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
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引言滑坡是地质灾害中的一种常见类型,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滑坡问题,进行滑坡治理工程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滑坡治理工程施工组织实例为例,介绍该工程的基本情况、施工方案、组织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内容,并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输出。
1. 滑坡治理工程基本情况该滑坡治理工程位于某省某市的山区,滑坡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滑坡带宽约为1000米,滑坡高差约为50米。
滑坡造成了周边农田的损失,直接威胁到附近居民安全。
因此,决定进行滑坡治理工程来修复滑坡并保障周边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 施工方案2.1 治理工程主要措施根据滑坡的情况,确定了以下主要治理措施:1.爆破预处理:对滑坡面进行爆破处理,破坏滑坡带的连续性,减少滑坡面积和高度。
2.加固措施:在滑坡面进行排水和加固工作,例如,安装排水管、加固钢筋混凝土墙等。
2.2 施工方法根据滑坡的具体情况,本工程确定了以下施工方法:1.爆破预处理施工:针对滑坡面较大的岩石体,采用动力钻/爆法进行预处理。
2.排水施工:将排水管埋设于滑坡体内,利用重力和压力差进行排水处理。
3.加固工程施工:利用混凝土灌注桩和喷射混凝土进行加固工作。
3. 组织管理3.1 项目组织架构该滑坡治理工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部门: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整个滑坡治理工程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2.技术部门:负责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技术指导。
3.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工作。
3.2 任务分工为了保证滑坡治理工程的顺利进行,根据项目的具体要求,对各个部门进行了细致的任务分工:1.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整个工程的计划、预算和进度管理。
2.技术部门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提供技术指导。
3.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按照施工方案完成工程。
3.3 沟通协调为了确保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定期召开项目会议,讨论工程进展和解决问题。
此外,各个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交流信息,以避免出现问题。
新滩滑坡工程总结汇报
新滩滑坡工程总结汇报滑坡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土木工程项目,其目的是保障滩区的安全,防止山体滑坡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
本次滑坡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成功地解决了滩区滑坡的问题。
以下是对新滩滑坡工程的总结汇报。
首先,针对滩区滑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滑坡工程设计之前,我们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勘探和地质灾害调查,确定了滩区滑坡的主要原因是地层具有很高的含水量和较低的稳定性。
通过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在工程设计上采取了有效的对策。
其次,在滑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估上,我们运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方法。
我们采用了三维地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发生前后的地下应力与变形进行了模拟和分析。
通过对地下力学特征的深入研究,我们确定了滑坡发生的时间和范围,并借此来确定滑坡工程的施工方案。
在滑坡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了施工质量的把控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并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指南。
同时,我们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周密的安全防护,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如安装临时拦挡墙、设置警示牌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此外,在滑坡工程过程中,我们还注重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我们与当地政府、环保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共同参与并监督了工程的实施。
通过多方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工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进展顺利。
最后,在滑坡工程的验收和维护方面,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长期稳定性。
我们进行了全面的工程验收,对滑坡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措施和环境影响等进行了评估。
并且,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维护计划,定期对滑坡工程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总之,通过对新滩滑坡工程的实施和经验总结,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滑坡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未来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通过我们的努力,成功地解决了滩区滑坡问题,确保了滩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滑坡治理项目总结汇报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常常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治理滑坡,我们开展了一项滑坡治理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滑坡的风险,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我们的项目总结汇报。
一、项目背景和目标滑坡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地质条件、土壤类型、降雨等。
我们的项目旨在通过改善地质环境、加固土壤和进行防洪措施来减少滑坡灾害的频率和程度。
我们的目标是保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区域的抗灾能力。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1. 地质调查和评估:我们首先进行了地质调查和评估,确定了滑坡的潜在风险和危害程度。
通过评估,我们了解到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重力和水分的作用。
2. 治理方案设计:根据地质调查和评估结果,我们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
方案中包括了改善地下排水系统、增加土壤抗滑性、植被恢复等措施。
3. 施工和实施:我们组织了一支专业施工队伍,进行了滑坡治理的实施工作。
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4. 监测和评估:为了及时掌握治理效果,我们进行了滑坡治理项目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评估了治理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了后续工作的调整和改进。
三、项目效果和影响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减少了滑坡的风险,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感。
我们的滑坡治理项目为该地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当地居民的安居乐业提供了保障。
四、项目的优缺点和经验教训1. 项目的优点:- 科学的地质调查和评估,确保了项目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 制定了全面的治理方案,包括了不同层次和范围的措施; - 严格的施工和实施过程,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安全;2. 项目的缺点:- 治理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项目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的监测和评估。
3. 经验教训:- 在项目前期,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评估,确保方案的科学和可行;-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合作,提高治理效果和成果的预测准确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长江三峡库区康家坡滑坡治理工程现场监测总结报告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市万州区康家坡滑坡治理工程监测总结报告一、概况及项目来源康家坡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城区的古滑坡枇杷坪的中西部,与西面黄泥包滑坡相距120m,北为油脂公司,东邻石油站、食品罐头厂,南抵长江并与一马路相通。
滑坡区房屋建筑非常密集,现有万一中、石油站、油脂公司炼油厂等重要企事业单位。
其地形北高南低,分布高程132~215m,横向上东部高、西部略低,高差12.5m;该滑坡东西宽450m,南北长400m,滑坡体平均厚约20m,体积约360×104m3,为大型松散堆积层滑坡。
据工程地质勘察,康家坡滑坡的滑体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碎块石及碎块石土组成,表层分布有人工填土,滑体厚度7.1~32.8m。
滑带土以褐灰色夹白色可塑状粘性土为主,其间含泥岩角砾,具搓揉磨光现象,所见滑面平直,镜面光滑,擦痕清晰,滑带土厚度0.50~2.35m。
该滑坡为土体沿基岩面滑动,滑床为中侏罗统上沙溪庙组泥岩和砂岩组成,滑床前段为砂岩,滑床后段为泥岩局部夹砂岩组成。
据气象及水文地质调查,万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雨绵绵、冬暖多雾,无霜期长,雨量充沛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8.1℃,多年平均降雨量1191.3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70%左右。
万州区又属于渝东局部暴雨中心,多为大雨到暴雨,最大日降雨量曾达到243.3mm(1982年7月16日),最大一次连续降雨过程曾达到488.7mm(1982年7月15~23日)。
而滑坡所属万州城区最大小时降雨量曾达到59.3mm(1988年7月2日)。
一般前期累计连续降雨量280mm,日平均降雨量强度140mm,是诱发大、中型滑坡的临界降雨值。
康家坡滑坡区内地下水以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地下水位埋深0.50~8.70m,渗透系数为0.009~0.181m/d。
滑坡区砂岩为透水层,泥岩为隔水层,滑坡堆积层为弱含水层水量不均且较频繁。
工程治理措施:依据康家坡滑坡的现状,以及长江三峡库区建设的库水位在175m至145m之间变动时滑坡体的稳定影响分析,确定整治方案为地表排水工程、支挡工程(抗滑桩、锚索抗滑桩工程)及桩前护坡工程。
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
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某滑坡计算及治理方案选择实例滑坡是指地面土壤或岩层在重力、水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失稳而发生的大规模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在建设中,对于滑坡的预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某滑坡为例,介绍它的计算和治理方案选择方法,旨在提供相关知识,以便于同学们学习和研究。
一、某滑坡概述某滑坡位于某县某村,坡高200米左右,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
为了防止人员和财产损失,当地政府需要对该滑坡进行计算和治理。
滑坡区域主要为黄色泥岩,坡度较大,降雨量较大,水分容易渗入泥岩中,且长期得不到排泄,导致滑坡的发生和加剧。
二、滑坡计算滑坡计算是指对于地表上的土壤或岩石进行分析,评估其稳定性,以确定可能发生滑坡的位置和程度,并据此设计出治理方案。
在某滑坡的计算中,步骤如下:1. 地形测量首先需要对滑坡的地形进行测量,并画成高程图和坡面剖面图,以此确定其他参数。
2. 岩土物性测试为了得到土壤和岩石的力学性质,需要对其进行室内实验,以便于对其进行分析和计算。
3. 排水性和稳定性分析在该滑坡的分析中,需要对于滑坡区域的土质分析,研究其排水性,以确定其渗透性,从而分析出可能的滑坡发生机制,并且计算其稳定系数。
4. 建立滑坡模型在确定各项参数后,需要将滑坡建模,以此通过数值分析和模型实验,以确定滑坡位置和大小程度以及潜在的危害。
5. 分析治理方案通过以上计算分析,能够快速有效的确定治理方案,完成滑坡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三、滑坡治理方案在确定了滑坡的位置和危害大小后,需要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该方案包括:1.设立防护柵栏在滑坡发生危害时,设置防护柵栏,以避免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2. 水土保持在滑坡区域进行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率,以保证滑坡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建设排水系统建设排水系统以治理滑坡的根本问题,改善土地排水状况,降低土壤切线力,提高土壤的稳定性。
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900字
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900字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城市建设与山地利用的需求也愈加紧迫,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山体滑坡问题却频频出现。
因此,进行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已成为了当前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工程。
本文将对一次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为后续的治理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一、前期准备1.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阶段,为了真正解决山体滑坡问题,必须进行详细的研究,以确保山体的稳定性和项目的可行性。
在制定规划设计时,需要下好基础,进行地质勘探、地形测量、土壤力学等专业工作。
2.人员培训在牵涉到大型工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是首要问题。
在进行施工前,需要进行一定数量的人员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正确地使用相关设备,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安全。
3.材料准备在项目的材料采购方面,应当采用高质量的材料,并注意供货商的信誉和服务质量,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是可靠耐用的。
二、施工过程1.场地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清理和预处理,在工作区安装必要的标识,确保现场人员和设备安全。
2.控制钢管桩的安装深度作为桩身的主要支撑结构,钢管桩的安装深度直接影响着治理工程所达到的治理效果。
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在安装钢管桩时仔细测量,确保钢管桩的安装深度符合规定标准,以确保工程的整体正确性。
3.控制钢管桩的间距在施工过程中,钢管桩的间距非常重要。
若间距过小,将导致使用区域的缩减,若间距过大,又将导致工程的功效不足。
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控制好钢管桩的间距,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4.控制加固土体的深度在实施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时,加固土体的深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控制钢管桩的安装深度后,需要特别注意加固土体的深度,以确保可以对治理对象产生足够的支撑。
三、质量控制1.现场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督人员必须要对施工人员的所有操作进行核实,并在每个操作步骤之后进行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5篇范文)
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5篇范文)第一篇: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重庆市×××××不稳定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公司×××年×××月×××日重庆市×××不稳定边坡治理工程施工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1、概况×××道路为×××至×××的交通要道,×××边坡于今年6月发生垮塌现象,影响道路交通及行人安全,为保障道路畅通及行人安全,消除安全隐患,对该边坡进行治理。
对本段主要采用GPS2型SNS主动防护网系统、锚杆等防护形式.边坡安全等级为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 20 年。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2、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采用人工削坡+GPS2型SNS 主动防护网系统,对坡面进行防护。
锚杆采用HRB400 钢筋,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后,灌浆方式施工,灌浆采用 M30 砂浆。
根据边坡岩体及斜坡结构特征,锚杆设置长2-3m,最下面一排长2m,距离现有公路路面 1m。
坡面防护是以柔性钢绳网系统覆盖有潜在危岩落石的坡面,防护网采用纵横交错的φ16 横向支撑绳和φ16纵向支撑绳与4.5m×4.5m 正方形模式(边沿局部根据需要有时为4.5m×2.5m)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并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4.5m网格内铺设一张φ8/300/4×4m(或4×2m)型钢丝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钢丝绳缝合联结并拉紧,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土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并将小部分落石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同时,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φ2.2/50 型镀锌铁丝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崩落或限制局部岩土体的破坏。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一、项目背景火药库是一个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敏感场所,滑坡问题直接关乎人命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火药库的安全运营,我们进行了滑坡治理工程项目。
本文对该项目的实施过程、成果和经验进行总结,以便指导今后类似项目的实施。
二、项目目标1.预防滑坡事故的发生,确保火药库运行的安全性。
2.提高滑坡抗力,增强工程的稳定性。
3.降低治理工程的成本和风险。
三、项目实施过程1.调研和规划:通过对滑坡地区的勘查和分析,确定治理方案和施工计划。
2.地址搬迁:将火药库搬迁至安全区域,以减小滑坡对其的威胁。
3.地质勘查:对滑坡区域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了解地质特征和滑坡原因。
4.地质分析:根据地质勘查结果,分析滑坡类型和危险性,确定治理方法。
5.工程设计:制定滑坡治理工程的详细设计方案,包括加固措施和材料选择。
6.施工过程: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包括清理滑坡体和加固工程等。
7.监测与维护:对滑坡治理工程进行定期监测和维护,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四、项目成果1.预防了滑坡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火药库运营的安全性。
2.提高了滑坡抗力,使火药库所在地区的稳定性得到了增强。
3.治理工程的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未出现额外费用。
4.项目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五、项目经验和启示1.充分了解滑坡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滑坡原因,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2.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定期对治理工程进行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4.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
5.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借鉴其经验和技术,提高治理工程的效果和质量。
六、项目总结通过本次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成功预防了滑坡事故的发生,保障了火药库的安全运行。
我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和施工安全,确保了工程的稳定性和合规性。
通过不断的监测和维护,项目的效果和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工程滑坡案例和治理方案
工程滑坡案例和治理方案一、案例背景滑坡是指在地面上形成一种具有一定坡度的土体体积的快速变形现象。
滑坡会造成严重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伤害,因此对滑坡的治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以某工程滑坡为例,探讨其治理方案。
二、案例描述某市A处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工程滑坡,滑坡范围覆盖了一处矿山开采场地和一条临近的公路,导致了数十人死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
1. 滑坡发生地点滑坡发生地点位于某市A处一片山地区,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有多处矿山开采场地。
滑坡发生地点正好位于一处煤矿开采场地和一条连接矿山和市区的公路的中间位置。
2. 滑坡发生原因在事故之后的调查中,经过专家的认真分析,滑坡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矿山开采导致地质破坏:矿山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区域地质结构的破坏,使得地下土壤出现松动、滑动等情况。
(2)自然降雨引发滑坡:滑坡发生的时间正好是一次大雨过后,雨水渗透到地下土壤中,导致了土壤的松动和滑动。
(3)没有进行有效治理:在矿山开采和公路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地质勘探和治理措施,导致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4)缺乏有效的监测系统:在发生滑坡之前,当地缺乏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无法及时发现地质灾害,也无法进行有效的预警和应对。
3. 滑坡造成的后果滑坡发生后,一片山地直接崩塌,矿山开采场地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导致许多矿工被掩埋在废石和泥土之下,造成了数十人的死亡。
同时,滑坡范围内的公路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交通受阻,给当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4. 滑坡治理方案针对发生的工程滑坡,专家提出了以下的治理方案:(1)地质勘探和治理:针对矿山开采场地和公路周边的地质结构,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和分析,找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在滑坡敏感区域建设有效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包括地下水位监测、地表位移监测、雨量监测等,及时发现地质灾害的迹象,做好预警和应对。
(3)矿山开采限制和调整: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地区,需要对矿山开采做出限制或调整,避免进一步加剧地质灾害。
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900字
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总结900字近年来,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技术不断提高,应用范围逐步扩大。
本文将主要从我所在施工管理团队的角度出发,对一次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的施工总结进行介绍。
一、工程概述该工程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石坑镇新滘村,总长约800米,治理区域面积约50亩,滑坡高差约70米。
该区域由于地质条件较差,且周边多为焦炭、石灰石等采矿工程,导致滑坡已形成多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本次治理工程主要采用了钢管桩挤土法进行处理。
二、钢管桩山体滑坡治理工程的施工流程1、方案设计:经过勘察分析,施工团队与工程设计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边坡防护、钢管桩支护挤土、防渗排水等技术要点,力求在治理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减轻滑坡的危害。
2、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团队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相关气象、地质、水文等情况的调研,并对相关地质资料进行分析,以及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认。
3、场地清理:治理工程需要清理障碍物,移除不能使用的材料,并对治理场地进行整平。
4、钢管桩施工:采用钢管桩支护挤土法,先进行桩杆钻孔,然后将桩杆垂直下沉至岩石下方,出露部分长度根据岩质情况而定。
之后, 在孔和边坡表面间用泥浆交替注入钢管中,使挤压土壤膨胀到合适的位置,使钢管和土壤形成一体化结构, 从而起到支护和挤土的目的。
5、防渗排水施工:治理工程还需要进行防渗排水施工。
包括沟渠排水、井壁注浆、穿山管安装等。
6、边坡防护:最后将加固的边坡进行防护,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常用的防护措施包括喷摸混凝土、生态坡护、花岗岩石护坡等。
三、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1、钢管桩粘附力不够:在钢管桩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钢管桩粘附力不够,无法满足要求。
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团队采取了修建墙壁和加强钢管桩与土质间的连接,以增加桩身粘着力。
2、天气恶劣:该项目施工期间遇到了几次雨水天气,不利于施工。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工程,其目的是确保火药库的安全及周边环境的稳定。
以下是一个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
一、工程背景
火药库位于山区,地势陡峭,且地质条件复杂。
原先的火药库滑坡问题较为严重,滑坡范围广泛,给火药库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了消除隐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环境保护,我们开展了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
二、工程内容
1. 地质勘察和设计
在开展治理工程之前,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察,建立了地质模型,并根据地质模型制定了治理方案。
2. 治理工程
我们采用了多种治理手段,包括爆破、钻孔注浆、挖方、加固等,对滑坡区域进行了有效的治理。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监测系统,对治理效果进行了实时监测和评估。
3. 环境保护
在进行治理工程时,我们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
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垂直挡墙、铺设防污布等,保护了周边的自然环境。
三、工程效果
经过多年的治理工程,火药库滑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滑坡区域已经稳定下来,为火药库的安全和周边环境的稳定提供了保障。
四、总结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
我们在此对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工作人员、专家、领导和社会各界表示感谢。
同时,也要反思我们在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提高治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
运河滑坡整改方案总结汇报
运河滑坡整改方案总结汇报根据运河滑坡事故的发生和整改工作的进展情况,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整改方案总结汇报。
一、事故概述运河滑坡事故发生在X年X月X日,导致X人死亡,X人受伤。
事故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以及未及时进行维修和加固工作所致。
事故发生后,我们立即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并展开了相关的救援和调查工作。
二、整改方案1. 安全评估和勘测工作: 首先,我们组织了专业的工程师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评估和勘测工作,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稳定性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2. 补强和加固措施: 针对滑坡防治工程,我们提出了多项补强和加固措施。
首先,对滑坡处进行了清理和修整,清除了滑坡面上的松散土壤和石块。
然后,在滑坡面上设置了排水系统,以减少地下水对土质的影响。
接下来,对滑坡面进行了钢筋混凝土加固,增加了地质固结力。
最后,我们还采用了植物覆盖的方式,以增加植被的保护和土壤的固结。
3. 管理和监测措施: 为了确保整改效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管理和监测措施。
首先,关键区域进行了实时监测,监测指标包括地下水位、位移、温度等。
其次,设置了定期巡查和维护机制,对整改区域进行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周边环境的管理,防止人为因素对滑坡的产生不良影响。
4. 教育和宣传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教育和宣传活动,以提高居民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通过宣传资料、讲座和演练等形式,宣传了滑坡的危害和防治知识,并教授了相应的逃生和自救方法。
三、整改进展整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滑坡处的地质环境和排水系统已经得到了较大改善,稳定性明显增强。
监测数据也显示,滑坡的位移和温度已经明显下降。
此外,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效,居民对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的提高也有所反映。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监测和巡查工作,确保滑坡区域的安全稳定。
2. 持续进行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和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
滑坡治理项目总结1. 项目背景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减少滑坡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滑坡治理工作。
本文将对一次滑坡治理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对滑坡进行治理,以减少滑坡对周边居民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具体的项目目标包括:•减少滑坡土体的位移速度•加固滑坡体的稳定性•对滑坡影响的房屋和交通线路进行修复•提高周边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应急预案3. 项目计划3.1 需求分析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团队对滑坡灾害的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地质勘探和现场测量,确定了滑坡的规模、性质和危害范围,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依据。
3.2 滑坡治理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项目团队制定了滑坡治理方案。
方案包括了滑坡土体加固措施、房屋和交通线路修复方案以及居民安全教育计划。
3.3 施工准备在正式开始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准备工作。
这包括清理施工现场、安装必要的施工设备、调配人力资源等。
3.4 施工实施滑坡治理工程主要包括土体加固和房屋、交通线路的修复工作。
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5 项目验收在项目完成后,进行最终的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对滑坡土体位移速度和稳定性的检测以及修复工程的质量验收。
4. 项目成果4.1 滑坡治理效果通过对滑坡治理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评估滑坡治理效果。
治理后的滑坡土体位移速度明显减小,滑坡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明显改善。
4.2 修复工程质量对修复工程进行质量验收,确保修复后的房屋和交通线路能够正常使用,并且具备了抗滑坡的能力。
4.3 居民安全意识提升通过对居民进行安全教育,提升他们的灾害防范意识和应急预案的能力。
居民可以更好地应对滑坡等地质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 项目经验总结在本项目中,我们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教训。
首先,在需求分析阶段,要充分了解滑坡的性质和规模,确保治理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滑坡治理设计总结报告
滑坡治理设计总结报告滑坡治理设计总结报告滑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降低滑坡的风险和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进行了一次滑坡治理设计,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将对滑坡治理设计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对滑坡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
通过对滑坡区域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进行分析,确定了滑坡的主要原因为斜坡地质条件较差和降水量较大。
在滑坡治理设计中,我们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相应的措施。
其次,我们在滑坡治理设计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方案。
首先,针对地质条件差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固土壤的措施,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墙和土工合成材料等加固措施来增强地质条件。
其次,针对降水量大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做好排水系统的措施,包括设置排水沟、修建管道等。
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加强监测系统的措施,定期对滑坡区域进行巡视和监测,确保治理效果的实时掌握。
在滑坡治理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滑坡区域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其次,资金和时间有限,无法完全实现设计方案。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确保了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通过我们的努力,滑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滑坡区域的地质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壤加固效果显著,可以大大减少滑坡的概率。
其次,排水系统的建设使得滑坡区域的地下水位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滑坡的可能性。
此外,监测系统的建立使得我们能够及时了解滑坡区域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了治理效果的持久。
综上所述,我们的滑坡治理设计通过对滑坡原因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理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治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之处,需要持续改进和完善。
希望我们的总结能给后续的滑坡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
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竣工总结一、项目背景火药库滑坡是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导致的滑坡现象,给周边居民和火药库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轻滑坡造成的风险,提高火药库的安全性,我单位启动了火药库滑坡治理工程。
二、项目目标本次工程的目标是彻底解决火药库滑坡问题,确保火药库的安全。
具体目标包括:1.降低滑坡风险,使火药库周边地区的居民生命财产得到保障;2.提高火药库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火药库爆炸事故的发生可能性;3.确保工程质量,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三、工程内容本次滑坡治理工程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地质勘察与分析:对火药库周边的地质情况进行细致勘察和分析,确定滑坡的原因和范围,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挡土墙建设:在滑坡区域建设坚固的挡土墙,用以阻止滑坡的发展,并减少滑坡对火药库的威胁。
3.排水系统建设:在滑坡区域设置排水系统,有效排除地下水对滑坡的影响,进一步稳定施工场地。
4.植被恢复:在施工完成后对滑坡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增强地表的稳定性,防止日后滑坡的发生。
四、工程过程1.项目前期:进行火药库周边地质情况的勘察与分析,确定工程的可行性,并制定详细的治理方案和施工计划。
2.施工准备:租借相应工程设备和材料,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挡土墙建设: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挡土墙的施工,保证墙体的稳固性和坚固性。
4.排水系统建设: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排水系统的布置和安装,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工作。
5.植被恢复:根据植被恢复方案进行植被的选择和种植,促进植物生长,增加地表的保持作用。
6.验收与交付: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并将滑坡治理工程交付给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和管理。
五、工程效果通过本次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火药库周边滑坡风险显著降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2.火药库的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提升,减少了火药库爆炸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3.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使用寿命得以延长。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滑坡治理工程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1.施工期误差:由于地质情况复杂,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在进行调整时,需确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
某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一、引言“滑坡”泛指事物从高处滑向低处的现象,而工程滑坡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一定条件下变形、破裂、向坡下运动的自然物理地质现象。
简单地说,滑坡是一种地质现象。
具体地讲,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是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缓慢、间歇性、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
二、本工程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工作区位于秦岭山系,嵩山和箕山山脉的东段,地貌属低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临山坳,最高点位于东南山前处,海拔高程740m;最低点位于西部山坳冲沟处,海拔高程580m,相对高差160m。
由于区域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地形支离破碎,切割深度大,沟谷多呈“V”字型,起伏不平,山前斜坡坡度多在35~50度之间,本区山体上升强烈,地质营力以构造侵蚀为主,山体有较高的临空面,山坡陡峻。
滑坡体南北两侧各为小型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冲沟),平常无水,仅雨季时有水。
滑坡南侧冲沟上部有一山泉,常年有水,供给过风口自然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2、气象水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风;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风少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631.57mm。
年最大降水量为1170.9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332.8mm(1966年),年际最大变化量838.1mm。
由于季风影响,一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最少的12月份只有8.9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最多的7月份降水量达139.6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2.0%,年内降水量1-3月份逐渐增多,4月份急剧上升,达到61.4mm,7月份降水量达到全年的高峰,然后逐月下降,11月份特别明显,到12月份达到全年最小值。
降水量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的52.2%。
3、地质岩性工作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以太古界、下元古界变质岩类及新生界第四系崩坡积物为主,由于工作区东边紧临山体,山体近于直壁,岩性主要为石英岩,由于长期风化和暴雨冲刷作用,形成了大量岩石碎块崩垮,造成了山前工作区斜坡表层残留大量山体崩塌碎石,最大直径可达数米。
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
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分析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范滑坡灾害,许多地方实施了滑坡治理工程。
本文将以几个滑坡治理工程实践案例为例,分析其实施过程、效果和经验教训。
案例一:A市滑坡治理工程在A市的一处山体上,因为长期的土地利用不合理,导致土壤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降雨使得土壤失去了支撑力,从而引发了滑坡。
为了解决问题,A市政府决定实施滑坡治理工程。
首先,工程团队进行了地质勘察和监测工作,确定了滑坡的范围和规模。
然后,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固山体、修建护坡、设立排水系统等。
在施工过程中,他们注重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合作,确保施工不会对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滑坡治理工程顺利完成。
随后,工程团队对治理效果进行了监测评估。
结果显示,滑坡治理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滑坡的风险,并提高了周边居民的安全感。
案例二:B市滑坡治理工程与案例一相似,B市也面临着滑坡灾害的威胁。
然而,由于当地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变得更加困难。
为了应对挑战,B市政府与相关专家密切合作,制定了一套科学的治理方案。
方案中包括了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监测预警等环节。
工程团队还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提高了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工程团队遇到了一系列困难,包括地质结构复杂、工程预算超支等。
他们不断调整策略,解决问题,并向政府上报情况,争取相关支持。
最终,滑坡治理工程在多次努力下取得了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监测,滑坡治理工程被证明是稳定可靠的,降低了滑坡风险,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安全的生活环境。
在这两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滑坡治理工程的实施并非简单的任务。
它需要工程团队的专业知识、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资源。
同时,与当地居民的合作和支持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结起来,滑坡治理工程是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经验教训:首先,治理前的地质勘察和监测是关键步骤,必须准确把握滑坡的规模和范围;其次,选择适宜的技术和材料,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最后,与当地居民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工程施工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过大影响。
滑坡治理总结
一、引言“滑坡”泛指事物从高处滑向低处的现象,而工程滑坡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一定条件下变形、破裂、向坡下运动的自然物理地质现象。
简单地说,滑坡是一种地质现象。
具体地讲,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是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缓慢、间歇性、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
二、十天线高速工路汉中西段地质概况1、地形地貌H-C26标段区域微地貌为西秦岭与汉中盆地交接的狭长沟谷地带,地势复杂、两边山峰连绵起伏、海拔高度600-850m,最高点位于分水岭山顶处。
2、气候条件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夏季受西南低温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西北延伸的影响,多雷暴雨。
秋季天气阴凉湿润,多连阴雨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在700~1500毫米以上,多年最大降雨量1974.6mm(1983年)。
勉县以北、略阳等地为暴雨中心,年内降雨分部不均,7月~9月降水量比较集中,多连阴雨天气,将于量占全年的60%左右。
3、地质岩性该区的主要岩土类型为中上元古界碧口群第四亚群(岩性为绢云母石英片岩、绿泥石片岩、玄武玢岩,岩体倾角较大多在50°以上。
第四系坡、残积层,下部为全风化、强风化的片岩。
全风化片岩物质结构松散,岩体破碎粘聚力较小;强风化片岩岩体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使得岩体较破碎,加上在边坡前缘有一正断层通过,断层错动使得该边坡岩体更加破碎,风化更加强烈。
4、地质构造及地震区域上属秦岭褶皱系,由走向东西的紧密褶皱和压性断裂组成强烈的挤压带,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因差异升降形成汉中、西乡断陷盆地,断裂活动明显,沟谷深切,地形破碎,动力地质作用强烈。
H-C26标主要发育峡门子-方家坝断裂(F9)。
峡门子-方家坝断裂:断层近东西向,在麻柳铺一带城北西西向延伸,东至勉县一带被第四系地层覆盖。
断层带具有:糜棱岩带宽度100m以上,尤其在方家坝至七里沟一带最为显著;有黑色或浅灰色断层泥厚达1m及破碎岩屑厚达10m;断层带所及地形低洼;断层面倾向北,倾角70-80°,断层性质为一北降南升正断层。
山体滑坡处理总结报告
山体滑坡处理总结报告山体滑坡处理总结报告为了及时处理和防范山体滑坡,我们组织了一次山体滑坡处理和防治的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工作,现将处理的情况进行总结报告如下:一、灾情分析山体滑坡发生在六月初,导致一座小山村被严重侵蚀和损坏。
滑坡范围约5000平方米,被活动的泥石流淹没。
灾情一经发生,村委会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并报告相关部门求助。
二、应急处理1. 首先展开救援行动,确保村民的安全。
通过调遣相关人员和设备,成功营救被滑坡困在家中的村民,并对村庄进行安全撤离。
2. 组织划定警戒区,并加强警戒,确保没有人员再次进入滑坡区域,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3. 协调相关部门对滑坡区域进行评估,明确灾害的范围和损失,为后续的处理工作做准备。
三、处置方案1. 对村庄周边的沟壑和地势进行勘测,评估滑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发现滑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降雨和山体的不稳定,导致较大的土壤侵蚀和山体滑动。
2. 设计并实施防护措施,包括植被的恢复和加固山体。
通过植物的种植和栽培,提升土壤的保水和抗蚀能力,并且加固山体,减少滑坡的可能性。
3. 设立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滑坡区域的地质变化和动态,对任何可疑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
四、成效评估1. 在应急处理阶段,我们成功地保障了村民的安全,并及时进行了救援行动。
没有发生人员伤亡的事故,得到了村民的肯定和赞扬。
2. 通过植被恢复和山体加固的措施,我们成功地降低了滑坡的风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实践,滑坡区域的地质状况明显稳定,没有发生二次滑坡的情况。
五、问题和建议1. 在滑坡处理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如救援力量不足,不够及时;应急措施不齐全,需要加强针对不同情况的救援预案等。
为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并加强培训和演练。
2. 在滑坡处置方案的执行中,我们遇到了技术和资金的困难。
需要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并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保证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次山体滑坡处理工作,我们认识到山体滑坡防治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坡治理工程实例总结
一、引言
“滑坡”泛指事物从高处滑向低处的现象,而工程滑坡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一定条件下变形、破裂、向坡下运动的自然物理地质现象。
简单地说,滑坡是一种地质现象。
具体地讲,滑坡是一定自然条件的斜坡,由于河流冲刷、人工切坡、地下水活动或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是部分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带,整体、缓慢、间歇性、以水平位移为主的变形现象。
二、本工程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工作区位于秦岭山系,嵩山和箕山山脉的东段,地貌属低山区,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面临山坳,最高点位于东南山前处,海拔高程740m;最低点位于西部山坳冲沟处,海拔高程580m,相对高差160m。
由于区域构造运动强烈,造成地形支离破碎,切割深度大,沟谷多呈“V”字型,起伏不平,山前斜坡坡度多在35~50度之间,本区山体上升强烈,地质营力以构造侵蚀为主,山体有较高的临空面,山坡陡峻。
滑坡体南北两侧各为小型冲沟,属季节性河流(冲沟),平常无水,仅雨季时有水。
滑坡南侧冲沟上部有一山泉,常年有水,供给过风口自然村村民的日常生活用水。
2、气象水文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季寒冷,雨雪稀少,多西北风;春季暖和,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多风少雨。
多年平均降水量631.57mm。
年最大降水量为1170.9mm(1964年),最小降水量为332.8mm(1966年),年际最大变化量838.1mm。
由于季风影响,一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极不均匀,最少的12月份只有8.9mm,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4%,最
多的7月份降水量达139.6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2.0%,年内降水量1-3月份逐渐增多,4月份急剧上升,达到61.4mm,7月份降水量达到全年的高峰,然后逐月下降,11月份特别明显,到12月份达到全年最小值。
降水量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的52.2%。
3、地质岩性
工作区内出露主要地层以太古界、下元古界变质岩类及新生界第四系崩坡积物为主,由于工作区东边紧临山体,山体近于直壁,岩性主要为石英岩,由于长期风化和暴雨冲刷作用,形成了大量岩石碎块崩垮,造成了山前工作区斜坡表层残留大量山体崩塌碎石,最大直径可达数米。
4、地质构造及地震
本区位于中朝准地台的豫西褶皱带。
区内褶皱表现为紧密线状和平缓开阔两个特点,断裂则以高角度正断层为主,一般在各期褶皱的同时或晚期产生。
工作区处于嵩山、箕山复背斜倾伏端地区,区内山体上升强烈,构造断裂相当发育。
目前,工作区断裂活动已趋于稳定状态,对工作区内的滑坡活动影响不大。
根据2001年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Ⅵ度。
三、该工程总体部署
1、总体部署原则
(1)以人为本、防灾减灾的原则;
(2)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3)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
(4)经济效益服从减灾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原则。
2、总体工程部署
本次滑坡应急勘查治理工程在充分收集已有工作成果资料、认真分析判定工作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采用有效可行的勘查方法、合理的布设勘查工作的基础上,查明滑坡体的分布范围、边界条件、滑带特征及分布形态、滑床埋深及岩性特征、滑体的厚度及组成、主滑方向、滑坡体、滑带及滑床的结构组成、分布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性质等,在分析滑坡体综合地质环境的条件下,确定滑坡体的c、Φ
值,计算滑坡体下滑力、抗滑力,判定滑坡体稳定性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已拨付治理资金的数额,提出滑坡应急综合防治设计方案,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应急治理工程施工。
四、滑坡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
1、设计目标与原则
滑体治理的目标是采用工程措施辅以安全监测,提高滑坡的稳定安全储备,进而保护滑体下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综合治理,使灾害得以控制。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举。
工程措施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一次性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非工程措施应加强政府的职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地质环境保护意识,做好监测、预报工作。
2、设计指标
依据《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 0219-2006),按照其危害对象、危害人数及可能经济损失、施工难度、工程投资综合确定其防治工程等级为Ⅲ级。
主要荷载组合为自重+暴雨工况的组合,设计安全系数为1.15。
根据滑坡的特点,对II号滑坡蠕动体采取截水沟措施,拦截II号滑坡外的水源进入滑坡体内;对1号滑坡体采取截排水沟+抗滑桩措施进行治理。
3、截排水沟设计施工
(1)排水系统布置
地表排水的目的是拦截滑坡地段以外的地表水,不使水流入滑坡区内,并尽快排除滑坡范围内的雨水,引导地表水在滑坡体外的稳定山坡处排走。
地表排水系统包括截水沟、排水沟等,沿II号滑坡蠕动体后缘布置截水沟,将滑坡体外水源引向南北两侧的沟谷内,尽量截住或减少滑坡体外来水流入滑坡体内,II 号滑坡蠕动体南侧截水沟坡度较大,但沟底为裸露基岩和大的漂砾组成,故不再设置消能池;在I号滑坡体中上部设置横向截水明沟、在I号滑坡体北部设置排水沟一条,防止北侧滑坡体外冲沟内的雨水流入I号滑坡体内,与I号滑坡体的截水明沟相连,将降水排除滑坡外。
(2)截、排水沟结构
截水沟采用矩形截面,排水沟采用倒梯形截面,混凝土护砌,在陡坎或者落差相对较大处采取多级跌水坎结构形式。
(3)主要特征尺寸设计
滑坡截、排水沟长度共计约338m,其中截水沟长度270.7m,排水沟长度约67.3m,截水沟截面尺寸依据冲沟汇流面积和当地水文资料,估算排水流量,确定排水系统规模。
4、抗滑桩设计施工
(1)抗滑桩的布设
由于滑坡所处区的特殊性,根据勘查结果及稳定性计算,I号滑坡体在工况一(自重)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二(自重+暴雨)条件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剩余推力计算及设计抗滑桩计算采用北京理正抗滑桩软件,剩余推力按D-D’剖面中部下滑力最大处计算,在受威胁房屋后沿剖面D-D’设置抗滑桩以防止滑坡的进一步崩滑现象发生,抗滑桩设为方桩,桩底均为自由支撑,根据勘查资料并参考物探资料,D-D’剖面滑坡覆盖层最大厚度6m左右,强风化层最大埋深11米左右,由于强风化层风化严重,为安全起见,抗滑桩深度设置为15m,穿透强风化层。
共布设13根(K1-K13),断面尺寸均为1.0m×1.5m,长度为15m,桩底清理后铺设10cm厚的M10水泥砂浆,桩间距均为4m。
(2)挡土板布设
每两根抗滑桩之间设置一挡土板,挡土板为C30混凝土砼挡土板,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将相邻两根抗滑桩牢固连接在一起,挡土板深2 m、厚30cm(见附图—2)。
挡土板下部间隔1m设置φ50泄水孔,泄水孔处墙后须设置反滤层,反滤层为宽、厚各1m的粗砂,粗砂须干净无泥土。
(3)抗滑桩及挡土板材料: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抗滑桩采用C30混凝土,桩纵筋HRB335,桩箍筋HPB235。
砼挡土板材料为C30混凝土、钢材、反滤层。
5、施工顺序
基坑施工放样→基坑开挖→清理整平→基坑验收→沟底模板支护→沟底砼
浇筑→设置伸缩缝→沟身模板支护→沟身砼浇筑→留置伸缩缝→养护→验收→进行下道工序。
首先施工II号滑坡蠕动体后缘的截水沟、其次施工截水沟、最后施工I号滑坡体北部排水沟。
五、滑坡治理项目实施的效益
滑坡勘查治理项目的实施,勘查工作摸清了过风口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各种力学参数,为滑坡治理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通过治理工程的施工,减少了雨水对滑坡体的冲刷、入渗,降低了过风口滑坡发生的可能性,防灾减灾效益初显。
项目的实施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当居民生存安全的关怀。
为构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构筑当地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效益比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