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百家姓的姓氏故事
中华姓氏趣味故事
![中华姓氏趣味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5058a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2c.png)
中华姓氏趣味故事在中华大地上,有着丰富多彩的姓氏文化。
这些姓氏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特殊的含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些中华姓氏的趣味故事吧。
一、李氏家族的传说李姓在中国是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相传,李姓始祖是黄帝的末裔李御夜,在远古时期斩杀了一只凶猛的大蛇,从而拯救了一座城市。
为了纪念他的英勇事迹,城市的人们将城市改名为“蛇李”,并将李御夜封为“蛇李公”。
后来,李姓便成了这个家族的代表姓氏。
二、赵氏的趣闻故事赵姓在中国同样是一个常见的姓氏。
有一个关于赵姓的趣闻故事流传甚广。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位姓赵的男子,他的头发长到了天上,乃至伸入了星空。
这个奇特的景象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大家纷纷前往观看。
赵姓男子的头发上结满了鸟巢,小鸟们在上面歌唱,这一幕充满了趣味和童趣。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姓赵的男子,便将他的名字作为姓氏延续下来。
三、王氏的启示故事王姓也是中国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叫王昭君的美丽女子,她被迫嫁给异族王子作为政治联姻。
然而,在异乡,她始终保持着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优雅。
她努力学习异族的语言和风俗,以顺应环境并且守护自己的尊严。
后来,她成功地影响了异族的王子和王朝,并且使得两个民族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王姓代表着勇气和智慧,能够克服困难,并且展现出中国人的优秀品质。
四、陈氏的传承故事陈姓也是中国非常普遍的姓氏之一。
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位姓陈的祖先,他非常勤劳努力,善于经商和农耕。
他的智慧和努力得到了上天的赏识,赐予他丰收和财富。
出于对祖先的崇敬,后代子孙纷纷选择陈为他们的姓氏,并且传承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陈姓代表着拼搏和勤劳,它承载着家族的传统和尊严。
五、刘氏的英勇故事刘姓也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姓氏之一。
相传,在中国古代有一位叫刘备的英勇将领,他英勇善战,赢得了许多战役。
他的忠诚和正直赢得了人民的爱戴,被尊奉为“仁德皇叔”。
刘备的事迹被流传下来,成为刘姓家族的荣耀。
百家姓姓氏由来小故事 关于姓氏的故事有哪些
![百家姓姓氏由来小故事 关于姓氏的故事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287c354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1.png)
百家姓姓氏由来小故事关于姓氏的故事有哪些说起自己的姓氏来源,许多人都不知道,刚好有朋友询问:我姓何,能不能帮忙查找一下“何”氏的来源呢?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百家姓》里的何姓来源,以及相关的名人故事。
第一,何氏来源是什么?关于何姓来源,有几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姬姓的韩厥,因为韩字读讹了,所以韩姓变成了“何”姓。
古代何韩一家,何韩不通婚。
二是外族的何姓,汉族里的何姓除了韩误读之外,其他的何姓大量的有非汉族血统。
在汉唐时期的西域,月支人建立了一个政权,叫康居,原来西域的一些小国都依附在康居政权之下,这里就有“昭武九姓”。
九姓里就有“何”姓。
这一支非常重要,如果何姓家族里有人的外貌鼻子挺拔,属于返祖现象,就有可能来源于这一支。
唐代的少数民族的吐谷浑,这里也有何姓。
后金时期,有一个大将叫何和礼,而他本姓为栋鄂。
他和他的后代都以何为姓。
三是他姓的改姓,查找历史,发现了几支改姓何的。
其中的安徽庐江县黄屯,有一支姓何的,他们是明代方孝孺的后代。
方孝孺的后代逃到了安徽庐江隐姓埋名,改姓了何。
这一支家谱今天还在,其中家谱规定,生姓何,死姓方。
就是说他们死了以后,按照规矩,念悼词的时候,把何某某改成方某某。
死后的墓地,也是方某某。
四是荷兰裔犹太人。
今天的澳门赌王何姓那一支,就是属于荷兰裔犹太人,他们是外国人,因为来香港发展,这才有了何氏。
所以,何姓有四个来源,通过何姓也可以知道中国姓氏文化的包容性。
第二,何姓的人才济济发源于安徽的姬姓何氏,世居庐江郡,后来形成了望族。
何姓人才历来很多,从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大概三百多年,庐江何姓见于正史的有十代48人。
连续十代有48个人名列正史,这是非常不得了的事情。
所以,何氏人才之盛,于此可见一斑。
如魏晋三国时期的何晏,就是有名的美男子。
有一个典故“傅粉何郎”,就是说何晏的故事。
何晏的娘亲嫁给了曹操,而何晏本人迎娶了魏国的公主。
何晏之死与政治斗争相关。
一次,皇帝问大臣,为什么何晏那么白?这位大臣嫉妒何晏的外貌,开口说道:他都是脸上涂了白粉,是假的白脸。
关于姓氏的传说故事
![关于姓氏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feeeab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4.png)
关于姓氏的传说故事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姓氏文化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关于姓氏的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其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伏羲制姓氏”。
相传,在遥远的远古时代,伏羲是华夏民族的创世神。
他看到人们为了区分彼此,只能用“你我他”这样的代词,觉得不够准确和庄重。
于是,他决定为人们制定一套完整的姓氏体系。
伏羲深入了解了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以及人类的繁衍和家族关系。
他发现,天地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元素构成的,而人类社会则是由父子、夫妻、兄弟、君臣、朋友这五种关系构成的。
于是,伏羲根据这些元素和关系,制定了五个姓氏:金、木、水、火、土。
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和作用。
在伏羲制定的姓氏中,每一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来历和寓意。
比如,“刘”这个姓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传说中,刘姓是帝尧的后代,因为帝尧曾经担任过“刘地”的官员,所以他的后代就以“刘”为姓氏。
此外,还有一些姓氏是由地名、官职等演变而来的,如“李”、“赵”等。
除了制定姓氏外,伏羲还制定了婚嫁制度,规定了男女的婚龄和婚姻方式。
他认为,男女婚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能随意结合,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制度。
于是,伏羲规定了男女婚龄应该在15-30岁之间,并且要通过媒人说亲、纳征、亲迎等六种仪式来完成婚姻。
总之,关于姓氏的传说故事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
通过了解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姓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的文明史。
有关姓氏的故事
![有关姓氏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b9cee5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14.png)
有关姓氏的故事姓氏,作为人们的家族标志,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传承。
每个人的姓氏都有着独特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姓氏是一种家族传承的象征,承载着家族的血脉和传统。
而不同的姓氏背后,都有着不同的起源和故事。
姓氏的来源多种多样,有些是源自祖先的名字,有些是源自家族的居住地,还有一些是源自祖先的职业。
比如“赵”姓最早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家,后来成为了一个姓氏。
而“张”姓则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部落名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姓氏。
而“王”姓则是源自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称,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姓氏。
这些姓氏都承载着古代历史的印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古代,姓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代表着家族的血脉,还代表着家族的尊严和荣誉。
因此,古代的人们非常重视自己的姓氏,传承家族的姓氏是每个人的责任。
在家族中,长辈们会传承姓氏的故事,让后人知晓自己家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这也是一种家族文化的传承。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的姓氏也有着丰富的故事。
比如在日本,姓氏通常是由祖先的名字、居住地或者职业演变而来。
在日本,姓氏也承载着家族的传承和荣誉,同样被视为非常重要的家族标志。
而在西方国家,姓氏也有着不同的起源和故事,比如“Smith”这个姓氏源自古代的铁匠,而“Johnson”这个姓氏源自古代的约翰的儿子。
无论在哪个国家,姓氏都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传承,是家族的标志和象征。
每个人的姓氏都有着独特的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传承姓氏的故事,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后人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方式。
姓氏的故事,是每个人都值得了解和珍惜的家族宝藏。
百家姓之《张》姓氏的传说故事
![百家姓之《张》姓氏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8795f3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8.png)
【导语】张姓,当今全国第三⼤姓⽒,多民族,多源流的⼤姓,分布较⼴,寻根祭祖可到河北清河、河南濮阳。
下⾯就给孩⼦们分享下百家姓之《张》姓⽒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 来源故事 来源⼀ 源于姬姓,出⾃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职官称谓为⽒。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黄帝⼦少昊青阳⽒ 第五⼦挥为⼸正,始制⼸⽮,⼦孙赐姓张⽒。
”⼜据《元和姓纂》所载:“黄帝第五⼦青阳⽣挥,为⼸正,观弧星,始制⼸⽮,主祀弧星,因姓张⽒。
”由上这两条史料的记载可看出,曾经是重要武器⼸的发明者挥公,其后⼈以张为姓⽒。
这⼀⽀由黄帝直接传下来的张姓以青阳为发源地,亦即清阳,清阳在清河以北⽽得名(今河北清河县东),是为清河张⽒。
民间⾄今“天下张⽒出清河”之说。
来源⼆ 出⾃黄帝姬姓的后代。
据《通志·⽒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夫解张,字张侯,其⼦孙以字命⽒,也称张⽒。
⼜载,张⽒世仕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国后,除部分留在原地外,⼤部分随着三国迁都⽽迁移。
其中,以迁居韩国的张⽒影响较⼤,历代都有⼊朝为官的。
韩国始都平阳(今⼭西临汾西南),后南迁宜阳(今河南宜阳县韩城),⼜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最后迁⾄郑(今河南新郑)。
赵国初都晋阳(今⼭西太原西南),后迁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最后⼜迁邯郸(今属河北)。
魏国始都安⾢(今⼭西夏县西北),后迁⼤梁(今河南开封市)。
是为⼭西、河北、河南之张⽒。
来源三 出⾃赐姓或他姓所改。
据《读史⽅舆纪要》所载,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孙便以张为⽒。
魏国⼤将张辽本姓聂,后改为张⽒,世居雁门马⾢(今⼭西朔县),后成为⼤姓。
另有韩、姬等姓⼈⼠和乌桓、⼥真、羯、鲜卑、匈奴、契丹等⼀些少数民族分⽀改姓张姓。
来源四 源于古奚族,出⾃唐朝时期奚族,属于帝王赐改汉姓为⽒。
奚族,是⼀个活动于唐、宋、辽、⾦时期的古⽼民族。
在历史⽂献中,常把奚民族⼈记作奚⼈、奚回。
小学语文百家姓故事演讲稿
![小学语文百家姓故事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02d2a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f.png)
小学语文百家姓故事演讲稿在中国的五千年历史中,有许多家族姓氏流传至今,其中有些姓氏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小学语文百家姓故事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谈谈“百家姓”这本书。
《百家姓》是一本古代的家谱书,书中收录了许多中国姓氏的起源和故事。
这本书的作者是南宋末年的著名文学家谢灵运。
谢灵运在书中通过诗歌的形式,将一百个姓氏串联起来,形成了一部家族史的宝库。
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姓氏的来源,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百家姓》中,有一些姓氏的故事非常有趣。
比如,“姓赵”的故事,相传赵姓是源自黄帝的后代,而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中的一位伟大君主。
赵姓的人们以勇敢、忠诚和仁爱著称,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功绩和传奇的故事。
另外,“姓钱”的故事也很有意思,相传钱姓是源自商朝的后裔,商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朝代,代表了古代中国的商业繁荣和文化发展。
钱姓的人们以聪明、勤劳和善良而闻名,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商业和文化的传奇故事。
除了这些故事,还有许多其他姓氏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比如,“姓孙”的故事,相传孙姓是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将领孙武,他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的《孙子兵法》被誉为中国古代兵学的经典之作。
孙姓的人们以勇敢、智慧和果断而著称,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关于军事和战争的传奇故事。
通过这些姓氏的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家族传承和文化积淀,还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人们对于家族、血脉和传统的珍视和尊重。
这些故事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些传统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让百家姓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永远流传下去。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百家姓故事的内容。
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家族传承和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故事,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的家族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这些宝贵的故事在我们心中永远流传下去。
百家姓原文与解析精选
![百家姓原文与解析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2f0db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1.png)
百家姓原文与解析精选百家姓,是中国古代的一本姓氏辞典,收录了中国现有百家姓的起源、由来、有关故事等内容。
百家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源于周代的姓氏。
以下是对一些百家姓的原文与解析的精选。
1. 黄姓(原文:黄)黄姓源于中国三皇五帝时期。
相传,嬴姓被赐予黄帝,后来的操守、耐劳等特点使黄氏成为一个庞大的姓氏集团。
黄姓在中国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是中国姓氏中重要的一部分。
2. 李姓(原文:李)李姓是中国人口中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李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的防姓。
相传,黄帝的后裔防昆得到李姓,后来传承至今。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重要的人物出现,如唐太宗李世民等。
3. 张姓(原文:张)张姓在中国姓氏中也是非常常见的一个。
相传张姓起源于夏朝,属于姜姓的支派。
姜姓得罪了夏朝的王室,被迫改姓为张。
张姓至今在中国人口中占有很大比例,也广泛建立了许多家族和后裔。
4. 王姓(原文:王)王姓也是中国人口中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相传王姓起源于中国五帝时期的姬姓。
姬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王昭君是姬姓的后裔,其子孙得到王姓。
王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重要的人物,如唐朝的杨贵妃等。
5. 刘姓(原文:刘)刘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五帝时期。
传说刘姓起源于黄帝的后裔刘累。
刘姓在中国各地都有分布,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姓氏。
刘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很多杰出的人物,如汉代的刘备等。
这只是对部分百家姓的原文与解析作出的简要介绍。
百家姓书中还有更多姓氏的起源与故事,这些姓氏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和族谱,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百家姓,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感受到姓氏背后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
正文至此结束。
有关姓氏由来的儿童小故事
![有关姓氏由来的儿童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76654e008a1284ac85043dd.png)
有关姓氏由来的儿童小故事【篇一:有关姓氏由来的儿童小故事】百家姓的由来黄相传黄姓是伯益之后。
伯益为禹所重用,他助禹治水有功,名重一时。
周代有黄国(今河南潢川县西),是伯益后裔的封国。
公元前648年被楚国消灭掉,其子孙以国为姓,称黄氏。
据考证,黄姓有声望的世家大族居住在江夏郡(今湖北云梦县东南)。
黄姓最早南迁到宁都黄石田坑。
黄姓也是唐朝至五代迁入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
黄姓氏宁都第三大姓,也是赣南客家大大姓。
-------------------------------------------------------------------------------- 周周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相传周人的祖先本来居住在邰(今陕西武沙县西南)。
到商朝后期,游牧民族不断侵袭周人,使得从事农业为生的周人无法安居。
于是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往周原(今陕西渭河平原一带),开荒耕种,兴建宗庙和宫殿,还修了坚固的城墙,从此称周族。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东周,将周赧王废为庶人。
当地百姓认为赧王是周家后代,因此称为周氏。
另外,还有一些改姓周的,如北魏时鲜卑皇族普乃氏、代北地区贺鲁氏、北周普屯氏等。
据赣南历代府县志记载,周姓从唐朝起历次大南迁都有移居赣南的。
-------------------------------------------------------------------------------- 赵造夫从华山一带得到8匹千里马辣的车子来到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他。
这时东南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镐京,发兵打败了徐偃王。
由于造父在这次平叛中立了头功,周穆王就赐给他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北)。
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命氏,称为赵氏。
造父就是普天下赵姓的始祖。
赵姓氏唐朝至五代南迁到石城的15个开基大姓之一,也是赣南客家大姓之一。
-------------------------------------------------------------------------------- 徐相传徐国是夏、商、周三代的诸侯。
《百家姓》故事节选
![《百家姓》故事节选](https://img.taocdn.com/s3/m/d56921cc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0.png)
《百家姓》故事节选一、殷天正的爱国情怀殷天正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忠诚的大臣,他有着超越个人利益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
在他的治理下,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繁荣。
但殷天正遭到了皇帝的嫉妒,被错判而被贬至偏远的山中。
在这里,殷天正丝毫没有放弃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注,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当地百姓兴办水利设施,改善了当地的旱涝灾情。
最终,他的功绩被皇帝知道,得到了平反,被重用任职高官。
这个故事中,殷天正成为了忠诚的代表,他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德深深打动着人们。
他毫不放弃的精神和为民造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二、宁缺毋滥的文化品质在古代,与家族和姓氏的荣誉和传承有关,尤其是《百家姓》中所涉及的百姓。
尽管如此,我们发现,古代的一些人在选择伴侣时并不会因家族成分而妥协自己的爱情和人生价值。
《百家姓》中的例子比比皆是,其中之一就是张耳妻宁缺毋滥的故事。
张耳的妻子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子,但她只愿意嫁给意中人,而不是看重对方的家族成分。
在一次村落内公开招亲的时候,她并不选择那些家族声望高、地位显赫的人,而只选择了张耳这个性格和为人正直的年轻人。
在婚后生活中,张耳妻子也和张耳一起努力经营家庭,为家族创造了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个故事中,张耳的妻子宁缺毋滥的品质打破了传统的姓氏概念,让人们看到了文化的重要性。
她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证明了人的价值不在于家族声望,而在于个人品质和价值。
三、刘备关羽张飞的忠诚择友原则刘备关羽张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群英,他们在战乱时期的忠诚之情深深感动着人们。
在《百家姓》中同样也有他们的择友原则的故事。
当刘备刚刚开始崛起,他虽然在人生旅途上辗转各地,但始终坚守着忠诚、仁爱、信仰的原则。
在此期间,他结识了关羽、张飞两位好友,并皆志同道合、互相呼唤。
张飞是个咆哮汉子,不喜大雅之堂,而关羽则是个守礼之人,遵从礼法。
当刘备第一次选拔手下时,他正是根据这种择友原则,选择了关张二人加入自己的队伍。
相反的,他对那些背弃信仰、追求个人利益的人则不屑一顾。
中国百家姓故事
![中国百家姓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6f9b65e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7.png)
中国百家姓故事《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
下面店铺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百家姓故事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中国百家姓故事:百家姓与“赵钱孙李”百、家、姓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这些姓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常见姓氏。
全国也有不少人以它们为姓,甚至还有人把它们当做百家姓的代称,与它们有关的故事或传说也经常可以见到。
在有关故事中,有些还与它们所表示的姓氏无关。
比如一个关于"赵钱孙李”的传说,是说从前在苏州一带有一个教书先生,有次正因一个姓李的有钱人生气,又碰巧有学生让他讲“赵钱孙李”是什么意思。
他便没好地讲道:“这赵吗,就是咱苏州话中所说的精赵,意思是放肆。
钱就是铜钱的钱字,孙就是小猢狲的孙字,李就是张三李四的李字。
”学生问:“这几个字要是倒着连在一起讲,能讲通吗?”老师说:“当然能讲通。
也就是:姓李的小猢狲,有了几个臭铜钱就精赵起来了。
”显然,这样的故事里,“赵钱孙李”的含义已经溢出了它的姓氏本身之外,成为民间的一种文化象征了。
此外.还有一个与“赵钱孙李”有关的谜语,说“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谜底也是赵钱孙李。
由上可见,本来是姓氏的“赵钱孙李”而不再被当做姓氏,也不再是姓氏的代称。
仅仅当做调侃的对象对待,反映了我国民俗文化内容的广泛和语言文化的丰富。
但另一方面,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情况。
就是“百家姓”三个字既是我国姓氏的总称,但它们同时又都是姓氏。
首先。
关于“百”这个姓氏,相传是春秋时期秦国名人百里奚的后代。
百里奚曾经是虞国的贵族,在虞国被晋国灭亡后沦为战俘。
成为一个叫晋伯的人的家奴。
后来,晋伯因事出使秦国,他也跟随;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到秦国的君主秦穆公,深受赏识.被用五张羊皮换了自由身,留在秦国辅佐秦穆公,后来官至大夫。
人称五羊大夫。
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便有人姓百,或者姓百里。
据史书记载,先秦思想家列御寇有个叫百丰的学生,汉代有个官吏叫百政,明代有担任千户官职的百恭、百通,都是在历史上知名的百姓人。
百家姓的小故事
![百家姓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29e661531126edb6f1a10b8.png)
百家姓的小故事【篇一:百家姓的小故事】春秋时代有个伟大的军事家名叫孙武,有一天去见吴王阖闾,吴王问他能不能训练女兵,孙武说:“可以。
”于是吴王便拨了一百多位宫女给他。
孙武把宫女编成两队,用吴王……【篇二:百家姓的小故事】百家姓故事范文一:2008年,我在北京市马泉营小学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让我背百家姓,是为了让我了解中华民族的姓氏。
当时,我有点不情愿。
但是,爸爸每天在上学、下学的路上都领着我念,在有意无意间,我就背了下来。
2009年,我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九小上二年级,当我们学到第16课《我们的姓》这一课时,老师问:“同学们,谁会背百家姓?”我高高地举起了手。
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了起来,老师说:“开始。
”我就从“赵钱孙李”一直背到“盖益桓公”。
同学们惊奇地看着我。
第三节课上课了,老师又点了我的名字,说:“你再把百家姓好好地背一背,我跟七彩阳光说了,要给你录百家姓。
”我听了,心里有点忐忑不安说:“知道了!” 放学了,我把这件好事告诉了爸爸,爸爸高兴地说:“好啊!儿子,多点东西是不是有用?”爸爸告诉我,他再给我准备一些关于百家姓的资料。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踏实多了。
晚上,妈妈回来,我兴奋地告诉她:“妈妈,我要出名啦!”当妈妈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搂着我说:“呀!儿子,你真棒!明天在家,妈妈先给你录一段试试……”有了爸爸、妈妈的支持,我信心百倍,我相信我一定能录成功!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早起1个小时,在爸爸、妈妈的帮助、指导下,我从发音、语速等方面都不断地提高。
5月21日,我充满自信地站在摄像机前,开始背了,由于第一次录节目,面对镜头,心里有点紧张,就像放不开手脚似的,中途有几次停顿,这次没有录成功。
主持人安慰我说:“没关系,明天再试试。
” 晚上放学,我把没有录成功的事情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都鼓励我说,就要像在家一样,不用紧张。
妈妈又给我录了一遍,我再次听到了自己的声音,信心倍增。
百家姓大姓赵的传说故事
![百家姓大姓赵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4d71f0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9.png)
百家姓大姓赵的传说故事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姓赵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百家姓大姓赵的起源故事赵(Zhào)姓据说出自嬴姓,得姓始祖为造父。
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
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
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
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
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
从此,造父及其子孙赵氏始祖--造父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
秦始皇家族为赵氏,宋朝皇室为赵,是国姓,当然放在“百家姓”第一姓。
“百家姓”的第一句,“赵”指“权”,“钱”指“”。
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
赵姓人口数是当今中国第八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九。
起源主要有三:1、出自嬴姓。
形成于西周,远祖为伯益,得姓始祖造父。
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
造父为伯益九世孙,是周穆王时著名的驾驭马车能手,因功被周穆王赐予赵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其后在战国初年建立赵国,公元前220xx年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2、皇帝赐姓。
如北宋太宗时,党项族拓跋部首领李继捧和李继迁先后归顺,朝廷分别赐姓名赵保忠和赵保吉;宋神宗时赐木荣姓名赵思忠;宋哲宗时赐河湟羌族隆赞青唐陇拶姓名赵怀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赐姓名赵怀义;辽政权光禄卿马植因有功于宋室,宋徽宗赐他姓赵,名良嗣;南宋初年,鲜卑族人宇文虚中图谋救出被金朝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因寡不敌众被杀,南宋朝廷赐他姓赵。
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尤以宋朝为最,犹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亲赐,据明弘治二年(1489)碑记,当时的犹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赵、金等十七姓,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加入中国籍的犹太医生俺诚,以“奏闻有功,钦赐赵姓”。
关于百家姓氏的传说故事
![关于百家姓氏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b2e5f5d783e0912a2162a44.png)
关于百家姓氏的传说故事关于姓氏的由来传说篇一清康熙年间,康熙皇帝南巡来到江南苏杭一带.当地有个姓”郤”的地方官接待康熙帝时,呈上名贴.因为”郤”字与”却”(古音qie,相当于今之”却”字)相仿,康熙帝脱口将该官的姓读成”却”.皇帝金口玉言,该地方官不但不埋怨自己的姓被读错了,反而叩谢皇上赐姓,倍感荣光.其家族的”郤”姓当然也就改读”却”音了.为了将此姓与”却”字区别开,该地方官专门造了个”郄”字呈报朝廷,被”康熙字典”收录.此后民间普遍使用”郄’字,郤字就搁置不用了.但仍有郤氏后人不愿改变祖姓读音,所以”郄”字还有一个读音为”xi”商朝末年,皋陶后裔有一个叫理征的人,忠心耿耿,多次进谏纣王,当时纣王暴虐无道,沉湎酒色,诸侯和百姓都很怨恨他。
纣王对理征的多次劝谏很恼火,便把他杀了。
理征的妻子契和氏听到消息后,便带着年幼的儿子利贞外出逃难。
契和氏本是陈国(今河南淮阳)人,想逃回娘家,又怕连累家人,于是便逃往豫西。
当走到今河南西部伊河流域的“伊侯之墟”(也就是伊侯以前居住过而后已经荒废了的地方)时,母子两人饥饿难忍、疲惫不堪,小利贞已经奄奄一息。
那里荒无人烟,根本无法找到食物。
幸好契和氏发现附近的野树还有一些“木子”(野果),于是采下来吃,这才保全了性命。
母子俩逃到豫东,在离淮阳不太远的苦县(今河南鹿邑)安家落户。
为了表示对“木子”保命的感激,而且理、李同音,能够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姓李。
这就是李姓的起源关于姓氏的由来传说篇二陈姓主要得姓于周朝初年的陈胡公满。
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
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实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继母。
因为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尧末年,不但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都嫁给了他,还以自己的皇位相传。
所以舜当政时,天下大治,人民丰乐,加上他常“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饮于醴泉”,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所以更加获得百姓的拥戴。
至他去世后,约35世传至胡公满,被周武王分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诸侯国,屏卫王室。
百家姓中国姓氏起源的故事
![百家姓中国姓氏起源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b480c0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8f.png)
百家姓中国姓氏起源的故事百家姓中国姓氏起源的故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百家姓更是代表了中国人的姓氏文化。
百家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姓氏文集,收集了中国常用的姓氏达到了百余个。
那么,百家姓的起源和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呢?一、姓氏起源人类社会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姓氏的形成也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最早的姓氏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人们用姓氏来区分不同的家族和血缘关系。
姓氏一般源于人名、地名、官职、族称、行业、物品等不同的来源。
中国的姓氏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秦朝和周代。
当时,贵族子弟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如“姬”姓、“嬴”姓等。
而普通百姓则以其父亲的名字加上“氏”字作为姓氏,如“张氏”、“李氏”等。
这种以父系血统为主要依据的姓氏系统称为“氏族制”。
二、百家姓的编纂和历史意义百家姓最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凌濛初,他将中国所有的姓氏按照韵字编成了一句诗:“百家姓故有八八。
”此后,陆续有人对这个编纂进行增补、修订和出版。
最具影响力的版本是清代末年的《百家姓校勘考略》。
该版本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百家姓的内容,使之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百家姓文集。
百家姓的编纂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姓氏学的研究以及历史记载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记录了中国人最常见的姓氏,还传承了中国人的家族文化和血统观念。
通过百家姓,人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姓氏的多样性和千百年来的历史变迁。
三、百家姓中的故事和传说百家姓中的每个姓氏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传说,它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例如,“赵”姓源自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据说晋国君主赵胜曾杀死了商代的末代君主。
而“钱”姓则与商代商纣王贪婪的故事有关,商纣王非常喜欢收藏贵重的金钱和宝物。
此外,“孙”姓源于“让孙庞”的故事,孙庞居住在鲁国的春秋时期,为了让位给懦弱的公子重耳,孙庞选择离开鲁国去避祸。
这个故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仁爱”的重要价值观。
还有一些姓氏与历史上的名人、传奇故事相关,如“曹”姓和三国时期曹操的故事等。
百家姓关于姓氏的故事分享
![百家姓关于姓氏的故事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ad7c2ae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39.png)
【导语】百家姓是⼀部关于中⽂姓⽒的作品。
按⽂献记载,成⽂于北宋初。
下⾯是⽆忧考分享的百家姓关于姓⽒的故事分享。
欢迎阅读参考!【篇⼀】百家姓关于姓⽒的故事分享:李 相传李姓的始祖为皋陶,他在尧⼿下做官,主管司法,官名为“⼤理”。
他的⼦孙世袭⼤理职务,历经虞、夏商三代,以官职为姓,被⼈称为“理⽒”。
商朝末年,皋陶的⼦孙理征因刚正不阿,执法如⼭得罪了暴君商纣王,被处死。
理征的妻⼉和⼉⼦开始逃亡。
因为沿途的李⼦树上挂满了⼜⼤⼜红的李⼦,母⼦俩摘取李⼦充饥才得以活命。
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感谢李⼦的活命之恩,母⼦俩改姓“理”为“李”,这就是李姓的由来。
很长⼀个时期,李姓还是个⼩姓。
但到了唐代,⼀部分其他姓⽒的⾂民因助李渊,李世民建国有功⽽被李⽒皇族赐姓李。
这样,李⽒宗族便庞⼤起来,⼀跃成为中国的⼤姓。
古代李姓中最早建⽴起名望的家族多住在西陇(今⽢肃兰州、巩昌、秦川⼀带),因此西陇便成为李姓家族的郡望源地。
现赣南许多李姓客家⼈都以西陇望族⽽⾃豪。
【篇⼆】百家姓关于姓⽒的故事分享:韩 黄帝传承,这是韩姓起源各种传说中最古⽼的⼀种。
黄帝时代是我国⽗系⽒族社会的⿍盛时期。
黄帝族从陕北的黄⼟⾼原开始,沿渭河黄河向东发展势⼒,与炎帝族合⼆为⼀,消灭东夷族⾸领蚩尤,建⽴了以黄帝族为⾸的部落联盟,黄帝因此被称为我国的⼈⽂初祖,中国⼈也称炎黄⼦孙。
传说中黄帝有⼆⼗五⼦,得姓者⼗⼆⼈。
《世本》记载,黄帝娶了西陵⽒的雷祖(嫘祖),⽣了青阳和昌意,昌意⼜⽣了颛顼。
《⼭海经》记载:昌意后来被贬谪到若⽔,⽣⼦韩流;韩流娶淖⼦族的姑娘阿⼥,⽣了颛顼。
颛顼是五帝之⼀。
韩流既是⼈名,也是其所在⽒族的名称。
韩流⽒族是从昌意族中分化出来的,这个⽒族便以韩为姓,第⼀批韩姓⼈由此产⽣。
韩流所处时代在距今五千年左右的龙⼭⽂化时期。
考古学者在龙⼭⽂化时期的河南汤阴⽩营等遗址内发现了⽔井。
井的四壁⽤井字形的圆⽊棍⾃下⽽上,叠垒⽽成。
井字形⽊架的⽊棍交叉处都有榫扣合。
百家姓趣事典故——程姓
![百家姓趣事典故——程姓](https://img.taocdn.com/s3/m/f0df77c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5.png)
百家姓趣事典故——程姓家谱传记⼀、程门⽴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程是洛阳伊川⼈,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
⼆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游酢,向⼆程求学,⾮常恭敬。
杨游⼆⼈,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岁,⽽且已考上了进⼠,然⽽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先⽣闭⽬养神,坐着假睡。
程颐明知有两个客⼈来了,他欲不⾔不动,不予理睬。
杨、游⼆⼈怕打扰先⽣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
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梦初醒,见了杨、游,装作⼀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乎!”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没⾛啊。
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
门外积雪,有⼀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雪”。
在宋代读书⼈中流传很⼴,后来形容尊敬⽼师,诚恳求教,⼈们就往往引⽤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半路杀出个程咬⾦隋朝末年,政治腐败,天下⼤乱。
有⼀个强盗名叫尤俊达,他想抢夺隋炀帝的皇杠,就在全国物⾊胆略过⼈、武艺⾼强的⼈做助⼿。
最后,他找到⼀个合适的⼈,名叫程咬⾦。
当时程咬⾦家很穷,⽼母亲体弱多病,全家全靠他在市场上卖⽵筢⼦维持⽣活。
尤俊达把程母接到⾃⼰的庄园⾥奉养,和程咬⾦两个⼈抢劫皇杠,结果满载⽽归。
隋炀帝的皇杠有三次都是在押运途中被他们抢劫⽽光。
不管押运皇杠的官兵有多少⼈、本领有多么⾼强,都被从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斧头杀的⼤败⽽去。
程咬⾦因为帮助尤俊达抢劫了许多皇杠,从此威名⼤震。
三、祝融⽒后⼈故事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程⽒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曾经出任⽕官“祝融⽒”的重黎,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孙。
关于程⽒的来源,有关古籍的记载很多,包括《姓纂》所记载的:“颛顼重黎之后,程伯休⽗其后也”;《万姓统谱》所说的:“程伯休⽗⼊为⼤司马,封于程,后遂为⽒,与司马⽒同,望出⼴平、安定”;以及《⼴韵》上所记述的:“商封重黎之后于程,因以为⽒”等等。
有关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
![有关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b012c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de.png)
有关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周姓在《》中排第5位,周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要源于姬姓,中国台湾土著族、瑶族、东乡族、彝族、布朗族、白族、蒙古族、回族、土家族、保安族、黎族、壮族、羌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1] 。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百家姓周的传说故事,欢迎阅读!有关百家姓周的起源故事源于周昌周姓的最早出现,可追溯到远古的黄帝时期。
据《姓氏考略》所载,相传黄帝时就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个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3] [4]源于姬姓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姬昌。
黄帝的后代后稷,姓姬,是周族的始祖。
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
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后,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及周朝遗民以周为氏。
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
[3] [5] 源于少数民族①南北朝时,北魏献帝的第二个哥哥,原姓普,后改姓周。
《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献帝时,把北魏国拓跋氏分为七份,以七兄弟统率之。
由此可知,拓跋氏改姓周氏的,不只献文帝的次兄一人,还有次兄统率的那一部分国人。
周氏,是北魏国兴旺的七族之一。
魏拓跋氏改姓周氏的后代,有隋朝名将周摇。
周摇(约507--590),字世安,是北魏献帝次兄普乃氏(普氏)的后代。
[6] ②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的,改为周氏。
③代北(今山西省东北部)的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
源于其他姓氏一是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改为周姓。
唐玄宗名叫李隆基,“姬”与“基”声音相近,当时长安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
二是五代后梁,成油的子孙改姓周。
成油(仙锐),是唐朝末年的荆南节度使,他是淮西人,成油生前本姓成,并未姓周,他是死后才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的。
姓氏由来传说、百家姓的由来(神话故事) (精选范文)
![姓氏由来传说、百家姓的由来(神话故事) (精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1c87effab069dc50220182.png)
姓氏由来传说远古时三皇之首的伏羲,手下有个大臣,名芝,以柏木为图腾,人称柏芝。
他协助伏羲治理天下立了诸多功劳,但并不因此而自满,深得伏羲的信任,后当上东方部落的首领,所以史家又称他为柏皇氏。
有一次,孟津河中突然出现了一只怪兽,龙首而蛇身,遍身长满龙鳞,高八尺五寸,形状象鱼又象驼,左右各生一个肉翅,在波涛中游来游去。
伏羲闻讯后,赶到孟津河边。
那怪兽看见伏羲后,更是精神抖擞,背上的龙鳞闪闪发起光来,似乎组成一种图案。
伏羲似有所动,知是神灵指点,忙命排香案顶礼膜拜。
当时柏皇随伏羲一起,见此灵机一动,赶快捡起一块烧过的木炭,迅速把怪兽身上的图案画在一块大石上。
等伏羲祀拜完毕,那怪兽即沉入水中不见,伏羲这才想起怪兽身上的图案没有记下来,十分遗憾。
这时,柏皇已把图案抄在木板上献给伏羲。
伏羲大喜,回去后日夜钻研,终于画成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天下第一图:太极八卦图。
由于柏皇氏聪明睿智,所以一直到周朝,他的后代都为帝王师,如颛顼帝的老师为柏夷亮父,喾的老师为柏招。
另外,黄帝的地官是柏常,佐禹治水的则是柏翳等。
所以,柏姓是古姓中的贵族。
后来,柏姓大多转化为其它姓氏,所以现在反倒不多了。
百家姓的由来(神话故事)古时候,有老两口儿,住在一个山脚下,门前是一条大河,老头儿在沙滩上开辟了一块瓜园,日子倒也过得快活。
可老两口儿有个心病,愁着没有人继承香火。
一天,老两口儿正在吃饭,门里进来一个白胡子老人,对种瓜的老汉说:“看你的瓜种的好,我把这倭瓜籽给你去种,记住,这瓜熟了不要去摘,它自己会落下来。
”说毕,就丢下一粒白粉粉的倭瓜籽,不见影子了。
老两口儿选了块最肥的地方,把那倭瓜籽种下了。
几天以后,冒出一个胖乎乎的幼芽。
老汉不断地浇水、施肥,眼看着长蔓、开花,结开果了。
秋后,满园的瓜都摘光了,只有那粒籽结出的瓜还静静地亮在地里,那瓜长得有磨盘大,皮都泛黄了。
一天天快黑的时候,老两口儿只听“叭”的一声脆响,赶紧跑到瓜地去看,只见那个大倭瓜正骨碌碌地向他们滚过来,在老两口儿的脚下停住了,“叭”的一下裂成两半,从里面跳出一对少男少女,“扑通”一下跪在老两口儿眼前,口唤爹娘,不住地磕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百家姓的姓氏故事
百家姓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蒙学教材。
以下为大家提供关于百家姓的姓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赵
姓氏起源: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
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
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他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
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
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
周穆王传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
为晋大夫。
到战国初年,叔带的12世孙赵襄自联合魏氏、韩氏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
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
公元前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赵氏。
钱
钱姓的来源果真与钱有关。
相传,钱姓是一个由掌管钱财的官名“钱府上士”而来的姓氏。
《通志·氏族略》记载:“颛顼帝曾孙陆终生彭祖,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
”因此,这一官职起源于周代,乃是负责钱财的管理和调度。
彭祖的子孙孚任职时就拿了官名当作自己的姓,从此就有了钱姓。
之后,其子孙后代沿袭了这一称呼,世世姓钱。
从钱姓的来源上看,钱姓是由彭姓分化而来,与彭姓有着共同的祖先。
钱姓和彭姓常常自认是一家人,曾有着遇难相帮、互不通婚等共同的约定。
事实上,钱姓的祖籍地是下邳(今属江苏),与彭姓的发源地彭城(今江苏徐州)并不在
一处。
但是,钱姓人一向把彭城作为郡望,其原因也正是由于与彭姓同源的缘故。
钱姓之人,最早都聚居在下邳一带。
下邳位一于现今江苏徐州的附近。
徐州古称彭城。
下邳、彭城两地非常接近,也一定程度上地证明了钱、彭两姓间的密切关系。
后来,钱姓逐渐南迁,分布到长江以南各地区,至今在江南吴兴、武进一带还有许多钱姓人家。
广东、福建一带,甚至在海外许多华人聚集的地方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
孙
一、来源有三
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
据《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
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
因此他又叫孙仲。
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
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
3、出自妫姓。
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
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
孙氏。
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
吴将孙武,其后也。
是为山东孙氏。
二、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
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
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
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
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
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
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
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
德明就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
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李
“李”是我国五大姓氏之一。
上古殷朝末年,有个贵族叫理利贞,为了逃避纣王的迫害,随母亲逃亡,到一处躲在李树下,又吃李子充饥,一生难忘,就改姓为李。
李利贞的十一世孙李聃,就是大家熟知的老子。
老子是思想家,后来被尊为道教始祖。
到了唐朝,皇帝姓李,并且常常对功勋卓著的大臣们恩赐李姓。
李姓历代先人还有如:〔李冰〕战国时在四川做郡守,修成都江堰,造福人民几千年。
〔李白〕唐朝大诗人,诗豪放,喜饮酒。
又叫李太白,后世的酒家尊他为神圣。
文人心目中,他是诗仙。
〔李自成〕明朝农民起义军领袖。
〔李时珍〕明朝医学家,著《本草纲目》。
〔李东阳〕明朝诗人,茶陵诗派的首领。
周氏来源较多,有以下几种:
一是出自姬姓,用国名作姓氏的。
后稷的裔孙古公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
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
古公的曾孙姬发,继承其父姬昌的遗志,联合诸侯,攻灭商朝,建立周朝。
平王以后,传至第24王周赧王时,於公元前256年被秦
国灭掉,以赧王为首的王族,都被废为庶人百姓,迁到今河南临汝县西北。
当地人称其为周家,於是他们就以"周"作为自己的姓氏。
二是周平王有个儿子叫姬烈,被另封于汝南(今属河南),被当地人称为周家,后来演
化成周氏。
三是东周庄王时,周公姬旦的后代周公黑肩企图杀死庄王而改立王子克,事泄被杀,其后代亦称周氏,这也是出自姬姓之周。
四是由姬氏改的周氏。
唐先天年间,唐玄宗名叫李隆基,为了避讳,把姬氏改为周氏。
五是鲜卑族复姓中有贺鲁氏,后改为周氏。
周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北魏时魏献帝的次兄晋乃氏改为周氏。
孝文帝迁都洛都后改鲜卑姓为汉姓周氏。
周氏除上述来源外,北周、唐、后梁时又有因改姓、赐姓而姓成的,还有冒为王姓而成的周氏。
周姓的祖根在河南,早期主要在河南繁衍发展。
吴
三千多年前,陕西岐山一带,有一周族部落,首领被称为周太王。
周太王生有长子泰伯,次子仲雍和小儿子季历。
季历的儿子昌聪明早慧,深受太王宠爱。
周太王想传位于昌,但根据当时传统应传位于长子,太王因此郁郁寡欢。
泰伯明白父亲的意思后,就和二弟仲雍一起逃到荒凉的江南,自创基业,建立了勾吴古国。
商朝灭亡后,周朝建立,周武王封泰伯第三世孙周章为侯,遂改国号为吴。
春秋时期,吴国被越国所灭,其王族支庶子孙不忘亡国之恨,便以国名“吴”为姓,泰伯也就成为了吴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