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启示-轻松工作 幸福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松工作幸福生活

——做一名手中有法的“懒”教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教师的写照。在所有人看来,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勤劳的化身。“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呕心沥血您在写教材,高大的身影映在您窗上……”这是人们对教师辛勤付出的赞美之歌。但是,当我们沉浸在优美的歌声的同时,也应当反思:良好的教学效果真的就只有教师呕心沥血,学生“头悬梁,锥刺股”才能取得的吗?

我们也常常从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上看到许多评论,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教育学家指出,压力对人的心理健康会带来负面的影响,经常处在压力下面的人更有可能患忧郁症或出现其他心理症状。因此,教师的这些负面的情绪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缓解,否则,当这些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会出现较为激烈的爆发,受害的可能是学生,也可能是老师本身。

那么如何缓解压力,让我们工作得轻松,生活得愉快幸福呢?常作印老师的《做一个会“偷懒”的教师》一书,给了我们很好的诠释。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喜欢捧一杯香茗,独坐一隅,手持此书,静静阅读。走进这本书,让我有一种“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心境豁然开朗,宛如心灵的漫步。这本书以宏大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典型的案例、优美的文字形象而生动地告诉我们“偷懒”是科学,是艺术,是智慧;“偷懒”是给学生施展才华机会的灵丹;“偷懒”是给教师创造休闲、放松心灵、摆脱倦怠、提高生命与教育质量的妙药。

的确,苦干不如巧干,“偷懒”是个好习惯。我从这本书中感悟到了许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偷懒”通则和方法。这些智慧的“懒”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轻松自如、事半功倍。

感悟方法之一:闲暇出智慧,学会给自己减压

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忙得忘记为自己身上的从容、淡雅、淡定的品

质保鲜。虽然每天忙忙碌碌,却始终像推磨一样在原地打转,“涛声依旧”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这是当今教师的生活写照,也是近乎残酷的社会现实。

其实不少老师的累,累在忙碌,累在盲目,累在莽撞。古人云:闲暇出智慧。常老师告诉我们:“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能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适当的时候,我们需要舍弃一些无谓的忙碌,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思索一下,梳理一下,静静地体会一下生命的纯净。

记得19年前,17岁的我告别学校,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那时的日子是多么的开心与幸福啊!还是大孩子的我,总领着一群小兵嘎豆们玩,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放风筝……我们玩在一起,乐在其中。日子就这样过得轻松快乐、无忧无虑。时至今日,每每回忆起那段时光,脸上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微笑。

时光总是在一种静远安谧的执着追求中流逝。一晃,近20年过去了,曾经青春年少的我,早已为人妻,为人母。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教学工作的日益繁重,家庭琐事的增多,我渐渐地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工作也觉得单调、乏味——写不完的教案,成堆的作业、试卷,以及各种表格、总结、论文,还有那天天发生的学生“事件”,加上应付各种活动、检查……久而久之,好心情渐行渐远,厌倦和烦恼充斥着我的整个内心。生活中也时常因为忙不完的工作,而与家人发生摩擦。心中苦恼至极,身体也受到影响,失眠、血压不稳,导致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后来,学校进行了通识培训。在听了翟鸿燊教授和于丹教授的一系列讲座后,我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我觉得人活着,痛苦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不管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保持一种好心情,阳光地去面对所发生的一切,理性去思索问题的根源,就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就如我们的生活无法选择,工作环境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学会接受,接受学校的常规工作,接受家庭生活中的琐事。相信做事情只要尽力就好,凡事不必斤斤计较。另外,自己学着去放松,闲暇时约上几个好友到大自然中去放松心情,阅读一本有趣的书籍,听一首让自己感到宁静的音乐,都可以让自己放松心情,让

自己的心静下来。得到心灵的自由,心态才会平和,才会阳光。

所以,我们真的大可不必那么忙和累!偷得浮日半生闲!寻找几屡闲暇,安然坐于湖畔山边,看夕阳西下,看旭日东升,悠然而飘逸,“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这该是多美的一种心灵享受啊!

感悟方法之二:阅读反思,收获方法,收获进步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常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积极的偷懒”。“偷懒”不是敷衍工作,而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这样的偷懒,收获了技巧,收获了观点,收获了思想,收获了习惯,也收获了自己的进步。阅读与思考正是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的双翅。

是啊,每天读书,持之以恒地读书,可以不断增加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素质,使我们掌握更多的理论方法和教学方法,等要用的时候,随时随地信手拈来。

我喜欢读书。无论是教育教学书籍,还是经典名家散文小说,甚至是《冒险小虎队》《淘气包马小跳》等之类的儿童书籍,我都是百看不厌。每当闲暇之余或是夜深人静之时,捧起书来,徜徉于书海之中,细细阅读每一篇文章,品味其中,感觉竟是如此的惬意,宛如心灵漫步。有时看到妙处,任思绪恣意驰骋,知识就在这不断的阅读与思考中得到更新。每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都让我有新的收获和新的感悟。

学习是不断地积累、沉淀的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厚积而薄发。记得第一次听到三思教学这个名称时,我曾是雾里看花,懵懵懂懂。为了更快更好地理解三思教学理念,我积极参加通识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及时写下心得体会,认真反思。《三思教学读本》对三思教学理念进行了深入的诠释,读后我豁然开朗。我认识到三思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完成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我们只有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变教为导,“授人以渔”,交给学习的方法,才能改变原有的课堂上满堂灌、低效的问题。

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入学习,我对三思教学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三思教学,简而言之,即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但在教学中,又该如何做呢?我依旧有些茫然。于是,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三思教学达标听、评课活动。尤其是本学期的听课节数,我达到了近40节。随着一节一节的听、评课,三思课堂教学模式在我的脑海中日渐清晰,我也感受到三思教学是实实在在把学生放在了教学的主体位置上,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随着认识的逐渐提高,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课堂教学,逐渐摒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师一言堂的做法,转变为由教师讲到学生学。三思教学理念引导我的课堂向着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转变。这学期,我信心十足地申报了三思教学第二批达标活动。

我爱阅读,这个习惯不仅给我带来了益处,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学生。从一年级起我就引导学生读书。最初我给他们读,比如《海底两万里》等名著书籍。渐渐地,学生们阅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每天下午,学生们到校后至唱歌前,是我们班的阅读时间。我与孩子们一起徜徉在书海间,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我爱阅读,也使我的孩子爱上了读书。从儿子出生起,我就开始培养他看书的兴趣,5个月就开始给他订阅适合他的书籍。无论他能否听懂,我都坚持给他读书。逐渐地,孩子从阅读中学会了许多字,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去年上学后,每次写作业,我从没有给他读过题。现在,他已经从最初的绘本故事,改为阅读成本的小说了。

阅读学习,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带动了我的学生、我的孩子爱上阅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好的懒方法。

感悟方法之三: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管理班级上巧干。

大家都知道,班主任的工作辛苦琐碎,一个班几十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的方方面面,如果都去管,一定会力不从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阐明了教育的真谛: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常老师在书中也写到: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每个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是我们教师减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