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与社会.doc
人类与社会
农业文明概述
学习目标
农业文明的历史走向
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
东西方乡村社会的特征
本章 重难点
1、农业文明的产生及历史走向
2、乡村社会的发展
3、东西方乡村社会的形态差异
4、农业文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自给自足经济的典型体现 反映古代农业、何为文明?
印度文明
最早被来自欧亚大草原的雅利安人所占领和统治, 当时的雅利安人缺乏商业文明因素,过着万世不变 的统治生活,现在的印度土著还在,但文化却变了。
华 规模小,曾强盛一时,但很早就成为 其它文明的一部分二灭亡。 夏 文较强的,具有夸张 明
在地理上与组织性 性的其它文明相隔 离,与之对垒的主 要是人口相对小得 多、组织性不强的 草原游牧民族。即 使被侵略和统治也 能同化作为统治者 的异族。这些征服 和统治也注入了新 的因素。
两河流域文明
三、农业文明与乡村社会
1、乡村社会的发展
狩猎
畜牧业
种植
原始农业
经济共同体
2、东西方乡村社会的形态差异
东方:农业条件好,一
家一户的独立生产能力较强, 在发展中形成东方的封建专 制主义,农业工具落后。
西方:农业条件差。但
这种条件却促使了对工具的 改进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3、东西方乡村社会的特征
建立能够抵御 自然变化风险 的生活方式
自然条件:良好的灌溉水源
肥沃的土壤 人文条件:相关气候知识 种植技艺 生产经验 制度政策:财产制度 社会组织
二、农业文明的历史走向
四大农业文明古国 古埃及文明 印度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华夏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农业发展的命运 为什么不同?
古埃及文明:
北方游牧民族 侵略而力量被消弱 马其顿国王亚 历山大 征服 被你罗马帝国统治成为附属国。
人类与社会演讲稿
人类与社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人类与社会这一重要的主题。
人类与社会是息息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也都是社会的一部分。
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深刻的话题,它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成长和发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
人类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我们依靠社会获得生存所需的一切,包括食物、衣物、住所等等。
同时,社会也塑造了我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
我们在社会中学会了合作、竞争、分享和尊重。
可以说,人类离不开社会,社会也需要人类来维持运转。
然而,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比如,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贫富差距、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在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那么,面对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明白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应该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我们要注重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们要加强社会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发展自己的潜力。
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才能够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努力,为人类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标题为《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在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中,自测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的自测参考答案。
第一题:什么是人类?简要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是一种智慧生物,具有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
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5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从直立行走开始,逐渐发展演化至今。
第二题:人类和动物有哪些区别?请至少列举三点。
1. 智力和语言能力: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具备更高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创造和进行复杂的交流。
2. 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可以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传统习俗。
3. 科技创新能力:人类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发明工具、改变环境、探索宇宙,并达到了其他动物无法企及的高度。
第三题:国家开放大学有哪些教育特点?请至少列举两点。
1. 开放性:国家开放大学采取开放的招生政策,不限地域和学历,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2. 灵活性:国家开放大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灵活性。
第四题:社会学是什么?简要介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
第五题:解释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根据社会期望和规范所扮演的位置和角色。
比如,在家庭中,父亲的社会角色通常是负责赡养家庭和教育子女。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地位标识。
比如,职业医生具有医生这个社会身份,他们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人类与社会
圆有一个故事:失落的一角,梦想着它能够滚动起来。
它彷徨地在路边等待,等待另一个缺了一角的圆来将它带走。
有时来的圆太方,无法滚动;有时来的圆太小,不合适;有时来的圆缺失了很多角,它填补不了。
它努力使自己变得引人注目,依旧无济于事。
它还要躲避着不和善的圆的挑衅。
终于有一天,它等到了适合它的圆,它们在一起飞快地向前滚动。
可不知不觉中,小角在长大,无法一起滚动了,缺圆离开了。
小角只好继续默默等待。
后来,小角遇到了一个大圆,它没有任何缺口。
小角羡慕它,想和它一起滚动。
大圆拒绝了,但它对小角说:“你可以靠自己滚动起来。
”小角受到了启发,慢慢地学会向前翻动,一次次地跌倒,但不放弃。
渐渐地,它的尖角变圆滑了,渐渐地,渐渐地,它也成了一个圆,实现了它的理想,不断向前滚动。
希尔费斯坦用简单的文字,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缺圆与缺角之间构成了一对矛盾体,每个缺角只有一个适合它的缺圆,这是其特殊性所在。
合适的缺圆出现时,矛盾得到了解决,然而随着小角的长大,新的矛盾也开始出现,小角在解决矛盾中慢慢成长着。
恩格斯说,意识是地球上“美丽的花朵”,这是对意识作用的生动描绘。
辨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动和活动。
其实,每个个体的成长乃至社会的发展,都似从一个小角到一个圆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发展亦是如此。
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已经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那么,如何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如何促进自然的发展,如何实现二者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社会,这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认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和谐社会,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和谐社会包括许多方面,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人类与社会
一、名词解释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起始发展的。
2.大气圈——由于地球的引力吸附而包围地球的气体圈层,主要由各种气体物质(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水汽及悬浮尘埃组成。
3.民族——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生活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共同文化认知的稳定人群。
4.种族——种族是指在自然体质特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的人群,也称人种。
5.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
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6.一夫一妻制——单偶婚(一夫一妻制)实际群婚制与对偶婚之后的又一种人类家庭发展形式,是指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家庭形式。
这种家庭形式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是以经济条件为基础,发展到后期是以感情为基础,是人类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准之一。
7.阶层——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或谋生方式不同而区分的社会集团。
阶层是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
不同阶级及其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不同的社会阶层。
8.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按区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组织。
9.法律——法律是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的、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并通过国家强制保证的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它是意志与规律的结合,是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它应当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10.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制长期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体系完整,特征鲜明,我们将其总称为“中华法系”。
人类与社会
人类与社会引言人类与社会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关系,人类是社会的构建者和参与者,社会则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舞台。
这篇文档将探讨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从人类社会的起源、发展到当代社会的特点和挑战,旨在加深对人类社会的理解。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当时的人类开始聚集在一起形成小规模的社群。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耕生活,社会组织逐渐发展壮大。
农耕社会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和其他河谷地区,这些社会通过农业生产和贸易形成了初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社会组织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式。
古代文明如埃及、希腊、罗马等,以及现代社会如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形态的演变以及科技的创新,都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社会的特点当前,人类社会正处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期。
以下是当代社会的几个重要特点:1. 全球化全球化是当代社会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紧密。
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 科技革命信息技术革命给当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和合作。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 社会多元化当代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由于全球化的推动和个体的自主选择,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多变。
多元化的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4. 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进程和消费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气候变化、生态破坏、资源匮乏等问题正对人类社会产生严重的影响,需要全球合作来应对。
社会发展的挑战与未来展望尽管当代社会取得了许多成就和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重要挑战。
人类与社会
知识经济是一种信息型经济, 是一种创新型经济, 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 还是一种可持 续发展型经济。请结合实际对以上主要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1 46 0
试卷代号 :12 17
中央广播电 视大学20 07 06 0 学年度第二学期“ -2 开放本科” 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
人类与社会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特殊重要的意义 。
第四, 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型经济。在工业经济时代, 社会经济的增长依靠对自然 资源的掠夺, 人们创造物质财富, 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达和繁荣, 但是, 也导致 自然资源的急剧 枯竭和自 然环境的严重污染, 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知识经济是在人类面临发展危机的 时候产生的, 是解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正确选择。
将靠知识和技术 的创新。
第三, 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知识经济也可称之为智力经济, 人类正在步人一 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 配置, 知识的生产、 分配、 使用( 消费) 为主要因素的经济时代, 也就是“ 科 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的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 智力、 知识、 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 占有, 将 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取决于所拥有的信息、 知识和智力。智力将成 为未来社会的最紧缺的资源, 谁掌握了智力资源, 谁就拥有了财富, 谁就具有了经济发展的主 动权。智力资源的基础是人才, 故而在知识经济时代, 人才的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开发, 就具有
1美洲大陆的发现和通往东方新航路的开辟, . 史称“ 地理大发现”它发生在( ,
A. 1 5世纪初 C 1 . 6世纪初 B 1 . 5世纪末 D 1 世纪末 . 6
2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是( .
A.东亚、 中美洲和中国 西亚 、 。 中美洲和中国 B ,西亚 、 印度和中国
人类与社会教案.doc
人类与社会教案杨光灿2005年8月课外作业 课后小结年 月曰 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案课时女排 6学时P271、人类是如何认识宇宙的起源的?3、我国农历编制具有哪些特点?现行阳历的闰年与我国农历有什么差别?教学检查人员签字:课题 第一章生命的发源地 述地球及其环境概 授课班级 03—1、2 教学目的1、 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掌握地球的构造、运动及与人类生存的关系3、 理解地球生物、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教学重点1、 太阳系的构成和地球的构造、运动2、 地球上的生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教学难点1、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2、 太阳系的构成和地球的构造、运动序言:一、关于教材、作者情况的简要说明二、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学习方法、考试要求的简要说明三、关于本课程学习目的、意义的说明1、从学生专业知识耍求(小学教育)方面2、从学生素质发展方面(智商、情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自然、社会、人生)——思维水平(道德水平、情感色彩、价值取向)……关键点:(1)从认识论角度正确定位学生目前的状况{道德、情感(亲情、友情、民族情、国家情……)知识、技能、价值观、思想水平}。
(2)从社会发展角度正确对待目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4)从就业情况及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定位、规划发展前程。
第一章生命的发源地球及其环境概述第一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一)宇宙的起源自然科学领域最大最复杂的难题—神秘的宇宙几种假说(补充内容)第一种:“宇宙永恒”假说。
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邦迪、戈尔特等人提出。
认为自古以来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密度及运动状态都处在一种稳定状态。
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范围内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
宇宙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化,在整体范围内则是稳定的。
第二种:“宇宙层次”假说。
法国天文学家沃勒等人提出。
恒星是一个层次,星系是一个层次,星系团是一个层次,超星系团又是一个层次……第三种:“宇宙大爆炸”假说。
学习人类和社会发展
人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互动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制度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需 要平衡发展。
人类对社会的贡献
创造物质财富:人类通过劳动和智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科技进步:人类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福利。 传承文化:人类创造了各种文化,并通过传承和发展,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维护社会稳定:人类通过建立各种社会制度和规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明显
02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结构演变
奴隶制社会:奴隶主占有 生产资料和奴隶,出现贫 富分化
原始社会:以亲缘关系为 基础,共同劳动,平均分 配
封建社会:地主占有土地, 农民依附于地主,形成严
格的等级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 有资本,工人出卖劳动力,
贫富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与变革
经济发展阶段: 从农业经济到工 业经济,再到知 识经济的发展
人类和社会发展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人类Part Three
人类与社会的关 系
Part Four
未来发展趋势
01
人类发展历程
人类起源
非洲起源说:人类起源于非洲,约10万年前走出非洲迁往世界各地 直立人进化:从早期直立人进化到现代人类的演化过程 语言和文化的出现:随着人类的发展,语言和文化逐渐形成并传承至今 农业革命:约1万年前,农业革命的出现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进入文明时代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
全球化趋势: 国家间经济联 系更加紧密, 跨国公司发挥
人类与社会
1.哈勃定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经过大量的实际观测发现,遥远的星体正在离我们而去,整个宇宙正处于膨胀之中,并且还发现,对于我们地球观测点来说,星体背离地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离地球越远的星体,退行速度越快。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①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西北半壁人口极为稀疏;②人口明显集中于沿海,越往内地人口越稀疏;③人口的低地指向性,即人口垂直方向上的不平衡。
3.人类社会资源及其分类:社会资源是指自然资源以外的其他所有资源的总称,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知识技术资源、管理资源、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4.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梅多斯《增长的极限》布伦特兰夫人《我们共同的未来》5.婚姻:婚姻可以界定为男女两性之间基于社会文化认可的性的经济的结合而产生的具有互惠性和义务的夫妻关系。
6.家庭结构的类型:核心家庭;扩大式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形式(孤老家庭)7.民族: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8.阶层:通常指同一阶级中因财产状况、社会地位的不同而区分的社会集团。
9.中华法系:中国古代法制长期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体系完整,特征鲜明,总称为“中华法系”。
10.原始农业的起源:原始农业起源于北纬40°~南纬10°之间在地理和气候上大体相似的几个地区,它们多属于半干旱的高地或丘陵地区,西亚、中美洲和中国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11.现代农业的走向:①科学技术进步;②农业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③农业人口日趋下降;④向智力密集型发展。
12.商业革命: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乃至世界的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
主要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强国的崛起和价格革命。
13.市场经济:所谓市场经济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对资源进行社会配置、通过价值规律来调节经济运行的一种经济运作形式。
《人类与社会》第二讲
矿产资源的耗竭
• 举例:
美国的黄石公园,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国家级公园,相当于我 国神龙架保护区类似级别的公园,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现公园 里的柏杨树没有了,专家分析原因,排除了森林大火和气候的变化, 因为公园以外的柏杨树照样长的茂盛,结果研究分析公园里残留的 柏杨树,都是在大灰狼灭绝之前长成的树,大灰狼灭绝之后,就没 有新的柏杨树长成,而此时期正是公园内糜鹿数量迅速增加的时期, 经过观察分析,糜鹿属于大型食草动物,把幼柏杨树的叶子都吃了, 幼柏杨无法成活,后来公园的工作人员从加拿大引进了31头大灰狼, 大灰狼控制糜鹿的数量,小柏杨树才能成活,这样就形成了生态平 衡,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在生物链中,都有它们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 其 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Ä Å ò¡ ¢Ö Ͷ ú¡ ´ 21Ç ½¹ ÊÒ é± É¡ «´ Ôª Ū í
´ 21Ç ¡ ½¹ ÊÒ é± É¡ « ùª ¸ »È ¹Ì ë Áª µ äÌ Öͳ ÁÕ þ° ߣ ¬¬ Ú· Ì ¦½ ² í¸ «» ±Ó ë« ¢Õ ¶Ë ÇÉ â£ ¬ áµ É ßÈ ùÓ ÍÅ ÈÉ ×ª ðÇ ÄÄ îÅ È ÁÆ ³ ú¸ îÈ ®Ã º£ ¬Ô ÙÅ «Ä ò« ´ §µ Ë û· À³ ת £¸ ¤· ʶ Û½ íÆ ú ¬Ì É ³Ê ±¡ £ Ͷ Ö úÇ Ä« ¢Õ ¶Ö Ͷ ú¹ Ò£ ¬Ò ª áµ É ßÆ ç¸ áÆ ú° ú¾ ¦£ ¬Ô öÄ ¼ Ú· ¬ ̶ ú¾ ¦· Ê° ¸´ ÌÉ áµ ßÅ È ñÆ À ú¸ îÈ ®Ã º£ ¬ª ×Í ë· ¾° ¸ ¯Ò ´ ¡³ ש Ϋ ¢Õ ¶¶ úÀ ñ» ¹ À ÂÔ « Ù³ ÙÒ ¸Ë ¸£ ¬µ ÷Ì î¶ ¤¬ ÷ ¹Ò ´ ªº òº òË §Å û ¹ Àº ¨Æ è âµ Õ öÖ ÍÍ Á½ ²¼ ªÕ ¶ ´ 21Ç ¡ ½¹ ÊÒ é± É¡ « ¼³ Á Á ³ Ù ª¾ Ë È² ØÇ ¶Å «Ç ½ç º Ù ³ ªÌ Ë ¿Ò ¸Ç ½Ê ¹³ ÁÉ ò Ù ³ º¬ Õ ÷À ·¬ ¹ª µ Ù ³ Ò ¸ þ ´ ý Å Á È ° ¼ ¼ ° ¼ ° ¼ ° ´ 21Ç ¡ ½¹ ÊÒ é± É¡ «Ö ÷Ò ªÁ ÙÅ Ü «£ Ö · Ö£ « · Ö£ « · Ö£ « · »¹ À ÇÔ ¬ ² ÓÄ ¹ ¼ ³Ç Ç © ÓÆ ë ç¸ áç Å· ˱ ÖÍ ø« ¢Õ ¶ £¸ ª ¤Ó ë¶ Ûí ½ ÷Ò Ö ªÅ ·É å³ Á÷ ¬Ó À Ö´ Ç Ë
《人类与社会》第四章阶级、阶层与国家
《人类与社会》第四章阶级、阶层与国家一、本章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知道阶级与阶层的概念,了解国家、法律、军队和战争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历程。
其中的重点是关于阶级、阶层、国家、法律的基本观点和它们的作用。
难点是阶层的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战争的性质。
二、本章内容提要家庭、私有制与阶级、国家起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上一章的基础上,本章的主题是“阶级、阶层与国家”。
我们选择了22个问题,来介绍相关的内容。
1、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马克思指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阶级是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但又不十分发达时产生的。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也就没有阶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就有了剩余产品,就为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财富提供了条件,也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私有制的出现,就引起财产占有关系的不平等,引起贫富的分化,使阶级的产生有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分工和交换的发展,加速了财产的积累和集中,从而推动了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在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中,一部分氏族首领、酋长、祭司、公断人在担任公职中,凭借其权力和地位侵占公产,并利用交换和战争的机会发财致富。
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氏族内出现了富裕氏族成员,他们凭借占有较多的生产资料,剥削他人。
同时,战争俘虏和氏族内部一些负债的穷人则沦为奴隶。
2.阶级消亡的条件是什么?阶级的消亡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列宁指出:“为了完全消灭阶级,不仅要推翻剥削者即地主和资本家,不仅要废除他们的所有制,而且要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要消灭城乡之间、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差别。
这是很长时期才能实现的事业,必须大大发展生产力,必须克服无数小生产残余的反抗……必须克服与这些残余相联系的巨大的习惯势力和保守势力。
”换言之,阶级消亡需要以下的条件:第一,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第二,废除任何私有制;第三,大力发展生产力;第四,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彻底改造小生产,克服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人类与社会演讲稿
人类与社会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人类与社会”。
人类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人类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行为和选择也会对社会产生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人类与社会之间的联系。
人类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建设者,我们通过劳动和创造,使得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同时,社会也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条件,让我们能够生存和发展。
人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就像是一根纽带,紧密地将我们联系在一起。
其次,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人类的行为和选择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
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社会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发展。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相互影响,我们才能够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最后,让我们思考一下,作为人类,我们应该如何与社会相处。
首先,我们要尊重社会的规则和秩序,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守法公民。
其次,我们要关心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最后,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人类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中,我们既是社会的一部分,又是社会的创造者和建设者。
我们要认识到人类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做一个尊重社会规则、关心社会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公民。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谢谢大家!。
人类与社会
人类与社会三,论述题1,第一题: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它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
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
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
邪教与一般宗教不同,其基本特征:一是教主崇拜,教徒对教主要绝对服从,甚至为教主而死;二是实行精神控制,编造了种种歪理邪说,用各种欺骗方法对教徒实行强制性的洗脑和精神控制,使信奉者脱离社会正常生活,甚至与社会对立,仇视社会;三是秘密结社,邪教一般都建立了以教主为核心严密的又是等级森严的组织形式,通过隐秘的方法进行活动;四是危害社会,为了实现政治图谋,邪教教主往往鼓动信徒用极端的手段与社会对抗,甚至不惜以牺牲信徒的生命为代价,制造反社会、反人类的事件。
邪教在世界各地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它们具有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本质,是新宗教运动中出现的一颗毒瘤。
近年来,由于邪教组织频频制造恶性事件,各国政府都加强了对邪教的打击力度,制定或完善关于惩治邪教的法律、法规,采取取缔邪教组织,惩办邪教头目,增强民众的防范意识等措施,联合行动围剿邪教团伙,有力地遏止邪教的蔓延2/和平与发展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这与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分不的与发展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它们之间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关系。
首先,和平与发相互影响的关系。
人类与社会课后作业辅导第一章和第二章
人类与社会课后作业辅导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人类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与社会是紧密相连的。
人类是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是人类生活的舞台。
人类与社会的关系涉及到人类的社会行为、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等方面。
人类的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中的各种行为表现。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必须与其他人类进行交往和合作。
在社会中,人们通过语言、表情、姿态等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和理解。
人们还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同时也会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约束。
社会组织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
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形式。
社会组织可以是家庭、学校、企业、政府等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社会组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实现社会秩序和稳定。
社会组织也可以是人们自愿组织的,也可以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强制组织的。
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制度是指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
政治制度是指人们在政治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和运作机制。
经济制度是指人们在经济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包括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分配机制。
文化制度是指人们在文化方面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包括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教育制度等。
人类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人类的行为和选择会影响到社会的运行和发展,而社会的制度和组织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和选择产生影响。
人类的社会行为受到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约束,而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也是在人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人类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相互塑造的过程。
第二章:人类与社会的互动人类与社会的互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行为和选择会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社会的制度和组织也会对人类的行为和选择产生影响。
人类与社会的互动是通过各种机制和渠道实现的。
人类与社会的互动是通过社会交往来实现的。
社会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
人们通过语言、表情、姿态等方式进行交流,从而实现信息传递和理解。
人类与社会
1\《人类与社会》的课程性质和开设的必要性分析第一,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综合性人才的要求,这是开设综合性课程的时代背景。
第二,基础教育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使开设综合性教师教育课程成为一个必然趋向。
第三,小学教师职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征,是开设综合性课程的现实依据。
2\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这样来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环境持续能力基础上;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关注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鼓励对环境保护有利的经济活动;在发展指标上,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
3\“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内涵包括这样几个层次的内容:(1)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发展。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享有平等的、不容剥夺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2)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理论上结束了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它极力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之一。
(3)在环境保护方面每个人都享有正当的环境权利。
(4)要求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5)加快环境保护新技术的研制和普及,并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
1.“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是谁提出的?该理论有哪些主要内容?“宇宙大爆炸”理论是美国的著名科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提出的。
“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发生的一次爆炸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就是从这时开始发展的。
2、什么叫哈勃定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经过大量的实际观测发现,整个宇宙还处于膨胀之中,遥远的星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而且,从地球的测点来说,越遥远的星体远离我们而退行的速度越快,星体逃离地球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离地球越远的星体,退行速度越快,这就是著名的“哈勃定律”。
人类与社会
2、世界上主要的民族
• 世界上民族共有3000个左右,目前世界上
人后在1亿以上的民族有7个:汉人,印度
斯坦人,美利坚人,孟加拉人,俄罗斯人,
巴西人,日本人。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民族识别并经中央政 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由于汉族以外的 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 为“少数民族”。 • 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 居、相互交错居住。
1、地球表层环境的物质构成
第一,大气圈
成分:以氮、氧、二氧化碳为主
世界气象组织将大气圈 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 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第二,岩石圈
50km 250km
岩石圈 软流层
包括地壳和部分地幔物质,由坚硬的岩 石组成,构成固体地球的刚性外壳。
第三,水圈
• 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 称,由地球上的海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 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 的圈层。
(2)太阳系的起源
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 “星云假说”。 首先在银河系星云中分离出太阳星云,然 后太阳星云逐渐演变成星云盘,最后在星 云盘中产生太阳和行星。 星云说是目前科学认识水平下最具有说 服力的一种关于太阳系起源的理论。
(三)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和形成演化
•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一)宇宙的起源和恒星的演化 1、宇宙的起源 • (1)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提出著 名的“哈勃定律”,成为开展现代宇宙学 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 “遥远的星体正在远离我们而去,整个宇 宙正处于膨胀之中;逾遥远的星体远离我 们而退行的速度逾快,也即是星体背离地 球逃离的速度与其距地球的远近成正比。”
(2)完全形成的人 早期猿人
晚期猿人
人与社会文档
人与社会引言人与社会是一门研究人类与社会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涉及到人类行为、社会群体、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等多个方面。
人与社会不仅关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还探讨了社会对个体的影响和塑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人作为一种生物,具有智慧和情感。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离开了社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人的本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在社会中,人的行为受到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制约。
人们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互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并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
同时,社会对个体的塑造也是不可忽视的。
人的认知和行为习惯都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社会与个体之间形成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社会对个体的影响社会对个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中学习和适应社会规范和文化的过程。
个体通过社会化获得了社会的价值观、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
社会化对个体的发展和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体与社会进行相互作用和交流,通过模仿、学习、接受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言语等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个体通过社会化进一步融入社会,并在社会中扮演特定的角色和地位。
2.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面临困难和压力时,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支持和帮助。
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社会支持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物质上的援助以及信息上的帮助,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3. 社会认同在社会中,个体通过对社会群体的认同来建立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
社会认同是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建构,是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接受和认可。
社会认同可以帮助个体找到自我归属感,增强自尊和自信。
社会认同的建立涉及到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的认同以及个体的价值观和信仰等多个方面。
社会认同的建立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素,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对1.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错2. 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2. 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99.9%。
对错3.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要素构成。
对 3. 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对4.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 亿年前。
对 4. 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总是固定5.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关系。
对不变的。
错6.猿与人都有A、B、O、AB等血型。
对 5. 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对7.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错 6 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错8.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错7 人的需求可分为生存需求、享乐需求和自我发展需求三个层次,其中自9.有人认为 20 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
对我发展需求是最基本的需求。
错10.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对8. 当今世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增加得更1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对快。
错12.“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会秩序。
错9. 控制人口的增长有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人口素质尤其是文化教育素13.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稳定的特征。
错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人口的控制。
对14.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对10. 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和积极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二策略。
对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叮叮小文库11. 在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环境、资源三大问题中,资源问题是最根本18.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自然资源是发展的根据这一原理已发生根本的问题。
错改变。
错12. 我国地大物博,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对19. 由于在不同的环境中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不海外资源的依存度依然较低。
错同的人类文化对13.为确保我国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切实执行保护资源、提高资20 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所处的环境不断变化的历史。
对源再生能力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三大政策。
对21. 1973 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第一次提出的“没有破坏的发展”14.所谓温室效应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 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口号,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雏形。
对象。
错22. 1980 年 , 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 、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和联合15.为了遏制环境破坏的发展势头,我国已将环境保护作为第一项基本国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策。
错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
错16.1997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京都会议),对23.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主席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全面控制臭氧层破坏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
错表了著名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并获得第42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可17.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利用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持续发展”思想在全世界得到重视。
对的过程。
对24“可持续发展” 思想追求的目标是当代人需要的满足和后代人生存与发展权利的统一。
对25.“可持续发展”思想强调不应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用社会、经济、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对三1. 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的,由国家所认可的男女结合的合法形式。
对2.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制度的婚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对3. 性是婚姻的基础和全部错4. 功利型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错5. 内涵型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对6. 家庭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7. 核心家庭的最主要特征是人数少、规模小。
错8. 扩大家庭可分为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两种对9. 家庭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有单身、新婚、“满巢”和“空巢”阶段。
错10. 家庭的功能包括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
错叮叮小文库11. 血缘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社会组织。
错12. 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
错13. “普那路亚”这个名称是夏威夷群岛土著人发明的。
对14. 一夫一妻制的现代家庭是男女平等的家庭错15. 对偶婚是从多偶婚向单偶婚过渡的一种婚姻制度。
对16. “不婚族”人数增多是当代社会婚姻的一个变化。
对17. “短婚”、“速婚”“闪婚”在现代社会是平常事。
对18. 网络为男女平等创造了条件。
对19. 家庭功能向社会转移是婚姻与家庭功能弱化的原因。
错20.开放的同伴关系有利于促进婚姻双方心理和精神的发展。
对四1. 阶级产生的前提条件是道德关系的破坏。
错2. 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职业的划分。
对3. 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表现,有着积极的作用。
对4. 有些“蓝领”行业的收入高于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是不正常的。
错5. 改革开放后,个体、私营和“三资”等新的经济发展快是社会的进步。
18. 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新技术引发军事变革,标志着当代军事新发展。
对对6. 国家最根本的本质是调和阶级关系。
对19. 判断战争的基本依据是军事力量的对比。
错7. 国家的职能可分为政治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两类。
错20. 战争与和平不是一对矛盾,同心同德才是克敌制胜的法宝。
错五8. 国家消亡具有渐进性和自发性的特点。
对9. 工农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体,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对 1.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依法 2. 早在公元前 9 世纪,欧洲就形成了一些新的城市中心。
错治理国家的重要理念。
对 3. 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对11. 法律是通过利益调整从而实现社会正义的工具。
对 4. 40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被称之为超级城市。
对12. 大陆法系是根据美国法律体系建立的。
错 5. 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现象被称为躲避生计城市化。
错13. 英美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等为基础而建立的法系。
对 6. 中国、西亚和中美洲是人类最早的三个农业中心。
对14. 在法治传统里,国家政治制度也必须纳入法律之中。
对7. 公元前 2000 年左右,印度河流域的农业已发展到较高水平。
对15. 法律的社会作用包括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作用两部分对8. 宗族组织在乡村社会事务中没有教化、司法、征收税赋等功能。
错16. 战争的需要也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直接动力。
对9. 农业资本主义发展有普鲁士和美国的两条道路。
对17. 军队和战争形态是随着社会发展、生产水平和制度的变化不断演进的。
10.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迈出了前进步伐,还有处于领先地位的。
对对11. 工场手工业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对12. 18 世纪 60 年代起有些国家出现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现象。
对13.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斗争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对11. 古代最长驿道是从苏撒到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以弗所,全长约 2400 千米。
14. 1825 年,资本主义第一次周期性经济危机发生在美国。
错对15 细胞学说、进化论和电子技术被称为十九世纪科学的三大发现。
错12. 古代人们已经突破了畜力、风力和人力作为动力的系统。
错六13. 最原始的汽船是由爱丁堡的一个银行家制造出来的。
对1. 商人的出现是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
错14. 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的纵深发展。
对2. 16 世纪以来,西欧通常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对15. 随着现代交通进步,加快了人口外流,不利于地区安定。
错七3. 1913 年至 1919 年期间,中国一度出现商业贸易的黄金时期。
对4.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商业贸易起了推动作用。
对 1. 崇拜自然是最原始的宗教。
对5. 早期世界市场形成后,商业贸易进行了国际分工。
错 2. 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错6.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由价值规律调节经济的经济形 3. 现代宗教越来越强调人权高于神权。
对式。
对 4. 新宗教运动”是提倡不同于传统宗教教义的新兴的优秀的宗教。
错7. 市场经济既不同于自然经济、又不同于计划经济,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5. 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对对 6. 民俗学是反映国家或民族特殊文化的一门新兴学科。
对8. 现代的市场竞争就得依靠商品价格低廉化。
错7. 对精怪、冥界、巫医、魔法、占卜等迷信活动应该禁止研究。
错9. 市场经济产生于封建社会的早期。
错8. 每年清明时扫墓是祭奠祖先的重要方式。
对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作用。
对9. 个体习俗化过程说明社会成员应按自己的行为习惯行事,不受控制。
错10 人的童年行为习惯对于人的一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11. 原始时代,人类就会制作项链等饰品。
对11.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对12. 人类最早的栖身之处是窝棚、地穴、土窑等自然处所。
错12. 联合国 5 个常任理事国任何一国都拥有否决权。
对13. 社会等级制度会在餐饮、服饰等等活动中体现出来。
13. 1945 年 4 月 25 日,联合国正式成立,并生效。
错14. 文化差异对民俗的影响不是很大的。
错14. 联合国把国际法院作为处理日常务的行政机构错15. .“百里不同俗”说明相隔百里一定会有不同的风俗。
错15. 中国是稳定亚太以至世界局势十分重要的力量。
对八九1. 二战以后,以亚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
错 1. 现代化的实质是工业化,是指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化的过程。
对2. 美苏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的实施错 2.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走向现代化的幸运儿。
错3. 1955 年的万隆会议表明第三世界国家独立地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对 3. 最早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封建士大夫阶层。
对4.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两极政治格局最终崩溃的标志。
对 4. 亚非拉国家现代化是由西方工业文明引起的典型的外源性现代化。
对5. 1991 年 8 月,戈尔巴乔夫辞去总书记职务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5. 第三次世界现代化浪潮发生在二战之前。
错对6. 二战后两种社会制度矛盾已成政治格局的主要问题。
对 6. 布雷顿森林体系来源于在美国布雷顿召开一次森林会议。
错7.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不能成为遏制世界战争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