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合集下载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

Twinblock矫治器在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临床应

廖明华
【期刊名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5)004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的治疗,寻找一种理想的矫治方法.方法对9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使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矫治,再用固定矫治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结果 9例患者的磨牙关系均达中性关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患者侧貌得到很大改善.结论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进行矫治,能调整骨骼矢状关系不调,矢状关系调整后再进行固定矫治,减少了矫治难度,且Twinblock型功能矫治器制作简单,易被患者接受,显效快,可以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536-536)
【作者】廖明华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广西,百色,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3.9
【相关文献】
1.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安氏Ⅱ1下颌后缩错(牙合)畸形 [J], 周立新
2.Twinblock 矫治器对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 [J], 陈嘉鹏;曹必
宏;彭钧;李小月
3.方丝弓联合Twin block矫治器矫治下颌后缩型安氏Ⅱ1类错(牙合) [J], 李玉兰
4.Twinblock矫治器联合固定矫治器治疗骨性下颌后缩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 [J], 林铭;郭庆平;彭文波;潘昱;陈巨峰;吴雪勋;何国燕
5.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合畸形 [J], 陈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win-block 矫治器治疗儿童骨性安氏II 类错牙合 畸形的临床疗效研究

Twin-block 矫治器治疗儿童骨性安氏II 类错牙合 畸形的临床疗效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2 月就诊于青海红十字医院口 腔科的骨性安氏 II 类错牙合畸形合并 OSAHS 的患儿 15 例,其 中男 11 例,女 4 例,年龄在 12-15 岁,平均年龄 (12.1±2.39) 岁。 纳入标准:①无口腔正畸治疗史;②上颌发育基本正常,下颌发 育不足的恒牙列早期患者;③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或生长发 育高峰期。排除标准:①可导致颜面部不对称发育的遗传性疾 病;②有腺样体、鼻炎、扁桃体疾病或其他可致 OSAHS 的解剖 因素;③有颞颌关节疾病、青少年牙周病、缺失牙、唇腭裂、颜面 部外伤、单侧髁状突肥大、肿瘤等。 1.2 研究方法 1.2.1 功能矫治方法
Hale Waihona Puke 运用 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 ±s),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内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 配对 t 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后上下颌骨的变化 研究对象进行 Twin-block 进 行 功 能 矫 治 后 SNA、SNB、Co-Go、Co-Gn、L1-MP 高 于 治 疗 前 (P<0.001),治疗后 ANB 低于治疗前 (P<0.001)( 见表 1)。有 效的促进了下颌后缩畸形患儿的下颌向前生长,改善了面型。
本文引用格式:高鹏 , 赵亚鹏 , 刘伟 . Twin-block 矫治器治疗儿童骨性安氏 II 类错牙合 畸形的临床疗效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 信息文摘 ,2021,21(17):159-160.
0 引言
安氏 II 类错牙合 畸形在临床中较常见,有较高的发病率, 而下颌后缩是我国人群骨性Ⅱ类错牙合 畸形的主要发病机 制 [1]。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为磨牙远中牙合,合并有上中切 牙内倾和闭锁型深覆牙合 等独特的临床表现,多为凸面型,影 响咀嚼和颌面部发育,严重时还会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可以 利用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早期矫治,早期改善颌骨发育和软组 织面型。双牙合 垫矫治器 ( Twin-blockfunctional appliances) 是 一种功能性矫治器,分别由在上下颌具有导斜面的咬合导板组 成,接触面以 70° 角相交,通过咬合时斜面引导力促进下颌骨前 移,改善上下颌骨关系不调 [2]。当戴入上下颌矫治器后,上下牙 合垫的斜面导板接触并滑动,将下颌引导到前伸位置并闭合。 对于青春发育期仍然有发育潜力而骨型畸形又较严重的患者 常常在正畸早期借助矫形装置前导下颌,刺激髁突软骨生长及 关节窝重建 [3],使得下颌向前生长,同时反作用力抑制上颌生 长 [4],经过咬合重建使下颌达成新的稳定的神经 - 肌肉协调位, 从而达到矫治前牙深覆牙合 深覆盖、调整远中磨牙关系和改善 下颌后缩、增进面部软组织侧貌和谐的疗效 [4]。本研究将患有 骨性安氏 II 类下颌后缩畸形的儿童,应用 Twin-block 矫治器进 行功能矫治,评价其对该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

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

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

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王爱华;曲虹【摘要】[目的]观察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生长发育期内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和纠正咬下唇不良习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1例生长发育期内的有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对比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15 个月的治疗后,患者咬下唇不良习惯得以纠正,B点在治疗过程中前移,前牙深覆颌、深覆盖得到改善.[结论]FRⅡ型功能矫治器对本患者能有效地纠正咬下唇不良习惯,而且能促进下颌骨向前生长,协调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32)006【总页数】3页(P728-730)【关键词】AngleⅡ类错颌;下颌后缩;FRⅡ型功能矫治器;唇习惯【作者】王爱华;曲虹【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教研室,辽宁,大连,1160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73临床上,错牙合畸形以AngleⅡ类错牙合多见,Moyers将AngleⅡ类错牙合从矢状向上分成6类,其中伴有下颌后缩的约占38.6%[1]。

中国的调查分析也得出,下颌后缩为主要指征的占49%[2]。

该类患者多存在上下颌骨矢状向的不调,如果在早期得不到矫治,错牙合畸形将会加重,有的甚至转化成骨性,增加以后的矫治难度,以至影响最终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一般都使用功能矫治器在生长发育期进行矫形治疗。

本文介绍运用FRⅡ型功能矫治器治疗伴唇习惯的Angle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1例,使患者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得到改善,并纠正了患者咬下唇的不良习惯,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男性,年龄9岁8个月,2007年6月于大连博士口腔门诊就诊。

主诉上颌牙齿前突,要求治疗。

患者5岁半起有咬下唇的不良习惯,延续至今。

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观察

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观察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2.064--临床研究--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观察朱琳瑜(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吉安343000)摘要:目的探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均给予肌功能矫治器进行治疗。

比较患者矫正前后骨性指标及上气道指标。

结果与矫治前比较,患者下齿槽座点、蝶鞍中心以及鼻根点构成角(SNB角)、眼耳平面与下颌平面交角(FMA角)、面平面与眼耳平面夹角±上下齿槽座点平面与面平面夹角±腭平面与眼耳平面夹角(APDI值)及上、下颌前牙间的水平距离(OJ值)均减小,上齿槽座点、蝶鞍中心与鼻根点构成角(SNA角)、上齿槽座点、下齿槽座点与鼻根点构成角(ANB角)以及女性、男性患者舌根后咽腔直径、口咽腔直径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骨性不调,促进下颌生长发育,缓解舌根后咽腔及口咽腔部位的狭窄,进而提升口颌系统功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功能矫治器;骨性指标;上气道指标骨性Ⅱ类下颌后缩为临床常见牙颌面畸形,主要是指骨骼及牙弓在水平向、垂直向以及矢状向关系不协调,多由遗传、不良呼吸习惯、胚胎期发育不足等因素引发[1]。

该症多发于恒牙初期,由于患者下颌平面角逐渐增大、颏舌肌下移,易造成上气道狭窄,损伤其呼吸功能,同时影响睡眠质量,严重者甚至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下颌位置,纠正上气道、舌以及软腭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矫治器治疗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青春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患者,其中男30例,女30例;年龄10~13岁,平均(12.01±0.18)岁。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双期矫治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双期矫治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双期矫治陈宏;庄丽;邓琪【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03(23)2【摘要】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进行双期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面结构变化.方法用肌激动器(Activator)和固定矫治器对16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双期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结果用肌激动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第一期矫治后,颌骨和磨牙的Ⅱ类关系得到改善,前牙覆盖减小.主要是下颌向前生长及位置变化所致.上切牙舌倾和下切牙唇倾对减小覆盖也有一定作用.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性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总页数】2页(P174-175)【作者】陈宏;庄丽;邓琪【作者单位】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连云港,222023;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连云港,222023;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苏,连云港,222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3.5【相关文献】1.双期矫治在安格氏Ⅱ类合并下颌后缩错(牙合)治疗中的应用 [J], 王友君;林军2.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Twin-block结合固定正畸双期矫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J], 熊莉;陈晓峰;段义峰3.Activator错(牙合)畸形功能矫治器与直丝弓双期矫正Ⅱ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应用价值 [J], 李丽4.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J], 夏惠丽5.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Twin-block矫治器结合直丝弓固定正畸双期矫治的临床疗效分析 [J], 黄根生;康小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期矫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 的临床应用

双期矫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  的临床应用

双期矫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7例以下颌后缩为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患者,采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对比。

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pee曲线整平,SNA、SNB、ANB、U1-NA、UI-SN、U1-NI、L1-MP、LI-NB等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接近正常范围。

结论: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双期矫治后面型明显改善,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咬合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标签:Twinblock矫治;固定矫正;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为了调整上下颌矢状向关系不调,纠正下颌后缩,刺激下颌向前生长并抑制上颌及上牙弓的过度生长,需要早期进行矫治[1]。

一般采用功能矫治器进行I期矫治,导下颌向前,然后采用固定矫治器行II期矫治,排齐、整平牙列,调整咬合关系。

功能矫治器种类有很多,诸如Activator、FR矫治器、Bionator、Twin-block矫治器等,在这里作者采用了Twinblock功能矫治器(一种类似于将activator分裂成上下两部分双板结构的矫治器)行I期矫治,并利用MBT矫治技术行II期矫治,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例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恒牙列早期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10-13岁,平均11.5岁;不拔牙4例,拔牙3例。

1.2方法根据临床检查、全景片、头颅定位侧位片、计算机测量和模型分析结果确定矫治计划。

患者取工作模,灌注石膏模型,在患者口内进行咬合重建后,上牙合架固定,牙合架的铰链部分置于模型侧面以便充填自凝塑料。

在上颌第一恒磨牙及下颌第一双尖牙上弯制箭头卡环,上前牙区弯制唇弓,上下颌分別铺牙合垫,在牙合面放一张塑料纸,防止上、下牙合垫粘连,上颌牙合垫覆盖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牙合面,调磨使上颌第二前磨牙的近中边缘嵴处形成与牙合平面呈45°-70°角向近中的斜面; 下颌覆盖在前磨牙区,在第二磨牙的远中边缘嵴处形成向远中45°-70°的斜面,上下牙合垫由此在第二前磨牙区形成45°-70°斜面,使上下颌相互锁结,引导并保持下颌前伸位置。

斜面导板在固定矫治下颌后缩型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作用

斜面导板在固定矫治下颌后缩型Ⅱ类1分类错[牙合]中的作用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 0 7年第 2 O卷第 1 期 2
JMe er& P a 12 , . 2De 0 7 dTho rcVo. 0 No 1 , c2 0
ol床 研 究 ・ i S
斜 面导 板 在 固定矫 治 下 颌 后 缩 型 I 类 1 I 分类 错骀 中的作 用
go ha d d v lp n e id r rae i h ie p l n e o jn t n wi h c n d g ie pae r wt n e eo me tp r swee te t w t t e f d a pi c si c nu ci t t e i l e ud l . o d h x a n o h n i t C p a me i nX ry fmsb fr n f rt ame t r p r r d R ut: h ie p l n e o jn t n e h l t c o -a i eo ea d at e t n e ef me . e l ef d a p i c s n c nu ci o rs l e r we o s sF x a i o
o cuso ih M an b a t u in cl inw t diulr Rer so
WA G L d *, i u .*De a t n tmaoo y, g n s i l, i i d c l v r i 0 2 0 N ia MA Ja n j pr me t f S o tl g Da a gHo p t T a nMe i e s y 3 0 7 o a a Un t A S R C j ci : oe a aet ec nc l f cso i d a pi c s n c nu ci t h c n dg iepae i B T A T Obet e T v l t h l i f t ff e p l n e o j n t n wi t ei l e ud lt n v u i ae e x a i o h n i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分析

改良式Forsus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牙合]下颌后缩患者颞下颌关节影响分析

A g ei eo a c gn n ls f e oo n iua it h n e f ains t ls ma n t rs n n ei iga ayi o mp rma db lr on a g s t t wi C asⅡma db - c ma s t j c op e h n iu
W NGY n l g O a o eef izo dcl nvrt, izo 6 0 3 C ia A a -i . rl lg B nh u n Cl o Me i i syB nh u 4 0 , hn aU e i 2
Ab tat0bet e T o aetet oo a dblr o t h ne ntem g e crsn ne i g s eoead src : jci ocmpr mprm n iua i ags an t eo ac mae fr n v h e jnc o h i b
c nt c o fe p rm n iua itMeh d T et c i rn i n iua t s nw r sl tda d ra— os u t no m oo a db l j n. to s w ny hl e t ma dblr e i e e ce n et r i t ro d wh rr o u e e t
e t dfe o s sa p i n e Ma n t e o a c ma e r a e n n l z d a r — r a me t n o t te t dwi mo i d F ru p l c . g e i r s n n ei g swe et k n a d a a y e t e t t n d p s— r a — h i a c p e a me t n .Re u t Af r - n h f h r p t e sg so o d lrmu t l a in we eo s r e t h o tro — u e i s ls t 8 mo t so e a y,h in fc n ya l p i t r b e v d a e p se i r s p r— e6 t i c o t o o d r T er lt n h p b t e o d l r n sa a d t er lt n h p b t e ica df s a h d sg i c n i e — r r e . h e ai s i ewe n c n y a d f s n h e ai s i ewe n d s n s a in f a t f r b o a o o o i df e c ewe n p e te t n n o t te t n . u e r lt n h pb t e o d lra d d s a osg i c n i e — n e b t e r - r a me t d p s- r ame t B t h e ai s i ewe n c n y a n ich dn in f a t f r a t o i df e c ewe n p e t a me t n o t t ame t Co c u i n I ep o r s fu i gmo i e o s sa p i n , o d ・ n e b t e r — r t n d p s- r t n . n l so n t r g e so sn d f d F ru p l t c n y e a e h i a l r n icp o u ea a t e r c n t ci n, n er l t ep st n o o d l r n s a d s a e p c o d n t n a d d s r d c d p i e o sr t a v u o a d t ai o i o f n y a df s — icc n k e o r i ai . h e v i c a o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
作者单位: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夏惠丽
目的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用功能矫治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

方法用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twin-block)对15例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进行矫治,分析比较矫治后的头颅侧位片。

结果患者除SWA角无明显变化外,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的覆盖(is/r-ii/r)减小,磨牙关系(ms/Y-mi/Y)在矢状方向变化明显。

结论对于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应在早期用功能矫治器进行第一期治疗,主要纠正骨骼的矢状关系不调。

第二期用固定矫正器,对牙位及牙合关系作精细调整。

标签:下颌后缩;双颌垫矫治器;功能矫治
临床上,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畸形并不少见。

国内调查表明,下颌后缩后主要指证者占49%,此类患者上颌基本正常或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发育较差,颏唇沟明显,下颌处于后位,多为低角型,面下1/3高度较短,上、下颌第一磨牙为远中关系,前牙深覆、深覆盖。

由于固定矫治器只能通过牙齿的移动来纠正牙頜的矢状关系,它本身不能产生矫形力,很难纠正骨骼关系不调,为了从根本上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目前常采用双期矫治。

笔者选择用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用于生长发育期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矫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15例符合安代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诊断标准的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8.5岁,为替牙期或恒牙到早期,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Ⅲ,深覆盖由6.5~14.0 mm,头颅侧位片示,SNA角基本正常,SNB角较小,ANB角2°~6°。

1.2 矫治方法全部病例均使用Twin-block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

牙合位记录时,下颌前伸至尖牙或第一磨牙呈中性或偏近中关系牙区咬牙合打开3~5 mm,初戴约前3天进食时摘下矫治器,待不适消除后全天戴用,4~6 w后即可分次磨低上颌垫体下磨牙萌长,一般径4~6次复疗将上颌垫全部磨除,使上下磨牙建牙合。

以后的2~3次复疗再分次磨除下牙合垫,使双尖牙建牙合。

磨低牙合垫时要注意持上、下牙合垫间45°角的咬牙合斜面接触。

当上,下颌垫全部磨除后,大多数病例下颌的位置已经稳定,只有少数患者要用附有斜面导板的哈来保持器保持颌间关系3~6个月。

1.3 研究方法第一期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由同一人定点,描图测量。

观察牙牙合面的变化。

2 结果
侧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用Twin-blook矫治器矫治前后牙颌面结构变化的X 线测量结果。

除SWA角无明显变化外,SNB角增大,ANB角减小,前牙的覆盖(is/r-ii/r)减小,磨牙关系(ms/Y-mi/Y)在矢状方向变化明显。

正是由于上述的结构变化,使得患者的Ⅱ类关系得到了改善。

3 讨论
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对于前牙覆盖较大的此类患者,若在生长发育高峰期后,单纯用固定矫正器进行治疗,将比较困难。

因为此类患者常存在上、下颌骨关系异常,因为固定矫治器不产生矫正形力,只有通过牙齿的代偿来改善牙颌面的关系。

但是正畸治疗仅能使上切牙内收7 mm左右,下切牙唇移3 mm左右。

其可以部分改善前牙的深覆盖,但对于纠正Ⅱ类骨骼关系相当困难。

假如采取拔牙矫治,对于内收上前牙,改善前牙覆盖比较有利,但对于纠正磨牙的选中关系同样比较困难,因为下磨牙近中移动,需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另外矫正过程中,不可避免也要使用Ⅱ类牵引,有可能造成磨牙升高,下颌骨产生后下旋转,颏点后移,从而加重了Ⅱ类面型。

若采取不拔牙矫治,牙内无间隙,前牙的覆盖,磨牙的远中关系很难纠正,牙、颌、面的关系很难达到协调。

由于上述原因,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对于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在生长发育高峰期进行早期治疗。

矫治通常为两步进行,即双期治疗。

此期主要采用功能矫治器,矫正颌骨矢状关系及恢复一定的面部垂直高度,同时使磨牙或尖牙达到中性关系,前牙建立基本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

第二期在替牙完成后,利用固定矫治器对牙位进行精细调整,建立良好的后牙咬牙合关系及正常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1,2]。

功能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特别是矢状方向的不调有着较好的矫治效果。

可使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从根本上纠正后缩的下颌骨,其矫治速度快,效果稳定,不易复发。

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Twin -block)设计分为上、下两快,比Activator功能矫正器体积小,患者容易接受。

Twin -block 型矫治器在牵引下颌向前时,除了利用牙齿作支抗外,也可利用牙槽骨、黏膜,所以在矫治中引起下切牙唇倾的负面影响较小。

如果在下切牙切加塑料盖帽,效果更稳定[3,4]。

在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全部成功地完成了矫治,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本文的观察结果可以看出,用双牙合垫功能矫治器,对下颌后缩型安代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一期矫治后,上、下颌骨的Ⅱ类错牙合患者得到了明显改善,而达到这一效果主要是由下颌骨前移所致。

上颌骨的生长没受到明显影响。

尽管功能矫治能纠正颌骨矢状关系不调,但是对牙齿排列不齐等畸形无法矫治。

因而常需采用固定矫治器进行二期矫治,对牙位及咬牙合关系作一步的精细调整。

参考文献
[1]曾祥龙.口腔正畸直丝弓矫治技术.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17.
[2]邹冰爽,曾祥龙,曾应魁.安氏Ⅱ错牙合颅面类型的研究.口腔正畸学,1998,5(2):61-64.
[3]赵英美.牙颌面畸形功能矫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0-118.
[4]曾祥龙.现代口腔正畸学诊疗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医学生版社,20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