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教育新时代美学思想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提升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提升摘要: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植根美术教育理论或美术经验或美术教育专业知识体系。
随着教龄的增长很多美术教师的观念变得越来越陈旧,思想也越见闭塞。
为打破这种僵化的局面在职教师培训必须有所创新,笔者在教研实践中根据本地区美术教师的特点以专家引领策划了包括名家讲座、名家在线、访拜名家、等“走近名家”系列培训活动,不断地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专业化成长“走近名家”系列培训、名家讲座、名家在线、访拜名家新时代美育要求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掌握必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
努力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青少年。
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
一、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一)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化有哪些?美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美术专业技能是美术教师专业的核心,包括教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完善、整合、表达三方面,扎实的美术专业本体知识作为美术教师的学科知识是美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基础。
还有教育类知识是美术教师的知识基础,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必须植根于美术教育理论或美术经验或美术教育专业知识体系。
[1](二)师范教育设计缺陷和美术教育研究的落后,美术教师出现偏重专业技能,缺失教研技巧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
美术教师都会在师范学习中外美术史、美育和美学理论和美术基础理论。
但传统的中国美学哲学思想、传统西方美学思想以及高尚的审美情操却极少接触;随着教龄的增长很多美术教师的观念变得越来越陈旧,思想也越见闭塞。
为打破这种僵化的局面,笔者在教研实践中以专家引领根据本地区美术教师的特点策划实施了包括名家讲座、名家博客、访拜名家、参观名家工作室、观摩大型创作、参观展览等“走近名家”系列培训活动。
浅析“以美育人”的美育教学理念
浅析“以美育人”的美育教学理念作者:周余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28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之前的教育理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新时期的新社会需要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
党和政府提出“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这五字教育方针是教育界的新目标,也是培养人才的重中之重。
近几年来教育界一直重视德智体的发展,却忽略了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那就是“美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美育不断滋养着人的精神领域,给予精神领域丰富营养,是树立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来教育部门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以美育人”的呼吁力度,希望学校可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侧重点偏向美育,特别是一些艺术类的院校,一定要重视“美育”的作用,培养出优秀的拥有美的眼光的学生。
关键词:以美育人;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美育人”这一观点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739年,德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家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第一次将美学整理成册,形成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专业学科。
后来我国的近代著名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感教育”。
“以美育人”这一教育理念是可以追溯的,在我国古代和近现代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美育可以称之为美感教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体会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通过“美”这个窗口认识世界,经过不断地发展,美育还有了延申的意义,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内在,也可以简称为“心里美”,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对她的培养,精神领域的培养和道德领域、知识领域的培养一样重要,但是在以往的教学理念中,美育往往是被忽视的一种。
部分教师只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对考试的应变能力,很少关注学生道德情操和文明素质,这些都是教育领域中的短板,学校要针对这些教育短板进行改革。
新时代社会主义 美学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美学是一门研究审美与艺术的学科,它涉及到对美的评价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也探讨艺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互融合,旨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进人民群众的精神享受。
本文将从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的理论内涵、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以及美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的理论内涵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和发展方向。
它认为美学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审美教育和审美实践来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强调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导向,要求艺术作品反映社会主义现实,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社会风尚。
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要求艺术作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
艺术作品应该以人民为中心,以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为基础,展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三、美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美学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学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使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念更加健康、高尚,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美学可以培养人民群众的美的情感和美的感受能力,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增进社会和谐。
此外,美学还可以促进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总结起来,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通过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来满足他们对美的追求。
新时期美术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新 时期美术课程在高校素质教育 中的价值分析
牟春风 ( 山东潍坊 学院美术学院 2 16 ) 6 0 1
摘 要 :新 时期 美术课 程在 高校 素 质教 育 中的价值 分析 十 分必 要。积极帮助学生提 高理论水平与鉴赏能力,掌握正确 的美 学思维与 方法 ,发挥学生创造潜能 ,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 ,全 面提 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是美学教 学的基本 目标。 关键 词 :新时期;美术课程 ;高校素质教育 ;价值 分析 美 术 课 程 在 高校 素 质 教 育 中 占据 重 要地 位 ,美 术 课 是 加 强 高校 学生素 质 教育 、提 高大 学生 文化 艺术 修 养而 开设 的公 共艺 术 课 , 同时 也是 美术 专业 的必 修课 。实施素 质 教育 ,美 术是 增强 学 生艺术 品位 的 重要 力量 ,可 以有 机统 一在 教 育各 环节 ,全 面促 进 学生全 面健 康 发展 。美 术课 程在 培养 学 生审 美能 力和 强化 学 生美 术素质 方 面具 有重 要价 值 ,高校 美术 课 能够 促进 大学 生 自由和 谐
一
要 补充 的东 西更 多 。在 实施 素质 教育 过程 中 ,要重 视对 学生创 造 力 的培 养 。创造 力 一般包 括创 造 意识 、创造 思 维 、创造 个性和 创 造 精神 几个 因素 ,在 中小学 美术 的教 学 中我们 要抓 住这 几要 素 , 在 教学 中要 采取 有 效的 教学 策略 ,努 力创 建培 养学 生创 造性 思维 品质和 创造 能力 的 良好 环境 ,教 会学 生学会 创 造 。这些 都是对 我 们 新 时代美 术教 师 的新 的要 求 。把一 些新 的教 学理 念和 技术应 用 到 教学 过程 中来 ,要重 视教 学过 程 ,不 断提高 教学 水平 才能 更好 去 培养 学生 。教师 的教 学能力 是不 可忽视 的 问题 。 22 . 美学 素质应 全面 拓展 与培养 美 术技 能课 程在 人 才培养 模 式 、专业 能力 规格 和社 会性 人才 选 拔竞 争 中面 临 的诸多 新课 题进 行梳 理 ,力求 在众 多经 验与 观 点 的互相 启 发与碰 撞 中生 成新 的认 识和 实 践策 略,从 而进 一步 推动 高校 教育基 础 教学 发展 。需 针对 美术 专业 基础 课程 教学 的现 状及 发 展趋 势 ,进 行客 观务 实 的学术 探 讨。提 高 学生 的积极 性 ,可采 用 一些 新型 教 学手 段 ,如娱 乐和 教学 相结 合 的教学 方式 ,或 者利 用 一些 新教 学媒 介 辅助 教学 ,学 生轻 松愉 快学 习到 知识 ,让 学生 自觉接 受美 术 ,喜 欢美 术 ,美术 也才 能很 好 的开展 ,才 会有 更重 要 的地 位 ,素质教 育也 才能更 快生 综 合素质 培养
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大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素养提升路径研究作者:刘垚来源:《美与时代·中》2023年第09期摘要:在新时代,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育人的重要目标。
美术教育作为其中的组成部分却经常被人们忽视。
现阶段,大学美术教育要正确认识审美素养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将审美素养培育融入高校美术教育。
简要阐述在大学美术教育中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意义,提出大学美术教育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途径,期望为高校提高美术教育效果和发挥美术育人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美术教育;大学生;审美素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校学生是保障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资源,高校作为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发展大学美术教育对于完善高校教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审美观念下滋养身心,满足精神需求,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是艺术学院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培育大学生人文素质起到基础性作用。
因此,高校需要重视高校美术教育,以优秀美术文化为主要载体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之路上充分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一、当前大学美术教育发展状况在倡导“五育”协同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在学校育人任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然而,美术教育在不同的学校阶段中所占比例并不相同,我国一些高校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在设计课程时,通常将美术相关课程设置为选修类课程,部分师生抱着“走形式”的态度进行教和学,一些大学生在学习美术教育课程时只看重结果,忽略学习过程带来的本质提升。
大学生无法在大学阶段体会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审美素养对个人提升精神世界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在美术教育中或多或少地出现社会、高校、师生等方面对美术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有待提高,课堂教学内容滞后于时代发展,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
由此可见,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日常教学过程中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之手——美育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智慧之手——美育文/李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201620)摘要:社会“内卷”现象延伸至校园,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失衡导致学生思想问题日益严重,为维护德育教育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新的手段和途径。
而美育正在“智育”无法触及的领域默默地发挥着她的作用。
美育通过审美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
.关键词:美育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路径在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传媒的力量带给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冲击已经不容小觑。
作为受教育者,当今的大学生早已冲破了传统课堂教育束缚的牢笼,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式的态度,接受各种非主流思想在他们脑海中的裂变。
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与其试图去竭力维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这种传统的尊卑关系,以“我是你的老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输出,不如借助“美育”这支智慧之手,亲手培育适应当下个性化受教育者的土壤,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全新架构和格局。
一、美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物欲膨胀致使整个社会精神的缺损,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使青年人逐步形成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模式。
对“能赚钱”“赚钱快”的行业趋之若鹜。
在关于“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的问卷调研中,300人中有104名学生选择“培养赚钱的技能”。
带有技能培养性质的智育占领了学生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对自我价值的认定也越来越呈现功利化趋势。
对“记忆力”“思维力”这样的品质更加认可,而“宽容”“信任”“情绪管理”这样非智力因素的品质则变现不佳。
面对就业、考研这样的竞争压力下,学生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无法得到缓解,思想认知偏颇导致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
实际上,美育在“智育”无法触及的领域默默地发挥着她的作用,通过“建党百年活动——红歌合唱”活动效果反馈可知,有67%的学生认为歌声让他们为之震撼。
在歌声里他们能够感受共产党人的信仰,感受中华民族的艰辛的奋斗历程。
论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类
论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美术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方式,更是一种视觉语言,影响了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美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是一种思想品德教育。
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美学思想的培养和引导,二是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及道德教育。
首先,美术教育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学科,它不仅注重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学生的美学素养。
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艺术、体验艺术和创造艺术,这需要学生具备开放、敏感、感性和理性的素质,这些素质同样是发展健全思想品德和人生观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在美术教育中注重思想和道德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
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文化和时代色彩,通过学习美术作品,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迁,进而增强他们国家意识和文化自觉。
同时,在美术作品中也有很多作品充满了思想和道德内涵,例如《岳飞像》、《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等,这些作品传达的不仅是艺术家的个人情感,更代表了一种社会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关注社会发展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传承美好的道德品质。
美术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有具体的实践方案。
首先,需要在美术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
除了注重学生的技能和审美素养培养,还应该增加历史文化背景、现代思想和道德内涵的讲解,让学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演变过程,进一步明确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身份和角色。
其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来促进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可以开办青少年美术展,从而促进优秀艺术作品的制作和展示,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和文化的形式进行良好的精神交流,培养更具人文情怀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又如,可以开设一些以美术与文化传承、青春奋斗和社会公益为主题的义工服务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服务社会、传递正能量的方式,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需要,增强美好精神的坚定和意志的力量。
新时代社会主义 美学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艺术领域的体现,是以人民为中心、面向现实、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美学追求。
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注重人民的美的需求和审美情感,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的指引下,艺术创作要紧扣人民群众的需求,反映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艺术家要以人民为视角,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对人民的关怀和爱护。
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强调艺术创作要面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关切。
艺术家应该通过自己的作品反映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方向,传递正能量,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行动。
艺术创作要关注社会多样性,尊重个体差异,体现社会包容性和平等性的价值观。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追求艺术形式的创新和艺术语言的丰富多样。
艺术家应该不断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形式,运用多样的艺术语言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创作要符合时代的潮流,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注重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还要求艺术创作要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艺术家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作水平,追求艺术作品的内涵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艺术作品要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启示。
新时代社会主义美学要求艺术家以人民为中心,反映人民的需求和情感;要面向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群众的关切;要追求创新和多样性,不断提升艺术的审美价值;要注重与时俱进,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联系。
只有在这样的指引下,艺术创作才能真正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的美学追求,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
对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工作的认识
对当下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美育工作的认识美育是提高一个人对生活中美的感悟能力和对美的鉴赏能力,提高一个人的人生境界的教育。
马克思曾经说过“如果你想欣赏美,你本身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品格、情操和社会行为。
特别是当下,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高度,人类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已成为一种时代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紧跟这个时代的要求,更多的关注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精神世界如何成长与提升的问题。
1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对美育培养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审美向往和能力是天生赋有的,例如:当一个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时,就会用目光追逐五颜六色的气球而露出笑容。
虽然,他们面对陌生的世界,但是并不掩饰自己对色彩鲜艳的玩具或事物的喜爱。
虽然我们不能把儿童都看成是天生的艺术家,但是,每一个孩子生来就具有奇特的想象力和无比的创造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是长大以后,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渐渐萎缩,甚至极度匮乏。
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后天教育对人的这种审美向往和天赋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清楚看到成人由于审美能力受到的训练和培养不同,人的情感性格、道德标准、生活品味都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这种现象,同伤仲永的童年才思敏捷、天赋极高,由于其父的“不使学”,导致少年时期就开始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以至于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的这个事例如出一辙。
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小学教育中,对孩子审美教育培养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而中小学中美术教育则是培养孩子们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培养是中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它通过培养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敏感,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想象,提高他们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对美术课程的价值定义,第一点就明确指出:美术课程具有“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价值,美术能丰富人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追求高尚的生活品质、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它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在学生进行审美体验的同时超越其实践本身,进而转入到审美认识与升华之中。
博古通今——浅析我国美育发展历程对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博古通今——浅析我国美育发展历程对新时代高校美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发布时间:2021-05-07T11:07:14.373Z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上作者:巢千姿[导读] 在新时代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美育的建设一直处于薄弱状态。
美育意识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已成为高校美育常见问题。
中国的传统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值得高校美育工作者共同探究的部分。
南京师范大学巢千姿摘要:在新时代我国高校改革发展中,美育的建设一直处于薄弱状态。
美育意识不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已成为高校美育常见问题。
中国的传统美育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值得高校美育工作者共同探究的部分。
关键词:美育发展;高校美育改革一、历史上的美育中国古代美育思想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尚书·舜典》中舜命夔典乐的对话:“夔,命汝典乐,教青子。
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 表明音乐可以使人达到刚柔并济的美德,音乐是美育体系下的重要分支,由此可见在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意识到美育对人的教化作用。
西周时期正式确定了“六艺”。
因此,“六艺”中“乐”的部分也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当时的‘乐教’不仅仅是鉴赏乐曲那么简单,它有着十分完备的体系:其中包含了道德教育、语言教育、传统音乐与艺术体育相紧密结合的艺术教育。
单是一个“乐”的教育,就涉及到了精神、语言、行为三大方面,可谓是循循善诱,由内而外地熏陶学生学习“乐”。
这对当今众多高校美育课程中仅以灌输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乐”的教学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被鲁迅誉为“文学自觉时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型的美育观,诞生了一大批具有美育价值的文学、艺术著作。
文学方面如刘勰《文心雕龙》、锺嵘《诗品》等论著;书画方面如卫夫人《笔阵图》, 王羲之的《书论》;音乐方面更是有著名的嵇康《声无衰乐论》、阮籍《乐论》。
因此,有学者总结:“魏晋美育思想的发展, 既是两汉美育思想的终结, 又是隋唐美育思想的起点, 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对新时代美术创作提高政治意识的思考
对新时代美术创作提高政治意识的思考
提高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更好地把握时代精神。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期的时代,具有众多新的社会发展特点和理论观念,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新时代的特点对于美术创作的主题、形式和审美要求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政治意识,美术创作者才能准确理解新时代的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对时代的理解和情感,使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提高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更好地表达社会意义。
艺术是一种高度自由的表达方式,可以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而政治意识则可以使艺术创作者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趋势,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出对社会问题的关切和思考,启发观众的思维,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产生审视和反思,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提高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更好地把握美学规律。
政治意识是美术创作中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它代表了社会思潮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提高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更好地把握传统美学和新时代美学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美学规律对创作的指导作用。
政治意识可以使美术创作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要求,通过艺术作品体现出来,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
美术新课标2023解读
美术新课标2023解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美术教育也在不断的变革和提升。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教育部出台了最新的美术新课标,旨在加强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和美学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从课标的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教学实施等方面对美术新课标2023进行深入解读。
一、课标的总体框架1.课标的设立背景美术新课标2023的设立背景是对当前社会的要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做出的反映。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美术教育的深入发展,为了培养更多的文化素养增强、审美修养提高、创新意识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出台了美术新课标2023。
2.课标的理念与目标美术新课标2023的理念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为目标,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和美学意识的新时代人才。
课标的目标是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3.课标的体系结构美术新课标2023的体系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性内容、专业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
其中基础性内容主要着重于学科核心素养和审美教育,专业性内容主要着重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践性内容主要着重于学科实践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主要内容解读1.美术新课标2023的基础性内容(1)审美情趣的培养美术新课标2023要求通过学习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作和欣赏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2)文化素养的提高美术新课标2023要求通过学习美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了解西方绘画和当代艺术,了解中国美术史和世界艺术史,了解中国美术家和世界艺术家,了解书法和篆刻,了解民间艺术和装饰艺术,了解当代媒体和数字艺术,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交融和文化自觉认同。
新时代教育中美术课对学生的重要性
新时代教育中美术课对学生的重要性
新时代教育中,美术课对学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美术课不仅仅是一门艺术课程,更
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美术,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和美学修养,培养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美术课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包括绘画、雕塑、水彩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现,帮助学生领略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使他们从小就养成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培养
对艺术的欣赏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够品味和欣赏
美。
美术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在美术课上,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和
表达等方式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创作能力。
通过美术
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创造的快乐和艺术的魅力,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自己的艺术潜能,使他们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艺术家或者设计师,甚至是创造性
思维和创业的先锋。
美术课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美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更加敏锐有个
性化,对待问题的方式也更加多元和独特。
美术课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和文化,
提高他们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对人类艺术发展的贡献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对自
己的国家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认同和自信。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意识培养
完善审美心理结构 ,提高 和训 练审美能 力, 就是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 。 审美理想
和审美情趣指导 和制 约着 人的全部审美 活动 ,所 以应 以马克思 主义的美学理论 为指导 , 通过 丰富多彩的审美实践 , 帮助
综上所 述 ,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是在
美 术教 育 中得 到 培 养 与 升 华 的 , 因而 , 我
绘 画 的 表 现 力 。东 西 方 艺 术 融 合 的美 术
作品 , 用艺术 的美感给人类造福 , 使世人 有无穷 的美 的享受。爱美人 之本性 , 美在 自然 ,美在心灵 。我们应营造一种美好 的、 健康 的、 良好 的氛 围 , 让美育之 花开
遍 神州 大 地 。
的耕作 ; 里男 人不 再是单纯的中 山装 , 城 发型也不是单一 的短头发 ;当前 的房 屋 设计 、 家庭 陈设 、 内装修 、 室 环境 美化样 式别致 , 色彩典雅 。罗丹说得好 :美是到 “ 处有的 , 而我们 的眼睛不 是缺少美 , 而是 缺少发现 。” 因而我们要提高全 民族的文 化素质 , 就要从 中学 生抓起 , 培养爱美 意 识 。在对 10 中学生 的调查 中 ,0 6 0名 9 % 育的主要科 目之一 。随着生产力 的不断
优 秀艺术传统 ,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这就需要家长 、 教师正确 教育 、 善于引导 , 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 使
、
中学 审美 教育 的根本
目的
审美 教育 , 即我们常说 的美 育。我
鼻祖马蒂斯 的《 沙发 上的少女》 红 画面里
的线 , 既有西 方绘 画形 象准确的特点 , 又 有东方用线诗一般 的情感 , 富有曲线美 ; 我 国著名画家吴冠 中的山水 画在传统 中 国绘画的基础上 ,吸收 了西方现代绘画
美育教育在新时代的意义
美育教育在新时代的意义
新时代不仅仅是新的思想、新的文化、新的理念,更是新的美育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到来。
美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知识,以及它的精神内容,可以说美育教育是在新时代中不可或缺的。
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助推器,也是一种新的洞察力。
它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可以善待和传播价值观,它能培养人们热爱美、尊敬艺术的精神,促进社会的和谐。
美育教育在新时代的意义有三点。
一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美育教育对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它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素养,培养他们善待美、尊重艺术的精神,提升他们的审美观念,加强他们对优秀文化的理解,从而提升社会的文明水平。
二是增强文化自信。
美育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知识,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水平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可以提高大众对艺术艺术美学素养的认识,而且推动公众价值观形成,促进文化欣赏,从而提升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自信。
三是弘扬社会正能量。
美育教育采用的是主动式的教育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爱民情和爱文化情,激励学生热爱文化,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使他们更加认识自己的文化,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设文明的精神家园。
综上所述,美育教育在新时代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它既是为文明进步服务的助推器,又能增强文化自信,弘扬
社会正能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的青年问题及其当代启示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中的青年问题及其当代启示1. 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现代美育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美育观念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我国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美育思想在我国开始萌芽,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上。
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美育问题,提倡将美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培养具有良好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人才。
新文化运动时期,美育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西方现代艺术的教育和引进上。
许多学者开始关注西方现代艺术的发展,认为应该借鉴西方的经验,将现代艺术教育引入我国。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主张将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使青年人在生活中体验美、感受美、创造美。
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战争压力,但美育事业仍在坚持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上,许多艺术家和学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播民族文化,希望通过美育的方式,使青年人了解和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新中国成立后,美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社会主义美学的建设和发展上。
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社会主义美学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美育的观点和建议。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美育与劳动教育、德育的结合,认为美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美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上,许多学者开始关注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认为应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还强调了美育与全人教育的结合,主张将美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1.1 美育思想的萌芽阶段在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和西方文化的传入,美育思想开始在中国逐渐萌芽。
这一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受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影响,他们主张通过美育来培养具有民族精神和世界眼光的人才。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实施路径
浅析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实施路径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标,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曾强调加强学校美育教育,2020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是给出了发展美育工作的思路,推动高校美育工作不断开展。
本文主要从目前大学生美育工作现状出发,分析当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教育,推动美育教育研究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实施路径一、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现状(一)国家层面对于美育工作高度重视中国的美育历史渊源已久,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艺术教育,中国更加注重人文美育。
从古至今,美育从最初的学养上划分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到现在全民皆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体现了人文美育。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曾强调加强学校美育教育,这并不是单单在高校课程中增加美育课程,更是要从身心去培养学生的素养。
在《意见》出台后,也是从国家层面对美育课程建设和评价体系、美育的多元工作活动开展进行指导。
(二)高校层面对于美育工作有序开展从对美育相关文献检索来看,目前各高校已对美育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开展。
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各高校从人才培养层面,具体课程方面已经做了相关改革,但效果尚不显著,这与美育评价本身主要是侧重于感悟与体验相关,并且美育教育对一个人的显性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而是循序渐进式的影响有关。
二、新时代大学生美育工作存在问题(一)美育类课程占比低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艺术生的相关学科素养开设课程丰富,而文科生、理科生和工科生的美育教育课程在总学时中的占比普遍很低,只1至2个学期开设相关课程,课时量较少,难以形成体系化的美育学习。
在相关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上,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二)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弱在高校美育类课程作为选修课,很多学生选择,是因为相关课程内容较少、考核难度不大,较易取得学分。
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较少,或者只是当时感兴趣,课后不会自主学习。
向美而行——新时代美术教育的美育担当与实现路径
向美而行——新时代美术教育的美育担当与实现路径作者:黄宗贤来源:《中国中小学美术》2023年第08期从百年前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到今天,中国现代美育已走过百年历程。
百年来,学校与社会美育交织推进,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举步维艰,蔡元培先生绘制的美育蓝图难以实现。
20世纪90年代形成“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认识,美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
进入新时代以来,美育迎来了百年最好时机。
习近平总书记对美育发出了一系列的指示,中国的美育进入了最好的阶段。
作为教材编写者或者说基础美术教育工作者,要在新时代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与使命,首先要认识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严格对标,明确站位意识。
要对标二十大报告,强化价值引领,将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文化内涵融入教材编写中。
凸显新时代特征、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
另外,要对标课标,创新教材体系。
课标就是指导教材体例建构、内容编写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审核和评价标准。
二是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载体。
新时代一切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中国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中国未来的建构者。
要让学生知中国、爱中国。
包括美术在内的艺术是中国文化、中国审美精神最直观、最生动、最鲜活的呈现。
义务教育阶段的艺术教材毫无疑问就是透视中国文化的第一扇窗。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中国文化的整体观来介绍、理解中国艺术的“三大传统”,三者之间相互承继,共同铸就了中华文化的体系性、独特性特征。
因而在教材编写中,应该而且必须体现整体的文化观。
三是守正创新,形塑时代面貌。
教材的时代气息是浓郁的,新时代的教材应有新时代的面相和气质。
不应循规蹈矩而应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理念、体例、内容、形式的创新。
好教材要切合当下、面向未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人美社将编写的教材和推进的美育工作定位为“新美育新美术新课程”,“三新”正是对新时代最好的回应。
要做到“三新”,我们要对新时代美育的价值追求进行再思考,对美术教育在整个美育中的位置进行再确认,对美术教育如何去履行新时代的职责进行再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发布时间:2023-01-31T01:18:48.9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9月18期作者:张艺轩[导读] 艺术是我国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张艺轩淄博市张店区实验中学摘要:艺术是我国中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艺术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其想象力,使其充分发挥创造力,使其全面发展综合素质。
文章简要地论述了艺术教育模式创新的必要性,并对改进艺术教育模式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新时期;中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研究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学美术教育应注重对学生的审美与欣赏的培养,课堂教学从单纯的说教向视觉化的转变。
在今天的中学艺术教学中,如何开发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当前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在适应不断变化的课堂环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新时期中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仍处于僵化的状态,不愿、甚至懒惰,这其中有部分客观的原因,即学校过于注重升学率,致使老师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关注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可以提高美术专业的地位。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时代,中学美术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艺术教育的改革则与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成效息息相关。
通过对艺术教育的有效创新,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技巧、端正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为此,必须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创新【1】。
二、新时期中学美术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一)、教师应在思想上转变教学理念艺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美术是一门相对于数学、外语等学科而言不同的学科,它缺少一种简单而直接的理解。
艺术强调长期的思维和情感的培养与训练,所以,它的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
艺术教学要逐步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积极的教学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浅谈美术教学融入跨学科知识的意义
浅谈美术教学融入跨学科知识的意义发布时间:2023-01-12T07:03:55.25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6期9月作者:曹毅慧[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深入,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社会需要人格健全,思维活跃,曹毅慧苏仙区太平学校湖南郴州 423000摘要:随着教育改革深入,素质教育大力发展,社会需要人格健全,思维活跃,的人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不容忽视。
针对学生而言,思维培养自身意识建立是重要阶段。
美术课堂能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所以要充分重视美术的课堂上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教育活动。
本文将针对如何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做出策略分析。
关键词:美术教学;跨学科;意义引言:美术作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越来越被重视,教育部明确要求在美术教学中要融入跨学科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全身心发展。
一、美术教学活动的趋势现状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要求培养学生要五育并举,素质教育各板块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艺术类文化课程,也是实行学生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课堂的基础美术教育是构成学生对于基础的美学知识、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美术课堂不仅传输知识文化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培养。
它对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因为我国对于美术课堂的研究起步较晚,大部分学校中美术课堂依旧处于不被重视甚至忽略的地位。
因此美术教育发挥不到全面提升人才素质的作用。
此外,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美术课堂的陈旧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根深蒂固。
这种固态化的教学思维,打消掉学生对于美术课堂的兴趣,以至于很多学生在听到美术课堂时就默认为是自习课。
长此以往便会阻碍高素质全方面人才的发展,影响社会发展需求。
教师要认识到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在各类美术教学活动中,始终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将美学融入生活,在美学熏陶和艺术感染下,发展美的意志力,从而能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美术教育新时代美学思想
美术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美学来源于生活也来源于真理。
特别是美术教育当中,我们必须真正认清和领会美术教育中的教育二字,所谓教育即有基本遵循、传达思想和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教育的方法论,没有理论基础就没有教育方向,所以在探讨美术教育的同时,其逻辑起点必然是美学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而美学的基础不会一成不变,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着美学思想的不断升华而升华,我国美学教育也在不断地产生变化,这正是本文立论的基础和逻辑,希望在美术教育中继续寻找新时代美学思想的理论源泉,重新推进美术教育的新进展和新提升。
一、美术教育应该展现新时代的经略之美、幸福之美
与时俱进的美术教育是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美学的必然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美术教育的理论基础得到了不断的夯实和升华。
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和新平台中,随着国家发展和民族的强盛,我们的审美在不断的发生巨大的变化,美术教育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在美术教育中既要讲求这种时代性,也要遵循这种时代性产生的新美学,美术的教育在于体现当代社会的价值,美术教育应该融入大的时代背景之中,通过美术教育展示的经略之美,通过美术教育展现出对时代发展逻辑的美学感悟。
同时,新时代是一个幸福美好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不断的提升,这要求我们在美术教育中也应该相应的嵌入幸福之美,融入幸福之美,立足于社会现实进一步的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示出来,展现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这是美术教育应该引导的幸福之美。
新时代大气磅礴的社会发展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恰如其
分的展现出了时代变革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出的幸福之美,这些正是美术教育新的领域和新的遵循,同时也是美术教育必须坚持的美学新思想,创造展现新时代的新美学。
1经略之美。
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最不能缺乏的就是强烈的时代感以及新时代给予教育的众多美学启迪,这种启迪来自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层面,也来自于美学底蕴的夯实层面,我们始终不能忘却的是在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正是源自于美学创造和美学发展的经世之路,只有不断的推动美学基础更加趋近于社会发展的现实,既能够理解美学的来源,也能够理解美学的美好,突出表现出美学的重要价值来自于社会价值,以经略之美展现社会发展之轨迹,展现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大脉络,这是新时代美学思想的一个更为重要来源。
2幸福之美。
美学从来都是自然流露的,既源自于感情的自然流露,也源自于思想的自然流露,新时代不仅仅是为美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也为美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对审美作出重大贡献,更为主要的也是对美好的明天作出重大贡献,这体现在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之中,是美术教育要重点阐释和展现的美好内容,也是新时代美学观点的核心内容。
二、美术教育应该展现新时代的星空之美、隽永之美
道德始终是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美术作品来展现道德观念本身也是美学的一个基本内在要求,道德教育也永远是各类教育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重点内容和重要关注点,美术教育也是如此,任何教育都无法规避道德问题,所以在我们的观点中,美术教育进入新时代,更要展现出新时代的道德之美,也就是星空之美,美术教育也要常常仰望星空,常常反思自身,在教育的道路上是否有基本的道德遵循和善恶之分,在宣传什么,又在诋毁什么。
这就
是美术教育需要展现出的新时代的星空之美的内涵。
美学之路归根结底是人的道路,人世间行走,就是要走出人间的沧桑正道,守护人类文明的光明,这正是当前美术教育中所要体现出的道德风尚。
同时,美术教育应该遵循历史,继续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展露无余,始终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支撑,让美术教育在新时代美学思想的照耀下展现出华夏民族的历史底蕴,这是需要在美术教育中长期坚持和坚守的重要底线。
1星空之美。
星空之美美在教育的方向性,一个不提倡人性道德的教育不能称之为教育,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在道德力上,通过教育让人们有方向、有方法、有遵循,通过教育让人们受启发、受影响、受实惠,这是星空之美的道德原意,也是星空之美的至高价值。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努力奔跑,教育亦是如此,道德亦是奇然,星空之美作为新时代美学的新底蕴,必然要对美术教育产生更为重要影响和启发。
2隽永之美。
历史不会忘记,历史更会铭记,在人类不断奋起追逐新生活的历程中,付出过的沉重代价和挫折,这是美术教育应该关注的,美术教育应该是一种不会让人忘却的纪念,应该是一个充满历史持续性的优美诗文,要体现出历史的厚重,民族的厚重,也要体现出历史的沉重与民族的自尊,这样的美术教育才能够展现出新时代美学思想的重要内涵,才能够不断提升新时代美学思想的隽永之美。
三、美术教育应该展现新时代的清朗之美、赤子之美
美术教育应该是朴实的,是下里巴人的,在新时代倡导清清朗朗的风气下,美术教育应该体现出一个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正如同河流奔腾、源清水清,也如同参天大树,根深才能叶茂,更如同人类现代化伟大斗争中获得伟大成绩,展现出了我们的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