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类发明专利申请实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压控振荡器“主要组成部分”的特征 特征1:一种工作于两个不同频率的压控振荡器10或 20包括谐振电路11或21、振荡电路2和缓冲电路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涉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或信号流向关系”的特征 特征2:谐振电路11或21能够选择两个不同频率中的 一个,并且输出在所选择的频率谐振的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2.列出该技术主题涉及的全部的特征
涉及压控振荡器“主要组成部分”的特征
涉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或信号流向 关系”的特征
涉及“各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 元件间互联关系 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先两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再差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通过在控制端13施加电压来控制所述二极管D11或晶 体管Q21的导通和截止。
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振荡电路 特征7:振荡电路2是以共射极方式工作的考毕兹 振荡电路,其包括:晶体管Q1,用于产生反馈 容量的电容器C4,电容器C5、C6、 C7,作为扼 流圈的电感线圈L3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所 述电感线圈(L12)连接到电源电压(12),所述变容二极管 (VD11)与所述电感线圈(L12)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 的耦合电容器(C11、C12)连接到所述振荡电路(2),所 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耦合电容 器(C11、C12)之间,另一端接地,控制端(13)连接所 述电阻器(R11)的一端;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8.撰写说明书和说明书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撰写思路
1.理解客户技术交底书中 有关发明的实质内容
两个改进结构的共同点 两个改进结构的区别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元件间互联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 特征6:
元件间互联关系
二极管D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或晶体管Q21(在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 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隔 直电容器C13接地并且通过所述电阻器(R11)的另 一端与所述控制端(13)连接,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的差异点
元件间互联关系
特征9:中间抽头CT1连接到晶体管Q21的发射 极,晶体管Q2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电容器C13 接地,晶体管Q21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11连接 到控制端13。
第二实施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3.分析研究现有技术,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所述电感线 圈L12连接到电源电压12,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与所述电 感线圈L12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的耦合电容器C11、 C12连接到所述振荡电路2,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 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耦合电容器C11、C12之间,另一端 接地,控制端13连接所述电ຫໍສະໝຸດ Baidu器R11的一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两个并列关系的实施方式包含了已经撰写的独立权利
要求1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只是在开关元件及其连接关 系上存在进一步的不同。
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中已经用“开关元件”进行 了上位的概括。
因此:以分别引用已经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的方式进 一步撰写两项并列的从属权利要求2和3,对具体的开关 元件及其与相关元件的互联关系作进一步的限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D11、Q21)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 谐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 隔直电容器(C13)接地并且通过所述电阻器(R11)的另一 端与所述控制端(13)连接,通过在控制端(13)施加电压 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D11、Q21)的导通和截止。”
技术领域 两篇现有技术的领域与本发明相同
解决的问题、 两篇现有技术所解决的问题相同 效果或用途
公开特征的 多少
对比文件2的振荡电路与技术交底书 中本发明的振荡电路更为接近。
对比文件2的谐振电路与技术交底书 中本发明的谐振电路更为接近
确定对比文件2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征概括至覆盖其所有的等同替代方
式的“开关元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1. 一种工作于两个不同频率的压控振荡器,包括: 谐振电路(11;21),能够选择两个不同频率中的一个
,并且输出在所选择的频率谐振的信号; 振荡电路(2),接收来自所述谐振电路的信号,以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开关元件是二极管(D11),所述二极管(D11)的阴极 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 连接,其阳极通过所述隔直电容器(C13)接地,所述阳极 通过电阻器(R11)连接到控制端(13)。
电类发明专利申请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提纲
11 电学领域申请文件撰写特点 2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3 案例二:双频带振荡装置 4 总1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电学领域申请文件撰写特点
限定电路的权利要求 构成该电路的各个电路组成部分
结构特征: 包括:
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连接 关系(或信号流向关系)
特征3:振荡电路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谐振电路的信 号,以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振荡。
特征4:缓冲电路3用于放大来自所述振荡电路2的振荡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 特征5:
涉及“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
谐振电路11或21由变容二极管VD11、电感线圈L12、带状 传输线谐振器L11、两个耦合电容器C11、C12、二极管 D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或晶体管Q21(在第二实施方 式中)、隔直电容器C13和电阻器R11构成;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压控振荡器10具有不必频繁调节带状线性电感L11和L12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第一种改进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的电路图及其输出特性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2具有新颖性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2、客户提供 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是非显而易 见的,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 2)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干扰噪音的灵 敏度非常低的可工作于两个不同频率的压控振荡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1-4所限定的压控振荡器主要组成部分及它 们之间的连接或信号流向关系使压控振荡器正 常工作,因此是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必要技 术特征 特征5所描述电路与特征6所描述的改进电路的共同 作用才能使得本案例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两个改进结构的共同点
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改进: 1)中间抽头CT1与节点A之间 串联一个开关元件 ; 2)在节点A与地之间都串联一 个隔直电容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两个改进结构的区别点 实施1:中间抽头CT1 与节点A之间串联一个 二极管D11
实施2:中间抽头CT1 与节点A之间串联一个 晶体管Q21
“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的差异点
元件间互联关系
特征8:所述中间抽头CT1连接到二极管 D11的阴极,二极管D11的阳极通过隔 直电容器C13接地,并通过电阻器R11 连接到控制端13
第一实施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振荡; 缓冲电路(3),放大来自所述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 所述谐振电路(11;21)由变容二极管(VD11)、电感
线圈(L12)、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两个耦合电容 器(C11、C12)、开关元件(D11;Q21)、隔直电容器 (C13)和电阻器(R11)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对比文件2所存在的不足是:当二极管D1截止时,阻抗噪音 通过点A和隔直电容器C3进入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压控振 荡器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高频噪声的干扰
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对干 扰噪音的灵敏度 非常低的可工作 于两个不同频率 的压控振荡器”
其区别技术特征既未在申请人提供的现有技术对比文 件1中披露,也不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对干扰噪 音的灵敏度非常低”这一技术问题的惯用技术手段,并 且也不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2、客户提供 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是非显而易 见的,具有创造性。
第二种改进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的电路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撰写思路
1.理解客户技术交底书中有关发明的实质内容
2.列出该技术主题涉及的全部的特征
3.分析研究现有技术,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 要技术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6所述改进的电路结构,实现了“阻止了干扰 噪音通过开关元件和控制端之间的节点A流入带状 传输线谐振器”这一技术效果 技术问题的解决与限定振荡电路2是何种具体电路组 成特征7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所述谐振 电路包括电感线圈,变容二极管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 所述电感线圈连接到电源电压,所述变容二极管与所述电 感线圈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的耦合电容器连接到所述 振荡电路,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 耦合电容器之间;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 输线谐振器的中间抽头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隔直电容 器接地,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元件,控制 端通过所述电阻器连接至所述开关元件。
电功能性特征: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动态工作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
11 申请案的介绍 2 权利要求的撰写 3 推荐的说明书及其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申请案情况 介绍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返回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是晶体管(Q21),所述晶体管(Q21) 的发射极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中间抽 头(CT1)连接,所述晶体管(Q2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 电容器(C13)接地,所述晶体管(Q21)的基极通过电 阻器(R11)连接到控制端(13)。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新颖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与检索到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2 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是: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直接与所 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的中间抽头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 隔直电容器接地,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器连接至所述开关 元件。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写入独立权利要求 1的前序部分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特征1-4和特征5;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区别的必要技术特征:技术特征6。
写入到独立权利要 求1的特征部分
兼顾满足“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支持” 等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将 “二极管D11或晶体管Q21”的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涉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或信号流向关系”的特征 特征2:谐振电路11或21能够选择两个不同频率中的 一个,并且输出在所选择的频率谐振的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2.列出该技术主题涉及的全部的特征
涉及压控振荡器“主要组成部分”的特征
涉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或信号流向 关系”的特征
涉及“各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 元件间互联关系 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先两实施方式的共同点;再差异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通过在控制端13施加电压来控制所述二极管D11或晶 体管Q21的导通和截止。
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振荡电路 特征7:振荡电路2是以共射极方式工作的考毕兹 振荡电路,其包括:晶体管Q1,用于产生反馈 容量的电容器C4,电容器C5、C6、 C7,作为扼 流圈的电感线圈L3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所 述电感线圈(L12)连接到电源电压(12),所述变容二极管 (VD11)与所述电感线圈(L12)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 的耦合电容器(C11、C12)连接到所述振荡电路(2),所 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耦合电容 器(C11、C12)之间,另一端接地,控制端(13)连接所 述电阻器(R11)的一端;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8.撰写说明书和说明书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撰写思路
1.理解客户技术交底书中 有关发明的实质内容
两个改进结构的共同点 两个改进结构的区别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元件间互联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 特征6:
元件间互联关系
二极管D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或晶体管Q21(在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 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隔 直电容器C13接地并且通过所述电阻器(R11)的另 一端与所述控制端(13)连接,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的差异点
元件间互联关系
特征9:中间抽头CT1连接到晶体管Q21的发射 极,晶体管Q2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电容器C13 接地,晶体管Q21的基极通过电阻器R11连接 到控制端13。
第二实施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3.分析研究现有技术,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所述电感线 圈L12连接到电源电压12,所述变容二极管VD11与所述电 感线圈L12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的耦合电容器C11、 C12连接到所述振荡电路2,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 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耦合电容器C11、C12之间,另一端 接地,控制端13连接所述电ຫໍສະໝຸດ Baidu器R11的一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两个并列关系的实施方式包含了已经撰写的独立权利
要求1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只是在开关元件及其连接关 系上存在进一步的不同。
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中已经用“开关元件”进行 了上位的概括。
因此:以分别引用已经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的方式进 一步撰写两项并列的从属权利要求2和3,对具体的开关 元件及其与相关元件的互联关系作进一步的限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D11、Q21)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 谐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 隔直电容器(C13)接地并且通过所述电阻器(R11)的另一 端与所述控制端(13)连接,通过在控制端(13)施加电压 来控制所述开关元件(D11、Q21)的导通和截止。”
技术领域 两篇现有技术的领域与本发明相同
解决的问题、 两篇现有技术所解决的问题相同 效果或用途
公开特征的 多少
对比文件2的振荡电路与技术交底书 中本发明的振荡电路更为接近。
对比文件2的谐振电路与技术交底书 中本发明的谐振电路更为接近
确定对比文件2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征概括至覆盖其所有的等同替代方
式的“开关元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1. 一种工作于两个不同频率的压控振荡器,包括: 谐振电路(11;21),能够选择两个不同频率中的一个
,并且输出在所选择的频率谐振的信号; 振荡电路(2),接收来自所述谐振电路的信号,以所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所 述开关元件是二极管(D11),所述二极管(D11)的阴极 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中间抽头(CT1) 连接,其阳极通过所述隔直电容器(C13)接地,所述阳极 通过电阻器(R11)连接到控制端(13)。
电类发明专利申请实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提纲
11 电学领域申请文件撰写特点 2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3 案例二:双频带振荡装置 4 总1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电学领域申请文件撰写特点
限定电路的权利要求 构成该电路的各个电路组成部分
结构特征: 包括:
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连接 关系(或信号流向关系)
特征3:振荡电路2用于接收来自所述谐振电路的信 号,以所述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振荡。
特征4:缓冲电路3用于放大来自所述振荡电路2的振荡信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 特征5:
涉及“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
谐振电路11或21由变容二极管VD11、电感线圈L12、带状 传输线谐振器L11、两个耦合电容器C11、C12、二极管 D1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或晶体管Q21(在第二实施方 式中)、隔直电容器C13和电阻器R11构成;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压控振荡器10具有不必频繁调节带状线性电感L11和L12的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第一种改进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的电路图及其输出特性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2具有新颖性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2、客户提供 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是非显而易 见的,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独立权利要求相对于该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 2)实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干扰噪音的灵 敏度非常低的可工作于两个不同频率的压控振荡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1-4所限定的压控振荡器主要组成部分及它 们之间的连接或信号流向关系使压控振荡器正 常工作,因此是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的必要技 术特征 特征5所描述电路与特征6所描述的改进电路的共同 作用才能使得本案例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两个改进结构的共同点
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
改进: 1)中间抽头CT1与节点A之间 串联一个开关元件 ; 2)在节点A与地之间都串联一 个隔直电容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两个改进结构的区别点 实施1:中间抽头CT1 与节点A之间串联一个 二极管D11
实施2:中间抽头CT1 与节点A之间串联一个 晶体管Q21
“组成部分内部构成元件”+“元件间电功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谐振电路的差异点
元件间互联关系
特征8:所述中间抽头CT1连接到二极管 D11的阴极,二极管D11的阳极通过隔 直电容器C13接地,并通过电阻器R11 连接到控制端13
第一实施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振荡; 缓冲电路(3),放大来自所述振荡电路的振荡信号; 所述谐振电路(11;21)由变容二极管(VD11)、电感
线圈(L12)、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两个耦合电容 器(C11、C12)、开关元件(D11;Q21)、隔直电容器 (C13)和电阻器(R11)构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对比文件2所存在的不足是:当二极管D1截止时,阻抗噪音 通过点A和隔直电容器C3进入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压控振 荡器容易受到来自外部的高频噪声的干扰
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对干 扰噪音的灵敏度 非常低的可工作 于两个不同频率 的压控振荡器”
其区别技术特征既未在申请人提供的现有技术对比文 件1中披露,也不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对干扰噪 音的灵敏度非常低”这一技术问题的惯用技术手段,并 且也不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检索到的对比文件2、客户提供 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以及本领域的公知常识是非显而易 见的,具有创造性。
第二种改进结构的压控振荡器的电路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的撰写思路
1.理解客户技术交底书中有关发明的实质内容
2.列出该技术主题涉及的全部的特征
3.分析研究现有技术,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 要技术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4. 确定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相应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6所述改进的电路结构,实现了“阻止了干扰 噪音通过开关元件和控制端之间的节点A流入带状 传输线谐振器”这一技术效果 技术问题的解决与限定振荡电路2是何种具体电路组 成特征7无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所述谐振 电路包括电感线圈,变容二极管的阳极接地,其阴极通过 所述电感线圈连接到电源电压,所述变容二极管与所述电 感线圈之间的节点通过两个串接的耦合电容器连接到所述 振荡电路,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两个 耦合电容器之间;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直接与所述带状传 输线谐振器的中间抽头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隔直电容 器接地,所述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开关元件,控制 端通过所述电阻器连接至所述开关元件。
电功能性特征:各组成部分彼此间的动态工作关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
11 申请案的介绍 2 权利要求的撰写 3 推荐的说明书及其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申请案情况 介绍
客户提供的现有技术 客户提供的技术交底书中发明内容的具体介绍
检索到的对比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返回
7.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控振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元件是晶体管(Q21),所述晶体管(Q21) 的发射极直接与所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L11)的中间抽 头(CT1)连接,所述晶体管(Q21)的集电极通过隔直 电容器(C13)接地,所述晶体管(Q21)的基极通过电 阻器(R11)连接到控制端(13)。
独立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新颖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6.说明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具有新颖性、创造性
所撰写的独立权利要求1与检索到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2 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是: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直接与所 述带状传输线谐振器的中间抽头连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 隔直电容器接地,控制端通过所述电阻器连接至所述开关 元件。
案例一:压控振荡器
5.撰写独立权利要求
写入独立权利要求 1的前序部分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特征1-4和特征5;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区别的必要技术特征:技术特征6。
写入到独立权利要 求1的特征部分
兼顾满足“权利要求应当得到说明书支持” 等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地扩大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
将 “二极管D11或晶体管Q21”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