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前言 (1)
一、在奢靡的生活中自我迷失,同时又在内心抵触虚伪的生活。 (1)
(一)长期沉沦于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无法自拔。 (1)
(二)看透浮华,内心对于奢靡虚伪的生活有抵触情绪。 (2)
二、为人处世率性坦诚,睿智而且善良。 (4)
(一)为人率性坦诚,不做作。 (4)
(二)聪颖善良,睿智而且理智。 (5)
三、向往真爱,为了高尚的爱情甘愿牺牲,放弃一切。 (6)
(一)对待感情,坦诚相待。 (6)
(二)为爱放弃一切,改变旧习。 (7)
(三)坚强独立,为了真爱顽强付出。 (8)
(四)率性而为,为了真爱甘愿牺牲。 (8)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茶花女》中玛格丽特的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了一个挥金如土的“名妓”为追求自己纯洁的爱情而敢于牺牲的典型形象,一个白茶花般纯洁的妓女形象[1]。身处当时的社会环境,这个姑娘的性情在遇见爱情前后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是一个关于沉沦与救赎的悲剧故事[2],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就该人物形象对生活的态度、性格品质以及爱情观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分析。
关键词:自我迷失;抵触虚伪;率性坦诚;追求真爱;甘愿牺牲
前言:
玛格丽特,一个美丽纯洁,善良无私,而且端庄文雅的姑娘。虽然她沦落风尘,却仍然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和独立的人格,并且一直向往真正的生活和爱情。爱情的到来让这个姑娘的生活彻底改变,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一个悲惨的时期造就一个悲惨的人物,玛格丽特的故事是曲折而悲伤的,然而,正是这些曲折的故事情节凸显了这个鲜明的人物形象。
一、在奢靡的生活中自我迷失,同时又在内心抵触虚伪的生活。
玛格丽特作为一位游走于上流社会的“名妓”。她既天生丽质,妩媚动人,同时身世不堪,却自身带有贵妇气质,也正是这样,她拥有可以傲娇的资本,成为那些所谓上流社会人士欣欣向往的“珍品”。在小仲马的笔下,他描写的这个典型人物——玛格丽特,对于身边纸醉金迷的生活是既迷失又排斥的。
(一)长期沉沦于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无法自拔。
从玛格丽特死后家中华丽的陈设中就可以看出,她对生活的挥霍已经发展到了极点。对于这位“名妓”来说,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值得被重视的事物和情感,所拥有和占有的不过是浮光掠影,如果不及时享受,一切都会化为云烟。
1.奢靡成性,难以收手。
作为一名沦落少女,单纯地以物质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为追求目标,这也无可厚非。这位“名妓”以自己的年轻美貌为资本,换来自己想要的奢靡,即便已经承诺于人,也仍然难以收手。
例如:主人公玛格丽特在巴涅尔遇见晚年丧女的公爵,在公爵的恳求之下应
允扮演其亡女的替身,并改变自己的生活,然而,在回到巴黎之后,习惯于夜夜笙歌、花天酒地的玛格丽特就寂寞难耐,开始频繁接待男客。
2.为获取经济来源,与上流男士周旋。
当然,长期生存在糜烂的生活环境中,并非贵族出身的玛格丽特想要保持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同时偿还自己所欠下的债务,需要一定的财富来源,而这种所谓的财富来源,通常来自于那些愿意为了她们这种女子消费甚至倾家荡产的上流男士们。
玛格丽特在巴涅尔疗养归来,作为公爵亡女的替身,已经可以从公爵那里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然而,这些却远不能满足她的日常开销。玛格丽特面对自己并不喜欢甚至些许厌恶的N伯爵却仍然给予其希望,也是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她知道公爵年事已高,去世之后也不会留下什么财产给自己,所以就保留了这个愿意为自己破费,自己要什么就给什么的“蠢”伯爵,虽然自己不喜欢他。为了生活上的挥霍,宁可强忍着陪笑脸,也不愿与其闹翻。
3.物质上的享受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沉迷无法自拔,当自己的经济来源和物质享受被没收,就会瞬间想到求饶。以玛格丽特为代表的这一层人群,她们处于身不由己的境况当中,受命运的摆布,会为了一件事,又或者是另一件事而委身于他人,然而又终究是无法与奢靡的生活切割开来。
在玛格丽特遇上阿尔芒的时候,他们的爱恋开始的很煎熬,因为阿尔芒并不是十分了解玛格丽特的生活规则,然而,玛格丽特是明白的,她可以十分清楚明白的向阿尔芒讲解自己为什么要同时成为几个人的情人,计算阿尔芒的收入如何满足不了自己的开销和偿还不了自己的债务……。然而,越是自己内心清楚,越是无法轻易地摆脱物质的诱惑和禁锢,只能任其沉迷。
在阿尔芒和玛格丽特隐居乡下期间,公爵因玛格丽特生活糜烂,以及公开恋情而饱受打击,进而杳无音讯(对玛格丽特的经济支持也就此搁浅)。在这种情况下,玛格丽特还是经不住生活的苦难,尝试向公爵请求原谅,希望恢复原来的利益关系。
(二)看透浮华,内心对于奢靡虚伪的生活有抵触情绪。
玛格丽特身处漩涡,却有着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或许她在奢靡中迷失,却也在伺机逃离。玛格丽特不落窠臼,不像她的那些同行一样,享受着糜烂的生活,却也有自己的思想。
1.她看透了生活中处处显现的虚情假意,以及形形色色的肉欲和金钱交易,她任凭自己在其中游荡,但却从未倾注真实的感情。随着卖笑生涯对女人身心的摧残,玛格丽特慢慢看到了妓女的悲惨命运:“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毁灭了别人又毁灭了自己以后,像一条狗似得死去”[3]。
玛格丽特在生病期间,三个月没有人上门看望,原因很简单:一旦不能够满足那些情人的虚荣心,不能够让他们寻欢作乐,就会被他们毫不留情地抛弃。所有的这些是玛格丽特亲身体会到的,所以对这些浮华的虚幻性领悟的更加深刻。也正是因为看透了一切,她在不同男子之间周旋,换取可以挥霍的资本来源;花钱似流水,享受时髦的装饰和奢侈的生活;纸醉金迷,即使生病吐血也依旧通宵买醉……,她用尽下贱的方式来糟蹋自己,麻木自己,以此来弥补自己心灵上的空虚和痛苦。
在那样一个杂乱污浊的环境中,那种没有人情味和虚伪冷酷的生活早已让她不愿意再相信任何人,只是存在着利用和被利用的利益关系。玛格丽特将这种关系看得很清楚。她的寻欢作乐可以帮助她逃避和忘记现实。她的所作所为有无奈和麻木的成分存在。
2.玛格丽特独自一人在上流社会人群中游走,没有真心朋友,没有知心好友,她对这种生活有千千万万种反感,而这些反感,在遇见真爱阿尔芒之后,渐渐地吐露出来。
在和阿尔芒相知相爱后,玛格丽特有了一个可以用自己真实面对的朋友和爱人,没有利益关系,没有相互算计,她也逐渐有勇气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例如:N伯爵,一个由始至终都让玛格丽特生厌的有钱人,起初,玛格丽特是愿意为了利益给予他虚伪的笑脸和礼待,然而,在阿尔芒的爱的支撑下,她随性而为,直接对伯爵闭门不见,这是她一直想做而没有做的,是她为生活所需而压抑着没有付诸行动的。
同时,在和阿尔芒隐居乡下时,远离繁华喧嚣,公然宣布自己与阿尔芒的情人关系,也是她压抑情绪的爆发,阿尔芒的爱使她有了支柱(虽然她自己也知道这个支柱太冒险),让她有勇气和自己一直以来反感的人际关系相对峙:与公爵断了往来;公开自己的情人,避见他人;与自己喜欢的人享受惬意的乡下时光。这大概就是玛格丽特所一直向往的轻松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