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284-信息安全技术-第18章 入侵容忍技术
一种入侵容忍的资料库
一种入侵容忍的资料库
刘海蛟;荆继武;林璟锵;杜皎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3)001
【摘要】ARECA的设计保护了CA私钥的保密性,使ARECA能实时在线地为用户签发证书或撤销证书;但作为安全的在线CA,分发证书的资料库的安全也是关键问题.ARECA的资料库是入侵容忍的,通过将复制的服务器组织成分发屏蔽失效法定数目团体系统,能屏蔽良性失效或者被攻击者控制的服务器的行为,为用户提供正确的证书和证书撤销列表查询服务.异步通信条件下,n>3f个服务器组成的资料库能够容忍至多f个服务器同时失效.
【总页数】6页(P46-51)
【作者】刘海蛟;荆继武;林璟锵;杜皎
【作者单位】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3.08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性能反馈的入侵容忍路由协议 [J], 高惠燕
2.VFRS:一种面向虚拟计算环境的入侵容忍方法 [J], 赵峰;金海;金莉;袁平鹏
3.一种基于入侵容忍的可生存系统设计方案 [J], 鲁懿文;张桂戌
4.一种基于入侵容忍技术的Web服务器系统设计 [J], 龚榆桐
5.一种具有自律特征的入侵容忍系统模型 [J], 刘彬;吴庆涛;郑瑞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信息安全技术教材
第十二页,共51页。
密码学的发展(fāzhǎn)历史
密码学的历史
1949年之前:密码学由艺术方式走向逻辑-机械密码。
1949~1975年:
标志:Shannon发表“Communication Theory of Secrecy System”密码学进入了科学的轨道
主要技术:单密钥的对称密钥加密算法(suàn fǎ)
非对称密码体制(公钥密码体制)
根据明文和密文的处理方式分类
分组密码体制(Block Cipher)
序列密码体制(Stream Cipher)
根据加密算法是否变化分类
固定算法密码体制
变化算法密码体制
第二十一页,共51页。
密码(mì mǎ)系统的分类
对称密码(mì mǎ)体制(秘密钥密码(mì mǎ)体制)
第二十三页,共51页。
加密机制 原理
算法 密钥配送
密钥数 安全确认 加密速度
DES
RSA
加密钥=解密钥 (秘密)
加密钥 解密钥 (公开) (秘密)
公开
公开
必要
不必要
必须为通信对象数 自己用的一个即可
比较困难
容易
可达100MB/S
可达10KB/S
第二十四页,共51页。
密码系统(xìtǒng)的分类
第二十五页,共51页。
密码系统(xìtǒng)的分类
序列密码体制(Stream Cipher) 将明文和密钥都划分(huà fēn)为位(bit)
或字符的序列,并且对明文序列中的每一位 或字符都用密钥序列中对应的分量来加密。 M=(M1, M2,… ,Mn) Ke=(ke1, ke2,…,ken) C=(C1, C2,…,Cn) 其中Ci=E(mi,kei) ,i=1,2,…,n。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摘要:网络入侵是信息安全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威胁,对个人和组织的运营造成了严重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御网络入侵,研究者和厂商广泛探索并开发了各种网络入侵防御产品。
然而,由于缺乏一致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些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存在差异,并难以互相兼容和集成。
因此,制定一套统一的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网络威胁的不断演变,未来的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还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包括与新型威胁应对相关的技术要求、开放式标准和接口设计、智能化和自学习能力等方面。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引言网络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用户或恶意攻击者未经许可进入目标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并获取、修改、破坏或窥视其中的敏感信息的行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入侵事件也日益增多,并给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风险。
为了应对这一威胁,许多公司和组织投入大量资源来研发和采购网络入侵防御产品。
然而,当前网络入侵防御产品市场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提升网络入侵防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制定一套统一的网络入侵防御产品技术规范势在必行。
通过不断推动规范的发展,可以提高网络入侵防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保护个人和组织的信息安全。
1网络入侵防御的概念和原理网络入侵是指未经授权的用户或攻击者进入目标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并获取、修改、破坏或窥视其中的敏感信息的行为。
网络入侵防御旨在通过采用不同的技术和策略来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免受入侵的威胁。
网络入侵防御的概念和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边界防御。
网络边界防御是将外部网络和内部网络隔离,并建立安全设备,如防火墙,来监控和过滤进出网络的流量。
通过限制对网络的访问,边界防御可以减少恶意流量和攻击的风险。
(2)入侵检测与阻断(IDS/IPS)。
第十章 入侵容忍与数据库的可生存性
10.1 入侵的原因
将系统漏洞和外部攻击称为故障(fault),则一个 系统被成功入侵时,通常出现这样的事件序列: 故障(fault)一错误(error)一失效(failure).下图是 一个AVI失效模型。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安全
2013年10月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安全 2013年10月
10.4 实现入侵容忍的通用技术
系统自适应技术:
由于影响入侵容忍数据库系统的因素很多,所以即使 相同的入侵容忍手段,在不同的系统状态下得到的效 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可以通过采取自适应技术增强 系统的工作效果。在数据库入侵容忍系统的设计方案 中,可以综合应用以上自适应技术,但必须注意以下两 个方面:一是系统的自适应方案是不可预见的,否则将 会被攻击;二是自适应方案要有弹性,防止短暂的行为 导致系统调整工作状态,以致造成系统状态的不稳定, 实时的或者无级的自适应是非常困难的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安全 2013年10月
10.2 入侵容忍研究的分类
10.2.3 服务的模式 主从(Primary-Backup)模式 全激活(Active)模式
10.2.4 实现的方法 抗攻击设计 入侵响应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安全
2013年10月
10.3 入侵容忍的实现机制
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数据库安全
2013年10月
10.4 实现入侵容忍的通用技术
1.代理(proxy) 代理是系统的入口,代理客户的请求,是系统防御的第 一道防线,主要功能是:代理客户请求;流量(负载)平衡; 客户合法性测试;基于签名的测试等,由于Proxy是系统 的入口,所以其性能是系统性能瓶颈的一个重要因素" 代理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目标,所以实现时应采用多 Proxy设计.
《信息安全技术》课件第12章
2. 单宿主堡垒主机是有一块网卡的防火墙设备。单宿主堡 垒主机通常用于应用级网关防火墙。外部路由器配置把所有 进来的数据发送到堡垒主机上,并且所有内部客户端配置成 所有出去的数据都发送到这台堡垒主机上,然后堡垒主机以 安全方针作为依据检验这些数据。 单宿主堡垒主机防火墙结构如图12-1-3所示。
图 12-1-3 单宿主堡垒主机防火墙结构
12.1.4
成功创建防火墙系统一般需要6步: 制定安全策略、搭建 安全体系结构、制定规则次序、落实规则集、注意更换控制
建立一个可靠的规则集对于实现一个成功的、安全的防 火墙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用户的防火墙规则集配置 错误,那么再好的防火墙也只是摆设。在安全审计中,经常 能看到一个巨资购入的防火墙因某个规则配置错误而将机构
应用代理型防火墙的最突出的优点就是安全。由于它工 作于最高层,因此它可以对网络中任何一层数据通信进行筛 选保护,而不是像包过滤那样,只是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过 滤。
另外,应用代理型防火墙采取的是一种代理机制,它可 以为每一种应用服务建立一个专门的代理,所以内、外部网 络之间的通信不是直接的,而都需先经过代理服务器审核, 审核通过后再由代理服务器代为连接,根本没有给内、外部 网络计算机任何直接会话的机会,从而避免了入侵者使用 数据驱动类型的攻击方式入侵内部网。
3. 双宿主堡垒主机结构是由围绕着至少具有两块网卡的双 宿主主机而构成的。双宿主主机内、外部网络均可与双宿主 主机实施通信,但内、外部网络之间不可直接通信,内、外 部网络之间的数据流被双宿主主机完全切断。 双宿主堡垒主 机防火墙结构如图12-1-4
图 12-1-4 双宿主堡垒主机防火墙结构
双宿主主机可以通过代理或让用户直接注册到其上来提 供很高程度的网络控制。它采用主机取代路由器执行安全控 制功能,故类似于包过滤防火墙。双宿主主机即一台配有多 个网络接口的主机,它可以用来在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进行寻址。当一个黑客想要访问用户内部设备时,他(她)必 须先要攻破双宿主堡垒主机,此时用户会有足够的时间阻止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容忍技术研究
网络安全中的入侵容忍技术研究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安全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议题。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已经难以完全保障网络系统的安全。
在这种背景下,入侵容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安全策略,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入侵容忍技术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在网络系统遭受入侵或攻击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服务连续性和数据完整性,并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对攻击进行响应和恢复。
它并非试图完全阻止所有的入侵行为,而是假定入侵是不可避免的,重点在于如何在入侵发生后降低损失、维持关键功能。
为了更好地理解入侵容忍技术,我们先来看看网络攻击的常见形式和特点。
网络攻击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病毒、蠕虫、木马、拒绝服务攻击、SQL 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等。
这些攻击手段不断进化,变得更加隐蔽和难以检测。
攻击者的动机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有的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有的仅仅是为了展示技术能力或进行恶意破坏。
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往往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防火墙只能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来阻止网络流量,对于一些复杂的、伪装良好的攻击可能无法有效识别;入侵检测系统虽然能够检测到一些入侵行为,但可能存在误报和漏报的情况;加密技术虽然可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但并不能防止数据被篡改或删除。
此外,这些防护措施通常是在攻击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如果攻击成功突破了这些防线,系统往往会陷入被动局面。
相比之下,入侵容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能够在系统遭受攻击的情况下,通过冗余、多样性、故障隔离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关键功能不受影响。
例如,通过冗余技术,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个相同功能的组件,当其中一个组件被攻击破坏时,其他组件能够接替其工作,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多样性则是指采用不同的硬件、软件和配置来实现相同的功能,这样可以降低攻击者利用系统漏洞的可能性。
故障隔离技术可以将受到攻击的部分与系统的其他部分隔离开来,防止攻击的扩散。
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70——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应用
软考-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70——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应用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是网络安全防御思想的重大变化,其技术目标是实现网络安全弹性,确保网络信息系统具有容侵能力、可恢复能力,保护业务持续运营人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原理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的思想是假定在遭受入侵的情况下,保障网络信息系统仍能按用户要求完成任务。
生存性 3R 方法,该方法首先将系统划分成不可攻破的安全核和可恢复部分;然后对一定的攻击模式,给出和应的3R 策略:抵抗(Resistance)、识别(Recognition)和恢复(Recovery),并将系统分为正常服务模式和被黑客利用的入侵模式,给出系统需要重点保护的基本功能服务和关键信息,针对两种模式分析系统的 3R 策略,找出其弱点并改进;最后,根据使用和入侵模式的变化重复以上的过程。
3R 方法假定基本服务不可攻破,入侵模式是有限集,维持攻防的动态平衡是生存性的前提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术主要有分布式共识、主动恢复、门限密码、多样性设计等。
分布式共识避免单一缺陷主动恢复则通过自我清除技术,周期性让系统迁移转变到可信的状态,破坏攻击链条;门限密码则可以用于保护秘密,门限密码算法通常用(n,k)形式表示,n 表示参与者的个数,k 表示门限值(也称为阈值),表示获取秘密最少需要的参与者个数;多样性设计可以避免通用模式的失效,如操作系绕的多样性可增强抗网络蠕虫攻击能力。
入侵容忍及系统生存技应用1.弹性 CA 系统CA 私钥是 PKI 系统的安全基础,一旦 CA 私钥泄露,数字证书将无法得到信任。
为保护CA 私钥的安全性,研究人员提出弹性CA 系统,容忍一台服务器或多台设备遭受入侵时,PKI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其主要技术方法是采用门限密码的技术。
通过将私钥d 分解成若干个数的和,即 d =d1+d2+dt,再将 di 分到第 i 个服务器中去,当需要签名时,客户机将需要的签名信息 Hash 结果 M 发送到这 t 个服务器中,各服务器将计算结果送回客户机,客户机再计算。
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
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信息安全技术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在信息化时代中,保护个人、企业和国家的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信息安全技术的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以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一、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敏感信息转化为不可读的密文,只有掌握相应密钥的人才能解密获取明文信息。
常见的加密技术有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1. 对称加密对称加密使用同一个密钥来进行加密和解密操作。
发送方使用密钥将明文信息加密,并将密文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再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解密。
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
2. 非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使用一对密钥,即公钥和私钥。
发送方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信息进行加密,接收方收到密文后再使用自己的私钥进行解密。
非对称加密技术可以更好地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DSA等。
二、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防线,在网络中起到监控和管理流量的作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防火墙技术主要包括包过滤式防火墙和应用层网关。
1. 包过滤式防火墙包过滤式防火墙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对网络数据包进行过滤和验证。
它可以根据源地址、目标地址、端口号等信息进行判断,只允许符合规则的数据包通过,阻止不符合规则的数据包进入网络。
这种防火墙技术适用于对网络数据包的基本检查。
2. 应用层网关应用层网关在网络层次结构中位于网络边界处,可以检测和过滤应用层数据。
它能够深入应用层协议进行检查,对网络请求进行验证,提供更高级的安全功能。
应用层网关可以防止恶意代码、入侵攻击等威胁。
三、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用于检测和防止网络攻击的技术。
它通过分析网络流量和系统日志等信息,识别潜在的入侵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网络安全。
常见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和基于行为的入侵检测。
1. 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基于签名的入侵检测通过事先定义的特征库来识别已知的入侵行为。
容忍入侵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
容忍入侵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容忍入侵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网络入侵是一种危害性极高的行为,既给个人和组织带来数据泄露、服务中断等直接风险,也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运行和个人隐私安全。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网络入侵威胁,学术界和工业界纷纷进行了容忍入侵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
本文将对容忍入侵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防御方案。
一、容忍入侵理论1. 定义容忍入侵(Tolerant Intrusion)是指在不影响网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入侵者进行有效监测和管控,使其无法从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或对目标进行破坏的一种安全策略。
2. 基本原理容忍入侵理论基于以下两个基本原理进行设计研究:(1)入侵行为的动态性:网络入侵者的技术手段和攻击方式不断变化,传统的静态防御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因此需要通过动态监测和响应来及时应对入侵威胁。
(2)系统容错的弹性:网络系统应具备容错机制,即在部分组件被入侵后,系统仍能继续正常运行并保证数据安全。
容错机制需要确保入侵检测、排除和修复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3. 模型构建容忍入侵理论通过构建系统模型,进行入侵检测和响应的优化设计。
典型的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基于模式识别的入侵检测:通过对网络流量、程序行为等进行监测和分析,建立入侵模式库,利用模式匹配算法进行入侵行为的实时检测和识别。
(2)基于异常检测的入侵检测:通过对正常行为进行建模,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例如异常数据传输、异常系统访问等,利用机器学习和统计方法对异常行为进行分类和判断。
(3)基于强化学习的入侵响应:通过建立系统实时环境感知模型和策略决策机制,对入侵行为进行动态响应和阻断,提高系统的容错性和安全性。
二、应用技术研究1. 入侵检测技术(1)数据挖掘技术:利用机器学习、数据聚类等方法分析海量的网络流量数据,发现入侵行为的模式和特征。
网络安全视角下的入侵容忍技术探究
需要沟通与交流的通讯环境 中,建设一个绝对
阻止入侵破坏 的系统是不现实的 入侵容 忍系 统承认系统 中存在脆弱点 ,并假定其某些脆弱 点可能会被入侵者利用。入侵容忍设计 目的是 使设计的系统在受到攻击时 ,即使某些部分或 部件 已受到破坏,或者被恶意攻击者操控时 ,
利 用 或 攻 击 。建 设 入 侵 容 忍 系 统 也 不 是 如 何 构
不穷 ,传统 的入侵防御和入侵检测技术无法实 现一个具有抵制任何故障入侵能力 的系统 ,如
何 能 在 故 障 入 侵 已发 生 时 保 证 系 统 关 键 功 能 的
造绝对安全的系统 ,事实上 ,在 目前这种迫切 为 了与网络系统 中的入侵行为进 行抗衡 , 可 以通过安装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控系统 中的各 种 网络行为 、当入侵检测系统发现 “ 非常规 ” 行为 ,就会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 。入侵容忍可 以作为入 侵检 测系 统 的互补 系统与 之一 起工 作 。入侵容忍系统不是防止或检测 已经发生的 事实 ,而是限制入侵者可能导致 的危害。 的攻击者不可能控制整个系统 。为 了攻陷这样 的系统 ,攻击者必须在短时 间内对多个部件进
攻 击 之 下系 统 仍 能 保 证 不 间 断地 正 常 运 行 这 一
点上 。
系统能够触发相应的安全防护机制 ,能对用户 法考虑对系统可用性保护的 同时,还考虑 了对
系统其它安全属性的保护,因此能够达到信息 系统安全的纵深防御 目的,可以说入侵容忍技 术是系统安全 防护 中的最后一道 防线 。
性 和 可 用性 。
响应 中也可 以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 ,比如在
BP r o x y中添 加 I DS 。 和恢复关键数据、关键服务或完全服务。入侵 D
信息安全技术复习题(有答案)
《信息安全技术》大作业2========================================= 软件工程09421059一.填空题1. 信息安全受到的威胁有人为因素的威胁和非人为因素威胁,非人为因素的威胁包括自然灾害、系统故障、技术缺陷。
2.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由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体系和技术体系组成。
3. 导致网络不安全的根本原因是系统漏洞、协议的开放性和人为因素。
4. OSI安全体系结构中,五大类安全服务是指认证安全、访问控制安全、数据保密性安全、数据完整性安全和抗否认性服务安全。
5. 密码学是一门关于信息加密和密文破译的科学,包括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两门分支。
6. 对于一个密码体制而言,如果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相同,则称为对称密码体制,否则,称为非对称密码体制。
前者也称为单钥,后者也称为双钥。
7. 分组密码的应用模式分为电子密码本模式、密文连接模式、密文反馈模式、输出反馈模式。
8. 加密方式有节点加密、链路加密、端列端加密。
9. DES分组长度是64位,密钥长度是64位,实际密钥长度是56位。
10. 信息隐藏技术的4个主要分支是隐藏算法、数字水印、隐藏通道技术和匿名通信技术。
11. 数字水印技术是利用人类视觉和听觉的冗余特性,在数字产品(如图像、声音、视频信号等)中添加某些数字信息,以起到版权保护等作用。
12. 通用的数字水印算法一般包含空间域技术、patchwork方法和变换域算法3个方面。
13. 根据是否存在噪音,隐通道可分为噪音隐通道和无噪音隐通道。
14.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数倍安全、环境安全和媒体安全。
15. 机房面积的大小与需要安装的设备有关,有两种估算方法。
一种是按机房内设备总面积M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机房面积=(5-7)M。
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机房内设备的总数进行机房面积的估算。
假设设备的总和数为K,则估算公式为机房面积=(4.5-5.5)K (m^2)。
16. 利用生物特征认证技术来实现物理设备的访问控制技术主要有指纹识别技术、手印识别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笔记识别技术、视网膜识别技术。
2023年信息安全技术考试题库连云港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共远程考试
1451在一个有多个防火墙存在的环境中,每个连接两个防火墙的计算机或网络都是DMZ。
A 对的B 错误145 2 入侵检测技术是用于检测任何损害或企图损害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行为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
A 对的B 错误1453积极响应和被动响应是互相对立的,不能同时采用。
A 对的B 错误145 4 异常入侵检测的前提条件是入侵性活动集作为异常活动集的子集,而抱负状况是异常活动集与入侵性活动集相等。
A 对的B 错误1455针对入侵者采用措施是积极响应中最佳的响应措施。
A 对的B 错误1456在初期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中,入侵响应都属于被动响应。
A 对的B 错误1457性能“瓶颈”是当前入侵防御系统面临的一个挑战。
A 对的B 错误1458漏报率,是指系统把正常行为作为入侵袭击而进行报警的概率。
A 对的B 错误1459与入侵检测系统不同,入侵防御系统采用在线(inline)方式运营。
A 对的B 错误146蜜罐技术是一种被动响应措施。
A 对的B 错误146 1 公司应考虑综合使用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来保护公司网络。
在进行分阶段部署时,一方面部署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由于它通常最容易安装和维护,接下来部署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来保护至关重要的服务器。
A 对的B 错误1462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填补公司安全防御系统中的安全缺陷和漏洞。
A 对的B 错误1463使用误用检测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很难检测到新的袭击行为和原有袭击行为的变种。
A 对的B 错误146在初期用集线器(hub)作为连接设备的网络中使用的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在互换网络中不做任何改4 变,同样可以用来监听整个子网。
A 对的B 错误146可以通过技术手段,一次性填补所有的安全漏洞。
5A 对的B 错误146漏洞只也许存在于操作系统中,数据库等其他软件系统不会存在漏洞。
6A 对的B 错误146防火墙中不也许存在漏洞。
7A 对的B 错误146基于主机的漏洞扫描不需要有主机的管理员权限。
基于网络安全的入侵容忍技术研究
及 网络使 用 的协议 都存 在其 脆弱性 和漏 洞 , 计算机 的用 户就 不 断地 寻 找更新 更强 的杀 毒软件 和 防火墙 , 断地对 系统 进行 堵 不
1 .入 侵 容 忍 技 术 的概 念
入 侵是 指任 何企 图破坏 资源 的完 整性 、 保密 性和 有效性 的 行为, 也是指 违背 系统 安全 策略 的任何 事件 。 入 侵 容 忍 技 术 的概 念 最 早 是 于 1 8 9 5年提 出 , 19 年 在 91 开发 了一 个具 有 入 侵容 忍功 能 的 分 布 式计 算 系 统 , 相 关研 其 究 工 作 是 由近 几 年 随着 O I ( 国 国防 部 高 级 研 究 计 划 ASS 美 署 计 划 ) MAF I ( 盟 的研 究 计 划 ) 和 TA 欧 等项 目的 研 究而 发 展起来。 入 侵容 忍技 术属于 第三 代 网络安 全技 术 , 强调可 生存 能力 是当前 信息 安全 领域 的热点 之一 。所 谓可 生存 , 是指 系统 在攻
b c m h l n eta fc n i i i omai g .nrs nT lrn eT c n l y w i i s l e ppo ii ev e h y tm e o e ac al g t a ma k d i t s n r t na e It i oea c e h o g , h hw l tl e rv n s r c wh ntes se e h e n n h f o uo o c l ik dg i e
【 关键 词】网络安全 : 侵容 忍 ; 入 降级服 务
T eR s ac fn u i o rn e e h o g a e rN tok e ui h e e rh t s n l a c c n l yB sdOl ew r S c r o Ir o T e T o t y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重点笔记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重点笔记一、信息安全的概念在当今信息化社会,信息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信息安全是指保护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获取、修改、破坏或泄露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了系统的信息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1. 信息安全三要素信息安全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基本要素。
保密性指确保信息只能被授权的人员访问,完整性指确保信息不被非法修改,可用性指确保信息在需要时可用。
2. 威胁、漏洞和风险威胁是指可能导致信息安全受到损害的事件或情况,漏洞是系统或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风险是指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深入剖析了各种威胁、漏洞和风险,并提供了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信息安全技术1. 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使用相同的密钥进行加密和解密,非对称加密使用公钥和私钥进行加密和解密。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详细介绍了各种加密算法和其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加密技术的原理和实践。
2. 认证和访问控制认证是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访问控制是基于认证结果对用户的资源访问进行控制。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对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常见的认证方式和访问控制策略,帮助读者建立健全的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
3. 安全运维和应急响应安全运维是指通过管理和监控来确保系统和网络的安全运行,应急响应是指在安全事件发生时及时做出反应和处理。
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从实际应用的角度介绍了安全运维和应急响应的关键技术和方法,为读者提供了实战经验和案例分析。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信息安全技术实用教程第四版是一本权威、系统和实用的信息安全著作,对信息安全的概念、原理和技术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为从业人员和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和参考指南。
网络入侵容忍技术研究
全的使用计箅 机 网络, 才是可行的适 应性发展 道路 。 其巾, 入侵容忍技术 … 一种结合了密码技术和容错技术的全新网安 全技术 。 是
此项技术 的特点存丁当系统的某些部分 即使 已经被攻击者破坏或成控制,系统仍 然能够继续提供相应 的网络服务,并能保证 系
统巾关键信息的机密性和服务的完整性 。 然,这种新 型安全技术才符合 当前信息系统实际使用要求。
者入侵检测 已经 报警但 来 不及对 损坏 的部 分作恢 复 时,对系 统服务的安全保障措施 。 针对上述 网络发展的趋势,国际上 正着力研 究的一种新 的 信息可生存方法 一 入侵 容忍 ( nrso oea c ) ItuinFlrn e 方法 被广泛 火注起 来 。与传 统 网络 安伞方 法 的思路 不 ,人侵 容忍 的概 念 承认 系统 巾脆 弱点的存存 ,并 似定 随着时 间的发展其 巾某
授权 、访问控制 、加 密、数字签名等等,想通过权限控制在各级 区域边界上阻止非法人侵 ,从而使得信息 得 到保 护的目的。 第二代网络安全技术 的技术特点 : 其基 本思想是 “ 障” 保 。在保护 的基础之 上建立必要 的预知信息库 ,以检测技术为核心,
避免 已知的人侵和攻击。以恢复技术为后盾,对相应的攻击破坏行为预设解决方案 ,从而保障整个网络 体系 可以正常的运作。典 型的应朋技术是人侵检测系统 ( n ui e ci yt ,防火墙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抵御网络外部 的入侵攻击,但 1t s nD t t nSs m) r o e o e 对于来 自网络内部的攻击却 得无能为力,而且一旦触发 造成 的危害扩散更为巨大 。
国际 卜 正着力研究的一种新的信息 【生存方 法即入侵容忍 ( n , inT lrn e 方 法被广泛 关注起 来。与传统 网络安全方法 1h s oea c ) uo 的思路不同,入侵容忍的概念承认系统中脆弱点的存在,并假定随着时间的发展其中某些脆弱点可能会被 入侵者利用。其设计 目 标就是使得 系统在受到攻击时,即使系统 的某些部 分或 部什 经 受到破坏,或者被恶意攻击者操控 ,系统仍能够触发一些 防止 这些入侵 或破 坏造成 系统安全失效 的机制 ,从而仍然能够对外继续维护正常运行 ( 可能是以降级的模式 ) ,提供核心或 系统的基 本服务,以保证 系统的基 本功能。
信息安全技术题库及答案(全部)511
防电磁辐射的干扰技术,是指把干扰器发射出来的电磁波和计算机辐射出来的电磁波混合在一起,以掩盖原泄露信息的内容和特征等,使窃密者即使截获这一混合信号也无法提取其中的信息。
正确基于网络的漏洞扫描器由组成. abcdeA、漏洞数据库模块B、用户配置控制台模块C、扫描引擎模块D、当前活动的扫找知识库模块E、结果存储器和报告生成工具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包括。
A、内容分级审查B、关键字过滤技术C、启发式内容过滤技??加密技术是信息安全技术的核心。
对完全备份就是全部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
正确纸介质资料废弃应用啐纸机粉啐或焚毁。
正确权限管理是安全管理机制中的一种.正确信息安全技术教程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概述一、判断题1。
信息网络的物理安全要从环境安全和设备安全两个角度来考虑。
√2. 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公共区域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3. 计算机场地可以选择在化工厂生产车间附近。
×4。
计算机场地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保持在18~28 摄氏度.√5。
机房供电线路和动力、照明用电可以用同一线路.×6。
只要手干净就可以直接触摸或者擦拔电路组件,不必有进一步的措施.×7. 备用电路板或者元器件、图纸文件必须存放在防静电屏蔽袋内,使用时要远离静电敏感器件。
√8。
屏蔽室是一个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大型六面体,能够抑制和阻挡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
√9. 屏蔽室的拼接、焊接工艺对电磁防护没有影响。
×10. 由于传输的内容不同,电力线可以与网络线同槽铺设。
×11。
接地线在穿越墙壁、楼板和地坪时应套钢管或其他非金属的保护套管,钢管应与接地线做电气连通。
√12。
新添设备时应该先给设备或者部件做上明显标记,最好是明显的无法除去的标记,以防更换和方便查找赃物。
√13.TEMPEST 技术,是指在设计和生产计算机设备时,就对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的元器件、集成电路、连接线、显示器等采取防辐射措施于从而达到减少计算机信息泄露的最终目的。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5
南开大学22春“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技术》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弥补企业安全防御系统中安全缺陷和漏洞。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防火墙中不可能存在漏洞。
()T.对F.错参考答案:F3.PKI支持的服务不包括()。
A.非对称密钥技术及证书管理B.目录服务C.对称密钥的产生和分发D.访问控制服务参考答案:D4.会话侦昕和劫持技术是属于()技术。
A.密码分析还原B.协议漏洞渗透C.应用漏洞分析与渗透D.DOS攻击参考答案:B可以被数据完整性机制防止的攻击方式是()。
A.假冒源地址或用户的地址欺骗攻击B.抵赖做过信息的递交行为C.数据中途被攻击者窃听获取D.数据在途中被攻击者篡改或破坏参考答案:D6.对于密钥是主体身份标识信息的情况,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只有主体知道密钥B.只有示证者和鉴别者知道密钥C.主体通过向鉴别者发送密钥证明自己知道密钥D.只有鉴别者知道密钥参考答案:B7.PKI的主要理论基础是()A.对称密码算法B.公钥密码算法C.量子密码D.摘要算法参考答案:B8.以下哪一项和信息完整性无关()A.加密/解密算法B.报文摘要算法C.信息嗅探攻击D.信息拦截攻击参考答案:C9.为了数据传输时不发生数据截获和信息泄密,采取了加密机制。
这种做法体现了信息安全的()属性。
C.可靠性D.可用性参考答案:A10.下面关于宏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宏病毒只感染Word和Excel文件B.正是有了足够强大的宏语言的支持,宏病毒才得以迅速发展C.1985年8月出现了第一个宏病毒Word Macro/ConceptD.相对而言,宏病毒难以编写参考答案:C11.使用漏洞库匹配的方法进行扫描,可以发现所有的漏洞。
()T.对F.错参考答案:F12.对称密码体制的特征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完全相同,或者一个密钥很容易从另一个密钥中导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3.如何防范操作系统安全风险?()A.给所有用户设置严格的口令B.使用默认账户设置C.及时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D.删除多余的系统组件参考答案:ACD14.Smurf攻击行为与主机系统漏洞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¾ 入侵容忍思想:允许系统存在一定程度安全漏 洞,并假设一些攻击能够成功。保持系统幸存性 和弹性(自动恢复)的能力,从而能够以可测的概 率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操作性。 ¾ 1985年由J.Fraga和D.Powell提出, Deswarte、Blain和Fabre在1991年开发了一个具有 入侵容忍功能的分布式计算系统 ¾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项目署(DARPA):The 3 Generation Security(3GS)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4-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AVI混合故障模型(Attack,Vulnerability, Intrusion composite fault model)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5-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阻止系统失效的AVI故障模型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¾ 入侵容忍主要相关机制
• 安全通信机制 • 入侵检测机制 • 入侵遏制机制 • 错误处理机制
• 错误检测:限制错误的进一 步传播;触发错误恢复机制; 触发故障处理机制,以阻止错 误的发生
• 错误恢复:前向恢复 (Forward recovery)、后向恢复 (Backward recovery)、错误屏 蔽(Error masking)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3-
18.2 系统故障模型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¾ 系统或系统组件被成功入侵的原因 • 安全漏洞:内部原因 • 攻击者的攻击:外部原因
故障
¾ 成功入侵后果:系统状态错误(error),系统失 效(failure)。
¾ 故障(fault)Æ错误(error)Æ失效(failure)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8-
18.4 入侵容忍的应用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¾ 入侵容忍旨在维持关键信息和服务的完整 性、机密性和可用性,并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恢 复被入侵的信息或服务;
¾ 入侵容忍不是检测和阻止入侵;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9-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¾ 入侵容忍主要以入侵产生的结果作为出发 点,重视检查当前系统是否偏离了预期,而不 是建立在识别具体攻击的基础上; ¾ 入侵容忍适用于安全漏洞未知和新攻击存在 的场合。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10-
第18章 入侵容忍技术
第第1188章章 入入侵侵容容忍忍技技术术
18.1 概况
¾ 第一代安全:密码学、可信的计算基础、认 证、访问控制;Æ 抵御攻击 ¾ 第二代安全:边界控制器(如防火墙、入侵检测 系统IDS、公钥基础设施)Æ 弥补漏洞。
¾ (1)阻止攻击的发生;(2)不断解决系统存在的 安全漏洞。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6-
18.3 入忍技技术术
¾ 入侵容忍本质:使系统具备幸存性和弹性
¾ 入侵容忍应达到的目标 • 能够评估攻击造成的破坏 • 在遭受到攻击后,能够维护和恢复关键数据、 关键服务或完全服务
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安全技术教研室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