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合集下载

第4章1-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第4章1-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28.01.2021
.
13
⑵ 不必给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可以较好地利 用较小的内存块,这便于存储器用紧缩来解决存储 器的碎片问题。 动态地址再定位的缺点:需要附加的硬件支持,而 且实现存储管理的软件算法比较复杂。
28.01.2021
.
14
4.3 连续分配存储方式
计算机对装入内存的程序有两种分配方式:连续分配 和离散分配。 连续分配: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 主要用于60-70年代。它又分为二种:单一连续分配方 式和分区式分配方式 离散分配:将一个用户程序离散的分配到内存空间中 去,它有分页和分段两种分配方式。
区没有被使用的空间最小;
☻仅仅保证所选择的分区能够放得下相关进程即可。
28.01.2021
.
20
☻长处:
实现简单; 系统开销小。
☻不足:
因已分配分区存在内零头(Internal Fragment)而
使存储利用率不高;
因分区尺寸固定而使系统无法运行大程序; 因分区数目固定而使活动进程的数目受限。
28.01.2021
28.01.2021
.
5
逻辑地址(相对地址):相对用户程序模块,以0
地址为起始地址的编址方式。
物理地址(绝对地址):相对于内存,每一单元有
唯一地址的编址方式。
地址重定位(Relocation):把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
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也叫地址映射(map)。
28.01.2021
.
6
4.2.1 程序的装入
28.01.2021
.
12
当CPU取一条访问内存的指令时,地址变换硬件逻辑 自动将指令中的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值相加, 再根据和值作为内存的绝对地址去访问该单元的数据。

操作系统第17讲 习题三new

操作系统第17讲 习题三new

A,B(1)提高系统吞吐量(2)提高存储空
间的利用率(3)降低存储费用(4)提高换入换出
的速度。
10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5、对重定位存储管理方式,应(A),当程序执行时,
是由(B)与(A)中的(C)相加得到(D),用(D)
来访问内存。
A(1)在整个系统中设置一个重定位寄存器;(2)
Ⅰ. 修改页表 Ⅱ.磁盘I/O Ⅲ.分配页框
A.仅Ⅰ、Ⅱ B.仅Ⅱ C.仅Ⅲ D.Ⅰ、Ⅱ和Ⅲ
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10.当系统发生抖动(thrashing)时,可用采取
的有效措施是()
Ⅰ. 撤销部分进程
Ⅱ.增加磁盘交换区的容量
Ⅲ.提高用户进程的优先级
A.仅Ⅰ B.仅Ⅱ C.仅Ⅲ D.仅Ⅰ、Ⅱ
空闲区大小递减
8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3、在回收内存时能出现下述几种情况(1)释放区与插
入点前一分区F1相邻,此时应(A);(2)释放区与
插入点后一分区F2相临界,此时应(B);(3)释放
区不与F1和F2相邻接,此时应(C)。
A,B,C:(1)为回收分区建立一分区表项,填上分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1、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
地址部分的空闲区的算法是(A);能使内存空间
中空闲分区分布得较均匀的算法是(B);每次分
配时,把即能满足需要,又能最小的空间区分配给
进程的算法是(C)
A,B,C:(1)最佳适应算法;(2)最坏适
应算法;(3)首次适应算法(4)循环首次适应算

第4章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第4章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最新课件
6
1.高速缓存(续)
根据程序执行的局部性原理,将主存中一些经常 访问的信息存放在高速缓存中,减少访问主存储 器的次数,可大幅度提高程序执行速度。
进程的程序和数据是存放在主存储器中,每当使 用时,被临时复制到一个速度较快的高速缓存中。
当CPU访问一组特定信息时,首先检查它是否在 高速缓存中,如果已存在,可直接从中取出使用, 以避免访问主存,否则,再从主存中读出信息。
1.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简称内存或主存)是计算机系统中一个 主要部件,用于保存进程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 也称可执行存储器
CPU的控制部件只能从主存储器中取得指令和 数据,数据能够从主存储器读取并将它们装入到 寄存器中,或者相反
主存储器的访问速度远低于CPU执行指令的速
度,引入寄存器和高速缓存。
最新课件
(1)分区大小相等
当程序太小时,会造成内存空间的浪费 。当程序 太大时,一个分区又不足以装入该程序,致使该 程序无法运行。
主要用在一台计算机控制多个相同对象的场合。
(2)分区大小不等
可把内存区划含有多个较小的分区、适量的中等
分区及少量的大分区。
最新课件
32
4.3.2 固定分区分配(续)
2.内存分配
(2)变换外部调用符号
将每个模块中所用的外部调用符号也都变换为相对 地址。例如将call B 变换为JSR “L”
最新课件
24
2、装入时动态链接
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 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接 方式。
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 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出相应的外部目 标模块,并将它装入内存。
装入:由装入程序(Loader)将装入模块装入内存。

第4章4-5节基本分页、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第4章4-5节基本分页、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页表
页号
计算公式:物理地址 块号 页面大小+块内地址 块号*页面大小 计算公式:物理地址=块号 页面大小 块内地址
0 1
块 号 2 4 6 7
逻辑地址3500:
页号:3500/1024=3 对应物理块号:7 页内地址:428
2 3
故物理地址为: 7*1024+428=7596
逻辑地址4500:
页号:4500/1024=4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问题:
在分页系统中,内存的利用率是不是就 可以达到100%了? 由于进程的最后一页经常装不满一块 而形成了不可利用的碎片,称之为“页内 页内 碎片”。 碎片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2) 页面大小 在分页系统中的页面其大小应适中: 页面 太小 太大 页面数 分配时间 多 少 长 短 内存碎片 减小 变大 内存利 用率 高 低
n
1742 外部页表
1023 0 1 2 第n页页表 1468
图 4-4 两级页表结构 1023
… … … 内存空间
114 1151468第四章 存 Nhomakorabea 器 管 理
(2)地址变换机构
外部页号 P1 外部页内地址 页内地址 P2 d
逻辑地址
外部页表寄存器

… 外部页表

… 页表
b d 物理地址
图 4-5 具有两级页表的地址变换机构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4.4.2 地址变换机构
假设页面大小为1K 假设页面大小为
1. 基本的地址变换机构
越界中断 逻辑地址 3100 页表寄存器
页表始址 页表长度

页号 3
页内地址 28
块号 页号 0 1 2 3 … 页表 物理地址 9244 1 3 4 9

操作系统考试必备第四章习题(存储器管理)

操作系统考试必备第四章习题(存储器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1.在存储管理方案中,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 页式管理B.段式管理C.段页式管理D.可变分区管理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A. 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 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

A. 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 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4.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C.是任意的 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5.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3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l、2、5、1、2、3、4、5、6时,将产生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6.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

A. 页式存储管理B.段式存储管理C. 多重分区管理D.可变式分区管理7.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C. 内存容量不足D. 请求页式管理方案8.分区管理中采用“最佳适应”分配算法时,宜把空闲区按次序登记在空闲区表中。

A. 长度递增B.长度递减C. 地址递增D. 地址递减9.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A. 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C.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10.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 实现存储保护D.实现程序浮动C.扩充辅存容量D.扩充主存容量11.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

A.224B.216C.28D.23212.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指令。

A. 被中断的前一条B.被中断的C.被中断的后一条D.启动时的第一条13.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

A. 重定位B.物理化C.逻辑化D.加载14.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第4章 存储器管理_习题

第4章 存储器管理_习题

第4章存储器管理4.4自测题4.4.1基本题一.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中记√,错误的记×)1.为了减少内部碎片,页应偏小为好。

( )2.为了减少缺页中断率,页应该小一些。

( )3.为提高对换空间的利用率,一般对其使用离散的分配方式。

( )4.用户程序中出错处理部分不必常驻内存。

( )5.使用预分页的原因是每个进程在最初运行时需要一定数量的页面。

( )6.可变分区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消除外部碎片,但不能消除内部碎片。

()7.分页存储管理方案易于实现用户使用内存空间的动态扩充。

( )8.LRU页面调度算法总是选择在主存驻留时间最长的页面被淘汰。

( )9.最佳适应算法比首次适应算法具有更好的内存利用率。

( )10.请求分段存储管理中,分段的尺寸要受主存空间的限制。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在可变式分区管理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白区在空白区表中按______次序排列。

A.地址递增B.地址递减C.容量递增D.容量递减2.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______.A.重定位装入程序B.重定位寄存器C.地址机构D.目标程序3.请求分页存储管理方案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

A.不要求将作业装入内存B.不要求将作业全部装入内存C.不要求使用联想存储器D.不要求缺页中断的处理4.在存储管理方案中,___________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页式管理B.段式管理C.段页式管理D.可变分区管理5.一个计算机系统虚存的最大容量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A.主存的容量B.辅存的容量C.主存容量+辅存容量D.计算机的地址机构6.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

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7.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只需要进行一次比较就可以判定是否满足作业对主存空间要求的是______。

第4章存储器管理-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4章存储器管理-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4章存储器管理-选择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11统考】在虚拟内存管理中,地址变换机构将逻辑地址变换为物理地址,形成该逻辑地址的阶段是()A.编辑B.编译C.链接D.装载2.下面关于存储管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存储保护的目的是限制内存的分配B.在内存为M、有N个用户的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占M/N的内存空间C.在虚拟内存系统中,只要磁盘空间无限大,作业就能拥有任意大的编址空间D.实现虚拟内存管理必须有相应硬件的支持3.在使用交换技术时,若一个进程正在(),则不能交换出主存。

A.创建B.I/O操作C.处于临界段D.死锁4.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效率D.实现主存共享5.【2009统考】分区分配内存管理方式的主要保护措施是()A.界地址保护B.程序代码保护C.数据保护D.保护6.【2010统考】某基于动态分区存储管理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为.55MB(初始为空),采用最佳适配算法,分配和释放的顺序为;分配15MB,分配30MB,释放15MB,分配8MB,分配6MB,此时主存中最大空闲分区的大小是()A.7MBB.9MBC.10MBD.15MB7.段页式存储管理中,地址映射表是()A.每个进程一张段表,两张页表B.每个进程的每个段一张段表,一张页表C.每个进程一张段表,每个段一张页表D.每个进程一张页表,每个段一张段表8.内存保护需要由()完成,以保证进程空间不被非法访问A.操作系统B.硬件机构C.操作系统和硬件机构合作D.操作系统或者硬件机构独立完成9.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A.单一连续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10.在可变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进程完成后,系统回收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无上邻空闲区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 11.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考点一内存管理概念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关于存储功能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即使在多道程序管理下用户也可以编制用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

B.内存分配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其追求的目的则是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C.为提高内存保护的灵活性,内存保护通常由软件完成。

D.地址映射是指将程序物理地址转变为内存的逻辑地址二、综合应用题1.请列举出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的两个不同之处。

2.一个进程被换出内存,它就失去了使用CPU的机会。

除了换出内存这种情形,请列举出其它一种情形,进程虽然失去了使用CPU的机会,但它并没有被换出内存。

3.存储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什么是动态链接?用何种内存分配方法可以实现这种链接技术?5.某系统把任一程序都分成代码和数据两部分。

CPU知道什么时候要指令(如取指令周期),什么时候要数据(如取数据周期或存数据周期)。

所以,需要两种寄存器(基地址寄存器、界限寄存器),一组用于指令,一组用于数据。

用于指令的是只读的,以便于用户的共享。

请分析这种策略的优缺点。

6.什么是地址的重定位?有哪几种常用的地址重定位的方法?7.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十分重要的资源,能否合理有效的使用存储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操作系统的性能,并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作用的发挥。

请问:(1)主存利用率不高主要体现为哪几种形式?(2)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主存利用率8.内存保护是否可以完全由软件来实现?为什么?考点二交换与覆盖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方案中,()可采用覆盖技术。

A.单一连续存储管理B.可变分区存储管理C.段式存储管理D.段页式存储管理2.在存储系统管理中,采用覆盖技术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 )。

A.节省主存空间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C.提高CPU利用率D.实现主存共存二、综合应用题1.在存储管理中,覆盖和对换技术所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各有什么特点?2请写出你对交换过程和覆盖过程的认识,它们的主要区别有哪些?考点三连续分配管理方式一、单项选择题1.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要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域减1的情况是()。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4.4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4.4.1 分段存储管理方式的引入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引入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主要是为了满足用户和程序员
1)
2) 信息共享
3) 信息保护
4)
5) 动态链接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4.4.2 分段系统的基本原理
1. 分段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0
作业空间 (MAIN)=0 段表
内存空间
0
3 0K 0 2 0K 0 1 5K 0
段号 段长 基址 (X)=1 0 1 2 (S)=3 3 3 0K 2 0K 4 0K 8 0K
(MAIN)=0 3 0K (X)=1 2 0K (D)=2 1 5K (S)=3 1 0K
4 0K
8 0K
(D)=2
1 5K 1 20 K 1 0K 1 50 K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
4.1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4.2 连续分配方式
4.3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4.4 基本分段存储管理方式
上节回顾
1. 四种内存连续分配方式: 单一连续分配: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固定分区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FF、CF、BF分配算法 动态重定位分区分配:重定位寄存器 2. 基本分页 页与物理块 地址结构
分页与分段存储管理
4.3 基本分页存储管理方式
分页存储管理,是将一个进程的逻辑地址空间分成若干个大小 相等的片,称为页面或页,并为各页加以编号,从0开始,如 第0页、第1页等。 相应地,也把内存空间分成与页面相同大小的若干个存储块, 称为(物理)块或页框(frame), 也同样为它们加以编号,如0#块、 1 # 块等等。在为进程分配内存时,以块为单位将进程中的若 干个页分别装入到多个可以不相邻接的物理块中。

存储器管理

存储器管理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第0节存储管理概述一、存储器的层次结构1、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存储器是信息处理的来源与归宿,占据重要位置。

但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从速度、容量、是否需要电源维持等等多方面,同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

图4-1 计算机系统存储器层次示意图2、各种存储器•寄存器、高速缓存Cache:容量很小、非常快速、昂贵、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内存RAM:容量在若干KB、MB、GB,中等速度、中等价格、需要电源维持、CPU可直接访问;•磁盘高速缓存:一般设于主存中;•多种类型的磁盘:容量在数MB或数GB,低速、价廉、不需要电源维持、CPU不可直接访问;由操作系统协调这些存储器的使用。

二、存储管理(主存管理)的目的1、尽可能地方便用户;提高主存储器的使用效率,使主存储器在速度、规模和成本之间获得较好的权衡。

(注意CPU和主存储器,这两类资源管理的区别)2、存储管理的主要功能:•地址重定位•主存空间的分配与回收•主存空间的保护和共享•主存空间的扩充三、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1、逻辑地址(相对地址,虚地址):用户源程序经过编译/汇编、链接后,程序内每条指令、每个数据等信息,都会生成自己的地址。

●一个用户程序的所有逻辑地址组成这个程序的逻辑地址空间(也称地址空间)。

这个空间是以0为基址、线性或多维编址的。

2、物理地址(绝对地址,实地址):是一个实际内存(字节)单元的编址。

●计算机内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系统的物理地址空间,它是从0开始的、是一维的;●将用户程序被装进内存,一个程序所占有的所有内存单元的物理地址组成该程序的物理地址空间(也称存储空间)。

四、地址映射(变换、重定位)当程序被装进内存时,通常每个信息的逻辑地址和它的物理地址是不一致的,需要把(程序中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对应的物理地址----地址映射;例如指令LOAD L,2500 /*将2500号单元内的数据送入寄存器L*/ ----P123图4-3 作业装进内存时的情况地址映射分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 ppt课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存储器管理  ppt课件
只适合于单道程序环境
ppt课件
10
4.1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2. 可重定位装入方式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目标模块的起始地址通常从 0开始,程序中的其他地址都是相对于起始地址 计算的。因此应采用可重定位装入方式,根据内 存的当前情况,将装入模块装入到内存的适当位 置。
注意:在采用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将装入模块装入 内存后,会使装入模块中的所有逻辑地址与实际 装入内存的物理地址不同。
系统区(OS)
用户区 内存
ppt课件
21
4.2 连续分配方式
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 续的内存空间。
单一连续分配
固定分区分配
动态分区分配
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ppt课件
22
4.2.2 固定分区分配
1. 原理 将内存用户空间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区域,在每个分区中 只装入一道作业,便可以有多道作业并发执行。当有一空闲分 区时,便可以再从外存的后备作业队列中,选择一个适当大小 的作业装入该分区,当该作业结束时,可再从后备作业队列中 找出另一作业调入该分区。
ppt课件
13
4.1 程序的装入和链接
4.1.2 程序的链接
程序经过编译后得到一组目标模块,再利用链接程序 将目标模块链接,形成装入模块。 根据链接时间的不同,把链接分成三种: 1、静态链接:在程序运行前,将目标模块及所需的库 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 2、装入时动态链接: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的一 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链 接方式。 3、运行时动态链接:指对某些目标模块的链接,是在
分区分配中的数据结构 分区分配算法 分区分配及回收操作
ppt课件
26
4.2.3 动态分区分配

第4章 存储器管理练习答案

第4章 存储器管理练习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存储管理的目的是(C )。

A.方便用户B.提高内存利用率C.方便用户和提高内存利用率D.增加内存实际容量2、在( A)中,不可能产生系统抖动的现象。

A.固定分区管理B.请求页式管理C.段式管理D.机器中不存在病毒时3、当程序经过编译或者汇编以后,形成了一种由机器指令组成的集合,被称为(B )。

A.源程序B.目标程序C.可执行程序D.非执行程序4、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为(D )。

A.符号名空间B.虚拟地址空间C.相对地址空间D.物理地址空间5、存储分配解决多道作业[1C]划分问题。

为了实现静态和动态存储分配,需采用地址重定位,即把[2C]变成[3D],静态重定位由[4D]实现,动态重定位由[5A]实现。

供选择的答案:[1]:A 地址空间 B 符号名空间 C 主存空间 D 虚存空间[2]、[3]: A 页面地址 B 段地址 C 逻辑地址 D 物理地址 E 外存地址 F 设备地址[4]、[5]: A 硬件地址变换机构 B 执行程序 C 汇编程序D 连接装入程序E 调试程序F 编译程序G 解释程序6、分区管理要求对每一个作业都分配(A )的内存单元。

A.地址连续B.若干地址不连续C.若干连续的帧D.若干不连续的帧7、(C )存储管理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碎片多。

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段页式8、处理器有32位地址,则它的虚拟地址空间为( B)字节。

A.2GBB.4GBC.100KBD.640KB9、虚拟存储技术是( A)。

A.补充内存物理空间的技术B.补充相对地址空间的技术C.扩充外存空间的技术D.扩充输入输出缓冲区的技术10、虚拟内存的容量只受( D)的限制。

A.物理内存的大小B.磁盘空间的大小C.数据存放的实际地址D.计算机地址字长11、虚拟存储技术与(A )不能配合使用。

A.分区管理B.动态分页管理C.段式管理D.段页式管理12、(B )指将作业不需要或暂时不需要的部分移到外存,让出内存空间以调入其他所需数据。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1-2)

第四章 存储器管理(1-2)

物理地址空间
Load A data1
100
Load A 200
1100
Load A 1200
编译 连接
data1 3456 200 3456
地址映射
1200 3456 。 。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地址映射的方式
静态地址映射: 1)程序被装入内存时由操作系统的连接装入程序完成 程序的逻辑地址到内存地址的转换; 2)地址转换工作是在程序执行前由装入程序集中一次 完成。 假定程序装入内存的首地址为BR,程序地址为VR,内存 地址为MR,则地址映射按下式进行:MR=BR+VR
② 便于实现对目标模块的共享:将内存中的一个模块可 以连接到多个程序中。 ③ 要运行的程序都必须在装入时,全部连接调入内存。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3. 运行时动态链接(Run-time Dynamic Linking) 动态链接方式: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执行时才实施, 亦即,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 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 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特点如下: 特点:凡在执行过程中未被用到的目标模块,都不会被调 入内存和被链接到装入模块上,这样不仅可加快程序 的装入过程,而且可节省大量的内存空间。
硬件支持:在动态地址重定位机构中,有一个基地址寄存器BR和一 个程序地址寄存器VR,一个内存地址寄存器MR。
转换过程:MR=BR+VR
第四章 存 储 器 管 理
把程序装入起始地址为100的内存区
0 100
重定位寄存器 1000

MOV r1,[50]
0 1000 1100
… …
MOV r1பைடு நூலகம்[50]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第四章课后答案第四章存储器管理1. 为什么要配置层次式存储器?这是因为:a.设置多个存储器可以使存储器两端的硬件能并行工作。

b.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

c.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

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

2. 可采用哪几种方式将程序装入内存?它们分别适用于何种场合?将程序装入内存可采用的方式有:绝对装入方式、重定位装入方式、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绝对装入方式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中,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适用于多道程序环境中。

3. 何为静态链接?何谓装入时动态链接和运行时动态链接?a.静态链接是指在程序运行之前,先将各自目标模块及它们所需的库函数,链接成一个完整的装配模块,以后不再拆开的链接方式。

b.装入时动态链接是指将用户源程序编译后所得到的一组目标模块,在装入内存时,采用边装入边链接的一种链接方式,即在装入一个目标模块时,若发生一个外部模块调用事件,将引起装入程序去找相应的外部目标模块,把它装入内存中,并修改目标模块中的相对地址。

c.运行时动态链接是将对某些模块的链接推迟到程序执行时才进行链接,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当发现一个被调用模块尚未装入内存时,立即由OS去找到该模块并将之装入内存,把它链接到调用者模块上。

4. 在进行程序链接时,应完成哪些工作?a.对相对地址进行修改b.变换外部调用符号6. 为什么要引入动态重定位?如何实现?a.程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要在内存中移动位置,为了保证这些被移动了的程序还能正常执行,必须对程序和数据的地址加以修改,即重定位。

引入重定位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程序的这种需要。

b.要在不影响指令执行速度的同时实现地址变换,必须有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即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重定位寄存器,用它来存放程序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

程序在执行时,真正访问的内存地址是相对地址与重定位寄存器中的地址相加而形成的。

OS第4章 习题-答案

OS第4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一、判断题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A.相同B.随作业长度变化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D.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2.在可变分区分配中,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

A.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C.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3.在可变分区分配中,最佳适应算法的空白区是()。

A.按大小递减顺序连在一起B.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C.按地址由小到大排列D.按地址由大到小排列4.设内存的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

若要申请一块40K的内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则所申请到的分区首址为()。

A.100K B.190K C.330K D.410K5. 有作业序列:作业A要求18K;作业B要求25K,作业C要求30K。

系统中空闲区按三种算法组成的空闲区队列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该作业序列合适。

A.首次适应法 B. 最佳适应法 C. 最坏适应法 D. 无算法6.在可变式分区存储管理中的拼接技术可以()。

A.集中空闲区B.增加主存容量C.缩短访问周期D.加速地址转换7.支持程序浮动的地址转换机制是( ) 。

A、动态重定位B、静态重定位C、页式地址转换D、段式地址转换8. 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32位表示,其中20位表示页号,,则每页的大小为()。

A. 212B. 220C. 224D. 2329. 在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 页表内容如下所示:若页的大小为4K, 则地址转换机构将逻辑地址0转换成的物理地址为()。

A. 8192B. 4096C. 2048D. 102410. 无快表的基本页式存储管理中,每次从主存中取指令或取操作数,至少要()次访问主存。

A 0次B 1次C 2次D 3次11. 某段表的内容表示如下:逻辑地址(2,154)对应的物理地址为()。

A. 120K+2B. 480K+154C. 30K+154D. 发生越界中断12.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章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4章存储器管理PPT课件

➢ 不支持多道程序
➢ 内存利用率不高
➢ 受内存容量限制
23
4.2.2 连续分区存储管理
➢ 将内存划分成若干个连续区域,称为分区 ➢ 每个分区只能存储一个程序,而且程序也只
能在它所驻留的分区中运行(连续性)
➢ 是实现多道程序的最简单的存储管理方案 ➢ 根据划定的分区是否可变,分为固定分区和
可变分区管理
编译/链接
地址映射
data1 3456
200
3456
1200
3456
15
三种装入方式
➢ 绝对装入
✓ 编译时给出绝对地址
✓ 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相同,无须地址转换
✓ 适用于单道程序环境
➢ 静态重定位装入
✓ 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不同
✓ 装入时一次性给出绝对地址
➢ 动态重定位装入
✓ 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不同
✓ 地址的转换推迟到指令运行时才进行
24
1. 固定分区 ➢ 基本思想
✓ 由OS在初启时,将内存空间划分为若干连 续区域,一个区域称为一个分区
✓ 每个分区的大小固定不变,每个分区装一 个且只能装一个进程
✓ 每个分区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5
➢ 数据结构 ✓ 分区说明表:分区号、起始地址、大小、状态 ✓ 分区请求表:进程号、内存大小
分区号 始址(K) 大小(K) 状态
要位置
➢ 任何一种存储装置,都无法同时从速度与
容量两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 实际上它们组成了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
量由小到大的存储装置层次结构
5
存储器层次
存取时间减少
高速缓存
存取速度增加 存取成本增加
内存
存储容量减少

存储管理

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管理
OS 作业1 (8 KB) 作业4 (24 KB) 作业5 (128 KB)
作业4 (24 KB)
作业6 (256 KB) 作业7 (256 KB)
888 KB
1024 KB (a) (b)
(c)
图 4.9 可再定位式分区分配的靠拢过程
第四章 存储管理
352 KB 有效地址 352 KB + 50 L 1,352 K + 9800 352 KB + 9800 浮动寄存器 -32 KB
第四章 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管理
4.1 4.2 4.3 4.4 4.5 4.6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早期的存储管理 分页存储管理 请求分页存储管理 分段存储管理 段页式存储管理
第四章 存储管理
4.1 存储管理的基本概念
存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1. 2.
存储分配问题:研究存储共享和各种分配算法。 地址再定位问题:研究各种地址变换机构, 以及 静态和动态再定位方法。 存储保护问题:研究保护各类程序、 数据区的方 法。 存储扩充问题:主要研究虚拟存储器问题及其各种 调度算法。
实现了主存的共享,因而有助于多道程序设计,更 有效地利用了处理机和I/O设备,从而使系统的吞吐 量和作业周转时间得到了相应的改善。 相对于后面介绍的存储管理方式,本方案为实现分 区分配所使用的表格、占用的存储容量相对较少, 算法也相对简单。 实现存储保护的措施也比较简单。 多重分区分配方案能实现对子程序、 数据段的共享。
剩余容量 7KB 23KB 23KB 87KB 399KB 539 KB
可变式分区法
作业4 24 KB 作业5 128 KB 作业6 256 KB
第四章 存储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存储器管理
单选题
——存储基本概念——
1.在计算机系统中为解决存储器在速度、容量和价格方面的矛盾,采用了多级存储装置,
在层次上组成一个速度由快到慢,容量由小到大的多层结构。

根据速度的由快到慢,以下正确的序列是_____。

A.Cache,主存储器,外存储器
B.主存储器,外存储器,Cache
C.外存储器,主存储器,Cache
D.主存储器,Cache,外存储器
2.在多道程序系统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主存空间除装入操作系统核心外,其余部分为多个用户所分享
B.当一个用户程序真正被装入时,才能根据主存的分配情况确定程序被装入的位置
C.一个程序如多次被调入主存,主存的分配状态很不可能相同
D.程序设计是以物理地址来存取数据的,而程序执行必须以逻辑地址来存取数据
3.可由CPU调用执行的程序所对应的地址空间称为_____。

A.作业的地址空间
B.物理存储空间
C.名空间
D.虚拟地址空间
4.程序中由符号名组成的空间称为_____。

A.作业的地址空间
B.物理存储空间
C.名空间
D.虚拟地址空间
5.程序经编译与链接后,相对地址集合而成的空间称为_____。

A.作业的地址空间
B.物理存储空间
C.名空间
D.虚拟地址空间
6.所谓动态重定位,地址变换是发生在_____。

A.程序装入时
B.程序执行时
C.程序执行前
D.程序链接时
7.用重定位寄存器方式进行动态重定位,如果寄存器中的地址为1000,指令中的逻辑地
址是500,CPU执行到该指令时,实际访问的物理地址是_____。

A.1000
B.500
C.1500
D.以上都不对
8.下面所列的存储管理方案中,_____实行的不是动态重定位。

A.固定分区
B.可变分区
C.分页式
D.请求分页式
——页式存储管理——
9.在一个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逻辑地址是3654,页的大小为1K,那么,该逻辑地址
的页号和页内地址分别为_____。

A.3,582
B.3,654
C.4,582
D.4,654
10.逻辑地址是162H,在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和块的大小均为1K,第0页装入第1
块,第1页装入第4块。

那么,在程序执行时,CPU将访问的地址是_____H。

A.1162
B.562
C.1378
D.354
11.关于页式存储管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程序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而其运行的存储空间可以是不连续的
B.页表作为一个数据结构存放在主存,会影响程序执行的速度
C.地址空间的分页大小必须和主存空间的分块的大小一样
D.页表是以映象方式实现动态重定位的重要数据结构
12.页表重定位方式几乎以降低计算速度一半为代价来获取分页存储管理的好处,这是因
为_____。

A.要将逻辑地址换算成页号和页内地址
B.用户程序被装入了不连续的内存块中
C.如果被访问的页不在内存时,必须装入新的页
D.访问内存地址的同时必须访问主存中的页表
13.实现分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分页是由_____完成的。

A.程序员
B.用户
C.操作员
D.系统
14.在一个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表的内容如下,若页面大小为4K,则地址转换机构
将相对地址0
A.8192
B.4096
C.2048
D.1024
——虚拟存储——
15.虚拟存储器的实现理论基础是_____。

A.重定位技术的产生
B.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
C.内外存交换技术
D.页式管理技术
16.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_____。

A.进行存储保护
B.允许程序浮动
C.允许程序移动
D.扩充主存容量
17.在虚拟存储管理中,把进程所访问的地址空间称为_____。

A.作业的地址空间
B.物理存储空间
C.名空间
D.虚拟地址空间
18.一个虚拟地址空间的最大容量,是由_____。

A.内存和外存之和所确定的
B.重定位的方式所确定的
C.目标程序存取的范围所确定的
D.计算机地址结构所确定的
19.一个计算机的有效地址长度为32位,那么它提供给进程的虚拟空间的大小为_____。

A.32MB
B.64MB
C.4G
D.1G
20.在一个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的地址长度为18位,则OS为每个用户所提供的虚拟存
储器的大小为
A.64KB
B.128KB
C.256KB
D.512KB
21.关于虚拟存储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虚拟存储器是一个作业的逻辑地址空间
B.虚拟存储器从逻辑上扩充了主存容量
C.虚拟存储器是指仅把作业的一部分装入内存便可运行作业的存储器系统
D.从用户角度看,具有虚拟存储器的系统所具有的内存容量比实际容量大得多
22.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页面置换时,以下_____是无法实际使用的。

A.先进先出算法
B.LRU算法
C.最佳淘汰算法
D.近似LRU算法
23.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的系统中,一进程在内存占3块(开始为空),页面访问序
列为1、2、3、4、1、2、5、1、2、3、4、5、6。

运行时会产生_____次缺页中断。

A.7
B.8
C.9
D.10
24.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引起的。

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太大
C.内存容量不足
D.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
填充题
1.将作业相对地址空间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重定位)。

2.地址重定位可分为(静态重定位)和(动态重定位)两种。

3.静态重定位在程序(装入)时进行,动态重定位在程序(执行)时进行。

4.VM实现的依据是(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

(1)
5.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是建立在(离散分配)存储管理方式的基础上的。

(1)
6.在请求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有以下页面淘汰算法:
最佳淘汰算法:选择淘汰(不再使用或最远的将来才使用)的页面;
先进先出算法:选择淘汰(在内存驻留时间最长)的页面;
最近最久未使用算法:选择淘汰(离当前时刻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最少使用)的页面。

(3)7.在分页式存储管理中,如果页面置换算法选择不当,则会使系统出现(抖动)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