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分析
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摘要】由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加大了对造林绿化资金的投入,各地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造林,特别是近几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及地方的村屯绿化建设也在大规模建设中,就工作中绿化树种的选择及提高绿化成活率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提高成活率;整地;树种选择;造林技术;抚育保护;封山育林1.整地整地质量直接关系着造林成活率、幼林生长状况和丰产性能,因些提高工程造林成活率必须从提高整地质量开始。
1.1做好整地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施工员进行施工培训,讲清技术要领,把握关键,确保施工质量,然后按原来的生产队或农业生产作业组划分造林整地作业组,每组20-30人,由施工员任组长,对该组的整地质量和数量全面负责。
1.2定点测量施工前由专业技术员带领施工员按设计的株行距对要整的地合成定点,可使用测绳,山地用罗盘仪、gps等办法。
把每一个点做为穴状整地或水平沟整地的下堰中心,保证一个“平”字,切忌把“平”理解成“直”。
1.3因地制宜选用整地方法生产中整地的方法很多,由于造林地的条件不同,不应该强求整齐划一,要讲求实效。
坡度25度以上,土层50厘米以下,不应整水平沟,否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山石裸露,山荒坡陡的造林地,整地穴状适宜。
选好整地时机:一般提前1-2个季节,其次整地时间要与农忙错开。
春、夏、秋均可整地,有的地区冬季农闲时也可,太行山北部地区雨季整地为好,既有利于消灭杂草、蓄水保墒,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2.树种的选择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树种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使树种的生态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在选择树种时必须考虑那些能适应本地气候条件、土壤立地条件的树种,因此先要对树种的生物特性有所了解,是否耐寒、耐湿、喜阳、喜阴等习性是必须掌握的。
选用的造林树种的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
即根据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和土地利用情况,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产潜力做出综合判断,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能适应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
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分析
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分析林业造林是指利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按照一定规划和管理的方式,在适当地培育和保护下,在原有的荒地、荒山或者其他土地上,进行植树的活动。
林业造林的目的是为了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多样性,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技术措施是林业造林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行动和方法,是实现造林目标的手段。
下面将对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进行一番分析。
一、土地选择选择适宜的土地是林业造林的首要任务。
在土地选择上需要考虑土地的质量、水分、排水情况以及土层的肥沃程度。
需要对土地进行深入的勘察和分析,以确保植树后树木能够良好生长,达到预期效果。
二、品种选取品种的选取是影响林业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品种选择上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生态环境特点来进行合理的选择。
需要考虑树种的生长周期、抗逆性以及木材的用途。
还需要根据当地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来确定植树的用途,是为了造福人民还是为了经济开发。
三、栽植技术栽植技术是决定树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栽植过程中需要注意树木的根系是否受到破坏,树木的树干是否完整,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栽植。
还需要掌握好树木的生长季节,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栽植。
四、灌溉与施肥在树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方面,灌溉和施肥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措施。
正确的灌溉方式和施肥量能够保障树木的生长需要,使树木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五、病虫害防治在林业造林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工作。
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危害情况,采取合适的防治措施,对于树木的生长和成活都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六、管理与保护在树木成活以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包括除草、修剪、疏枝、芽运等,以保证树木能够良好生长。
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确保树木不受野生动物和人为破坏。
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涉及到土地选择、品种选取、栽植技术、灌溉与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管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在进行林业造林工作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技术措施,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作者:吴艳华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07期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手段。
造林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始终是制约造林绿化事业发展的一大难点问题,而且也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下面就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步伐谈些看法。
1、从做好造林设计入手,坚持适地适树造林前,通过对造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立地条件等进行实地调查,编制造林技术方案,作为施工的依据,真正把造林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造林设计要以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为依据,根据地形地势、气候、土壤、植被及地下水等条件差异,结合经营目的、培育目标和造林技术等原则,选择造林树种、确定初植密度、整地方式、造林时间、造林方式、抚育方法及管护形式。
并严格按照造林设计和造林技术规程组织施工。
2、从开展秋季整地入手,坚持顶浆造林造林整地,是蓄水保墒、增高地温,提高土壤含水率的关键环节,是造林绿化的第一道工序,是实现抢抓造林,顶浆造林的基础。
春季土壤解冻较晚,待土壤解冻开始整地造林,顶浆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就难以实现,坚持高标准整地,把秋季整地作为造林绿化的重点工作来抓,增加整地的数量,提高整地质量,对采伐迹地规划采用大苗造林绿化的地块,全部进行秋季整地,提前挖好植树坑切实做到顶浆造林。
对设计的不同林种、树种、不同规格的苗木,采取不同的整地标准,对不同的立地条件,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做到全面整地与穴状整地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3、从严把苗木关入手,坚持优质壮苗在造林苗木品种的选择上,尽量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最适应本地条件,选择乡土树种造林,成活率相对较高,按照适地适树要求,选择抗病、抗逆性及适应性较强和本地区分布普遍、生长旺、群众有栽培经验的乡土树种中的良种壮苗进行造林,一级苗率在90%以上,切实做到“适地、适树、适种源”。
同时在苗木质量的选择上,要选用无人为或机械损伤,木质化程度好的苗木用于造林。
浅谈如何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
林前一定要细致整地 , 严防不整地就造林 。
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全 面整地是 翻垦造林
地全部土壤 ,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 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 地部分 土 壤 的整地方式 , 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 () 1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 翻垦造林地 的土壤 。 在山地带状整
个方面探讨 了 高春 季造林成 活率 的办法。 提 关键词 : 春季造林 ; 活率 ; 林时间; 成 造 树种选择 ; 栽植技术
中图分 类号 :7 5 ¥ 2 文献标识码 : A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 ,由于春季 温度 回升 ,土壤解 冻, 万物复 苏 , 解除冬 眠开始生根 发芽 , 苗木 搞好春季 造林对完 成全年绿化任务至关重要 。但是 , 由于春季气温 回升快 , 气候干 燥 多风 , 土壤水 分补给来源 少 , 土壤墒情 差 , 多地方 存在春季 很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 E O O Y C-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M 文章编 号:0 5 6 3 (0 13 - 2 2 0 1 0 — 0 3 2 1 ) 10 1 —2
21年 0 1
第2卷 l
第 3 期 l
深 3 m 以上 。 0c
季是适合大多数树种造林的季节。 春季一般 以顶“ 栽植为好 , 浆” 但
。
对于发芽较早的松 、 、 柏 柳等树种 , 易
在土壤解冻时栽植 ; 对于发芽较 晚的刺槐 ( 指带干栽植 )楸树 、 、 枣
树 、 椒、2 、9 花 7 杨 6 杨等树种 , 要在苗芽萌动时栽植 ; 对于根系分生 要求较高的个别树种( : 如 枣树等 ) 以稍晚一点栽植 。 可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摘要为满足防风固沙、开发生态旅游等目的,人工造林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造林的成功率一直是林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结合造林的工作流程,从整地、树种选择、方案制定、幼苗选择、苗木起运与假植、造林前处理、抚育、验收等方面介绍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工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措施河北木兰围场地理位置上靠近北京、内蒙古,原为清朝皇家狩猎的地方,自然风光优美,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但自清中叶以后开始允许百姓在此开荒,造成大量植被遭到破坏,荒漠化严重,我场自1962年开始在此进行人工造林恢复植被,目前已取得显著成就。
该地区造林的主要目的是防风固沙,同时还有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但该地区造林和其他造林区一样也面临着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的问题,因此通过总结分析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提供参考。
1整地经验表明,土壤墒情差是导致造林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
在墒情好的土壤中,有利于幼树根系生长,提高根部获取养分的能力,因此在造林前必须做好整地工作[1-2]。
整地质量好不仅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也对以后的成林和抗自然灾害有帮助。
整地时间一般认为在造林的前一年的雨季效果较好,此时整地可以更好地促进土壤熟化,实现蓄水保墒。
整地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树种以及造林要求,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一般是进行大穴整地,要求深度在35 cm以上,整成里低外高的局部地形,并将穴内石块等杂物清理干净,采用表土回坑、心土做埂。
2树种选择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能用于广泛造林的树种并不多,如果树种选择错误,往往导致后期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既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又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因此,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应对选种引起足够重视。
选种时要兼顾经济原则和生物原则,经济原则既包括造林的目的,也包括由经济实力所决定的可行性,对于价格昂贵的树种,要慎重选择;生物原则既要考虑树种本身的生物特性,以方便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成活率,又要考虑造林地能提供的条件是否能满足所选树种的需求[3]。
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分析
林业造林的技术措施分析林业造林是指人工种植、培育和保护树木,以恢复和改良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活动。
林业造林技术措施对于提高造林质量、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的技术措施角度,对林业造林的实践和应用进行分析。
一、土壤改良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肥力和质量直接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在林业造林过程中,进行土壤改良是关键的一步。
土壤改良包括施肥、改善土壤结构、保护土壤水分等措施。
在施肥方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和树种特点,选择适当的化肥种类和施肥量,以满足树木的养分需求;在改善土壤结构方面,采取翻耕、松土、覆盖等措施,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在保护土壤水分方面,采取植被覆盖、加盖秸秆等方法,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侵蚀。
通过这些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率,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树种选择树种选择是林业造林的重要环节,不同树种对于土壤、水分和气候的适应能力不同,选择适宜的树种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品质至关重要。
树种选择的原则是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特点,选择适宜的乡土树种或引种树种。
在干旱地区,适宜选择耐旱树种,如沙柳、刺槐等;在湿润地区,适宜选择耐阴树种,如马尾松、水杉等。
还要考虑到树种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既要满足木材的需求,又要考虑到树种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
三、密度管理林分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树木的数量,密度管理是通过控制树木的数量和分布,达到优化林分结构和促进树木生长发育的目的。
合理的密度管理可以提高树木的生长率和抗逆性能,促进林分内部光能利用和空间利用的均衡。
对于年轻树木,在生长初期应当适度稀栽,避免过密造成树木间的竞争和遮荫;对于成熟林木,需要及时修枝、调整林分结构,使得光照和水分能够均匀分布到每个树木。
密度管理还可以通过改变树种配置、间伐和更新等措施,实现林分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保障树木生长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减少害虫和病菌对树木的侵害,提高树木的生长率和抗病能力。
优化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探微
优化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探微随着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责任。
而造林就是保护和恢复森林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是在实际的造林工作中,造林成活率并不尽人意,造林后的成活率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们一直在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许多优化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探讨一些优化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希望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所帮助。
其一,选用优质苗木。
优质苗木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基础。
种苗质量是直接影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优质的苗木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能够适应林区的环境条件,具有较强的生长潜力,长大后能够形成健壮的林木。
在造林前要认真选用苗木,尽量选择采用本地的原生苗木,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环境,提高成活率。
对于外来苗木,要严格进行检疫,防止引入病虫害,影响整个林培植物园的生态环境。
其二,合理的造林技术。
合理的造林技术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重要保障。
在造林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等情况,采用不同的造林方式和技术。
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集约式农业造林技术,通过科学配置种苗的密度和间距,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高寒地区,可以采用林下耕作技术,增加土壤的肥力,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盐碱地区,可以采用淡水灌溉技术,引进、利用和配置优质水源,减少盐碱对苗木的腐蚀,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其三,科学的施肥管理。
良好的施肥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
科学的施肥管理可以提高苗木的生长速度和生长强度,增强苗木的抗逆能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施肥管理时,要根据不同地域的土壤类型,进行定期的施肥和养护。
一般来说,苗木成活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土壤贫瘠,根系无法得到充分的供养。
要合理施肥,保证苗木所需的养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其四,及时的灌溉管理。
及时的灌溉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环节。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特别是在幼苗期。
提高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提高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措施引言:荒山植苗造林是一种重要的生态修复手段,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荒山地质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较低,成为影响生态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土壤改良、水源保护、植物选材和科学管理等方面,探讨提高荒山植苗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1. 土壤改良1.1. 措施一:合理施肥。
荒山土壤营养贫瘠,需要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合理施肥,补充缺失的养分,提高植物生长的营养状况。
应选择有机肥和矿质肥相结合的施肥方式,增加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1.2. 措施二:土壤改良剂的使用。
荒山土壤结构疏松、蓄水能力差,可以添加土壤改良剂,如腐熟有机物、生物炭、石灰等,改善土壤结构,并增加土壤保水能力,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水源保护2.1. 措施一:防止水土流失。
荒山地势陡峭,易发生水土流失,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取种植防护林带、建设梯田、修筑沟渠等措施,减缓坡面径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2.2. 措施二:合理水源调配。
在荒山植苗造林时,要合理选择供水方案,确保植物在生长初期能够得到足够的水源供应。
可以利用雨水收集装置、引水系统等手段,将荒山的雨水资源有效利用起来,提高成活率。
3. 植物选材3.1. 措施一:选用具有适应性的树种。
荒山地质条件复杂,对植物的适应性要求较高。
在选择植物时应考虑其耐寒、抗旱、抗逆等特性,选择能适应荒山环境的树种,提高植物生存能力。
3.2. 措施二:合理配置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种类对于不同的土壤、湿度和光照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荒山植苗造林中,要根据各种条件的差异,根据植物的特性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的协同效应。
4. 科学管理4.1. 措施一:定期修剪和疏伐。
荒山地势复杂,植被容易交错生长,影响植物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定期修剪和疏伐可以保持植物的适当生长空间,避免植物间的竞争,促进植物的生长和成活。
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造林成活率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1 造林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1.1 苗木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造林成活率。
一是在育苗生产过程中施用化肥过多和生长后期浇水过剩,苗木徒长和骤遇寒流,致使茁木木质化程度差,苗木容易失水抽条,发芽能力衰弱。
二是由于起苗不规范,起出的苗木根系不全,保留长度够小,削弱了根系吸收能力。
三是病原菌侵染普遍,3~4月为造林缓苗期,也是病原菌为害盛期,干腐病危害严重,影响成活。
1.2 气候异常直接影响苗木质量。
一是冬春两季经常干旱少雨、少雪,土壤严重缺墒,加上空气干燥导致苗木蒸发失水快。
二是春季造林季节,气温忽高忽低,造成地温波动,致使根系活动迟缓,吸收水分不足,而苗干蒸发失水速度快,枝条容易被风干,影响成活。
三是异地购苗造林,起茁、运茁环节的防晒、防风干措施不够到位,造成苗木失水严重,栽后不易成活。
1.3 造林技术不到位,致使成活率低下。
一是对苗木失水后的补救措施不及时。
栽植前没有采取如浸水泡根24 h以上的护苗措施,苗木水分没有得到足够的补充。
二是栽植标准不高。
有的树苗较大,而挖坑小,栽植浅,根系没有完全疏展开:有的埋土后没有踩实,根系与土壤结合不紧密。
影响根系吸收水分。
三是浇水不达标。
有的栽后浇水不及时,有的由于坑浅树盘小,浇水量不足,有的浇水次数少,不能满足苗木成活对水分的需求。
2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2.1 严把肥水关。
首先,育苗单位和个人要重视培养高标准良种壮苗,认真落实春保苗、夏促长、秋控旺的技术措施;转变化肥催、大水灌和求高度、求粗度而不注重苗木充实度的生产习惯。
二是增施粗肥和磷肥,8月份以后必须控制苗木旺长,促进木质化,提高苗木充实度。
2.2 严把苗木栽前补水关。
冬季干旱季节苗木易失水,冬初普浇封冻水,出苗前普浇返青水。
规范起苗、运苗,要快起快运,避免风吹日晒,禁忌远距离调苗,严防起苗、运苗环节失水。
推行栽植前苗木浸水泡根制度,利用自然水坑、水池或蓄水坑,于栽植前将苗木根系在水中浸泡24-48 h,补足苗木水分。
林场春季造林工作实施方案
林场春季造林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林场是我国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季是林业工作的关键时期,也是进行造林工作的最佳时机。
为了有效推进林场春季造林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提高造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工作目标。
本次春季造林工作的目标是,完成XX亩的造林任务,提高林场的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林业资源产出。
三、工作内容。
1. 科学选址。
在进行造林工作前,要进行科学选址,根据土壤条件、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造林地点,确保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 种苗培育。
要提前做好种苗培育工作,确保供应充足的优质树苗。
同时,要做好树苗的质量检验,确保种苗的健康状况。
3. 土壤改良。
在实施造林工作前,要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4. 种植管理。
在进行种植工作时,要根据树种特点,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和行距,保证树木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5. 养护管理。
在种植完成后,要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及时进行浇水、施肥、除草等工作,确保树木的良好生长。
6. 防火防病。
要加强防火防病工作,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林火隐患和病虫害,确保林木的健康生长。
四、工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要加强对春季造林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 加强宣传教育。
要加强对林场干部和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共同参与到春季造林工作中来。
3. 加强技术培训。
要加强对林场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大家的专业技能,确保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 加强监督检查。
要加强对春季造林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确保工作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五、工作保障。
1. 资金保障。
要做好春季造林工作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物资保障。
要做好春季造林工作所需物资的储备和调配工作,确保各项物资的供应充足。
浅析造林成活率与保持率提高措施
L i n y e s h u i l i造林成活率,即时单位面积上的成豢魂数与造林时的总株数的百分比。
我国林业通常是指造林后前三年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株数之比。
成活率和保存率严重影响、制约着植树造林的成果,必须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其中成因,积极研究对策,确保植树造林既定目标的实现。
一、明晰成活率和保存率概念简单说,造林成活率具体是指在一定造林面积内,造林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植树株数的百分比。
造林保存率具体是指在植树造林后,所种植苗木受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新植株苗死亡,除去死亡的株数,所剩株数与总株数之比。
在正常情况下,成活率往往大于保存率。
若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当,最佳状态可以实现成活率与保存率持平。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得到经验,对于成活率而言,紧紧能够表明苗木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取决于自身原有的营养物质生长,对于植株是否适宜本地的环境无从考究,将成活率评定造林更新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不成功的。
二、制约植树造林的关键因素1、成活率低的诱因。
成活率受到气候条件,包括雨水、光照;地面条件不适宜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树种的选择也是极为严重的一个影响因素;实际造林情况与设计指标差距较大,管护措施相对滞后、资金匮乏都是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的原因。
2、保存率低的诱因。
当前我国对造林工作管理极不到位,30多年的造林保存率仅有28%左右。
不适地适树,不遵循技术规程,验收制度流于形式。
成活率验收制度存在严重弊端,设置不科学,加之没有明确的验收主体,监管不到位。
三、坚持两原则1、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的原则。
在制定造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立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造林树种。
2、造管并重的原则。
真正做到“三分造林,七分管护”。
注重后期监管工作,把握栽植后生根缓苗的过程,保证土壤水分的供应,造林成活的关键性措施是造林后及时进行浇水管理。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
本文将从选址、土壤改良、植物选择、管理措施等方面,详细介绍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
一、选址
选址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造林地点时,应综合考虑土壤质量、水源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
优先选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区,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土壤改良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进行土壤改良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等方式改善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三、植物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树种进行造林。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相互关系,避免单一树种过度集中,以提高整体的抗风抗病能力。
四、管理措施
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至关重要。
首先,要做好灌溉工作,保证植物在生长初期得到足够的水分。
其次,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还要定期修剪树木,促进树冠的形成和分枝的生长,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提高造林成活率需要综合考虑选址、土壤改良、植物选择和管理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科学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建议能对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措施
浅析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摘要:当前影响制约植树造林的两大关键因素就是成活率和保存率,因此,必须分析掌握两率的成因,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既定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植树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措施前言:成活率和保存率严重影响、制约着植树造林的成果,必须科学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其中成因,积极研究对策,确保植树造林既定目标的实现。
1.明晰成活率和保存率概念简单说,造林成活率具体是指在一定造林面积内,造林成活株数占原来总植树株数的百分比。
造林保存率具体是指在植树造林后,所种植苗木受环境侵袭、人为伤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一部分新植株苗死亡,除去死亡的株数,所剩株数与总株数之比。
在正常情况下,,成活率往往大于保存率。
若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当,最佳状态可以实现成活率与保存率持平。
从实际工作中我们得到经验,对于成活率而言,紧紧能够表明苗木的繁殖能力和生存能力,取决于自身原有的营养物质生长,对于植株是否适宜本地的环境无从考究,将成活率评定造林更新是否成功的标准是不成功的。
2.制约植树造林的关键因素2.1成活率低的诱因。
成活率受到气候条件,包括雨水、光照;地面条件不适宜也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树种的选择也是极为严重的一个影响因素;实际造林情况与设计指标差距较大,管护措施相对滞后、资金匮乏都是致使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不高的原因。
2.2保存率低的诱因。
当前我国对造林工作管理极不到位,30多年的造林保存率仅有28%左右。
不适地适树,不遵循技术规程,验收制度流于形式。
成活率验收制度存在严重弊端,设置不科学,加之没有明确的验收主体,监管不到位。
3.坚持两原则3.1科学规划、适地适树的原则。
在制定造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立地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造林树种。
3.2造管并重的原则。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的重要手段。
在新时代下,我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高造林成活率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地方的造林工作效果并不理想,成活率低,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提高造林成活率是当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紧迫任务。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一、科学选种科学选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选用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树种,既能适应本地的灌溉水质、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又能够达到经济、美观等多种效益。
在选树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生长速度,耐寒性,耐旱性,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因素,不只是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综合考虑生态效益。
二、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是保证树木生长健康的重要措施,营养成分的供给与否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应该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宜的肥料和施肥时间,合理控制施肥量和施肥频率,保证树木在最佳状态下生长。
三、精细管理精细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必要手段之一。
管理的内容包括及时修剪、适时浇水、防灾防病、春季整形等。
及时的修剪能保证树干的通风,并促进新枝的生长。
适时浇水保证树木的生长环境。
防灾防病要及早发现病虫害的危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治。
春季整形能够刺激枝条的萌发和新芽的生长。
四、科学排布科学排布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以减少树木之间的竞争,保证每棵树有充足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应。
科学排布包括行距、株距和间距的确定。
行距和株距的确定应该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而定,间距则要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因素。
科学排布能够保证树木间的平衡生长,提高整体景观品质。
五、科学防护科学防护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必要条件。
防护的方法包括树苗防掠夺、防兔啃食、防大气污染和抗风沙等。
同时,还可以适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树干的健康成长。
六、加强宣传加强宣传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广泛宣传,使大众充分认识到造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的认识,引导广大民众爱护自然环境,形成广泛的造林保护意识。
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举措分析
林业科学LINYE KEXUE捉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举措分析郭向昕(岫岩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鞍山114300)摘要:林场造林可以防止水土过度流失,林木长成之后还可以形成新的区域微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为了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本文分析了提高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举措0关键词:林场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举措林场造林可以保持水土,改善区域土壤环境,释放氧 气,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起到防风作用,种植经济林还可 以增加收益,提供木材原材料"林场造林成活率是指一定的造林面积下成活总株数在总造林株数中的占比;林场保 存率是指保存下来的株数在总株数中的占比"造林的成活 率和保存率直接决定了造林的效益,根据目前的造林情况可知,林场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都偏低,因此,需要深入研究这, ,提成活率和存率,下 :一、造林之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林场造林是一长期的工作,该工作具有长效性、可 持续性,在造林工作开 前需要 、 的 ,这是决定林场造林成活率的 要因素"在造林 前,需要!的数据 和 的 二的种、规划不同种的种植面积及种植! 在造林前,造林的期效益,低造林的成活率和存率,同时造林 中入的 和 ,因此,在造林前需要深入造林区域 ,了 造林区域的和自然气, 根据 的造林 :0在造林 中,根据立地的 、气 和土壤、3 存植 ,以、造林目 指导,i 的造林时间、造林树种,确定造林种植密度和整地方式,善期造林 和, 根据造林的 1造林工"造林开始造林工作"二!做好整地规划工作造林 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土壤的含水量和养分,增大储水能力,土壤蓄水保,, 处 区域中存在的杂草和灌木,对杂草和灌木的处理增大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此外,整地还需拣走土壤中的一些石块,改变微!疏松土壤排除土壤中存在的有害气体, 可以后期造林提供良的 "造林 是 造林的第一步,这直接关系着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因此十分要"中要坚持高准,的时机秋季"造林小班中 常采用栽植穴、大鱼鳞坑、水平沟 , 哪种需要根据 的坡面、坡 破碎 决定"如果某地形的坡度大于25。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种植业 ・
提高造林成活率 的技术措施
田成 林
( 黑龙 江省延 寿县林 业局桃 山林场 10 0 ) 5 7 0
更新造林 成活 率不 能达到验收标 准, 是多年来林业 的一个难题 。特别 是近 几年来 , 生丰产林整 地退耕还 速 林 的 实 践 证 明 , 主 要 原 因 除 没有 做 到 适 地 适 树 和管 护 其 不 良外, 有苗木质量差和栽植技术不 当等因素。 还
2 苗 木 苗木 是 提 高 造 林 成 活 率 的 基 础 。 突 出抓 好 容 器 苗
及新 品种 的培育 , 做到造 什么林育 什么苗 , 什么苗有 需 什么苗 . 确保有足够 的大苗 、 壮苗 、 优质苗 。为保证苗木 质量 , 要做到起 苗 、 苗 、 运 栽植三 个环节中苗根不失水 , 在起苗前必须对苗圃地浇灌 一次透水 , 有利于起苗时不 伤根 系 , 防止苗木 失水发 生干旱 。栽植 时间要尽 量缩 短 , 好 随 起 随 栽 。要 选 择 根 系 发 达 , 根 多 壮 、 最 侧 粗 牙 眼好 、 无病 虫害的苗木 , 根系上微带细土则更好 。栽植 时 , 高矮 栽植 , 按 这样可避免大苗欺小苗 , 壮苗欺弱苗。 大苗栽植时还要注意原 向栽 植, 就是按苗木原来生长的 方向进行移栽 。 在荒 山荒沙地造林时 , 苗木运输 最好苗根蘸泥浆并 用湿草包好 , 苗木根系湿润 , 使 或用淡盐水 、 卤水浸根1 2 小时左右 , 也可 将苗木根部浸入流 水中。常绿树浸泡2
22 ・
一
天, 落叶树浸泡 1 , 天 这样可使苗木不失水 , 易成活 。 磷 是 植 物 细胞 核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3 克 过 磷 酸 将 千 钙 、5 克 黄 土 、0 千 克 水 搅 拌 成 浆 , 植 前 将 苗 木 根 2千 10 栽 系浸入此浆中3 ~5 分钟 , O 0 可抗旱 、 抗寒 、 提高成活率 。 树苗挖起 时, 由于 根 系受 到损 伤 , 植 后 吸 水 能 力 栽 下降 , 但是 叶 片依然 蒸腾 失水 易使 苗木 萎缩 , 影响成 活 。因此 , 要根据苗木本身 的大小 , 适当剪掉一些 叶片 和枝条 , 这样可减少蒸腾, 保持苗木水分的平衡 , 缩短缓 苗期 。 从苗 圃运到造林地的苗木应及时假植。针叶树种2 3 年生苗木应 培土假植 , 灌一次透水 , 埋严 实 , 以防风 吹 日晒 , 到 栽 多 少 取 多少 。 栽植 时 间 , 据 各 树 种 的 做 根 物候期而定 , 如果 是 阔 叶树 应 抢 在发 芽 前 在 缓 坡和 平 地 栽植 , 叶树要在返青而末抽“ 前 , 岗地和坡地栽 针 苔” 在 最好 。对萌芽 力强的杨树 、 柳树 、 紫穗槐 、 沙棘等树种可 将 苗 木 干 部 截 去 , 留 l厘 米 ~2 厘 米 的根 桩 , 截 干 保 O 0 用 后 的 根 桩 造 林 。可 减 少 苗木 水 分 的 消耗 , 利 于苗 木 成 有
春季植树造林推进措施方案
春季植树造林推进措施方案引言植树造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气候条件适宜,植树成活率高。
为了有效推进春季植树造林工作,特制定本推进措施方案。
一、加强宣传,提升植树造林的社会认知度1. 制作宣传标语和宣传海报,张贴在公共场所、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人流密集区域。
2.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推广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宣传植树对环境、生态的积极影响。
3. 开展植树知识讲座和宣传活动,引导公众参与植树造林,增强社会的生态意识和责任感。
二、加大政府投入,提供资金保障1. 明确植树造林的经费来源,增加财政投入,确保植树造林项目的顺利进行。
2. 鼓励政府设立植树造林专项基金,吸纳社会各界捐赠,增加植树造林项目资金来源。
3.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合作,争取到企业的资金支持,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格局。
三、建立科学的植树造林规划1. 制定详细的春季植树造林规划,结合当地的地理、气候、水资源等条件,科学合理地确定植树造林项目的类型、地点和数量。
2. 鉴定适宜的植树造林树种,注重选择具有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树种,提高植树效果和生态价值。
3. 进行土壤改良和水源保护工作,确保植树造林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四、加强植树造林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1. 制定植树造林技术培训计划,培训各级政府执法人员、植树技术专家和志愿者,提高他们的植树造林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
2. 定期组织植树造林技术交流会议、培训班等活动,促进技术和经验的分享和经验的传承。
3. 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推进植树造林科学研究,提高植树造林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
五、建立完善的植树造林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1. 建立植树造林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和考核春季植树造林工作,并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和成果。
2. 加强植树造林实施过程的督察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植树造林工作的科学规范和高效有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分析
摘要:在我国的北方进行植树造林时,一般是选在春季,在这个时间里苗木的成活率是相对比较高的。
森林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
而在实际工作中,苗木的成活率偏低、造林质量不高等问题一直是困扰植树造林工作的关键所在,并且还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植树造林;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s72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我国春季是植树造林的主要时间段,尤其是在北方,经过一个冬天的冻融之后,此时的土壤土质松软,含水丰富,正好适合树木的生根发芽,可以有效的提高植树造林的工作效率和成活率,因此,一般被当成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
一、春季造林主要技术措施
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我国北方多数地区的降水量有70%左右都会出现在夏季,也就是七八月份,应该说这段时间是土壤内部水分进行大量补充并不断蓄积的时期。
如果在这段时期内做好整地工作,就可以在实现在当前的土壤内部蓄存大约为210 mm的水分。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气温的缓慢回升,土壤内部所含的水分会有一个反浆期,这段时期内,土壤深层位置处所包含的水分就会不断的向上会聚,如果在这个时候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蓄留这部分水分就会为开春时节的植树造林工作提供了所需的水分。
提高春季造林成活率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1、要做到科学整地
整地是营造林工程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些地方在造林整地时总喜欢把工程区的灌草清除干净,既方便整地又整洁美观。
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弊病,清除灌草不利于幼苗的遮荫,在裸露的工程区仅留下孤零零的幼苗,使其饱受阳光的曝晒,周围没有为其遮挡风雨,阻止水土流失的其它植被,幼苗会因失水,鼠兔失去其它食物来源后的啃咬而枯萎死去,这一点应该引起重视。
当然,在新造林地中也不能让杂草肆虐,新造林应进行适量的杂草抚育,以减少杂草与幼苗争夺营养,并可防止新造林地发生火灾。
2、苗木栽植宜早不宜迟
应该说,多数地区进行相应的植树造林时大都会选择在春季,而在土壤内部解冻之后所含的水分达到一定栽植深度之后,就会进行抢墒造林,所以说在选择在春季进行造林作业时大都宜早不宜迟。
3、抗旱栽植技术
这里所讲的栽植技术主要包括造林时间、苗木选择、栽植技术等等。
而其合理、正确的造林时间大都以春季或者是秋季为佳。
早春造林又被称作顶凌造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土壤完成解冻之后达到相应栽植深度以后所进行的强墑造林。
在这个环节中需要注意的是,在造林过程中尽量选用一些饱满健壮的苗木,且保证其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水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一般来讲,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在植树造林过程中,初的植林密度为对其自身的保存率以及日后的林木生长发育有着直接影响。
平缓的地块以及沙地可以选
择植树造林的密度小些,而山区以及丘陵地带造林密度应该相对大一些。
二、大力营造混交林
营林工程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工程规划前既考虑到纯林的美观效果,又要兼顾混交林的诸多优点。
纯林与混交林相比,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态效益也不可相提并论,此外,纯林在预防火灾,抑制有害生物灾害,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方面都不如混交林。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营造混交林,是调节种间关系、提高生物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对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更好地发挥森林的防护功能起到重要作用。
采取针,阔,乔,灌混交模式造林,推广近自然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工造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植苗造林法的应用
植苗造林法,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
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主要是播种苗、移植苗或容器苗。
植苗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是苗木本身能否维持水分平衡,所以在造林过程中,从苗圃起苗、选苗、分级、包装到运输、假植、栽植前修剪,直至定植全过程都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
1、苗木选择
要求苗木干型通直,顶芽饱满,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
2、起苗和运输
起苗时严把苗木质量关,根据工程需要进行分级,及时蘸桨和假植,防止苗木失水。
运输苗木前要进行包装,容器苗要使用苗木转运箱,防止苗木在运输过程中散杯,挤压、断头。
在起苗运苗阶段,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把营养杯苗木进行全面浇水,困至3~5天。
运输途中,车辆要用苫布盖严,防止风干,并根据运输距离的远近进行浇水保湿,在造林场地人力运苗时要认真包裹苗木、不散包、不失水。
3、苗木假植
苗木运至造林地,不能立即栽植的必须采取假植措施。
假植点应选设在更新造林地附近,且交通方便、距水源较近或土壤湿润的林冠下、半阴坡或阴坡,上面再用浸过水的草袋子或苫布遮盖,随栽植随取苗。
4、苗木栽植
裸根苗栽植要用专用植苗工具---植苗锹,采用“两锹半”植苗法,确保苗木根系和土壤全面接触,以提高成活率。
用容器苗造林时视造林地块的立地条件和水分状况决定容器袋的去留,立地条件较好,土壤水分充足的地块可以去掉容器袋;沙地、土壤墒情不好的造林地块,可以把容器袋的底部去掉或将容器袋底部去掉后从下往上卷起再栽植,这样可以防止苗木根部水分散失,确保苗木成活。
四、抚育管理措施
苗木栽植后及时进行扩穴除草,定期割灌,为苗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有害生物的预防和除治,提高造林保存率。
五、结束语
春季造林,提前细致整地是基础,良种壮苗是根本,把握好造林时机是关键,抚育管理是保障。
应认真组织,充分做好准备,把握有利时机,确保春季造林获得好成效。
参考文献
[1]董旺.我与林业之缘[j].云南林业,2011(03).
[2]严玉新.提高山旱地造林成活率的综合的技术[j].农村科技,2009(7):98-99.
[3]赵秋梅.春季造林技术要点[j].现代农村科
技,2009(5):38-39.
[4]山广君,田泰,孟华,等.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山区春季雨季造林与管理措施的浅析[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s1):57-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