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区地质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住宅小区地勘报告

住宅小区地勘报告

1.前言韩城耕读苑住宅小区1号~5号楼岩土工程勘察(详勘)工作,是根据西部建筑抗震勘察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见附件),并受陕西文化产业(韩城)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由我院于2012年12月完成。

1.1拟建建筑物概况建筑物概况一览表表1.1注:建筑物室内设计标高来自设计总图所示。

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划分,1~5号楼属甲类建筑,其余建筑均属丙类建筑;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划分,地基基础设计等1~5号楼为乙级,其余均为丙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2 勘察技术要求勘察目的是为施工图设计阶段提供岩土工程资料,具体技术要求是:1) 查明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对场地建筑的适宜性做出评价;2) 查明场地地层岩性、结构、埋藏条件,提供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3) 查明场地黄土湿陷性质,确定建筑场地湿陷类型和地基湿陷等级;4) 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5) 评价场地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6) 对场地进行地震效应分析,提供抗震设计所需参数;7) 对基础方案进行论证,评价桩基可行性,选择桩基持力层,提供桩基设计所需参数,估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8) 提供基坑支护设计所需参数,对基坑开挖与支护提出建议。

1.3 勘察工作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GB 50021-2001);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 50025-2004);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住宅小区的建设项目日益增多。

为了确保住宅小区的安全与稳定,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勘察的目的是为了查明该住宅小区建设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二、勘察工作概况(一)勘察任务及要求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和相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包括:查明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岩土性质;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规律及腐蚀性;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基础设计参数等。

(二)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主要依据以下规范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 年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 年版)等。

(三)勘察方法及工作量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钻探、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

共布置勘探孔____个,其中控制性勘探孔____个,一般性勘探孔____个,钻探总进尺____米。

采取原状土样____件,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____次,静力触探试验____点。

三、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该住宅小区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地面标高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

场地地貌单元属_____。

(二)地层结构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1、填土:主要为杂填土,成分较复杂,厚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

2、粉质黏土:呈褐黄色,可塑状态,厚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

3、粉土:浅黄色,稍密状态,厚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

4、砂土:主要为细砂,中密状态,厚度在_____米至_____米之间。

5、卵石:杂色,中密密实状态,厚度较大。

(三)岩土物理力学性质通过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得到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如下:1、填土:重度_____kN/m³,压缩模量_____MPa,承载力特征值_____kPa。

贵州某小区房屋勘察报告范文

贵州某小区房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I、文字部份序言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概况(二)、地质岩性构成(三)、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二、场地及地基地震效应评价三、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评价四、结论与建议II、图表部份*****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小区住宅楼施工图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序言****地产开发委托我公司对***小区住宅楼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一)、设计条件拟建建筑物平面设计呈矩形,长74.00m,宽12.00m,层高八层,建筑底面积888.00m2。

(二)、勘察目的和技术要求1、判明建筑场地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

2、查明有无可液化粉土及砂类土层,判定其液化的可能性,划分土的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3、查明建筑场地地层结构特征及其均匀性和软弱土层的分布状况,并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着重查明勘察深度控制围主要受力层土或岩石的力学强度,并对其承载力和变形特征作出评价。

5、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对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提出稳妥、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和技术要求,本次勘察采用的指导性规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7-89、《建筑抗震设计规》GBJ11-89等,并结合现行有关岩土工程勘察的规程,规定进行勘察工作。

(三)、勘察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根据甲方提供的长74.00m,宽12.00m建筑平面围,沿建筑物周边共布置钻孔16个,编号NO1-16,最大控制孔深21.80m,最浅5.10m。

2、为了解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基承载力及变形指标,进行了标准贯入(SPT)试验9次,采取原状土样5件进行室常规试验,岩石样三组进行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试验。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及室试验,实际完成工作量列于下表1:实际完成工作量表钻孔孔口标高为假设标高,以建筑场地外矮砖墙顶面假设标高为1800.00m进行引测计算。

一、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一)、场地概况建筑场地位于****小区,四周均邻建筑物,北为巴西中路。

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1工程概况XX公司拟在XX市XX路旁兴建XX工程,拟建建筑物为6幢20-30层楼房及附属2-5层楼房,为框架结构楼房,建筑总高度99m,设1层地下室,开挖约4.00米,场区交通便利,大型施工设备可进场施工,场地东面为河涌(与基坑边线相距约12~精品文档,超值下载18m),南面为空地(他人用地),西面为规划道路,北面为规划道路,拟采用桩基础,拟建场地内地下无管线埋藏,上空无高压线通过。

2勘察工作2.1勘察目的、任务和依据XX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场地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

目的是为了查明场地内的岩土类型、分布、岩土性质、地下水基本情况及判定场地类别,对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对地基持力层、基础形式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提供合理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为基础的设计、基坑支护和施工提供岩土工程依据。

按规范及甲方、设计方要求共布置69个钻孔,其中控制性孔32个,一般性孔37个。

本次勘察以勘察合同及下列规范等为主要依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省标《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22-2008)省标《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 15-91-2013)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 15-31-2003)省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 15-38-2005)省标《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本次工程勘察质量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所提交资料可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基坑设计和施工的岩土工程依据。

建筑地基勘察实践报告(2篇)

建筑地基勘察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地基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本次实践报告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详细记录了建筑地基勘察的过程、方法及结果,旨在为今后的地基勘察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某住宅小区2. 项目地点:某市某区3. 建设单位: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 勘察单位:某地质勘察院三、勘察目的1. 了解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为建筑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2. 评估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建筑物安全。

3. 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四、勘察方法1. 地貌调查:通过现场踏勘,了解场地地形地貌、植被、水文地质等基本情况。

2. 地质测绘:利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场地地形测绘。

3. 地质勘探:采用钻探、探井、槽探等方法,获取地下土层信息。

4. 室内试验:对采集的土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确定土层的力学参数。

5. 地下水调查:通过调查场地地下水分布、水位、水质等信息,了解地下水对地基的影响。

五、勘察结果1. 地貌特征:场地地形平坦,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 地层结构: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以下几层:(1)素填土:层厚0.5~1.5m,主要成分为黏土、粉土。

(2)粉质黏土:层厚2.0~4.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3)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4)粉质黏土:层厚2.0~5.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5)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6)粉质黏土:层厚2.0~5.0m,可塑~硬塑,力学性能较好。

(7)粉土:层厚2.0~5.0m,松散~稍密,力学性能较差。

(8)强风化基岩:层厚2.0~5.0m,风化程度较高,力学性能较差。

3. 地基承载力:根据勘察结果,场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50~200kPa。

4. 地下水:场地地下水埋深较浅,水位在0.5~1.0m之间,对地基无影响。

南京谋小区详细地质勘查报告

南京谋小区详细地质勘查报告

目录1概述 0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任务 (1)1.3执行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1)1.4勘探工作量布置 (1)1.5勘察测试方法 (2)1.6实际完成工作量 (2)2 工程测量 (3)3 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3)3.1 地形、地貌 (3)3.2 岩土体工程地质层特征 (3)4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的统计和选用 (4)4.1数据处理及指标统计 (4)4.2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分析提供 (4)5 水文地质条件 (6)5.1 地下水类型 (6)5.2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6)5.3 地下水水位 (6)5.4土层渗透性评价 (6)5.5地下水水质及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6)6 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7)6.1 场地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分组 (7)6.2 场地类别 (7)6.3 饱和砂性土液化判别 (7)6.4 抗震地段 (8)6.5 软土震陷 (8)7 工程地质评价 (8)7.1 场地稳定性评价 (8)7.2 地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评价 (8)7.3 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条件 .......................................................................................................... 8 8 地基岩土承载力、基础方案 . (8)8.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8)8.2地基基础方案 (9)8.2.1天然地基 (9)8.2.2 桩基础 (9)8.2.3成桩可能性评价 (9)8.2.4桩基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10)8.2.5 单桩承载力估算 (10)8.3基坑施工方案 (10)9 结论与建议 (11)附图、表:1勘探点一览表1张2勘探点平面位置图1张3工程地质剖面图17条4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2页5分层土工试验成果统计表5页6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及液化指数计算成果表 1 页7分层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18 页8 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9岩石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1页10三轴剪切试验成果图2页11钻孔柱状图(控制性孔)23张12水质分析检测报告2页13 波速测试报告1份1概述1.1工程概况拟建南京同仁康博花园--康雅苑9-12栋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东路东侧;该项目由4栋高层(17F)和1栋商业用房(1~2F)组成,±0.0标高未定,框架结构,具体柱网间距、单柱荷载未定,拟采用桩基础。

西充县阳光诺.丁山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西充县阳光诺.丁山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川省西充县阳光.诺丁山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勘察单位: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勘察证书:处长:工程负责:何智审核:校核:提交时间:2010年4月8日目录一、前言 (3)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一)地形、地貌 (4)(二)地层与岩性 (4)(三)地质构造与地震 (5)(四)不良地质作用 (6)(五)水文地质条件 (6)(六)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6)三、地基评价与基础型式 (7)1、地基评价 (7)2、基础型式 (7)四、结论与建议 (8)一、前言我单位受四川省可瑞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的西充县阳光.诺丁山小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详细勘察),勘察时间2010年3月4日至2010年4月6日。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按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三级场地,按地基的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丙级。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程及规范,此次岩土工程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1、查明拟建建筑物场地范围内的岩层、岩性在平面及空间的分布规律,各层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对地基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做出工程地质评价;2、查明场地有无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3、查明场地的地质构造及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4、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做出评价,提出合理的、经济的基础建议方案。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按下列技术规范及标准执行: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局部修订本)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拟建的西充县阳光.诺丁山小区一期工程位于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晋城镇青春大道和广欣路交汇西南角,交通方便。

拟建6+1F层,砖混结构,拟采用浅基础。

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珠三角地区某小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引言本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小区项目进行的,旨在对该项目的地质和土壤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二、地质背景该小区项目位于珠三角地区,属于平原地区。

根据前期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该区域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层覆盖,地下水位较浅,地下水流较发达。

区域内没有明显的地质灾害和地质隐患。

三、勘察范围与方法本次勘察工作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区域内的土地,共分为A区、B区和C区三个部分。

勘察方法主要采用现场观察与测量、取样与试验、实验室分析等方法。

四、地质条件1.地层情况:根据本次勘察的钻孔资料,项目区域主要由第四纪冲积层构成,包括粉砂、细粉砂、黏土等。

第四纪冲积层厚度一般在5-15米之间。

2.岩石性质:根据取样分析,冲积层土壤主要由砂、粉砂和黏土组成,粒径分布较均匀,黏土含量较高。

3.水文地质:地下水位较浅,一般在2-5米之间。

地下水流较发达,主要呈现径流形式。

五、地质灾害隐患评价根据勘察结果和对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分析,认为该小区项目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和地质隐患,适合进行房屋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六、建议与意见1.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应做好地测与勘察工作,合理安排建筑物的位置和布局,避开可能存在的建设障碍。

2.土地平整后,应进行合理的排水设计,保证地下水的正常排泄,防止积水和水浸引起的地基沉降等问题。

3.建议在施工过程中注意地下水的抽排,避免施工期间水位过高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4.项目建设完成后,应定期进行地质勘测和监测,密切关注地质和水文情况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七、总结通过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该小区项目的地质和土壤条件有了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不存在明显的地质灾害和地质隐患,适宜进行房屋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在项目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按照勘察报告的要求,做好地质勘察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安全。

某住宅小区地勘报告

某住宅小区地勘报告

某住宅⼩区地勘报告⽬录1 ⼯程与勘察⼯作概况 (3)1.1 ⼯程概况 (3)1.2 勘察的⽬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3)1.3 岩⼟⼯程勘察等级 (4)1.4 勘察⽅法及勘察⼯作完成情况 (4)2 场地环境与⼯程地质条件 (4)2.1 ⽓象、⽔⽂条件 (4)2.2 地形、地貌 (5)2.3 不良地质作⽤及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发育程度 (5)2.4 地层概述 (5)2.5 暗河、沟浜、墓⽳、孤⽯等对⼯程不利的埋藏物的特征、分布 (5)3 岩⼟参数统计 (5)4 地下⽔和地表⽔评价 (7)4.1 地下⽔和地表⽔特征 (7)4.2 ⼟层的渗透性及抽⽔试验 (8)4.2 地下⽔和⼟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 (8)4.3 地下⽔对基础⼯程的影响评价 (8)5 场地地震效应 (8)5.1 区域地质构造 (8)5.2 地震 (8)5.3 拟建筑物设防烈度 (9)5.4 场地⼟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9)5.5 场地砂⼟液化判定....................................................................................... 9 6 场地岩⼟⼯程分析与评价 (10)6.1 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0)6.2 地基⼟岩⼟⼯程特征分析与评价 (10)6.3 地基岩⼟参数建议值 (10)6.4 地基⼟均匀性分析与评价 (10)7 基础分析与评价 (10)7.1 基础⽅案分析与选择 (10)7.2 桩基设计参数确定 (11)7.3 单桩承载⼒的估算与确定 (12)7.4 成桩可⾏性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 (12)8.1 基坑规模及周边环境及重要性等级 (13)8.2 基坑⽀护⽅案 (13)8.3 地下⽔治理⽅案 (14)8.4 纯地库基础抗浮 (14)9 结论与建议 (14)附表附图附件荆州市荆州区荆西拆迁还建住宅⼩区岩⼟⼯程勘察报告1 ⼯程与勘察⼯作概况1.1 ⼯程概况受荆州市荆州区城乡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对拟建的“荆州区荆西拆迁还建⼩区”所在场地进⾏了详细阶段的岩⼟⼯程勘察⼯作。

乌海市天鸿瑞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乌海市天鸿瑞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证书等级:综合甲级证书编号:050105—kj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乌海市天鸿瑞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图号:2012—09A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呼和浩特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证书等级:综合甲级证书编号:050105—kj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乌海市天鸿瑞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阶段)图号:2012——09A院长:总工程师:审核:项目负责:内蒙古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勘测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呼和浩特二〇一二年六月三十日目录文字部分1.工程概况2.勘察工作概况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4.场地地震效应5.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分析、评价6.地基评价7.结论与建议附件一:载荷试验报告共1份附件二:剪切波速测试报告共1份图表部分1.勘探点一览表共2 页2.地层统计表共2 页3.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共2 页4.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共2页5.勘探点平面位置图共1 页6.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5页7.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共5页8.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共7页9.地基土的腐蚀性试验报告共2 页1.工程概况拟建的乌海市天鸿瑞园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是由内蒙古天鸿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筹建,并委托我公司对该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拟建工程位于乌海市和平街以北,沃野路以西,交通便利。

本次勘察主要以5#、6#、7#、8#、9#、10#、11#、12#、13#、14#、15#、16#、17#、18#楼、会所及临街商铺为主。

层高十八至二十四层,16#、17#、18#为地下二层,其余为地下一层。

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有关条文规定该拟建物的安全等级属二级高层建筑,框剪结构,基础埋深约6.00——10.00米,建筑物的长、宽见平面图。

建设及设计单位未提供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和说明,因此我公司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及特征并结合国家现行相关规范要求来组织实施此次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顺泰家园)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顺泰家园)

柳州市柳北区黄村村民委员会黄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顺泰家园住宅小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二〇一二年八月柳州市柳北区黄村村民委员会黄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顺泰家园住宅小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工程编号:GK2012111勘察起止时间:2012年8月4日—2012年8月10日提交单位、资质等级:广西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200007-kj)法定代表人:白爱忠技术负责人:廖培涛审定人:陈爱华审核人:朱贤明项目负责人:王惠中报告编写人:王惠中提交日期:2012年8月17日企业法定代表人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本企业此次出具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其附件材料的全部内容是真实准确的。

我知道报送虚假的资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此次报送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其附件材料如有虚假,本企业及本人愿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的处罚。

企业法定代表人:2012年8月1 日编录人、记录人声明我们郑重声明:我们在此次工程勘察过程中,布孔数量、深度、位置、孔距、取样等均满足勘察纲要的要求,出具的原始记录的全部内容是真实准确的。

我知道报送虚假的资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此次报送的原始记录如有虚假,我们愿接受吊销上岗证书的处罚,并愿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给予的处罚。

编录人:王惠中记录人:蒙珊茂韦家贵兰贤生蓝念乐2012年8月4日目录1 前言 (1)1.1工程概况 (1)1.2勘察目的与任务 (1)1.3勘察的技术依据 (2)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确定及工作布置 (3)1.5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5)2.1地质构造及气象水文 (5)2.2地形地貌 (7)2.3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 (7)2.4不良地质作用 (9)2.5地下水 (9)3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1)3.1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11)3.2场地与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11)3.3地基土分析评价 (12)3.4地基基础类型的分析评价 (15)3.5基坑工程分析 (39)4 结论与建议 (41)4.1结论 (41)4.2建议 (41)附表、图(附报告内)表号表名附表1 土工试验成果报告附表2 压缩试验汇总表附表3~10 三轴压缩试验成果图表附表11 土的易溶盐分析成果报告表附表12~13 岩石抗压试验成果报告附表14~15 水质分析报告附表16~19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表附表20~23 钻孔土层剪切波速测试成果图表图号图名比例尺01 黄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顺泰家园住宅小区岩土工程详细勘察钻孔平面位置图1:500 02~14 黄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顺泰家园住宅小区水平1:200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剖面图垂直1:200 15~59 钻孔柱状图1:200附照片钻孔岩芯照片(10页)1前言1.1 工程概况1.1.1 柳州市柳北区黄村村民委员会拟建的黄村城中村改造工程顺泰家园住宅小区位于柳州市红碑路一侧,场地北临胜利小区,南临月华园小区,中间穿插一条规划道路。

某小区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图文)

某小区边坡工程勘察报告(图文)

1 序言我院受三亚京海成房地产XX公司的委托,承担了XX市鹿港绿洲小区边坡工程勘察任务,于20__年7月1日进场,至20__年7月16日野外作业结束,历时16天。

1.1工程概况鹿港绿洲小区边坡工程地位于XX市凤凰路东侧下洋田村三巷片区临春岭西侧山脚下,边坡平面累计南北长度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山体高程约为18.0~60.0米不等,最大坡角约45度,坡底高程约14.0米,边坡类型为永久性岩质边坡,破坏类型为滑移型,安全等级为一级,岩体类型属Ⅳ类,岩体完整程度属较完整。

[拟建场地与北坡位置关系]1.2 勘察的目的、任务和技术要求本次勘察主要为边坡治理提供充分的岩土工程参数依据,以达到安全、合理的整治边坡的目的。

其勘察的主要任务是:①查明场地地形地貌特征,场地不良地质现象和性质;②查明场地岩土的类型、成因、工程特性、覆盖层厚度、基岩面的形态和坡度,岩石风化程度和完整程度;③查明岩体主要结构面的类型、产状、延展情况,闭合程度、充填物情况、充水情况,力学属性和组合关系,主要结构面与临空面关系;④查明场地内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其工程特性指标;⑤查明场地所在地区气象、场地水文地质条件;⑦提供场地所在地区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⑧对边坡工程是否存在滑坡(或潜在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以及开挖或构筑的适宜性作出结论;⑨提供边坡设计所需的相关参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潜在的不稳定边坡的整治措施和监测方案的建议以及边坡整治设计、施工的注意事项。

1.3 勘察依据和执行标准本次勘察所执行的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如下: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__年修订版);3、《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__年版)。

1.4 勘察的工作方法及工作量根据任务要求,结合本工程特点,采用如下勘察方法:(一)、工程地质调查测绘1、调查测绘内容①收集工程所在地区区域地质概况,调查其周围是否存在不良地质现象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条件、规模、性质及发展情况。

住宅楼地质勘察报告

住宅楼地质勘察报告

住宅楼地质勘察报告一、项目概况二、勘察范围本次勘察的范围包括用地的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质灾害隐患、地震烈度等。

三、勘察方法本次勘察采用了现场勘察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现场钻孔、岩芯采集、标本检测等。

四、地质条件分析1.地层结构:本地地层主要由第三纪沉积层组成,主要包括砂岩和泥岩,层厚约20米。

2.岩性:砂岩质地较松散,容易发生坍塌;泥岩含水量较高,有一定的可塑性。

3.地下水位:根据勘察结果,本地的地下水位较为稳定,平均深度为8米。

五、地质灾害隐患1.滑坡:勘察区域周边地形较为陡峭,存在滑坡隐患。

建议在住宅楼的设计中加强抗滑坡措施,如设置护坡、护堤等。

2.地下水涌流:由于地下水位较高,建筑物地基容易受到地下水涌流的影响。

建议采用防渗漏措施,如设置防渗墙、排水管道等。

3.塌陷:勘察区域地层含水层较多,地下水活动频繁,存在一定的塌陷风险。

建议在住宅楼的基础设计中加强支撑和加固,以增加稳定性。

六、地震烈度根据历史数据和地震研究,本地的地震烈度为7度,属于地震多发区。

在住宅楼的设计中应考虑抗震能力,采用相应的抗震设计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七、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地质勘察的结果,以下是我们的结论与建议:1.在住宅楼的设计中,应考虑抗滑坡、防渗漏和抗震能力等因素,加强相应的设计措施,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2.在施工阶段,需要进行地基处理和加固,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3.建议对勘察区域进行更详细的地质灾害调查,以进一步评估风险。

4.建议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适当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

住宅小区场地岩土勘察报告(详细)(图文)

住宅小区场地岩土勘察报告(详细)(图文)

第一章前言受XX县荣兆XX公司XX公司承担了XX县星空喜园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为其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岩土工程资料。

1.1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XX县民生路以西,升平路以东,新建实验小学南侧。

该场地西南侧原为平房区,平房区域已经拆迁,其余区域为耕地;勘察场区地势比较平整,场地的填土回填年限约为10年左右拟建项目为住宅小区,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其中售楼处为砖混结构。

本次勘察报告共涉及建筑物7栋。

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规划及设计图纸,各拟建建筑物基本特征见表1.1。

1.2勘察目的及任务勘察目的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作出论证和建议。

主要任务1.2.1查明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治理建议和所需岩土参数,判明拟建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当采用天然地基时,判明地基的均匀性;1.2.2查明拟建建筑物场地地层结构及其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提供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1.2.3评价论证地基基础方案,建议最佳方案,必要时提供桩基设计参数;1.2.4提供基坑开挖方案,必要时提供边坡支护设计所需参数;1.2.5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地下水对主要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土层的冻土深度等,提供降水方案及设计所需参数;1.2.6判明建筑场地类别,划分抗震地段。

1.3勘察依据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如下:《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__年版) (GB 50021-2001)《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 /T 87-2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 99:98)《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K 14-S3-2002)《静力触探技术标准》(CECS 04:88)《房屋建XX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__年版)》1.4勘察方案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阶段,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__年版)(GB 50021-2001)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故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某市国际名苑住宅楼地质工程勘察报告

某市国际名苑住宅楼地质工程勘察报告

某市国际名苑住宅楼地质工程勘察报告
一、勘察范围
本报告的勘察范围包括某市国际名苑住宅楼的建筑用地和周边地质情况。

二、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某市的市中心,地形呈偏平状,海拔高度为50至55米,土地地势平缓,无明显的地形地貌特征。

三、工程地质条件
本区域地质构造稳定,地质层次相对简单,地下水位较浅,有较大的承载力。

根据钻探结果分析,本区地下深度50米左右,为软黏土层,强度较差。

30至50米处为淤泥层,该层土质松散,易流失,灾害风险较大,需要特别注意。

20至30米及以下层次均为黄土,密实度较高,承载力较好。

四、地质灾害
本区域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下水涌出为主。

本次勘察发现该地区有部分地段土层结构不稳定,具有一定的物质流失和塌陷风险,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措施。

五、结论和建议
根据本次地质勘察结果,我们建议建筑设施工程在承重结构设计上注重适应地质环境的特点和地质灾害的风险,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避免制约工程建设及使用安全。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土方开挖和边坡支护的管理,避免引起土方塌方、坡面滑塌等事故。

对于有较大地质风险的区域,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障住宅楼使用安全。

福鼎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福鼎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项目位于福鼎市点头镇镇区东部,位于点头镇大峨水库移民安置点周边。

场地红线外四周以4层砖混结构榴房为主,镇区区内道路经过场地北侧,交通较便利。

因工程需要,对勘察工作进行分阶段进行,本次主要为初步勘察阶段,拟建物为4幢住宅楼,层数为9层。

基础型式拟采用桩基,基础整体倾斜≤0.003,平均沉降量≤200mm。

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为<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m),拟建建筑物占地面积约3360.00m2,室内设计整平标高10.00m,无地下室。

由福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福鼎市圣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进行。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本次勘察按初步勘察阶段的要求进行勘察。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初步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初步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初步了解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对下阶段勘察等提出建议。

并提交资料初步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工作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如下:1、初步查明场地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2、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3、初步查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水、土对建构筑物的腐蚀性,提出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特征参数。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幅度。

4、进行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提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

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等进行初步的建议。

某住宅区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某住宅区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重庆市江津区贾嗣镇某住宅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摘要:拟建工程位于剥蚀丘陵地貌。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结合拟建物安全性等级和场地类别,确定场地工程地质勘察等级为二级。

工作方法以钻探为主,辅以工程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室内岩石实验、水文测试等工作手段,实地调查采用追索法和穿越法相结合,并同期进行测绘、钻探等工作,基本查明了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场地地层上部以第四系素填土为主,局部有残坡积粉质粘土揭露,下伏基岩为泥岩和砂岩,基岩风化状态为强风化和中风化;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据土易溶盐分析结果及地下水水质简分析结果,场地土层、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其中的钢筋具微腐蚀;场地内无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室内岩石实验,确定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并根据拟建物结构和荷载,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确定拟建物基础型式采用嵌岩桩基础,选取中等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

采用传递系数法和平面法对环境边坡和基坑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

环境边坡将形成AB、BC、CD、DE、EA五条边坡,边坡EA为挖方边坡,其余均为填方土质边坡。

边坡AB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三级,与基岩接触面较小,暴雨状况下可能出现局部垮塌,建议采取1:1.50放坡处理,绿化护面;边坡CD边坡安全性等级为二级,与基岩接触面倾角小于11°或呈反倾,暴雨状况下坡体内部可能发生圆弧形滑动破坏,建议采用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经计算,边坡BC、DE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状态下稳定性系数都小于1.00,可能沿基岩面发生滑动破坏,建议采用抗滑重力式挡墙进行支挡;对边坡EA,建议采用1:1.5(粉质粘土)、1:1.1(强风化基岩)放坡处理。

对基坑边坡,均以加强型地下车库边墙支挡。

在施工过程中,建议边坡开挖时应自上而下,并及时支护,加强施工监测,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工程地质条件;嵌岩桩;传递系数法;重力式挡墙Residential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in Jiangjin district Jiasi townAbstract:The proposed project is located in eroded hilly landscape.According to “Code for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DBJ50-043-2005),combined with the proposed material’s security level and site classification,the level of sit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s determined as the two.Working methods based drilling,supplemented by engineering geological mapping,engineering survey,indoor rock experiments,hydrological testing and other work tools.Field survey used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recourse with across,and conducted mapping and drilling at the same time,identified the site’s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basically. Site is tectonic eroded hilly topography,venues based quaternary plain fill on the upper part of strata, and eluvial silty clay partly;the underlying bedrock is mudstone and sandstone,strongly weathered and weathered.Groundwater is quaternary soil pore water and bedrock fissure water mainly in the venu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oil soluble salt analysis and groundwater quality brief analysis,site soil and groundwater had micro-corrosion for the concrete and steel bars.No adverse geological phenomena in venue.According to the indoor rock experiments,determined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ocks,an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aterial structure and load,combining site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determined that the basis type of proposed physical used rock-socketed pile foundation,selecting the middle weathered bedrock as stratum.Conduct stability evaluation for environmental slope and pit slope adopting transfer coefficient method and plane method.Environmental slope had AB,BC,CD,DE and EA. EA is cut slope,the rest are filling soil slope.The security level of AB slope is three,and the angle between AB and bedrock contact surface is small.AB may collapsed in heavy rain conditions partially,so we recommended that use grading treatment with 1:1.5 and green armor. The security level of CD slope is two,and the angle between CD and bedrock contact surface is less than 11° or anti-dumping.It may occur the arc-shaped sliding failure inside in rainstorm conditions,so we recommended using gravity wall.By calculating,slope BC and DE is under stable condition in natural state,and their stability factor are less than1.00 in rainstorm state.They may occur sliding failure along the bedrock surface,so anti-sliding gravity wall is recommended.For slope EA,we recommended 1:1.5(silty clay) and 1:1.1(highly weathered bedrock) grading treatment.For pit slope, use reinforced underground garage side walls as support and retain all.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suggest that slope excavation should be top-down and timely support,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to ensur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safety.Key words: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 rock-socketed piles, transfer coefficient, gravity retaining wall目录第1章前言 (1)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生产需求状况 (1)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3)1.3工程概况 (4)1.4依据的技术标准 (4)1.5 勘察工作布置 (5)1.6 勘察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述 (5)第2章自然地理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7)2.1 自然地理 (7)2.1.1 交通位置 (7)2.1.2 气象水文 (7)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7)2.2.1 地形地貌 (7)2.2.2 地质构造 (7)2.2.3 地层岩性 (7)2.2.4 基岩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8)2.2.5 水文地质条件 (8)2.2.6 不良地质现象 (9)第3章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10)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10)3.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2)第4章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13)4.1 场地稳定性评价 (13)4.1.1 环境边坡稳定性评价 (13)4.1.2 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 (17)4.2 场地环境工程影响评价 (24)4.3地震效应评价 (24)4.4 地下水及土层对地基的影响评价 (25)4.5 地基均匀性评价 (25)4.6 场地适宜性评价 (26)4.7 持力层选择 (26)4.8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 (26)第5章拟建物基础方案建议及设计 (28)5.1 拟建物基础方案建议 (28)5.2 桩基础设计 (28)5.3 桩基础施工注意事项 (38)结论与建议 (40)致谢 (42)参考文献 (43)附图:第1章前言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生产需求状况岩土勘察工作是建设工程的先行者,是一个工程项目选址、环境评价、基础设计、岩土治理、施工方案制定等等环节的重要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言1.1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受某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某某岩土工程勘测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某某场地详细岩土工程勘察。

拟建场地位于1.2 勘察目的、任务及依据的技术标准1.2.1勘察目的勘察目的:遵循国家现行有关技术规、规程,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工程地质参数。

1.2.2勘察任务我公司对其拟建工程进行详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其目的是为建筑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本次勘察主要任务是:1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2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提出整治方案建议;3查明建筑围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4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形特征;5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6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7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8 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2.3依据的技术标准(1)《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版;(2)《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4)《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5)《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8)《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等相关规标准执行。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住宅楼层数为1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56862.2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3.1.4条,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等级为二级,综合划分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乙级。

1.4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1.4.1勘察方法和质量(1)勘察施工中的主要设备及技术要求钻探采用XY-150型液压回旋钻进岩芯取样钻机,终孔口径≥φ91mm,孔深累计测量误差≤±5cm;原状土样用薄壁取土器在钻孔中采取,以Ⅱ级试样为主,部份为Ⅲ级试样;标准贯入试验贯入器长660mm,径35mm,落锤质量63.5kg,落距76cm,钻杆直径42mm;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重63.5kg,落距76cm,探头直径74mm,锥角60°,钻杆直径42mm,贯入10cm记录锤击数;。

高程系统采用某城建坐标系及1985国家基准高程系统,图正南北方向布置,高程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用全站仪测量各勘察钻孔的孔口高程。

详见钻孔平面布置图1。

(2)波速、地脉动观测波速及地脉动测试委托某省地震工程研究院进行,波速测试仪器采用某某岩土力学研究所研制的FD-P204工程动测仪,采用单孔法测试,测点间距取1.0m,每次测试记录各测点的两个水平分量及一个垂直分量信号,并存入计算机。

(3)野外地质编录由我院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现场编录,并及时、准确记录,原始资料可靠、完整。

(4)图件及表格编制各种图件及表格采用计算机完成,制图软件采用理正软件及Auto CAD2004中文版,绘制完整、规。

1.4.2勘察设计施工本次勘察采用以钻探为主,配合以标准贯入试验、波速测试等原位测试及取土样室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勘察。

钻孔沿拟建物边角线及中心线布设,共布设钻孔33个,编号为ZK1~ZK33,控制性钻孔15个,孔间距一般12.30~16.0m,地下车库按基坑开挖围外扩3.6~10m布设基坑孔,共布设基坑孔27个,编号为JK1~JK27,孔间距一般18.0~23.60m。

勘探孔深度设计:控制性钻孔40.0m,每一幢各施工1个深度为50.0m 的钻孔,一般性钻孔深度36.0m,基坑孔深度30.0m场区共施工完成勘探孔60个,实际完成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40.20~41.80m,每一幢50m钻孔最终施工深度50.10~50.40m,一般性钻孔35.20~37.10m;地下车库钻孔29.90~32.30m;场地实测地震波速孔3个,共完成60个测点120次测试记录,地脉动测试点1个。

1.5勘察完成工作量我院于2012年11月13日进场,2012年11月26日完成野外施工。

在钻探施工中,除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地震波速测试等原位测试工作外,还分批次将野外所取的土样送至实验室进行室试验,并及时整理室资料。

整个勘察过程,完成的勘察项目及工作量详见表1。

实际完成勘察工作量一览表表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

照片1:拟建场地地形地貌2.2岩土层特征据钻孔揭露地层资料,地基表层为第四系人工活动(Q4ml)素填土、耕植土,其下为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Q3al+l)。

根据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特征,现自上而下描述如下:(一)第四系人工活动层(Q4ml)第①层:素填土褐灰色,松散,欠固结,稍湿,主要由黏性土组成,含少量碎石。

场区连续分布,层厚1.20~4.30m,平均厚2.68m。

(二)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Q3al+l)第②层:黏土褐黄色,可塑状,稍湿,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切面光滑,干裂现象显著。

压缩系数a1-2=0.33~0.61(MPa-1),平均0.45MPa-1,属中等偏高压缩性土。

自由膨胀率60~110%,平均值75%,膨胀潜势中等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顶板埋深1.20~4.30m,层厚2.30~6.20m,平均厚4.05m。

第③层:黏土浅灰色,可塑状,稍湿,土质均匀、细腻,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干裂现象显著。

压缩系数a1-2=0.47~0.62(MPa-1),平均0.53MPa-1,高压缩性土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揭露顶板埋深4.50~9.40m,揭露层厚0.90~4.10m,平均厚2.30m。

第④层:黏土灰色、深灰色,可塑状,稍湿,土质均匀、细腻,刀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偶含腐植物及螺贝化石碎屑。

压缩系数a1-2=0.32~0.58(MPa-1),平均0.51Mpa-1,属中偏高压缩性土,高压缩性为主。

场区连续分布,揭露顶板埋深7.40~11.40m,揭露层厚18.70~41.80m,未揭穿该层。

以上各土层空间分布情况详见工程地质平、剖面图及柱状图。

2.3气象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2.3.1气象水文某某境地处暖带,为北纬高原大陆季风气候。

冬季气温较低,夏季气候凉爽,干湿两季分明。

全年无霜期220d左右,年均气温11.6℃,最热月7月均温19.8℃,最冷月1月均温2℃,极端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3.5 ℃,全年活动积温≥10℃的3217℃,年均日照时数1902.02h,年降水量735㎜。

2.3.2地下水的基本特征上覆土层为人工回填土及上(晚)更新统冲积、湖积黏土,第①层土结构松散,属透水层,第②、③、④层地基土均为黏性土,为相对隔水层。

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地表迳流及潜水形式向低处排泄。

据各钻孔终孔观测,钻孔均为干孔,地下水埋深较大。

2.3.3土介质的腐蚀性评价受气候及渗透性影响的土介质评价,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第12.2.2条,受气候及渗透性影响的土介质腐蚀性评价见表2。

表23场地岩土工程评价3.1特殊性土及不良地质作用分析与评价3.1.1膨胀土工程特性评价(1)场地第②黏土,通过取11件土样作膨胀性试验及场地一期勘察成果,自由膨胀率为60~110%,平均值75%,膨胀潜势中等。

膨胀土试验指标如表3。

膨胀土试验指标表场地现有地形坡度一般>5°,为坡地场地。

(2)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的确定根据《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GBJ112—87)第3.2.4条及3.2.5条相关容,根据地区蒸发力及降水量值(表4),综合确定站膨胀土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表4注:Ψw=1.152-0.726a-0.00107c=1.152-0.762×0.28-0.00107×202.1=0.7由《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GBJ112—87)表3.2.5可知,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80m(即4.00×0.45)。

(3)膨胀土地基综合评价1)根据《某省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定》(试行),依据表2.5.1,气候分区为B区,依据附录2—7,某地区分级胀缩量Sc=6.76~12.23cm,平均值约9.5(6<Sc≤11),依据表2.5.2—2,地基等级为Ⅱ级。

2)场区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为1.80m。

第②层黏土埋深 1.20-4.30m,埋深较段均为近期人工回填土所至,埋深小于大气影响深度da为4.00m,其中埋深多小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1.80m,膨胀土对建筑物基础影响大,采用浅基础时须采取地基处理措施,经地基处理后才能采用浅基础,膨胀土地基处理可采用换土、砂石垫层、土性改良等方法。

3.1.2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析与评价场地周边未发现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布,区域构造稳定,属稳定场地。

3.2场地稳定性及适宜性分析评价场地位于盆地,地势开阔,地形平坦,无全新构造运动。

场地未发现滑坡、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分布,查明无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地基土为冲洪积、湖积黏性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现状下拟建场地属稳定场地,采用适宜的基础型式及必要的结构处理措施后,适宜工程建设。

3.3地基土的工程特性评价3.3.1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勘察采用标贯、室常规岩土试验等测试手段获取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并对上述成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回归修正。

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选取原则:(1)天然密度、孔隙比、天然含水量、液性指数、压缩系数、标贯试验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值选取。

(2)抗剪强度、压缩模量依据数理统计的算术平均值进行回归修正后选取。

(3)地基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依据常规土工试验成果及原位测试成果及地区性经验综合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