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题及解析-浙教版第一部分:选择题1. 题目:什么是地球的公转?选项:A. 地球绕着太阳自转B. 地球自转一周C.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D. 地球的倾斜答案:C解析:地球绕着太阳运动,这个运动被称为地球的公转。
2. 题目:下列哪个属于非生物因素?选项:A. 水B. 食物C. 太阳D. 植物答案:C解析:太阳是非生物因素,它是地球上的一颗恒星,对生物和非生物都有重要影响。
3.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A解析:地球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
4. 题目: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选项:A. 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的产生D. 月食的发生答案:B解析:地球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第二部分:简答题1. 题目:请简要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答案: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周约24小时。
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约365天。
2. 题目:请解释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答案:生物因素是指生物体对环境的影响和相互关系,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非生物因素是指物理、化学等非生物性质的事物对环境的影响,如土壤、水、空气、光照等。
3.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自转对人类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变化,人类的日常生活和活动都与这种交替变化有关,例如我们有白天的工作和黑夜的休息。
4. 题目:请简要说明地球公转对季节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季节的更替。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呈椭圆形,当地球离太阳较近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大,温度较高,这时候是夏季;当地球离太阳较远时,太阳直射地面的区域较小,温度较低,这时候是冬季。
第三部分:应用题1. 题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
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推测出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吗?为什么?答案:根据李明每天早上7点上学,晚上9点回家的时间表,可以推测李明所在的地理位置应该处于东经75度左右的地方。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单元一:科学与生活1. 以下哪些是科学研究的目标?(多选)- [ ] 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 提高生活质量- [ ] 开发科学技术- [ ] 推动社会发展2. 生活中的哪些现象可以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多选)- [ ] 星星闪烁- [ ] 太阳升起- [ ] 雨水汽化- [ ] 烟雾钻进眼里3.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指什么?- [ ] 体积- [ ] 长度- [ ] 重量- [ ] 面积4. 下列科学家中,不是杂交水稻的培育者是:- [ ] 杨根思- [ ] 诺曼·博洛克斯- [ ] 穆隆单元二:物质的组成与变化1. 下面选项中,是化学变化的是:- [ ] 水的沸腾- [ ] 冰的融化- [ ] 石头的破碎- [ ] 铁锈的生成2. 物质的基本分类有:- [ ] 元素和化合物- [ ] 有机物和无机物- [ ] 酸和碱- [ ] 金属和非金属3. 下列物质中,属于元素的是:- [ ] 纯净水- [ ] 石灰水- [ ] 空气- [ ] 氯气4. 发生化学反应的条件有:- [ ] 光照- [ ] 温度- [ ] 压力- [ ] 电流单元三:光的传播1.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介质是:- [ ] 水- [ ] 空气- [ ] 真空- [ ] 次级玻璃2. 白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 [ ] 全反射- [ ] 干涉- [ ] 色散- [ ] 透射3. 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 ] 折射- [ ] 散射- [ ] 反射- [ ] 全反射4. 我们可以看见物体的原因是:- [ ] 光源的照射- [ ] 物体发出的光线- [ ] 物体对光的反射- [ ] 物体对光的吸收单元四:机械的力1. 几种基本力中,属于非接触力的是:- [ ] 重力- [ ] 摩擦力- [ ] 弹力- [ ] 推力2. 引力的方向是:- [ ] 垂直向上- [ ] 垂直向下- [ ] 水平向右- [ ] 水平向左3. 单位力的国际单位是:- [ ] 牛顿- [ ] 千克- [ ] 米/秒- [ ] 瓦特4. 刚性杆平衡的条件是:- [ ] 力的合力为零- [ ] 力的合力不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为零- [ ] 力的合力和力的合力矩均不为零单元五:空气与水的运动1. 大气压指的是:- [ ] 空气密度- [ ] 空气质量- [ ] 空气体积- [ ] 空气对物体的压力2. 火车煤煳现象的解释是:- [ ] 煤烟因为运动而产生压力- [ ] 煤烟因为空气的阻力而发出声音- [ ] 煤烟因为空气的密度不同而发生燃烧- [ ] 煤烟因为空气流速不同而形成动静结构3. 瀑布形成的原因是:- [ ] 水的流速增大- [ ] 水的流速减小- [ ] 水的温度增加- [ ] 水的温度减小4. 浮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因素无关?- [ ] 物体的质量- [ ] 物体的体积- [ ] 浸没物体的液体密度- [ ] 重力加速度参考答案:单元一:1. A B C D; 2. B C; 3. C; 4. A单元二:1. D; 2. A B C D; 3. D; 4. A B C D 单元三:1. C; 2. C; 3. A; 4. C单元四:1. C; 2. B; 3. A; 4. A单元五:1. D; 2. D; 3. A; 4. A B C。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共六套)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及答案
(共六套)
试卷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温度的单位是()。
A. 摄氏度
B. 华氏度
C. 开尔文
D. 黑氏度
2. 散热器的作用是()。
A. 加热室内空气
B. 调节空调温度
C. 散热
D. 加速空调制冷
3. 常温下,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压与其()有关。
A. 体积大小
B. 形状
C. 质量
D. 温度
第二部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科学方法的基础是()。
2. 运动状态是物体相对于某个()而言的。
3. 化学符号Fe代表()元素。
第三部分: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5分)
1. 什么是动量守恒定律?
答案:动量守恒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动量守恒,即物体的动量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
2. 什么是供给动物的三大营养成分?
答案:供给动物的三大营养成分分别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
答案解析
选择题
1. C
2. C
3. D
填空题
1. 实验观测
2. 参照物
3. 铁
解答题
1. 见第一部分解答题1
2. 见第一部分解答题2
试卷二
(以下省略……共计六份试卷和答案)
注意:此文档中的试卷和答案仅供参考,不可用于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七年级科学试卷(开卷)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
成绩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第。
所有答案必须填写或涂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嗅闻气味C.滴加液体D.取用粉末2.有一种植物,轻轻触碰它的叶片,叶片就会蜷缩起来,这种现象是()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呼吸C.生物的繁殖D.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3.小林将下列4种生物分成甲类和乙类,其分类的依据是()甲类猫、鸽子乙类蚊子、蜜蜂A.是否有生命B.是否有脊柱C.是否有翅D.是否有羽毛4.实验测得生活中四种液体的pH如表1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表1液体种类橘子汁食醋蒸馏水苏打水pH5379A.橘子汁B.食醋C.蒸馏水D.苏打水5.人类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A.精子B.卵细胞C.受精卵D.胚胎6.如图表示某班学生的体重分布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班学生中体重最大值为69.5千克B.该班学生的体重整体偏重C.该班学生的总人数为40人D.该班学生中体重在39.5~44.4千克之间的人数最多7.关于蔗糖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B.蔗糖是溶质,蔗糖水是溶剂C.蔗糖是溶剂,水是溶液D.蔗糖水是溶质,水是溶剂8.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以下支持小肠吸收功能的结构特点是()①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组成②小肠黏膜皱襞突起③小肠很长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9.下列情境中能反映粒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花香四溢B.飞流直下C.风扫落叶D.水波荡漾10.健康的饮食应包括蔬菜、水果,其主要的原因是蔬菜、水果富含()A.脂肪B.蛋白质C.维生素D.碳水化合物11.如图为模拟人类呼吸机理的装置。
当下拉橡皮膜时,会观察到()A.两个气球左大右小B.两个气球左小右大C.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大D.左右两个气球都变小12.下列各项中,能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的是()A.青草→蚱蜢→蛙→蛇B.蛇→蛙→蚱蜢→青草C.阳光→青草→蚱蜢→蛙→蛇D.蚱蜢→蛙→蛇1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B.声音在空气和真空中都可以传播C.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比在空气中快14.如图所示,塑料块能浮在水面上,将其放在煤油中会下沉。
七年级科学试卷的答案【含答案】

七年级科学试卷的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A. 温度B. 压力C. 反应物D. 时间2. 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是?A. 氧B. 碳C. 氢D. 钠3. 下列哪种物质是导体?A. 玻璃B. 水C. 铜线D. 木材4. 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A. 细胞B. 原子C. 分子D. 电子5. 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A. 金星B. 地球C. 水星D. 火星二、判断题1. 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改变。
()2.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会产生二氧化碳。
()3.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从东向西。
()4.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5. 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
()三、填空题1. 光的速度是每秒______公里。
2.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3. 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是______。
4. 地球的大气层分为______层。
5.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1. 简述水的沸腾现象。
2. 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3. 解释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4. 什么是生态平衡?5. 简述太阳系的基本结构。
五、应用题1.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加速度是2m/s²,求这个物体所受的力。
2. 计算一个边长为3cm的正方体的体积。
3. 如果一辆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行驶10km?4. 水的密度是1g/cm³,求一个体积为50cm³的水的质量。
5. 在一个等边三角形中,如果一个边的长度是6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六、分析题1. 分析并解释为什么在夏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度低。
2. 讨论酸雨对环境的影响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七、实践操作题1. 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使其能够点亮一个小灯泡。
2. 观察并记录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八、专业设计题1. 设计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2024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北师大新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各种植物的感应性运动中,其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 触碰含羞草,羽状复叶闭合下垂B. 郁金香在温度升高时开放C. 植物的根向水多的方向生长D. 蒲公英花序夜晚或阴天关闭2、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Fe2+﹣表示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B. 2H﹣表示2个氢元素C. 2H2O﹣表示2个水分子D. SO2﹣表示二氧化硫中有氧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房间里放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B. 发霉的花生蒸煮后可食用C. 加入活性炭可使硬水变软水D. 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鉴别衣料中的羊毛纤维和棉纤维4、“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A.铁B.金C.银D.铜5、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作用无关的是()A. 潜水艇在水中上浮与下沉B. 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 抽水机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D. 高山上做饭要用高压锅6、如图所示实验中能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是()A.B.C.D.7、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1千克的水完全结冰后的质量为____。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②的名称是____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3)收集CO2应选用装置____(填“④”或“⑤”).(4)利用如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方程式为____;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2014年11月13日,“菲萊号”登陆器首次在彗星表面着陆.在减速着陆过程中,“菲萊号”所载仪器的质量____(增大/不变/减小),动能____(增大/不变/减小),探测器获取的信息是利用____波传回地球的.11、如图所示,由于飞机机翼的特殊形状,使气流经过机翼时产生向上的____,其中____图与机翼的形状相似.12、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省先后发现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例。
七年级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光的折射现象?A. 镜子反射B. 影子的形成C. 彩虹D. 光的直线传播答案:C3. 植物通过什么进行光合作用?A. 根B. 茎C. 叶D. 种子答案:C4. 以下哪个是化石燃料?A. 太阳能B. 风能C. 石油D. 水能答案:C5. 以下哪个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所有选项答案:D6. 以下哪个是遗传的基本单位?A. 细胞B. 染色体C. DNAD. 基因答案:D7. 地球的大气层中,最外层是:A. 平流层B. 对流层C. 电离层D. 臭氧层答案:C8. 以下哪个是化学反应?A. 水的沸腾B. 铁的生锈C. 木头的燃烧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物理变化?A. 冰的融化B. 铁的生锈C. 木头的燃烧D. 所有选项答案:A10. 以下哪个是生物的基本特征?A. 需要营养B. 能够生长C. 能够繁殖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______小时。
答案:242.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_____和氧气。
答案:葡萄糖3.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
答案:天然气4. 遗传物质DNA位于细胞的______中。
答案:细胞核5. 地球的大气层由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______组成。
答案:外层空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2. 请解释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答案: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链,从生产者(如植物)开始,通过一系列消费者(如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直到顶级捕食者,每个环节都依赖于前一个环节的能量和营养。
四、实验题(共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二)

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专项试卷及答案浙教版(二)一、植物的生长发育(共18题;共67分)1.(2021七下·丽水月考)外来植物的引入往往会对本地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图为探究某地区外来植物大蒜芥对水杨梅、路边青两种本地植物种子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第1周,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只是受到大蒜芥的影响B.第2~5周,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越显著C.水杨梅种子发芽率比路边青种子发芽率低是大蒜芥作用的结果D.大蒜芥对水杨梅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比对路边青的抑制作用大【答案】B【解析】A、笫1周,A、A'、B、B'四组种子发芽率均为0,无法证明A'、B'两组种子的发芽率为0受到大蒜芥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第2〜5周,时间越长A与A'的纵向差值越大,说明了时间越长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发芽率影响越显著,B符合题意;C、对比A、B两组,在没有大蒜芥的作用的情况下,B组发芽率明显低于A组,说明水杨梅种子发芽率原本就低于路边青种子,与大蒜芥无关,C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以看出,A与A'的纵向差值远大于B与B'的纵向差值,说明大蒜芥对路边青种子的发芽的抑制作用更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2.(天台期中)某种植物种子在适宜萌发的条件下鲜重增加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判断,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从吸水方式来看:在第I阶段死的种子与活的种子相同,第III阶段是活种子所特有的B.从细胞分化来看:在第I、II阶段分化不显著,第III阶段分化显著C.从种子的干重变化来看,在第I、II阶段变化很小,第III阶段显著减少D.从种子中有机物的种类变化来看,第I、III阶段显著增加,第II阶段变化很小【答案】C【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可知,在第|阶段鲜重因种子吸收水分而显著增加,但干重由于种子没有萌发,在第I、II阶段有机物消耗较少,所以干重变化很小;在第Ⅲ阶段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被大量消耗,又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干重显著减少。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属于物理变化?A. 烧纸B. 锈蚀C. 水的沸腾D. 食物的消化答案:C2.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盐C. 水D. 铁答案:D3.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平面镜成像B. 彩虹C. 太阳的升起D. 放大镜观察答案:B4. 下列哪种生物属于植物?A. 蚂蚁B. 青蛙C. 苹果树D. 鲨鱼答案:C5. 下列哪种物质是一种酸?A. 碳酸钙B. 硫酸C. 氢氧化钠D. 氧化铁答案:B二、填空题1. 空气主要由____(填物质)和氮气组成。
答案:氧气2. 水的化学式是____。
答案:H₂O3. 铁是由____(填元素符号)构成的。
答案:Fe4. 光的传播速度是____(填数值)。
答案:3×10^8 m/s5.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是____(填物质)。
答案:二氧化碳和水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化学变化。
答案: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或分子间的电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2. 请列举三种你所学的物理现象,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光的折射、水的沸腾、力的作用。
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水的沸腾是指水在一定温度下,变成水蒸气的现象;力的作用是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现象。
四、实验题1.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入集气瓶中。
(2)加热木炭,使其燃烧。
(3)待燃烧结束后,将集气瓶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4)计算水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通过计算水中氧气的含量,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五、论述题1. 请论述一下你所学的生物分类知识,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特点。
答案: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有根、茎、叶等器官;动物是消费者,需要摄取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有骨骼、肌肉等器官;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分解有机物质,包括细菌、真菌等。
科学七年级下册考试题及答案

科学七年级下册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A. 有机物质- B. 能够自由活动- C. 具有生长和繁殖能力- D. 有感觉和思维能力- 答案:C2.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无机物质?- A. 水- B. 氧气- C. 糖- D. 盐- 答案:C3. 阅读下列叙述,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入括号内:人体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 ),而( )则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 A. 糖类,脂肪- B. 脂肪,糖类- C. 蛋白质,维生素- D. 维生素,矿物质- 答案:A4. 下列哪个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 A. 金- B. 铁- C. 硅- D. 铜- 答案:C5. 下列哪个是反映物体密度大小的物理量?- A. 体积- B. 质量- C. 重量- D. 温度- 答案:A第二部分:填空题1. 物质的三态是:固体、液体和( )。
- 答案:气体2. 在自然界中,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这种现象称为( )。
- 答案:相变3.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多了一个( )。
- 答案:细胞壁4. 地球上最大的海洋是( )。
- 答案:太平洋5. 阳光是一种( )的能源。
- 答案:自然第三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一下光的传播原理。
- 答案:光是通过振动的电磁波传播的,它在真空中可以直线传播,在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2. 请简要解释一下水的循环过程。
- 答案: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的流动。
太阳能使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升到高空,形成云,云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最终形成降水,一部分降水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地球的内部结构。
- 答案:地球的内部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最外层,是固态的岩石层;地幔是地壳下面的一层,由固态和半固态的岩石组成;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的。
4. 请简要介绍一下生物的分类方法。
- 答案:生物的分类方法主要有形态分类和进化分类。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海水C. 冰水混合物D. 石蜡{参考答案:C}2. 下列哪个过程是物理变化?A. 烧碱与盐酸反应B. 铁生锈C. 水结冰D. 木炭燃烧{参考答案:C}3. 下列哪个单位用于测量长度?A. 千克(kg)B. 米(m)C. 秒(s)D. 摄氏度(℃){参考答案:B}4. 地球绕着太阳转,这个现象叫作:A. 地球自转B. 地球公转C. 地球磁场D. 地球倾斜{参考答案:B}5. 下列哪个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A. 水B. 铁C. 氧气D. 汞{参考答案:C}6. 下列哪个工具用于测量物体通过一段距离的平均速度?A. 秒表B. 量筒C. 刻度尺D. 弹簧测力计{参考答案:C}7.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镜子里的反射C. 太阳光直射D.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参考答案:A}8. 下列哪个过程是化学变化?A. 冰融化B. 木头被切割C. 火柴燃烧D. 沙子被风吹走{参考答案:C}9. 下列哪个单位用于测量质量?A. 米(m)B. 千克(kg)C. 秒(s)D. 摄氏度(℃){参考答案:B}10. 下列哪个现象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换C. 地球引力D. 地轴倾斜{参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H₂O}2. 力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牛顿(N)}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340米/秒}4. 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称为一个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年}5. 人类使用的最古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刻度尺}6.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3×10^8米/秒}7. 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A. 氧气B. 水C. 铁D. 沙子{参考答案:C}8.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漫反射引起的?A. 镜子里的反射B. 太阳光直射C. 雨后的彩虹D.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参考答案:C}9. 下列哪个单位用于测量时间?A. 千克(kg)B. 米(m)C. 秒(s)D. 摄氏度(℃){参考答案:C}10.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换C. 地球引力D. 地轴倾斜{参考答案:B}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解释什么是物理变化,并给出一个例子。
金试卷七年级下科学【含答案】

金试卷七年级下科学【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A. 水B. 木头C. 铁丝D. 砂子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青蛙B. 老虎C. 鲨鱼D. 蜗牛3.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物理变化?A. 烧纸B. 水结冰C. 铁生锈D. 木头燃烧4. 下列哪种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藻类5. 下列哪种物质是纯净物?A. 食盐B. 空气C. 河水D. 蜂蜜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在0℃时会结冰。
()2.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3.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
()4. 食物腐败是一种化学变化。
()5. 鸟类是卵生动物。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2. 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圈是______。
3. 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
4. 下列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
5.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条件。
2. 简述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4. 简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明用2L的水壶装满了水,然后倒掉了其中的1L,再加入1L的水。
请问此时水壶中的水量是多少?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3.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cm、5cm、2cm,求其体积。
4.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是2kg,受到的力是10N,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5. 某种植物从发芽到成熟需要60天,请问这种植物的生长周期是多少天?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水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2. 分析温室效应的原因及其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植物的生长需要水。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

浙教版2024年《科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检测试卷与参考答案1.观察蜗牛,请在图中标出壳、眼、触角、足等部分。
【答案】【详解】略2.通过实际观察,写出蜗牛在什么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 。
这说明了蜗牛的壳对蜗牛有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会。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还具有、、、等感觉,但没有。
【答案】一般对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时;保护;有反应;触觉;嗅觉;视觉;味觉;听觉【解析】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一个分类的名称。
一般指大蜗牛科的所有种类动物,广义的也包括腹足纲其他科的一些动物。
【分析】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没有听觉。
【详解】略3.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
对刺激有反应,对刺激没有反应。
【答案】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
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
【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详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自然环境中的物体可分为有生命的生物和没有生命的非生物。
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
故答案为:生物;非生物;生物;非生物4.在玩具市场上有一种电子宠物鸡(如图所示),把它买回家后必须定时给它“喂食”,给它“喝水”,陪它玩,还要给它搞卫生,否则它就不能正常生长,会生病会吵闹,甚至会死亡。
根据以上叙述,请你判断这种电子宠物鸡,属于(填“生物”或“非生物”)。
你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非生物;它是电子产品,不是由细胞构成的,不会长大,不会繁殖后代等(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
【解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生物特征的是()A. 需要营养B. 能呼吸C. 能生长和繁殖D. 全部正确2. 下列哪种物质是细胞的基本结构?()A. 蛋白质B. 脂肪C. 糖类D. 细胞膜3. 下列哪种动物是哺乳动物?()A. 鲨鱼B. 青蛙C. 蛇D. 羊4. 下列哪种植物是种子植物?()A. 苔藓B. 蕨类C. 松树D. 海藻5.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A. 彩虹B. 镜子中的反射C. 太阳光直射D. 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是生物体的_________,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2. 人类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
3.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
4. 地球绕着_________转一圈叫做一年。
5. 水的_________叫做沸点。
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说明人体的消化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2. 请解释一下什么是遗传,并简要说明遗传是如何进行的。
3. 请用简洁的语言解释一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四、实验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 请列出实验步骤。
- 请解释实验现象。
- 请回答实验结论。
2. 实验目的:测定水的沸点- 请列出实验步骤。
- 请解释实验现象。
- 请回答实验结论。
答案一、选择题1. D2. D3. D4. C5. A二、填空题1. 基本单位2. DNA3. 叶绿体4. 太阳5. 沸腾温度三、解答题1.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食物通过口腔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与唾液混合后进入食管,再通过胃的消化作用,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颗粒。
随后,食物进入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将食物进一步分解为可以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最后,食物残渣通过大肠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2. 遗传是指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遗传特征上的相似性。
2024年上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上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2015•舟山)日前,国务院正式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标.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A. 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B. 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C. 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D. 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见声音D. 人们根据音调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3、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中,属于电动机原理的是()A.B.C.D.4、钛铁合金是生产链条钢;锚链钢等的重要原料;如果要比较钛(Ti)和铁的金属活动顺序,以下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A.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动顺序表B.利用金属钛和FeCl2溶液进行实验C.利用金属铁和TiSO4溶液进行实验D.利用金属钛、金属铁与稀硫酸进行实验5、金属腐蚀的快慢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下列条件下,铁钉的腐蚀速度最快的是()A.B.C.D.6、如图所示;用手沿竖直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下面重为G的物体缓慢上升,动滑轮的重力不可忽略,现改变物体的重力G,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可能符合下列图中的()A.B.C.D.7、一台组装齐全的直流电动机模型,接通电源后电机不转,用手拨动一下转子后,线圈转子就正常转动起来,则该电动机模型开始时不转的原因可能是( )A. 线圈内部断路B. 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C. 磁铁的磁性不强,或线圈中电流不够大D. 线圈正好处于其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位置8、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 昼和夜B. 昼夜更替C. 四季交替D. 昼夜长短9、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以下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0、如图所示,2010年10月沪杭高铁正式运行,列车最高设计时速可达350千米/时,从杭州到上海只要38分钟,已知杭州到上海的距离为158. 7千米,那么列车从杭州到上海的平均速度是____千米/时(保留一位小数)。
2024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2024年浙科版七年级科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某些动物(如响尾蛇)靠红外线来捕食,它们是根据猎物身上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猎物的位置。
下面哪个是人们模仿响尾蛇的这一特点而发明出来的( )A. 可以进行科学实验的宇宙飞船B. 一种可以跟踪敌方飞机的导弹C. 红外线照相机D. 红外线夜视仪2、下列有关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B. 绕着太阳自东向西旋转C. 公转周期大约为24小时D. 公转过程中,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3、西藏野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
这种现象体现了()A. 生物适应环境B. 生物依赖环境C. 环境改变生物D. 生物改变环境4、在街头巷尾会看到一些自称有“特异功能”的人在表演的场景:表演者在一个普通脸盆里放一张纸片,然后双掌盖在脸盆上方做发功状,过一会儿,盆里的纸片燃烧起来,引得围观者一阵喝彩,以此骗取大家的信任,从而诱导他人购买他的“灵丹妙药”。
其实,这种骗术只要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就能戳穿。
下列对纸片着火原因的解释合理的是()A. “特异功能”能使纸片着火B. 趁人不注意点燃了纸片C. 脸盆里有电子点火装置D. 纸片上粘有着火点很低的某种物质5、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如图所示;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所需动力最大的是()A. F1B. F2C. F3D. F4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人体的嗅觉感受器位于____上,而味觉感受器则位于____上。
7、空气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它由____(填符号)元素组成;在地壳中含量排前四位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符号);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____。
8、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照图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则图甲是____滑轮,图乙是____滑轮.图乙的滑轮实际是____杠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第一学期初中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卷Ⅱ”为非选择题卷,共四大题,36小题。
3.答题前,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分别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卷Ⅰ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以下四种是龙泉市的特色产品,其中属于非生物...的是(▲)A.龙泉香菇B.龙泉宝剑C.龙泉金观音D.龙泉凤阳山娃娃鱼2.同学们要学习《科学》课程,要进入科学的世界,这就需要留心观察,从发现周围的问题着手。
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安仁水库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九姑山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在冬季开花C.花店里哪种花卉最漂亮D.酵母菌适合在什么条件下生长3.小静到小梅镇参加素质实践活动,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
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
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C.设计实验方案D.收集事实证据4. 地震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严重灾害之一.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下面是地震后被埋废墟中的人的一些自救措施,请你指出其中切实可行的是(▲)A.用硬物敲打地板或墙壁,发出求救信号 B.大声呼救C.保持体力,静等救援人员前来营救 D.寻找缝隙,搬开障碍物,从废墟中爬出5.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甲所示。
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你认为下列哪个实验方案最合适?(▲)6.“烟波浩渺的海洋,奔腾不息的江河,碧波荡漾的湖泊,涓涓流淌的小溪,本来都是水生动物的乐园。
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的水域污染日趋严重,鲨鱼决定召集广大鱼类成员来开会,一起商议将来生存大计。
章鱼、鲫鱼、娃娃鱼、鲸鱼纷纷游来,连海马也匆匆赶来”,在本文中出现的动物中,包括鲨鱼,有几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鱼类( ▲ ) A .1 B .2 C .3 D .4 7.下列关于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B .藻类植物都是单细胞生物,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C .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果”,又叫“白果”D .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海南的香蕉、东北的大豆、新疆的葡萄等8.爱观察的小静看到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水沸腾)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用“大火”使锅内温度更高,馒头熟的更快,不应该改用“小火”C .无论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小火”节约煤气D .改用“小火”可以降低水的沸点9.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10.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 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但部分说明书模糊了。
扑热息痛糖浆和滴剂的部分说明书如下图,请问小英应该服用多少补热息痛滴剂( ▲ )A .3毫升B .5毫升C .6毫升D .12毫升11.“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
下图所示的结构层次中,属于组织的一项是( ▲ )每5毫升糖浆中 含扑热息痛125毫克安全用量 2-4岁6毫升 5-6岁8毫升 7-8岁 10 毫升 每天最多不超过用量的3倍每1毫升滴剂中 含扑热息痛50毫克安全用量 2-4岁?毫升 5-6岁?毫升 7-8岁 ? 毫升 每天最多不超过用量的3倍鸟类哺乳类 两栖类爬行类12.下图是某动物园的地图,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展示馆。
小静班的同学要到此动物园参观,全班分成若干组,小静这组计划依序观察青蛙、蜥蜴、蝙蝠。
下列何者是他们这组参观展示馆的顺序?( ▲ )A .甲→丁→乙B .甲→丁→丙C .丁→甲→乙D .丁→甲→丙13.在《物质的构成》一课中,老师做过这样的演示实验:先在量筒中倒入黄豆,再倒入芝麻,记下总体积V 1;再将量筒反复颠倒摇晃,记下混合后的总体积V 2。
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这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空隙”B .混合后的总体积V 2比未混合前的总体积V 1大C .混合后的总体积V 2与未混合前的总体积V 1一样大D .这只是一个类比实验,用形象的宏观现象类比不易观测的物质微观结构14.现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
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同,则( ▲ ) A .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 .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 .两杯内液体的质量一样大 D .无法确定15.夏天,小静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16.室内温度为200C ,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17.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196℃和-78.5℃。
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空气的办法来分离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1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平放后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A.等于15毫升B.大于15毫升C.小于15毫升D.操作错误无法判断19.某同学用量程为500克,最小刻度为0.2克,最小砝码为5克的托盘天平称量一铁块的质量,当调节横梁平衡后,他将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同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读出铁块的质量是76.6克。
测量结束后,他还未觉察出自己的失误,则(▲)A.铁块的实际质量是73.4克B.铁块的实际质量是75.4克C.铁块的实际质量是73.6克D.以上均不正确20.小李同学想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但他得到的却是一支没有刻度的温度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在液柱的上端对应处做了个记号A,然后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时间后也在对应的液柱上端处作一个记号B,用刻度尺测得两标记间的距离为40厘米,最后他用温度计来测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液柱所处位置距A点24厘米,则这杯水的温度是( ▲) A.20℃ B.30℃ C.40℃ D.60℃卷Ⅱ二、简答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1.如下图是小静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金属片的长度是▲。
22.右图为以前市场常用称量货物的台秤,近年来工商部门规定使用电子秤,原因是该台秤给一些不法商贩有机可乘,使顾客吃亏。
请你仔细观察该台秤,回答下列问题:(1)调零螺母的位置比正确位置向右多旋进了一些,测量值比实际值▲(填“偏大”或“偏小”)。
(2)某一不法商贩故意使用磨损非常严重的秤砣,你估计他是▲货物(填“买进”或“卖出”)。
23.泥石流做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我市有较大的影响。
2010年6月18日我市兰巨乡大赛村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造成5死1伤的重大人员伤亡。
据专家勘测此山原是林木葱茂的山林,此次为突发性陡坡面泥石流。
(1)你分析此次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是(▲)①该处地势起伏大且坡度较陡,冲刷力强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造成泥石流的直接原因③积雪融化引发泥石流④连续暴雨形成大量的水流,导致岩体崩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2)右图中泥石流来袭时的四条逃生路线中正确的是▲。
(3)请你提出一条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的方法:▲。
24.下图表示细胞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1)能观察到染色体出现明显变化的过程是图中的▲(填编号)。
(2)图中2过程表示▲。
第24题第25题25.根据上面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细嚼米饭感觉有点甜,这是因为__ ▲___腺分泌的消化液,分解了米饭。
(2)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的小肠是图中的___ ▲___(填编号)。
26.我市的山峰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且坡度较陡,以▲(填“丘陵”、“山地”或“盆地”)地形类型为主。
图为某山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等高线越▲(填“密集”或“稀疏”),表示山的坡度越缓。
图中B处等高线重叠,表示B处为▲(填“山谷”、“山脊”或“峭壁”)。
(2)图中河流的河水向▲方向流去。
27.科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下图中的几个演示实验,请你完成以下问题。
(1)甲图是说明▲;(2)老师想说明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应演示的是图▲的实验。
28.为应对近期我国周边复杂局势,我国某新型军舰在公海上进行军事训练,下表为该军舰每天的航行位置记录.请你根据下表记录内容完成下列要求.日/月1/9 2/9 3/9 4/9 5/9位置20°N150°E 15°N165°E5°N180°0°170°W10°S160°W(1)我国这次海上进行的军事训练是在▲(填大洋名称)进行。
(2)9月2日,军舰在▲半球(填“南”或“北”)和▲半球(“东”或“西”)。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29.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静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甲温度/℃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乙温度/℃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59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该晶体的熔点为▲℃;(2)当该晶体的温度为50℃时,它处于▲态。
30.为了探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某班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同学发现大瓶矿泉水的质量比小瓶矿泉水的质量大,由此认为“液体的质量可能跟液体的体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