从众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夫里多作的“光点移动错觉研究”,美国社会社会心理学家阿希所做的“线段判断长度研究”等等,这些学者用实验证明了个体意愿会受到群体行为规范的影响,趋向于与群体意见保持一致性。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很多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而本文则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儿童的从众心理对儿童心理教育与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
一、儿童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一)语言从众我们这里所讲到的语言是指儿童的沟通能力。
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园的孩子(2-7岁)正处于思维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具有片面性和我向思维的特性,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会发现孩子们有“他说什么,我说什么”的现象,如果一个小朋友咋游戏中摔倒,教师会安慰小朋友例如“宝贝最勇敢,勇敢的孩子不哭泣”这样的话语,接着就会听到无数个声音说“老师我也不哭”、“老师我昨天摔倒也没哭”…并且你会发现,其实有很多孩子是在“撒谎”。
如果教师就某个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儿童的意见时,你就很难听到有“不好”的回答。
(二)游戏从众3-6、7岁的孩子是在儿童心理发展的幼儿期,又称为学前期。
儿童在这一时期的活动以游戏为主,游戏能促进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格罗斯把游戏看成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准备活动,是一种本能性反映。
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大概可以预见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
这时的儿童不同于2岁婴儿,进行的是群体性游戏。
儿童用游戏来反映周围的生活,由于受到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的群体性游戏在他们彼此之间形成一种高度的默契。
一个小朋友将一张纸揉成一个小纸团放在手上,说“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马上就会看到很多类似的地球出现,并且活动过程和举动都是相同的。
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如何引导
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如何引导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从众心理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从众心理可能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从众心理至关重要。
小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在学习方面,当大多数同学都积极完成作业、认真听讲时,一些原本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可能也会受到影响,跟着努力学习;反之,如果班级中存在抄袭作业、逃课等不良现象,部分学生也可能会跟着效仿。
在生活中,比如穿着打扮,如果班级里流行某种款式的衣服或鞋子,很多孩子会要求家长给自己购买相同的款式。
在兴趣爱好方面,当多数同学都热衷于某种运动或游戏时,其他同学可能也会跟着参与进来。
小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们往往会依赖他人的意见和行为来做出自己的选择。
其次,群体压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班级或小团体中,如果个体的行为与大多数人不一致,可能会受到他人的嘲笑、排斥或批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孩子就会选择从众。
此外,社会环境和媒体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现在的孩子接触信息的渠道众多,网络、电视等媒体上传播的一些流行趋势和观念,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想法。
正确引导小学生的从众心理,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在学校方面,教师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
一个充满正能量、团结友爱的班级环境,能够引导学生向积极的方向从众。
教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们学习优秀同学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态度。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盲目从众。
家庭对于引导小学生从众心理也起着关键作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从众心理》ppt图文
通过这份PPT,我们将带您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认识从众心理”。
什么是从众心理
定义
从众心理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倾向于模仿和追随他人的行为、观点和态度。
社会需求
从众心理是人类在社会中生存所需的一种心理需求,帮助保持群体的凝聚力和协调性。
普遍存在
结论及建议
1 鼓励独立思考
培养个体独立思考、理性决策的能力。
2 教导价值观
引导个体形成积极的价值观,独立思考和坚 持原则。
3 关注自我身份
帮助个体树立独立的自我身份,不被外界因 素左右。
4 社会监管
加强对社会舆论,消费者行为的监管,维护 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从众心理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心理现象,无论年龄、性别或文化背景。
从众心理的原因
1
社会规范
个体倾向于遵循社会上被认可的规范和
权威影响
2
价值观。
个体更容易接受有权威或专家的观点和
决策。
3
信息不确定性
当个体面临信息不确定时,会倾向于模
社会认同
4
仿他人的行为和看法。
个体希望被他人接受和认可,因此倾向 于与他人保持一致。
尊重观点 和行为,培养包容和开放的心态。
教授孩子分析问题和评估信息的 技巧,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 力。
案例分析
1
案例一
学生小明在同学面前模仿不良行为,受到同学的赞同和关注。
2
案例二
学生小芳没有买同款校服而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排斥。
3
案例三
学生小刚因害怕与他人不同而始终迁就群体的决策。
从众心理的影响
受他人影响 模仿行为 群体效应 社会动态
幼儿从众行为的表现及心理分析
1.自 信 心 不 足 幼儿自信心的发展是其自我意识不断成熟和发展的标 志,自信心能促使幼儿产生积极主动 的 活 动 愿 望,大 胆 探 索, 乐于与人交往的能力.但缺少自信心,幼 儿 就 会 变 得 在 众 人 面前扭扭捏捏,胆小害怕.因此一旦有 多 数 人 有 明 确 抉 择 的 时候,无论对错,即使 在 自 己 有 确 定 答 案 的 时 候 依 然 会 出 现 “站 队 ”的 情 况 ,从 众 行 为 油 然 而 生 . 2.不 善 于 表 达 ,懒 得 解 释 现在3-6岁幼 儿 的 父 母 绝 大 多 数 都 是 “85”后,被 称 为 是有个性的一代.绝大部分是上班族,所 以 孩 子 通 常 情 况 下 是家里的老人进行 看 护,祖 辈 们 言 语 的 引 导 性 相 对 较 弱,所 以很多孩子们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在班级里需要表 达自身的意愿时,会 选 择 从 众 于 他 人,这 样 就 不 会 被 老 师 注 意到,也就免除了单独发言的“噩梦”,所 以 有 时 面 临 决 定 时, 幼儿会故意来掩盖 自 己 的 想 法,趋 同 于 主 流,目 的 就 是 不 想 表 达 ,懒 得 解 释 . 3.缺 少 经 历 经 验 ,认 知 能 力 有 限 某些情况下幼儿因为年龄的限制,对 于 事 情 的 理 解 程 度 发展的还 不 够 完 善. 老 师 的 问 题 有 时 候 似 懂 非 懂,朦 朦 胧 胧.当自己不够确认时,就会跟伙伴们 在 说 法��������������������������������������������������������������������������������������������������������������������������������������������������������������������������������������������������������������������������������������������������������������������������������������������������������������
教育孩子从众心理
教育孩子从众心理教育孩子从众心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关乎孩子如何与社会互动,以及他们如何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从众心理,或称为顺从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倾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
以下是一些教育孩子从众心理的方法和建议。
认识从众心理首先,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帮助孩子理解从众心理是什么,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可以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孩子了解从众心理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比如团队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以及盲目跟从可能带来的问题。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教育孩子独立思考是对抗盲目从众的关键。
家长和教师应该鼓励孩子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支持他们对不同观点的探索。
通过阅读、写作和讨论,孩子可以学会分析信息,形成自己的见解。
增强自我认同感孩子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保持自信。
家长可以通过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教授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评估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孩子们识别并抵制不合理的从众行为。
教育者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孩子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提供多样化的社交环境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人和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理解多样性的价值。
这种经验可以减少他们对单一群体的依赖,增强他们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设置榜样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展示如何坚持正确的原则,即使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也不妥协,可以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
鼓励合理冒险合理的冒险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评估风险和收益,这对于他们理解何时应该从众,何时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至关重要。
结束语教育孩子从众心理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在保持社会和谐的同时,发展独立的个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样,他们将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幼儿的从众心理
幼儿的从众心理
务本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卷),期】1991(000)005
【摘要】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现象。
平常人们说的“随大流”便是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幼儿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一、对权威的敬畏敬畏权威,循规蹈矩,这种处世之道,由父母、教师等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幼儿的头脑中去。
在现实生活中,长辈对顺从的孩子总是给予表扬和赞许;对不大听话的孩子则经常进行训
【总页数】1页(P6-6)
【作者】务本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1
【相关文献】
1.别在"从众"中迷失自己--从超级女声谈从众心理 [J], 江波
2.别在“从众”中迷失自己——从超级女声谈从众心理 [J], 江波
3.从众而求敦促发展趋于精彩--关于抓住中职学生“从众心理”以提升数学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 [J], 孙晓丹
4.后疫情时代,"从众"和"反从众"心理矫正不可或缺 [J], 张先舜
5.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实心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从众心理分析及矫正 [J], 丁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研修文档 幼儿的从众心理
幼儿的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在认识和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于跟大多数相一致的心理现象。
平时人们说的“随大流”便是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一个问题,其中班里的一个孩子的回答得到老师认可以后,其他的孩子也会用同样的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
记得今年寒假过后,孩子们都高兴地讲述着自己假期里发生的各种趣事,我问他们过年的时候有没有收到压岁钱啊?“我有”。
“我也有”。
然后我又问过年了我们都长大一岁,那么宝贝们现在几岁啦?“我6岁啦”。
“我也是”。
“我也是6岁啦”······记得有位美国的教授在谈对中国孩子的看法时,这样说:“中国的孩子真乖,思维都差不多。
”他的言下之意,不正是在说,我们中国的孩子缺少主见吗?幼儿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或是做法上,总是以附和、屈从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幼儿的判断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完善,有的甚至还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而放弃自己的思维判断。
第二、幼儿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对这样的孩子来说,从众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如有时候只要一个孩子张口骂人,许多孩子也会跟着说起脏话来。
第三、在其成长过程中,家长老师的评价对幼儿来说很是重要,因此有些幼儿为了得到大家的表扬与肯定,就说大家所认可的事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转变孩子们的从众心理,帮助他成为一个有主见的孩子呢?第一、培养自信心。
有的幼儿看不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行,总觉得不如别人,因此做父母的要以肯定的语言评价孩子各方面的表现,一定不要在批评孩子时说“你看xx做得多棒!”之类的话语,这很容易使幼儿怀疑自己的力量,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孩子要向别人看齐,加重了孩子的从众心理。
父母要不断丰富孩子的知识,从各方面提高他的认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儿的从众心理
所谓从众,就是指个人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即个人服从于群体的意见。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时,如果对前面几位孩子的回答表现出满意的神情,那么很可能全班幼儿都会有相同的答复。
记得一位美国的教授在谈对中国孩子的看法时,这样说:“中国的孩子真乖,思想都差不多。
”其言下之意,不正是在说,我们的孩子缺少主见吗?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或做法上,总是以附和、屈从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因此,探究一下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的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的。
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权威的敬畏和尊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对依从行为给予奖励,对不依从行为给予惩罚的事例。
在一般人看来,敬畏权威、循规蹈矩、明哲保身,乃是一条极好的处世原则。
这一点也由父母、教师等人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儿童的头脑中去。
我们只要看一看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时总是忘不了要叮嘱一句:“听老师的话!”傍晚去接孩子也少不了“听老师的话了吗?”之类的话,就可以看到将会对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还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式向幼儿暗示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对不听话的孩子则常常进行训斥,以至罚站等惩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教师方面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得到赞许,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是个规矩的孩子,为了继续获得赞许免受惩罚,孩子就学会了根据成人的意图做事。
如果教师就某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幼儿的意见,你就很难听到“不好!”“不要这样”之类的回答。
产生儿童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团体的影响或压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已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这是一种“适合的需要”。
当儿童作出不同于同伴们的行为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如受到冷落、排挤、嘲讽等。
碰了几次“壁”之后,便学会顺从别人的愿望行事了。
有个教师给出孩子们讲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因为贪玩,没有给主人捉到偷食物的老鼠,主人大怒,要把小花猫扔到河里去。
教师问孩子们“应该扔,还是不应该扔?”除了3个孩子认为猫可怜,主张不扔外,大多数孩子赞成扔掉小花猫,当老师询问了所有儿童的意见后,再特别看了看提倡“不扔”的孩子的表情,他们很注意别人的决定,过了一会,这3个孩子的意见也与团体意见吻合了。
可见,儿童更多的是依靠外界信息作为决定行动的依据,一种力图使自己正确的愿望会驱使持有异义的儿童屈从于同伴们的观点。
儿童从众心理的产生,还与儿童的认知水平与个性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国外有关4—6岁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对问题的独立判断和顺从判断的比例分别为35%和65%左右,顺从判断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显然这是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分不开的,4-6岁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解决简单的智力问题,如猜谜语,给未完的故事编结尾等等,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况且儿童自身言语的发展才刚刚萌芽,儿童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缺少对自身思维的反省意识和反省能力。
如提出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请幼儿回答,他们的回答往往都是较肤浅的,而且智力较弱的孩子总是和别的孩子说的一样。
有时候甚至只要一个孩子张口骂人,许多小朋友也都会跟着说起脏话来。
可见,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这些孩子来说,从众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依赖性强,过份依靠别人、意志薄弱及反应差的儿童,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常以能力强的儿童的行为作为顺从的榜样。
由于能力强的儿童常受到老师表扬,其他儿童就会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靠,和他们意见一致,心中就会产生安全感。
具有上述性格特点的儿童,就很容易接受同伴的暗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帕普利认为:“某种程度上,遵从集体的标准是一种恰当的适应机制”,“虽然它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于能和他人融洽相处来说,它在人类社会中的确很重要”。
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盲目从众,事事屈原从
所谓从众,就是指个人在别人的影响或社会团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即个人服从于群体的意见。
在我们的幼儿园里,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问时,如果对前面几位孩子的回答表现出满意的神情,那么很可能全班幼儿都会有相同的答复。
记得一位美国的教授在谈对中国孩子的看法时,这样说:“中国的孩子真乖,思想都差不多。
”其言下之意,不正是在说,我们的孩子缺少主见吗?在对事物的判断上或做法上,总是以附和、屈从的方式来解决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
因此,探究一下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是的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的。
儿童从众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权力、权威的敬畏和尊重。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乏对依从行为给予奖励,对不依从行为给予惩罚的事例。
在一般人看来,敬畏权威、循规蹈矩、明哲保身,乃是一条极好的处世原则。
这一点也由父母、教师等人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儿童的头脑中去。
我们只要看一看每天早晨,父母送孩子时总是忘不了要叮嘱一句:“听老师的话!”傍晚去接孩子也少不了“听老师的话了吗?”之类的话,就可以看到将会对儿童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的日常生活和教育活动还有意无意地用各种方式向幼儿暗示听话的就是好孩子,对不听话的孩子则常常进行训斥,以至罚站等惩罚。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来自父母、教师方面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
得到赞许,说明他在某一方面是个规矩的孩子,为了继续获得赞许免受惩罚,孩子就学会了根据成人的意图做事。
如果教师就某活动的规则提出一些建议,并问幼儿的意见,你就很难听到“不好!”“不要这样”之类的回答。
产生儿童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来自团体的影响或压力。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是追求类似性的,希望自已的心理行为与某一社会群体及其文化相一致,这是一种“适合的需要”。
当儿童作出不同于同伴们的行为时,常会受到来自小团体的压力,如受到冷落、排挤、嘲讽等。
碰了几次“壁”之后,便学会顺从别人的愿望行事了。
有个教师给出孩子们讲故事,故事的大意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因为贪玩,没有给主人捉到偷食物的老鼠,主人大怒,要把小花猫扔到河里去。
教师问孩子们“应该扔,还是不应该扔?”除了3个孩子认为猫可怜,主张不扔外,大多数孩子赞成扔掉小花猫,当老师询问了所有儿童的意见后,再特别看了看提倡“不扔”的孩子的表情,他们很注意别人的决定,过了一会,这3个孩子的意见也与团体意见吻合了。
可见,儿童更多的是依靠外界信息作为决定行动的依据,一种力图使自己正确的愿望会驱使持有异义的儿童屈从于同伴们的观点。
儿童从众心理的产生,还与儿童的认知水平与个性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国外有关4—6岁幼儿独立性发展的研究表明,幼儿对问题的独立判断和顺从判断的比例分别为35%和65%左
右,顺从判断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显然这是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的发展程度分不开的,4-6岁儿童虽然能够运用分析、比较等思维形式作出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解决简单的智力问题,如猜谜语,给未完的故事编结尾等等,但仍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况且儿童自身言语的发展才刚刚萌芽,儿童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缺少对自身思维的反省意识和反省能力。
如提出一个需要动脑筋的问题请幼儿回答,他们的回答往往都是较肤浅的,而且智力较弱的孩子总是和别的孩子说的一样。
有时候甚至只要一个孩子张口骂人,许多小朋友也都会跟着说起脏话来。
可见,儿童的认知水平越低,产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这些孩子来说,从众行为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依赖性强,过份依靠别人、意志薄弱及反应差的儿童,在从众与否的问题上,常以能力强的儿童的行为作为顺从的榜样。
由于能力强的儿童常受到老师表扬,其他儿童就会觉得他们的行为很可靠,和他们意见一致,心中就会产生安全感。
具有上述性格特点的儿童,就很容易接受同伴的暗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帕普利认为:“某种程度上,遵从集体的标准是一种恰当的适应机制”,“虽然它意味着要牺牲自己的独立见解,但对于能和他人融洽相处来说,它在人类社会中的确很重要”。
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
但盲目从众,事事屈从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