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质量监测月报

水环境质量监测月报

水环境质量监测月报

2018年第5期

根据《2017年吉林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方案》吉市环发【2017】77号的要求,2018年5月,我站对辖区内地表水2个国控断面、4个省控断面水质进行了监测。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2011]22号要求,对上述断面水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如下:

评价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等21项。

桦甸市环境监测站

浅究如何做好当前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浅究如何做好当前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摘要】水环境监测是保证水资源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人类防治水资源承载过渡,解决现存的或潜在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协调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水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水环境监测中的技术重点,为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和预防提供信息数据。因此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公正是水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也是环境监测部门值得研究的深入课题。 【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信息数据 1 前言 水环境监测是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提供系统资料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水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对发展经济和保障人民健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环境的检测是一项技术难度较高的工作,搜集全面的水资源数据,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才能够确保水环境的质量,保障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 2 我国水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控制系统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水环境监测法律法规不健全 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还处于不完善的阶段,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很多条文较为分散,没有具体可实行的标准,没有专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部门,致使水环境质量控制很难落实到位。环境监测法律体系不健全,也使得很多的监测人员失去了基本的监测依据,一些人的监测行为也失去了基本的约束,使得监测的工作整体上处于无序的状态,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2.2 水环境监测网管理较为混乱 水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包括了布点、采样、分析检测、数据处理、数据传输、综合评价等多个技术环节,涉及到人员、仪器、方法、标准、操作过程等方面,必须要进行协调统一,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监测的数据的准确性,使国家准确的掌握水环境的整体质量,为国家的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3 控制水环境监测质量的相关措施探讨 3.1 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 要建立和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完善与水环境监测有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能够实施的监测标准;第二,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第一组校园水环境监测方案 123

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周 题目(校园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设计) 姓名李宏阳 学号 B13070328 专业环境工程 指导教师王小庆苏艳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 一、设计任务 (1) 二、实习要求 (1) 第二部分校园及周边水环境调查 (2) 一、学校概况 (2) 二、污染源及受纳水体的调查 (2) 三、质量控制 (3) 四、校园区域划分 (3) 第三部分水环境监测分析实施方案 (4) 一、监测项目与范围 (4) 二、监测点布设、监测时间和采样方法 (4) 三、样品的保存与运输 (5) 四、分析方法与数据处理 (10) 附录 (12) 小结 (13) 参考文献 (13)

前言 水环境是指自然界中水的形成、分布和转化所处空间的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空间及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其正常功能的各种自然因素和有关的社会因素的总体。也有的指相对稳定的、以陆地为边界的天然水域所处空问的环境。 在地球表面,水体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水是由海洋水和陆地水二部分组成,分别与总水量的97.28%和2.72%。后者所占总量比例很小,且所处空间的环境十分复杂。水在地球上处于不断循环的动态平衡状态。天然水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含量,反映了它在不同自然环境循环过程中的原始物理化学性质,是研究水环境中元素存在、迁移和转化和环境质最(或污染程度)与水质评价的基本依据。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地下水环境两部分组成。 地表水环境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池塘、沼泽、冰川等,地下水环境包括泉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等。水环境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也是受人类干扰和破坏最严重的领域。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第一部分概述 一、设计任务 根据洛阳理工学院的用水和排水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通过对校园水环境检测判断水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水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 二、实习要求 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地调查,每个学生都自己动手亲自制订方案,设计分析操作过程,处理实验数据,写出实习报告。实事求是地报出监测结果,实验结果准确可靠。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代替GB3838-88,GHZB1-1999 2002-04-28发布 2002-06-01实施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3)为首次发布,1988年为第一次修订,1999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实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修订。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年4月26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1 范围 1.1本标准按照地表水环境功能分类和保护目标,规定了水环境质量应控制的项目及限值,以及水质评价、水质项目的分析方法和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1.2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 2 引用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卫生部,2001年)和本标准表4~表6所列分析标准及规范中所含条文在本标准中被引用即构成为本标准条文,与本标准同效。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 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牢固掌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城市及工业企业环境监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和能力要求 1)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达到一定的英文水平,较熟练地运用、处理本专业的中英文资料。 2)掌握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化学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技能。 4)掌握本专业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5)具有对水、大气、固体污染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的能力。 6)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给排水和“三废”排放的监测、评价的初步能力,具有对“三废”所造成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的基本知识与初步能力。 7)具有开展环境工程工作的初步能力。 8)掌握环境保护法规和有关标准,具有一定的执法和管理能力。

2、知识和能力结构表(含技能考核指标) 职业能力能力要素课程设置考证考级 要求 基本素质1、懂得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会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 3、具良好的身体素质; 4、具有基本的数据处理、 信息收集与处理及自学 能力。 毛泽东思想概 论、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形 势与政策、就业 指导与职业道 德教育、高等数 学、体育 国家体育 锻炼标准 达标测试 合格 外语及计算机运用能力1、具备基本的英语交流 力; 2、具有熟练运用、处理 一般性英语技术资料的 能力; 3、具有计算机操作系统 和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能力。 实用英语、计算 机应用基础 江苏省应 用能力考 试A级 全国计算 机等级考 试一级B 化学分析能力1、具有化学分析的基础 理论和实验方法; 2、具有化学分析的基本 技能。 基础化学、分析 化学 监测与评价能力1、具有对水、大气、固 体和噪声污染进行调查、 监测、分析和综合评价的 能力 2、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 业的“三废”排放的监测、 评价的能力; 3、对本专业常用分析仪 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环境化学、环境 监测、仪器分 析、环境影响评 价、室内空气污 染检测与治理 化学检验 工中级工 考核 环境治理能力1、具有对城镇和工矿企 业的“三废”所造成污染 的预防和治理的基本知 识与能力 2、具有工程制图与读图 能力; 环境微生物、水 /大气污染控制 技术、固体废弃 物处理与处置、 化工设备、化工 仪表及自动化、 环境工程CAD、 环境专业综合 废水处理 工考核 (选)

试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试析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19T20:36:16.5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6期作者:杜蓉 [导读] 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张掖市甘州区环境保护局 摘要: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环境保护理念和环境保护模式的滞后,我国在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上仍存在诸多不足。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现代水环境监测发展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在我国现代社会运行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直接关系到全社会公众,保护综合水平直接关系到全民健康和生活幸福,通过提升水环境保护水平构建现代社会运营体系,是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目标,促进水环境监测更好的发挥作用,是现代环保工作的重点[1]。 一、水环境监测保护的公共属性 从调整范围和对象来看,水环境监测所调整的对象属于特殊对象,具有利益上的特殊性,水环境监测不在于保护某一项个人具体权益,而在于通过规制破坏水环境的行为,保护社会公众总体环境质量,在环境保护实践中,由于监测和质量结果和方式直接涉及到广大公众,所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这个层面来讲,水环境监测并不是保护某些人个人具体利益为目标[2]。在制定和实施水环境监测的工作实践中,如何发动广大群众的利益,让广大公众都成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对于提升环境保护质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需要让公众参与真正成为指引水环境监测落实、完善的有力根据,减小这部分工作阻力,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总体水平。二、强化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的原则 从环境保护的意义及水环境监测的规制目标来看,环境保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在我国现代水环境监测治理体系中,在环境治理体系中融入科学原则,对于实现科学规制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一)明确水环境保护的价值与目标 在实施水环境监测和进行水环境保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价值目标就是维系社会福祉,提升社会科学的幸福感,在实践中,通过维系良好的水生态系统,可以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如果人民不能充分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水环境监测工作将失去最根本的依托,对于社会主义环境保护工作而言具有消极影响。对此,通过让科学参与原则成为水环境监测实施的有效指引,也是符合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基本要求,有助于构建现代法治谁科学体系[3]。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在水环境监测实施过程中践行科学参与原则,是世界通行的管理,对于解决世界范围内的法律问题而言,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水污染防治和社会环境保护工作中,通过整合社会科学力量,可以进一步实现水环境监测工作目标,优化工作体系和方式。 (二)引导社会公众力量融入其中 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水环境监测工作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令社会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由于理念上的缺失和问题,导致水环境监测工作也不容乐观,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融入公众参与,在社会公众的主导下引入社会治理力量,有助于提升环境保护效能,引领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基于此,在我国社会经济工作格局中,构建现代环境保护事业,对于实现规范化、科学性管理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环境监测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公众参与对于水环境监测规制的价值与意义,探索有价值的水环境监测实施路径,构建现代水环境监测格局体系,实现水环境监测保护目标,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我国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趋势,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保护综合效能,真正还社会百姓一个绿水青山。 三、提升水环境检测质量控制与保障水平的路径 (一)完善相应的水环境法律保护体系 在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要想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效能,必须加强相关立法,完善现代法律体系。在开展水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由于法律不够明确,仍然存在很多空白地带,在法律实施和行为指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果能够构建现代法律体系,对于提升工作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多具有积极意义[4]。在实践中,要加强水环境监测工作相关法律的制定实施,将科学原则纳入其中进行通盘考虑,构建现代水环境监测工作格局,保障利益主体的正当利益,规范不正当的行为,通过有效的法律规制与指引,实现水环境监测工作目标,推动水环境监测工作不断提档升级,提高法律规制水准,将制度作为工作开展的底线,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运营,实现法律工作目标,构建现代工作格局体系,提升实践性、科学性。 (二)注重水环境监测律实施 有了好的法律体系作为基础保障,是开展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前提,也能为科学工作的渗透夯实基础,但是这不是全部工作内容,而是要通过有效的执法,提升法律操作水平,让法律条文真正落到水环境监测工作实处,保障水环境监测工作秩序,推动水环境监测工作发展[5]。在实践中,要想融入科学原则,让社会公众真正遵循相关法律,就要严格执法与司法,通过严明的法律实施,划清法律界限,明确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提升法律实践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提升保驾护航,让相应的法律真正成为推动工作的有效工具。 (三)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 在现代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实践中,要想提升工作效能,离不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支撑,在开展监测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要想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综合效果,提升管理的科学性,更好的满足当代工作发展需求,可以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针对性,根据不同需求,选取合理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提升综合管理效能。在应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开展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注重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将所有对象都纳入到统一体系中来,提升数据应用效率和水平,满足当前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需求,实现数据化服务管理目标,践行现代管理理念。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水环境监测过程中,要通过让广大社会公众都融入到环境保护体系中,提升水环境监测工作综合效能,转变过去的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摘要: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享受着工业带来的一系列便捷,但与 此同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当前,人们一方面积极采取措 施保护环境,一方面加大环境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环境监测工作对国家整体环 境质量有重要作用。随着人们对周边生活环境质量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监测质 量控制备受关注目,做好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监管,对国家和人民的生活环 境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环境监测是伴随着环境污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监测发展大体经历了以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为主、 以污染源监督性监测为主和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工作起步 较晚,但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和环保工作的加强,发展很快。环境监 测领域和范围日益扩大,环境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能力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监测 手段不断更新,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污染变化趋势。 1我国环境监测的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室上个世纪70年代确定的。当时由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回忆来开帷幕,但是发展较慢;80年代进入调整和巩固的阶段,在 这个时段初步建立和形成了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监测管理站点,并引入了环 境监测质量保证的目标,是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的一大进步;90年代是我国环境监 测工作的提高和深化阶段,并于中后期将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列为我国现代化研 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但跟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话,还是有 差距的。我国在环境质量监测上起步还是比较晚的,但是经过四十年左右的发展,我国在监测环境质量的技术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在对环境进行监测时可以采取的 方法越来越广泛,比如遥感技术、卫星技术、生物技术等多种手段;监测范围也 越来越广,在地理范围上可以实现有点向面的推广,由一个城市向整个省级范围 扩散;在监测的种类上可以实现对整个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大气、水以及生态环 境的监测。近年来虽然我们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监测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 在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上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克服。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措施 2.1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为了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的准确性,能够真实地调查到环境污染源的相关问题,就必须严格对可能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各种因素进行预防和管理,制定控制环境 监测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办法,环境监测部门职能目前还很薄弱,有些部门在环 境监测部门的认识上存在严重的不足。环境监测部门是一个建立在环境监测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环境监测部门之间的沟通,合理的环境监测的管理体系。 2.2实验室外部的质量控制 现场采样,应制定相关的采样计划和质控计划,并按照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的实施,其中的内容包括:采样点位、测定项目、频次和数量及样品的 运输和保存等等。同时,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规范现场采样工作,明确的规定从 采样计划的指定到样品运输的采样全过程规范要求,其内容应具体全面,细化采 样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8℃,一年中7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平均宽约4.5m,平均水深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主要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此河段是人工河段,包括河流的河床、两岸的植被、河流的流水量以及河流的污染等,都是有人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5篇) (篇一) 根据省政协办公厅有关通知要求,4月,**市政协曾明生副主席带领“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专题调研组赴沙县、明溪县等地,听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沙县富口溪流域,**纸业铁路线泄洪沟、**纸业污水处理、**镇**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豆士溪、虬江东路排污口及明溪县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设施建设项目、瑶奢水质自动监测站、凯辉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夏阳村河道整治情况,专题研讨推进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对策和措施。现将此次调研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市从**年开始对**溪、****溪和华兰溪、明溪渔塘溪、**碧溪、****和**溪、****等8条主要小流域水质进行监测,每季度监测一次,从近年监测结果看,仅**年11月份渔塘溪和**出现氨氮超标,其它年度各月份断面监测结果均未出现超标。 今年起,**市开展小流域环保专项执法检查,将**华兰溪、沙县豆士溪、永安巴溪、****和渔塘溪等37条水质较差,对干流水质影响较大的小流域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其中,**4

条、**8条、永安3条、沙县3条、**6条、**2条、明溪3条、清流3条、宁化2条、建宁3条,进行了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除沙县豆士溪水质未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中III类标准值外,其余均达标。总的看来,我市小流域水环境保护较好。 二、做法和体会 **市“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是在排查流域污染隐患,分析水质现状,全面掌握流域污染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一河一策”的方法,制定下发治理方案,将各流域存在的主要污染问题化为具体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整治,从而取得较好成效。**年,全市水污染治理共投入13.5亿元,其中工业污染治理投入占24.3%,生活污染治理占33.4%,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占10.8%,饮用水源保护投入占8.6%,其他治理投入占22.9%,共削减COD3157.7吨、氨氮855.96吨。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一)做好“小流域水质监测与治理”工作,必须加强机制创新。一是实施市、县、乡镇(街道)、村(居)四级河段长体系,将水质差、污染重的小流域治理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书;组建“河长办”,落实专职工作人员,利用互联网的“河长易信群”,建立“一图一册一策一考评”工作机制(一图:即河长责任区划图;一册:即河长花名册;一策:即对每条河流因地制宜编制综合整治方案,做到“一

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探析

关于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探析 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包括:采样质量控制保证、分析测试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与综合评价质量保证三类。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强调全程序质量控制,因此这三大类分别独立,各有其重点所在,又相互关联,表现为水质监测的全面质量制约。下面从质控流程做如下质控措施的分析: 1.相关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1.1建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完善组织领导机构 体系和机构的建立是质控的基础。质量控制体系要素是构成质量体系的基本单元,建立文件化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体系存在的基础和依据,是规范实验室分析测试工作和全体人员行为达到质量目标的依据。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管理体系的关键是监测机构的最高领导要高度重视,正确决策,亲自参与;明确监测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能,做到各部门任务明确,職责分明,认真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同时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1.2提高人员素质,持证上岗 人员素质是质控的保证。人是管理的主体,一个实验室的水平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是对关键人员资格条件的规定尤为重要,只有重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搞好各类人员资格考核认证,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才能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在人员管理上一是应该配备满足其工作需要的人员,确保其承担的检测项目是具有资格的人员承担;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类专业人员都能适时接受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培训,以适应检测工作的需要和要求;三是安排调度好其工作岗位和明确职责,保证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才智,不断提高水环境监测工作效能和质量。 1.3重视检测工作的基础环节

水环境监测工作是多人员、多仪器设备协调工作的,质量控制环节也涉及到监测的各个步骤,包括样品布点、样品采集运输保存、标液的配置和标定、空白试验、标准曲线的制定、天平的检验、分析仪器的检定、玻璃量器的校验、试剂检查等等。做好基础工作,有利于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综合分析评价提高良好的基础。 1.3.1确保实验室操作环境满足要求 《水利质检机构计量认证》明确要求实验室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同时还应满足对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防护、对环境的安全保护等需要。所以实验室应采取合理有效措施,保证实验室的设施、测试场所以及能源、采光、保温、通风等方面满足监测工作的实际要求,保证环境条件不对监测结果的有效性、测量准确度、稳定性及操作产生不利影响。对特殊的监测分析场所和环境要素可进行隔离和控制,确保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应该加强实验室的内部管理,保持实验室环境卫生、清洁、整齐、布局合理,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1.3.2确保监测分析仪器设施工作正常,满足项目监测精度要求 仪器设备是保证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的必要手段。水环境监测要使用种类繁多的计量和非计量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的性能状况和量值是否可靠,直接影响到监测结果的准确和统一的可比性。因此要采取措施,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处于受控状态,保证其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保证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校准检定,以确保仪器设备量值准确可靠和进行溯源。量具或量器类器皿应根据不同材质所对应的性能,合理使用,使用时要及时清洁,妥善保存防止沾污。 1.3.3保证实验用水、试剂的纯度及效能 实验用水是用于试剂配制、洗涤器皿和样品稀释定容等所使用的水。为了消除试剂盒器皿中所含的待测组分和操作过程沾污,通常以实验用水代替试样进行空向试验,然后从试样测定结果中扣除空白值来校正。特定项目用水应特殊处理,比如超纯水、无酚水等。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大学城广州大学校园内水质监测 一.明确监测目的 (1)对校园内教学区、生活区、实验区、食堂商业区、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中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广州大学图书馆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地形总的特征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m 一下,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m,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 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北部21.4℃,中部21.7℃,南部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 28.7℃,绝对最高气温是38.7℃。年平均降雨量172517mm,相对集中在4 ~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m2,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位0.72m,平均低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朝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 4.监测河段概况 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m,宽约4.5m,水深约1.5m,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次污染源的影响。监测河段在学校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环境监测 第九章_环境监测质量保证_例题和习题

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例题1 有一氟化物的标准水样浓度为l00mg/L 经测量7次,其值为103mg/L 、107mg/L 、104mg/L 、105mg/L 、103mg/L 、102mg/L 、108mg/L 。求算术均数、众数、中位数、绝对误差、相对误差、绝对偏差、平均偏差、极差、样本差方和、方差、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 解:算术均数L mg x /1057 108102103105104107103=++++++= 众数=103mg/L 中位数=104mg/L 绝对误差=测量值一真值:3mg/L ,7mg/L ,4mg/L ,5mg/L ,3mg/L ,2mg/L ,8mg/L 相对误差=%100?真值 绝对误差=3%,7%,4%,5%,3%,2%,8% 绝对偏差(d i )=测量值一多次测量值的均值=-2mg/L ,2mg/L ,―lmg/L ,0mg/L ,―2mg/L ,-3mg/L ,3mg/L 平均偏差L mg d n d n i i /86.17 3320122||11=++++++==∑= 极差R =Xmax 一Xmin =108—102=6mg/L 样本差方和S =22 1)/(74.29)(L mg x x n i i =-∑= 方差s 2=221)/(95.41)(L m g n x x n i i =--∑= 标准偏差s=)/(22.21 )(2 1L mg n x x n i i =--∑= 变异系数(相对标准偏差)=%11.2%100=?x s 例题2 四川省某年水质技术考核数据如表所示,试用4d 检验法对可能的离群值进行处理。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基本知识复习试题一.填空题 1.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2.常用于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分析、分析、值测定,还有对比分析,分析方法实验和的应用等。答: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空白实验;标准物;比较;质控图。 3.分光光度法分析中校准曲线的一元线性方程为,其中a为回归直线和纵轴的交点,即,b为曲线的斜率,也是方法的,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用表示该曲线的剩余标准差。剩余标准差能说明回归直线的。答:y=a+bx; 截距;灵敏度;r; S E;精密度。 4.按GB6682-92标准,分析实验室用水分级,原子吸收光谱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一般化学分析实验用水为级水,其电导率测定在25℃时,。 答:三、二;≤0.10ms/m(≤1.0μs/cm)、三、≤0.5ms/m(≤5.0μs/cm)。 5.空白实验是指用代替样品,其它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样品测定。答:纯水;完全相同。 6.在分光光度法中常将与之间的关系用 式表示,即。 答:自变量;因变量;线性相关;一元线性回归方程;y=a+bx。 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通常规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用来表示,一般要求应。

答:r;≥0.999。 8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和 答: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过失误差。 9.绝对误差是与之差,相对误差为与的比值。 答:测量值;真值;绝对误差;真值。 10.当前我省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有效期为年,有效期满前个月应向省技术监督局提出计量认证的。 答:五;6;复查申请。 11.计量认证的复查依据的规定进行。 答:计量认证评审。 12.衡量实验室内测定结果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和。 答:精密度;准确度。 13.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对监测结果的质量要求是样品具有:、,测定数据应具有符合要求的、和。 答:代表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可比性。 14.在实施环境监测分析质量保证过程中是基础,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都的条件下,由主持实施的。 答: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受控;有经验的中心实验室(或有经验的第三者或单位)。15.在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技术中,平行样分析只能反映数据的,不能表示数据的,加标回收是可以作为指示数据的。 答:精密度;准确度;准确度。 16.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以的单位为基础,同时选用了一些的单位所构成。

( 公司治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公司治理)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2017007 赛项名称: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英语翻译: Monitoring and 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Water Environment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环保产业 二、竞赛目的 为充分发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的提升作用,促进高职学校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专业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进程,以满足社会对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赛项,考核学生的水环境的监测、水样配制与测定、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污水处理设备装调、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污水处理装置的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环保水、气、声、渣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力,测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安全意识、心理素质等职业素养,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起到引领作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水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人才。 三、竞赛内容 本竞赛由理论、技能、职业素养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理论部分 占权重25%,技能部分占权重65%,职业素养部分占权重10%。竞

赛时间为5小时,其中理论部分2小时,技能部分3小时。具体见表1。 竞赛项目在一个通用的水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实训平台上实施,使学生的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实现监测与治理的综合实训,能够熟练掌握水质的监测和分析;水质监测和治理工程方案选择和工艺设计;水处理设施的施工安装;水、气、声、渣污染因子的监测;水处理系统整体的调试、运行与维护。 (一)理论竞赛 理论竞赛为2小时,在标准化计算机教室进行,具体内容如下: 1.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及计算 根据任务书给定的工艺和相关技术要求,选用并设计合理的水处理系统(任务书会给出A/O、A2/O、SBR、MSBR等其中一个系统),按照我国相关设计标准和城镇污水处理厂经验数据,运用Office2003-Excel软件进行各构筑物设计计算,高程计算。 2.工艺流程图及高程图绘制 (1)启动制图软件,绘制工艺流程图,不同管路分别用不同的线型代号绘制,并标相应管径,文件名另存为“机位号+流程图”。 (2)启动制图软件,设定一个给定图幅,文件名为“机位号+高程图”,按一定比例绘制高程图,并在高程图上进行高程标注,要求所绘制的高程图在图中比例适中。

地表水环境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广州大学内水质监测一、监测目的 (1)对校园教学区,主要是实验楼区域的校园景观的用水及水样进行监测,了解学校实验楼区域的水质现状。 (2)学习水质监测的步骤,进一步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学会制定水质监测方案并按步实施。 (3)进一步熟练常用的水质监测中的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各种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4)熟悉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的各项标准,并学会运用其来评价水质,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 本次监测选取了校园网主场至生化实验楼区域水域进行监测。根据相关的文档和网上搜寻的资料可知,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

1.地形地貌 广州大学城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靠珠江两岸地,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地带。小岛总体地形是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地形高差250m左右,坡度15° ~35°。广州大学位于岛的西部,坐落于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地势平缓,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有着树枝状般的水系。 2.气象 广州大学城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有着温暖多雨、 光热充足、雨量充沛的特点。其年平均气温约为21. 8C, —年中7 月、8月的温度最高,1月最低,绝对最高气温约38.7 C。平均年降雨量为1699. 8毫米,集中在梅雨季、台风季两个季节,占全年的82.1%,在七、八、九月份常遭受六级以上的大风袭击或影响,台风最大风力在9级以上,并带来暴雨,破坏力极大,年评卷蒸发量160315,mm 3.水文 广州大学城位于珠江、冻僵溪流的交汇区上,该区域河段属于不规则半日潮。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16011k 〃,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高潮水位为0.72m,平均低 潮水位为-0.88m,涨潮最大潮差2.56m,落潮最大潮差3.00m。潮汐周期为半个月,即15天。每年的1~3月份平均潮位较低,6~9月份较高。各月均值之间差值一般只有0.2米左右,变化较小。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方案 第一部分任务与目标 1. 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确定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目标通常确定为:精密度、准确度、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准确性表示测量值与实际值的一致程度;精密性表示多次重复测定同一样品的分散程度;代表性表示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所采样品反映总体真实状况的程度。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相互可比,也要求同一实验室分析相同样品的监测结果可比,实现时间、空间上的可比性,并实现国际间、行业间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表示取得有效监测资料的总量满足预期要求的程度或表示相关资料收集的完整性。 1.2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必须贯穿环境监测的全过程,即布点与采样、预处理与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综合分析与评价等环节。表1 描述了各个环节与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关系。 表1各环节对监测数据质量目标的影响 2. 工作计划的制订

2.1 监测数据的质量目标一旦确定后,便可编写详细的工作计划,计划应针对以 下问题给予明确的规定: 2.1.1 实验设计 2.1.2 组织机构 2.1.3 实验器材的准备 2.1.4 分析测试 2.1.5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评价 2.1.6 数据质量的评价 3. 质量控制指标体系为了完善全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体系和制度,必须建立质 量控制指标体系,即评价室内和室间质控效果的量化指标,例如,工作曲线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空白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平行双样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加标回收试验质控指标及评价方法等。 4.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 (QC)是贯穿环境监测全过程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程序,其目的也是为了出具“五性”的环境监测数据。为了更好的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使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刻不容缓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从而使监测数据具有法律作用。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或/和《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06)(等同采用I SO/IEC 17025:2005)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此体系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使整个环境监测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下高效、规范的运作。 第二部分质量保证(QA)与质量控制(QC) 第一章地表水和废水监测 1.1 监测人员监测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具备扎实的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专业 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