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2020年人教统编浙江专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课件湘教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浙江专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浙江专版必修3: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应用领域或专题
环_境___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_洋___遥 感、地_质___遥感、农业遥感、林_业___遥感等
航天遥感
遥感 平台 及高

位于大气层外的卫星 、宇宙飞船等,高度 大于80 km
比例尺最小,覆盖率 成像 最大,概括性强,具 特点 有宏观的特性;多为
多波段成像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 主要 空限制,动态性好, 优点 适合对某地区连续观
等监测
应用原理
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 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 析,可以动态监测环 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 发生,预测其发展变 化趋势
察,周期性好
航空遥感
大气层内飞行的各 类飞机、飞艇、气 球等,高度小于
20 km
比例尺中等,画面 清晰,分辨率高, 可以对垂直点地物 清晰成像;多为单 一波段成像
机动性强,可根据 主题选择传感器、 飞行高度、飞行区 域
近地遥感
三角架、遥感 塔、遥感车( 船)、建筑物 的顶部等
比例尺最大, 覆盖率最小, 画面最清晰; 多为单一波段 成像
2020—2021学年高中地 理浙江专版必修3:第三 章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
应用
2020/9/15
分类依据
遥感平台的高度
传感器是否主动向观 测目标发射电磁波
主要类型 ____遥感 ____遥感 近地遥感
______遥感和______遥感
分类依据
主要类型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紫__外__遥感、可__见__光__遥感、红_外____遥感、微 波遥感、多谱段遥感等
灵活机动,费 用较低,适合 小范围探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意义
遥感在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 有利于人们了 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 解环境变化, 环境监测 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 使环境得到保 大气污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护和改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A 数字地球系统 B 遥感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
2 通过手持信号接收机,救援队可以不断的 得知遇险人员的位置,并很快到达遇险人 员所在地,这主要是利用了GPS技术的哪 一特征?
A 全天候 B 连续性 C 全能性 D 全球性
自学指导 时间:6分钟
快速阅读P10-P12边读边划边 思考以下问题:
2 试描述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的含义、工作原理及特点;
3 试说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 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的应用
4 结合课本完成练习册自主归纳 部分
一 遥感(RS) 1 RS概念
在航空器上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 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 知.
2 遥感技术过程
一、遥感技术的原理
遥卫电感星磁波地,物并在且不不断同地物吸体收的、电发磁射波(特辐性射不)同和。反射
--------空间分析------- 表达
由不同图层构成的地理信息
社会因素 植物分布 工程地质 土地利用现状 基本情况
……构成全部状况的研究
富士山地区的三维数字地形图 泰山三维数字地形图
4 应用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到了包括资源 管理、自动制图、设施管理、城市和 区域的规划、人口和商业管理、交通 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教育、军事等 九大类别的一百多个领域。在美国及 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遍及 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灾害预测、投 资评价、城市规划建设、政府管理等 众多领域。
GPS所覆盖和服务的空间范围,遍及地球 上的每一个角落。
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气象气候条件下,都能 提供服务
GPS能够连续不断地提供定位导航服务
实时性 GPS提供的信息是瞬间的、同步的,不是 历史的、过时的
4 GP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2020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用途广泛 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
侦察等许多领域
2.遥感工作过程 (1)传感器 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传感器是一种接收、记录目标物 电磁波特征的仪器。
(2)工作过程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传感器
直接获得目标物信息的仪器,用以测量和记录目标物反射或 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和特性,是遥感技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 关键技术装备。针对不同的应用和波段范围,人们已经研究出很 多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物体在可见光、红外线和微波范围内的 电磁辐射。传感器会把这些电磁辐射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原始 图像。原始图像被地面站接收后,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处理,才 能提供给不同的用户使用。
①对蓝、绿光难 以吸收;②对近 红外波段吸收能 力很强;③水体 中的杂质对吸收 能力会造成影响
彩色 航空片
①呈蓝 绿色的 封闭区 域;② 有时会 有白色 和黑色 的污染 物
黑白近 红外遥 感片
①呈深 色,以深 灰和黑 色为主; ②污水 颜色会 相对较 浅
彩色近红外 遥感片
①呈深色, 以黑色和蓝 灰色为主; ②污水多呈 青色甚至黄 色
红外 遥感片
①在早 晨为浅 色;②在 夜晚为 深色
地物 类型
植被
吸收和反射 彩色 电磁波的特性 航空片
①对可见光吸收 强烈,反射绿光; ②对近红外波反 ①多为 射强烈;③不同 绿色, 植物的反射能力 成片分 与其叶绿素含量 布;② 有关;④不同季 颜色随 节植物因叶绿素 季节变 含量变化使得反 化很大 射能力也发生变 化
遥感探测的范围与精度,因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高度 的不同而不同: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 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的感知”,遥感技术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
统,远距离获取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并根据电 磁波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应用的技术。
新知1
遥感
1.遥感技术的优点
活动一:比较人工实地调查与利用遥感技术调查,哪一 种获取资料和信息的方法更好? 人工实地调查 花费时间 时效性 多 差(慢)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少 好(快)
新知1
遥感
3.遥感的分类
新知1
遥感
3.遥感的分类
热红外遥感,指通过红外敏感元件,探测物体的热辐射能量, 显示目标的辐射温度或热场图象的遥感技术的统称。遥感814微米波段范围。地物在常温(约300K)下热辐射的绝大部分 能量位于此波段,在此波段地物的热辐射能量,大于太阳的 反射能量。热红外遥感具有昼夜工作的能力。 微波遥感,指利用波长1-1000毫米电磁波遥感的统称。通过 接收地面物体发射的微波辐射能量,或接收遥感仪器本身发 出的电磁波束的回波信号,对物体进行探测、识别和分析。 微波遥感的特点是对云层、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 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又能夜以继日地全天候工作。
2.遥感技术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 2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传感器获取电磁波,并以影 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 传感器传输信息
地物反射或辐射电磁波
地面站对信息进行处理、 判读、校正、分析
制作专题地图,供用户应用
新知1
遥感
2.遥感技术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遥感 卫星 地物在不断地吸收、发射(辐射)和反射电磁波,
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不同。
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装 置,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地物发射的电磁 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树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

(2)遥感的关键装置——传感器 (3)工作流程
2.遥感探测与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 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 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需要注意的是,遥感对地物的分 辨率除与飞行高度有关外,还与传感器的性能有关。
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源状况并及时更
农作物估产等
新信息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 有助于防灾减灾
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们了解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 环境变化,使环境
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 得到保护和改善
工程建设 及规划
其他
有利于人们全面准确地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
3.按分辨率由高到低排列这三幅图,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图 A>图 B>图 C B.图 C>图 A>图 B C.图 B>图 A>图 C D.图 C>图 B>图 A 4.分辨率、像元、影像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 A.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B.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清晰 C.像元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模糊 D.像元越少,分辨率越高,影像越模糊
二、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1.应用领域: □01 矿产 资源和 □02 水 资源的调查、农作物
的估产、 □03 全球气候变化
的观测、 □04 灾害 监测、重大工
程的建设等。
2.遥感技术应用于资源普查的优势:可以 □05 全面系统 况,对信息进行 □06 及时更新 。
地提供资源状
三、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案中图版必修3

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遥感的概念及工作原理。

2.结合实例,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重点)3.能够简单解读遥感影像图,并运用遥感影像解答问题。

(难)点1.遥感(1)概念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遥感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工作过程(4)遥感影像①组成:像元,是遥感影像上的最小单元。

②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分辨率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

③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作用①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②在资源普查中的优势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而且还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①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a.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

b.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c.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②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a.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b.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

(1)在航天遥感中,卫星轨道越高,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

( )(2)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定位。

( )(3)遥感技术只能区分水体是否污染,但不能判断污染的程度。

( )(4)遥感卫星监测沙尘暴具有范围广、时效慢、精度高的特点。

( )(5)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遥感主要应用于( )①资源普查②GDP增长预测③环境监测④自然灾害监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提示:(1)×卫星轨道越高,图像分辨越低。

(2)×遥感是获取信息,不能处理地理信息。

(3)×不同污染程度的水体其光谱特征有别,遥感技术可以区分开来。

2019年最新-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精品课件中图版必修3-精选文档

2019年最新-2019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精品课件中图版必修3-精选文档

【解析】 以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为背景 考查对遥感的概念、特点及工作原理的理解。遥 感是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 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其“感知”的原 理是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 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第(1)题,图示遥感所用的运载工具是飞机,采用 成像对物体感知,由于距地面近又利用成像技术, 故分辨率较高。第(2)题,考查遥感的原理,由图 可知传感器接收的是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 【答案】 (1)飞机 成像 高 (2)地物反射或辐 射的电磁波 有太阳辐射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 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也各 不相同
例1 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技术所用的运载工 具是_______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 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 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_______(高 或低)的。 (2)在B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____, 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 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课标领航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 测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了解:遥感的概念和类型。 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 用。 应用: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或间接解释标 志对遥感影像进行简单的解释。

基础自主梳理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出预报。
知识点二 遥感影像
知识精析 1.基本原理 不同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是遥感影像 能够被判读的基础。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 对外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了该物质的一 种特别标志——波谱特征。地物波谱特征即地物判 读的基本依据。结合下图可以看出,泥浆在整个可 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范围的反射率都很低;红砂岩在 可见光的大部分波长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但 它在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低于松林和草地;在近红 外波段有较高反射率的是草地和松林。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3.2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第二节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标阐释
1.了解遥感技术的概 念、工作原理、发展 历程、类型 2.结合材料,掌握遥感 技术的特点、遥感技 术系统的组成、工作 过程 3.结合实例,理解遥感 在资源普查、环境灾 害监测中的应用,学会 运用遥感技术原理解 决实际问题
激趣诱思
2016 年 12 月 28 日,中国“高景一号”01 组两 颗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这是中国 首个自主研制的 0.5 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 感卫星。 什么是遥感?遥感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 域?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卫星上获取地物反射信息的装置是什么? 提示:传感器。 (2)图中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是否相同? 提示:不同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3)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提示:不同的地物或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 不同。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 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判别物体。
探究一
探究二
解析:第(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波率曲线可看出, 符合题意要求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第(2)题,依题意, 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 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波率不同,由生长状况不难判 断粮食作物的产量。第(3)题,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 反射率,则污染水体与未污染水体的反射率也会不同,城市大气的 污染程度不同其反射率也会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 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
探究一
探究二
(1)遥感在洪涝灾害监测中的应用方面有哪些优点? 提示:传统水文资料收集方式准确率低而且信息相对滞后,这样 对洪涝灾害就不能迅速进行预测和及时作出有效的防治措施,而利 用遥感影像对水文进行分析,可以克服传统方式的缺点,对灾害实 行实时监测和及时预防,为各种预防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遥感在洪涝灾害监测中有哪些作用? 提示:可以观测到河堤溃口的位置、获得受灾区域的分布及面积, 为分洪和灾后重建提供决策依据。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2019_2020版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讲义(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一、遥感1.概念:“遥远的感知”,是利用一定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上对被测目标的电磁波特征进行测量、记录与分析的技术。

2.类型: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近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

3.工作过程遥远的物体――――→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传感器――――→影像胶片数据磁带地面接收站――――→信息处理判读分析遥感影像→用户应用 4.遥感影像(1)组成:遥感影像由成千上万的像元组成。

像元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

(2)空间分辨率(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实际尺寸,该数值越小,分辨率就越高,影像显示地表信息细节的能力就越强。

(3)类型:黑白、彩色(真彩色、假彩色)。

判断1.在航天遥感中,卫星轨道越高,卫星图像的分辨率就越高。

( × ) 2.近地面遥感主要用于中低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

( × )3.遥感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和定位。

( × ) 4.地物反射波谱特征是地物判读的基本依据。

( √ ) 二、遥感的应用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1)应用领域: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调查、农作物的估产、全球气候变化的观测、灾害监测、重大工程的建设等。

(2)遥感在资源普查方面的优势:可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和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

2.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①原理:被污染水体具有独特的区别于清洁水体的光谱特征。

②内容:研究和预测同一流域水体污染历史和污染趋势。

③意义:为水资源保护规划提供准确信息。

(2)遥感在沙尘暴监测中的应用①遥感卫星的特点:监测范围广、时效快、精度高、连续性强。

②监测内容:沙尘暴的起源、移动和扩散过程。

思考遥感如何进行农作物估产?答案不同长势、不同健康程度的农作物,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特征是不同的。

通过分析农作物的长势、健康程度,就可以进行农作物的估产。

2019-2020年地理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知识点练习一

2019-2020年地理必修3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知识点练习一

2019-2020年地理必修3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中图版知识点练习一第1题【单选题】读某海域图,图中M、N海域均为世界优良渔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有关M、N海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M海域渔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B、M海域的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C、夏半年M海域风高浪急D、流经N海域的洋流加大了该区与同纬度海域的温差M海域出现油轮石油泄漏,环保部门为快速获悉并预测油污的扩散方向及速度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①RS ②RIS ③GPS ④数字地球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农业部门在粮食收获前进行估产,主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技术④数字地球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据悉,摩拜共享单车2017年5月5日晚上已正式登陆孝感市,目前已在孝感东站、槐荫公园、保利广场等地投放单车。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开发而兴办的无桩借还共享单车出行模式,见下图。

使用摩拜单车智能手机软件,用户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查看单车位置,继而预约并找到所选单车。

然后通过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开锁即可骑行。

摩拜单车不仅为城市居民的短途出行提供了便捷的共享单车服务,更倡导着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在摩拜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RS GPSB、GIS RSC、RS GISD、GPS GIS共享单车的推广使用,其产生的影响有( )①减少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②城区交通拥堵有所缓解③解决短途出行问题④提升旅游城市用户感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京时间2013年11月20日11时31分,我国成功发射遥感卫星十九号。

下图是卫星运行状态照片。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不属于“遥感卫星十九号”的应用领域的是( )。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2节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中图版必修3

在考察、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中,能够 借助他人的帮助使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他 通过遥感技术, 水 地理工具, 进行初步观察与欣赏,获取和 对植物病害情况 (1) 平 处理简单信息,尝试进行地理模拟实验,表 进行分析,推断 一 现出合作思考的意识与求真、求实的科学 粮食作物的产量 能力和态度
读遥感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回答 1~2 题。
一、遥感的概念与分类 1.概念:利用一定的① 和系统,在远离被测目标的位置 上对被测目标的② 进行测量、记录与③ 的技术。 2.分类:根据遥感平台高度的不同,可分为④ 遥感、 ⑤ 遥感和 →信息获取(传感器)→⑧ →信息处理判读分析→用户应用。 三、遥感影像 1.组成:⑨ 是遥感影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 2.空间分辨率:一个像元所代表的地面⑩ 。 该数值越小, 分辨率就 。 3.类型 (1)黑白影像:一般建筑为 ,而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2)彩色影像: 和假彩色影像。
5.读教材图 3-2-4、图 3-2-7~9,分析如何判读遥感影像。
【答案】 遥感影像有黑白和彩色之分。黑白影像是根据物体 的灰度不同而呈现的,一般建筑物为灰白色,而草地和森林颜色较深。 遥感彩色影像有真彩色和假彩色之分,真彩色影像上地物颜色能够 真实反映实际地物的颜色特征,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假彩色影像上, 草、树和庄稼覆盖地区通常为红色,而水是灰色和蓝色的,城市是蓝 灰色的。
主题 2 遥感的应用 ▶基础探究 1.遥感在资源普查中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答案】 遥感可以应用于农情预测、地下矿产资源的勘测、 考古挖掘,从而可以更好地利用资源造福于人类;还可以应用于地形 勘测、工程建设等方面。
2.为何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进行森林病虫害监测?
【答案】 森林遭受病虫害时,其本身发出的辐射量会大大减少, 反射波谱也就与正常森林有显著差别,因此,可以根据特定的卫星图 像上某些波段的反射率的变化来判断森林是否发生病虫害。

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中图版必修3

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中图版必修3
(2)在 B 图中,传感器接收到的是_______________, 它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 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以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对遥 感的概念、特点及工作原理的理解。遥感是人们在航空 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 距离感知。其“感知”的原理是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 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 性是不同的。第(1)题,图示遥感所用的运载工具是飞 机,采用成像对物体感知,由于距地面近又利用成像技 术,故分辨率较高。第(2)题,考查遥感的原理,由图可 知传感器接收的是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
复习课件
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课件 中图版 必修3
1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课标要求
课标解读
知道:遥感的概念和类型。
结合实例,了解遥 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
感在资源普查、环 监测中的应用。
境和灾害监测中的 应用:能够运用遥感影像中的直接或
答案:(1)C (2)B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1)资源卫星获取天安门附近区域卫星图像利用的是 什么技术?该技术有何特点?
(2)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基础是什么? 答案:(1)遥感技术。该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广、速度
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精度高、节省人力和物力的特 点。
(2)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 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案必修3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学案必修3

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考点一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必考+加试)[考点梳理]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a)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a)(1)地理信息系统由GIS硬件、地理数据、GIS软件、GIS人员和应用模型等五部分组成。

(2)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地理数据的输入、存储,地理数据的操作和分析,以及地理信息输出等环节。

3.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b+加试)(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国土管理、城市规划、邮电通信、交通运输、公安、水利、公共设施、商业金融等。

(2)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城市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思考(1)为了规划鸟类自然保护区,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准确划定保护区范围可以采用的效率最高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

(2)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并用于国土整治的技术是________。

提示(1)地理信息系统(GIS)(2)地理信息系统[考点突破]1.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2.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3)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2016·浙江4月选考)GIS 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叠加不同图层后可以分析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

现已有某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等,若在该城市进行污水处理厂选址,还应增加( )①大气污染图层 ②土地利用图层 ③水系分布图层 ④土壤类型图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D.②④解析 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要考虑水系分布,应位于河流的下游;城市污水处理厂选址要考虑土地利用情况,尽量少占耕地。

现在已有城市交通线路分布图层、地形图层,在此基础上应增加土地利用图层和水系分布图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体验不可少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
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回答 1~2 题。
1.遥感技术应用于我国防灾减灾的具体内容可包括 ( )
①监测西南旱情 ②监测吉林洪灾水情 ③监测甘南山区滑
坡情形 ④预测青海地震
A.①②③
B.②③④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如图所示:
二、航天、航空、近地遥感的比较
航天遥感
航空遥感
遥感 平台 及高

位宇于于宙80大飞km气船层等外,的高卫度星大、大 类 球 20气 飞 等km层 机 ,内 、 高飞 飞 度行 艇 小的 、 于各 气
比例尺最小,覆盖率 成像 最大,概括性强,具 特点 有宏观的特性;多为
灵活机动,费 用较低,适合 小范围探测
应用体验不可少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 两优 2 号”百亩超级杂交稻 试验田平均亩产 926.6 kg,高产攻关获得成功。据此回答 1~2 题。 1.水稻长势监测依据的是植被指数图的对比,而植被指数图的绘 制依据的是如图所示的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该地
水资源、土地资 通过遥感图像,运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 源、森林资源等 相关资源的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2.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资源,改变
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而且在环境监测、灾害预警等方
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灾害的预防、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应用领域
遥感在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 有利于防灾减
灾害监测 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灾
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林业和农业方面的应用
部门
应用
主要原理
清查森林资源、检测 着火树木、病害树木与正常
林业
火灾和病虫害
树木反射光谱不同
识别农作物、估算产 植物生长情况不同,其反射
农业
量、灾情预报
波谱特征不同
应用体验不可少 2010 年 8 月 8 日凌晨,甘肃舟曲发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 舟曲县城 20 多栋中高层楼房和上百户民房被整体冲入白龙江河 道,使河床抬高 6~10 m,形成堰塞湖。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 冰碛物、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 泊,堵截物质称为堰塞体。读图完成 1~3 题。
多波段成像
比例尺中等,画面 清晰,分辨率高, 可以对垂直点地物 清晰成像;多为单 一波段成像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 主要 空限制,动态性好, 优点 适合对某地区连续观
察,周期性好
机动性强,可根据 主题选择传感器、 飞行高度、飞行区 域
近地遥感
三角架、遥感 塔、遥感车 (船)、建筑物 的顶部等
比例尺最大, 覆盖率最小, 画面最清晰; 多为单一波段 成像
知识点(三)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查和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加试要求
核心要点掌握好 解读遥感技术的应用
1.遥感技术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是遥感技术在资源
普查中的重要应用领域,如下表所示:
研究领域
应用原理
矿产资源
许多蕴藏矿产的地方为地质断裂或环形构 造带,利用遥感图像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 的大致区域
解析:第 1 题,依据题目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可以推知:b 聚落已 处于堰塞湖中被水淹没。c 位于堰塞体以下,容易受到垮坝的威 胁。a 位于河流上游,基本上不受影响。第 2 题,利用遥感技术 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山体滑坡及堰塞湖水情、水势的进展情况, 为防灾减灾和快速救灾提此分布规律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江南水乡聚 落多沿河分布,东北地区聚落多分布在平原上。内蒙古高原聚落 为蒙古包,具有迁移性。 答案:1.B 2.A 3.A
理信息技术可能是
()
物体辐射和
信息处理 专业图件
反射电磁波 → 收集 → 传输 → 信息分析 → 统计数字
A.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2.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解析:第 1 题,遥感技术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 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其可用于水稻长势监测。 第 2 题,对病虫害的实时监测可运用遥感技术,对获取的信 息进行分析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答案:1.B 2.B
知识点(二) 遥感技术的应用
情景导入先思考 [漫画中的地理]
思考探究:漫画中反映了遥感技术在哪一领域的应用? 提示:勘探矿产资源。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遥感在环境、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意义
遥感在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 有利于人们了 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 解环境变化, 环境监测 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 使环境得到保 大气污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护和改善
2019-2020年人教统编浙江专版 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 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课件湘教版必修
一、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与发展 (1)概念:指借助对电磁波 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 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 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特点:监测范围 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 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
具体内容
应用原理
荒漠化、环境污染、海洋生
环境监测 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通过同一地点不同时
植被变化等监测
段遥感图像的对比分
析,可以动态监测环
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性 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
自然灾害
天气的预报,旱情、水灾、 滑坡、泥石流、地震、火灾
发生,预测其发展变 化趋势
等监测
3.遥感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1.图乙中三个聚落都受到堰塞湖的不利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

()
A.abc
B.bca C.bac
D.cba
2.为了能快速获取山体滑坡及堰塞湖的有关信息,最急需使用
()
A.RS
B.GIS
C.GPS
D.数字地球
3.与图乙中聚落分布规律最相似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江南水乡
C.东北地区
D.内蒙古高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