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雅俗共赏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论雅俗共赏》课件1

《论雅俗共赏》课件1

tuì 蜕 变 (1)duì 兑 换
寒chen 碜 (2)凄cǎn 惨
huì 诲 盗 (3)huì 晦 涩
kuǎ 垮 台 (4)kuā kuā 夸夸 其谈
3.近义辨析
(1)孤注一掷·破釜沉舟 两个成语都表示“下定决心,
最后拼一下以求胜利”的意思。但是“孤注一掷”偏重在尽所
有力量做最后一次冒险行动;“破釜沉舟”侧重在有坚定信
念,坚决行动。“孤注一掷”含有贬义,“破釜沉舟”一般用
于略带褒义的句子。明确了两个词语的不同,在使用或辨别
时,结合语境语意和语句色彩就能够正确处理。
例 句 1 : 他 想 了 又 想 , 最 后 下 定 决 心 , 觉 得 现 在破只釜有
_沉__舟___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为 “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 任 教 。 上 大 学 时 , 朱 自 清 开 始 创 作 新 诗 , 1923 年 发 表 的 长 诗 《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5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创 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 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朱自清因为反 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参加了拒绝接受美国救济粮的运动。 同年,因贫病在北平逝世。毛泽东评价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著有诗歌散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2)虚妄荒:诞__无__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尘相:当__于__现__在__的__“__寒__碜__”__。__本__文___中__是__丢__脸__、_____ 不体面的意思。
(4)雅俗共赏文:化_高__的__人__和__文__化__低__的__人__都__能__欣__赏__。_______ (5)出奇制胜用:奇_兵__或__奇__计__战__胜__敌__人__。__比__喻__用__对__方___意__想__ 不到的方法来取胜。

【高中语文】论雅俗共赏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论雅俗共赏ppt精品课件

找出标注社会发展的词语:
唐以前


宋以后
2 找出简述每个朝代社会发 展特点的句子。 3 找出文中出现的每个人物及 他们生活的时代的特点。
4 找出每部作品、每种文体 出现的时代及特点的句子。
填写表格,了解雅俗共赏的历史发展 从上节课填写表格的过程中,你能得出 那些认识?
(1)文学的雅俗共赏由社会和其自身两方面原 因决定。 (2)雅俗共赏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广大的群众。 (3)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有宾主之分; “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 (4)要达到雅与俗“共赏”,贯彻“文艺是为 大众”的原则,雅士需要理会迁就“俗”的趣味, 而俗士也需要学习,享受,蜕变。 (5)《西厢记》和《水浒传》是雅俗共赏的典 范作品。
朱自清的一生, 是从作家到学者的一 生,在他有限的生命 中,他始终把自己的 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 和鉴赏活动紧紧联系 在一起,身后留下著 作二十余种,约二百 万言,这是留给后人 的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宝贵财富。
“雅俗共赏”是一个在文艺界出现 频率很高的词。孰雅孰俗,以什 么为界限,雅与俗能否真正平等, 历来争论不休。读过朱自清先生 的《论雅俗共赏》,你会豁然开 朗。用他给我们的思维钥匙,开 启我们的疑难之锁,相信会有所 收获。
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 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 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 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 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 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 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 日于北平病逝。 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 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 给予称赞,赞扬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 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 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 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 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 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 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
看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雅俗之争
; / 散热器十大品牌
joq270fhk
比其它品牌啤酒高出0.10P,但却不能小窥这0.10P,它恰恰给经销商和消费者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8.10P花开啤酒要比 其它品牌啤酒更高、比它强、比它好。具体体现在三点:一是浓度比其它品牌啤酒“高一点”;二是添加了焦香麦芽,赋予了 啤酒淡淡的麦芽香,比原来80P啤酒风味口感上更胜一筹;三是商标做了全新设计,它将蔚蓝的天空、奔腾的长江、展翅翱翔 在祖国大地上的雄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因此8.10P啤酒代表的是更高、更强、更好。这个想法得 到了销售人员的赞同。果然8.10P花开啤酒一推向市场,不论是外包装,还是内在品质上立即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成了消费 者最喜爱的啤酒,销量直线上升。捷报频传,就在同年7月,一条石破天惊的爆炸性新闻震惊了当地新闻界。为加大宣传力度, 提升花开啤酒在南京市场上的知名度,市场部在南京市场举办了一次啤酒品评活动。把南京市场上销售的50种国内外名牌啤酒 全部摆在一起,酒瓶全部用布套封起来,消费者在不知道品牌的情况下,品评各品牌啤酒,根据各自的喜爱程度打分,打分结 果在活动结束时当场统计宣布,得分越高,表示越受消费者青睐。结果花开王牌酒——花开特供和世界上著名的品牌啤酒得分 并列第一,这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花开人要把啤酒做得更好的信心与决心,也说明了中国人还是喜欢中国的花开啤酒,同时也 增强了国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勇夺第一的决心。2004年是一个巨大的丰收年,花开啤酒年销量达8.4万吨,利税3600多万元, 一跃成为海涛州十大支柱企业。花开啤酒又重新振作起来了,它就像一只像涅槃重生的雄鹰,再一次展翅在祖国的蓝天下,搏 击长空,大展宏图。然而,后事难料,花开啤酒挣脱了“非典”恶魔的牢笼,刚刚展翅高飞,结果又掉进了人为设计的罪恶陷 阱。花开啤酒又将面临着一场生死磨难,残酷的结果又是怎么样呢?花开啤酒是死是活?3甩开膀子 大干一场(二)|7月中旬, 市场上花开啤酒销售异常火爆,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包装车间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进行生产,却又面 临啤酒瓶来不及供应的难题。虽然瓶场职工在凌晨4点多就已经开始拾瓶了,但还是来不及,每天仍缺少一个班的瓶子供应量。 常宏义兴冲冲地跑到赵树春办公室报喜,他平生第一次在领导前面开了一个玩笑:“赵总,大事„„不好了! ”赵树春看着他 的样子,笑道:“什么大事不好了,难道是鬼子又进了村子吗?”常宏义乐滋滋地说:“鬼子倒是„„没有进村,而是天大的 喜事。现在每天„„啤酒的销售量„„达到700多吨,生产都来不及了,市场已经„„出现脱货现象,啤酒不够销了。所以, 大事„„不好了!”他说话

《论雅俗共赏》课件

《论雅俗共赏》课件

文体知识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 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 它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 影视评论等。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 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 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 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 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 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 评文学作品本身。
作者简介
整体感知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 华,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 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 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 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 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 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 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整体思路
研读课文
1.孟子有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 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文中用这 句话有什么用意? 【提示】这句话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人情不相 远;就文章而论,人们在欣赏方面也有许多相通之 处。无论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就 会逐渐地趋向普遍化,而走上雅俗共赏的路子。
第一单元
1 论 雅 俗 共 赏
1 情境导入 2 学习目标 3 整体感知 4 研读课文 5 课文小结 6 布置作业
情境导入
胡适写过一首关于文字的打油诗:“文字没有雅 俗,却有死活可道。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古人 叫作至,今人叫作到;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本 来同一字,声音少许变了。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 胡闹?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 吊;古名虽未必佳,今名又何尝少妙?至于古人乘 舆,今人坐轿;古人加冠束帻,今人但知戴俗文学被普遍接 受,而是说雅文学或俗文学在文学规律自身的作用下 而逐步融合,雅文学可能会俗化,俗文学又可能逐渐 雅化。

高中语文 1.1 论雅俗共赏课件 语文版必修5

高中语文 1.1 论雅俗共赏课件 语文版必修5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却以描绘荷 花的风神而著称。上片写所感、所闻、所见。首四句写时间与季节的 特点,看似平常,实则用笔不苟。下片写对故乡的怀念。前四句是思归, 换头两句故作推宕。词笔由实转虚,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 出深沉的乡愁。下片抒情,叙写梦境,情中见景,并以逆挽手法呼应起句, 补足“水面清圆”的画面。这首词写的不外是荷花以及与荷花有关的事, 但词人善用烘托,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本词以荷花为焦点,并从 这一点上散射开来,最后又集中在这一点上加以收束。全词可分四层, 上片前四句是一层,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后三句多侧面刻画荷花 的风神。下片前四句是一层,分别叠印出“吴门”与“长安”两个不同的地 点。后三句又以“梦入芙蓉浦”把前几层散射出的侧面加以归结、收束。 周邦彦既未用典,也未化用前人的诗句,而主要是用从生活中提炼出的 词语,准确而又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神,抒写了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 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第一单元 沿波而讨源
“沿波而讨源”,这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作《文赋》中的一句话,原是讲 文学创作的。字面的意思是沿着水波而探得水源。教材借用这句话,赋 予了它新的含意。“波”,指各种文艺及文艺现象,“源”,指文艺的本质。“沿 波而讨源”就是要从文艺的各种现象来探求文艺的本质,以此提示本单 元课文的内容。本单元编选的课文均为文艺评论方面的文章,极富魅力: 文思与文采双美,理趣与情趣兼容,在娓娓道来中阐发灼见,在纵横捭阖 中涉笔成趣。 《论雅俗共赏》通过对“雅俗共赏”的文学现象以及这种现象的发展进 行了宏观的评价。文章体现了作者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独特见解:中国 文学是从士人文化走向市民文化的过程。《谈中国诗》主要运用了比 较方法对中西诗歌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论述、评价。运用了众多比 喻,形象、生动、幽默,在谈笑风生中结束全文,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 象。《读<鲁滨孙漂流记>》写的是如何具体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伍尔 夫在文中独具慧眼地提出解读小说的一种方法——“掌握这位小说家 的透视法”,并且比较分析了作家透视法与读者透视法之间的关系。

论雅俗共赏精选教学PPT课件

论雅俗共赏精选教学PPT课件

答案:文章剖析了上层社会的“雅”和下层社会的“俗”之 间相互调和又相互排斥的辩证关系,一针见血地指出“‘雅 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 ‘俗不伤雅’,更可见出这种宾主之分”。提出了“‘雅俗 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 主”;“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 谓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这 样一些鞭辟入里的见解。
【解析】文章开篇由《雪朝》写起,目的是体现朱自清当年 的文风特征;从文中可以看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是作者阐 明的观点。 答案:真正能把那种朴质的精神保持下来,不但应用在诗上, 而且应用在散文上以及做人的态度上的,据我所知,怕只有 朱自清先生吧。
10.文章用了三个方面的事例来写朱先生待人的“公平,没 有偏见”。除概括事例以外,其他两个是具体事例,请简要 概括这两个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选B。A项,“八个因素都突出”的结果就是没有短 板,不符合语段表达的意思。C项,内容正确,但与上文衔 接不恰当,因为重点只是落在“长板”上,没有扣住“短板 效应”。D项,所有的因素都欠缺,就没有什么长板、短板 了,与语段表达的意思不符合。
二、课内阅读 阅读课文,回答5~8题。 5.“可是这是雅人跟俗人或俗人跟雅人一同在欣赏,那欣赏 的大概不会还是‘奇文’罢”一句中的“大概”是否可以用 “应该”替换?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 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 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 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 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 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 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 日于北平病逝。 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 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 给予称赞,赞扬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 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 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 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 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 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 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1898年11 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移居江苏扬州,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 著名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一样,他幼读私塾,后入江苏 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毕业。同年入北京大学哲 学系,1920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杭州第一师范、 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 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春晖中学等 校任教,1925年8月,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 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1931年到英国 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们生活中有没有雅俗之争
螺蛳粉 螺蛳粉
vzg79wcv
无存恐怕已经是确信无疑的事情了。而回家探亲的张老乡还全然不知道这里已经遭受到如此大的灾难,还在兴致勃勃地准备携家眷前来 呢。即使听到这里已经遭难的消息时,大概也已经是在南下的途中了。如果他一定要来看个究竟,到时候全家人可如何在这个遭受了如 此大劫难的汉口镇上落脚啊!想到这些,耿老爹不禁潸然泪下。大水退去之后,耿家父子们首先是清理开楼梯,然后下得楼来将门里的 淤泥铲开一个空间。打开门后,再将一楼内地板上和窗台上的淤泥全部清理到门外面的路边儿上。最后,耿英拿钥匙好不容易打开抽屉 上的小锁子,用力拉开抽屉将零用的散碎银子和铜板全部取出来,用一小块布包了拿到楼上清理干净。只可惜了多半店铺的粮油米面, 全部都给毁掉了。再继续清理到小院儿里,发现驴和平车,以及简易车棚早已没了踪影,而且水井已经被浑水倒灌,恐怕在短期内不能 再用了。说起来,耿家父子四人应该是很幸运的了。无情的洪水虽然冲走了立下汗马功劳的毛驴和平车,损失了一楼店铺内所有的粮油 米面,但四个人全都安然无恙,而且手里还尚有一些银两,不至于两手空空的。此外,二楼上还存有一些粮油米面和一大水缸的饮用水, 勉强维持几日问题还不算太大。接下来的几天,幸存下来的一些人开始清理街道,而更多的人则已经在准备或开始纷纷外逃了。原来, 这次长江决堤只发生在北岸,南岸一点儿没有受到损害,这些人是准备渡江南下谋生的。前思后想一番之后,耿老爹和三个孩子商量: “这场大水,已经使周围数百里今年不可能再有多少收成了,而且镇上的人口也损失了一大半。看来,咱们的粮油零售店已经不可能在 这里继续维持下去了。我想啊,现在唯一的办法只能是过江去再做打算了。”耿正兄妹三人面面相觑。听爹爹说得在理,都点头称是。 于是,耿老爹当即拍板:“事不宜迟,那我们及早准备动身。”没有了毛驴和平车,耿老爹和耿正只能四处寻找扁担和箩筐。但是,在 这场罕见的大洪灾之后,偌大的汉口镇已经被洗劫一空,像扁担和箩筐这一类的家伙什儿,大多已经随着洪水漂走了。父子俩人转了大 半天,好不容易才寻得一副,耿老爹不惜重金买了下来。由于小二楼的房主已经在这场大洪灾中遇难了,所以,耿老爹不需要交涉退房 事宜,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抬腿走人即可。想到张老乡在临别时曾经说,待十一月里返回来之后要亲自到店铺送书信来,耿老爹的心里一 阵阵作痛。他找出纸墨和笔,为张老乡写了一纸留言贴在门上。尽管明知张老乡即使真得返回汉口镇,也是百日之后的事情了。这期间 风吹日晒雨淋的,加上楼房易主,张老乡到时候能够看到留言的机会是极小的,但耿老爹还是很认真地写了。耿老爹在留言上仔细说明, 自己在这里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看看我们生活中有没有雅俗之争

/chanlun108ke/ 缠论108课
rtz63qts
情况和时他的表情变化,调整针灸穴位的组配、下针的力道和用针的时间,以及艾柱熏烤的强度。细心的华老郎中发现,耿老 爹对百会穴位非常敏感,只要银针一刺入那个穴位,耿老爹就会出现非常剧烈的全身反应,这就更加坚定了他能够完全治愈耿 老爹这个顽疾的信心。不过,华老郎中也曾经犹豫不决。这位经验丰富的老先生非常明白,此穴位强刺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搞不好会适得其反,以后若再想治愈就没有可能了。纵观整个过程和所取得的疗效以及耿老爹的身体状况,华老郎中经过反复 考虑之后认为,胜算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一些的,于是决定走一步险棋试试!那天晚饭后,华老郎中请李长善夫妇也到这边屋子 里来,一起见证这个既让人欣喜若狂,更会让人痛苦不堪的时刻。因为老先生自信,耿老爹认出来李家三兄妹并非自己亲生骨 肉的时刻就要到来了!想到耿老爹将不得不无奈地接受已经永远失去了三个亲生骨肉的残酷现实,华老郎中的心里也不由地涌 上了万箭穿心般的痛,但没有法子啊,他是一名医匠,别无选择„„关键一刻的就要开始了。耿老爹按照华老郎中的吩咐,闭 目端坐在一把舒适的大椅子上,平心静气地等待老先生下针,李长善夫妇和尚文、尚英、尚武都屏息站在周围瞪大眼睛注视着。 因为他们都已经知道,耿老爹很快就要认出来李家三兄妹并非自己的亲生骨肉了,所以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紧张。只见华老郎中 缓缓地挪步来到耿老爹的身后,先是舒展双臂做了一个深呼吸,接着再活动活动手臂和十指,然后用棉球蘸了白酒反复擦拭耿 老爹的百会穴位。最后,轻轻拿起一根长长的银针放在点着了的白酒灯火苗上穿插三个来回,然后屏息凝神,将这根长长的银 针徐徐刺入耿老爹的百会穴„„突然,耿老爹浑身上下一阵猛烈的震颤„„华老郎中将银针留在穴位内,双手轻轻扶住耿老爹 肩膀,用一种少见的沧桑之音,缓缓地说:“大善人啊,你不要睁眼,莫要惊慌,也不要说话,慢慢地回想吧„„你的三个骨 肉孩儿,他们都在看着你哪„„”在耿老爹的脑海里,出现的是可爱的尚文、尚英和尚武„„他教他们认字„„他们围在他身 边听他唱曲儿„„看到耿老爹慢慢放松了,华老郎中腾出右手,轻轻地转动留在穴位内的那根长长的银针,耿老爹浑身上下又 是一阵猛烈的震颤„„华老郎中再次用天籁般的沧桑之音,缓缓地说:“大善人啊,听我的话,不要睁眼,莫要惊慌,也不要 说话,慢慢地回想吧„„你的正儿、英子、小直子,他们从小由你和妻子亲自带大,你教他们说话,唱歌,给他们讲故事„„ 经常带他们去喜欢的地方玩耍„„”这时候,在耿老爹的脑海里恍惚出现了耿正、耿英、耿直小时候的模样,他教他们认字读 书,给他们讲故事,教他们吹笛子拉二胡„„他带他们去镇南边的

高三语文论雅俗共赏(2019年11月整理)PPT课件

高三语文论雅俗共赏(2019年11月整理)PPT课件

影》。1924年12月《踪迹》结集出版之后,朱自清
的创作足迹,开始由诗歌转向散文, 1928年出版
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这一时期,他还写下了
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背影》、《荷塘月色》
等。
.
3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 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 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 给予称赞,赞扬他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
.
6
朱自清的一生,
是从作家到学者的一
生,在他有限的生命
中,他始终把自己的
研究工作与文学创作
和鉴赏活动紧紧联系
在一起,身后留下著
作二十余种,约二百
万言,这是留给后人
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学系。
战胜利后,
朱自清随清华大学复员回到北平,1948年8于北平
病逝。
朱自清早年创作起步于新诗。1922年,他同俞
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
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
《毁灭》,1926年10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
.
5
1946年回到清华,胃病更加恶化,他抱病完 成了《论雅俗共赏》、《语文影响及其它》等著 述。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 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1948年6月, 他签名抗议美国扶日,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在 严重的营养不良之下,拖了十几年的病体再也经 受不住煎熬,1948年8月 6日,胃病复发,8月12 日于北平病逝。
的取之不尽、用之不
竭的宝贵财富。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语文:1.1《论雅俗共赏》课件(1)(语文版必修5)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1898年11 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移居江苏扬州,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 著名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一样,他幼读私塾,后入江苏 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毕业。同年入北京大学哲 学系,1920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杭州第一师范、 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 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春晖中学等 校任教,1925年8月,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 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1931年到英国 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 学系。
看看我们生活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没有雅俗之争
拼装地板:/ 拼装地板
vdg06wgv
小笸箩小兰花儿烟丝大约倒一半过去,说:“俺这一走得几年儿才能回来呢,这些烟丝放着走味儿,你们俩记着端回去抽了 哇!”耿憨说:“怎么,难道说你这出去做事就不准备再抽烟了?”耿老爹说:“不再抽了!俺担心一身烟味儿,会影响生意 呢,再说俺本来也就没有多大的烟瘾。”董家成说:“不再抽了也好,是有人不喜欢闻这烟味儿的。俺那边的几个娃娃就很不 喜欢俺抽这东西,可俺真还有点儿戒不了呢。”于是,董家成和耿憨各自从小笸箩里装上一锅子烟丝,耿老爹用自己的烟锅子 给他们对着了以后,磕掉残渣自己也再重新装上一锅子。旁边的耿憨伸过来烟锅子给他对着了。如此,三个人就较劲儿似地 “哧溜哧溜”抽了起来。且说仍然还坐在八仙桌边上的三个女人,这个时候她们越发哭得稀里哗啦的了,而三个男人也不管她 们,只顾一锅接一锅地闷头抽烟。直到大半个院子里都弥漫起了呛人的烟雾,董家成这才开口说:“俺和憨子商量好了,明儿 个早上送你们一程!”耿老爹连连摆手说:“千万别送,俺就怕人送。俺年轻的时候出门在外时,不管走多长时间,一想起来 老爹老娘送别时的眼泪,俺就闹心。”耿憨问:“驴车草料什么的可都备好了?”耿老爹非常爽快地说:“一切都准备好了。 你们记着,谁也不准出来送!兰儿和她娘俺也不会让她们出门儿送的。俺们爷儿四个一起走,热闹着呢!”耿憨犹犹豫豫地看 着耿老爹,猛吸一口以后拿开烟嘴张张嘴,但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再扭头望望董家成,看他还不说话,就悄悄推一推他的膝盖。 董家成明白他的意思,知道该是自己提起这件事儿了。于是,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对耿老爹说:“俺和憨子还说了,你们 父子这一趟还不知道要走多远呢,就这路途上的花费,估计也得老不少呢。没多有少,俺们两家都应该给你们添点儿哇。可憨 子说,他本来早就有这个想法了,可就怕你这个倔强的脾气,不敢和你说呢。”耿憨赶快接着董家成的话诚恳地说:“你知道 的,俺那边粉坊里这几年有些赚头的,积攒了一些银子呢。你就不要倔了,俺给你们添点儿哇,作为盘缠,路上也好宽裕一些 的!家成哥他就不要添了,他光是种那些个地,能有多少进项哇!”转头又对董家成说:“俺们都知道,你这会儿是想给添也 没得添,你们家前几年拆盖房子的亏空,如今已经补上就很不错了呢。”董家成说:“没有多的也应该有少的哇!俺昨儿个去 岳丈家看望老人的时候,已经向大舅子借了一些回来。娃娃们眼见着长大了,俺这困难也只是暂时性的,一点儿不碍事。这老 话不是常说嘛,‘好出门儿不如歹在家’!俺们在家里的人,有什么困难都好说哇。”听了老哥儿俩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耿 老爹内心里虽然非常感激,但他依然是连摇头带摆

论雅俗共赏ppt1

论雅俗共赏ppt1
首段 标题 尾段
雅俗不共赏 雅俗共赏 无雅俗只共赏
4
2.关注关键词句,把握论述思路。
雅 俗 共 赏 的 历 史 发 展 社会外因 唐以前 文学内因 士民分界严格 奇疑
社会外因
唐 文学内因 社会外因 文学内因 社会外因
门第垮台、士民分化 有趣、口语化
印刷术发达、道家讲学 有趣、口语如说话 新文化、大众语运动 接近口语、白化
6
3、揣摩关键词句,品析论述语言 ⑤王侯将相早就没有种了,读书人到了 这时候也没有种了;只要家里能勉强供 给一些,自己有些天分,又肯用功,就 是个“读书种子”。 ⑥成群俗士蜂拥而上,逼得原来的雅士 不得不理会到甚至迁就着他们的趣味。 ⑦大家直到现在都还在哼着那些粗俗的 戏词,所以雅化难以下手。
7
作业:
5

宋以后 文学内因
3、揣摩关键词句,品析论述语言 ①“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 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 ②从语气看来,似乎雅人多少得理会到甚 至迁就着俗人的样子。 ③虽然没什么地位,却总是“雅俗共赏” 的玩意儿。 ④这些知识阶级跟从前的读书人不大一样, 包括了更多的从民间来的分子,他们渐渐 跟统治者拆伙而走向民间。
朱 自 清

论 雅 俗 共 赏
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雅俗共赏观。 2.梳理论述思路和结构。 3.品味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是对文艺作品、文 艺现象、以及作家、艺术家 的创作活动发表评价性意见, 探索文艺规律的文章。从文 体归类说,文艺评论属于议 论文。
3
课文探究
1.寻找关键词句,明确论述问题。
央视春晚上,小沈阳凭借《不差钱》一炮 走红。当小沈阳在中国家喻户晓、粉丝无数时,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称小沈阳是“最低俗的 中国人”。你怎么看呢?请从雅俗共赏的角度 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观点明确,论述 有力,辩证思考,百字左右) Email:lxyan_75@ QQ:20813733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1课《论雅俗共赏》ppt课件4

语文版语文必修五第1课《论雅俗共赏》ppt课件4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从这时起,朱自清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中国古 典诗歌的教学与研究上,同时写作了不少杂 文、书评,并陆续仍有散文集出版。
抗战期间,由于昆明物价飞涨,家庭人 口多,花费大,入不敷出,生活极为困苦, 朱自清得了胃病,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他 仍日以继夜工作,进入了高产创作时期,先 后有《伦敦杂记》、《新诗杂话》、《诗言 志辨》、《经典常谈》等著作问世。
门宴上的刘邦似乎只是小人,听听汉家小儿高唱“大风起兮云飞
扬”便热血沸腾,可历史的车轮证明了刘邦比项羽更能成就一番
大业。是他主张张骞扶着驼铃走向了大漠,是他让卫青挥动旌旗
舞向了大漠的飞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他们都是英雄,皆有意气,是意气二字所有义项不同,楚
王的意气用事,与汉王的意气风发。(对比论证)
• 在汉朝的朝堂之上,说过汉王刘邦,我们便不能不 谈韩信与司马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1898年11 月22日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后移居江苏扬州, 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 著名学者。
与其同时代人一样,他幼读私塾,后入江苏 省立第八中学,1916年毕业。同年入北京大学哲 学系,1920年毕业。毕业后曾在杭州第一师范、 吴凇中国公学、台州浙江省第六师范、温州浙江 第十中学、宁波浙江省立第四中学、春晖中学等 校任教,1925年8月,受聘为清华学校中文教授。 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1931年到英国 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yí) 参.差.(cēn cī) (2)多音字
恪.守(kè)
譬.如(pì)
勉强.qiǎnɡ 强倔强.jiànɡ
坚强.qiánɡ
禅禅禅..宗让cshháànn 率草 效率 率. .slǜhuài
二、字形辨认 雅雅俗共赏 稚幼稚 凝凝结 疑疑问 拆拆伙 诉诉说 譬譬如 壁壁垒
籍祖籍 藉狼藉 脱脱离 蜕蜕变 颐颐和园 熙熙熙攘攘 赏欣赏 偿赔偿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乔的作品。此 诗是写作者游历边塞的所见所闻。首联写边塞 军旅生活的安宁,征人安闲无事,前一句中的 “断”,将角声音韵之美和音域之广传神地表 现了出来;后一句中的“倚”字,则微妙地传 达出边关安宁、征人无事的神旨。颔联虚写昭 君墓秋来依然春风吹拂,梁州边城一派日丽平 和,再次申述民族团结,边防安定;颈联极言
五、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字佩弦,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 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 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 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 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
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 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 究会。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作品有诗文集 《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 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__朱__自__清__ _文__集__》__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 士,毛泽东称颂其“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 概”,热烈赞扬其“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 高尚气节。
广漠边塞无蕃兵阻扰,游客到这里观光,反复 渲染和平景象。尾联抒写作者“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的民族团结的心愿。全诗意境高 阔而深远,气韵直贯而又抑扬顿挫,读来回肠 荡气,韵味无穷。 【思考】 首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 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六、整体预知
课堂互动探究
[文脉·探究] 1.孟子有云:“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 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 焉。”文中用这句话有什么用意? 【提示】 这句话说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 人情不相远;就文章而论,人们在欣赏方面也 有许多相通之处。无论是雅文学还是俗文学, 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会逐渐地趋向普遍化,
2.资料链接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 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 动。它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 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__学__作__品__(小说、诗歌、散文、 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
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 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 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 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 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 身。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这个 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 品要有总评价。
四、词语释义 ①雅俗共赏:_文__化__高__的__人__和__文__化__低__的__人__都__能__ _欣__赏__。 ②出奇制胜:_用__奇__兵__或__奇__计__战__胜__敌__人__,__比__喻__ _用__对__方__意__想__不__到__的__方__法__来__取__胜__。 ③蜂拥而上:_像__蜂__群__似__的__拥__挤__着__冲__上__去__。 ④分水岭:_两__个__流__域__分__界__的__山__脊__或__高__原__。__比___ _喻__不__同__事__物__的__主__要__分__界___。
三、词语辨析 (1)凝结·凝聚 凝结:指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 凝聚:①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②聚集; 积聚。 例:①广州亚运会的圆满成功,离不开广大志 愿者的无私奉献,_凝__结__着广大志愿者的辛勤 劳动。②印尼上海江浙同乡会银会组织为了进 一步_凝__聚__乡亲们彼此间情谊,加强团结,互 助友爱,于12月4日中午12时,在椰城海港餐 厅举行每月聚餐一次的联欢会。
⑤一本正经:形__容__很__规__矩__,__很__庄__重___。 ⑥参差错落:_长__短__、__高__低__、__大__小__不__齐___。 ⑦俗不可耐:_庸__俗__得__让__人__无__法__忍__受__。 ⑧气盛言宜:_文__章__的__气__势__盛__大__,__言__辞__得__当___。
而走上雅俗共赏的路子。当然并不是雅文学被 普遍接受,或是俗文学被普遍接受,而是说雅 文学或俗文学在文学规律自身的作用下而逐步 融合,雅文学可能会俗化,俗文学又可能逐渐 雅化。
2.“‘通俗化’还分别雅俗,还是‘雅俗共 赏’的路,大众化却更进一步要达到那没有雅 俗之分,只有‘共赏’的局面。这大概也会是 所谓由量变到质变罢。”这句话放在文章的末 尾,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提示】 在二十世纪初期这个新时代,出现 新一轮雅俗之别。新文化以及新文学尽管以平 民化为方向,背叛了传统的贵族文化和贵族文 学,但却形成了新的雅文化和雅文学,对大众
(2)迁就·妥协 迁就:降格相就,曲意迎合,一般是长辈对晚 辈,后面带宾语。妥协:用让步的方式避免冲 突或争执,指在冲突双方互相让步的过程中以 达到一种协议的局面。 例:如果美国继续采取无动于衷的态度,国民 政府可能会同日本_妥__协__,或者_迁__就__苏联的要 求,而苏联已经开始向国民政府提供贷款和装 备。
第1课 论雅俗共赏
诗海探珠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 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 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 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 长愿向南流。
【注】 ①唐朝自肃宗以后,河西、陇右一 带长期为吐蕃所占。大中十一年,吐蕃将尚 延心以河湟降唐,其地又全归唐朝所有。自 此,唐代西部边塞地区才又出现一度和平安 定的局面。

1 课
课堂互动探究论写作素材积累雅俗 共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垮.台(kuǎ) 李翊.(yì) 诲.盗(huì) 绅.士(shēn)
蜕.变(tuì) 柳耆.卿(qí) 寒碜.(chen) 禅.宗(chán)
陈寅恪.(kè) 两橛.(jué) 迁.就(qiān) 虚妄.(wàn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