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昆仑文化(课堂教育)

合集下载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班会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中国传统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小学班会
法家思想与现代社会治理
探讨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治理中的应用,如法治建设、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实践。
法家思想与企业管理
阐述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法治 而忽视德治等。
第五章 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佛教的起源与传播
01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诚信、仁爱等价值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体现。
儒家思想与个人修养
自省、自律等品质在个人修养中的培养与实践。
第三章 道家思想及其影响
泱/泱/华/夏/巍/巍/中/华
老子与道家学派
老子的生平与著作
介绍老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包括《道德经》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概述。
道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阐述道家学派的形成过程、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传承,如庄子、列子等。
《商君书》的法治思想
解读《商君书》中关于 法治、耕战等方面的思 想,分析其对秦国政治 和法制建设的影响。
其他法家著作简介
简要介绍《管子》、 《慎子》等其他法家著 作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阐述法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同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如过于强调法治 而忽视德治等。
韩非子的生平与著作
介绍韩非子的生平和主要著作,阐述其在法家学派中的地位 和影响。
法家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概述法家学派的起源、形成过程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 状况。
韩非子的法家思想
详细阐述韩非子的法、术、势等法家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 当时的政治、社会背景下的意义。
法家经典著作解读
《韩非子》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PPT课件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PPT课件
中 国 传 统
敦 煌 文 化


中 国















文 化

文 化











统 文 化
目录
统 文 化





传统文化敦煌
敦煌
1
2
3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 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壹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 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贰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
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 敦煌中国传统文 化敦煌中国传统 文化敦煌中国传 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 敦煌中国传统文 化敦煌中国传统 文化敦煌中国传 统文化敦煌。
中国传统文化 敦煌中国传统文 化敦煌中国传统 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 国 传 统
感 谢 文 化
国 潮
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 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 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 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中国 传统文化敦煌中国传统文 化敦煌中国传统文化敦煌

中华昆仑文化简介

中华昆仑文化简介

中华昆仑文‎化简介道依中华昆仑文‎化,是起源于中‎国青海昆仑‎山主脉的文‎化,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人类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汇‎,所以,中华昆仑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进程的“源头文化”、“根部文化”、“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是复兴中华‎文明,圆融世界文‎明的精神文‎化之源。

一、昆仑文化与‎人类文明同‎步昆仑山,最早见于上‎古文献《尚书—禹贡,《河图》描述其“天中柱,气上通天””《水经注》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尔雅》言“河出昆仑”《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淮南子—地形》更对大禹在‎昆仑上的神‎奇所见进行‎了渲染.。

《神异经》中黄帝、颛项、帝喾、尧、舜五帝所理‎,与天感应,巡幸昆仑,昆仑因而被‎誉为中国的‎“奥林匹斯”,是“百神之所在‎”和“帝之下都”、“万山之祖”。

所有的历史‎学家公认,人类社会先‎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母‎系社会时期‎,然后才进入‎父系社会。

而母系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女娲(九天玄女)和西王母。

这两位女大‎神既是妈(民族母亲),又是祖(始祖和保护‎神),她们大善、大智、大勇,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天动‎地,激励着一代‎代龙凤传人‎披荆斩棘,创造一个个‎奇迹。

昆仑神话是‎世界两大神‎话的主体神‎话。

昆仑神话主‎要记载了人‎类从诞生到‎发展的重要‎历程,距今已有3‎60万年的‎历史,是最原始的‎“史书”,所以说,昆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昆仑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女娲、盘古、西王母等均‎与青海的昆‎仑山、扎麻隆凤凰‎山、青海湖、长江、黄河、湟水河、祁连山密切‎联系。

只是人类的‎初始阶段,由于受语言‎、文学、交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没有形成‎系统化,更没有迅速‎传播开来。

昆仑文化

昆仑文化

昆仑文化昆仑文化,是以昆仑山为主脉的青海地域文化,是对广大青海人民几千年独具特色的卓越创造的肯定,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汇。

天峻县属于昆仑文化研究的主要区域之一,西王母石室、二郎洞、天峻山、岗格尔肖合力等也成为研究昆仑文化重要对象。

1、“西王母”到底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人在民间俗神信仰中,西王母是历史悠久而面貌多变的形象。

在记录远古神话传说的《山海经》里,西王母是一个蓬发戴胜、虎齿豹尾的神人,能发出清越的啸声,职掌瘟疫和刑罚。

在《庄子》、《穆天子传》等战国时代的作品中,原本相貌丑陋、性别模糊的西王母,已经成了一位雍容华贵的得道妇人,或半人半仙的贵妇,能弈会唱,使前往她居所做客的周穆王乐而忘归。

自秦汉起,崇祀西王母的风俗开始盛行民间,其身分与形象愈益复杂:在《汉武内传》中,她是一个年约三十、容颜绝世的美妇,曾坐着紫云车自天而降,把三千年才结一次果实的蟠桃赐给汉武帝。

在《枕中书》里,她是元始天王的女儿,称九光玄女,号太真西王母,列为群仙领袖。

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她是玉皇大帝的王后,号称王母娘娘;又以干涉小女儿同人间孝子董永的自由恋爱,成为不近人情的象征。

也有说法说是西王母历史上确有其人,西王母最初是中国西部一个部落的首领,随着历史的传说,逐渐演变为神话,西王母也由人变成神,成为玉皇大帝的妻子;彝族学者刘尧汉认为,西王母是远古时代甘肃、青海一带羌戎虎氏族部落的女祭司和酋长。

生活在今西南地区的彝族是远古羌戎的遗裔之一,故其传统的风俗习惯也能为上述结论提供印证;《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向天子述职时,也涉及“西王母”,大意是安息(西亚古国)以西数千里滨临西海(今波斯湾)处,有个受安息役属的条支国(在今伊拉克境内),据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

2、“昆仑山”具体所指《山海经·海内西经》所注的“昆仑山”,地理方位定位在“海内”西北方。

中华昆仑文化龙头景点

中华昆仑文化龙头景点

三、中华昆仑文化龙头景点1、巍巍昆仑,中国第一神山巍巍昆仑,是中华民族的脊背,宽厚而博大。

巍巍昆仑,是神州大地的主脉,它的支脉伸向祖国山河四面八方。

昆仑山,是中国神话的摇篮,祖国灿烂文化的富矿区,神话传说中百神聚会中心和仙山圣地。

典籍《神异经》记载:“昆仑之山有铜拄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回屋,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

”青海师范大学叶凤写道:“位于青海西南部的昆仑山,以其横空出世,奔荡辽阔而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它犹如希腊的奥林匹斯山一样,成了众神仙聚集的地方。

《山海经》说,昆仑山是“帝下之都”,有“天枢”、“天门”,为百神之所在”。

四川省民间文学专家杨健,敖兴企先生说:“西王母在《山海经》中出现的三次都是说她居住地在昆仑山,而关于《山海经》中西王母居住地昆仑山地望的考证,就被权威的说法大致在今天的青海境内。

”中国昆仑文化专家赵宗副福先生写道:“古人所谓的原始的昆仑山在以青海高原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而西王母神话就产生这一中心地带是不差的。

”在昆仑神话中,昆仑山有三界天:一界是凉风之山,登而不死;二界是玄间,空中乐园,登之乃灵,能使风雨;三界是上天,兜率宫,登之乃天仙,又传九天是宇宙宙心的别称,能上至九天者,是上帝、大佛、大神、大圣。

西王母、九天玄女均是九天中央的上帝。

一些典籍记载:西王母在昆仑山的宫阙十分富丽壮观,如“阆凤巅”、“天墉城”、“碧玉堂”、“琼华宫”、“紫翠丹房”、“玄圃宫”、“昆仑宫”等。

如果把这些神宫宝殿建造起来,比五个北京故宫加起来还要大,又传说轩辕黄帝在昆仑山还有行宫。

传说很长一个时期,西王母、九天玄女让其子皇帝治理昆仑山,以考验、锻炼皇帝的管理才能。

因此,昆仑山一度成为黄帝行政、居住的中心,这在很多经典中有记载。

在昆仑山,不仅有许多神秘的岩羊、白鹿、玉兔、雄鹰、灵雀、山狐、雪豹、瞎熊、猛虎,还有传说中的神兽,如守护昆仑山的开明兽、朱雀、彩凤、飞龙、走龙、狡、九尾神兽等。

昆仑玉知识点总结

昆仑玉知识点总结

昆仑玉知识点总结昆仑玉是中国古代传统玉石工艺的一种,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通过对昆仑玉的知识点总结,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昆仑玉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鉴别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一、昆仑玉的历史渊源昆仑玉是中国古代玉石工艺中的一种,它在历史上被广泛应用于雕刻、制作玉器、传统礼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

昆仑玉在中国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有大量有关昆仑玉的记载,这些记载为我们了解昆仑玉的历史渊源提供了重要参考。

昆仑玉的名称源自中国古代的地理名称"昆仑",昆仑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座神山,被认为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昆仑玉的名称也寓意着神奇、神圣和纯洁。

昆仑玉的产地主要是中国西北地区,如新疆、青海、西藏等地,这些地方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玉石产地,因此昆仑玉的产地也被称为"昆仑山"。

二、昆仑玉的特点昆仑玉在色泽、纹理、硬度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是昆仑玉的重要鉴别标准之一。

首先,昆仑玉的色泽多样,主要有白色、灰色、绿色、青色、紫色等,其中以绿色昆仑玉最为珍贵。

其次,昆仑玉的纹理丰富多样,有细腻的丝瓜皮纹、清晰的细节纹、瑰丽的水墨纹等,这些纹理为昆仑玉增添了美感和审美价值。

再次,昆仑玉具有较高的硬度,一般达到6-7级,这使得昆仑玉可以经受雕刻、镂空等精细加工,成为制作玉器的理想材料。

除此之外,昆仑玉还具有纯净、坚韧、透亮、温润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昆仑玉成为了中国古代玉石工艺中的重要材料之一。

昆仑玉在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三、昆仑玉的价值昆仑玉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珍贵的价值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首先,从艺术价值上来看,昆仑玉以其丰富的色泽、瑰丽的纹理、精湛的工艺等方面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石中至宝",具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七年级历史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年级历史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3、丝绸之路的路线
4、班超怎样经营西域?
5、例举东汉与大秦友好往来的史实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
2、结合做人的道德,进一步认识孔子思想,增强崇敬感
2、第二步完成找对子。
墨子 改革法治
孟子 知己知彼
庄子 无为而治
韩非 兼爱非攻
孙子 仁政
百家争鸣: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也可以辩论。
结束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课堂教学设计9月1日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时
1
主备人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1、战国时期有哪几家著名的学派?
2、晚期开创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3、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
4、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5、晚期开创道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6、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哪一个?
教师投影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传统文化教案(6篇)

传统文化教案(6篇)

传统文化教案(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6篇《传统文化教案》,希望能够满足亲的需求。

传统文化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同学们了解宋玉这个人。

2.增强同学们为人处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对于文章的把握教学课时:1课时1、宋玉,又名子渊,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

汉族,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

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

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相传所作辞赋甚多,《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今多亡佚。

流传作品有《九辨》、《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等,但后3篇有人怀疑不是他所作。

所谓“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来。

战国后期楚国辞赋作家。

2、朝代所属文学时期:先秦文学所属朝代:春秋战国时代原文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

客有歌于郢中者。

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引商刻羽,杂以流征,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

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①鲲。

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夫蕃篱之②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③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

夫尺泽之鲵④,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

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注解:①鲲:古代传说中的大鱼②鷃:小鸟③鬐:鱼的背脊④鲵:小鱼译文: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中华昆仑文化

中华昆仑文化

中华昆仑文化综合实践李应祖学习目标1、知道“昆仑山”具体所指2、了解昆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3、分析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之源,知道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几乎都可以在青海溯源觅踪4、分析昆仑文化是体现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学习重点:昆仑文化的事实学习难点: 昆仑文化的影响激情导入中华昆仑文化,是起源于中国青海昆仑山主脉的文化,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人类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汇,所以,中华昆仑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进程的“源头文化”、“根部文化"、“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是复兴中华文明,圆融世界文明的精神文化之源。

教学过程展示交流就所了解的昆仑文化畅所欲言合作探究一、昆仑文化与人类文明同步昆仑山,最早见于上古文献《尚书—禹贡,《河图》描述其“天中柱,气上通天””《水经注》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尔雅》言“河出昆仑”《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淮南子-地形》更对大禹在昆仑上的神奇所见进行了渲染.。

《神异经》中黄帝、颛项、帝喾、尧、舜五帝所理,与天感应,巡幸昆仑,昆仑因而被誉为中国的“奥林匹斯”,是“百神之所在”和“帝之下都”、“万山之祖”.所有的历史学家公认,人类社会先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母系社会时期,然后才进入父系社会。

而母系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女娲(九天玄女)和西王母。

这两位女大神既是妈(民族母亲),又是祖(始祖和保护神),她们大善、大智、大勇,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天动地,激励着一代代龙凤传人披荆斩棘,创造一个个奇迹。

昆仑神话是世界两大神话的主体神话.昆仑神话主要记载了人类从诞生到发展的重要历程,距今已有360万年的历史,是最原始的“史书”,所以说,昆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中国文化课堂笔记摘抄(3篇)

中国文化课堂笔记摘抄(3篇)

第1篇第一节课:中华文化概述一、中华文化的定义中华文化,又称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包括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艺术、文学、历史、风俗等多个方面。

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1. 远古时期:中华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先民们在黄河、长江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

2. 夏、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形成阶段,出现了甲骨文、金文等早期文字,以及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

3. 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加强文化整合,使中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4. 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佛教传入中国,儒家、道家、佛教三教合流,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

5. 唐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唐诗、宋词等文学艺术高峰,以及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的“理学”。

6. 元明清时期:这一时期中华文化进入成熟阶段,出现了明清小说、戏曲等文学艺术形式,以及四大发明等科技成果。

三、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1. 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承。

2. 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哲学、宗教、艺术、文学、历史、风俗等多个领域。

3. 和而不同:中华文化包容性强,能够吸纳外来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4.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5. 文学艺术:中华文化在文学艺术方面具有独特风格,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第二节课:中国古代哲学一、儒家思想1. 儒家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2. 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3.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朱熹等二、道家思想1. 道家创始人: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2. 道家核心思想:道、德、无为而治3.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列子等三、法家思想1. 法家创始人:韩非子(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2. 法家核心思想:法治、权谋、变法3.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李斯等四、墨家思想1. 墨家创始人: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2. 墨家核心思想:兼爱、非攻、节用3. 墨家代表人物:禽滑厘、墨翟等五、名家思想1. 名家创始人:惠施(约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10年)2. 名家核心思想:名辩、辩论、逻辑3.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庄子等第三节课: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 诗歌:《诗经》、《楚辞》等2. 哲学散文:《庄子》、《孟子》等3. 历史散文:《左传》、《史记》等二、汉赋1. 代表作家:司马相如、扬雄等2. 主题:描写山水、抒发情感、讽刺时弊三、唐诗1. 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2. 主题:咏史抒怀、山水田园、爱情离别四、宋词1. 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2. 主题:抒发情感、描绘景色、讽刺时弊五、元曲1. 代表作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等2. 主题:爱情、婚姻、家庭、社会现实六、明清小说1. 代表作家: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等2. 主题:爱情、历史、英雄传奇、世态炎凉第四节课:中国古代艺术一、绘画1. 先秦绘画:壁画、铜器、玉器等2. 汉画像石:描绘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风俗等3. 唐代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4. 宋代绘画:文人画、风俗画、山水画等5. 元代绘画: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6. 明清绘画:文人画、宫廷画、民间画等二、书法1. 先秦书法:甲骨文、金文等2. 汉代书法:隶书、楷书等3. 唐代书法:颜真卿、柳公权等4. 宋代书法:苏轼、黄庭坚等5. 元代书法:赵孟頫、鲜于枢等6. 明清书法:董其昌、王铎等三、雕塑1. 先秦雕塑:青铜器、玉器等2. 汉代雕塑:石刻、陶俑等3. 唐代雕塑:佛像、石刻等4. 宋代雕塑:石刻、木雕等5. 元代雕塑:石刻、木雕等6. 明清雕塑:石刻、木雕等四、建筑1. 先秦建筑:宫殿、陵墓、祭祀场所等2. 汉代建筑:宫殿、陵墓、祭祀场所等3. 唐代建筑:宫殿、寺庙、园林等4. 宋代建筑:宫殿、寺庙、园林等5. 元代建筑:宫殿、寺庙、园林等6. 明清建筑:宫殿、寺庙、园林等第五节课:中国古代历史一、夏、商、周时期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二、秦汉时期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2.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魏、蜀、吴2. 晋朝:西晋、东晋3. 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四、隋唐时期1.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2.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五、宋元时期1.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2.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六、明清时期1.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2.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第六节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1. 增强民族凝聚力2. 促进社会和谐3.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二、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将传统文化融入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昆仑山背后的故事

昆仑山背后的故事

昆仑山背后的故事(实用版2篇)篇1 目录1.昆仑山的地理位置与特征2.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地位3.昆仑山的历史文化意义4.昆仑山的现实意义与影响篇1正文昆仑山背后的故事昆仑山,位于我国西北部,横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山。

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其主峰海拔达 7649 米,是中国的第一神山。

昆仑山不仅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景观壮美,而且背后还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神话传说。

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古人认为昆仑山是天地之柱,是连接天地的通道。

据《山海经》记载,昆仑山是黄帝的故里,是中国最早的政治中心。

此外,昆仑山还被视为炎黄子孙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古代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上住着神仙,拥有长生不老的仙草和各种神奇的法宝。

这些传说故事丰富了中国的民间文化,也使得昆仑山成为古人向往的神圣之地。

昆仑山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古人常以昆仑山为诗歌创作的题材,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便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的描绘。

昆仑山不仅是神话传说的载体,更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昆仑山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影响。

昆仑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发基地。

此外,昆仑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

同时,昆仑山背后的神话传说仍然在当代文化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精神支柱。

总之,昆仑山背后的故事丰富多样,其地理特征、神话传说、历史文化意义以及现实意义和影响都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篇2 目录1.昆仑山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2.昆仑山在中国神话和传统文化中的地位3.昆仑山的自然景观和资源4.昆仑山背后的历史和传说5.昆仑山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价值篇2正文昆仑山背后的故事昆仑山位于我国西北部,横跨新疆、西藏、青海三省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山。

昆仑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昆仑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昆仑⽂化是⼈类⽂明的起源昆仑⽂化是⼈类⽂明的起源“昆仑⼭是天地⾻,中镇天⼼为巨物。

如⼈⾻脊与项梁,⽣出四肢龙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派,西部崆峒数万程。

东⼈三韩隔杳冥。

唯有南龙⼊中国,分宗孕祖来奇特。

是直号昆仑为龙矣。

” ——古籍“正觉楼丛书”有关昆仑⽂化史料记载摘抄:“过了数⽇,越裳使者动⾝回国,帝尧⽅叫⼈将那神龟取来,放在⼀个极⼤的场地,使龟体可以尽量的发展,然后⼜命史官将那龟背的⽂字照样录出来。

当那抄录的时候,很不容易,因为看不清楚,只能叫⼀⼈爬在龟背上,且看且报,⼀个⼈再录,⾜⾜抄了⼤半⽇,才把全⽂录毕,那龟⼜依然缩⼩。

史官就将所抄录的全⽂呈于帝尧。

帝尧⼀看,只见上⾯所写的是:“天地初分之时,盘古⽣于其中,能知天地⾼低及造化之理,故⽈盘古⽒开天劈地,盖⾸出御世之⼈也,⼜⽈混沌⽒。

“盘古⽒后有天皇君⼗⼀⼈,姓望,名获,字⼦润,号⽈天灵,以⽊德王,被迹在柱州昆仑⼭下。

其时地壳未尽坚固,屡屡遭逢劫⽕,天皇始制⼲⽀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其年岁兄弟各⼀万⼋千岁。

“天皇君后有地皇君继之,姓岳,名坚,字⼦元。

兄弟共⼗⼀⼈,兴于熊⽿龙门⼭,以⽕纪官。

爰定⽇⽉星三⾠,是为昼夜。

以三⼗⽇为⼀⽉,⼗⼀⽉为冬⾄。

兄弟各⼀万⼋千余年,地皇君后各有⼗纪。

“其⼀⽈九头纪。

是⽈泰皇⽒,姓恺,名胡洮,字⽂⽣,⼈⾯龙⾝,⽣于刑马提地之国(今西藏)兄弟九⼈,驾六⽻,乘云车,出⾕⼝,依⼭川⼟地之势,裁度为九州,⽽各居⼀⽅,亦⽈居⽅⽒。

兄弟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其⼆⽈五龙纪。

⼈皇⽒厌倦尘事,乃授禄于五姓。

五姓者,皇伯、皇仲、皇叔、皇季、皇少。

五姓同期,俱驾龙,故号⽈五龙⽒。

乘云车⽽治天下,治五⽅,司五岭,布五岳。

“其三⽈摄提纪。

有五⼗九姓,亦⽈五⼗九纪。

…“其⼋⽈因提纪,共有⼗三⽒…第⼗⼀⽈有巢⽒,教民栖⽊⽽巢,以避禽兽之害,⼜刻⽊结绳以为政…⼗⼆⽈燧⼈⽒,作钻燧,教民取⽕以为熟⾷,⼜教民范⾦合⼟以为釜,⼜⽴传教之台⽽师道以起,兴交易之道⽽⼈情以遂,故亦⽈遂皇⽒…“其九⽈禅通纪。

文化润疆课前三分钟教案

文化润疆课前三分钟教案

文化润疆课前三分钟教案篇一:文化润疆课前三分钟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基本知识讲解:介绍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包括历史、人文、艺术等方面,使学生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3. 实践活动:组织一些与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文化相关的活动,如民族舞蹈学习、传统手工艺制作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文化的魅力。

4. 小组讨论与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与拓展:老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感受,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解法:通过老师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文化的特色和内涵。

2. 直观教学法: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的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

3. 互动式教学法:通过组织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活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多媒体辅助: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的视觉感知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一些与中华文化和新疆地区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舞蹈动作模仿、手工艺品制作等。

2.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适合学生在家中完成的作业,如传统文化知识复习、传统文化读后感等。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精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历经五千年沧桑,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哲学、文学、建筑、民俗等文化形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

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1. 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关爱子女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 礼仪之道:礼仪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关爱。

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礼仪之道,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3.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主张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平衡和稳定。

在处理人际关系、国家政治等方面,中庸之道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4. 忠诚守信:忠诚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人们对国家、家庭、朋友、事业的高度负责和承诺。

在现实生活中,忠诚守信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

二、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1. 书法艺术: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粹”。

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才华。

2. 绘画艺术:中国画以山水、花鸟、人物为主要题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画强调意境、韵味和表现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3. 建筑艺术: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如四合院、园林、宫殿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4.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刺绣、泥塑等。

这些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传承: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的责任和使命。

通过教育、研究、宣传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2. 创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中华昆仑瑜伽的特殊机理和功效

中华昆仑瑜伽的特殊机理和功效

中华昆仑瑜伽的特殊机理和功效
王长英
【期刊名称】《人物周刊》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2005年,在《人物周刊》1~2月合刊上刊出本人署名文章《结缘中华昆仑瑜伽功法》。

《结缘》一文,是我在扎实的医学、气功知识基础上,经长期修习该功法,刻苦探索,将自古以来说不清,道不明,只能口传心授的瑜伽精髓“瑜伽呼吸法”,以医学理论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地完全讲清楚了它的机理和功效,为瑜伽的教学推广和瑜伽的练习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法门。

本文继续简单介绍这一功法的特殊机理和功效。

【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王长英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83
【相关文献】
1.结缘中华昆仑瑜伽功法 [J], 王长英
2.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母——"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国际学术论坛暨青海湟源昆仑文化周"综述 [J], 窦国林
3.结缘中华昆仑瑜伽功法 [J], 王长英
4.瑜伽练习的功效概述 [J], 王莉;周贤彪
5.瑜伽的功效及“瑜伽病”的形成原因分析 [J], 黄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昆仑文化
综合实践李应祖
学习目标
1、知道“昆仑山”具体所指
2、了解昆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3、分析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之源,知道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几乎都可以在青海溯源觅踪
4、分析昆仑文化是体现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
学习重点:昆仑文化的事实
学习难点:昆仑文化的影响
激情导入
中华昆仑文化,是起源于中国青海昆仑山主脉的文化,是对神秘高原自然、人文、审美经验的积累,是对人类生息繁衍和社会进步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的总汇,所以,中华昆仑文化是反映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起源、进程的“源头文化”、“根部文化”、“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是复兴中华文明,圆融世界文明的精神文化之源。

教学过程
展示交流
就所了解的昆仑文化畅所欲言
合作探究
一、昆仑文化与人类文明同步
昆仑山,最早见于上古文献《尚书—禹贡,《河图》描述其“天中柱,气上通天””《水经注》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尔雅》言“河出昆仑”《山海经—海内西经》云:“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淮南子—地形》更对大禹在昆仑上的神奇所见进行了渲染.。

《神异经》中黄帝、颛项、帝喾、尧、舜五帝所理,与天感应,巡幸昆仑,昆仑因而被誉为中国的“奥林匹斯”,是“百神之所在”和“帝之下都”、“万山之祖”。

所有的历史学家公认,人类社会先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母系社会时期,然后才进入父系社会。

而母系社会的代表人物是女娲(九天玄女)和西王母。

这两位女大神既是妈(民族母亲),又是祖(始祖和保护神),她们大善、大智、大勇,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天动地,激励着一代代龙凤传人披荆斩棘,创造一个个奇迹。

昆仑神话是世界两大神话的主体神话。

昆仑神话主要记载了人类从诞生到发展的重要历程,距今已有360万年的历史,是最原始的“史书”,所以说,昆仑神话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

昆仑神话中的核心人物女娲、盘古、西王母等均与青海的昆仑山、扎麻隆凤凰山、青海湖、长江、黄河、湟水河、祁连山密切联系。

只是人
类的初始阶段,由于受语言、文学、交通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没有形成系统化,更没有迅速传播开来。

后来,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尤其人类语言的形成,文字的出现,昆仑神话才得以相对系统化,并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江河源神话、中原神话、蓬莱神话、南岳神话、民族神话、佛教神话和道教神话。

其中佛教神话同时又吸收、溶进了昆仑神话、古印度神话、中国藏民族神话、中国民间神话故事内容。

《山海经》、《神异经》、《淮南子》、托名班固的《汉武故事》,《后汉书西域传》、《汉武内传》、《穆天子传》、《庄子》、《楚辞》、《诗经》、《列子》、《史记》、《拾遗记》、《博物志》、《独异志》等,无不留下昆仑神话的烙印。

从性质上说,昆仑神话不是人为的宗教,只是一种文化大系,是历史的折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特殊映照。

从产生的时间上说,昆仑神话是远古文明和原始的自然宗教,是中华文化的母题和龙头,比道教、佛教产生的时间早得多。

然而,由于封建统治者和一些追逐名利的文人,因其封建政治文化偏见和对昆仑神话的无知,对昆仑神话进行了无情封杀、诋毁、歪曲,史书也只着重从黄帝、炎帝的历史开始,把黄帝、炎帝的母亲九天玄女、西王母所在的历史阶段割断了,加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作为民族瑰宝和民族文化根母的昆仑神话则肢离破碎了,接着,又被人们淡忘、丢弃了,甚至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些人视外来文化为神圣、为至宝、为正当、为荣耀,视自己的祖先和古老文化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昆仑神话为迷信……将自己的民族母亲忘了个一干二争,却拜倒在“洋神人”的脚下心安理得、五体投地……这就等于割裂了中华文化的“根源”、“龙头”,结果有的人分不清是非黑白,经不起各种欲望的诱惑,走向堕落……直至近十多年来,昆仑文化在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才重放异彩。

二、昆仑文化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精神之源
昆仑文化,中华五千年文明都可以在此溯源觅踪.。

正如有些学者所讲,不能认为西部从来就是落后的,其实很早时候这儿文明从此向东传播和从南边进入大陆,由西边、北边、东边进入大陆的文明在此交汇,青海历史上是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集散地,大家都在这里交流,然后又从这里“派发”出去……
在古希腊神话中,远古时期,世界发生了大洪水,诺王用方舟拯救了人类。

而在昆仑神话中,盘古王开天辟地在昆仑;伏羲(玄龙)与女娲(九天玄女)在大洪水时,幸运地躲在昆仑山上,他们等洪水退却后,走下昆仑山,结婚生子,繁衍出人类。

这场震撼、持久而深刻的大洪水是人类的东方迁徙的开始。

西王母、玄龙生炎帝;九天玄女、玄龙生黄帝。

一批批“炎黄”的后裔走下昆仑山,来到东方,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早期文明。

故说华夏儿女既是龙(盘古龙、玄龙)的传人,也是凤(九天玄女)的后代。

水是人类文明发源的象征。

黄河、长江、澜沧江则均发源于青海,是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几乎都可以在青海溯源觅踪。

因此,昆仑文化已不局限于青海昆仑,出现了“昆仑文化域为别有’、’海外亦有昆仑’、“昆仑到处皆有’这种独特现象。

正如40年代中期罗寒伦先生考察青海,挥笔写下题为“中华民族的故乡”的诗歌那样:“青海青,黄河黄,还有那滔滔的扬子江,牛儿肥,马儿壮,昆仑山下好牧场,白云千里鸟飞
翔,我们发源在青藏高原,这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故乡。


对世界文化有研究的都知道,除了极个别的邪教,道、佛、儒、回、耶等几大教都是度人向善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这其中传世的经典、名作是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而九天玄女的几部救世真经:《九天玄女天谕至理通明真经》、《九天玄女救世真经》、《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九天后土皇地祗玄化养生延命真经》,在几大教出现之前早已经问世了,它让世人明理、明智,脱难,幸运,是最原始、最典型的经,但它不属于任何教派,是根母,是总论,她与几大教的宝典有着血脉的联系。

三、昆仑文化文化是体现中华历史传统的文化
昆仑神话是中国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原始记录。

古今中外诸多专家学者公认,青海不仅是江河之源,而且是昆仑神话之源,中国人的民间节日、风俗习惯等与昆仑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从正月初一的接天神、迎喜神,初二的祭财神,初三的祭祖,初六的九天玄女万寿节,初九的祭天公(盘古天帝、玄龙大帝、黄帝、玉皇大帝)和迎接九宫娘娘(妈祖、九天玄女、西王母、观音、文殊、普贤、碧霞、珠王、七仙女),十二耍社火出演关,十四庆顺天圣母诞,十五元宵节,是盘古天帝的万寿节,十六是玄龙( 伏羲)的万寿圣诞,整整十六天,这个连环组合大节俗名叫春节。

此后还有:二月初二的神龙节,三月初三西王母蟠桃会,三月二十三妈祖圣诞,四月初八九宫喜乐节,五月初五避瘟节,六月初六万圣会,八月十五太阴节,九月初九重阳节等等,都与昆仑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拓展提升:
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踪迹,聪明的华夏子孙会世世代代尊崇、沿袭这些带有优秀传统、美好思想的节日吗?当我们郑重、喜悦地贺节时,怎能不联系她的文化根源呢?这可是传承中华文明命脉,让子孙后代永远兴旺发达之纽带啊!
今天,世界的种种纷争很大程度上就是意识形态的纷争。

当人类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特别醒悟到了天道规律之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昆仑文化的重要,因为昆仑文化的包容性对于世界的大和谐具有广泛深远的意义。

她与人类文明同步,不属于任何宗教。

当人类真正了解了自己的来源时,“同是灵山一脉根,怎分你我两家人”呢?
中华昆仑文化是东方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文明的核心,是世界传统文化中的奇丽瑰宝。

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蕴厚重,意存高远,具有原生性、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是公认的“源头文化”、“根部文化”、“多元文化”,“包容文化”,是文明的思想之源、艺术之源、精神之源。

昆仑文化淳朴包容、乐观向上、坚韧不拨,不断创新。

自古以来,就以一股强大的力量,启迪人,教育人,团结人,支撑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

如今,她更以独特的魅力,圆融着各国人民的心灵,使世界各国人民摈弃偏见,走向和谐安康!
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审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批准中华昆仑神话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昆仑神话申遗申报人——昆仑文化研究院常务院
长、昆仑神话龙头景点总策划韩生魁教授此前已被世界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
联合会授予“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昔日,九天玄女对儿子黄帝这样循循教导,今天,为了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文明,为了人类的安康,世界的和谐发展,开展学习和宣传昆仑文化活动是顺应天道之事,势在必行。

“中华圣母开人伦,一脉灵山天地恩。

补天义举山河撼,儿孙永感母情真。

”“没有根须哪有枝,没有父母何来子。

根深叶茂花枝俏,寻根问祖昆仑儿。

”我们这些“昆仑之子”为这伟大的根母、伟大的文化感到自豪!我们更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宗尽大孝——为
这个伟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添砖加瓦!
仰昆仑
昆仑文化本高深,
遍地繁荣龙凤根,
智慧儿孙添壮志,
弘扬大道报深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