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分析
人因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图形的认知过程
• 图形的概念
图形是以形象和色彩来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及交流思 想的视觉语言。图形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视觉表现样式。广 义概念的图形,包括了视觉传达设计中所有关于“图”的 类型与样式的总称,包括了摄影,图案,字体,影像,符 号,绘画,插图,地图,表格,卡通,制图表达手法等。
• 图形识别——感觉过程 • 图形认知——知觉过程
视觉记忆 视觉领域的感觉记忆:映像记忆,将感觉刺激的物理特征精确表征保持 几秒(半秒钟) 照片式记忆:体验异常清晰表象的人们能够回忆一幅画的细节,持续 时间要比映像记忆长 视觉愉悦 产生的条件:1 人要能够完成由物理刺激到心理刺激的过程;2 人要有需要被满足的感知 视觉疲劳和视觉刺激 视觉疲劳:生理:强烈/持久刺激——视觉感观器的反应能力下降 心理:视觉信息反复对人进行刺激——心理刺激阈值下降 视觉刺激:生理:对光的感受能力 心理:人看到某种食物后觉得新鲜,刺激,有兴奋的感觉
• 立体视觉
• 颜色视觉
生理学家发现,肌肉机能和血液循环在不同色光的照射下会发生变化, 刺激程度随颜色不同而不同。色彩的生理反应主要表现在错觉与幻觉 中。
• 运动视觉
人的网膜边缘是一种原始的报警器,只对运动敏感。 产生运动信息的方式:1 眼睛不动,运动物体的像在视网膜的感受器 上移动,产生运动信号;2 眼睛本身去追随活动物体,视网膜上的像 是静止的,视网膜上没有物体运动的信号,但是背景信号是运动的。 运动的相对性
• 视错觉的应用
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 的判断和感知 我们的眼睛提供给我们的任何一种视觉信息通常都是模棱两可的,它 本身提供的信息不足以使我们对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给出一个确定的解 释。事实上,经常会有多种可信的不同解释。但值得注意的是,某一 时刻只能有一种解释,不会出现几种解释混合的奇特情况。 比如法国国旗红:白:兰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 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的感觉,而兰色则有收 缩的感觉,这就是视错觉
人体工程学(人的视觉感知与设计)
弧围形、折弯形仪表板
③ 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按顺时针方向布置。 ④ 按“功能分区”的原则布置。
美国SAEJ209号标准推荐的仪表功能分区布置
⑤检查类、警戒类仪表的“零位”和辅助线。 检查类仪表的零位选择和辅助线的应用
视觉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 ②光照度的高低 ③字符的清晰度 ④可辨性 ⑤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
人体工程学
三、人的视觉感知与设计
1、1、人体感测知量觉数据 2、2、人体视测觉量感数知据过应程用原则 3、3、人体视测觉量相数关据特应征用与方设法计 4、 人体尺度差异与设计
感知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来自体内外的刺激通过眼、耳、皮肤等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 经系统传递到大脑皮质感觉中枢,从而产生感觉。
1.指针与盘面
指针造型的指向性示例
为避免读数误差, 指针旋转平面与刻度 线盘面在同一平面上。
指针旋转与刻度线在同 一平面上的方案示例
2. 盘面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字符与数码的上下朝向称为立位。立位的选择与指针盘面的相对运动有关。
刻度盘结构与字符数码的立位
(四)显示仪表的布置 一般原则如下:
①所在平面与人的正常视线接近垂直。
二、图形的符号设计
显示装置平面与视线尽量垂直
②布置应紧凑,按重要性和观视频度分别布置在合适的视区内。 a)仪表板的尺寸(mm)与分区:Ⅰ—最佳认读区,Ⅱ—一般认读区 b)不同区域的正确认读时间:1—认读右半部,2—认读左半部
显示装置布置区域及认读效果的示例
显示装置较多时,仪表板改为弧围或折弯形。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首先,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和易用性。
通过合理安排展示品的高度、角度、间距和布局,可以使参观者更便利地观看展示品,避免不必要的弯腰、拉伸和蹲跳动作,从而减轻参观者的体力负担。
此外,合理设计展示品的操作界面,包括按钮、开关、旋钮等,同样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使参观者更轻松地与展示品进行互动。
其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观众的观展体验。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类的感知和认知特点,因此合理设计展示品的形状、颜色、光照等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让观众更容易理解展示内容。
此外,通过合理安排展示物的排列顺序和展示流程,可以提供更好的观展导引,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示信息和故事主线。
再次,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体的生理特点和运动机制,因此在展示品的设计中要考虑到观众的安全和舒适度。
比如,在展示品的边缘和角落处应该采用圆润的设计,避免观众因为碰撞而受伤;在展示品的操作界面上应该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按钮和开关,避免观众因为使用不当而出现误操作或者意外伤害的情况。
最后,在展示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合理设计展示品的零件组合和连接方式,可以使展示品更易于维护和更新,降低维护成本和频率。
此外,通过选择材料和制作工艺,还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的来说,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可以提高展示品的可操作性、易用性、观众的观展体验、展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展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在展示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原理,以创造更好的展示效果。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Ergonomics
三、字形的比例和排布
(一)字符的高度比例
1.汉字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常根据版面版式、文字的横排竖排等因素来确定文
字的高宽比。一般横排文字的竖高可大于横宽,而竖排文字的横宽宜大于竖
高。
汉字的高宽比范围(以识别性要求为前提)
排向 一般的高度宽度比范围 每行字数较多时的高宽比
横排 (1.0:1.0)~(1.0:0.8)
Ergonomics
(二)避免字形的混淆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互相间不太明显的差异, 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另外,笔画过粗会使字形中某些特征显 得较为含糊,如数字“5”和字母“S”就容 易含混。应使笔画细一些,“5”的上半部 直角弯的特征变得鲜明,与“S”上半部圆弧 之间视觉区别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减少混淆。
椐此,得到视距L与字符高度尺寸D之间的对照关系见下表: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1 2 3 5 8 12 20
字符高度尺寸D/㎜ 4 8 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omicsergonoomicsergonoomicsergono在以下三方面的一般条件下即中等光照强度字符基本清晰可辨不要求清晰度很高也非模糊不清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那么人机学给出的基本数据是字符的高度尺寸1200视距1300视距通常情况下若取其中间值则有字符的高度尺寸视距250椐此得到视距l与字符高度尺寸d之间的对照关系见下表
Ergonomics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演示文稿
色觉
色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们能感受到 达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并在大脑中引起主观印象的缘 故。
一种颜色可以由一种波长光线作用而引起,如 红、绿、蓝等,称为原色。也可由两种或多种波长的 光线混合作用而引起。
视觉特征
视觉运动规律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 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 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平方向比垂直方向 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 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 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 时,不应有突然转移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 性。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也应要求慢一些才 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 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区别黑白
区别色彩
对光谱中的绿色最敏感
对光谱中的黄色最敏感
在视网膜远离中心处最多
在视网膜靠近中心处最多
对极弱的刺激敏感
主要在识别空间位置和要求敏锐地 看物体时起作用
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图
波长
视觉是电磁波刺激人眼视网膜细胞时引起的。一 般光源都包含多种波长的电磁波,称为多色光。将不 同波长的光混合起来,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所有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则产生白色。人眼可分辨 的光色约有120多种。
强度效应
所谓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 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 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 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 克司。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与展示设计的关系过大的密度,也容易造成参观人群堵塞,会使人感觉疲劳,影响展示整体效果;陈列密度过低,则会显得展示空间空旷、缺乏内容。
陈列的密度大小还与展厅的空间跨度、净高有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受展示物的视距、展品的陈列高度、展品的大小、展示形式以及不同观众类型等因素影响。
展示空间较宽敞时,可使陈列密度稍大,也不显得拥挤;如果展示空间低矮,同样的陈列密度也会显得拥挤。
展示对象的尺寸较大,展示视距又近,也会使人觉得空间拥挤。
1视觉的传达是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最重要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除了人的尺度和活动中的相关尺度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视觉活动。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信息获得有80%依赖于视觉。
人的视距,视角以及视觉习惯是合理组织陈列高度的依据。
陈列高度是指展品或版面与参观者视线的相对位置。
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分析;人对陈列高度的适应受人体有效视角的限制,一般陈列高度不宜超过350厘米;经常运用的展示高度是80~250厘米之间的区域。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人体的最佳视觉区域是在水平视线高度以上20厘米,以下40厘米之间这个60厘米宽的水平区域,如果以亚洲人一般标准高度165厘米左右,最佳的陈列高度应在125~185厘米之间,重点展示的对象陈列在此区域内,较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在接受信息之前往往人们有一个选择的过程,经过选择之后,往往注意力会集中到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上面。
因此,引起注意是展示设计的重要手段和成功的基础,只有引起注意才能产生以后的理解,确信,记忆行为并导致最终的行为。
展示效果最终需要面对的是人,如何吸引和维持住他们的注意力,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根据人体工程学中视觉心理和人的心理规律,可采用以下方法。
2增大展示效果的强度在一定限度内,展示效果越强,越大,人们对它的注意就越强烈,并不是任何事物的属性都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能引起注意,效果必须达到一定量。
展示设计中可以有意识地增大设计效果对观众的感觉刺激。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表意清晰、构图简洁的图形符号示例
Ergonomics
Ergonomics
测试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案例
Ergonomics
图形符号设计示例
箭头视认性优劣对比
好箭头的基准图
Ergonomics
二、标志设计
字符与背景的色彩搭配与辨认性
Ergonomics
第二节
一、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1.图形符号及其应用领域 概念:图形符号是以图形或图象为主要特征的视觉符号,用来传递事物或概念
对象的信息,而不依较语言。
特点:直观、精练、简明、易懂 应用: ⑴在技术文件上表明主要技术指标。 ⑵在设备、仪表的操纵器、显示器、包装、连接插口上作操作指示。 ⑶在标志上表示公共信息、安全信息、交通规则、包装运输指示等。
Ergonomics
第一节 文字设计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字符高度尺寸D/㎜
1 4
2 835812 20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Ergonomics
(二)避免字形的混淆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互相间不太明显的差异, 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另外,笔画过粗会使字形中某些特征显 得较为含糊,如数字“5”和字母“S”就容 易含混。应使笔画细一些,“5”的上半部 直角弯的特征变得鲜明,与“S”上半部圆弧 之间视觉区别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减少混淆。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的作用
1、空间与时间交流是视线移动的过程, 形成视觉的空间感。(物体静止过程,人 的流动过程)
2、空间与形体的交流是知觉空间感最佳途径 *聚集图形明确、肯定,分散图形含蓄,容易调 动想象力; *类似形体群体化,视觉明显、重复、韵律; *异形群体,必须有一个处于重要位置,构成主 次关系; *群体组合中,最单纯图形最容易浮现出来,是 简单与复杂对比手段处理信息传达良好法则
三、陈列高度: 指展品在墙面的高度区域。最佳陈列高度 为127——187CM之间展示重点展品。 127——187CM之间展示重点展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示设计中视知觉的应用
展示设计的沟通和传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视觉因素的营造,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大约 80%是由视觉得到的。所以对人的视觉特征 80%是由视觉得到的。所以对人的视觉特征 的了解和研究直接关系到展示设计的成败, 所以说展示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也必须对 人的视知觉进行研究。
人体工程学在展示设计中 的作用
在展示设计中,人的基本行为是观看与行 走。因此,了解人体在展示空间中的行为 状态和适应程度,是确定各项空间设计和 展具设计的依据。而这个依据就是人体工 程力学。 人体工程力学应用到展示设计中只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 一、展示设计中各种空间的尺度如何适应 人体的需求 二、展示设计中的尺度、光照、色彩如何 更好的适应人的视知觉
一、展示中的尺度:指与尺度关系最密切 的“可容空间”的设计问题。 可容空间” 可容空间指展示场地。通道和其他活动场 地,通道和其它活动场地,能保证大多数 人使用。 通道最窄以2——3人并排通过,最宽通 通道最窄以2——3人并排通过,最宽通 道以6——9人并排通过。 道以6——9人并排通过。
二、陈列密度:指展品和道具占展区地面 与墙面面积百分比。较大型展区的陈列密 度可保持在30%——50%为宜。小型展区的 度可保持在30%——50%为宜。小型展区的 展示,最多不能超出60%面积。 展示,最多不能超出60%面积。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1)
第二节
一、图形符号设计
图形符号及标志设计
1.图形符号及其应用领域 概念:图形符号是以图形或图象为主要特征的视觉符号,用来传递事物或概念
对象的信息,而不依较语言。
特点:直观、精练、简明、易懂 应用: ⑴在技术文件上表明主要技术指标。 ⑵在设备、仪表的操纵器、显示器、包装、连接插口上作操作指示。 ⑶在标志上表示公共信息、安全信息、交通规则、包装运输指示等。
一般条件下字符高度尺寸与视距的对照关系
视距L/m 字符高度尺寸D/㎜
1 4
2 8
3 5 8 12 20 12 20 32 48 80
如果与上述的“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上表所列的数 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看得清”是不够的,还 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符尺寸就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二)图形标志的尺寸与视距
1.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 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说到 “标 志大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取 图形标志的哪个尺寸代表它的大小? 一般取边框作为图形标志计算 的依据。即定义图形标志边框内缘 的尺寸为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以s 表示。
2.图形标志的公称尺寸与视距
要让所设置的标志发挥预期的效能,让人们看得清,就要根据人们的观 看距离(视距)来合理地确定标志的尺寸大小。
例1
确定地铁车厢内运行线路图上站名文字的大小。
分析解决
(1)地铁车厢内壁的光照条件不是很好,也不太差,不熟悉线路的乘 客观看时较专注,多数乘客平时并不关心,无特殊醒目性要求, 总体符合上述“一般条件”,可参照上表的数据,如能略略加大 更好。 (2)应该让坐在座位上乘客能看清对面车厢壁上的线路图文字,视距 约为L=2m,由上表查得文字尺寸为:D=8mm。 (3)如车厢内壁整个线路图的尺寸或其他条件没有什么限制,若将文 字尺寸略微加大一些,如取D=9mm,乘客观看起来会更好。从视 觉传达的要求而言,不宜小于8mm。
《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下 ,人体工程学将更加注重绿色 环保设计,以实现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
绿色环保设计将采用环保材料 和节能技术,降低环境艺术设 计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环保设计将注重生态平衡 和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创造人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环境为目标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4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 的实践案例
商业空间设计案例
1 2 3
商场设计
利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规划空间布局,设置 舒适的购物环境和动线,满足消费者购物、休闲 、娱乐的需求。
餐厅设计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优化餐厅的桌椅布局和高 度,提供舒适的用餐环境,提高顾客的用餐体验 。
办公室设计
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规划办公空间布局, 设置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桌椅和照明设备,提高 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智能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体工程 学将与智能化技术相工 智能等技术,实现环境与人的智 能交互,提高环境的使用便利性
和舒适性。
智能化设计将注重数据分析和用 户反馈,以不断优化设计方案, 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效果和品质
。
绿色环保设计的发展趋势
提升工作效率
通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提高工具、设备等 的易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人体工程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人体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军事领域,后来逐渐扩展 到民用领域。
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体工程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广 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02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案例
公园设计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合理规划 公园的道路、休息区、景观等设 施的布局和设计,提高游人的游 园体验。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与视觉影响力分析
产品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与视觉影响力分析人机工程学与视觉影响力是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的融合可以提高产品的易用性、人体工程学性能和视觉效果。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人机工程学是建立在人体与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将人类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研究。
在产品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可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以便设计尽可能符合用户的期望、使用户更加舒适的产品。
由于人体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因此必须考虑产品的人体工程学方面。
例如,人眼的黄斑和周边区域对色彩、对比度、明暗度等方面的感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使用户能够舒适地使用产品并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此外,设计师还需要考虑人体的行为和习惯,例如双手的协调动作和手部的抓握力度等,以便设计具有更好的人体工程学性能的产品。
二、视觉影响力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视觉影响力是指产品对用户视觉感知的影响。
在产品设计中,视觉设计是与艺术设计、工程设计等其他方面相结合的一部分。
视觉设计除了美学效果之外,还应涵盖信息传递、情感共鸣、品牌形象等方面。
视觉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色彩设计。
色彩可以影响用户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因此在产品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不同色彩对用户的影响,如在音响设备中运用红色会让用户感觉到更加热情和有力量,而橙色则更加温暖和舒适。
除了色彩之外,图形、构图、排版等方面也是视觉设计的关键内容。
例如在移动应用设计中,简单、直观的界面设计和页面布局对用户的易用性和舒适性非常重要。
三、如何进行人机工程学和视觉影响力的分析与设计为了更好地利用人机工程学和视觉影响力进行产品设计,设计师需要对产品和用户进行相关分析。
以下是一些分析方法:1.面向用户的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习惯,设计师可以进行市场调研、用户访谈、用户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将结果用于产品设计。
人体工程学--视觉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视觉学号:n101301216:魏凯琳在人们的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大约有80%--9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因此,视觉系统是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途径。
物体依赖光的反射映入眼睛,所以,光对象物、眼睛是构成视觉现象的三个要素。
但视觉系统并不只是眼睛,从生理学的角度看,它包括眼睛和脑;从心理角度看,它不仅包括当前的视觉,还包括以往的知识经验。
换句话说,视觉捕捉到的信息,不只是人体自然作用的结果,而且也是人的视察与过去经历的反映。
1.视角视角指的是被看目标物的两点光线拖入眼球的交角。
在设计中,视角是确定设计对象尺寸大小的依据。
在室内设计中,例如电视柜和沙发的距离的设计,就要考虑人视角的原因。
同理,电脑的显示屏的设计也是如此。
2.视力视力是眼睛对物体形态的分辨能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节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
视力的三要素是年龄、亮度、比照度。
当在环境设计中要设计公告牌和指示牌时,要考虑认得视力原因。
比方同样的室内环境,白天由于自然光的作用,室内的照明要比晚间同样光强显得暗,这也和人的适应能力有关。
3.视野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眼镜观看正前方物体时做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
比方高速公路上的指示牌的高度的设计就要考虑驾驶员的视野。
视野跟颜色也有关系,深色视野变小,浅色视野变大。
由小到大排序是,黑,绿,红,蓝,黄,白。
4.立体视觉人的视网膜成球面状,所获得的外界信息也只能是二维的映像。
然而,人能够知觉客观物体的第三维的深度,这就是立体视觉。
立体视觉为物体的立体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室内景观设计和造型设计时,既要考虑视觉图形的客观规律,又要考虑立体视觉的特点,使设计更符合视觉要求。
5.视距视距是指人在操作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
视距过远或过近都会影响认读的速度和准确性。
不同工作任务的视距要求不同。
所以在设计座椅套装的时候,要根据其需求者的工作状态来设计。
6.视度视度是指观看物体清楚地程度。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
浅谈景观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摘要: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与建筑学、社会学、民俗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工程学、建筑物理学、建筑材料学密切相关,同时,也涉及到公共设施、材料与性能、工艺美术、绿化、造园艺术领域。
景观设计是与人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于是室内外环境设计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空间环境的心理、感触、尺度并以此来指导空间设计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就成了景观设计领域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功能;景观设计;人体工程学;一、人体工程学的概念及发展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原出希腊文Ergos,即工作、劳动和nomes即规律,也就是探讨人们劳动、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这门科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才开始有了系统的研究。
在我国也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据西汉文献记载,在制造兵器时,要考虑大小合手、长短适中。
明代家具设计为了使人触感舒适,椅子的靠背做成适合人体脊柱弯曲的曲线,棱角做成钝圆型,椅角做成圆柱塑,这些都融进了中国古代朴素的人体工程学思想。
这就说明人体工程学原本就是研究人在适度的劳动中用力规律的一门学科。
我国将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是从20 世纪80 年代末开始的。
人体工程学是建立在技术科学、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交叉点上,它利用解剖学、人体测量学及生物物理学等研究成果来研究人在生存环境中可能拥有的功能,以创造最佳的生活环境与劳动条件,保证劳动的效率和安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二、人体工程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体工程学为环境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1 运用人体工程学可以密切环境与人的关系,通过对人体特征及活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加强环境的有效利用,使环境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二)使功能得以量化在以往的设计中,对于功能问题多凭经验而缺少科学的根据,而运用人体工程学则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通过有效地功能价值分析,减少了设计的盲目性。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产品、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学科,旨在提高产品和环境的设计质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增强用户的舒适度和效率。
而视觉传达设计是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的设计形式。
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
人体工程学关注的是人类的身体特征、感知和行为。
在产品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合理地布局和配置产品的功能部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易用性和人机交互性。
例如,在设计电子设备时,合理的按键布局和标识可以使用户快速找到所需的按键,并降低误操作的可能性。
在车辆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原理可以指导座椅的设计,以提供良好的支撑和舒适性,从而减少驾驶员疲劳和不适感。
而视觉传达设计则通过视觉元素的运用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意义。
视觉元素包括颜色、形状、线条等。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用户对不同视觉元素的认知和理解,利用这些元素来传达特定的信息。
例如,在标志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颜色和图形可以快速传达特定的含义和象征。
在网页设计中,通过布局和配色的选择,设计师可以引导用户的视觉导航和注意力焦点。
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设计过程中相互影响和补充。
人体工程学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的外观和布局来提高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易用性。
视觉传达设计可以通过考虑用户的注意力、眼球移动轨迹等因素,来优化产品的界面设计和信息展示。
设计师可以借助人体工程学的原则来指导视觉传达设计,使设计更符合人的感知和行为习惯。
此外,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在用户体验设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产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传达设计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易用性、美观性和符合人的认知习惯,来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通过人体工程学和视觉传达设计的应用,设计师可以使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时感到舒适和愉悦,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和依赖度。
在画册设计中文字视觉传达与人体工学的联系
在画册设计中,文字的视觉传达对于画册设计的整体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文字的视觉传达与人体工学是有一定联系的。
人体工学又称为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
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人的健康、安全、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人体工学与视觉的关系存在于如何让你在看一个东西时,能够产生舒适、愉悦的阅读,同时又能对你看的东西留下印象。
一、文字的尺寸
人体工学工作者测定,舒适、愉悦的阅读要在以下三个般条件下:
1、中等光照强度;
2、字符基本清晰可辨;
3、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
(字符的尺寸=视距/250)
二、字体
字体一般要求设计有美感、动感、文化内涵、象征性、暗示等方面。
但在人体工学中,字体要求可携行和识别性。
三、字行的比例
文字的排版虽然普遍采用正方形的宋体字,但在视觉传达中,根据版面版式、文字的横竖等因素来确定文字的高度比。
一般横排的问题竖高可大于横宽,而竖排的文字的横宽大于竖高。
四、字符的排版
视觉传达中有关字符排布的人体工学原则如下:
1、从左到右的横向排列优先,必要时采用从上到下的竖向排列。
避免使用斜向排列;
2、行距一般是字的50%—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人体工程学
视杆细胞 在低水平照明时(如夜间)起作用 区别黑白 对光谱中的绿色最敏感 在视网膜远离中心处最多 对极弱的刺激敏感
人体工程学
三种视野
在人的三种视野中,注视范围最小,动视野范围 最大。 动视野最佳值=静视野最佳值+眼球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头部不动)。 注视野最佳值=动视野最佳值+头部可轻松偏转的 角度(躯干不动)。
人体工程学
视野
在视野边缘上,人只能模糊的看到有无物体存 在,但辨不清其详细形状。能够清楚辨认物体形状的 视野为有效视野。静视野的有效视野是以视中心线为 轴,上30度,下40度,左右各为15度~20度;其中在 中心3度以内为最佳视野区。 人眼在不同颜色刺激下的色觉视野是不同的,称 为色觉视野。人眼对白色视野最大,对黄、蓝、红色 依次减小,而对绿色视野最小。
人体工程学
视力
视力是表征人眼对物体细部识别能力的一个生理 尺度,以最小视角的倒数表示。 检查人眼视力的标准规定,最小视角为1时,视 力等于1.0,此时视力为正常。随着年龄的增加,视 力会逐渐下降,所以作业环境的照明设计应考虑工作 者年龄的特点。
人体工程学
视野
视野是指人眼能观察到的范围,一般以角度表示。 视野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可分为: ①静视野——在头部固定、眼球静止不动的状态 下自然可见的范围; ②注视野——在头部固定,而转动眼球注视某一 中心点时所见的范围; ③动视野——头部固定而自由转动眼球时的可见 范围。
人体工程学
色觉
色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人们能感受到 达各种不同的颜色,是由于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线 作用于人眼视网膜上,并在大脑中引起主观印象的缘 故。 一种颜色可以由一种波长光线作用而引起,如 红、绿、蓝等,称为原色。也可由两种或多种波长的 光线混合作用而引起。
人体工程学
视觉特征
视觉运动规律
人体工程学
如果情况与上述“一般条件”的三条基本符合或接近,则 表5-1所列数据可直接或参照使用。而另一些情况下,仅仅能 “看得清”是不够的,还要求醒目、能充分引起注意,那么字 符尺寸就应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加大。
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与视觉传达设计
了解视觉生理诸因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 础性作用,包括光照度、视距与视觉对象的尺 寸、视觉对象与背景的明度对比和色彩对比、视 觉对象的清晰度与可辨性、视觉对象的识别速度 等。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文字设计 图形符号设计及标志设计 展示设计 网页界面设计
人体工程学
视觉功能及其特征
人体工程学
5)在视线突然转移的过程中,约有3%的视觉能看清 目标,其余97%的视觉都是不真实的,所以在工作 时,不应有突然转移的要求,否则会降低视觉的准确 性。如需要人的视线突然转动时,也应要求慢一些才 能引起视觉注意。为此,应给出一定标志,如利用箭 头或颜色预先引起人的注意,以便把视线转移放慢。 或者采用有节奏的结构。
人体工程学
6)对于运动一目标,只有当角速度大于1~2度/s 时,且双眼的焦点同时集中在同一个目标上,才能鉴 别其运动状态。
7)人眼看一个目标要得到视觉印象,电最短的注视 时间为0.07~0.3s,这里与照明的亮度有关。人眼视 觉的暂停时间平均需要0.17s。
人体工程学
文字设计
一、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①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 ②光照度的高低 ③字符的清晰度 ④可辨性 ⑤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 其中清晰度、可辨性与字体、笔画粗细、文字与背景的色 彩搭配对比等有关。
视锥细胞 在高水平照明时(如白天)起作用 区别色彩 对光谱中的黄色最敏感 在视网膜靠近中心处最多 主要在识别空间位置和要求敏锐地 看物体时起作用
人体工程学
人眼球的胞时引起的。一 般光源都包含多种波长的电磁波,称为多色光。将不 同波长的光混合起来,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所有 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混合起来则产生白色。人眼可分辨 的光色约有120多种。
1)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 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 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2)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 时针进行。
人体工程学
3)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 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4)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 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人体工程学
静视野
最佳静视野 a)最佳的水平直接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直接视野
人体工程学
动视野
最佳动视野 a)最佳的水平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动视野
人体工程学
注视野
最佳注视野 a)最佳的水平注视野(双眼) b)最佳的垂直注视野
人体工程学
视距
视距是指人在控制系统中正常的观察距离。观察 各种显示仪表时,若视距过远或过近,对认读速度和 准确性都不利,一般应根据观察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 380~760mm之间选择最佳视距。
人体工程学
经人体工程学工作者测定,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一般条件下: ①中等光照强度 ②字符基本清晰可辨(不要求特别高的清晰度,但也不是模糊的) ③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 字符的尺寸与视距关系的基本数据是 字符的(高度)尺寸(D)=(1/200)视距(L)~(1/300)视距 通常情况下,若取其中间值,则有 字符的(高度)尺寸=1/250视距
人体工程学
强度效应
所谓强度效应是指光的刺激强度只有达到一定数
量才能引起视感觉的特性。因此,可见光不仅可以用
波长来表示,也可以用强度来表示。光的强度可用照 射在某平面上的光通量,即照度来表示,其单位是勒 克司。
人体工程学
视角
视角是由瞳孔中心到被观察物体两端所张开的角 度。在一般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能辨别5m远处两点 间的最小距离,其相应的视角为1,即能够分辨的最 小物体的视角定义该视角为最小视角。人眼辨别物体 细部分的能力是随着照度及物体与背景的对比度的增 加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