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
如何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
如何加强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社会变化很大,如果我们不加强研究,全面深化改革的许多举措就无法真正落实。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创新在于一切从基层实际出发、一切从群众需求出发,一切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在全局工作中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如何加强创新社会治理面对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矛盾,社会治理工作的理念、体制、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在理论研究方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就相比,我国的社会治理是一个比较明显的“短板”,对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解决好一元管理体制与多元社会诉求之间的矛盾,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都还不够。
在法治建设方面,我们党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之后,法律制度中的“革命型”印记尚未完全消除,强调管理、强制、打击多,关注协调、协商、保护人权不够,从“硬法”向“软法”的演进尚未完成,社会领域法治建设比较滞后,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
在治理能力方面,政府职能存在“缺位”、“越位”和“错位”现象,往往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执法部门条块分割、分工过细、职能分散、各自为政,管理和服务覆盖面不广;一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对新社会阶层和社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不够。
在基层基础方面,社会组织不够成熟,数量少、规模小、服务水平低;社区建设亟待完善,政府服务、公益服务、便民服务没有配套衔接。
在风险防范方面,一些党员干部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政治敏锐性,对经济、网络、文化等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公共安全的思想、组织、群众、技术防线还不够坚固;暴力恐怖风险上升,车站、机场、地铁等公共场所和网络安全等领域潜在危险源增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安全更受公众关注。
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建设规律,一方面要注重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国国情,“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作者:李世成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2年第16期核心提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发展阶段的新特征、新要求,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而确定的重大工作方针。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统筹“两个大局”,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将保安全作为底线要求,系统谋划部署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四川,着力筑牢治蜀兴川安全屏障,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工作重点。
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策部署上来,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底线思维甚至是极限思维,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奋力开创平安四川建设新局面。
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省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以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格局,统筹推进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等各项工作,为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特别是聚焦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扎实推进法治四川、平安四川建设,稳妥有序开展重大风险防范化解,积极有效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涉藏州县依法常态化治理、扫黑除恶斗争、禁毒人民战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大成果和显著成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不断提升,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有了坚实基础。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内外安全环境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四川防风险保安全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特殊难题,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打好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主动仗,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必然要求。
政治安全是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是不可动摇的底线。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依法治国背景下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作者:陈松敏来源:《法制博览》2015年第07期摘要:当前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社会矛盾进入多发期,传统意义上政府依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于新时期发生巨变的中国国情。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国家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以法治引领社会治理的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创新社会治理;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化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5)20-0140-01作者简介:陈松敏,女,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中共开封市委党校助教,研究方向:刑法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吸取“文化大革命”沉痛教训的基础上,开始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进行不懈的探索与努力。
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方针,继而十五大报告基本确定依法治国的纲领。
而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社会管理”转变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相比更注重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仅仅是政府的管控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同时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改革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
一、法治视域下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法治则是良法之治。
从这层面来讲,社会治理和法治的终极价值目标一致,都是最终要实现良法善治。
同时,社会治理法治化意味着国家、公民、社会、权力与权利的有机统一,一方面,通过法治对权力进行界定、规范和约束,从而使权利得以更好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法治的服务职能确立下来,达到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新形式下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法治为社会治理注入了良法的基本价值,提供了善治的创新机制。
二、当前社会治理创新的法治困境由于中国人民深受几千年的传统人治文化的影响和僵化的一元管理体制所限,政府包办一切的全能型政府、人治大于法治、维稳替代维权等与与法治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存在,公权力滥用、司法不公、贪污腐败等问题依然存在,法治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都需要加快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的顶层设计。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
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一、本文概述在全球化、信息化和复杂化的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治理现代化成为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则是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
通过对国内外社会治理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本文旨在为我国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文章首先界定了治理现代化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概念,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包括社会结构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等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包括提高治理效能、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指出现有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需要通过创新来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文章也指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制度障碍、利益冲突、文化差异等。
文章提出了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路径选择,包括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社会协同、优化治理结构、运用科技手段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推动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实现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社会治理模式创新的问题,为提升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提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二、治理现代化与社会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议题,它要求各国在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不断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社会治理模式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和观点。
治理现代化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
与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模式不同,现代治理理论提倡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的协同作用。
这种协同治理的理念源于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等领域,它要求政府放权、赋权,引导社会组织、企业、公民等各方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多元共治的局面。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
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社会治理一直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管理的重要方面。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种创新的方式和手段。
一、重要性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对于建设和谐、稳定、有序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
只有通过加强创新,才能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深入发展。
首先,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够提高治理效能。
现代社会问题繁杂,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
通过创新,可以提出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治理措施,有效解决社会问题。
其次,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
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治理工作,可以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和贡献,促进社会合力的形成,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加强社会治理创新能够提高社会满意度。
创新的治理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升社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二、创新方式和手段为了加强社会治理创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方式和手段。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数字化社会治理。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可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深入挖掘社会治理的问题和矛盾,提出更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其次,注重社会参与,构建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不应只依赖于政府的力量,而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
通过建立有效的参与机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共治的治理格局。
再次,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治社会治理体系。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加强法治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确保社会治理工作在法治轨道上稳健推进。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治理经验上互相借鉴。
社会治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该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治理经验上互相借鉴,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挑战。
三、结语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在法治化轨道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法治化轨道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社会治理已经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手段和基础。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携手合作,以共同治理和维护社会秩序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方式。
构建这样一种社会治理格局,需要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发力,使社会治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从而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一、建立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法律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
为了构建以法律为基础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对法律的意识和法律意识,加强司法公正、公开和透明,加强人民监督权利,建立健全各种法律规范,全面推行依法治国,确保社会治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二、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任务是使用公共资源、公共权力和公共服务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
在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开展政府治理创新工作,优化政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行信息化、管理科学化等方面进行改革,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服务能力。
三、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也是在居民身边最直接的社会治理单位。
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加强对社区和居民的互动和管理,有助于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
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推行社区警务、监督体系、社区民主实践、社区服务中心等,从而提升社区自治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
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法治宣传教育可以加强公民法制观念,促进社会治理规范化、法治化。
与此同时,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法律政策,加强全民法制观念,强化法律约束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对非法行为打击和整治力度非法行为影响社会治理的正常运行,严重影响社会民生与社会安定。
因此,社会治理工作要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建立健全相应的治理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从而打击各种非法行为,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一、本文概述“社会治理”是现代社会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商、合作的过程。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理论内涵方面,本文将详细阐述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和主要特征。
我们认为,社会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协商合作,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问题,追求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治理环境。
同时,社会治理还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实践路径方面,本文将从多个层面探讨如何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府应转变职能,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众的沟通与协作,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应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法治化水平,为社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再次,应推动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广泛参与,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应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探讨“社会治理”的内涵和路径,以期为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
二、社会治理的理论内涵社会治理,作为一种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其理论内涵丰富且深远。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政府的单一管理,而是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协同合作与共同参与。
这种协同治理的理念,突破了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局限,将治理视角从单一的政府管理扩展到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社会治理注重权力运行的多元性。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中,政府是唯一的权力中心,负责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然而,在社会治理的框架下,权力运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各方都可以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通过协商、对话和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社会治理强调责任分担的共享性。
社会治理不再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政府,而是倡导全社会各界共同分担责任。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作者:王惠来源:《新长征·党建版》 2019年第3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出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指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更新、更深、更稳、更好地有序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对于实现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至关重要,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总目标的关键一步。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中相关阐述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立足于战略发展全局,着眼于改善民生的价值导向,致力于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最终目标,全面提升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护航吉林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振兴新路。
一、社会治理创新要着眼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价值导向从价值导向层面来看,社会治理创新要着眼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新时代下的社会治理创新最终的价值归属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一词,诠释着改革永恒不变的价值底色。
在十九大报告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是在同一标题中被提出,正说明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社会治理创新要立足于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民生导向,体现出社会治理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文情怀,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在社会治理创新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一要兜底线,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补齐民生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指出:“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
国家治理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是国家运行的基础和框架。
治理能力则是国家运用各种资源,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实现国家目标的能力。
而法治化则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它要求国家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法律的规定,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实现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治理。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国家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传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经难以应对这些挑战,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内涵、现状、问题以及路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其实质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发展目标,运用各种制度、机制和手段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完整系统。
这一体系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行政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
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则是指这些制度、机制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优化和提升,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待。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法治化是基础和保障。
法治化意味着国家治理要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确保各项制度、政策和措施的合法性、公正性和稳定性。
通过法治化,可以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基础,不断提高国家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需要民主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支持。
浅议社会主义法治环境下的社会管理创新
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
调解工作机制 ;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 社会 治安 综合治理机制 ; 公共 和突发群体性事件预防预警工作 机制 ; 民意表达和诉求的多元传输机制等。可 以说无 论哪一种工作机制 , 实际上都是 当前我国法治建设方 法的一个方面 , 是法治方法的具体化。
一
社会管理创新 、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精神意 见, 已经深入到包括全 国政法部门在 内的整个国家公
权力的意识 当中。这一观念的形成和实践 , 既是政府 进行社会管理的需要, 也是公民实现多元化权利的需 要, 更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的需要 。社会管理创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立法领域的社会管理创新
是三项重点工作之一 ,它要求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 。
动 。创新 社 会 管理 机制 需要 创 新 管理 方法 , 采 取预 应 防为主 、 服务 先行 、 解 优 先 、 头 治 理 的方 式 方 法 , 调 源
序立法。 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基层意见 的基础上进
行民事 、 刑事及行政诉讼领域的法律 , 尤其是要完善 行 政 程序方 面 的法律 法规 。 另一方面, 是立法程序方面的创新。当前社会 已 进入 网络时代 , 民主化 、 信息化 、 多元化 、 互动性 因素 不断高涨 , 自 来 社会各个层面的民意表达 、 利益诉求 愿望也 1 3 益增强 , 这些民主的需要如果不能得到国家
21 年 l 01 2月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Ju n l fh n h a ncp at olg f . . o r a eYic u nMu iia P r C l eo PC ot l y e C
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
创新社会治理的原则和措施创新社会治理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 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在社会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地位,制定和实施社会治理战略,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需求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人民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权利为本。
3.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当前社会治理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4. 坚持法治思维:在法治轨道上进行社会治理创新,依法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正。
5. 坚持系统治理:将社会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加强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多元主体的协调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升社会治理的整体效能。
2. 加强基层建设:强化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加大对基层的投入,提升基层治理的水平和能力。
3. 推进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若干网格,对网格内的社会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培育社会组织: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
5. 推进信息化治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息共享、动态监测、预警预防、应急处置等一体化信息平台,提升社会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6. 促进多元共治:引导公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
7. 强化道德约束:通过道德教化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社会规范,调节利益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8.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矛盾调处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9.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确保公共安全。
公务员申论第2讲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申论第2讲题目及答案
题目:公务员申论考试中的社会治理创新
答案:
一、引言
在当前的社会治理体系中,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治理效能的关键。
公务员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治
理理念和方法。
二、社会治理创新的必要性
1. 应对社会问题的新挑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如环境问题、网络安全等,需要创新的治理方式来解决。
2.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创新,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服务
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3. 增强政府公信力:创新治理模式能够使政府决策更加透明,增强公
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
三、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路径
1. 利用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治理的
智能化水平。
2. 推行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政
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治理格局。
3. 强化法治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社会治理创新在法治轨道
上进行。
四、案例分析
以某市推行的“智慧社区”建设为例,通过安装智能监控系统、建立
社区服务平台等措施,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的效率和居民的满意度。
五、结论
社会治理创新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公务员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应当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六、建议
1. 加强公务员培训,提升其创新意识和能力。
2.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新实践。
3. 完善政策支持,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24年社会治理新模式
1 2
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跨界合作
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之间的跨 界合作,形成协同治理格局。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整合各类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高效 利用和优化配置。
3
加强信息沟通与共享
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各部门、各主体之 间的信息共享,提高决策效率和治理效果。
04
智能化技术在社会治理中应用
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为群众提 供多元、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
运用新媒体、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普法宣传教育方式,提高普法效果。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普法教育
01
02
03
04
社会结构日益复杂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社 会结构日趋复杂,治理难度加
大。
信息化快速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普及 应用给社会治理带来新挑战。
公共安全风险增多
社会治安、食品药品安全、网 络安全等公共安全风险不断增
多。
社会信任度下降
社会信任度下降,影响社会稳 定和治理效果。
国内外社会治理经验借鉴
运用科学理念和方法,推动社会治理决策科学化、施策精准化、 治理有效化。
智能化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提高治理效能。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目标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公共 服务体系。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公共服务从“有”向“优”转变。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_创新社会治理的主要举措有什么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是为了进一步调整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以下是我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创新社会治理的措施有哪些(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
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
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
(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保障食品药品安全。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哪里
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在哪里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会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人民的需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那么,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究竟在哪里呢?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之一在于理念的转变。
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往往侧重于政府的管理和控制,而忽视了社会力量的参与和公众的需求。
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将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
这意味着政府要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倾听民众的声音,关注民众的需求,以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公共服务。
同时,要树立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理念。
社会治理不再仅仅是政府的职责,而是需要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
政府应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汇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运用也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关键所在。
法治是社会治理的基石,只有依法治理,才能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社会治理有法可依。
同时,要强化执法的公正性和规范性,确保法律的严格执行。
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维护法律的权威。
此外,还要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让法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追求。
科技创新在社会治理创新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更精准地了解社会需求和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社会治安防控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应急管理的效率。
但在运用科技创新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公民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不能因为追求技术的便利而忽视了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科技创新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如何进行社会治理
如何进行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我们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注重运用法治方式,实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进行社会治理第一,坚持系统治理,治理主体要从政府包揽向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一是加强党委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同时,要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组织起来,去做直接服务群众的工作,努力渗透到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各环节,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服务优势,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服务社会能力。
二是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
社会治理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但政府不能越位、错位、缺位。
三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解力量互动的社会协同治理网络。
要创造公众参与条件,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把广大群众有效动员组织起来,形成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局面。
第二,坚持依法治理,治理方式要从管控规制向法治保障转变。
一是强化依法治理理念。
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社会,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是切实加快社会治理领域的立法工作,依靠法律来规范个人、组织的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监督和保护公共权力,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防止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犯。
三是各级执法机关要严格公正执法,努力把各项社会治理活动纳入法治轨道。
四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第三,坚持综合治理,治理手段要从单一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一是强化道德约束。
要善于运用道德的软力量,把法治与德治结合起来,发挥道德力量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是规范社会行为。
加快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通过自律、互律、他律,把人们的行为尽可能地纳入共同行为准则的轨道,形成既要维护社会公共权益、又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社会环境。
政 府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政府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政府如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关乎社会稳定、人民幸福和国家发展。
在新时代,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因此,政府需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政府首先要转变治理理念。
过去,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往往处于主导地位,大包大揽,而在创新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府应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
这意味着政府不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而是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
政府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治理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各方共同参与的“大合唱”。
只有让各方力量都发挥作用,才能实现社会治理的最佳效果。
加强法治建设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保障。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遵循。
政府要完善社会治理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社会治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要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让法律成为社会治理的“硬约束”。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社会治理,才能保障社会治理的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政府创新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应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通过建立大数据平台,整合各类社会治理信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利用智能化手段,加强对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领域的监测和管理,提高治理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例如,通过智能安防系统,实时监控社会治安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也是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治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政府应采用更加灵活多样、人性化的治理方式。
法治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法治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创新2019-08-18随着我国改⾰进⼊攻坚期和深⽔区,经济体制深刻变⾰,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局势⽇益纷繁复杂,治理任务更为艰巨和繁重,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法治与社会治理创新相互关系解读由于利益格局⽇趋复杂与利益表达诉求⽇益多元,以单向⾏政管控为主的社会运⾏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党的⼗⼋届三中全会⾸次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命题。
党的⼗⼋届四中全会强调推进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指出“全⾯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作重点在基层”,提出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社会治理法治化⽔平”和“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要求。
社会治理创新与法治本⾝分属于两个不同领域,它们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亦不尽相同,但两者联系密切。
⼀⽅⾯,社会治理创新需要法治。
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度分析,实现社会治理创新不仅需要机关、社会组织及个⼈的共同参与,更需要法治的保障。
从法律的⾓度看来,创新社会治理要求在形式法治上彰显法律的权威与作⽤,在程序法治上规范社会治理各项事务,在实质法治上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在民⽣法治上尊重民众根本权益。
法治作为⼀种理性的⼿段和原则,为改进社会治理⽅式提供了必要的优势资源。
从本质上来说,社会治理创新的⽬标是法治化,就是要在法治的框架下改进社会治理⽅式,并使社会治理的各项⼯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进⽽实现社会治理与法治⼆者的均衡,并最终构建起⼀个科学理性的社会治理体制。
另⼀⽅⾯,社会治理创新推动法治发展。
法治⽅略如何在社会治理中深⼊推进与切实保障“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共参与”,在实践中并⽆既定的模式,尚需进⼀步探讨。
丰富⽣动的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会对法治提出紧迫的新要求,进⽽推动整个国家和地⽅的法治发展,从⽽在更⾼层次上实现社会治理与法治⼆者新的均衡。
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
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治理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制度创新成为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
制度创新是应对基层社会新挑战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社会结构日益多元化,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样。
传统的治理方式往往侧重于自上而下的行政管控,缺乏对民众需求的精准回应和多元主体的有效参与。
例如,在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老化、物业管理缺失等问题长期存在,单纯依靠政府投入和行政手段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这就需要创新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小区的改造和管理。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增强社会凝聚力。
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协商制度,让居民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中来。
比如,在一些社区,通过召开居民议事会,共同商讨社区环境整治、停车位规划等问题,不仅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也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同时,制度创新要注重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建立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办理,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种事务;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为精准治理提供依据。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中,还需加强法治保障。
明确各治理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规范治理行为,确保治理活动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比如,在处理邻里纠纷、物业管理等问题时,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做到依法调解、依法裁决,维护公平正义。
另外,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吸引和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治理人才队伍,为制度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可以通过提高基层工作者的待遇,加强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比如,某城市推行“网格化管理”制度,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的网格员,负责收集信息、解决问题、服务群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法律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
“法治社会”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理念,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新要求。
它既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内容,也是社会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在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上,法治社会与法治政府相对应。
法治政府要求所有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履责。
法治社会则要求各种社会组织依法行使自己的社会权力,依法保护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的权利。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对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了“改进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社会治理创新必须纳入法治轨道,由过去的“社会管理”改为现在的“社会治理”,这是理念上的一大进步。
“管理”的基本特征是自上而下地“管”,而“治理”既包括“管”,也包括各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自下而上地参与和监督。
如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笔者认为,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通过法治宣传教育和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各种社会组织和全体社会成员对宪法和法律的信仰,从思想上树立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中,要特别重视各种法治组织,如法律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等组织,充分发挥其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二是围绕中央关于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总体设想和具体要求,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各项法律、法规。
及时总结实践中各项改革的成功经验,使其上升为法律、法规,以指导正在进行的改革实践。
在这方面,应发挥
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尤其是有法规制定权的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大及政府,有立法权的较大市,以及自治州、自治县等,可以在不违背国家基本法律和中央有关改革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先行一步,以适应各区域各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并为国家立法提供经验。
三是充分发挥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城乡自治组织的乡规民约以及各种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等社会组织制定的规章制度,虽然不具有依靠国家强制力推行和保护的属性,但在调整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治理中,国家法律与乡规民约等其他社会规范协调、互补、互动,就能够使社会最基本规范和行为准则更好地起到他律、互律、自律的作用。
四是处理好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中央要求“政社分开”,目的是加强各种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更好地发挥它们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调动社会组织成员及广大公民在国家各项改革、建设事业中参与和监督的积极性。
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政府必须正确定位,既不缺位、虚位,也不越位、错位,做到有所为又有所不为。
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和监督各种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同时,也必须加强对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的监督,使社会组织的自治活动在政府主导和法律规范的轨道上展开。
(作者为广州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