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俗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内蒙古风俗PPT课件

内蒙古风俗PPT课件
2021
马奶酒是用鲜马奶经
过发酵变酸酿制而成 的一种酒精含量只有 1.5到3度的饮料,是 流行整个草原地区的 传统饮料。
最早始于秦汉时代,历史 悠久,味道酸辣,有舒筋、 活血、健胃等功效,被誉 为“蒙古八珍”之一,曾 为元朝时期的宫廷和贵族 的主要饮料
2021
蒙古人喝酒的禁忌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 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 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民对客人的敬重和 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 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 族传统敬酒歌,客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 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 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 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 主人纯洁的情谊。
们赞为"眼未见其物,香味已扑鼻"。
2021
2021
内蒙美食之—烧麦
2021
内蒙古名小吃。选用锡林郭勒草原鲜羊肉做馅,优质河 套面粉做皮精制而成。以水调面揉团下剂,擀成圆形薄 皮.并在边缘处捣出皱折,净羊肉去筋膜剁成细粒,加 入葱沫、姜水、花椒粉、植物油、精盐、味素等调匀; 勺内添清水烧热,撒入玉米淀粉制成稀芡汁,倒入馅料 内拌匀成焰心。用皮包裹馅心,上部拢口处收腰,如石 榴状或白菜状,上笼蒸熟即成。德兴源稍麦以皮薄、馅 嫩、味香、形美著称。
肉苁蓉 多年生寄生草木。列当科。别名甜大芸、肉松蓉、苁蓉 、地精。全株无叶绿素,黄褐色,叶小,鳞片状。生长盐碱地 或干河沟砂地,寄生在红沙草地
2021
2021
2021
2021
No Image
2021
欢迎您到内蒙古来

《内蒙古文化欣赏》课件

《内蒙古文化欣赏》课件

人才培养
03
内蒙古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地区发展服务。
旅游产业与城市发展
1 2
旅游资源
内蒙古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 源和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观光。
城市发展
内蒙古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品质和生活质量。
壁画
内蒙古地区的古代壁画艺术十分丰富,如赤 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岩画、呼和浩特市郊区 的元代墓葬壁画等,这些壁画作品具有极高 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05
内蒙古的现代发展
经济状况
畜牧业
内蒙古是中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拥有广阔的草原和丰富的牧业 资源,畜牧业经济在地区经济中
占有重要地位。
能源与矿产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稀 土等矿产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的 开发利用是地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 一。
民族与人口
民族
内蒙古地区主要居住着汉族和蒙古族 ,还有满族、回族、达斡尔族、鄂温 克族等少数民族。
人口
据2021年数据,内蒙古总人口约2400 万,其中蒙古族约140万。
语言与文字
语言
内蒙古地区的汉语和蒙古语是主要语言。
文字
蒙古族有自己的文字,即蒙古文,历史上曾使用传统的蒙古文字,现在主要使 用西里尔蒙古文。
历史建筑与寺庙
历史建筑
内蒙古地区保留了大量清代和民国时 期的建筑,如呼和浩特的将军衙署、 归绥城墙等,这些建筑见证了内蒙古 地区的历史变迁。
寺庙
内蒙古地区有许多佛教寺庙,如呼和 浩特的席力特草原佛寺、包头的五当 召等,这些寺庙不仅是重要的宗教场 所,也是内蒙古历史文化的象征。

内蒙古草原民俗文化PPT

内蒙古草原民俗文化PPT

• 祭天 • 祭火 • 祭尚西
神树 • 祭祀祖先
饮食文化
• 内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 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 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
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
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 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 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 的本味.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
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
成吉思汗陵祭祀
• 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召 盟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勒镇南甘德尔敖包上,距东 胜市南90公里.这座宏伟的陵园225平方公里,周围 是坦荡的牧场,一望无际,沼淖如镜,溪水似银,草木 芬芳,风景宜人.园内各种花木争芳斗艳,红桃绿柳, 松柏常青.陵园的正前方耸立着两根穿云旗杆,中间 安放着一鼎两米高的香炉.主体建筑是三座蒙古包 式的大殿,连接在一起.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 东廊、西廊等部分.殿堂建在高台基上,台基前有九 九八十一个台阶.整体造型新颖别致,雍容大方,具 有蒙古族的典型艺术风格.
成吉思汗祭祀
• 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四 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一日 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十五 日的淖尔祭,九月十二日的禁 奶祭,十月初三的皮条祭,这四 次大祭各在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史称为四时大祭.
祭祀成吉思汗的苏勒德
• 苏勒德是成吉 思汗统率的蒙 古军队的战旗, 蒙古民族的守 护神,战无不胜 的象征.
劝酒
• 蒙古民族的节日 礼宴有敬酒、劝 酒、祝酒的习俗. 在酒宴开始之时, 一般要唱着赞歌 敬酒三巡,并诚 挚地请客人干杯.
敖包
• 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 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
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 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 会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
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 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

少数民族节日民俗PPT课件

少数民族节日民俗PPT课件

民俗:禁忌
蒙古族的守门狗和. 猎犬禁止外人打骂 10
2、回 族
.
11
概况:分布
回族是我国分布最 广的少数民族,宁夏 为主要聚居区,其次 是甘、青、新等省区
.
12
概况:语言文字
.
13
民俗:服饰
.
14
民俗:饮食
手抓羊肉
回民对肉食的选择比较严格,只吃反刍类偶蹄食草 动物牛、羊、驼肉和食谷类的禽肉及带鳞的鱼类
肉孜节、古 尔邦节、圣 纪节、那吾 鲁孜节
.
27
民俗:歌舞
萨它尔
.
28
.
15
民俗:饮食
回民粮食以面食为主,油香和馓子是主要食品。
.
16
民俗:饮食
.
17
民俗:节日活动
回族的三大节日是开 斋节、古尔邦节和圣 纪节。
.
18
民俗:禁忌
回族以爱清洁,讲卫生在我国各民族中
著称,饮食禁. 忌比较严格
19
3、维吾尔族
概况:分布
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 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
民俗:饮食
蒙古族烤全羊
.
1
民俗:居住
游牧地区牧民多住圆形穹庐顶的蒙古包;
蒙古地区的标志建筑.也常饰以穹庐顶
2
民俗:节日活动
“那达慕”是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
“娱乐”,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
蒙古族聚居地区 。
.
3
民俗:歌舞
蒙古族能歌善舞,主要乐器为马头琴。
.
4
民俗:节日活动
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
.
20
概况:语言文字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少数民族蒙古族民俗风俗介绍PPT
• 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历经70余年征战,统一了中国,建立元朝。 • 由于南下或西征,蒙古族民众被征调各地,因此,蒙古族分布散遍及各地。 • 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
大蒙古国
元朝
北元
蒙古族的历史发展
元朝灭亡后,明朝在辽东 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 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 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 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 主担任。
• 玉出汗擅长墨竹画:《风烟翠图》 • 也先帖木儿:《山水壁画》 • 伯颜守仁:《竹石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张彦辅:《江南秋思图》 • 布颜图:《潇湘图》
蒙古族的文学
蒙古族文学历史悠久,神话传说、英雄史 诗和歌谣祝赞等,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氏 族社会和奴隶制初期部落民的渔猎畜牧业 生产,原始部落之间激烈频繁的征战,以 及古代劳动者渴求征服自然力和社会邪恶 势力的理想和愿望。
布里亚特和达尔哈特人常称熊为祖先、 神圣的,称呼熊“斡拖葛”,意思是长 者、老人,他们认为人是从熊变来的, 并直呼熊为祖父、父亲、祖先,这正 是人们把熊看成与自己有血缘亲属关 系的表现,所以才用相应的亲属称谓 称呼它们,像亲属一样对待它们。
蒙古族的交通习惯
蒙古人有马背民族之称。 古代时期童叟 均以马代步。 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 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蒙古人熟识马性,通常采用粗放 式牧马。 蒙古马分几大系列,有乌珠穆 沁马、上都河马、乌审马、三河马、科 尔沁马等等。
长调民歌
好来宝
乌力格尔
马头琴
蒙古牧民在长期游牧劳动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 中创造了长调民歌形式, 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 用以抒发情感,表现游牧 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 生活。 长期流传过程中, 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 长调民歌已形成完整的体 “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 系,包括草原牧歌、赞歌、 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 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 前后。 不同歌曲种类。

蒙古族民俗完整PPT课件

蒙古族民俗完整PPT课件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华大地上,共 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
鸡西市职业教育中心 马忠香
.
该民族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 之物,奶茶是该民族不可少的饮品, 当地俗语“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 日无茶”,他们热情好客,用“手 扒肉”或全羊席款待客人。 传统节日著名的有那达慕大会,请 问这是我国的那个少数民族?
.
.
任务二
识记民族风情讲解的主要方法和技巧,感 受满族文化信仰。
1 布置任务:分组展示作品,介绍使用了 那些讲解方法
2课堂交流分享,讲解展示,小组互评,教 师点评,巩固新知。
.
谢谢观赏
S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说:“如果有关战争
的记载都从历史上抹掉,只留下成吉思汗战 斗情况的详细记载,且被保存得很好,那么 军人将仍然拥有无穷无尽的财富。
S 有人曾经统计过,成吉思汗一生共进行了60
多次战争,除十三翼之战因实力悬殊主动撤 退外,没有一次失败过,是当之无愧的战神。
.
.
蒙古服饰既能适应北方 草原的寒冷气候,又方 便蒙古人骑行。
祭天: 祭腾格里(天)是各种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在山丘 等高处立木头或石堆等标记,以此代表“腾格里”。 祭地: 祭地也是蒙古人自然崇拜的一种。蒙古人有“天父地母” 之说,认为大地上有名的山川和奇特的草木都有自己的主神。蒙古 人把鲜奶和奶酒每天早晨酹向所在地的山巅,表示致祭。 祭敖包: 这是蒙古民间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习 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 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 山”,“视之为神”, 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 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
评价实施检查资讯计划决策教师提供信息学生模拟讲解教师检查指导总结提升学生互评教师点评阅读教材8590页内容识记蒙古族民族风情收集资料识记蒙古族的传统风俗和居住地制作幻灯片了解蒙古族分布地区宗教信仰特色民居传统服饰饮食习惯主要禁忌传统节2收集图片制作幻灯片编写讲解词任务单学习领域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ppt课件ppt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ppt课件ppt
13世纪中叶,蒙古族人民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先后 攻灭金、南宋、西夏等政权。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 国。
元朝建立后,蒙古族成为统治民族,后分裂为许多部 落和联盟。
蒙古族的地理分布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青海、甘肃 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锡林郭勒盟、赤 峰市、通辽市、兴安盟等地是蒙古族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与庆典
蒙古族的婚礼仪式非常隆重,一般会举行三天 三夜的庆典活动。
在婚礼仪式上,新郎和新娘会穿着华丽的蒙古 族传统服装,在众多亲戚朋友的簇拥下举行拜 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等仪式。
在庆典活动中,人们会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活 动,如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以 示祝福和欢乐。
03
蒙古族的传统节庆,每年会在草原上举行盛大的集会,人们赛马、射
箭、摔跤、唱歌、跳舞,表达对自然的敬畏和丰收的喜悦。
02
祭敖包
每年夏季,蒙古族会在山顶或草原上堆砌敖包,举行祭祀仪式,祈求
平安、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03
成吉思汗纪念节
纪念蒙古帝国创始人成吉思汗的节日,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讲述成吉思汗的伟大事迹。
蒙古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与展望
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充分挖掘和利用蒙古族 的文化旅游资源,如草 原文化、马背文化、蒙 古包文化等,开发具有 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多元化发展
结合生态旅游、民俗旅 游、历史文化旅游等多 种旅游形式,丰富蒙古 族文化旅游的内容,满 足游客多元化的需求。
展望未来
蒙古族文化旅游在保持 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不 断创新和发展,成为国 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 的地之一。

《蒙古族民族文化》课件

《蒙古族民族文化》课件
边等工艺更是独具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
蒙古族的居住文化以帐篷和蒙古包为主,具有适应游牧 生活的特点。
蒙古包内部空间宽敞,设施简单实用,通常包括火炉、 床和储物架等。
蒙古包是蒙古族传统的住房,采用木架和毡布制成,可 随时拆卸和组装,方便游牧迁移。
蒙古族人注重居住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在帐篷和蒙古包 周围会设置围栏和草料架等设施。
05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蒙古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蒙古军队的西征和征服活 动,使得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文化、商业和政治联系更加紧密。
蒙古帝国推动了东西方科技与文化的交流
蒙古帝国时期,许多欧洲的学者、工匠和商人来到亚洲,同时也将亚洲的文化、科技和产 品带回欧洲。这种交流不仅丰富了各自的文化,还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和创新。
《蒙古族民族文化》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蒙古族历史 • 蒙古族传统艺术 • 蒙古族民俗文化 • 蒙古族传统节日 • 蒙古族对世界的影响 • 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01
蒙古族历史
蒙古族的起源
01
蒙古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室韦、鲜卑部落,他们生活在今 天的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
02
04
蒙古族传统节日
那达慕大会
节日起源
那达慕大会源于蒙古族传统的竞 技、娱乐和祭祀活动,已有上千
年的历史。
主要活动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最盛大的节 日之一,主要活动包括赛马、射 箭、摔跤等竞技比赛,以及歌舞
表演和美食盛宴。
意义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团结和 友谊的象征,也是传承和弘扬蒙
古族文化的重要平台。

内蒙古旅游文化介绍ppt

内蒙古旅游文化介绍ppt


响沙湾
响沙湾 地处陕西、山西、内蒙古金三角地带,景区面积为
24平方公里,居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金三角” 开发区中心,被称作“黄河金腰带上的金纽扣”。
国家5A级 旅游景区。是一处自然生态、休闲度假景区。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开拓,景区现基本上形成一村(一粒沙度 假村)、一港(响沙湾港)、四岛(仙沙岛、悦沙岛、莲沙 岛、福沙岛)的格局。
2.烤全羊
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 烤全羊,是将开膛去皮的整羊架于火上烘烤。烧烤时要用杏木疙瘩 烧旺的红火,须火旺而无烟方可。不时将白条羊在火上左右翻转, 一直烤到表面金红油亮,香味喷发,外焦里嫩为止。烤熟后从架子 上卸下,用刀割而食之,不加任何作料,却有纯朴天然的香味。



成吉思汗陵 坐落在内蒙伊克召盟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
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
地处中国北部,东北部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交界, 南部与山西、陕西、宁夏相邻,西南部与甘肃毗连,北部 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属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 。
辖12个地级行政区 ,其中9个地级市、3个盟;
总面积 常驻人口 生产总值

1.风干牛肉干
风干牛肉干被称为“成吉思汗的行军粮”。 风干牛肉干因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被受人们的青睐,故营养价值极高, 牛肉干对老年人、儿童的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有特别好的帮助。 随着现在工艺的进步。已经达到了批量生产的地步。现在不仅仅是 作为“军粮”,即便是在休闲小吃领域也是屈指可数的风味小吃。

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始建于2014年,占地面积500万平方米,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由国门景区、套娃
景区组成,汇集中国红色文化、俄罗斯风情文化、蒙元文化、边贸文化精粹,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蒙古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蒙古族风俗文化ppt课件

骆驼队
勒勒车
.几个民族风俗习惯
牧民把狗当作亲密的伙伴由来已久。 狗 聪明灵利,它是最通人性、最有感情的 动物 。他们喜爱马。
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 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 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 袜和裤子等。
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 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 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 以示美好的祝福。
wxt
蒙古族风俗文化
蒙古族简介
蒙古族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 布在新疆、青海、甘肃、辽宁、吉林、黑龙 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 “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中国的 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2000年人口普查), 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他们有很 多具有特色的风俗文化。
民族舞蹈
蒙古族舞蹈本身具有深厚的宗教意 蕴,正是蒙古族人民心灵深处那对 于生命、对于自然的折射和独白, 而这种意蕴由于蒙古民族能歌善舞 的天性得到了充分发展,使得许多 与宗教有关的蒙古族舞蹈在其流传 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为民间舞蹈。
蒙古族舞蹈的特点是节奏明快,热 情奔放,语汇新颖,风格独特。动 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 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 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 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 刚劲有力之美。

马刀舞盅碗舞来自.民族风俗信仰 狼是蒙古的图腾,因为蒙古人传说的祖先是 苍狼,但蒙古人对鹿也视为神明,因为鹿代 表了草原的丰美,代表着善良,能给草原带 来丰美的水草,所以蒙古人是狼的图腾, (实际上也是要打狼的)但非常尊敬鹿。
他们崇拜欣赏鹰 ,蒙古人对于鹰的表达, 现在能从个别的地方显现出来,像:蒙 古式摔跤。选手出场、胜利都要以雄鹰 的姿态进行庆祝。

内蒙古ppt

内蒙古ppt
水忌:蒙古族认为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 中洗手或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者 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蒙古民族逐水草放 牧,无水则无法生存。所以牧民视水为生命之 源,习惯节约用水,注意保持水的清洁。
病忌: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的人 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 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 重患者,不待客。
正月十五麦德尔节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 的传统节日,这好比是传统的体育比 赛大会,蒙古族群众把举行"那达慕" 大会的日子看作是盛大节日,在蒙古 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 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 金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 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 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 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
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 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 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 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在蒙古族 中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 摸小孩的头部。旧观念认为生 人的手不清洁,如果模孩子的头, 会对孩子的健康发育不利。
作客忌讳:牧民虽好客,但忌讳也比较多。客人进蒙古包时, 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 着马鞭子进去,要把鞭子放在蒙古包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 放。进蒙古包后,忌坐佛龛前面,否则主人就会冷待客人, 并认为客人不懂礼俗,不尊重民族习惯。
因为蒙古族长期生活在塞北草原,蒙 古族人不论男女都爱穿长袍。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 神,认为火、火神或灶神是驱妖 避邪的圣洁物。所以进入蒙古包 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 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 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 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 不能用刀子挑火之、将刀子插入 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ppt课件

草原风情(内蒙古自治区)ppt课件

搭 建 蒙 古 包
蒙古包与草原有什么联系?
蒙古族有哪些传统交通工具? 与草原有什么联系?

套马
▪ 蒙古族有句谚语:好马是驯出来的。草原上的驯马活动,
集套马、驯马、打马鬃和烙马于一体,是春末夏初草原上 的一件盛事。每当小马无拘无束地长到两三岁的时候,牧 民们就要开始驯服它们。这些小马将先被套马杆上的绳索 套住,然后被驯马手强制戴上马笼头和马鞍,并从此开始 接受骑手们的训练。在草原上,套马和驯马是年轻人必须 掌握的生产技艺之一。
▪ 套马是鄂温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原为牧民放马匹时的
一种技能。现演变为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该运动分挥 杆套马与绳索套马。挥杆套马是骑手持约3米的竹竿,竿 顶扎一绳环,环的大小能套住马头为宜。绳索套马是骑手 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运动开始时让烈马疾奔,众骑手纵 马飞驰追赶,至适当距离时即迅速套马,以先套住马头、 拉住烈马者为胜。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蒙古族有哪些风俗和文体活动? 与草原有什么联系?
经济发展后生活的改变
从游牧到定居
▪ 多数牧民已经住进了固定的房屋,蒙古包
里也有了地板。近年来,牧民们在国家的 资助下盖起了永久性棚圈,打了机井,买 了打草机,建了砖瓦房,变游牧为驻牧。 然而,到了夏令时节,牧民仍会赶着牛羊 寻找新的牧场,并不单是为了减轻冬季牧 场的压力,而是因为牛羊在不同时节里喜 欢吃不同地区的牧草,不同地区的牧草营 养成分也大不相同。
内蒙古自治区
地理位置
自然条 件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形?
自然条件
观察:内蒙古自治区自东向西降水量怎么变化?Βιβλιοθήκη 50 40 30降 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奶菜、羊奶、马奶酒、肉干、
哈达饼、蒙古馅饼、等。
.
22
烤全羊
• 烤全羊也是多年 流传下来的隆重 待客礼仪,其中 阿拉善烤羊相当 有名、正宗,现 在更为流行。
.
23
待客的仪式:
• 把烤好的羊拿出来,使其四肢站立,放在 大盘子里。向客人"亮相"以后,再拿回厨 房里,把带皮的肉切开,放在盘子里,与 酱和葱一起放到宴席上,然后把里脊上的 瘦肉切下来,放在盘里端上去。最后把带 骨头的肉端上去,接着才能上饭。这便是 烤羊待客的全部过程。
.
16
•"
"
意 思 是
伊 金 霍
主洛
"
"
人 的 陵 园
为 蒙 古 语
。,
.
1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丽的传说
• 据传说这块陵地是成吉思汗自己选中的。相传七百多年前, 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西征,路经鄂尔多斯高原。他看到这里 山清水秀,草木繁茂,顿时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在赞 叹留恋之际,手中的马鞭子掉在地上。成吉思汗坐在马背 上,沉吟了片刻,说 这里是:"衰亡之朝复兴之地,太平 盛邦久居之地,梅花幼鹿成长之所,白发老翁安息之地。 我看这个地方很美,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吧!"于是部下 将他马鞭掩埋在地下,上面立起敖包。成吉思汗去世后, 部将们从六盘山千里迢迢,准备把他的遗体、衣冠、逢帐 运往蒙古故地安葬。当灵车经过伊金霍洛一带时,车轮突 然陷入泥泞之中,无论多少人马拉车,还是纹丝不动。这 时人们想起成吉思汗生前说过的话。于是就把这个地方作 为祭祀的陵地,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专门侍奉和守 卫成吉思汗的陵寝。
.
18
成吉思汗祭祀
• 成吉思汗祭奠,每年有大祭 四次,分别为农历三月二十 一日的查干苏鲁克祭、五月 十五日的淖尔祭,九月十二 日的禁奶祭,十月初三的皮 条祭,这四次大祭各在春、 夏、秋、冬四个季节,史称 为四时大祭。
.
19
祭祀成吉思汗的苏勒德
• 苏勒德是成吉 思汗统率的蒙 古军队的战旗, 蒙古民族的守 护神,战无不 胜的象征。
.
7
蒙古包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 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 牧的大舞台,最适合 游牧民族的居舍就是 蒙古包。蒙古包,这 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 化模式伴随着蒙古民 族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
8
《呼伦贝尔概要》载:"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 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 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 防虎狼。"‘穹庐’满洲语曰‘蒙古博’,俗 读‘博’为‘包’。”宋末元初辽人赵良嗣 诗曰:“朔风吹雪下鸡山,烛暗穹庐夜色 寒”,所咏的就是蒙古包。
.
24
献术斯
• 术斯是蒙古民族的节日礼宴是蒙古民族饮食文化 的精萃。献术斯是非常隆重的礼节,为了增加宴 席气氛,一般吃术斯之前都要吟唱现成的《术斯 祝词》。吟唱者可以是卸羊者或主人方面的人, 也可以由其他人越俎代包。诵念献全羊术斯的祝 词之前,向祝词者敬一杯酒。诵念祝词的人先用 无名指向上弹酒,然后举杯诵辞。诵念祝词时的 姿势各有不同,老年人坐着,中年人单腿跪着, 年轻人站着。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说辞的内容 和祝诵方法没有规定,根据各地的习惯和宴席的 内容(如那达幕大会、敖包会、婚礼等)而采取不 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祝词。
业生产方式
.
11
蒙古族婚俗
蒙古民族的婚礼别 具一格,充满了诗 情画意,有一种独 特的魅力。我们可 以透过热闹有趣、 异彩纷呈的一幕幕 情节仪式,感知一 个富于游戏精神的
民族灵魂。
.
12
鄂尔多斯婚礼
• 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 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 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 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 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 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 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它的许 多健康的内容,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 着,沿用着。
.
13
.
14
.
15
成吉思汗陵祭祀
• 成吉思汗陵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中南部,伊克 召盟伊金霍洛旗阿拉腾席勒镇南甘德尔敖包上, 距东胜市南90公里。这座宏伟的陵园225平方公里, 周围是坦荡的牧场,一望无际,沼淖如镜,溪水 似银,草木芬芳,风景宜人。园内各种花木争芳 斗艳,红桃绿柳,松柏常青。陵园的正前方耸立 着两根穿云旗杆,中间安放着一鼎两米高的香炉。 主体建筑是三座蒙古包式的大殿,连接在一起。 分正殿、寝宫、东殿、西殿、东廊、西廊等部分。 殿堂建在高台基上,台基前有九九八十一个台阶。 整体造型新颖别致,雍容大方,具有蒙古族的典 型艺术风格。
我爱内蒙古
——内蒙古民俗文化
.
1
一,简介大内蒙 二,衣 食 住 行 三,来自大草原的待客之道 四,能歌善舞的民族
五,美丽赤峰
.
2
内蒙古草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游牧区
之一。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乐草原,都是问名 于世界的天然牧场,自然景观十分秀丽,墨绿色 的草浪,一望无际,到处鲜花盛开,装点着辽阔 的草原,分外妖娆。北齐敕勒人斛律金的“敕勒 歌”所唱“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 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描绘 的就是千年之前内蒙古草原的辽阔壮美景象。
.
5
自然风光
阿盟腾格里沙漠月亮湖 赤峰克什克腾旗石林
呼伦贝尔大草原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
6
蒙古族民俗集萃
• 全国有蒙古族人口5813947人,其中402.92 万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他们 逐水草而居,游牧在辽阔的草原上,有着 独特的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畜牧 业是他们历史上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产业, 被称为"马背民族"。
这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独特的
蒙古族民族文化
.
3
行政区划
.
4
区域简介
• 内蒙古是清朝内扎克蒙古的简称。
• 成立日: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 日成立于王爷庙(今兴安盟乌兰浩特), 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 民族及人口
• 由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49个民族 组成。
.
20
• 祭天 • 祭火 • 祭尚西
(神树) • 祭祀祖先
.
21
饮食文化
• 内蒙古菜点特色主要体现在 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 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 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 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 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 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
料的本味。

内蒙古著名的菜点有:
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
.
9
蒙古包不但能够经 受大自然的考验, 也非常适合游牧民 族的生产、生活方
式。
.
10
• 蒙古人的游牧,有大小不同的两种。小游牧是在 固定地盘上四季轮牧。大游牧是赶着牲畜离开家 园,进行几千、几万里的大迁徙。蒙古人的大游 牧的迁徙方式,一直延续到北宋末期。
小游牧这一种游牧 方式。它既是蒙古 人社会生活的一种 模式,也是一种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