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12、13章答案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dcc5e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7.png)
电大作业——管理与管理学12-13章题目及答案第十二章控制基础自测练习一、单项选择1.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A.领导B.组织C.控制D.决策2.管理的各项职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循环过程,而()始终是一次管理循环过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一轮管理循环过程的起点。
A.计划B.控制C.协调D.指挥3.即时控制通常指的是()。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反馈控制D.全面控制4.依据控制措施作用的()不同,控制可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B.范围C.对象D.环节5.某企业将2006年本企业的历史最高利润额作为本年度的利润指标,这在控制标准中属于()。
A.历史标准B.计划标准C.最高标准D.年度标准6.在控制标准中,诸如单位产品产出所需工时数、耗电量、原材料消耗量,及单位机器台时产量、货运吨公里油耗等标准属于()。
A.价值标准B.实物标准C.收益标准D.成本标准7.某单位制定的年终考核指标中有一条“工作要认真负责”,这样的标准不符合控制标准的()要求。
A.目的性B.多元性C.可检验性D.协调一致性8.控制工作应当着眼于组织发展的整体需要,这就要求控制应具有()。
A.全局观念B.与计划协调一致C.建立客观标准D.切合管理人员特点二、多项选择1.企业中应当承担控制职责的人员包括()。
A.企业高层管理人员B.行业主管人员C.中层管理人员D.基层管理人员2.按照控制对象的范围,可以将控制分为()等类型。
A.全面控制B.局部控制C.官僚控制D.文化控制3.控制系统是指由()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B.控制客体C.控制信息D.控制措施4.下列选项,()属于没有确定的实物单位而只以一定的金额予以表示的控制标准类型。
A.销售额B.耗电量C.成本总额D.工资总额5.用于衡量工作绩效的各种信息应满足()等方面的要求。
A.及时性B.可靠性C.经济适用性D.灵活性6.为了保证对组织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者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013.4质量管理学第12-6章测试题
![2013.4质量管理学第12-6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300ea833687e21ae45a96a.png)
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费用中属于内部故障成本的是() A.降价费 B.工序控制费 C.不合格品处理费 D.进货测试费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等属于()A.理化方面的特性B.时间方面的特性C.安全方面的特性D.社会方面的特性3.质量特性有很多种,例如手表的防水性是属于() A.理化特性 B.心理特性 C.安全特性 D.社会特性4.在质量成本构成中,保修费用属于() A.内部故障成本 B.外部故障成本 C.鉴定成本 D.预防成本5.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A.事后把关 B.统计控制 C.三全管理 D.抽样检验6.在质量成本中,预防成本与内部故障成本()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没关系 D.同一概念7.“一项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是以下哪一概念的叙述?() A.质量 B.质量管理 C.质量控制 D.质量策划8.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馆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非线性特性9.企业的“治理”主要解决的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B.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C.企业一般员工的激励与约束问题D.企业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问题10.下列特性中属于汽车产品固有特性的是() A.汽车的价格 B.汽车交付的及时性 C.汽车百公里耗油量 D.汽车交付的方式11.质量管理中最基本的概念是() A.过程 B.产品 C.质量 D.不良1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服装的式样、食品的味道等属于()A.技术方面的特性B.社会方面的特性 C.心理方面的特性 D.安全方面的特性13.下列质量观念中,属于“大质量”观的是()A.制造有形产品 B.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 C.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 D.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14.下列属于外部故障成本的是() A.退货费 B.返工费 C.质量评审费 D.质量信息费15.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产品的分类,法律事务所、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等所生产的产品一般都可以看做()A.服务B.硬件 C.软件 D.流程性材料16.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之间的关系后发现,一旦不满足就会引起顾客强烈不满的质量特性是()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赋予特性17.“大质量”观把质量视为() A.技术问题 B.经济问题 C.经营问题 D.管理问题18.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19.主要通过“事后把关”进行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A.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ISO9000标准阶段20.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耐用品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属于() A.技术方面的特性 B.时间方面的特性 C.安全方面的特性 D心理方面的特性2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心理方面的特性是() A.手表的防水 B.耐用品的可维修性 C.服装的式样 D.汽车的牵引力22.下列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复检和筛选费 B.质量评审费 C.进货测试费 D.质量信息费23.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技术方面特性的是() A.汽车的速度 B.耐用品的可靠性 C.食品的味道 D.电力供应的及时性24.下列属于鉴定成本的是() A.产品评审费 B.在库物资复检费 C.工序控制费 D.诉讼费25.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称之为() A.质量策划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改进26.按照质量特性的分类,下列属于理化方面的特性是() A.机械零件的耐磨性 B.耐用品的可靠性 C.食品的味道 D.电力供应的及时性27.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得到满足的信任,称之为()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28.按照质量特性的分类,下列属于心理方面的特性是() A.食品的味道 B.手表的防水 C.汽车的速度 D.耐用品的可靠性29.质量检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A.事先预防B.事后把关C.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具有多样性D.“三全”,即全过程、全员和全面的质量30.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馆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 D.非线性特性31.当今环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变化 B.顾客 C.竞争 D.创新32.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企业关注的的焦点是() A.质量 B.技术 C.财务 D.顾客33.民航客机中向旅客提供酒属于() A.魅力特性 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D.非线性特性34.首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人是() A.戴明 B.休哈特 C.朱兰 D.费根保姆35. 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称之为() A.质量策划 B.质量控制 C.质量保证 D.质量改进二、多项选择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的产品种类包括() A.服务 B.软件 C.硬件 D.流程性材料 E.程序2.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属于技术方面的特性包括() A.机械零件的刚性B.汽车的速度C.手表的防磁D.耐用品的可靠性E.食品的味道3.以下质量特性中属于线性特性的有() A.民航客机中向旅客提供酒 B.火车卧铺车厢保证开水供应C.火车卧铺车厢提供清洁的卧具 D.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E.餐馆菜肴的味道4.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对产品的分类,产品包括() A.服务 B.软件 C.硬件 D.流程性材料 E.过程5.一个企业要适应环境的要求生存就必须具备FFII特征,它们是() A.快速 B.灵活 C.创新 D.改进 E.发展6.下列产品特性不属于固有特性的是() A.鞋子的耐磨性 B.鞋子的价格 C.鞋子的快递速度 D.鞋子的式样 E.鞋子的舒适度三、名词解释 1.过程 2.全面质量管理 3.顾客满意 4.质量成本5.质量 6.质量管理 7.顾客不满四、简答题1.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成效表现在哪些方面? 2.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 第12章 室内质量控制
![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 第12章 室内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5f345f350e2524de4187e13.png)
第十二章室内质量控制一、A11、OCV的差异是反映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差异的()。
A、批间B、批内C、总体D、部分E、组分2、室内质控失控时,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回顾整个操作,分析误差原因B、重新检验C、更换试剂盒或更换质控血清D、继续测定常规标本,等次日再观察是否继续失控E、重复进行OCV的检验3、测得血糖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出其均值为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应为()。
A、5%B、4%C、3%D、2%E、1%4、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13S/22S/R4S/41S/10x,N=2)与12S质控规则(N=2)相比较,在于()。
A、降低了假失控概率B、降低了误差检出能力C、不能提示误差类型D、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E、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5、下面关于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准确度是测量中所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B、准确度可以以数字表达,它往往用不准确性来衡量C、若已修正所有已定系统误差,则准确度亦可用不确定度来表示D、以不准确度的数据表达E、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6、常用的平均数不包括()。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E、众数7、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的是()。
A、精密度C、系统误差D、允许误差E、随机误差8、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50.5%B、55.2%C、62.8%D、68.2%E、69.2%9、均数的应用()。
A、均数用来描述一组变量值的离散程度B、均数不适用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C、均数只能反映数据集中趋势,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应把均数与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结合起来,可全面地反映其分布的特征D、均数用来描述结果的变异E、均数适用于偏态分布的数据10、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B、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E、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11、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测定值差别越小,说明该检测()。
质量管理学课后思考题
![质量管理学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65374488bd63186bdebbc21.png)
《质量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第1章思考题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FDISO9000:2000中,把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质量是以产品、体系或过程作为载体的。
定义中“固有的”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特性”是指“可区分的特征”,它可以是固有的或赋予的,定性的或定量的。
有各种类别的特性,如物理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体工效的、功能的特性,等等。
(2)定义中的“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
“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规定要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予以阐明;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质量是名词。
质量本身并不反映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的程度。
所以,产品、体系或过程质量的差异要采用形容词加以修饰,如质量好、差等。
(4)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对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要动态的、发展的和相对的。
它随着时间、地点、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所以,应定期对质量进行评审,按照变化的需要和期望,相应地改进产品、体系或过程的质量,才能确保持续地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
2. 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ISO9000:2000标准对质量方针的定义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质量目标是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或作为目的的事物。
注1:质量目标应建立在组织的质量方针的基础上。
注2:在组织的不同层次规定质量目标。
在作业层次,质量目标应是定量的。
上述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质量目标是组织为了实现质量方针所规定追求的事物,组织在建立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应针对质量方针规定的方向和作出的承诺,确立组织的质量目标,提出组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应达到的具体要求。
12第十二章(质量管理学)
![12第十二章(质量管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de4aa433d4b14e852468c9.png)
4
12 服务质量管理
12.1.2 服务质量及要素
格朗鲁斯(Gronroos)提出的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得到广泛认 可。感知服务质量是指服务质量是顾客对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 知的服务结果的比较,其核心是服务质量必须建立在顾客需求 和期望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由管理者或服务提供者来决定。
SERVQUAL 模型的核心是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服务质量差距模 型,它从有形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和可靠性五个维度, 采用22个项目进行测量,形成了SERVQUAL模型量表,见表12-1 所示。
10
12 服务质量管理
11
12 服务质量管理
在应用SERVQUAL 模型测量服务质量时,会根据SERVQUAL 量表设 计“期望服务(ES)”和“感知服务(PS)”两部分问卷,每部 分均基于服务质量5个维度设计的22个问题。
完善之处,特别是在接受某些专业性很强的服务时,顾客并不清 楚自己的期望是什么,因此,也有学者在差距分析模型和 SERVQUAL的基础上,提出了绩效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即 SERVPERF模型。
14
12 服务质量管理
12.2.3 应用实例
【例12.1】 某医院为提高服务质量,现对病人作SERVQUAL调 查,以此决定应如何加强培训,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让70 位顾客在看病前后调查表。如果病人接受治疗后而无法当场填 写感知调查表,可请求病人在医院后续探视时填写。表12-2提 供了对70位病人进行调查后计算出来的平均值。
口碑
个人需求
过去的经验
服务质量要素 有形性 可靠性 响应性 保证性 移情性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2017 第十三章 室间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496565fc7f1922791688e8a6.png)
2017 第十三章室间质量评价一、A11、室间质量评价的问题不包括()。
A、同组不适当B、不适当的靶值C、不适当的评价范围D、EQA提供者不正确的数据输入E、采用多波长检测仪器2、对同一分析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称为()。
A、不满意的EQA成绩B、满意的EQA成绩C、成功的EQA成绩D、不成功的EQA成绩E、不满意但成功的EQA成绩3、下列关于室间质评(EQA)样本的检测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室间质评样本必须按实验室常规工作,由进行常规工作的人员测试B、工作人员必须使用实验室的常规检测方法C、实验室在检测EQA样本的次数上可以与常规检测病人样本的次数不一样D、在截止日期之前,实验室对质评结果不应和其他实验室进行交流后,方回报EQA组织者E、实验室一定不能将EQA样品或样品一部分送到另一实验室进行分析4、参加室间质控活动中,求取均值的样本数不能少于()个。
A、10B、20C、50D、100E、1505、导致室间质量评价失败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检测仪器未经过校准及有效维护B、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C、试剂质量不稳定和实验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实验要求D、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E、因为没有设置好室间质评的警告限、失控限6、一份质控血清测定结果超过+2s界限,另一份结果超过-2s界限。
此类的误差一般是()。
A、随机误差B、比例系统误差C、固定系统误差D、外加误差E、累加误差7、室间质控应在下列哪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
A、先进设备B、高级人才C、室内质控D、质控试剂E、硬件设施完备8、0.03050的有效数字有几个()。
A、3B、4C、5D、6E、79、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偏倚为()。
A、1%B、2%C、5%D、8%E、10%10、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
A、室间质量评价的质控物B、室内检测C、批间核查D、批内核查E、批间比对11、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其测定结果为5.25mmol/L,靶值为5.0mmol/L,其评价范围为靶值±10%。
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 第12章 室内质量控制【精品】
![主管临床医学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练习题 第12章 室内质量控制【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8beb33bc281e53a5902ff13.png)
第十二章室内质量控制一、A11、OCV的差异是反映下列哪种情况所产生差异的()。
A、批间B、批内C、总体D、部分E、组分2、室内质控失控时,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回顾整个操作,分析误差原因B、重新检验C、更换试剂盒或更换质控血清D、继续测定常规标本,等次日再观察是否继续失控E、重复进行OCV的检验3、测得血糖20天室内质量控制数据,计算出其均值为5.0mmol/L,标准差为0.25mmol/L,其变异系数应为()。
A、5%B、4%C、3%D、2%E、1%4、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13S/22S/R4S/41S/10x,N=2)与12S质控规则(N=2)相比较,在于()。
A、降低了假失控概率B、降低了误差检出能力C、不能提示误差类型D、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度E、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密度5、下面关于准确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准确度是测量中所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B、准确度可以以数字表达,它往往用不准确性来衡量C、若已修正所有已定系统误差,则准确度亦可用不确定度来表示D、以不准确度的数据表达E、表示测定结果与真值一致的程度6、常用的平均数不包括()。
A、算术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C、中位数D、标准差E、众数7、表示测量值与真值的一致程度的是()。
A、精密度C、系统误差D、允许误差E、随机误差8、正态曲线下面积有一定的规律,μ±1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
A、50.5%B、55.2%C、62.8%D、68.2%E、69.2%9、均数的应用()。
A、均数用来描述一组变量值的离散程度B、均数不适用于呈正态分布的资料C、均数只能反映数据集中趋势,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应把均数与离散趋势指标标准差结合起来,可全面地反映其分布的特征D、均数用来描述结果的变异E、均数适用于偏态分布的数据10、在临床检验室内质量控制中,如果质控结果出现失控信号,做法正确的是()。
A、寻找失控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纠正,然后重新测定,再决定是否可发出报告B、先发出病人结果,然后寻找原因C、发出病人结果,不寻找原因D、增加质控物个数,提高误差检出E、增加质控规则,提高误差检出11、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检测,测定值差别越小,说明该检测()。
智慧树答案质量管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质量管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https://img.taocdn.com/s3/m/c659105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2.png)
绪论1.质量是:答案:符合要求,适合使用2.过程的结果即( )答案:产品3.硬件的特点在于()答案:其量具有连续性4.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_____答案:质量职能5.有关产品质量的基本法律是()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6.“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管理活动中的主要表现是()答案:职业管理7.质量的一个基本指标或维度是()答案:可靠性8.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答案:固有的9.质量概念涵盖的对象是()答案:一切可单独描述和研究的事物第一章1.价格是产品固有的特性。
答案:错2.朱兰的质量管理三部曲是一个由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三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所构成的一个逻辑的过程。
答案:对3.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因此不是一种积极的质量管理方式答案:对4.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答案:错5.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答案:错6.戴明强调质量改进要着力于减少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认为它不是不良质量的罪魁祸首。
答案:变异性7.六西格玛关系的循环也称为MAIC循环。
其中,字母I代表()答案:改进8.“质量管理三部曲”得以有效实施的框架或者基础是()答案:全面质量管理9.“现代质量控制之父”是()答案:休哈特10.手表的防水、防震、防磁是()答案:技术方面的特性第二章1.质量体系运行的驱动力,实施质量保证的有力手段是()答案:质量改进2.按认证内容要求来划分,质量认证可以分为答案:安全认证、合格认证、环境认证、卫生和健康认证3.质量管理体系可以_答案:向顾客提供信任;帮助组织实现顾客满意;为组织提供实现持续改进的框架4.现场审核的基本方法是答案:抽样5.GB/T 19001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为了()。
答案:稳定的提供满足要求的产品并增进顾客满意6.认证是由权威机构进行,认可是由独立的第三方进行。
答案:错7.下列关于2000版ISO 9000族标准说法正确的是()答案:通用性加强8.ISO 9000标准:答案:为质量系统提供框架9.在ISO9000族标准中,主要用于体系认证的标准是()答案:B.ISO9001第三章1.对计量值数据进行现场调查的有效工具是()答案:质量分布调查表2.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单位构成的集合为称()答案:样本3.计量的准确性是指在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上,无论何时采用何种方法,使用何种计量器具,以及由何人测量,只要符合有关的要求,测量结果应在给定的区间内一致。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习题集
![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eef7a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6.png)
前言
本书根据中国质量协会编著、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与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审定的“新时代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全国指定教材”《全面质量管理》(第四版)编写而成。
编写习题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通过习题集与教材的配合使用,促进各类组织的员工学习质量知识,培养质量管理思维,提升工具方法的应用能力,在提高个人质量素质的同时,进一步为组织的质量提升作出贡献。
一、填空题
1.质量管理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以及通过质量策划、、
质量控制和实现这些质量目标的过程。
2.根据解决质量问题的手段和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将现代质量管理分为
质量检验阶段、和阶段。
3.ISO8402:1994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为中
心,以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
质量目标,它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D.质量控制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
E.质ffl改进意味着在现有质量水准基础上的提高和创新,标志着质量活动
外卖营养搭配好,送得快,价格也适中,就买它家的吧。”小李说:“好啊!”小李和小王叫外卖考虑的是等方面的服务质量特性。
A.功能性
B.时间性
C.经济性
D.舒适性
E.文明性
D.组织的管理体系自身也存在质量水平的问题,因此要提升管理体系质量
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管理体系质量特性一般包括。
A.符合性
B.适宜性
C.时间性
D.有效性
E.效率
E.以下对广义质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广义质量就是指符合性
B.质量的客体包括可感知或可想象的任何事物
C.质量要满足相关方的需要
13、14质量管理学第13、14章
![13、14质量管理学第13、14章](https://img.taocdn.com/s3/m/f582fc8efab069dc51220165.png)
可靠性这个课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受到人们的密切关注。半个多世纪以来,可 敬性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与可靠性有关的活动包括可靠性技术(可靠性工程)和 可靠性管理。可靠性技术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提高可靠性的各种工程技 术和方法。
本章将定义可靠性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说明度量可靠性的方法,介绍可靠性工程 的常用方法和技术、可靠性管理的基本活动和要求等。
三、可靠性与维修性、可用性
2.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设备不因失效而停机的可能性或概率。它是产品或系统在任-时间执行任务时,处于工 作状态和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可用性有两个基本定义:运行可用性和内在可用性。
三、可靠性与维修性、可用性
02
可靠性度量
可靠性水平或相应的能力可以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 失效时间、平均失效间隔时间等来度量。可靠性随时间变 化的规律可以通过可靠度函数、产品寿命曲线、累积失效 函数、失效概率密度等来表示。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通过 分析各个元件的构成形式及可靠性来计算和预测。
1,能力或效能 可靠性表现为是否具有特定的功能、能力和发挥相应的效能。可靠性是产品在特定条件下、在规定的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3控制的方法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82f201c1c708a1294a44be.png)
第十三章控制的方法与技术一、判断题1.预算控制将企业的战略计划落到实处,因而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
()2.工作质量取决于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综合反映,产品质量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
()3.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信息化。
()4.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人机结合的辅助管理系统。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测量。
()6.决策支持系统的特点是:系统的主体是计算机。
()7.柔性作业系统由若干数控设备、物料运贮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的。
()8.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包括过程方法。
()二、填空题1.存货周转率是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它是衡量和评价_________的指标。
2._________是团体控制的基础。
3._________是以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4._________是与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
5.六西格玛业务改进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6._________的基本内涵是改善质量,追求零缺陷,最终达到提升组织竞争力的目的。
7.PDCA循环,又叫_________。
8.柔性作业系统的特点包括: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1.出现在多数中大型企业组织里最基本的控制方式是()A.预算控制B.层级控制C.市场控制D.团体集体控制2.反映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用于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的是()A.速动比率B.应收账款周转率C.流动比率D.资产负债比率3.市场控制的动因是()A.企业内各部门缺乏发展的动力B.企业对经营管理拥有很小的自主控制权C.企业内部组织管理成本过高D.企业缺乏活力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三全一多",不包括以下选项中的()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组织的质量管理C.多方法的质量管理D.全方面的质量管理5.六西格玛组织人员构成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绿带B.财务代表C.业务负责人D.倡导者6.柔性作业系统特点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以顾客需求为导向B.以敏捷反应为标志C.以信息技术为基础D.以改善作业为目标7.信息技术的应用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供应链管理信息化B.营销过程信息化C.生产过程信息化D.管理过程信息化8.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质量检查统计阶段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D.质量管理国际化阶段四、名词解释1.团体控制2.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3.全面质量管理4.PDCA循环5.黑带大师6.DMAIC7.管理信息系统8.柔性作业系统五、论述题1.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定义、作用以及局限性是什么?2.全面质量管理是如何致力于质量的全面、持续改善.并贯穿质量控制活动全过程的?3.GE总裁曾说过:“最好的六西格玛项目不是始于企业内部而是始于外部,关注回答这样的问题:怎样使我们的客户更具竞争力?什么是客户成功的关键……让我们坚信不移的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它能使客户更成功,那它就不可避免地为我们带来收益。
国开管理学基础章节自测第13章试题及答案
![国开管理学基础章节自测第13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5d96a5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6.png)
国开管理学基础章节自测第13章试题及答案单选题试题 1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是()。
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客体也就是控制对象是员工的行为。
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 管理者需要通过控制使员工的行为朝着组织期望的方向并按照组织期望的方式去努力。
试题 2基层管理者常用的控制方法是()。
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所采用的人员控制方法是不同的, 基层管理者同常用直接监督或巡查的方法进行控制。
试题 3进行质量控制,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
国内外企业的大量实践表明, 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是对质量实施控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试题 4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 ()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成本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各项活动的效率及效益。
所以, 对于营利性组织来说, 降低成本是提高组织经济效益或获取价格优势的基本途径。
试题 5()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 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运营能力控制能够反映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 进而使管理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评价企业运营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等。
多选题试题 6人员控制系统的构成包括()。
人员控制系统主要集中于对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管理上, 构成该系统的主要因素包括: 控制主体、控制对象、控制信息和控制方法。
试题 7一般来说, 对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围绕()等问题展开。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通过一个作业系统将输入转换成输出而创造价值的。
管理者通过对作业系统的运转进行控制, 才能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说, 作业系统的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采购控制等。
试题 8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由两部分构成: ()。
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一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
试题 9零基预算的程序包括()。
零基预算的程序是: 建立预算目标体系--逐项审查预算--排定项目、部门的优先顺序--编制预算。
试题 10从组织层次上来看, 绩效可以划分为()。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2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马工程《管理学》配套习题(PDF版:13章)12控制的类型与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b43dfff647d27284a7351a5.png)
第十二章控制的类型与过程一、判断题1.管理者越是集中精力对例外情况进行控制,控制的效果就会越好。
()2.一般来讲,企业由四种经济主体所组成,即股东、债权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
()3.现场控制主要是监督职能。
()4.激励控制主要强调的是通过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进行控制。
()5.相对稳定性,即所建立标准既要在一个时期内保持不变,并且不需要弹性。
()6.对控制对象或要素的衡量频度过高,不仅会增加控制的费用,而且会引起有关人员的不满,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从而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负面影响。
()7.如果没有偏差,还要分析控制标准是否有足够的先进性。
()8.作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对偏差进行认真的分析,并花一些时间以永久性地纠正这些偏差是非常有益的。
()二、填空题1.控制的客体包括三大类: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控制的进程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类型。
3.一般而言,控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组织使用的确定标准的方法有三种: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组织的纠偏措施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_________和__________。
6.预算分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7.营销控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预算控制突出过程控制,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及时_________和__________,保证任务的完成。
三、单项选择题1.由于管理控制中往往存在时间滞后的问题,所以管理者要注意哪个控制原则?()A.直接控制原则B.控制趋势原则C.例外原则D.有效标准原则2.具体控制对象不包括()A.信息B.财产C.交易D.客户3.以下属于财务控制的是()A.经济附加值B.市场附加值C.比率分析D.年度计划4.以下不是按照控制内容分类而来的是()A.制度控制B.激励控制C.预算控制D.财务控制5.以下不属于控制标准的基本要求的是()A.简单性B.可行性C.一致性D.前瞻性6.以下不是组织用以确定标准的方法的是()A.会计分析法B.统计计算法C.经验估计法D.工程方法7.“建立的标准既要符合现时的需要,又要与未来的发展相结合”,这句话描述的是控制标准的()要求。
13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宗蕴璋)练习
![13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 章 质量管理(第四版_宗蕴璋)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f6d51a8a7f1922791788e827.png)
第十三章卓越质量管理【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6σ水平对应的缺陷率是()。
A.308000ppm B.6210ppm C.230ppm D.3.4ppm2.在一个订单的流程中共有4个步骤,每一步骤的首次产出率均是90%,则该流程的流通产出率是()。
A.90% B.81% C.65.6% D.不确定3.在六西格玛管理组织结构中,下面的陈述()是正确的。
A.倡导者对六西格玛活动整体负责,确定项目选择B.黑带大师是技术级别最高的专家,属于指导层C.黑带应该自主决定项目选择D.绿带的数量和素质是推行六西格玛获得成功的最关键因素4. 六西格玛管理中的DMAIC模式是指()。
A.设计、测量、分析、改进、检查B.设计、方法、调整、改进、控制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D.定义、方法、分析、改进、控制5. 在六西格玛改进DMAIC过程中,确定当前水平是()阶段的活动要点。
A.定义B.测量C.分析D.改进6.下列选项中,不是GB/T 19580-2004《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正确用途的是()。
A.作为体系认证的依据B.用于企业自我评价C.用于质量奖评价D.指导实施质量管理二、多项选择题1.推行六西格玛管理的目的包括()。
A. 将每百万出错机会缺陷数降低到3.4B. 降低劣质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C. 追求零缺陷,变革企业文化D. 持续改进,提高顾客满意度2.黑带在六西格玛管理中的作用是( )。
A. 参与项目评审,选择项目B. 负责六西格玛管理实施中的沟通与协调C. 识别过程改进机会并选择最有效的工具和技术实现改进D. 为绿带提供项目指导3.DMAIC模式五个阶段中使用到测量系统分析的阶段是()。
A. D 阶段B. M 阶段C. A 阶段D. I 阶段4.以下属于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七大类目的是( )。
A.社会责任B.测量、分析与改进C.经营结果D.产品与服务三、判断题1.六西格玛管理法以数据为基础,以降低劣质成本为核心。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到13章习题及部分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1到13章习题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81e318a76e58fafab0037a.png)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章参考作业一填空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管理者的决策角色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人际技能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10种角色,可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6.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________,又具有________。
二选择题1.________职能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己的存在于价值。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E 创新2.为了保证目标及为此而制定的计划得以实现,就需要有________职能。
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E 创新3.管理者在处理与组织成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时,他们就在扮演________。
A 人际角色B 信息角色C 决策角色4.在同不合作的供应商进行谈判的时候,管理者扮演的是________。
A 企业家角色B 干扰应对者角色C 资源分配者D 人际角色5.对于基层管理而言,最重要的是________。
A 技术技能B 决策技能C 人际技能D 概念技能6.________对于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不重要。
A 技术技能B 决策技能C 人际技能D 概念技能7.________对于所有层次管理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A 技术技能B 诊断技能C 人际技能D 概念技能8.在作出是否收购其他企业的决策中,管理者必须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分析拟购企业的目前状况及可能的发展余地等情况,这是管理人员需要的技能主要是________。
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试题加答案
![质量管理学(第二版)试题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b491a231126edb6e1a1049.png)
★质量管理学(第二版)(BK015B)第一章质量与质量管理导论1、【65967】(单项选择题)()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
A.质量计划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D.质量改进【答案】A2、【65971】(单项选择题)通过将原材料转化成某种预定状态所形成的有形产品是指()。
A.硬件B.软件C.流程性材料D.服务【答案】C3、【74117】(单项选择题)因果图是一种有效的寻找问题原因的方法,最早提出该方法的学者是()。
A.休哈特B.朱兰C.石川馨D.戴明【答案】C4、【75835】(单项选择题)设计部门、法律事务所、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所生产的产品通常被看成是()。
A.硬件B.软件C.服务D.流程性材料【答案】B5、【78298】(单项选择题)在质量管理领域最早提出20/80原则的专家是()。
A.休哈特B.朱兰C.石川馨D.戴明【答案】B6、【78324】(单项选择题)“大质量观”的质量目标体现在(),改进对象是()。
A.公司经营计划中,部门业绩B.工厂目标中,公司业绩C.公司经营计划中,公司业绩D.工厂目标中,工厂业绩【答案】C7、【87266】(单项选择题)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组织在资源和集中点上表现为A.信息和顾客B.顾客和资本C.利润和资本D.利润和信息【答案】A8、【87270】(单项选择题)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学习型组织在组织结构、权力分布和工作方式方面表现为()。
A.扁平化、分权和团队协作B.扁平化、集权和团队协作C.垂直、集权和个人D.垂直、分权和个人【答案】A9、【90340】(单项选择题)ISO9000标准中的“不合格”是指()。
A.产品不合格B.过程不合格C.体系不合格D.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不合格【答案】D10、【66083】(简答题)简述朱兰在质量管理方面的主要贡献。
【答案】朱兰在质量管理方面主要贡献是:(1)朱兰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是质量管理领域中最具有权威性的参考书之一,被人们称誉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圣经”。
质量管理复习参考(有题目有答案)
![质量管理复习参考(有题目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c5963b87c24028915fc347.png)
第一章质量及其意义选择题:1 质量定义中“特性”的含义指( )。
A.固有的B.赋予的C.潜在的D.明示的2 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在于()。
A.领导 B.工会 C.质量管理办公室 D.质量检验3 确定和完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质量称为( )。
A.检验质量B.设计质量 C.市场调研质量 D.制造质量4 确保为顾客所提供的产品与所设计的特性相一致的质量称为( )。
A.使用质量 B.制造质量 C.设计质量 D.检验质量判断题:1.没有质量就没有数量,没有质量就没有经济效益。
( )2.美国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将质量定义为“质量就是符合要求”。
()问答题:1. 试述质量的含义。
2.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3. 全面质量管理和系列标准的关系是什么?4. 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5. 如何从硬件、软件和服务三个不同的产品来理解产品的质量特性?6. 如何理解“高质量的低代价和低质量的高代价”这一观点?7. 试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经济发展的规律,阐述质量对于人类社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8. 试述质量特性的概念及硬件产品的质量特性?9. 以你的亲身经历举几个例子,说明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是否达到、超越或未达到你的期望值。
之后,你怎样看待这家公司?10. 怎样将质量的含义运用到你所在的大学?举例说明的顾客包括哪些人?怎样做可以达到或超越他们的期望值?11. 大学的质量属性是什么?教室的呢?12. 解释制造业与服务行业的区别以及他们各自的质量的含义。
13. 有人说:“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只是其质量管理部门的事情。
”请根据质量管理学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选择题:1 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B.菲根堡姆C.戴明D.泰罗2 只能事后“把关”的质量管理阶段是( )。
A.产品质量体验阶段B.全面质量管理阶段C.统计质量管理阶段D.现代化管理阶段3 从质量管理学的角度看,作为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环是()A营销 B.设计 C采购 D.产品试制4 古代的原始质量管理,基本上都属于( )。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答案-chat12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答案-chat12](https://img.taocdn.com/s3/m/9a068ed4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4c.png)
第十二章 可靠性概述1.(1)标GB/T3187-94将可靠性定义为: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时间t 内不发生故障的概率。
(2)实效率是产品正常工作t 时刻后单位时间实效的概率。
不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时间t 内发生故障的概率。
(3)平均寿命是产品寿命的平均值,或寿命的数学期望(通常记为E (t )),是产品从投入运行到发生失效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平均故障间隔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故障间隔的平均时间。
(4)同一时刻的可靠度:()-()()==()()f t R t λt R t R t ',其中λ(t )为失效率函数。
2.失效率:(<+Δ|>)(,Δ)=ΔP t X t t X t λt t t ≤可转化为t 0()()()=-=()1-()R't f t t R t f t dt ⎰λ 失效率也称失效率函数。
3.早期失效的特点是故障发生概率大,但失效率随时间的增加而迅速下降。
偶然失效是发生在产品的工作时期,此时产品的失效是随机的,失效率基本是一常数。
耗损失效是产品经过长时间的工作,进入衰老状态,其失效率迅速上升,直至报废。
4.不成立5.MTBF =528.5(h )6.R (1900)=0.69146,λ(1900)=-0.00847.R (300)=0.2231,R (900)=0.0111,t r =21(h )8.t 0.5=154(h ),t 0.9=23(h )9.()= -λt f t λe t >u , ()= -λt R t e t >u0 0≤t <u 0 0≤t <u10.R (t )=22t e-,λ(t )=t11.22()=c -t f t cte ,22()=c -t R t e12.=111=Δ=(1203+16940+…3005=1096()110i i j t t n h N +) 13.R (1500)=0.93941λ(1500)=0.0005。
管理学第十三章及答案
![管理学第十三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4cb9d119e8b8f67d1cb901.png)
1、沟通过程的第一个步骤是(B )A 反馈B 编码C 传递D 接受2、某公司质管部经理在质量管理的总体目标、步骤、措施等方面与公司主要领导人有不同看法。
该质管部经理认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公司上下并未得到充分重视;公司领导则认为,他们十分重视产品质量问题的,只是质管部经理的质量控制方案成本太高且效果不好。
最近一段时间,这种矛盾呈现激化现象。
一天上午,质管部经理接到公司副总的电话,通知他去北京参加一个为期10天的管理培训班,而质管部经理则认为自己主持的质改推进计划正在紧要关头,一时脱不开身,公司领导应该是知道这个情况的,他们做出这样的安排显然是不支持甚至是阻挠自己的工作。
因此,质管部经理不仅拒绝了领导的安排,还发了一通脾气;而公司副总也十分恼火,认为质管部经理太刚愎自用,双方不欢而散。
你认为这里出现的沟通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D )A 副总发送的信息编码有问题B 信息传递中出现了噪音C 质管部经理对于周副总的反馈有问题D 质管部经理对于信息的译码出了问题3、管理需要信息沟通,而信息沟通必须具备的三个关键要素是(C )。
A 传递者、接收者、信息渠道B 发送者、传递者、信息内容C 发送者、接收者、信息内容D 发送者、传递者、接收者4、下述对于信息沟通的认识中,哪一条是错误的?(B )A 信息传递过程中所经过的层次越多,信息的失真度就越大B 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利于进行有效的沟通C 善于倾听,能够有效改善沟通的效果D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在低位上的差异也是一种沟通障碍5、沟通是关于如何使(A )保持一致的问题。
A 领导方式和激励行为B 领导方式和组织结构C 绩效考核和激励行为D 绩效考核和组织结构6、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C )。
A 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B 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C 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D 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可靠性管理历年试题
1.在产品寿命周期中,被称为夭折期的是
A.早期失效期 B.晚期失效期 C.可用寿命期 D.损耗期
2..下列维修活动中属于纠正性维修的是
A.对发生故障的零件进行更换 B.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
C.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D.为设备加润滑油
3.半导体产品的烤机试验,将产品暴露在高温下,来强制缺陷发生,这种可靠性试验属于
A.可靠性测定试验B.可靠性鉴定试验
C.可靠性验收实验D.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4. 累积失效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
A.平均失效时间 B.平均失效间隔时间C.失效率 D.可靠度
5. 在下列产品的可靠性设计中,相对来说更需要采用冗余技术的是
A.汽车 B.飞机 C.摩托车D.火车
6.用来表示“设备不因为失效而停机的可能性或概率”的指标是
A.可靠性 B.可维修性 C.可用性 D.可靠度
7.在产品寿命的开始,由于制造缺陷或原材料缺陷而引起的失效,称为
A.功能性失效 B.可靠性失效 C.偶发性失效 D.损耗性失效
8.故障树分析(FTA)的目的是
A.识别故障发生的模式B.分析产品子系统故障对产品或系统的影响
C.评价故障影响的严重程度D.显示故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9.根据函数的物理意义和微积分的知识,累积失效分布函数F(t)与可靠度函数R(t)之间的关系应为A.F(t)=R(t) B.F(t)-R(t)=1 C.R(t)-F(t)=1 D.F(t)+R(t)=1
10.下列的维修活动中属于纠正性维修的是
A.为设备加润滑油 B.为故障设备更换零件
C.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D.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11.极大地影响到产品的固有可靠性的是
A.产品设计 B.工艺设计 C.产品制造 D.产品使用
12.在一定的环境应力下,为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同时证明改进可靠性的措施是否有效而进行的再现实验,称为
A.可靠性测定试验B.可靠性鉴定试验
C.环境应力筛选试验D.可靠性增长试验
13.为了防止在突然出现操作误差时系统继续运行,可靠性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是
A.冗余技术
B.耐环境设计
C.故障检测设计
D.防误设计
14.质量的一个基本指标或维度是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控性
D.可改进性
15.在产品寿命周期中,失效率比较低的阶段是
A.早期失效期B.可用寿命期 C.耗损期D.衰退期
16.对于具体的元件,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通常包括的信息有
A.故障模式B.故障原因
C.故障影响 D.纠正措施 E.危害点评
17.在产品的可用寿命期内产品失效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A.失效率迅速增高B.失效呈随机正态分布形式
C.失效率相对稳定 D.产品失效率较低 E.产品失效率较高
18.从可靠性分析和研究的层次和对象看,可靠性可区分为
A.固有可靠性B.实现可靠性
C.元件可靠性 D.产品可靠性 E.系统可靠性
19.可以用于表示可靠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曲线(函数)有
A.可靠度函数
B.产品寿命曲线
C.平均失效间隔时间
D.累积失效函数
E.失效概率密度
20.可靠性工程
21.可靠性
22.简述可靠性试验的种类。
23.维修性
24.简述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的基本过程。
25.简述可靠性管理的一般步骤。
26.可靠性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第十三章标准化、认证制度、质量监督历年试题
1.把同类事务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称为
A.简化 B.组合化 C.系列化D.统一化
2.认证的依据是
A.相关技术法规 B.管理体系 C.服务 D.质量
3.标准最基本的含义就是
A.系列化 B.规定 C.简化 D.通用化
4.自愿性认证适用于
A.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B.有关人身安全的产品
C.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产品D.一般性产品
5.被列入强制性认证目录的产品未经认证,该产品
A.可以在市场上销售B.不允许在市场上销售
C.只要不引起安全事故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D.只要接受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抽查就可以在市场上销售
6.国家鼓励企业在不违反相应的强制性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市场和顾客的要求制定企业标准,但该企业标准应满足以下哪种要求?
A.该企业标准严于上级标准B.该企业标准对产品的要求与上级标准一致
C.该企业标准低于上级标准D.国家没有明确规定
7.“3C”标志认证指的是
A.合格标志认证 B.安全标志认证 C.中国强制认证 D.自愿性认证8.统一是一种古老的标准化形式,其基本要求是
A.合理、适度 B.适时、适度 C.尺寸的互换性 D.功能的一致性9.我国实行统一的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制度,其直接负责部门是
A.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B.国家检验检疫总局
C.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工商行政管理局
10.标准化的高级形式是
A.统一化 B.系列化 C.组合化D.通用化
11.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质量监督主体的主导者是
A.生产者
B.顾客
C.政府
D.第三方
12.认证的对象除了产品外,还包括
A.生产方法B.组织机构 C.机器设备D.管理体系13.标准化的本质是
A.过程 B.统一 C.简化 D.体系
14.标准化
15.标准
16.企业标准化工作应该达到哪些要求?
17.标准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8.简述认证的基本过程。
19.简述政府质量监督工作的主要形式。
(任意选答五种形式即可)
20.企业标准化工作应达到哪些要求?
21.简述我国认证制度的总体架构。
22.试述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
23.试述我国质量监督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