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成形原理(液态成形原理)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实际金属的液态结构:实际金属和合金的液体由大量时聚时散,此起彼伏游动着的原子
团簇及空穴所组成。
能量起伏、结构起伏、浓度起伏。
原子集团内的有序排列——近程有序;液态金属原子无规律排列——远程无序
2.粘度系数简称粘度,是用来表征液体粘滞性大小的系数,τ=ττττ
ττ
,液体内摩擦阻力大小的表征。
影响因素:原子间结合能U(↑)、原子间距δ(↓)、温度T(↓)、合金组元或微量元素—高熔点合金(高)共晶合金(低)
3.表面张力(σ或ϒ):物质表面上平行于表面切线方向且各方向大小相等的宏观张力。
物体倾向于减小其表面积而产生表面张力(单位N/m,1dyn/cm=10−3N/m)。
影响因素:界面(表面)张力与原子间的结合力(↑,润湿角cosτ=τGS−τLS
τGL
)、温度(↓)、元素价电子数目、合金杂质元素
附加压力——当液体表面弯曲时,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面内和液面外存在一个压力差∆p
4.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在充型过程中,液态金属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尺寸精
确,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
影响因素:金属性质(流动性)、铸型性质(蓄热系数b2)、浇注条件(浇注温度、充型压力、浇注系统)、铸件结构。
5.金属的加热膨胀:温度升高,振动能量增加,振动频率和振幅加大;原子间距,原子能
量升高
6.熔化潜热:金属在熔点,由固态变为同温度的液态时,要吸收大量的热量,称为熔化潜
热
7.毛细现象——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升高,而不润湿管壁的液体在细管里降低。
液体
的表面张力导致的附加压力
8.折算厚度(平方根)法(铸件凝固时间):τ
模=K√τ
凝
或√τ
凝
=τ模
τ
,K−凝固系数
9.铸件凝固方式:
(1)逐层凝固:断面温度梯度很大,或窄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
(2)体积凝固:断面温度场较平坦,或宽结晶范围的合金
(3)中间凝固:断面温度梯度较大,或较窄结晶范围的合金
影响因素:
(1)合金结晶温度范
围
(2)铸件断面上的温
度梯度
10.凝固动态曲线:
11.过冷类型:
(1)动力学过冷ΔT k
(2)曲率过冷ΔT r
(3)压力过冷ΔT p
(4)热过冷ΔT T
(5)成分过冷ΔT c
凝固界面及其前沿的过冷
度ΔT=ΔT k +ΔT r +ΔT p +ΔT T +ΔT c
12. 凝固形核:
(1) 均质形核——形核前液相金属或合金中无外来固相质点而从液相自身发生形
核的过程。
相变驱动力——液-固体积自由能之差(∆ττ);相变阻碍力——液-固界面能(τSL )
(2) 非均质形核——依靠外来质点或型壁界面提供的衬底进行生核过程
13. 合金溶质平衡分配系数τ0:在恒压及任一特定凝固温度T ∗
的条件下,平衡的固相溶质浓度ττ∗与液相溶质浓度ττ∗之比:
τ0=(ττ∗ττ∗)τ,P
14. Scheil 公式(正常偏析方程):
C S ∗=K 0C 0(1−f s )
(K 0−1) C L ∗=C 0f L (K 0−1)
15. 稳定状态溶质再分配:
λ=τττ
——溶质富集层的“特征距离” ΔC = C 0(1K 0
−1)——富集层高度 16. 成分过冷形成的判据(在液相只有有限扩散溶质再分配条件下出现成分过冷):
τττ<−τττ0(1−τ0)τττ0
17. 某二元合金相图,金属液成分为τ0=30%,放置于长瓷舟中并从左端开始凝固,温度
梯度大到足以使液固界面保持平面生长,假设固相无扩散,液相均匀混合,试求:
(1) α相、β相分别与液相之间的平衡分配系数;
(2) 凝固后共晶体的质量占试棒的百分之几已知夏尔方程ττ∗=K 0C 0(1−
f τ)(τ0−1);
(3) 画出凝固后试棒中溶质B 的浓度沿试棒长度的分布曲线,并注明各特征成分及
位置。
解:
(1)ττ=20%40%=0.5,ττ=
(1−70%)
(1−40%)=0.5; (2)用夏尔方程可求得凝固后共
晶体的质量占试棒的百分数f τ=
916
; (3)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