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回肠双腔、单腔造口效果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末端回肠造口; 单腔造口; 双腔造口; 吻合口瘘; 直肠癌根治术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266X. 2019. 20. 013 中图分类号: R735.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66X( 2019) 20-0050-03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 率高[1]。以全直肠系膜切除 ( TME) 为原则的腹腔 镜直肠癌根治术已逐渐成为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术 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具有安全性高、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恢复快 等优势[2,3]。尽管如此,仍有 10% ~ 15% 行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因此, 如何有效预防并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已成为临 床研究的热点。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技术难度不 高,一方面避免了永久性造口,提高了低位直肠癌患 者的保肛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促 进患者恢 复,降 低 术 后 吻 合 口 瘘 的 发 生[4,5]。 末 端 回肠造口主要包括单腔造口、双腔造口两种术式,在 临床实践过程中,两种造口方式的差异仍有待明确。 2016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回肠 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 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6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同 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收治的 108 例低位直肠 癌患者进入研究。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术前经肠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0 期
剖分离并结扎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除周围淋巴结 观察组全麻成功后,连续缝合关闭、消毒造口,于造 及脂肪组织,锐性解剖分离直肠周围无血管间隙直 口旁 0. 5 cm 处取 4 ~ 5 cm 纵行梭形切口,切开皮 至肿瘤下缘; 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直肠,保证切缘 肤、皮下组织、造口周围筋膜及腹膜,分离周围粘连; 距肿瘤下缘至少 2 cm。取腹正中切口,距肿瘤近端 从切口拖出造口段小肠,标记需切除小肠肠段范围 10 ~ 15 cm 处离断乙状结肠,经肛门置入管状吻合 后,扇形打开系膜,近端系膜血管结扎,切断造口段 器吻合结直肠,骶前盆底放置引流管,确定吻合良好 小肠,取出标本( 含造口) ; 近、远端小肠内置入吻合 且无出血后于肛门内放置肛管减压引流。观察组Ⅰ 器行侧侧吻合,关闭器关闭残端,吻合口及残端予 期行回肠双腔造口,于右下腹壁取纵行切口长 2 ~ 3 3-0 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加固。对照组参照观察组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形切开筋膜,钝性分 方法逐层进腹后,提起近端小肠,沿小肠系膜找到远 离肌肉,打开腹膜; 拖出距回盲部约 20 cm 处回肠, 端小肠残端,分离残端周围粘连,后续手术操作步骤 在回肠系膜近小肠肠壁处打开直径 0. 5 cm 切口,置 同观察组。 入 14 号 T 管及支撑棒; 待手术主切口关闭后,将造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Ⅰ、Ⅱ期手术时间、术中 口肠襻与筋膜、皮肤间断缝合固定; 最后于对系膜缘 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 肠壁上纵行切开 2 ~ 3 cm,完成造口。对照组Ⅰ期 住院费用,记录Ⅰ、Ⅱ期术后并发症及Ⅱ期术前行肠 行回肠单腔造口,取距回盲部 20 cm 处回肠,在回肠 镜检查肠穿孔发生情况。 系膜近肠壁处打开直径 1 cm 切口,置入直线切割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 0 统计软件。计量 闭器离断回肠; 远端回肠残端用 3-0 可吸收缝线加 资料以 x珋±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 固,小肠系膜处用超声刀切开 3 ~ 4 cm,卵圆钳拖出 较行 χ2 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近端回肠; 待主切口关闭后,打开近端回肠残端,与 2 结果 筋膜、皮肤间断缝合固定,完成造口。两组患者均于 2. 1 术中、术后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Ⅰ、 Ⅰ期术后 3 ~ 6 个月入院复查肠镜,明确无肿瘤复发 Ⅱ期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观察组Ⅰ 转移及吻合口通畅后Ⅱ期行末端回肠造口回纳术。 期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P < 0. 05) 。详见表 1。
通信作者: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文超( E-mail: wangwenchaosmmu@ 163. com)
50
镜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肿瘤下缘距齿状线≤7 cm; ②患者有强烈保肛要求,期望行微创手术治疗; ③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未发生远处转移,可行 根治性切除; ④术前未行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 治疗。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肺、肾等脏器疾病、不 能耐受手术者,有复杂腹部手术史、影响腹腔镜气腹 建立及手术操作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 回肠双腔造口) 和对照组( 回肠单腔造口) 各 54 例。观察组男 29 例、女 25 例; 年龄 42 ~ 75( 55. 8 ± 7. 3) 岁; 低位直肠癌( 距离肛缘 5 ~ 7 cm) 33 例, 超低位直肠癌( 距离肛缘 < 5 cm) 21 例; 肿瘤分化程 度高度、中度、低度分别为 20、17、17 例; 病理分型管 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分别为 22、18、14 例; TNM 分期Ⅰ ~ Ⅱ期 21 例,Ⅲ ~ Ⅳ期 33 例。对照组 男 30 例、女 24 例; 年龄 41 ~ 76 ( 56. 2 ± 6. 5) 岁; 低 位直肠癌 31 例,超低位直肠癌 23 例; 肿瘤分化程度 高度、中度、低度分别为 18、20、16 例; 病理分型管状 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分别为 22、18、14 例; TNM 分期Ⅰ ~ Ⅱ期 19 例,Ⅲ ~ Ⅳ期 35 例。患者均 签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符合医 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直 肠癌根治术,手术操作遵循 TME 原则,用超声刀解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0 期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回肠双腔、 单腔造口效果对比观察
吕亮,王爱丽,潘志辉,彭健,刘海龙,肖毅华,张勇,王文超 (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 200090)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回肠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 108 例直 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Ⅰ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 治术 + 末端回肠造口术( 观察组行双腔造口,对照组行单腔造口) ,Ⅱ期行造口回纳术。记录两组Ⅰ、Ⅱ期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记录Ⅰ、Ⅱ期术后并发症及Ⅱ期术前行肠镜 检查肠穿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Ⅱ期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观察组Ⅰ期住院费用少于对照 组( P < 0. 05) 。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 1、2 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观察组Ⅰ期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9. 3% , 5 /54) 低于对照组( 24. 1% ,13 /54) ,P < 0. 05。观察组 Ⅰ、Ⅱ期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 ( 16. 7% ,9 /54) 低于对照组 ( 40. 7% ,22 /54) ,P < 0. 05。结论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能够有效减少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与单腔造口相比,回肠双腔造口Ⅰ、Ⅱ期手术时间更短,Ⅰ期手术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并发症更少。
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死 率高[1]。以全直肠系膜切除 ( TME) 为原则的腹腔 镜直肠癌根治术已逐渐成为直肠癌患者的主要手术 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具有安全性高、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恢复快 等优势[2,3]。尽管如此,仍有 10% ~ 15% 行腹腔镜 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因此, 如何有效预防并减少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已成为临 床研究的热点。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技术难度不 高,一方面避免了永久性造口,提高了低位直肠癌患 者的保肛率; 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进食,促 进患者恢 复,降 低 术 后 吻 合 口 瘘 的 发 生[4,5]。 末 端 回肠造口主要包括单腔造口、双腔造口两种术式,在 临床实践过程中,两种造口方式的差异仍有待明确。 2016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本研究对比观察了回肠 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 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016 年 3 月 ~ 2018 年 3 月同 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收治的 108 例低位直肠 癌患者进入研究。纳入标准: ①所有患者术前经肠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0 期
剖分离并结扎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清除周围淋巴结 观察组全麻成功后,连续缝合关闭、消毒造口,于造 及脂肪组织,锐性解剖分离直肠周围无血管间隙直 口旁 0. 5 cm 处取 4 ~ 5 cm 纵行梭形切口,切开皮 至肿瘤下缘; 用直线切割闭合器离断直肠,保证切缘 肤、皮下组织、造口周围筋膜及腹膜,分离周围粘连; 距肿瘤下缘至少 2 cm。取腹正中切口,距肿瘤近端 从切口拖出造口段小肠,标记需切除小肠肠段范围 10 ~ 15 cm 处离断乙状结肠,经肛门置入管状吻合 后,扇形打开系膜,近端系膜血管结扎,切断造口段 器吻合结直肠,骶前盆底放置引流管,确定吻合良好 小肠,取出标本( 含造口) ; 近、远端小肠内置入吻合 且无出血后于肛门内放置肛管减压引流。观察组Ⅰ 器行侧侧吻合,关闭器关闭残端,吻合口及残端予 期行回肠双腔造口,于右下腹壁取纵行切口长 2 ~ 3 3-0 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加固。对照组参照观察组 cm,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 ”形切开筋膜,钝性分 方法逐层进腹后,提起近端小肠,沿小肠系膜找到远 离肌肉,打开腹膜; 拖出距回盲部约 20 cm 处回肠, 端小肠残端,分离残端周围粘连,后续手术操作步骤 在回肠系膜近小肠肠壁处打开直径 0. 5 cm 切口,置 同观察组。 入 14 号 T 管及支撑棒; 待手术主切口关闭后,将造 1. 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Ⅰ、Ⅱ期手术时间、术中 口肠襻与筋膜、皮肤间断缝合固定; 最后于对系膜缘 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 肠壁上纵行切开 2 ~ 3 cm,完成造口。对照组Ⅰ期 住院费用,记录Ⅰ、Ⅱ期术后并发症及Ⅱ期术前行肠 行回肠单腔造口,取距回盲部 20 cm 处回肠,在回肠 镜检查肠穿孔发生情况。 系膜近肠壁处打开直径 1 cm 切口,置入直线切割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1. 0 统计软件。计量 闭器离断回肠; 远端回肠残端用 3-0 可吸收缝线加 资料以 x珋± s 表示,两组间比较行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 固,小肠系膜处用超声刀切开 3 ~ 4 cm,卵圆钳拖出 较行 χ2 检验。以 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近端回肠; 待主切口关闭后,打开近端回肠残端,与 2 结果 筋膜、皮肤间断缝合固定,完成造口。两组患者均于 2. 1 术中、术后情况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Ⅰ、 Ⅰ期术后 3 ~ 6 个月入院复查肠镜,明确无肿瘤复发 Ⅱ期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观察组Ⅰ 转移及吻合口通畅后Ⅱ期行末端回肠造口回纳术。 期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 P < 0. 05) 。详见表 1。
通信作者: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文超( E-mail: wangwenchaosmmu@ 163. com)
50
镜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肿瘤下缘距齿状线≤7 cm; ②患者有强烈保肛要求,期望行微创手术治疗; ③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未发生远处转移,可行 根治性切除; ④术前未行放化疗,免疫治疗等抗肿瘤 治疗。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肺、肾等脏器疾病、不 能耐受手术者,有复杂腹部手术史、影响腹腔镜气腹 建立及手术操作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察组( 回肠双腔造口) 和对照组( 回肠单腔造口) 各 54 例。观察组男 29 例、女 25 例; 年龄 42 ~ 75( 55. 8 ± 7. 3) 岁; 低位直肠癌( 距离肛缘 5 ~ 7 cm) 33 例, 超低位直肠癌( 距离肛缘 < 5 cm) 21 例; 肿瘤分化程 度高度、中度、低度分别为 20、17、17 例; 病理分型管 状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分别为 22、18、14 例; TNM 分期Ⅰ ~ Ⅱ期 21 例,Ⅲ ~ Ⅳ期 33 例。对照组 男 30 例、女 24 例; 年龄 41 ~ 76 ( 56. 2 ± 6. 5) 岁; 低 位直肠癌 31 例,超低位直肠癌 23 例; 肿瘤分化程度 高度、中度、低度分别为 18、20、16 例; 病理分型管状 腺癌、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分别为 22、18、14 例; TNM 分期Ⅰ ~ Ⅱ期 19 例,Ⅲ ~ Ⅳ期 35 例。患者均 签署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知情同意书,符合医 学伦理学规定。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1. 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直 肠癌根治术,手术操作遵循 TME 原则,用超声刀解
山东医药 2019 年第 59 卷第 20 期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回肠双腔、 单腔造口效果对比观察
吕亮,王爱丽,潘志辉,彭健,刘海龙,肖毅华,张勇,王文超 (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 200090)
摘要: 目的 对比观察回肠双腔造口、单腔造口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 108 例直 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 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Ⅰ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 治术 + 末端回肠造口术( 观察组行双腔造口,对照组行单腔造口) ,Ⅱ期行造口回纳术。记录两组Ⅰ、Ⅱ期手术时 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记录Ⅰ、Ⅱ期术后并发症及Ⅱ期术前行肠镜 检查肠穿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Ⅰ、Ⅱ期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 P 均 < 0. 05) ,观察组Ⅰ期住院费用少于对照 组( P < 0. 05) 。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 1、2 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观察组Ⅰ期术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9. 3% , 5 /54) 低于对照组( 24. 1% ,13 /54) ,P < 0. 05。观察组 Ⅰ、Ⅱ期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 ( 16. 7% ,9 /54) 低于对照组 ( 40. 7% ,22 /54) ,P < 0. 05。结论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能够有效减少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 与单腔造口相比,回肠双腔造口Ⅰ、Ⅱ期手术时间更短,Ⅰ期手术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并发症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