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总复习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政治学原理复习题一、概念1、政治2、国家3、国家的职能4、国家的政治职能5、一国两制6、民主共和制7、政治文化8、政治价值观9、政治社会化10、政治革命11、政治团体12、压力集团二、简答题1、简述国家权力的特征2、简述“分权制衡”原则的制度安排3、简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特征4、简述政党的特征5、简述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政党的功能6、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特征7、简述政治团体的特征8、简述政治团体的地位与作用9、简述集团政治产生与发展的原因10、简述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团体的性质11、怎样理解政治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基本途径12、简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1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一种政权组织形式的特点。
三、论述题1、试分析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理解。
2、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3、试论述国家消亡的必然性4、试分析作为一种政体的人民代表大会制5、试论述作为国家组织原则的“分权制衡”原则6、如何理解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种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7.试论述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其优越性8、试论述“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政治学原理答案一、概念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断,对国家的涵义作了界定:“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国家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器,是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
”3、国家的职能由国家本质所决定的国家活动的总目的和总方向,是全部国家机器活动的总和与整体功能。
任何国家的活动都表现为两种基本职能:内部的职能和外部的职能。
4、国家的政治职能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及一切破坏现存的政治法律秩序、社会秩序的分子的反抗的政治管理职能。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合法性基础与权利的制约结构。
2.政治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制度研究,对分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行为主义革命,后行为主义。
3.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4.民主国家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
(1)城邦国家,(城邦是最早的国家形式。
)(2)封建国家及城市的兴起,(3)绝对君主制国家,(4)现代民族国家。
5.国家政体形式:(1)君主制【在专制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属于君主】(2)共和制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联邦制,帮联制,不同国家结构的趋中和融合。
7.公民社会理论的经历的发展阶段。
古典公民社会理论,进代公民社会理论,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当代公民社会理论。
8.中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模式?——发展型国家9.最小国家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国家模式。
10.代议民主制度的基本类型:议会制【英国是最早从等级会议制度中确立了近代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总统制,半总统制。
11.当代各国议会的结构,从其内部行使立法权的实体数量上可分为:一院制,两院制【两院制议会源于英国的一个“历史的偶然”】。
12.议会党团: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或政治倾向相近的政党的议员通常组成一个团体,统称为议会党团,作为党在议会内的基本组织。
13.行政监督权:质询,不信任投票【如何行使倒阁权:明示和暗示】,调查,14.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1)总统制的行政体制,总统一人同时兼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是一种单头制或一元行政体制。
特征: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
(2)议会制的行政体制,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分立,是一种双头制或二元行政体制。
特征: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
(3)半总统制的行政体制,特点:1)总统由议会制政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
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政治学原理:是指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基础性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政治权力:是指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体现在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强制、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面。
3、政治文化: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价值观、信念、态度和习惯等,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对于政治生活的认知和态度。
4、政治制度:是指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规范、规则和组织形式,它规定了社会群体在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
5、民主制度:是指以民主原则为基础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大众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管理的一种政治制度。
二、简答题1、请简述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政治学原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权力、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和国际政治等方面。
这些内容涵盖了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的基础。
2、请简述政治权力的特点。
答:政治权力具有强制性、引导性、控制性和支配性等特点。
它可以通过强制手段迫使他人服从,也可以通过引导、控制和支配等方式影响他人的行为和决策。
3、请简述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的影响。
答: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政治文化对于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望,因此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到社会群体的政治文化背景。
同时,政治文化也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于政治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4、请简述民主制度的优点和缺点。
答:民主制度的优点包括能够充分反映民意、促进社会公正、提高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积极性等;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可能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增加社会成本、容易被利益集团操控等。
5、请简述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的影响。
答:国际政治对于国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格局、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等方面都可能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同时,国家间的竞争和合作也会对国内政治产生影响。
三、论述题1、请论述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答:政治学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第⼀章政治与政治学⼀、政治的含义(⼀)⼀般的解释1、价值论的解释:认为政治是⼀种社会价值追求,是⼀种规范性的道德。
这种政治观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
(1)中国的例⼦: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如孔⼦⽈:“政者,正也。
⼦帅以正,孰敢不正?”这⾥的“正”,就是儒家的道德规范,治者的思想⾏为符合这些规范,则天下当治。
(2)西⽅的例⼦:古希腊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个“理想国”就是⼀个“公正”国,它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亚⾥⼠多德则把国家等同于“最⾼的善”,认为它是⼈相互间的⼀种道德性结合,这些都是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的体现。
这种政治观体现了⼈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体现了⼈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3)不⾜之处:这种观念仅仅从社会价值的层次上把握政治,重哲学思辨和抽象的伦理价值⽽轻社会现实,⽆法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活,也不能深刻揭⽰社会政治的本质。
2、神学论的解释:政治是⼀种超⾃然、超社会⼒量的体现和外化。
这样的政治观往往与宗教崇拜紧密结合在⼀起,⼈们凭借对超⾃然⼒量的崇拜来赋予“政治”以合法性,从⽽定义政治。
(1)中国的例⼦:在中国的殷周时期就盛⾏着“君权神授”的思想。
汉朝的董仲舒创造了“天⼈合⼀”、“天⼈感应”学说,⿎吹“天⼦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使神权政治观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统治的合法性依据。
(2)西⽅的例⼦:在西⽅的中世纪也有⿎吹神权政治的⼈,其代表⼈物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认为,尘世的⼀切都是神的安排,⽽“国王是上帝的⼀个仆⼈”,“没有权并不是出于神的”。
(3)不⾜之处:曾经迷惑⼈,但最终经不起理性思维的检验。
3、权⼒论解释: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展开的活动,包括对于权⼒的追求、运⽤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政治观。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国家: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压迫、迫使一切从属的阶级服从于一个阶级的机器,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具有公权力的机器。
3、市民社会:市民社会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通过成员的需要在形式普遍中建立起来的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以及维护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的联合。
4、议会君主制:是指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5、二元君主制:二元君主制是指国家政权由掌管内阁的任命控制国家行政权的君主和掌握立法的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中心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6、公共权力:公共权力是指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由政府官员及其相关部门掌握并行使的,用以处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增进公共利益的权力。
7、政治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是指世界自16世纪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的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是工来化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引起深刻变革折过程和发展目标,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参与型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是指社会成员有强烈的政治认识和较高的参与政治的能力,与民主政治制度相一致。
9、寡头政治铁律:指由少数人充当领导所有社会以实施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10、共和制:共各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
1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12、压力集团:又称利益集团,是指那些致力于影响国家政策方向的、但是其本身并不谋求组织政府的组织。
13、政治合法性:现代意义的合法性是批政治体系客观上获得了社会成员给予的内心自愿的认同、支持与服从,从反映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一种互动、共认理念,并以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的认可、赞同和忠诚作为第一要件。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综合
第一章政治的性质与核心问题一、关键术语1、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含思考题答案)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对于政治的这一定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它强调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并且指明这种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
(2)它强调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3)它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关系的本质出发,0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A、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理解政治.(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
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
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
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
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
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
(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
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
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
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
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
(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
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
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政治学原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一、政治含义1、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道德说2)法律说3)神学说4)权力说5)管理说6)分配说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3、政治的定义: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政治现象的新变化1)国家职能发生重大变化2)非阶级的社会矛盾突出3)利益集团兴起对社会的影响4)各种权力对政治的影响愈来愈显著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1、政治学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1)、古希腊时期创立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2)中世纪神学政治奥古斯丁《神之都》奥古斯丁“双城论”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3)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近代政治学形成马基雅维里《君主论》布丹《共和六论》4)17、18世纪近代政治学繁荣时期洛克、孟德斯鸠、汉密尔顿、天赋人权、分权制衡5)19世纪后期趋向庸俗6)20世纪形成独立学科7)20世纪50-70年代行为主义政治学盛行2、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和现状:一战之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形成:1848 《共产党宣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国家既有阶级职能又有社会管理职能民主和专政都是统治的形式;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原则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到社会共和国再到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类实现从政治解放到社会解放的必经之路。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经济分析方法3)阶级分析方法4)利益分析法2、西方政治学研究方法:博弈论1)经典案例2)政治博弈的要素A 参加者:个人、团体、国家 B 资源:财富、威望、职位、人数、说服技巧C 对策(核心)D 规则: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惯与传统E 目标:财富、权力、社会地位、民族利益、经济利益、宗教利益、公正、平等、自由3)政治博弈的类型A 零和博弈积极的非零和博弈B非零和博弈消极的非零和博弈第二章政治关系第一节利益与政治1、利益的含义:是人们在物质上或精神上所获得的好处2、利益的划分:按照不同的构成内容把利益划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按照不同的领域把利益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按照实现时间的远近把利益划分为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按照不同的范围把利益划分为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划分为一般利益和根本利益。
政治学原理 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一、政治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的学科,它关注政治权力、政府组织、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决策等方面的问题。
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政治行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等。
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指的是社会中关于权力的分配和运用的活动。
2. 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学科。
3. 政治权力:指的是在一定范围内对他人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
4. 政府:是指执掌政治权力的组织机构。
5. 政治制度:是指政府组织和运作的规范和程序。
6.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社会中关于政治的价值观念、信仰和行为模式。
7. 政治行为: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政治领域中的活动。
三、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传统政治学:主要关注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2. 行为政治学:强调对政治行为的实证研究,关注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3. 制度政治学:重点研究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和政策结果的影响。
4. 文化政治学:关注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5. 批判政治学:强调对现有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批判和改革。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 历史研究法:通过研究政治现象的历史演变来理解其本质和规律。
2. 比较研究法:通过对不同政治系统和政治行为的比较来揭示其异同和规律。
3. 实证研究法:通过对政治现象进行观察、实证和统计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
4. 理论研究法:通过对政治理论的构建和推理来解释和理解政治现象。
5. 模型构建法:通过建立数学或逻辑模型来研究政治行为和政策结果。
五、政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 政治理论:研究政治权力、政府组织和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2. 政治制度:研究政府组织和运作的规范和程序。
3. 政治行为:研究个体和群体在政治领域中的行为动机和决策过程。
4. 国际关系:研究各国之间的政治互动和国际组织的角色。
5. 公共政策:研究政府决策和政策实施的过程和结果。
政治学原理复习总结
政治学概论应掌握的要点一、基本概念:1、政治:“政治实际上就是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的各阶级、集团、社会团体、政党、领袖和人民,为了实现和维护其所代表的根本利益,围绕公共权力发生的各种关系、形成的各种制度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2、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3、人民:人民是相对于敌人而言的,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由那些具有共同利益和政治目标,能顺应历史潮流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阶级、阶层和集团所构成的社会政治群体;4、国家:是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压迫的工具;5、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在国家生活中,那个阶级处于统治地位,那个阶级处于被统治地位;6、所谓政体:则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组成反对敌对势力维护自身利益的政权机关,特别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7、政党实质上是特定阶级或阶层利益的集中代表,是由特定阶级的骨干分子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为谋取和巩固政权而在政治活动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8、所谓政党制度,就是指一个国家关于政党的各项制度规范的总和,主要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9、两党制:所谓两党制,是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的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而轮流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中的“两党”仅仅是指轮流执政的政党数目,而不是指国家政治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政党数目;10、多党制:所谓多党制,是指一国中多个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当今世界的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多党制,其中以意大利、法国、德国较为典型;11、政治社团:在政治社会中,以某种共同利益为纽带而结合在一起的人们,通过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的决策,以维护或实现自身利益的社会群众团体;12、公民素质:指公民群体在民主政治条件下所形成的公民意识、参政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总和;13、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一定政治共同体或组织中的某些政治实体,利用已经占有的优势政治资源,以不可抗拒的公共理由,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整合、控制、支配和影响另外一些政治实体的强制力量;14、政治权力的集权结构: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于上一层面机构,而下一层面机构很少有权;同一层面机构间的权力集中于某个机关,而这个机关的权力又集中在主要领导一人或几人手中; 15、政治权力的分权结构:是指社会政治权力体系的各级各类权力机关的地位、职能和相互关系等都按照某些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规则而做了明确的规定,它们共同分享了产生于主权的治权,权力不论大小强弱都享有自主权;16、政治权力异化:政治权力执行人改变、取消政治权力正当职能,致使政治权力偏离公共本质的现象就是所谓政治权力的异化;17、政治权利:就是政治共同体赋予其正式成员进行政治作为或不作为的资格、自由和利益等,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18、创制权:是指公民有权直接提出关于法律或宪法的建议案,其目的在于防止公共机构拒绝提交或制定有利于人民的公共决策议案,而创制权一旦实现就会使社会各派势力的政治意志更容易输入到社会公共机构中,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代议制民主政体中政治代表们代表性不足、不充分和不普遍的缺陷;19、复决权:则是指公民对国家立法机构通过的一般法律或宪法进行再表决,以决定其是否成为法律或宪法,它是公民对公共机构所做选择的再选择,防止公共机构做出不利于人民的决策;19、政治文化是人们对现存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思想反映,是政治主体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政治意识的总和;20、政治心理是政治主体对社会政治现象不系统和不定型的感性反映,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志等诸多具体形式;21、政治思想,就是政治认识主体对政治认识客体的理性反映,是在对政治问题的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和;它是人们对政治生活内在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是政治文化的理性形态;22、政治行为:是政治关系的直接动态表现,是人们在特定利益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23、政治决策就是国家、政党、社会政治组织的领导权力机关,选定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选择按此方向而实现其目标的途径、步骤以及方法、手段等措施的活动;24、政治管理:就是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就是说,通过这种特殊的约束方式使政治生活的各方面都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来运行和发展”;25、所谓政治参与:就是指一个国家内的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依法参加社会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从而影响政权体系的构成、政治规则和政治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过程的政治行为;26、所谓政治发展应该是指整个政治系统发生的包含着系统增量的变迁过程,它可能表现为系统要素的质量不断改善,系统要素的数量不断增多,系统的结构日趋复杂而和谐,系统的功能日益多样化及专门化,系统整体的加工、服务和输出等的能力不断提高等;二、简答题:一阶级的特征作为经济实体的阶级有如下基本特征:1、不同的阶级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有的处于支配地位,有的处于服从地位;2、不同的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同,即各阶级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及占有生产资料的多少各不相同;3、不同的阶级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4、不同的阶级获取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不同;二、人民的政治作用人民既是国家赖以存在的基本因素,又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体,因而对国家政治生活必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决定性的作用:1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物质生产是政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2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精神生产深刻地影响着政治社会的发展;3人民是社会政治实践的主体,他们的革命斗争是推动政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三、国家职能的共性•尽管不同类型的国家所承担的任务和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甚至国家的具体职能也各有特点,但是任何国家都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大基本职能;1、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是指国家运用暴力、法制等特殊的强制力,控制、镇压被统治阶级及其一切破坏分子反抗的职能;这种职能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是指国家对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公共福利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它同样体现了国家的本质;四、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国家的阶级性质决定着国家政权所要采取的组织形式;任何政体的选择,都必须与国体相适应,必须符合阶级统治的需要;也就是说,在二者的关系中,国体起着主导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政体也并非完全消极被动的适应,它可以反作用于国体,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就是说,如果政体选择得当,就能够起到巩固和发展国体的作用;反之,则会影响阶级统治的顺利实现;五、单一制国家的基本特征是:•第一,国家具有统一的宪法和其他基本法律;•第二,国家具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体系,最高国家权力归中央政府掌握;•第三,全国行政单位按地域划分,地方权力受中央权力的统辖;•第四,由中央机关统一行使外交权,地方行政单位包括自治单位对外不具有独立性,因而不具有独立的外交权;•第五,国民具有统一的国籍;六、政党制度的特征•政党制度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党制度通常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设立的,所以,统治阶级为了更有利于其政治统治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根据自身的需要,会不断地改变政党制度;•第二,政党制度有些是成文法规定的,有些是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尚无成文法规定;•第三,政党制度不仅规范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以及社会成员的政治生活内容;七、两党制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在一个国家有两个以上的政党,但居垄断地位的政党只有两个;第二,这两个大党势均力敌,相互对峙,长期轮流执掌政治权力;第三,两党通过竞选,夺取议会多数组阁或当选总统执政;第四,其他政党没有希望掌权,但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八、多党制的国家通常具有的基本特征:第一、党派林立,政党联盟松散:第二、联合执政,政局多变:第三、意见分歧较大,政府效能低下:九、政治社团的特点1、团体利益的单一性2、团体成员的群众性3、活动方式的非盈利性4、政治活动的参与性5、政治思潮的多样性十、政治社团的作用1、推进政治社会民主化2、促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3、增强政治监督的社会化4、维护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十一、文官制度的内容1.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提拔;2.没有任期限制,薪酬逐年提升;3.专业分工明确,职位级别严明;4.保持政治中立,限制政治参与;十二、政治权力的功能政治权力的功能和作用非常广泛, 大致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政治整合;2、政治控制;3、政治分配;4,政治影响;十三、以政治权力异化的原因为标准,可划分以下类型:1、政治权力的结构和体制是影响政治权力异化的最重要的制度原因,据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属于体制或结构型的政治权力异化;2、社会风气,特别是政治领域的社会风气,是影响政治权力异化的重要社会原因,由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就是风气型政治权力异化;3、掌权者的素质决定了政治权力能否或多大程度上被异化,是政治权力异化是否发生的关键要素,由此形成的政治权力异化就是素质型的政治权力异化;所谓掌权者的素质,包括品德和能力两方面,其中以品德素质最为重要和关键,绝大多数的素质型政治权力异化都是由掌权者的品德缺陷造成的;十四、政治权利发展的基本趋势第一,人类政治权利的要求将更加急迫和普遍;•第二,政治权利的形态将更加多样化,更加错综复杂;•第三,人们实现自己政治权利的方法、途径、手段和措施也更加多元化,更加完善;•第四,人们享有政治权利的种类不断丰富,绝对数量也与日俱增;•第五,在全球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一国之内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各种权利的发展和实施状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影响;•总的来说,政治权利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呈现如下趋势,即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越来越多的手段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十五、政治心理的特点1、从主体上看,政治心理具有广泛性和个体差异性;2、从属性上看,政治心理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3、从形成过程看,政治心理具有自发性和直接感受性;4、从表现形态看,政治心理具有潜在性和相对稳定性;十六、政治心理的作用1、政治心理是激发政治行为的直接动力2、政治心理是影响政治变革的心理基础3、政治心理是政治理论的直接基础4、政治心理是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十七政治决策原则:第一,信息原则;第二,预测原则;第三,系统原则;第四,可行原则;第五,优选原则;第六,创新原则;第七,适时原则;十八、政治管理的特点1、政治管理行为是一种矢量;“有的放矢”即为“矢量”;2、政治管理是少数人对多数人实施的一种管理3、政治管理的实施呈现明显的层次性4、政治管理作用具有一定的结果十九、政治管理的内容•首先,对政治思想的管理;这主要是通过对舆论和传媒宣传什么、不宣传什么的管理,来控制社会政治思想、规范传媒的行为;影响政治道德观、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政治态度等;•其次,对政治言论的管理;政治言论有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这里主要是指公民在公共场合发表的涉及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方面有影响的言论,除此之外,不在政治管理之列;•最后,对政治活动的管理;政治活动即个人和集团直接围绕国家政权进行的活动,通常指一定时期为完成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开展的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活动;如选举、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罢工、起义等;这些活动直接涉及统治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直接关系到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因而必须加以管理;二十、政治参与应具备的特征:第一、政治参与的主体应是普通公民或公民组成的团体;所从事的政治活动也必须是业余的、非连续性的,其参与各种政治活动的行为同时也应当是主动的、非胁迫性的;第二、政治参与的目标指向是影响政府的活动;公民的参与行为不管最终是否对政府当局产生压力,从而实现政治参与者的愿望,只要实施者的行为旨在影响政府活动,这种行为就属于政治参与行为;第三、政治参与是一种表达政治意愿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指向,必须外化为一种具有政治意义的行为;第四、政治参与的途径具有多样性;一般有政治投票、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游行集会、罢工罢市、参加听证会、质询会等,我国还有公民投书信访、上访、与政府官员直接对话等形式;第五、政治参与基本上是一种体制内的非暴力行为;政治参与是公民履行宪法、法律所赋予的政治表达权利的行为;它是以维护现有的政治秩序为前提的,所以政变、暗杀、骚乱和暴动等以非常手段影响甚至改变政府组织的行为不属于政治参与;二十一、政治参与的方式1、政治投票与政治选举2、政治接触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除以上主要的几种政治参与方式外,基层自治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政治参与;二十二、政治参与的作用:1、影响经济的发展2、影响政治稳定3、影响社会公平和政治统治的合法性4、影响社会发展和政治文明二十三、政治发展的类型•政治发展可概括为政治革命、政治改革和政治现代化三种基本类型;1、政治革命是政治发展的一种常见类型,它比较多地出现于人类文明尚没有进入近现代社会以前各阶段,而在人类掌握了巨大物质力量的近现代社会则相对受到了限制;2、政治改革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基本类型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曾经长期是一种不彻底的妥协式政治发展的基本形态;3、政治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政治发展形式,它关注的焦点是政治系统怎样具有现代政治的那些标准特点和属性,比如大众化、世俗化、民主化和科学化等;。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政治学原理》课程复习资料⼀、填空题:1.政治现象是⼈类进⼊到以后才出现的。
2. 说,“政就是众⼈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之事就是政治。
”3.政治学的创始⼈、古希腊思想家亚⾥⼠多德所写的是举世公认的政治学开⼭之作。
4.政治学就是研究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5. ⽅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积极性的根本⽅法。
6.⾏为主义强调对的研究,⽽忽视重⼤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7.封建社会最主要是权⼒分配⽅式是。
8.1956年,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先使⽤了“政治⽂化”这⼀概念。
9.如果说的哲学基础是新个⼈主义,那么,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则是。
10.⼀般认为,美国的独⽴战争和法国⼤⾰命是发展史上的⾥程碑。
11.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由⾃然⼈变成的过程。
12. 是现代社会政治组织的⾼级形式,也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13. 是17世纪和18世纪最有名的政治理论,其代表⼈物是格劳秀斯、洛克、卢梭等⼈。
14.民族是⼈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个有共同语⾔、共同地域、共同经济⽣活及共同的稳定共同体。
15.国家是在的基础上产⽣的,其实质是。
16.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是中国周朝实⾏的和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
17.所谓,是指⼀个国家在特定时期所形成的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构⽽产⽣的⾏为特征和治理绩效。
18.我国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有两个最显著的特⾊:⼀是在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实⾏民族区域⾃治制度,⼆是在单⼀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设⽴,实⾏“⼀国两制”。
19.我国司法机关的主要职能是侦查和,最⾼⼈民法院和最⾼⼈民检察院享有普通法律的权⼒,释宪权归。
20.按政党集权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政党和集权型政党。
21.它以⼴⼤⼯⼈阶级为其阶级基础,代表⽆产阶级和⼴⼤⼈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这是⽆产阶级政党不同于⼀切政党的根本特征。
22.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政党是英国的辉格党和。
23.在西⽅,利益集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压⼒集团和集团。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学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政治学原理复题课程代码)一、名词解释1、政治权利2、国家3、政治权力4、政党5、政治文化6、两党制7、政治统治8、联邦制9、政治管理二、简答1、简述政治统治与政治管理的关系。
2、政治领袖的政治心理有哪些基本类型。
3、什么是政治学?试简要对比中西方政治学历史演变。
4、什么是政党?简述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政党类型。
5、简述政治统治的基础与方式。
6、简述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特性。
7、简述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三、辨析1、我国唯一的执政党是XXX,其余民主党派的实质身份就是西方政党制度中的在野党。
2、苏联和中国都实行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所以二者采取了完全相同的政党制度。
3、从我国实行“一国两制”以后,我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成为复合制国家4、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一样都只能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四、论述1、试结合现实,评述我国各类政治社团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当前政治生活的影响。
2、XXX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与政治协商制有哪些特点?并据此说明在中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一、名词解释1、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社会成员获得自身利益的特定资格。
2、国家的起源:国家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产物,是最高社会公共权力的体现。
原始社会并未形成国家,但已在孕育之中。
(血亲复仇、近亲不能结婚和氏族议事大会)形成国家的要素:领土、人口、语言、主权。
国家的本质: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工具。
3、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气力比力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限制能力。
政治权力在本质上是特定的气力限制关系,最高方式是特定的国家权力。
4、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会合代表,是特定阶级政治气力中的领导气力,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争取或巩固国家的政治权力而构成的政治组织。
5、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当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生活的感受、认识、情感和道德俗规范的庞大综合。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解答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及解答一、填空题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4、亚里士多德把政治学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5.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6.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7.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8.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9.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10.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11.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12.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13.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身份资格、理论与策略、组织。
1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径。
16.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
17.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18.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19.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20.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2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2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24.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和共和党所把持。
25.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政治合法性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HD)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HD)第一篇:政治学原理复习题(HD)《政治学原理》(两套)一、简答题(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1、什么是政治? 政治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1)政治是一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本质上是一定经济基础形成的利益关系。
(2)一切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维护、实现和协调的社会利益要求和社会关系,才具有政治性,这就区分了政治现象与非政治现象。
(3)从经济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关系这一社会联系的本质出发,揭示政治的含义,这就在人们的基本需求的意义上保证了政治定义的深刻性。
2、儒、法、道、墨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法家强调“法”、“术”、“势”为核心的政治观;道家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思想核心;墨子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中心。
3、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1)自由权各国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公民自由权利既涉及政治方面,也涉及非政治方面。
(2)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公民触犯法律时受到同等的惩罚性对待,公民同等地具有遵守法律的责任。
(3)民主权主要体现在公民的参政权上。
4、政府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政府是立法、行政和司法等国家机关的总称。
作为履行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关,一般具有以下基本特性(1)阶级性;(2)公共性;(3)权威性;(4)有机组织性;(5)特定的职能规定性。
5、政治社会化的途径有哪些。
(1)家庭。
家庭是政治社会化的第一个途径。
(2)学校。
学校是传播文化的专门机构,是系统化强有力的社会化途径。
(3)社会政治组织。
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如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国家机关等,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4)大众传播工具。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是现代社会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答:主要区别: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基本观点和方法。
对于政治学,哲学为其提供理论基础、认识角度和认识方法,从而使人们能够从世界观的角度认识政治现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政治学的理论基础。
同时,政治学对哲学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学通过对于具体政治现象的研究分析和理论概括,不断验证、充实和发展着哲学理论和方法。
2)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
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3)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2、政治选举:政治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3、政治结社: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政治结社也就包括参加政党活动和参加社团活动的两大类。
4、政治表达:政治表达是指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5、政治接触: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6、政治冷漠: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加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政治学原理复习备考—完整版
名词解释1、政治;2、政治学;3、行为主义;4、政治权力;5、政治权利;6、公共利益;7、国家;8、法治原则;9、君主制;10、二元君主制;11、共和制;12、国家元首;13、压力集团(利益集团);14、政治社团组织;15、市民社会;16、政党;17、政党制度;18、公开性;19、政治秩序;20、政治共识;21、政治合法性;22、治理;23、政治参与;24、选举;25、选举制度;26、政治监督;27、社会监督;28、公民监督;29、政治文化;30、意识形态;31、政治信仰;32、政治革命;33、政治改革;34、政治稳定;35、宪政;36、有限政府;37、民主;38、民主化;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2、什么是政治?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3、儒、法、道、墨各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4、从政治学的角度讲什么是权力?如何理解这一含义?5、从历史的角度看,国际范围内权利观念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的发展变化? (4)6、宪政体制下,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哪些内容?7、法治原则一般包括哪些内容?8、构成宪法精神的原则统一体是什么?9、市民社会的发展对于国家权力体系的民主化有何意义?10、政党区别于一般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的特性是什么?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12、政治社团的特征是什么?13、如何理解治理的含义?14、政治参与的特征是什么?15、政治参与的意义有哪些?16、保守主义如何看待财产私人所有?17、政治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6)18、政治改革的特征是什么?19、宽容和理性精神在政治上的含义是什么?20、民主可能的具有的缺陷有哪些?21、经济发展如何促进政治民主化?22、为什么说中产阶级是天生的民主派?23、民主的限度是什么?………………………………………………………………7 论述题1、试评述历史上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7)2、试述中国传统政治研究的特点. (8)3、试述划分“公权”与“私权”的意义是什么?4、试述政治权力具有哪些特性? (9)5、宪法对国家政权组织的建构提出了哪些原则要求?6、试述人民主权原则。
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答案
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答案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答案1⼀、填空题1.集中表现 2.政治学 3.伦理学 4.社会职能 5.单⼀制 6.⽴宪君主制 7.委员会制 8.辉格党 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0.主权国家⼆、单选题1.A 2.B 3.A 4.D 5.D 6.B 7.B 8.C 9.B 10.B 三、多选题1.ABCD 2.ABCD 3.ACD 4.CD 5.ABD6.AC 7. A BCD 8.ABCD 9.ACD 10.ABD四、名词解释1.政治政治就是⼈们围绕公共权⼒⽽展开的对社会资源进⾏权威性分配的活动及产⽣的关系;(2分)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权为核⼼的阶级关系和⼈民内部的全局性关系。
2.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处理国家的整体与部分、全国政权与地⽅政权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
主要是讲国家的各个部分是以什么形式和⽅式整合为⼀个整体的。
(1)国家结构形式包括两个⽅⾯的内容:⼀是⾏政区划,即国家划分为多少地区,并相应地配置⼏级国家政权机关;⼆是权限划分,即国家权⼒在各级政权机关之间是怎样分配的,中央政权与地⽅政权是什么关系。
(2)现代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分为单⼀制和复合制。
3.两党制两党制指⼀个资本主义国家由两个势均⼒敌的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的⼀种政党制度。
但这并不表明两党制国家中只有两个政党,除轮流执政的两党之外的政党难以获得政权,两党制以美国最为典型。
4.政治参与政治参与就是普通公民或团体通过⼀定⽅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或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活的⾏为。
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及公民组成的团体,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府的活动,政治参与是⼀种政治⾏为。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是⾃愿性和选择性。
5.政治体制政治体制:以国家政权组织为中⼼的各种具体政治制度和政治⾏为规范的总和,即为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采取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作⽅式的具体制度和规范,如领导制度、选举制度、中央和地⽅⾏政制度、⼈事制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 源》,《马恩选集》第二卷)
A.不成问题论:亚里士多德
B.社会契约论:卢梭、洛克、霍布斯 C.水利灌溉论: 政治社会学:组织化需要→集权 政治经济学:经济性的服务→控制 D.战争驱动论:强制、军事征服、征兵、提取资源 和组织化
“灌溉”在古代社会的含义:与雨浇农业相对 中央集权化的水利管理模式还是地方化的水利共同体模式? 迈克尔· 曼的“核心—周边”理论: 不是围绕大型水利工程的组织化导致了中央集权,而是对水利 技术的控制,导致了对灌溉所产生的经济剩余的控制,出现 了中央集权,或者其他类型的政治形态 (迈克尔· 曼:《社会权力的来源》上卷;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
和家庭之间的大众组织,它独立于国家,享有对于国家的独立性,它 由众多旨在保护和促进自身利益或价值的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成。结 社自由应被当作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它可以有三层不同的含义: A.最低限度的含义,只要存在不受制于国家权力支配的自由社团,市 民社会便存在了; B.较为严格的含义,只有当整个社会能够通过那些不受国家支配的社 团来建构自身并协调其行为时,市民社会才存在; C.最高级的含义,只有这些社团能够相当有效地决定或影响国家政策 方向时,才能称之为市民社会。
E.主观的利益,被看作是通过政治参与揭示出来的政策偏好
(参考书目:罗伯特· 达尔:《谁统治?》,江苏人民出版社) 影响决策的三种方式:stick, deal, kiss
A.决策制定和不决策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或者隐蔽的议题 D.主观的利益,被看作是各种政策偏好或者愤恨
1、在传统社会中属于土地贵族的政治权力,都逐渐集中 到国家手中,形成中央与地方之分。 2、国家的政治权力延伸至基层社会,民众开始向国家提 出诉求。 3、国家形成之后,借助国家强制力量去进行民族建构, 使共同地域内的人口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 4、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兴起了个人的政治权利。
马歇尔的公民身份理论: 公民权利:生命、财产、言论、宗教 政治权利:选举、参与、组织政党 社会权利: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福利
政治领域:国家、政府 公共舆论领域:由非政府和非经济组织在自愿基础上 组成的,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以及独立的传 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 协会,甚至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 团体。公共舆论领域以公共舆论为媒介对国家和市民 社会的关系进行调节,国家通过公共舆论领域而获得 合法性,市民社会则通过公共舆论领域去挑战国家权 力的合法性,并提出利益诉求。 市民社会:由商品流通领域和社会劳动领域所组成 家庭 :不具有生产功能,是个人爱好和道德自律的 空间
个体性权力的经典定义:
韦伯: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内,自己的意志 即使遇到反对也能贯彻的任何机会,而不管这些机 会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达尔:A拥有支配B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他能 够使B做某些B否则不会去做的事情。(Who Governs?)
社会是由多重交叠和交错的社会空间的权力网络构成的。 组织权力的四个理想类型(IEMP): 1.意识形态权力:满足人类的审美和超越物质需求而产生的权力 一套理论体系,该体系极力鼓吹:如果某一社会改造计划得以实施,未来就会比现在更好。 意识形态常常被用来支持现存政权的存续和运转,也即意识形态常常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由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 行使最后控制权。他们必须完全握有这个最后权力, 无论何时都是支配政府一切行动的主人。 代议团体保持的是最后控制权,但不应当管理国 家事务。议会对于行政的职责是:保证那些决策者 是胜任的。
1.反犹主义:作为政治问题的犹太人问题
2.无阶级社会和原子化的个人 3.平庸的恶(the banality of evil)
什么是政治?
1.“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2.“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 便是政治。”——孙中山 3.“政治就是对于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戴维· 伊斯顿
1.政治是指正规的政治行动主体,包括国家、政党、 政府等机构和社会团体所发生的各种活动; 2.政治通常同公共生活和公共活动联系在一起,而 不同于私人事务; 3.政治同权力、财富和资源的分配相关,它发生在 所有的组织机构及社会存在的各个层面上。
国家自主性是指国家在形式上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 相对于社会各阶级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 不是纯粹为某一个阶级的特殊利益服务。国家自主 性意味着国家不仅仅是各种社会力量斗争的场所, 而是一种能动的力量,它反过来去支配、控制或影 响社会。 (斯科契波:《国家与社会革命》)
从这一术语的大多数用法来看,其主要思想是,市民社会是处于国家
(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1、缺乏一套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有效性成为政府的 唯一合法化来源 2、大多数政权者存在着一套有名无实的宪法或选举制度 统治群体通过一个霸权性政党或个人关系操纵选举而上台 执政 3、个人或小集团对政权的有限垄断 独裁者、家族成员、军人或官僚占据政权 政党、社团或媒体的有限自由 4、大众的参与受到统治者的压制 没有极权主义政体下的动员式参与 也没有自由民主政体下的自由参与
(参考文献:Peter Bachrach & Morton
S.Baratz:Two Faces of Power)
对于以行为为中心的权力观的批评
A.决策制定和对于政治议程的控制(并不必然通过各 种决策的方式) B.各项议题与潜在的议题 C.可以观察到的明显的或突
流匪与驻匪: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隐喻 1.一个稳定的匪帮,总是攫取普通人产出的一小部分作为 其稳定的税源,保持普通人进行生产活动的动力。 2.匪帮的臣民——即使匪帮首领年复一年地从他们身上榨 取油水——也宁愿需要一个固定的匪帮而不是间或窃取他 们的流动匪帮来统治。 3.一个固定匪帮在他控制的土地上有自己共容利益,因此 愿意提供国内秩序与其他公共物品。所以,他不是一匹捕 食鹿的狼,而是一个要确保其所养的奶牛能够得到保护的 牧场主。 (曼瑟·奥尔森:《权力与繁荣》)
3.军事权力(暴力):出于安全防卫而产生的权力 通过对兵器和武装人员的组织而建立起来的权力
暴力:通过物理强制而迫使人服从
(1)在人类历史上,尤其是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暴力是获得政治权力的基础 (2)暴力构成政治权力的来源,但是并不是权力的全部 (3)权力的行使并不涉及到暴力的直接使用,而是以暴力为后盾 (4)权力致力于维持一种恒久的社会关系,而暴力的直接使用则有可能破坏现存的权力关系
1、民主共和制政体的腐化: 不平等精神或极端平等精神的产生,前者使得民主共和 制走向君主制或贵族制,后者使得民主共和制走向一人 独裁或(多数)专制主义 2、贵族共和制政体的腐化: 节制或宽容原则的丧失而产生专横,直至出现暴君 3、君主制政体的腐化: 君主私欲的膨胀,放弃荣誉原则,他的大臣失去了人民 的尊敬 4、专制政体本身就是一种腐化的政体,必然会走向腐 化,但是气候、宗教或人民的才智可能会延缓这一趋势
一、什么是政体? 狭义:政体是指国家内部的统治结构。国家政权由一 定的实体所组成,这些实体分化组合的原则、方式 和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一国的政体。
广义:包括国家在追求自身统治目标的政治过程。
一人统治 君主制 (Royalty or monarchy)
少数人统治
多数人统治
为了公共利益 (正常政体)
宪政 (Constituti 贵族制 onal (aristocracy) government)
是指在这些国家之中,君权具有绝对性,君主大权 独揽,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集中于一 身,而且君主作为主权的化身,凌驾于法律之上, 成为一切法律的合法性源泉 路易十四:“朕即国家!”
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 中央集权:制度与技术 垄断强制手段 :现代化武器与军事工业 唯一的政府机构 统一的行政安排 (Charles Tilly: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为了私人利益 (变态政体)
僭主制 (tyranny)
民主制 寡头制 (democracy) (oligarchy)
君主制:世袭君主国,新的君主国 (《君主论》)
共和制:打破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循环论 (《李维史论》)
一、君主政体:一个人按照既定的法律进行统治。其驱 动力(原则)为荣誉 二、专制政体:一个人不受法律的约束而随心所欲、反 复无常地统治。其原则为恐惧 1、有宗教的专制政体:专制者受宗教条约束 2、没有宗教的专制政体:专制者只遵守习惯 三、共和政体: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 力的政体。其原则为美德 1、民主共和政体:全体人民握有最高权力,并通过选 举来指派自己的代理人行使具体的管理权。美德体现为 爱祖国、爱和平等 2、贵族共和政体:最高权力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由 贵族参议会来处理共同事务。美德体现为节制
1.马克斯· 韦伯: 每一种真正的支配形式都包含着最起码的自愿服从的成分。 也就是对服从的利害关系的考虑,而这种考虑可能是因为 别有用心,也可能是基于真心的诚服。 2.马丁· 李普塞特: 合法性是指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 会的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1.法理型权威 2.传统型权威 3.克里斯玛型权威 (参考书目:韦伯:《支配的类型》) 4.新传统主义:各种合法性类型的组合形态 (参考书目:安德鲁· 华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 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