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1901-2003)
诺贝尔奖的评选诺贝尔(Noble,Alfred Bernhard),瑞典化学家。
1833年10月21日生于斯德哥尔摩,1896年12月10日卒于意大利圣雷莫。
诺贝尔1842年随家去俄国圣彼得堡居住。
1850年去巴黎学习化学一年,后又在美国J.埃里克森手下工作过4年。
回圣彼得堡后,在他父亲的工厂里工作。
1859年诺贝尔开始研究硝化甘油,但在1864年工厂爆炸。
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意外,诺贝尔将硝化甘油吸收在惰性物质中,使用比较安全。
诺贝尔称它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
1875年诺贝尔将火棉(纤维素六硝酸酯)与硝化甘油混合起来,得到胶状物质,称为炸胶,比达纳炸药有更强的爆炸力,于1876年获得专利,1887年诺贝尔发展了无烟炸药。
他还有许多其他的发明,在橡胶合成、皮革及人造丝的制造商都获有专利。
诺贝尔经营油田和炸药生产,积累了巨大财富。
他逝世时将遗产大部分作为基金,每年以其利息(约20万美元)奖给前一年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方面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士的奖金,即诺贝尔奖,于1901年第一次颁发。
1968年起,增设诺贝尔经济学奖金,由瑞典国家银行提供资金。
诺贝尔奖是根据A-B-诺贝尔遗嘱所设基金提供的奖项(1969年起由5个奖项增加到6个),每年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首次颁发。
诺贝尔在其遗瞩中规定,该奖应每年授予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与和平领域内“在前一年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瑞典银行在1968年增设一项经济科学奖,1969年第一次颁奖。
诺贝尔在其遗嘱中所提及的颁奖机构是: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皇家卡罗林外科医学研究院(生理学或医学奖)和瑞典文学院(文学奖),以及位于奥斯陆的、由挪威议会任命的诺贝尔奖评定委员会(和平奖),瑞典科学院还监督经济学的颁奖事宜。
为实行遗嘱的条款而设立的诺贝尔基金会,是基金的合法所有人和实际的管理者,并为颁奖机构的联合管理机构,但不参与奖的审议或决定,其审议完全由上述4个机构负责。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到2002年)
物理学大事年表约公元前6世纪,泰勒斯(Thales,公元前624?—546)记述了摩擦后的琥珀吸引轻小物体和磁石吸铁的现象。
公元前6世纪,《管子》中总结和声规律。
阐述标准调音频率,具体记载三分损益法。
约公元前5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
公元前5世纪,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公元前460?—370?)提出万物由原子组成。
公元前400年,墨翟(公元前478?—前392?)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杠杆、滑轮、平衡、斜面、小孔成像及光色与温度的关系。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在其所著《物理学》中总结了若干观察到的事实和实际的经验。
他的自然哲学支配西方近2000年。
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得(Euclid,前330?—前260?)论述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定律。
公元前3世纪,阿基米德(Archimedes,前287?—前212)发明许多机械,包括阿基米德螺旋;发现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研究过重心。
公元前3世纪,古书《韩非子》记载有司南;《吕氏春秋》记有慈石召铁。
公元前2世纪,刘安《前179—前122》著《准南子》,记载用冰作透镜,用反射镜作潜望镜,还提到人造磁铁和磁极斥力等。
1世纪,古书《汉书》记载尖端放电、避雷知识和有关的装置。
王充(27—97)著《论衡》,记载有关力学、热学、声学、磁学等方面的物理知识。
希龙(Heron,62—150)创制蒸汽旋转器,是利用蒸汔动力的最早尝试,他还制造过虹吸管。
2世纪,托勒密(C.Ptolemaeus,100?—170?)发现大气折射。
张衡(78—139)创制地动仪,可以测报地震方位,创制浑天仪。
王符(85—162)著《潜夫论》分析人眼的作用。
5世纪,祖冲之(429—500),改造指南车,精确推算л值,在天文学上精确编制《大明历》。
8世纪,王冰(唐代人)记载并探讨了大气压力现象。
11世纪,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记载地磁偏角的发现,凹面镜成像原理和共振现象等。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大全
1934年 未颁奖
1935年 J.查德威克(英国)
发现中子
1936年 V.F.赫斯(奥地利)
发现宇宙射线;
C.D.安德森(美国)
发现正电子
1937年 C.J.戴维森(美国)、G.P.汤姆森(英国)
1910年 J.O.范德瓦尔斯(荷兰)
从事气态和液态议程式方面的研究
1911年 W.维恩(德国)
发现热辐射定律
1912年 N.G.达伦(瑞典)
发明了可以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节装置
1913年 H.卡麦林·昂尼斯(荷兰)
发明了光学干涉仪并且借助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
1908年 G.李普曼(法国)
发明了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1909年 G.马克尼(意大利)、 K . F. 布劳恩(德国)
开发了无线电通信
O.W.理查森(英国)
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发现了光电效应定律等
1922年 N.玻尔(丹麦)
从事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的研究
1923年 R.A.米利肯
从事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的研究
1924年 K.M.G.西格巴恩(瑞典)
发现了X 射线中的光谱线
1925年 J.弗兰克、G.赫兹(德国)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截至2009年
相关搜索: 物理学奖
1901年 W.C.伦琴 (德国)
发现X 射线
1902年 H.A.洛伦兹、P. 塞曼(荷兰)
研究磁场对辐射的影响
1903年 A.H.贝克勒尔(法国)
发现物质的放射性
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
诺贝尔物理学奖及其对现代科技的影响摘要:诺贝尔奖是根据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所设立的奖项,包括的奖项有和平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物理学奖,旨在奖励那些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目前它已成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及权威性的科学奖项。
本文简要介绍了诺贝尔的生平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着重论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现代科技的影响,由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预测了21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揭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的启示。
关键词: 诺贝尔物理学奖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启示第一章诺贝尔生平及诺贝尔奖概述1.1 诺贝尔生平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是19世纪著名的化学家,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
就在诺贝尔出生前一年,一场火烧毁了他的家,全家只好靠借债度日,父亲为了躲债,单身离家出走,幸好由母亲把家务全部担当下来。
诺贝尔凄苦的童年生活使他身体虚弱、性格内向。
诺贝尔8岁上学,仅读了一年就辍学了,这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次接受学校教育。
诺贝尔父亲是一位很有才干的机械师,后来他父亲发明的机械在俄国受到欢迎,家境开始好转,在1842年,诺贝尔9岁时全家迁居俄国彼德堡。
由于语言不通,诺贝尔和两个哥哥都进不了当地的学校,只得请家庭教师教他们学习外语和自然科学。
由于诺贝尔的勤奋学习,他的学识不亚于他的两个哥哥,深得教师和父亲的喜爱。
过了不久,诺贝尔的哥哥要回瑞典,诺贝尔也只好停止学业,他就到父亲开办的工厂当助手。
诺贝尔把工厂当大学,努力学习生产理论和生产技能。
为了扩大诺贝尔的视野,使他能学到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1850年他父亲让他出国进行旅行学习。
两年中,他去过德国、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由于诺贝尔善于观察,认真钻研,知识积累迅速,所以在两年后回俄国时,他已经是一位精通几国语言和受过科学训练的学者。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及成就汇总
若雷斯·阿尔费罗夫 2000 年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埃里克·康奈尔2001 年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雷蒙德·戴维斯 2002 年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 2003 年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戴维·格罗斯 2004 年戴维·普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 2005 罗伊·格劳伯俄罗斯德国美国美国美国德国美国日本美国俄罗斯俄罗斯英国美国美国美国美“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 “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 “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 射线源的发现” “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 “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 “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年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 2006 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小林诚 2008 年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高锟 2009 年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布莱恩·施密特国美国德国美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日本美国英国美国美国荷兰英/ 俄澳大利亚美国“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发现巨磁阻效应” “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 “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2007 年“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 “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 “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 2010 年“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3] 2011 “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 亚当·里斯索尔·珀尔马特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彼得·希格斯 2013 弗朗索瓦·恩格勒赤崎勇 2014 天野浩中村修二 2015 梶田隆章阿瑟·B·麦克唐纳 2016 戴维·索利斯迈克尔·科斯特利茨邓肯·霍尔丹美国法国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日本美国日本加拿大英/美英/美英国他们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该发现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
2000---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移动电话及半导体研究中获得突破性进展。
他们分别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约飞物理技术学院的若尔斯阿尔费罗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赫伯特克勒默和德州仪器公司的杰克S基尔比。
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特别是他们发明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和集成电路(芯片)。
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3位物理学家共享。
获得者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埃里克·康奈尔(Eric A.Cornell)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 )教授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卡尔·维曼(Carl E. Wieman)教授,他们的主要研究工作为原子物理领域中的"稀薄碱性原子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和"对冷凝物的早期基础研究工作"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2002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和美国科学家里卡多-贾科尼。
雷蒙德-戴维斯来自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天文学系,小柴是日本东京大学初级粒子物理国际研究中心已经东京大学的科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尤其是他们发现了宇宙中的微中子”。
另一位获奖的是美国华盛顿特区联合大学的里卡多-贾科尼,以表彰他“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尤其是他的研究引导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
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上作出的开创性贡献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美俄双重国籍)、维塔利·金茨堡(俄)、安东尼·莱格特(英美双重国籍)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超导和超流是存在于量子物理中的两种现象,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十)】2002年物理学奖
2002年12月10日第一百零二届诺贝尔奖颁发。
物理学奖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雷蒙德·戴维斯、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因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导致中微子天文学的诞生,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里卡尔多·贾科尼人物介绍意大利裔美国天文学家,因在X射线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贡献而获得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个人简历贾科尼1931年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1954年在米兰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1959年加入了麻省研究公司“美国科学与工程学公司”,从事X 射线天文学的研究。
1962年,贾科尼等人领导了利用火箭探测太空中的X射线辐射的计划。
他与正在美国工作的意大利天文学家罗西(B.Rossi)提出太阳辐射照射在月球表面可以激发X射线荧光。
1962年6月,带有3个盖革计数器的Aerobee火箭发射升空,利用其自身的旋转在X射线波段进行扫描,结果没有探测到月亮的X射线荧光,却意外地在天蝎座发现了第一个宇宙X 射线源——天蝎座X-1。
这一发现被认为是X射线天文学的开端。
其后贾科尼领导了美国的探险者42号卫星,即乌呼鲁卫星。
1971年,他和同事利用乌呼鲁卫星的观测资料发现半人马座X-3的X射线辐射具有周期性脉冲,是一颗X射线双星<ref><noinclude>Template:ADS</ref>。
1973年,贾科尼进入哈佛-史密松森天体物理中心,在那里领导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颗能成像的X射线天文卫星——爱因斯坦卫星。
他还是掠射式X射线望远镜的提出者和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倡导者之一。
贾科尼的工作将天文学的观测由可见光拓展到X射线波段,大大开阔了天文学家的视野。
2002年,因其在X射线天文学上的开创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奖金。
1981年到1993年,贾科尼担任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首任所长。
1982年到1997年期间,贾科尼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担任天文和物理学教授。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8)-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玛丽·居里法国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东·冯·莱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巴恩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古斯塔夫·赫兹德国1926年让·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阿瑟·康普顿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查尔斯·威耳逊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保罗·狄拉克英国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辐射”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约瑟夫·戴维孙美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乔治·汤姆孙英国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3年奥托·施特恩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威廉斯·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托·阿普尔顿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饶夫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爱德华·珀塞尔美国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英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博特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约翰·巴丁美国沃尔特·豪泽·布喇顿美国1957年杨振宁中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李政道中国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效应”伊利亚·弗兰克苏联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苏联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美国“发现反质子”欧文·张伯伦美国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J·汉斯·D·延森德国1964年查尔斯·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苏联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苏联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朱利安·施温格美国理查德·菲利普·费曼美国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体物理学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伽博·丹尼斯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利昂·库珀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美国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伊瓦尔·贾埃弗挪威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安东尼·休伊什英国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丹麦“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本·罗伊·莫特森丹麦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美国1976年伯顿·里克特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美国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内维尔·莫特英国约翰·凡扶累克美国1978年彼得·列昂尼多维奇·卡皮查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美国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美国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洛格斯登·菲奇美国1981年凯·西格巴恩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阿瑟·肖洛美国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西蒙·范德梅尔荷兰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德国“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德国“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卡尔·米勒瑞士1988年利昂·莱德曼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梅尔文·施瓦茨美国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德默尔特美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沃尔夫冈·保罗德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约瑟夫·泰勒美国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1996年戴维·李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美国罗伯特·理查森美国1997年朱棣文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法国威廉·菲利普斯美国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美国“发现一种带有分数带电激发的新的量子流体形式”霍斯特·施特默德国崔琦美国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荷兰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赫伯特·克勒默德国杰克·基尔比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美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卡尔·威曼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德国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小柴昌俊日本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维塔利·金兹堡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美国2004年戴维·格娄斯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美国2005年罗伊·格劳伯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美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特奥多尔·亨施德国2006年约翰·马瑟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乔治·斯穆特美国2007年艾尔伯·费尔法国“发现巨磁阻效应”彼得·格林贝格德国2008年小林诚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日本南部阳一郎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英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乔治·史密斯美国2010年安德烈·海姆俄罗斯“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俄罗斯2011年布莱恩·施密特澳大利亚“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亚当·里斯美国索尔·珀尔马特美国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法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大卫·维因兰德美国2013年彼得·W·希格斯英国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1][4-6]弗朗索瓦·恩格勒比利时2014年赤崎勇日本“发明一种新型高效节能光源,即蓝色发光二极管(LED)”天野浩日本中村修二美国2015年梶田隆章日本“通过中微子振荡发现中微子有质量。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02年物理学奖,由三位物理学家分享,他们是美国的里卡多·贾科尼(Ricardo Giacconi)(获得一半奖金)、雷蒙德·戴维斯(Raymoud Davis)和日本的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分享另一半奖金)。
贾科尼领导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宇宙X射线探测器,开辟了X射线天文学的研究领域,随后获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戴维斯和小柴昌俊分别在探测太阳中微子和大气μ中微子时,获得了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结果。
里卡多·贾科尼(Ricardo Giacconi,1931—),出生于意大利的热那亚,在米兰长大。
1956年在意大利米兰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后到美国,在印第安那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从事高能物理博士后研究,于1959年加盟美国科学与工程公司(ASE)。
他创建了一个空间科学小组,最终设计出第一台X 射线望远镜,并于1962年搭载火箭升空,发现了第一颗X射线星:Sco X-1。
这一发现成为X射线天文学的开端,导致了UHURU、Einstein和Chandra等一系列X射线卫星的发射。
他发现了宇宙X射线背景、许多现在被认为隐藏着黑洞的双星,以及星系团的大质量X射线区域。
贾科尼是发展X射线、紫外、光学和射电4个天文学领域中最大望远镜的领袖人物。
他在现代天文观测领域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
雷蒙德·戴维斯(Raymoud Davis,1914—2006),出生于美国华盛顿。
1942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后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系名誉教授。
戴维斯1于2006年在纽约逝世,享年92岁。
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1926—2020),出生于日本爱知县丰桥市。
1951年毕业于东京大学。
随后,他移居美国,1955年在罗切斯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在芝加哥大学工作了三年之后回到东京,此后一直任教于东京大学。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伦琴射线或X射线)1902年:亨得里克·安顿·洛伦兹(1853年7月18日-1928年2月4日,荷兰)、彼得·塞曼(1865年5月25日-1943年10月9日,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1903年: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1852年12月15日-1908年8月25日,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1859年5月15日-1906年4月19日,法国)、玛丽·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女,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尔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共同研究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特(1842年11月12日-1919年06月30日,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1862年6月7日-1947年5月20日,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约翰·汤姆生(1856年8月30日-1940年12月18日,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尔逊(1852年12月19日-1931年5月9日,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845年8月16日-1921年7月13日,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1909年:伽利尔摩·马可尼(1874年4月25日-1937年7月20日,意大利)、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1850年6月6日-1918年4月20日,德国)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1910年:约翰尼斯·迪德里克·范·德·瓦耳斯(1837年11月23日-1923年3月8日,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1864年1月13日-1928年8月30日,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1869年11月30日-1937年12月9日,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853年9月21日-1926年2月21日,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1862年7月2日-1942年3月10日,英国)、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890年3月31日-1971年7月1日,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1916年:未颁奖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1877年6月7日-1944年10月23日,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1918年:马克斯·卡尔·恩斯特·路德维希·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4日,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1874年4月15日-1957年6月21日,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1861年2月15日-1938年6月13日,瑞士)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1922年:尼尔斯·亨利克·戴维·玻尔(1885年10月7日-1962年11月18日,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1868年3月22日-1953年12月19日,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1886年12月3日-1978年9月26日,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1882年8月26日-1964年5月21日,德国/美国)、古斯塔夫·路德维希·赫兹(1887年7月22日-1975年10月30日,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1926年:让·巴蒂斯特·皮兰(1870年9月30日-1942年4月17日,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1927年:亚瑟·霍利·康普顿(1892年9月10日-1962年3月15日,美国)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即康普顿效应);查尔斯·威尔逊(1869年2月14日-1959年11月15日,英国)通过水蒸气的凝结来显示带电荷的粒子的轨迹的方法1928年:欧文·理查森(1879年4月26日-1959年2月15日,英国)他对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以他命名的定律(即理查森定律)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1892年8月15日-1987年3月19日,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1888年11月7日-1970年11月21日,印度)他对光散射的研究,以及发现以他命名的效应(即拉曼效应)1931年:未颁奖1932年:沃纳·卡尔·海森堡(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的氢的同素异形体的发现1933年:埃尔温·薛定谔(1887年8月12日-1961年1月4日,奥地利)、保罗·狄拉克(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的多产的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1934年:未颁奖1935年:詹姆斯·查得威克(1891年10月20日-1974年7月24日,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维克托·弗朗西斯·赫斯(1883年6月24日-1964年12月17日,美国)发现宇宙辐射;卡尔·大卫·安德森(1905年9月3日-1991年1月11日,美国)发现正电子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1881年10月22日-1958年2月1日,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1892年5月3日-1975年9月10日,英国)他们有关电子被晶体衍射的现象的实验发现1938年:恩利克·费米(1901年9月29日-1954年11月28日,美国)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1901年8月8日-1958年8月27日,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0年:未颁奖1941年:未颁奖1942年:未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1888年2月17日-1969年8月17日,美国)他对分子束方法的发展以及有关质子磁矩的研究发现1944年:伊西多·艾萨克·拉比(1898年7月29日-1988年1月11日,美国)他用共振方法记录原子核的磁属性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1900年4月25日-1958年12月15日,美国)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882年4月21日-1961年8月20日,美国)发明获得超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1947年:爱德华·维克多·阿普尔顿(1892年9月6日-1965年4月21日,英国)对高层大气的物理学的研究,特别是对所谓阿普顿层的发现1948年:帕特里克·梅纳德·斯图尔特·布莱克特(1897年11月18日-1974年7月13日,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1907年1月23日-1981年9月8日,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弗兰克·鲍威尔(1903年12月5日-1969年8月9日,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道格拉斯·考克罗夫特(1897年5月27日-1967年9月18日,英国)、欧内斯特·托马斯·沃尔顿(1903年10月6日-1995年6月25日,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1905年10月23日-1983年9月10日,美国)、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1912年8月30日-1997年3月7日,美国)发展出用于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并凭此所得的研究成果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1888年7月16日-1966年3月10日,荷兰)他对相衬法的证实,特别是发明相衬显微镜1954年:马克斯·玻恩(1882年12月11日-1970年1月5日,德国)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特别是他对波函数的统计解释;瓦尔特·威廉·格奥尔格·博特(1891年1月8日-1957年2月8日,德国)符合法,以及以此方法所获得的研究成果1955年:威利斯·尤金·兰姆(1913年7月12日-2008年5月15日,美国)他的有关氢光谱的精细结构的研究成果;波利卡普·库施(1911年1月26日-1993年3月20日,美国)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1956年:沃尔特·豪泽·布拉顿(1902年2月10日-1987年10月13日,美国)、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威廉·布拉德福德·肖克利(1910年-1989年,美国)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1957年: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美国)、李政道(1926年11月24日-,美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1958年: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1904年-1990年1月6日,前苏联)、伊戈尔·塔姆(1895年7月8日-1971年4月12日,前苏联)、伊利亚·弗兰克(1908年10月23日-1990年6月22日,前苏联)发现并解释切连科夫辐射1959年: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1905年2月1日-1989年4月22日,美国)、欧文·张伯伦(1921年7月10日-2006年2月28日,美国)发现反质子1960年:唐纳德·阿瑟·格拉泽(1926年9月21日-2013年2月28日,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斯塔特(1915年2月5日-1990年11月17日,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1929年1月31日-,德国)他的有关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即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列夫·达维多维奇·朗道(1908年1月22日-1968年4月1日,前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的开创性理论,特别是液氦1963年:耶诺·帕尔·维格纳(1902年11月17日-1995年1月1日,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女,1906年6月8日-1972年2月20日,美国)、汉斯·延森(1907年6月25日-1973年2月11日,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1964年:查尔斯·哈德·汤斯(1915年07月28日-2015年01月27日,美国)、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1922年12月14日-2001年7月1日,前苏联)、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普罗霍罗夫(1916年7月11日-2002年1月8日,前苏联)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导致了基于激微波-激光原理建造的振荡器和放大器1965年:朝永振一郎(1906年3月31日-1979年7月8日,日本)、朱利安·施温格(1918年2月12日-1994年7月16日,美国)、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1918年5月11日-1988年2月15日,美国)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1902年5月3日-1984年1月7日,法国)发现和发展了研究原子中赫兹共振的光学方法1967年:汉斯·贝特(1906年7月2日-2005年3月6日,美国)他对核反应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中能源的产生的研究发现1968年:路易斯·沃尔特·阿尔瓦雷茨(1911年6月13日-1988年9月1日,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1929年9月15日-,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1970年:汉尼斯·奥洛夫·哥斯达·阿尔文(1908年5月30日-1995年4月2日,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路易·奈耳(1904年11月22日-2000年11月17日,法国)关于反铁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以及在固体物理学方面的重要应用1971年:丹尼斯·加博尔(1900年6月5日-1979年2月9日,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1972年:约翰·巴丁(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美国)、利昂·N·库柏(1930年2月28日-,美国)、约翰·罗伯特·施里弗(1931年5月31日-,美国)他们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论,即常说的BCS理论1973年:江崎玲于奈(1925年3月12日-,日本)、伊瓦尔·贾埃弗(1929年4月5日-,美国)发现半导体和超导体的隧道效应;布赖恩·戴维·约瑟夫森(1940年1月4日-,英国)他理论上预测出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特别是那些通常被称为约瑟夫森效应的现象1974年:马丁·赖尔(1918年9月27日-1984年,英国)、安东尼·休伊什(1924年5月11日-,英国)他们在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赖尔的发明和观测,特别是合成孔径技术;休伊什在发现脉冲星方面的关键性角色1975年:奥格·尼尔斯·玻尔(1922年6月19日-2009年9月8日,丹麦)、本·罗伊·莫特森(1926年7月9日-,丹麦/美国)、利奥·詹姆斯·雷恩沃特(1917年12月9日-1986年5月31日,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发展了有关原子核结构的理论1976年: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美国)、伯顿·里克特(1931年3月22日-,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共同发现了J粒子)1977年:菲利普·沃伦·安德森(1923年12月13日-,美国)、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1905年-1996年,英国)、约翰·哈斯布鲁克·范扶累克(1899年3月13日-1980年10月27日,美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1978年:卡皮查(1894年7月8日-1984年4月8日,前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1933年4月26日-,美国)、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1936年1月10日-,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1979年:谢尔登·李·格拉肖(1932年12月5日-,美国)、史蒂文·温伯格(1933年5月3日-,美国)、穆罕默德·阿卜杜勒·萨拉姆(1926年1月29日-1996年11月21日,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1980年:詹姆斯·沃森·克罗宁(1931年9月29日-,美国)、瓦尔·洛格斯登·菲奇(1923年3月10日-2015年2月5日,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1981年:凯·西格巴恩(1918年4月20日-2007年7月20日,瑞典)对开发高分辨率电子光谱仪的贡献;尼古拉斯·布隆伯根(1920年3月11日-,美国)、阿瑟·伦纳德·肖洛(1921年5月5日-1999年4月28日,美国)对开发激光光谱仪的贡献1982年:肯尼斯·G·威尔逊(1936年6月8日-2013年6月15日,美国)“对与相转变有关的临界现象理论的贡献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1910年10月19日-1995年8月21日,美国)有关恒星结构及其演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的理论研究;威廉·艾尔弗雷德·福勒(1911年8月9日-1995年3月14日,美国)对宇宙中形成化学元素的核反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1984年:卡罗·鲁比亚(1934年-,意大利)、西蒙·范德梅尔(1925年11月24日-2011年3月4日,荷兰)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1943年6月28日-,德国)发现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电子光学的基础工作和设计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格尔德·宾宁(1947年7月20日-,德国)、海因里希·罗雷尔(1933年6月6日-2013年5月16日,瑞士)研制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约翰内斯·格奥尔格·贝德诺尔茨(1950年5月16日-,德国)、卡尔·亚历山大·米勒(1927年4月20日-,瑞士)在发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方面的突破1988年:利昂·莱德曼(1922年7月15日-2018年10月3日,美国)、梅尔文·施瓦茨(1932年11月2日-2006年8月28日,美国)、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21年5月25日-,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1989年:诺曼·F·拉姆齐(1915年8月27日-2011年11月4日,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汉斯·格奥尔格·德默尔特(1922年9月9日-2017年3月7日,德国/美国)、沃尔夫冈·保罗(1913年8月10日-1993年12月7日,德国)发展离子陷阱技术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1930年3月28日-,美国)、亨利·韦·肯德尔(1926年12月9日-1999年2月15日,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1929年11月2日-2018年2月22日,加拿大/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32年10月24日-2007年5月18日,法国)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1992年:乔治·夏帕克(1924年8月1日-2010年9月29日,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1950年11月28日-,美国)、约瑟夫·胡顿·泰勒(1941年3月29日-,美国)发现新一类脉冲星,该发现开发了研究引力的新的可能性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1918年7月15日-2003年12月13日,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格伦伍德·沙尔(1915年9月23日-2001年3月31日,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刘易斯·佩尔(1927年6月24日-,美国)发现τ轻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1918年3月16日-1998年8月26日,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1996年:戴维·莫里斯·李(1931年1月20日-,美国)、道格拉斯·迪安·奥谢罗夫(1945年8月日-,美国)、罗伯特·科尔曼·理查森(1937年6月26日-2013年2月19日,美国)发现了在氦-3里的超流动性1997年:朱棣文(1948年2月28日-,美国)、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1933年4月1日-,法国)、威廉·丹尼尔·菲利普斯(1948年11月5日-,美国)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1998年:罗伯特·劳夫林(1950年11月1日-,美国)、霍斯特·路德维希·斯特默(1949年4月6日-,德国)、崔琦(1939年2月28日-,美国)发现了电子在强磁场中的分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1946年7月5日-,荷兰)、马丁纽斯·J·G·韦尔特曼(1931年6月27日-,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若尔斯·阿尔费罗夫(1930年3月15日-,俄罗斯)、赫伯特·克勒默(1928年8月25日-,德国)发展了用于高速电子学和光电子学的半导体异质结构;杰克·基尔比(1923年11月8日-2005年6月20日,美国)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2001年:埃里克·阿林·康奈尔(1961年12月9日-,美国)、卡尔·埃德温·威曼(1951年2月26日-,美国)、沃尔夫冈·克特勒(1957年10月21日-,德国)在碱性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凝聚态物质属性质的早期基础性研究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1914年10月14日-2006年5月31日,美国)、小柴昌俊(1926年9月19日-,日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尤其是探测宇宙中微子;里卡尔多·贾科尼(1931年10月6日-,美国)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这些研究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2003年:阿列克谢·阿列克谢维奇·阿布里科索夫(1928年6月25日-2017年3月29日,俄罗斯/美国)、维塔利·拉扎列维奇·金兹堡(1916年10月4日-2009年11月8日,俄罗斯)、安东尼·莱格特(1938年3月26日-,英国/美国)对超导体和超流体理论做出的先驱性贡献2004年:戴维·J·格罗斯(1941年2月-,美国)、戴维·普利策(1949年8月31日-,美国)、弗兰克·维尔泽克(1951年5月15日-,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2005年:罗伊·J·格劳伯(1925年9月1日-2018年12月26日,美国)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L·霍尔(1934年8月21日-,美国)、特奥多尔·W·亨施(1941年-,德国)对包括光频梳技术在内的,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做出的贡献2006年:约翰·C·马瑟(1945年8月7日-,美国)、乔治·菲茨杰拉德·斯穆特(1945年2月20日-,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2007年:阿尔伯特·费尔(1938年3月7日-,法国)、彼得·安德烈亚斯·格林贝格(1939年5月18日-2018年4月7日,德国)发现巨磁阻效应2008年:小林诚(1944年4月7日-,日本)、益川敏英(1940年2月7日-,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南部阳一郎(1921年1月18日-2015年7月5日,美国)发现亚原子物理学的自发对称性破缺机制2009年:高锟(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英国/美国)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纤维中传输方面的突破性成就;威拉德·博伊尔(1924年8月19日-2011年5月7日,美国)、乔治·史密斯(1930年-,美国)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2010年:安德烈·海姆(1958年10月-,英国)、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1974年8月23日-,俄罗斯/英国)在二维石墨烯材料的开创性实验2011年:布莱恩·保罗·施密特(1967年2月24日-,美国/澳大利亚)、亚当·盖·里斯(1969年12月16日-,美国)、索尔·波尔马特(1959年-,美国)透过观测遥距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9月11日-,法国)、大卫·维因兰德(1944年2月24日-,美国)能够量度和操控个体量子系统的突破性实验手法2013年:彼得-希格斯(1929年5月29日-,英国)、弗朗索瓦·恩格勒(1932年11月6日-,比利时)对希格斯玻色子的预测2014年:赤崎勇(1929年1月30日-,日本)、天野浩(1960年9月11日-,日本)、中村修二(1954年5月22日-,美国)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2015年:梶田隆章(1959年3月9日-,日本)、阿瑟·布鲁斯·麦克唐纳(1943年8月29日-,加拿大)发现中微子振荡现象,表明中微子拥有质量2016年:戴维·J·索利斯(1934年9月21日-,美国)、J·迈克尔·科斯特利茨(1942年-,美国)、邓肯·霍尔丹(1951年9月14日-,美国)发现了物质拓扑相以及在拓扑相变方面作出的理论贡献2017年:基普·斯蒂芬·索恩(1940年6月1日-,美国)、巴里·克拉克·巴里什(1936年1月27日-,美国)、雷纳·韦斯(1932年9月29日-,美国)在LIGO探测器和引力波观测方面的决定性贡献2018年:亚瑟·阿什金(1922年9月2日-,美国)、热拉尔·穆鲁(法国)、唐娜·斯特里克兰(女,1959年-,加拿大)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2019年:吉姆·皮布尔斯(1935年-,美国)、米歇尔·麦耶(1942年1月12日-,瑞士)、迪迪埃·奎洛兹(1966年2月23日-,瑞士)在宇宙学和地外行星相关领域的研究贡献。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1901年威廉·伦琴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彼得·塞曼1903年亨利·贝克勒,皮埃尔·居里,玛丽·居里1904年约翰·斯特拉特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1906年约瑟夫·汤姆森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生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卡尔·布劳恩1910年约翰内斯·范德瓦耳斯1911年威廉·维因1912年古斯塔夫·达伦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威廉·劳伦斯·布拉格1916年没有颁奖1917年查尔斯·巴克拉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1920年夏尔·纪尧姆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22年尼尔斯·波耳1923年罗伯特·密立根1924年曼内·西格巴恩1925年詹姆斯·法兰克,古斯塔夫·赫兹1926年让·佩兰1927年阿瑟·康普顿,查尔斯·威尔森1928年欧文·瑞查森1929年路易·德布罗意公爵1930年钱德拉塞卡拉·拉曼1931年没有颁奖1932年维尔纳·海森堡1933年埃尔文·薛定谔,保罗·狄拉克1934年没有颁奖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1936年维克托·赫斯,卡尔·安德森1937年克林顿·戴维森,乔治·汤姆森1938年恩里科·费米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1940年没有颁奖1941年没有颁奖1942年没有颁奖1943年奥托·斯特恩1944年伊西多·拉比1945年沃尔夫冈·包立1946年珀西·布里奇曼1947年爱德华·阿普尔顿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1949年汤川秀树1950年塞西尔·鲍威尔1951年约翰·考克饶夫,欧内斯特·沃吞1952年费利克斯·布洛赫,爱德华·珀塞尔1953年弗里茨·塞尔尼克1954年马克斯·玻恩,瓦尔特·博特1955年威利斯·兰姆,波利卡普·库施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喇顿1957年杨振宁,李政道1958年帕维尔·切连科夫,伊利亚·法兰克,伊戈尔·塔姆1959年埃米利奥·塞格雷,欧文·张伯伦1960年唐纳德·格拉泽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鲁道夫·穆斯堡尔1962年列夫·朗道1963年尤金·维格纳,玛丽亚·格佩特-梅耶,约翰内斯·延森1964年查尔斯·汤斯,尼古拉·巴索夫,亚历山大·普罗霍罗夫1965年朝永振一郎,朱利安·施温格,理查德·费曼1966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1967年汉斯·贝特1968年路易斯·阿尔瓦雷茨1969年默里·盖尔曼1970年汉尼斯·阿尔文,路易·奈耳1971年伽博·丹尼斯1972年约翰·巴丁,利昂·库珀,约翰·施里弗1973年江崎玲于奈,伊瓦尔·贾埃弗,布赖恩·约瑟夫森1974年马丁·赖尔,安东尼·休伊什1975年奥格·玻尔,本·莫特森,利奥·雷恩沃特1976年伯顿·里克特,丁肇中1977年菲利普·安德森,内维尔·莫特,约翰·凡扶累克1978年彼得·卡皮查,阿诺·彭齐亚斯,罗伯特·威尔逊1979年谢尔登·格拉肖,阿卜杜勒·萨拉姆,史蒂文·温伯格1980年詹姆斯·克罗宁,瓦尔·菲奇1981年凯·西格巴恩,尼古拉斯·布隆伯根,阿瑟·肖洛1982年肯尼斯·威尔逊1983年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威廉·福勒1984年卡洛·鲁比亚,西蒙·范德梅尔1985年克劳斯·冯·克利青1986年恩斯特·鲁斯卡,格尔德·宾宁,海因里希·罗雷尔1987年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卡尔·米勒1988年利昂·莱德曼,梅尔文·施瓦茨,杰克·施泰因贝格尔1989年诺曼·拉姆齐,汉斯·德默尔特,沃尔夫冈·保罗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亨利·肯德尔,理查·泰勒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纳1992年乔治·夏帕克1993年拉塞尔·赫尔斯,约瑟夫·泰勒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克利福德·沙尔1995年马丁·佩尔,弗雷德里克·莱因斯1996年戴维·李,道格拉斯·奥谢罗夫,罗伯特·理查森1997年朱棣文,克洛德·科昂-唐努德日,威廉·菲利普斯1998年霍斯特·施特默,罗伯特·劳夫林,崔琦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马丁纽斯·韦尔特曼200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赫伯特·克勒默,杰克·基尔比2001年埃里克·康奈尔,卡尔·威曼,沃尔夫冈·克特勒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小柴昌俊,里卡尔多·贾科尼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兹堡,安东尼·莱格特2004年戴维·格娄斯,休·波利策,弗朗克·韦尔切克2005年罗伊·格劳伯,约翰·霍尔,特奥多尔·亨施2006年约翰·马瑟,乔治·斯穆特2007年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格2008年小林诚,益川敏英,南部阳一郎2009年高锟,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2010年安德烈·海姆,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2011年索尔·珀尔马特,布莱恩·施密特,亚当·里斯2012年塞尔日·阿罗什,大卫·维因兰德。
资料诺贝尔物理学奖19512002
资料诺贝尔物理学奖1951 2002引用平娃的资料:诺贝尔物理学奖(1951-2002)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子考可饶夫瓦尔顿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哈维尔(Harwell)原子能研究所署的考可饶夫(Sir John Douglas Cockcroft,1897-1967)和爱尔兰都在柏林大学的瓦尔顿(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1903-1995),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用人工加速原子性粒子的方法使原子核蜕变的先驱工作。
在从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实验室出身的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考可饶夫和瓦尔顿是其中两位得奖比较晚的实验物理学家。
他们在30年代初设计和制造了第一台高压倍加器,并且成功地用之于产生人工核蜕变。
他们先是让锂蜕变为氦,后来又让硼蜕变为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成功不仅是由于技术上的进步,更重要的是由于有理论的正确指导。
这个理论就是伽莫夫(G.Gamov)的势垒穿透理论。
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珀塞尔布洛赫--核磁共振布洛赫珀塞尔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elix Bloch,1905-1983)和美国马萨诸塞州坎伯利基哈佛大学的珀塞尔(EdwardPurcell,1912-1997),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由此所作的发现。
1945年12月,珀塞尔和他的小组在石蜡样品中观察到质子的核磁共振吸收信号,1946年1月,布洛赫和他的小组在水样品中也观察到质子的核感应信号。
他们两人用的方法稍有不同,几乎同时在凝聚态物质中方法了核磁共振。
他们发现了斯特恩开创的分子束方法和拉比的分子束磁共振方法,精确的测量了核磁矩。
以后许多物理学家进入了这个领域,形成了一门新兴实验技术,几年内便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泽尔尼克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泽尔尼克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泽尔尼克(FritsZernike,1898-1966),以表彰他提出了相称法,特别发明了相称显微镜。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与中国人擦肩而过
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授予美国的Ray-moud Davis和日本的Masatoshi Koshiba,以表彰他们分别在探测太阳中微子和大气 中微子时,获得的超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结果;另一半奖金则授予美国的Ricardo Giacconi,以表彰他领导研制成世界上第一个宇宙X射线探测器,开辟了X射线天文学的研究领域,以及随后获得的许多重要成果。
然而,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项诺贝尔物理奖原本很可能大陆科学家是有份的。
一、R.Davis的成就人们知道,核聚变是太阳能的源泉。
在总结多年对太阳观测的基础上,理论上发展了一个标准的太阳模型(Standard Solar Model,SSM)。
核聚变会放出电子中微子,标准的太阳模型可以预言每秒穿过地球上某一面积 立体角的不同能量的中微子数目。
20世纪60年代初,R.Davis建造了一个大型探测器,把它放在南达科他州的地下矿井中。
Davis等人在大容器内放入390000升的四氯化碳(C2Cl4),太阳中微子 e与37Cl(氯-37)作用,产生具有放射性的氩-37(37Ar )。
即, e+37Cl 37Ar +e-。
这个反应的阈能是814KeV。
让大容器里的390000升的C2Cl4被太阳中微子照射一段时间之后,用化学提纯的办法把37Ar 提取出来,然后测量37 Ar 的放射性,就可测得太阳中微子的通量。
理论上定义一个太阳中微子单位是每秒钟太阳中微子与1036个靶原子相互作用产生一个事例,即:I SNU(Solar Neutrino Unit)=1事例(秒 1036靶原子)理论预言,Davis等人的探测装置可以探测到的能量大于814KeV的太阳中微子的通量。
即:I =(7.9 2.6)SNU。
Davis等人从20世纪60年代中起一直测量到90年代中。
实验测量到的太阳中微子流强的结果20年来的平均值是:I =(2.1 0.3)SNU。
可以看到,Davis的实验首先测量到太阳中微子丢失,其通量约为理论预言值的1/3,2/3太阳中微子丢失了。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01-1910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的发现19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放射形的发现和研究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氩的发现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体导电19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学精密计量和光谱学研究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照片彩色重现19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线电报19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气夜状态方程1911-192019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辐射定律的发现19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航标灯自动调节器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物质的特性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的X射线衍射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19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元素的标识X辐射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级的发现19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斯塔克效应的发现19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合金的反常特性1921-1930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实验19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X射线光谱学19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弗兰克-赫兹实验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物质结构的不连续性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康普顿效应和威尔逊云室192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热电子发射定律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的波动性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曼效应1931-1940193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创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理论的新形式193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的发现193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宙辐射和正电子的发现193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衍射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辐照产生新放射性元素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4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1-1950194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未授奖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子束方法和质子磁矩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的磁特性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利不相容原理194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压物理学194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离层的研究v194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云室方法的改进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预言介子的存在195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乳胶的发明1951-1960195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人工加速带电粒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磁共振195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称显微法195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和用符合法作出的发现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兰姆位移与电子磁矩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晶体管的发明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宇称守恒定律的破坏195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切连科夫效应的发现和解释195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反质子的发现196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泡室的发明1961-1970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凝聚态理论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和对称性原理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发明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电动力学的发展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磁共振方法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恒星能量的生成196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振态的发现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的分类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磁流体动力学和新的磁性理论1971-1980197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全息术的发明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超导电性理论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隧道现象和约瑟夫森效应的发现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射电天文学的先驱性工作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核理论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粒子的发展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结构理论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低温研究和宇宙背景辐射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弱电统一理论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_P破坏的发现1981-1990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光谱学与电子能谱学198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的成就198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W±和Z?粒子的发现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霍尔效应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电子显微镜与扫描隧道显微镜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高温超导电性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的研究198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原子钟和离子捕集技术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1991-2001199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液晶和聚合物199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多斯正比室的发明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型脉冲星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子谱学和中子衍射技术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中微子和重轻子的发现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亚原子粒子之间电弱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半导体研究的突破性进展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玻色爱因斯坦冷凝态的研究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资料来源:山东大学物理系张承踞老师)。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简介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贡献简介获奖年度:2012年获奖者: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和大卫·维因兰德(David Wineland)获奖者简介:塞尔日·阿罗什1944年生于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国籍。
他1971年在巴黎第六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职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和法国综合理工大学,现为法兰西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
大卫·维因兰德,美国公民,博士学位,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教授,现供职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和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
主要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这二人奖项的原因是他们在“突破性的试验方法使得测量和操纵单个量子系统成为可能”。
塞尔日·阿罗什和大卫·维因兰德独立地发明并拓展出能够在保持个体粒子的量子力学属性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测量和操控的方法,而这在之前被认为是不能实现的。
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维因兰德与研究小组一起成功地实现对量子碎片的测量和控制,颠覆了之前人们认为的其无法被直接观测到的看法。
这套新方法允许他们检验、控制并计算粒子。
两位获奖者均在量子光学领域研究光与物质间的基本相互作用,这一领域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获得了相当多的成就。
他们的突破性的方法,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朝着基于量子物理学而建造一种新型超快计算机迈出了第一步。
就如传统计算机在上世纪的影响那样,或许量子计算机将在本世纪以同样根本性的方式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极端精准的时钟在他们研究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有望成为未来新型时间标准的基础,而其精准度超越现代铯时钟百倍以上。
获奖年度:2011年获奖者:波尔马特(Saul Perlmutter) ,斯密特(Brian P. Schmidt) 和亚当-赖斯(Adam G. Riess) 获奖者简介:萨尔·波尔马特,美国人,1959年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198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朱长明;何弦
【期刊名称】《物理通报》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涉及宇宙粒子和射线的发现与探测,对应的是两个新的研究领域:中微子天文学和X射线天文学.奖金的一半授予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的雷蒙德·戴维斯(Raymond Davis Jr)和日本东京大学基本粒子物理学国际研究中心的小柴昌俊(Masatoshi Koshiba);因为他们对天体物理特别是在宇宙中微子探测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奖金的另一半授予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大学联合实验中心(AUI)*的里卡尔多·贾科尼(Riccardo Giacconi),以奖励他对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导致了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以下是获奖者成就的简单介绍.
【总页数】4页(P6-9)
【作者】朱长明;何弦
【作者单位】广西师大科学教育研究所物理室;广西师大科学教育研究所物理室【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41.8
【相关文献】
1.解读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J], 姜岩;魏忠杰;钱铮
2.人类认识宇宙的新窗口──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介 [J], 丁义国;方小兵;胡必
录
3.与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的综合题 [J], 姜启时;邱金林;等
4.对黑洞的研究开辟了人类认识宇宙的新天地——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J], 《物理通报》资料室
5.复杂系统的开创性研究及其在气候问题上的应用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简介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2002年诺贝尔奖联系互作机构当前态势观测
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2002年诺贝尔奖联系互作机构当前态势观测20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天文学奖分别颁给了三名科学家,他们的研究对于推动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在当前的研究中也依然与其他科学机构和组织存在着联系和互作。
本文将探讨200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就以及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互作机构当前的态势观测。
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是Raymond Davis Jr.和Masatoshi Koshiba,以及诺贝尔天文学奖的获得者是Riccardo Giacconi。
Raymond Davis Jr.和Masatoshi Koshiba荣获了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对中微子天文学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促进了对太阳中微子的探测与研究,为了解太阳内部的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另一方面,Riccardo Giacconi获得了天文学奖,以表彰他在天文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他是X射线天文学的先驱之一,通过发展和应用X射线探测技术,他发现了许多天体中的强X射线源,并为研究宇宙射线的起源以及黑洞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2002年之前和之后,对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的影响深远。
他们的成就不仅推动了科学研究的进展,也改变了我们对宇宙和物质本质的认识。
而在当今的研究中,物理学和天文学领域与其他科学机构和组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作。
在当代的天文学研究中,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是最重要的组织之一。
IAU致力于促进天文学的发展和合作,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发布国际天文学年鉴等方式,推动全球天文学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还负责制定天文学术语和单位的标准,确保全球天文学研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国际物理学联合会(IUPAP)是一个重要的组织。
IUPAP是致力于推动全球物理学研究和交流的国际组织,其成员包括全球范围内的物理学协会。
IUPAP通过组织国际物理学大会、设立奖励和奖学金、支持国际物理学杂志等方式,为物理学家提供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者招待会: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2年10月8号
德国皇家科学院已经决定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共同颁发给雷蒙德.戴维斯(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天文系)和小柴昌俊(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基本粒子物理中心)。
因为他们对天体物理开创性的贡献,特别是对宇宙中微子的探测。
另一半颁给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华盛顿特区,联合大学公司)。
因为他对天体物理开创性的贡献,引致宇宙X射线源的发现。
两个宇宙新窗口
地球处于宇宙粒子和其他形式射线的连续流量的路径中。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用这些非常小的宇宙组成部分来增加我们对大尺度的理解:太阳,恒星,星系和超新星。
这个新的知识改变了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
早在1930年沃尔夫冈.泡利(1945年诺贝尔奖得主)预言了这种叫做中微子的神秘的粒子,但是用了25年才证实了它的存在(被莱茵斯证实,1995年诺贝尔奖得主)。
这是因为形成于,太阳和其他恒星中发生的氢转化为氦的聚变过程中的中微子,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反
10个中微子经过我们,而我们注意不到。
雷蒙德.应,因此很难被探测到。
例如,每秒有12
戴维斯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探测器,一个放置在矿井中的装满600吨液体的巨大的槽。
在过去的30年里,他成功的捕获到来自太阳的总数为2000的中微子,而且因而可以证实聚变提供了来自太阳的能量。
由小柴昌俊领导的研究小组,用另一个叫做神岗核探测实验的巨大的探测器,证实了戴维斯的结果。
在1987年2月23号,他们也探测到了来自一个遥远的超新星
10个中微子中的12个。
戴维斯和小柴的工爆炸产生的中微子。
他们捕获了经过探测器的16
作引起了没有料想到的发现和一个新的深领域的研究,中微子天文学。
太阳和所有其他恒星在不同的波段发射电磁辐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有,例如,X射线。
为了调查被地球大气吸收了的宇宙X射线辐射,有必要在空间放置仪器。
里卡尔多.贾科尼建立了这样的仪器。
他第一次探测到了一个我们太阳系之外的X射线源,而且第一个证实了宇宙包含X射线光背景辐射。
他也探测到了现在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包含黑洞的X 射线源。
贾科尼建立了第一个X射线望远镜,提供我们全新的清晰的宇宙图像。
他的贡献奠定了X射线天文学的基础。
雷蒙德.戴维斯,1984年(87岁)生于美国华盛顿特区,1942年获得美国康涅狄格州耶鲁大学化学博士学位。
现为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物理和天文系的名誉教授。
小柴昌俊,1926年(76岁)生于日本本州岛丰桥。
1955年获得美国纽约罗切斯特大学博士学位。
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基本粒子物理中心名誉教授。
里卡尔多.贾科尼,1931年(71岁)生于意大利热那亚。
1954年获得米兰大学博士学位。
美国华盛顿特区联合大学公司的主席。
奖金总额:1000万瑞典克朗。
戴维斯和小柴分享一半,贾科尼得到另外的一半。
杨冰(200911161018)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