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

合集下载

广州黄埔军校介绍词

广州黄埔军校介绍词

广州黄埔军校介绍词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大名鼎鼎的广州黄埔军校。

你们知道吗,这黄埔军校可太牛啦!它就像是一个超级英雄的摇篮。

想当年啊,多少热血青年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渴望成为拯救国家的大英雄。

一走进黄埔军校,那感觉就好像穿越了时空,能看到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这儿挥汗如雨地训练呢。

这里的教室、操场,每一处都充满着历史的气息。

当年那些学员们在这里学习战略战术,磨练自己的意志。

这里的教官那可都是厉害角色呀,他们对学员们要求严格得很呢,就像严厉的家长。

学员们呢,也都特别努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学习和训练。

他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为了理想而奋斗。

说起来啊,这些从黄埔军校走出去的人,那在战场上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们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为了国家的未来奋勇杀敌。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黄埔军校真的是撑起了一片天。

哎呀呀,想想都觉得热血沸腾呢!这里培养出了那么多的英雄豪杰,他们的故事简直可以写成一部部传奇小说啦!虽然时光已经过去了很久,但黄埔军校的精神一直都在,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不断前进。

怎么样,朋友们,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对广州黄埔军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呀?这里真的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故事的地方。

下次有机会,一定要亲自来感受感受,相信你们也会被它深深吸引的!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咯,拜拜啦!。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课程设置
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军事学校,也是中国国民党军事教育的主要机构。

它的创建不仅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经过深思熟虑并且具有前瞻性的。

首先,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课程的同时,还要参与实地演习和实战训练,以提高战斗力和实战能力。

这种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学员们在完成学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实际作战环境,胜任各种军事任务。

其次,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学员们在接受军事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学习革命传统和理论,了解国家和军队的发展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意识。

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使学员们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责任感,能够忠诚于党和国家,时刻准备为国家和人民牺牲一切。

此外,黄埔军校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军事技能和思想政治教育外,学员们还要接受文化、体育、外语等方面的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这种全面培养的教学理念,使学员们不仅能够在军事领域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够在其他领域展示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总的来说,黄埔军校的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和全面的。

它不仅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同时还注重学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提升学员的能力和素质。

这种课程设置理念,为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也为中国军事教育的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黄埔军校能够继续秉承这种优良传统,为国家的现代化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军事人才。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简介

黄埔军校简介黄埔军校(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全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是近代中国闻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党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中国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迄今。

因校址设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

军校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选址长洲岛位于江中央,四面环水,环境幽静。

岛内筑有多处炮台,与鱼珠炮台、沙路炮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能把守控制江面,易守难攻,便于学习与练武;由于当时滇、桂军阀盘踞广州,为避开军阀的控制和干扰,需选择交通不便,远离市区的地方;还有岛上有清陆军小学堂的校舍,略加修葺,即可使用,还可节省人力和资金。

因此孙中山决定把军校设在长洲岛上。

大门军校大门坐南向北,面临珠江,在牌坊门额上书有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横匾,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门前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黄埔军校建立时,门口一副对联曰: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校本部大门内正面有一幢走马楼,称为校本部。

校本部是一座岭南祠堂式四合院建筑,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以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全校自总理、校长、党代表之下,设政治、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机构总数约40个,还设有学员宿舍、饭堂、展览室等。

纪念黄埔军校培养中国民族英雄的摇篮

纪念黄埔军校培养中国民族英雄的摇篮

纪念黄埔军校培养中国民族英雄的摇篮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军事学校。

它不仅仅是一所培养军事指挥才能的学校,更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中国民族英雄。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和纪念黄埔军校,以及它培养的中国民族英雄。

一、黄埔军校的历史与背景黄埔军校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成立于1924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军官培训学校。

黄埔军校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堪称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重要里程碑。

黄埔军校的创办者是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先生,他们希望通过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人才,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贡献。

二、黄埔军校培养的民族英雄黄埔军校培养的中国民族英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他们在中国革命史上功不可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以下是其中几位被公认为中国民族英雄的代表:1. 周恩来:黄埔一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政治家。

周恩来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2. 朱德: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

朱德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立者和领导人,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

3. 刘少奇: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杰出领导人。

刘少奇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共产党最杰出的领导者之一”。

4. 陈毅: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和政治家。

陈毅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5. 彭德怀:黄埔四期的学员,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军事指挥家。

彭德怀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最伟大的将领之一”。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是20世纪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军事学院,也是中国现代军事运动的摇篮之一。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军校对中国军事、政治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纪念馆:军校内有黄埔军校纪念馆,展示了该校的历史、创始人孙中山先生的事迹以及学员的奋斗历程。

展品包括图片、文件、文物和实物等,生动展现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

2.校址建筑群:黄埔军校原址上保留了许多历史建筑,如礼堂、教学楼、宿舍和校门等。

这些建筑风格独特,展现了当时的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

3.校园环境:军校所在地的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游客可以在校园内漫步,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

4.纪念雕塑和标志性建筑:在校园内可能有一些纪念雕塑或标志性建筑,以纪念黄埔军校的历史和重要人物。

5.教育性参观:参观者可以通过导览或讲解了解黄埔军校的创办目的、培养的学员以及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孙中山思想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等内容。

黄埔军校对当时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对当时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对当时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教育机构,其建立和发展对于当时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历史背景、培养优秀军事人才、推动军事现代化和国家统一等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黄埔军校于1924年由孙中山创办,成立之初,中国正处于深受列强压迫和分割的危机时刻。

战乱频繁,国家安全形势堪忧。

孙中山认识到军事实力对于保卫和巩固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决心通过创办军校培养一支忠诚、有能力的军队,以抵抗外来侵略势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埔军校的建立就具有重要的国家安全意义。

二、培养优秀军事人才黄埔军校以培养军队和国家需要的优秀军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革命军事理论和实操的教育培训。

在黄埔军校的学员中,不仅有来自各地的革命志士,还有大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和学生,这其中既有北大、清华等知名大学的毕业生,也有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积极分子。

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系统的政治教育,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指挥人才和革命领导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推动军事现代化黄埔军校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发展的开端。

在军事理论教育中,黄埔军校积极引进西方军事思想和理论,使中国军队从传统的农民军队逐渐向现代化军队迈进。

黄埔军校培养的军事人才在各个领域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军事指挥、作战策划、军事工程等,为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四、宣传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黄埔军校除了培养优秀军事人才和推动军事现代化外,还在宣传国家统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培养的学员分布广泛,他们学成后返回各地,成为了国家统一的宣传者和推动者。

这些优秀的军事人才和革命志士不仅在黄埔军校内部推动了国家统一的意识形态,也通过各自的工作和宣传,将国家统一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推动了国家统一的进程。

综上所述,黄埔军校对于当时的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军事人才,为国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还推动了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发展,提高了国家的安全保障能力。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黄埔区,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

作为中国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第一所军事学校,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具有革命精神和军事素养的军事干部,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最初为一座木质建筑,后来逐渐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砖混结构建筑群。

军校总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包括了军事训练场、图书馆、礼堂、办公楼等多个功能区。

军校的主楼是一座典型的欧洲风格建筑,红砖白墙,气势宏伟。

主楼内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展示了军校的历史发展和校友的事迹。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和政治领袖,如蒋介石、陈诚、朱德、林彪等。

军校的图书馆收藏了大量关于军事理论和世界革命史的著作,是研究近代中国军事发展的重要资源。

馆内还展览了黄埔军校的历史照片和文物,参观者可以了解到军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军校的训练场是培养军人的重要场所,与历史上的训练场地相似。

在这里可以看到军事训练的各个环节,如军事课堂、器械训练、格斗训练等。

参观者还可以穿着军装进行军事操练体验,感受当年的军事训练氛围。

军校的礼堂是举办大型集会和演讲的地方,也是举行毕业典礼和纪念活动的场所。

礼堂内有陈列着军校的历史照片和纪念品,展示了当时学员们在这里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和重要会议。

军校的办公楼是校园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保存着蒋介石和其他领导人的办公室和会议室。

这里还展示了蒋介石的生平事迹和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

除了这些主要景点,黄埔军校旧址还有其他一些值得参观的地方。

例如军校的教室、宿舍和食堂,这些地方展示了当时学员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有军校的操场和体育馆,是学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和比赛的场所。

此外,军校附近的黄埔军事医院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观点,展示了当时医疗设施和医疗人员的情况。

黄埔军校旧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遗址,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和学习。

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到黄埔军校的历史,还可以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和军事发展史。

黄浦军校课件ppt

黄浦军校课件ppt

重要事件
黄埔军校在创立和发展过 程中经历了许多重要事件 ,如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等。
主要贡献
培养人才
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 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 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做出 了重要贡献。
推动军事现代化
黄埔军校引进西方先进的 军事理念和制度,推动了 中国军事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国共合作
黄埔军校为国共合作培养 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国共 两党的合作。
团结协作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团结协作精神,是黄浦精神的重要组 成部分。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通过集体训练、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学员的团结 协作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军事行动中至关重要,也是个人 和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严谨求实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严谨求实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又一重要特质。
详细描述
社会名人
戴笠
01
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
长。张灵甫02来自黄埔军校学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
谢晋元
03
黄埔军校学生,抗日英雄。
04
黄浦精神
爱国奉献
总结词
黄浦军校课件中强调的爱国奉献精神,是黄浦精神的基石。
详细描述
黄浦军校课件中,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向学员传递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强调为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黄浦军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纪律和团队精神,提高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03
实战化训练
黄浦军校注重实战化训练,认为只有在实战中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
力。现代国防也需要注重实战化训练,提高军人的实战能力。
黄浦军校注重培养学员严谨求实的态度和精神,要求学员在训练和学习中严格遵 守纪律,追求真实、准确和高效。这种精神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 。

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

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

黄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
3. 建筑群落布局: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群落布局严谨有序,体现了军校的军事化管理特 点。建筑之间通常形成庭院和广场,通过连廊和门洞相连,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建筑群落。
4. 校门和校徽:黄埔军校校本部的校门和校徽也是建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门通常采 用巨大的拱门形式,上方常常有“黄埔军校”字样和军校标志性的五角星。校徽则是黄埔军 校的象征,通常呈圆形,上面有军校名称和标志性的五角星、橄榄枝等图案。
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
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欧式建筑风格: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采用了典型的欧式建筑风格,包括古典主义、新 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等元素。建筑外立面常见的装饰元素包括柱廊、拱门、雕塑等,整体 呈现出庄重、典雅的风格。
2. 红砖建筑: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多采用红砖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这一特色使得建筑更 加坚固耐用,并且给人一种朴实而又沉稳的感觉。红砖建筑也与欧式建筑风格相得益彰,形 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5. 纪念馆和纪念碑:黄埔军校校本部还设有一些纪念馆和纪念碑,用于纪念和展示军校的 历史和荣誉。这些建筑通常采用庄重的建筑风格,内部陈列着历史文物、照片、文件等,展 示了黄埔军校的发展历程和对国家的贡献。
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
总的来说,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其欧式建筑风格、红砖建筑、建筑群落布局 、校门和校徽、纪念馆和纪念碑等方面,展现出军事化管理、庄重典雅和历史荣耀等特点。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史料
黄埔军校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学院,也被视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源地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黄埔军校的常见史料:
1. 《黄埔军校史》:这是黄埔军校的官方历史著作,由曾任黄埔军校校长的陈诚和程潜编撰而成,全面记录了黄埔军校的创建、发展和毛泽东等著名革命家在军校的教育工作。

2. 《黄埔军校校歌》:由黄埔军校教员杨铭编曲,陈毅和叶剑英填词的校歌,表达了革命军人的忠诚和牺牲精神,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3.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中国革命烈士和政治家,他们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记录了这些学员的姓名和后续的活动经历。

4. 《毛泽东在黄埔军校的讲话和指示》:毛泽东在黄埔军校任教期间,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和指示,这些文献记录了毛泽东丰富的军事理论和对中国革命的思考。

5. 《黄埔军校教材》:黄埔军校为培养革命军人而编写的教材,包含了军事理论、政治教育、军事战术等方面的内容,深受当时学员的重视。

以上是黄埔军校常见的一些史料,这些史料不仅是研究黄埔军
校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对研究中国革命和中国军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黄埔军校旧址攻略

黄埔军校旧址攻略

黄埔军校旧址攻略1. 简介黄埔军校旧址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现代军事院校,也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方之一。

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遗址之一。

今天的黄埔军校旧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纪念馆和教育基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中国革命史。

2. 历史意义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颗明珠,对中国革命乃至世界革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里,不仅有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先驱者,还有许多国共合作时期的革命先烈。

黄埔军校培养了众多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参观攻略3.1 开放时间黄埔军校旧址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开放,除通知外不对外开放。

建议游客提前规划好行程,合理安排参观时间。

3.2 门票价格黄埔军校旧址门票价格为成人60元/人,学生票40元/人,敬老票30元/人。

在节假日和特殊活动期间,门票价格可能会有所调整,请游客提前了解。

3.3 导览服务黄埔军校旧址提供导览服务,导游会讲解黄埔军校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故事,使游客更好地了解这座历史遗址的意义。

导览服务需要额外支付费用,建议预约导览服务以确保游览体验。

3.4 参观路线黄埔军校旧址分为南北两区,游客可以选择参观其中一区或全程游览。

参观路线主要包括军校大门、场修楼、教学楼、士官宿舍等重要景点。

建议游客带好舒适的鞋子,因为游览路线比较长,需步行较多。

3.5 游览须知•游览期间请尊重历史遗址,不随意涂写或损坏文物。

•请带好个人物品,注意安全,避免丢失或被他人拾取。

•建议携带水和食物,因为旧址内没有提供饮品和食物的售卖。

4. 如何到达4.1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可以到达黄埔军校旧址。

从广州市区,乘坐地铁3号线到黄埔军校站下车,出站后步行约10分钟即可到达。

4.2 包车游览如果游客人数较多或者想要更方便快捷地到达黄埔军校旧址,也可以选择包车游览。

在广州市区有许多旅行社和包车服务可以选择。

但需要注意的是,包车服务可能会需要提前预约。

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黄埔军校名词解释
黄埔军校是指清朝末年中国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种军事学校,旨在培养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和军事骨干。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24年,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在广州建立“国立政治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前身),但学校的教学内容却偏向政治理论,缺乏实际军事训练。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蒋介石于1925年创办了“国立军事学院”,将其作为自己的军事人才培养基地。

此后,黄埔军校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军队中最重要的军事学校之一,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的军事将领,成为中国国民党军队的主要力量之一。

同时,黄埔军校也因其严格的纪律和教育管理而被誉为中国近代军队中最有效率的学校之一。

黄埔军校小故事

黄埔军校小故事

黄埔军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建立的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在黄埔军校有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

有一次,孙中山在军校演讲时问:“你们为什么来这里?”同学们的回答各不相同,有人说为了国家,有人说为了理想。

而有一个同学则直接回答说:“为了吃饭。

”这个同学的回答显然不符合黄埔军校的精神。

孙中山听后并没有生气,而是耐心地告诉他:“不对,革命者是为了吃饭而革命,不是为了吃饭而生存。


这个小故事虽然简单,却展现了黄埔军校的教育理念。

黄埔军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同时也强调了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提升。

通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孙中山对于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于个人价值观的关注,这也正是黄埔军校所追求的教育目标。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

黄埔军校学员名单简介黄埔军校于1924年5月16日,由孙中山先生创办,位于广州黄埔区经纬山上,是中国国共两党合办的一所军事教育机构。

黄埔军校作为中国近代化军事训练的摇篮,培养了大量的革命军人,为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通过整理资料,搜集相关资料,整理了黄埔军校学员名单,以便研究历史及相应的研究方向。

请注意:以下名单只列举了部分学员的姓名,由于资料的限制,可能不包含所有学员的姓名。

学员名单1.周恩来2.蒋介石3.傅作义4.彭德怀6.林彪7.朱德8.刘少奇9.周逸群10.邓小平11.陈总12.郭沫若13.陈赓14.常德鹏15.叶飞16.刘华清17.高天球19.徐向前20.萧劲光选取学员简介周恩来周恩来周恩来周恩来,江苏淮安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伟大的领导人之一。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周恩来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广泛组织学生运动和工运,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护国战争中,周恩来成为中国护国军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蒋介石蒋介石蒋介石蒋介石,湖南湘潭人,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蒋介石表现出色,被任命为教导队队长。

他在中国革命事业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在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彭德怀彭德怀彭德怀彭德怀,湖南湘阴人,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之一。

黄埔军校期间,彭德怀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被任命为黄埔特种职业中学的队长。

后来,彭德怀在中国革命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功勋卓著。

结语黄埔军校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袖,他们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列举了一些黄埔军校学员的名单,并选取了几位学员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够对研究黄埔军校及相关领域的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以上名单仅为列举,还有更多优秀的黄埔军校学员未在此列出。

如有任何遗漏或错误,欢迎指正和补充。

黄埔军校军训总结

黄埔军校军训总结

黄埔军校军训总结背景介绍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军事教育机构之一,其军训作为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环节,在中国军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总结黄埔军校军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其对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意义。

1. 军训内容黄埔军校的军训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体能训练体能训练是军训的基础,通过长时间的体育锻炼,提高学员的体能素质,培养学员良好的体力和耐力。

体能训练包括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项目,旨在增强学员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1.2 军事理论学习军事理论学习是军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教学和学员讨论,学习军事战略战术、军事编制和军事历史等内容,培养学员的军事素养和战争思维。

1.3 武器装备训练黄埔军校还设有武器装备训练项目,学员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训练,熟悉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培养学员对武器装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1.4 战术演练战术演练是军训的重点环节,通过模拟战场情景,学员进行实战化演练,加强战术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战术演练分为个人演练和集体演练,旨在培养学员的作战能力和指挥能力。

2. 培养目标黄埔军校军训旨在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具体培养目标包括:2.1 培养爱国情操通过军训,学员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员的爱国情操。

2.2 培养纪律观念黄埔军校军训注重培养学员的纪律观念,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组织管理,使学员养成良好的纪律习惯,培养学员的服从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3 培养领导才能军训过程中,学员会被安排到不同的职位和岗位,培养学员的领导才能和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实战演练,锻炼学员的指挥决策能力。

2.4 培养战斗力黄埔军校军训注重培养学员的战斗力,通过实战演练、战术训练等环节,提高学员的作战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3. 效果评估和总结黄埔军校军训的效果评估是对军训工作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测验和考核,评估学员在军事理论、体能训练、战术演练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
黄埔军校参观流程如下:
1. 抵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参观孙中山故居。

2. 从孙中山故居往西走几步,来到黄埔军校旧址。

这是一幢两层的中西结合的小洋楼,黄色的外墙是它醒目的标志。

从悬挂着“寻梦黄埔岛”牌匾的门口进入小洋楼,按照指定的参观路线,先参观序厅,然后进入第一展厅。

3. 序厅对黄埔岛又名长洲岛形成的地理位置作了大致地介绍。

在快速浏览过后,进入第一展厅,展厅内分别从两个部分描述了小洋楼的前世今生,几度易名的情况。

4. 中午在附近品尝当地美食。

5. 下午游览香雪公园,欣赏梅花盛开的美景。

6. 晚上返回酒店休息。

以上是黄埔军校的参观流程,供您参考,建议提前查询黄埔军校的开放时间、门票价格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上,校名曾多次变更,但通称"黄埔军校"。

它是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产物。

它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当时是与美国西点军校、日本士官学校、英国皇家军官学校、苏联伏龙芝红军大学齐名的世界著名军校之一。

军校机构庞大,组织严密,国共两党都派出了一批重要干部参加领导工作。

校内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

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叶剑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共产党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

军校贯彻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积极开展革命宣传,支援工农运动,进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斗争和北伐战争,成为国民政府的支柱。

军校师生们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建立铁的纪律,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作风,被称为黄埔精神。

军校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

黄埔军校大部分建筑物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炸毁,1965年复原,1993年文物部门再次重修,恢复了它的历史原貌。

1962年军校旧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埔军校,既是历史起点,也是历史的转折,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青年。

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又被称为黄埔军校,是一间培养了许多在中日战争和中国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的中国军事学院。

军校在1924年由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北伐统一中国。

目前在台湾,仍然以陆军军官学校存在。

1923年9月,孙中山派蒋介石访问苏联,学习建军经验。

1924年1月28日选定广州长洲岛上的黄埔,原广东陆军学堂和广东海军学校的旧址上建立军校。

5月,任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党代表。

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

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精选100句)黄埔军校,作为中国现代军事教育的起点,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它见证了一代代优秀军人的成长和奉献,散发出无尽的历史魅力和浓厚的军事氛围。

下面是我创作的描写黄埔军校的唯美句子,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美好的阅读体验。

1. 在那凛冽的寒风中,黄埔军校的校门高耸迎风而立。

2. 晨曦洒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照亮了一群英勇的少年。

3. 壮丽的黄埔军校庄严而神圣,仿佛是一个军事圣殿。

4. 黄埔军校的校舍宛如一座雄伟的堡垒,守护着中国的未来。

5. 当雷鸣声响彻黄埔军校的大地时,每一个学员都感受到了自己的肩上担负的责任。

6. 黄埔军校教官的严厉训词像一记利箭,扎进了每一个学员的心间。

7. 忍受着酷暑和严寒,学员们在黄埔军校的操场上坚持训练。

8. 每一次黄埔军校的毕业典礼都是军人成长的见证。

9. 校园里飘荡着黄埔军校学员们振奋人心的口号声。

10. 旭日东升时,黄埔军校的升旗仪式开始了,每个人内心都激荡着自豪和荣耀。

11. 黄埔军校留下的是一段段感人的军旅故事,让人为之动容。

12. 黄埔军校塑造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13. 那一条条整齐划一的军容,展现出黄埔军校的严谨与纪律。

14. 黄埔军校的历史厚重而庄重,仿佛徜徉在一幅壮丽的画卷之中。

15. 任何时候踏入黄埔军校,你都会被它所散发的肃穆氛围所感染。

16. 听说在黄埔军校,你可以听到那些英勇士兵的呐喊声。

17. 黄埔军校的桥梁上,记载了无数优秀学子的足迹。

18. 无论风雨如何,黄埔军校里的学员们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

19. 黄埔军校是一所涌动着年轻血液的圣地。

20. 在黄埔军校的大门前,你可以感受那份激昂与执着。

21. 黄埔军校教授的不仅是战争技能,更是一种为国家负重前行的担当精神。

22. 从黄埔军校走出去的学员,都展现出了无比强大的意志力和毅力。

23. 黄埔军校的训练场上,学员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

24. 黄埔军校的大礼堂,见证了一代代英雄的誓言与承诺。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大门黄埔军校,全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是一间中华民国的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成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然后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中华民国政府迁台时一并迁至台湾高雄县凤山市。

2010年2月,黄埔军校同学会旧址被改造成夜总会。

中文名: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外文名:Whampoa Military Academy 简称: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创办时间:1924年6月16日类别:国立大学现任校长:陈良沛所属地区:中国广东简介首任校长:蒋介石现任校长:陈良沛原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现地址:中国台湾省高雄县凤山市维武路1号现面积:173公顷黄埔军校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

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

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

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景点介绍
黄埔军校旧址是中华民国时期的国民党军事学院所在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

这个景点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标志,也是纪念中国革命先烈和爱国将领的重要场所之一。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是孙中山为举办革命学校而创办的,
初期以筹备军内部官校为目的。

经过几年的发展,黄埔军校成为了培养和锻炼革命军人的重要基地。

许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都曾在这里学习和训练,如蒋介石、何应钦、陈诚等。

黄埔军校旧址包括了军事学院大楼、纪念碑、聚贤堂、墓地等多个景点。

其中,军事学院大楼是黄埔军校的核心建筑,它是一座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寓意中国的复兴与发展。

在大楼内部,展示有黄埔军校的历史和发展,让人们了解和感受到中国近代革命的艰辛历程。

黄埔军校旧址还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国内外并肩出生于
这儿幼年,在这儿成长,同志主义滋润了我们”的字样,表达
了黄埔军校学员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信仰。

聚贤堂是一个纪念堂,里面陈列有黄埔军校学员的照片和事迹,以及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此外,黄埔军校墓地是黄埔军校旧址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革命先烈和爱国将领的墓碑都安葬在这里。

游客可以在墓地中缅怀这些伟大的先辈,感受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贡献。

参观黄埔军校旧址,不仅可以了解中国近代革命历史,还能感
受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里是一个凝聚着爱国情怀的地方,也是一个让人们思考和反思历史的场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黄埔军校旧址讲解线索: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会客厅——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东征烈士墓园在途中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国民革命的圣地。

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黄埔军校毕业生的学员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

革命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

解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未授军衔的著名将领,例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周总理、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李济深、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

有人说,中国现代战争是黄埔军校师生自己打自己。

这虽然是简单了一些,但从战争双方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主要将领看,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这些历史事实使军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因此,近年来到军校参观研究的人除青少年学生之外,海内外各界人士都有不少。

每天到这里来的旅游团络绎不绝。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

1924年6月16日举行升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

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

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

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在大门处军校大门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这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式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改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四个字的门匾。

只因旧址首选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军校?因为,他革命二十多年来,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致使革命屡遭失败。

尤其是1922年,被他视作亲信的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督府,想置他于死地,因而十分悲痛。

沉思中他开始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必须建立一支革命军队,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大家请看大门上的门匾。

这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

这里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

校门内外粘贴有各种标语和对联。

对联的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请大家再看看墙上的这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

这就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大门后的建筑,称为校本部。

它原作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曾在此就读。

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

很可惜,这些建筑在193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荡然无存。

1998年5月初,广东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备战98天,耗资2000多万元,于同年11月12日的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

请大家随我进重建的黄埔军校校本部内参观。

校本部大门二门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

它和刚刚参观过的欧陆式大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风格。

校本部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两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

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

四排房子之间跟走廊相连,四周有围墙。

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当时称大花厅。

办校初期由于没有礼堂,师生集会常常在此举行。

大家见到的两座荷花池,每年花开季节;便芳香四溢。

课余时,不少同学在池边观赏荷花,畅叙友情。

当年池水可直通珠江,潮涨潮退,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政治部我们现在参观政治部。

大家都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当年是黄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

最初两位是戴季陶和邵元冲,聂荣臻元帅当年曾在政治部担任秘书和教官工作。

对面的职员宿舍,是教官们休息的地方。

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摆设是按原貌恢复的。

墙上贴着第一期学生的名录,包括姓名、籍贯、年龄、评语等项。

评语一栏由蒋校长亲自填写。

每天中午,蒋校长都找几位学生问话、谈心,将了解到的情况写到评语上。

他在陈赓的评语栏上写上这样的评语:“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吃苦耐劳,可以带兵。

”可见他能细致观察每位学生的性格、能力和特点。

隔壁是校长的中英文秘书室。

秘书是担任协助校长处理日常文件、负责资料的译编等工作任务的。

中文秘书叫张家瑞,英文秘书叫王登云。

校长办公厅现在来到的校长办公厅,也可以说同时又是党代表廖仲恺的办公室。

党代表廖仲恺身兼数职,他不是天天在校工作,他到军校时就在这里办公和休息。

作为国民党元老和辛亥革命有功之臣的廖仲恺为军校建设真是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那是军校经费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没有隔宿粮食。

廖仲恺千方百计为学校筹款,经常委曲求全地亲自上到军阀杨希闵家中,坐在烟塌旁边,等他抽完大烟,签了字,领到经费,到夜深才回家。

军校遇到经费困难时,廖仲恺总是说:“大家放心,经费由我负责,你们只要把学生训练好就行了。

”他在军校声望很高,被誉为“党军慈母”。

校长会客厅这里是校长会客厅。

“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校长的。

这副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平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的校长的钟爱。

这间房子是书报阅览室,是学生课余看书读报的地方,有时也在这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校本部展览室穿过中轴线,这两个室原是学生宿舍,现在没有复原,而改为重建的校本部的展览室。

孙中山的“故居”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江,风景美丽。

请大家抬头看看这棵白兰树。

大家记得吧,广州中山堂有棵白兰树,据传已有百年历史。

这里也有棵白兰树,据说比中山纪念堂的那棵白兰树还要高,被称为“冠军树”。

这棵树树型很有意思,在粗壮的树枝上,花繁叶茂。

有些观众想象力十分丰富,触景生情。

他们说粗壮的树干,象征国共合作,中间两枝象征两党分道扬镳。

上层花繁叶茂,纵横交错,又像一位位老人握手言和。

这两座洋房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楼上嵌有“孙中山先生的故居”的字样。

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由西侧改到室内。

楼内有展览《小楼昨日》和《孙梅轶史》。

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军校昔日的风采,还有孙中山和他的日本游客梅屋庄吉的故事。

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前,曾重游他的“风水宝地”——黄埔长洲岛。

他把当时在广州的20多名身居军政要职的黄埔学生召集到这个大厅开会。

会上,蒋介石最初一言不发。

当主持会议的何应钦最后请示校长训示时,他才开腔说:“今天我们落到这个地步,是你们不争气造成的,你们再不争气我们将得死无葬身之地”。

当时,解放大军已经南下,正在急速向广州进军,蒋介石兵败如山倒,而他却拼命掩盖失败的原因。

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孙总理纪念碑前此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

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

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上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

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上,构成“文”字的一撇一捺。

大家看,像不像?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

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大家请看碑座:地下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

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了。

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

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五次战役,其屡战屡胜。

请抬头望这座铜像。

孙中山先生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在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

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

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

最后由于经费困难,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

一尊放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放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陵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

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9米,重约1吨。

请看碑身四周: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是胡汉民的笔迹。

东面刻着:“和平、奋斗、救中国。

”请看碑身背面刻的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厥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

”它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

西面刻的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

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

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

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

上年纪的老人对我们讲,以前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还要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是坐南朝北。

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军校俱乐部这是一座两层楼高的楼房,在当年来说,已是规模宏大了。

1926年建成,作军校礼堂,可容纳数千人。

当年师生集合、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常在俱乐部里举行。

军校游泳池军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北方,不习水性,称为“旱鸭子”。

恰好苏联顾问巴甫洛夫到东江视察前线时,落水牺牲。

军校深感军队不习水性会影响战斗力,所以决心将两个小船坞改建为游泳池:一为深水池,一为浅水池。

使同学们学会游泳,以适应在南方水网地区作战的需要。

初学游泳者,肩负一个大竹筒,既帮助浮水,也可作救生用,许多同学都爱上了这项活动。

他们学会游泳后,觉得泳池太小,难于“施展拳脚”。

于是都纷纷离开泳池,游向珠江,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

东征烈士墓园这是墓园的正门,红砖、琉璃瓦,气势磅礴。

牌坊上有几个篆体字“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落款是“蒋中正”。

东征烈士墓园内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

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

它的造型跟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目地十分相似,故有“小黄花岗”之称。

墓地中长眠着516名烈士,他们都是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

其中墓里埋葬着一位团长,这就是著名的刘尧辰烈士。

第二次东征时,他率领40多名奋勇队员冲锋陷阵,不幸中弹,当场牺牲。

为了表彰刘尧辰的功勋,他被追赠为陆军中将,发一等抚恤金5000元,并将骸骨运回这里,埋在墓的中央。

西边是十六将校墓。

这是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记功坊”,落款张人杰。

张人杰即张静江,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老师和军师,国民党三大书法家之一。

至此三大书法家的笔迹我们都见到了。

往东走,便是墓园里一座独一无二的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