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国情怀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14年第29期

点击

爱国,不仅要看是否把爱国挂在嘴上,更要看具体的行动。李娜在夺冠后虽然没有说“感谢祖国”之类的豪言壮语,但她是凭借个人的努力及实力赢得了荣誉,为国争光。在自己的岗位上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加繁荣强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早日实现。

选文1

不以嘴巴论爱国

□苏文洋

中国人嘴巴上也讲“不以成败论英雄”,但其实骨子里是崇尚以成败论英雄的,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在体育上尤其如此,拿了冠军一切好说,败了啥都别说了。李娜夺得澳网女子单打决赛冠军,第二次捧起大满贯奖杯,自然再次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体坛英雄。媒体围绕李娜的报道和评论又一次铺天盖地而来。

昨天读报,看到一篇评论文章《国人为个性李娜夺冠高兴》,作者又一次挑起李娜没有口头“感谢祖国”的老话题。作者写道:“2011年,她法网夺冠后没有‘感谢祖国’,在国内舆论场掀起一番激烈争论,有声音批评她忘本。”“这一次,李娜在胜利之后,依然以个性化的表达,没有口头‘感谢祖国’,但网友们则展现出非常包容的态度,能感受到一片由衷的开心。”“李娜的言行有时候有些离经叛道的色彩,但她从没有突破一个公民、一个优秀运动员的底线。她的成功本身也是对祖国的最好感谢和回报。中国还需要更多李娜式的成功。对她的个性,你可以不理解,不赞成,却需要适应。毫无疑问,李娜得以自豪的是她硬邦邦的成绩,而不是她的不‘感谢祖国’。有人为她不‘感谢祖国’叫好,其心理是有些阴暗的。”

大多数国人都知道,不管李娜夺冠后嘴巴上说不说“感谢祖国”的话,但她是中国人,她没有以外籍球员的身份去为“她的国”争光。比起那一大堆加入外国国籍而跑到中国争演《建国大业》的前中国演员,比起那些老婆孩子都加入外国国籍而自己留在国内当官、当代表、当委员,还口口声声教育中国人爱国的伪君子,李娜才是一个真诚的爱国者,才是中国人心中的英雄。

李娜没有乱花国家财政一分钱,没有糟踏中国纳税人的一分钱,她挣的每一分钱都是干干净净的,而且大部分都是从国外挣回来的,是凭着实力、流淌汗水、忍受伤痛从强大对手那里夺取回来的——不说她给祖国和人民争回多少荣誉,不说她自己养活了自己和团队,不说她给

国家缴纳了多少高额税金,不说她给多少人创造了就业机会,不说她给多少观众带来体育比赛的观赏愉悦——仅凭前面所讲,李娜说不说“感谢祖国”这句话,有谁在乎呢?除了那些口头爱国者,每个真正爱国的中国人都不会在这上面大做文章,好像一个成功的中国运动员如果不在颁奖台说一句“感谢祖国”,那就是大逆不道、离经叛道。李娜也许就是要离那些口头爱国者的经,叛那些口头爱国者的道,就是不赏这些假爱国者一点点面子。

小时候,我背诵过这样一段毛主席语录:“什么人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革命派。什么人站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方面,他就是反革命派。什么人只是口头上站在革命人民方面,而在行动上则另是一样,他就是口头革命派。如果不但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也站在革命人民方面,他就是一个完全的革命派。”如今,“告别革命”的时代,没有革命派与反革命派了,自然也没有了革命人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否也没有了,这个就不是我能说清楚的事情了,需要专家学者们研究。我们把语录里的“革命派”“口头革命派”换成“爱国者”“口头爱国者”如何?我以为,还是不以嘴巴论爱国为好。

(选自《北京晚报》2014年1月28日)

点击

以色列记者吉登·拉维用自己的笔真实地记录了以色列军队对巴勒斯坦人的暴行,不是背叛自己的国家,而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更伟大,因为他坚信鲜血不能换来和平,暴行抵不过正义,犹太人在历史上所承受的灾难不应加诸于别的民族身上。爱国,就要让自己的国家更美好,更伟大。

选文2

什么是爱国

□陈文茜

爱一个国家的方法是什么?赴汤蹈火,我们懂;坐穿牢底,我们懂。但揭发自己国家杀戮的真相,呼吁自己的国家与其他敌对邻国和解,算爱国,还是叛国?

半岛电视台近日报道,以色列《国土报》记者吉登·拉维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他长期关注以色列占领区的巴勒斯坦人遭遇的不人道待遇。

吉登发出的第一则故事,来自无意间于边境采访的经历。1996年,他亲眼目睹一名即将临盆的巴勒斯坦女人,如何在以色列各个岗哨被拦阻,每个岗哨的士兵皆无视车内妇女生产前剧烈疼痛的哀号,面无表情地拒绝车子通关。

一个岗哨、再一个岗哨……最终至深夜,在一个距离医院最远的岗哨,这名巴勒斯坦妇女获得通融,但孩子已于车内自然分娩,全身沾血。那里是市郊,非常荒凉,车子的油已耗尽,家人只好扶着产妇,抱着呼吸微弱的婴儿,徒步走了两公里才抵达医院。

一天后,婴儿还来不及展开他的人生就死了。

1996年,吉登第一次将此事登上以色列《国土报》,《国土报》马上遭到各方言论攻击,一些读者甚至用石头砸报社的窗户。从此,吉登的名字在以色列也家喻户晓——有一大半的以色列人质问他:“你为何叛国?你身上流的真是犹太人的血液吗?”

从此之后,吉登经常揭露以色列军人的残酷冷血。他对以色列在占领区的暴行的报道,毫不退让。他看到巴勒斯坦孩童被杀,父母被杀,农场被刻意纵火,农夫的土地被以色列军队莫名其妙地充公……

16年来,骂他的声浪愈来愈大,但他始终坚持用自己的笔记录。他要那些在以色列特拉维夫海滩边度假、生活如在天堂状态的人知道这一切,无所逃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惨遭屠杀的犹太人,来到这个“应许之地”,建立以色列国。吉登不断地反思,这群人在近一个世纪的悲剧中,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

他的报道引发了全球媒体对以色列占领区暴行的批判,多次为国际媒体所引用。但也正因如此,他在以色列国内因和主流民意背道而驰而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他愈受到国际瞩目,大部分以色列人愈恨他。以色列激进组织曾多次扬言,要杀了他全家。

在接受半岛电视台访问时,吉登回顾了这一切,没有畏惧,他说:“我写我相信的事。如果真相很激烈,事实就是残酷且激烈的。我选择记录历史激烈的真相,反应当然是激烈的。我在乎的是:以色列人真的相信他们能以巴勒斯坦人的鲜血换取和平吗?”

吉登不是唯一关注此事的人,否则他在以色列连发表文章的机会都没有。不只《国土报》一路力挺他,2012年10月底,一群以色列人在首都特拉维夫游行,此举不是抗议联合国同意巴勒斯坦成为非会员观察员国家,而是为支持巴勒斯坦人有权建立自己的国家。

一名参与游行的犹太长者,拿着刊登吉登文章的《国土报》,如此说:“我们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承受痛苦,每个人……”

有的人在屠杀悲剧后,幸运地留下生命,但也不幸地留下仇恨;有的人在屠杀悲剧后,回到上帝面前,放下仇恨,获得救赎。

吉登最初孤独的文字,如今已成为许多以色列良心分子的共识。

什么是爱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