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动物如何运动。
2. 学生能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运动动作,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的运动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 理解动物的运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运用丰富的词汇描述动物的运动动作。
2. 综合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和生存环境间的关系。
四、整体设计:1. 暖身活动:观察视频,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导入新知:让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
3. 拓展知识:带领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分析其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4. 提高能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展示动物的运动习性和养成对动物观察的兴趣。
五、教学过程:1. 暖身活动播放关于不同动物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并逐一介绍。
2. 导入新知呈现一组包括陆地动物、水中动物和飞禽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动物的运动特点。
3. 拓展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不同动物的生存环境,分析其运动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关系,然后向全班做简短汇报。
4. 提高能力让学生分组进行动物运动习性的小研究,利用多媒体工具展示出动物的运动特点和生存环境,增强对动物观察的兴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还深入思考了动物的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借助观察和研究,更好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持续关注动物世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并加强对自然万物的保护意识。
七、作业布置:1. 完成动物运动的填空题。
2. 选择一种动物,撰写一篇关于其运动习性的短文。
八、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有趣的动物运动知识,可以阅读相关书籍或观看纪录片。
2. 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亲身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本节课老师期待你】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 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3. 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4. 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难点】动物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区别与联系。
尝试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解释动物行为的成因。
【温故互查】1. 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 组成的。
2. 骨骼肌受___________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______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生阅读教材47-50页完成下列空格1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 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等等。
2 •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 所决定的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在_____ 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___ 的作用,由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而获得的行为。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 。
教师小结1. 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课堂练习1.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A. 运动B.活动C.行为D.本能2. 决定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A. 动物的遗传物质B.动物的神经系统C.动物的运动系统D.环境因素3. 动物的学习行为的特点是①生下来就有的②后天获得的③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④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A. ②B. ②③C.②④D.②③④4. 下图中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①小鸟喂负②丈山雀喝牛奶③黑狎 :探钓驱倉物④蝎的绕道取徵A.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5. 刚出生的小马,很快就能站起来,抖动几下身体就能行走;雏鸡从卵壳内钻出来,立刻能随母鸡啄食食物,这些行为从发生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 行为,都是由于 ______________ 决定的。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制》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2.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繁殖的影响。
3.培养对动物运动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导学内容:
1.动物的运动方式分为四种:步行、奔跑、爬行和游泳。
2.不同动物根据其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性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3.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繁殖、捕食、逃避天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观察动物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了解各种动物是如何根据生存环境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的。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野生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行为,记录下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可能的原因。
4.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繁殖的影响,思考为什么有些动物选择步行而不是奔跑,或者为什么有些动物选择游泳而不是爬行。
5.拓展: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动物,钻研其运动方式及其与生存和繁殖之间的干系,撰写一份小结报告。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还培养了对动物运动行为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自主钻研,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继续关注和钻研动物的运动行为,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知识。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

探究点六:我们在研究动物的某种行为时,应选什么时期的虫?
探究点七:如何利用性外激素控制害虫?
探究点八:社会行为有什么特征?哪些动物有社会行为?(举2例)
★梳理巩固★
★达标检测★
1、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
A肌肉B骨骼C肌肉和骨骼D关节
A、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B、狗沿途撒尿C、蜜蜂的8字舞D、狒狒遇到敌害时发出叫声
10、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
A、收缩收缩B、舒张舒张C、收缩舒张D、舒张收缩
六、拓展延伸(假如你是外科大夫:)
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某人患关节炎后,感觉胀痛,医生使用针管抽出大量混浊的滑液,是因为的分泌功能异常,致使里的滑液浑浊,严重者甚至产生了脓液;把两块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脱臼是怎么回事?遇类似的情况怎么办?
2、骨骼肌在运动中得作用()
A动力B杠杆C支点D营养
3、骨的位置变化产生运动,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A骨自身运动的结果B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C关节位置变化的结果D骨骼肌位置变化的结果
4、动物具有学习行为,其意义是()
A便于找到食物B能够逃避敌害
C便于找到配偶D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5、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分别描述了蝴蝶和蜻蜓的()
★新知探究★
1、以最快的速度自主复习本章一至三节的内容,然后完成自主复习题。
2、要求:(1)把书关上,独立完成。
(2)不能独立完成的在对答案时用红笔做好。
自主复习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叫。
3、学习行为是在的基础上,通过的作用,由而获得。
《动物的运动》 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方式。
3、阐明动物运动的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难点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三、知识链接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个体。
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运动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组成。
3、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
4、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和_____。
5、骨骼肌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具有_____的特性。
(二)合作探究1、观察教材中“关节的结构模式图”,讨论以下问题:(1)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牢固?(2)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灵活?2、观察教材中“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小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伸肘时,肱二头肌_____,肱三头肌_____。
(2)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是如何协调配合的?(三)拓展延伸1、举例说明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2、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来完成,还需要哪些系统的配合?(四)课堂小结1、总结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简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五)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B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C 动物通过运动可以获取食物和逃避敌害D 所有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2、当你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A 收缩舒张B 舒张收缩C 收缩收缩D 舒张舒张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不包括()A 骨B 关节C 肌肉D 神经4、关节在运动中起着()A 支点作用B 杠杆作用C 动力作用D 连接作用5、下列各项中,与动物运动无关的是()A 消化系统B 神经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五、课后作业1、绘制动物运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思考,能说出人及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2.通过自身体验和制作模型,能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3.认同动物的运动依赖一定的结构。
【重点难点】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解释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配合。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42~45页一、【运动系统的组成】课文P42~431.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如蚯蚓的____,鱼的游泳,鸟的飞行,哺乳动物的_____、_____、____等。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组成的。
骨与骨之间通过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附着在其上的肌肉称为_____。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和组成的。
3.观察关节示意图,它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周围由_________包裹着,内部形成_______的________。
关节腔内含有_______,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_______。
4.肌肉中间较精的部分叫_______,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______,它可绕过_____连在_______的骨上。
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课文P44~455.骨的位置变化产生_____,骨本身是不能运动,它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____。
骨骼肌受____传来的刺激_____时,会牵动骨绕___活动,躯体的相应部位会产生运动。
6.骨骼肌只能收缩骨改变位置,而___将骨复位,骨的复位要靠____骨骼肌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7.当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弯曲;肌收缩,肌舒张时,肘部伸展。
8.人体的骨骼由___块骨连接而成,约占体重的20%。
骨与骨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头部颅骨之间的_____连接;②脊椎骨之间以____相边连,属____连接;③其他骨之间多以____(也叫活动连接)相连。
人体内的骨骼肌有___多块,约占体重的40%。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2.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的兴趣和关爱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特征。
三、教学难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视频,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2. 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学生观察一些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3. 学习内容:a. 运动方式:根据不同的运动方式,将动物分成几类,如爬行动物、游泳动物、飞行动物、奔跑动物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动物的运动方式,例如:爬行动物用肢体爬行,游泳动物用鳍或翅膀游泳,飞行动物用翅膀飞行,奔跑动物用四肢奔跑等。
b. 行为特征:根据不同的行为特征,将动物分成几类,如食草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攻击性动物、温顺动物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归纳总结不同类别动物的行为特征,例如: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杂食动物既吃植物又吃其他动物,攻击性动物具有攻击性和猎食行为,温顺动物性格温和等。
4. 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通过观察自家养的宠物或周围的野生动物,让学生描述它们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
五、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内容,并强调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对其生存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观察和记录一种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征,并写成日记或拍摄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七、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应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导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本节课老师期待你】1.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
2.了解运动产生的过程,明白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学习重点】1.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
2.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学习难点】1.骨、关节、肌肉协调配合产生躯体运动。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温故互查】2.哺乳动物有高度发达的和,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
【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阅读教材42-43页完成下列空格1.动物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的活动。
2.运动系统主要是由、、组成的。
3.骨与骨之间通过等方式相连形成,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
一块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叫。
教师小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肌肉组成的。
课堂练习1.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各部分名称:①②③④⑤(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 。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 ] 从[ ] 中脱出来。
(4)请写出人体的3个关节:①②③自学导航二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学生阅读教材44-45页完成下列空格1.机械的动力来自于电动机或内燃机,动物运动的动力来自。
2.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图表示的是动作,B图表示的是动作图中1是指,图中2是指(2).在A图和B图所示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2的状态分别是和。
(3).A图和B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
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等的配合。
教师小结1.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产生运动。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课时安排:每章25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2. 学会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 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2. 观察法:观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3. 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4. 实践活动:制作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模型教学工具:1. PPT课件2. 动物视频素材3. 动物图片素材4. 制作模型的材料第一章: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方式的分类2. 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分类2. 讲授:讲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的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动物的运动方式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掌握情况第二章: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内容:1. 动物行为的分类2. 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动物行为的分类2. 讲授:讲解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动物的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动物行为特点的掌握情况第三章: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2. 动物运动和行为对生存的影响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2. 讲授:讲解动物运动和行为对生存的影响3. 实践:分组讨论,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动物运动和行为意义的理解情况第四章:观察和分析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内容:1. 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方法2. 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技巧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方法2. 讲授:讲解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技巧3. 实践:观察动物图片素材,分析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观察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五章:保护动物,关爱自然教学内容:1.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2. 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措施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2. 讲授:讲解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措施3. 实践: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保护动物的认识和提出的建议情况第六章:陆地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内容:1. 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2. 陆地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2. 讲授:讲解陆地动物的行为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陆地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陆地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掌握情况第七章:水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内容:1.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2. 水生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2. 讲授:讲解水生动物的行为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水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水生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掌握情况第八章:空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内容:1. 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2. 空中动物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2. 讲授:讲解空中动物的行为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空中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空中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掌握情况第九章:动物的通讯和协作教学内容:1. 动物通讯的方式2. 动物协作的行为特点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动物通讯的方式2. 讲授:讲解动物协作的行为特点3. 实践:观察动物视频素材,分析动物的通讯和协作行为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动物通讯和协作行为的掌握情况第十章: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1. 总结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特点2. 反思人类对动物的影响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总结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特点2. 讲授:反思人类对动物的影响3. 实践: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动物的建议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动物运动和行为特点的总结情况以及提出的保护建议第十一章: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研究方法教学内容:1. 观察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2. 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3. 数据分析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讲解观察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2. 讲授:讲解实验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3. 实践:讲解数据分析法在研究动物运动和行为中的应用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导学案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 导学案课型:总序第 案 主备:谢燕清 集体备课:谭春申 备课日期:9月27日 执行日期:【学习目标】1、了解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重要性。
2、能说出常见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
3、理解动物如何产生运动、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和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自主复习】1、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方式有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用__传递信息。
2、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 、 和 三部分构成。
3、我们在做引体向上曲肘运动时,主要收缩的肌肉是( )A.肱二头肌B.肱三头肌C.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D.关节囊4、一块骨骼肌可以看成是( )A.一个细胞B.一种组织C.一种器官D.一个系统5、给你一块骨,判断它是属于组织还是器官?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主要包括 、 、 等7、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和 。
8、动物的运动并不仅靠运动系统,还需要什么的控制和调节。
A 、呼吸系统B 、消化系统C 、神经系统D 、循环系统9、动物的“学习”能力主要与动物的什么结构有关:A 、小脑B 、内分泌系统C 、大脑皮层D 、激素10、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______行为.(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合作探究】1、动物是怎样运动的?2、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3、如何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4、什么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5、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有哪些方式?【检测点拨】依题号进行,评价小组与个人【本堂梳理】课堂小结【巩固拓展】《全品》第二章自我综合评价。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学生能够解释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了解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关爱,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生理解动物运动和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举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学生能够解释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学生能够理解动物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准备教学PPT和教学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知识。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记录学习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兴趣。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
2. 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动物运动和行为与环境的关系。
3. 知识讲解:教师通过PPT讲解动物运动和行为的意义,如捕食、逃避敌害、寻找伴侣等。
教师举例说明动物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观察报告,包括观察到的动物运动方式、行为特点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2. 学生绘制一幅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图示,标注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行为特点。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角色扮演和观察报告的质量。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动物运动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导入1. 引入话题: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或图片,观察视频中或图片中的动物是如何移动的,你们认为为什么这些动物会以这种方式进行移动呢?2. 提出问题:动物在运动中有哪些不同的方式?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何特点?二、展开1. 探究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由老师输入知识点,通过PPT 或实物展示等形式,介绍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如四肢爬行、四肢跑步、滑翔、游泳等。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并向其他组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 实地观察:安排实地观察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或动物园观察不同种类动物的运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动物运动的理解。
4. 分析讨论: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实地观察中的发现和体会,引导他们总结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适应环境能力。
三、拓展1. 设计实验: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动物在不同环境中的运动表现,了解动物的适应能力。
2. 阅读文章: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科普文章或故事书,了解更多有关动物运动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科学常识。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动物,模拟它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运动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活动感受动物运动的乐趣。
四、总结1. 小结回顾: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鼓励学生对动物运动保持一颗探究心。
2.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运动的心得体会或科普文章,鼓励他们继续深入了解动物的世界。
五、延伸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其他动物的运动方式,了解更多有关动物运动的知识,拓展视野。
2. 实践应用:请学生选择一个动物,观察其在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方式,并用图片或视频记录下来,加深对动物运动的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动物的运动方式、特点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对生物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复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3、关节既坚固又灵活,与之有关的结构有哪些?
4、人体骨骼肌所接受的刺激一般来自哪里?
5、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吗?
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可举例说明。
针对本章内容,选择具有典型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习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问题,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指导学生用倒退的雪球的方式解决共性问题。
巡视、发现问题,为交流做准备。
独立思考,完成综合运用中的相关问题。
组内检查、补充、互助、讲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那点问题的展示交流。
及时收集、整理生成性问题并点拨,释疑。
2、进一步明确运动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运动的意义。
二.比较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根据备习学案进行组内交流)
1、明确概念: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2、根据概念进行总结二者的区别。
3、两种行为的意义。
三、明确社会行为的特征及意义:(根据备习学案进行组内交流)
1、举例归纳社会行为的特征
2、明确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方式及意义。
7、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就一定具有社会行为吗?
指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发现小组的解决有难度、有疑惑、不完整的问题,给予小组提示。
在学生交流展示的基础上进行:
思维引领
规律总结
指导点拨
深化拓展
整体升华
伴随学生的展示,教师结合实例及时引导、总结、点拨、释疑。
依次进行组内交流、组间交流。
采用多边会议的合作方式进行总结归纳。
板书
设计
复习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
收缩绕
肌肉骨关节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社会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复习目标】1.明确运动系统的组成,熟记关节和骨骼肌的结构特点,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要点梳理】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2、运动系统由和组成,骨骼由和组成,在运动中,骨起到作用,关节起到作用,骨骼肌起到作用。
3、下图是关节模式图,图中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二者相对的面上有一层②________,具有减少______,缓冲______的作用,属于结缔组织;(二)是________,由结缔组织构成;(三)是_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由________分泌的。
另外,关节囊外还有韧带。
由图可以看出,关节结构具有既________又________的特点。
举出身上的五个关节关节、关节、关节、关节、关节。
4、观察下图可以看出C是 D是 A是 B是。
骨骼肌的特点:受刺激而;肌腱可以绕过连在。
第一个图是动作,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5、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绕活动。
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的调控,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6、运动利于动物_______和________,以适应_ _______。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三节社会行为【复习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尝试编写探究实验报告;【要点梳理】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例如:行为,行为,行为,行为等等。
2、动物的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____,前者是就有的,由________决定的;后者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的作用,由________和________获得的,又叫________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教案【内容与解析】本章要学的内容是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指的是动物的运动,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社会行为,其核心是动物的运动和先天性行为及学习行为,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清楚动物的运动系统是如何配合运动的,区分什么是先天性行为,什么是学习行为。
学生已经学过各种环境中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本章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物理、地理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目标与分析】1、目标: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行为的特征,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分析:了解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行为的特征,就是要要求学生联系我们生活的经验,进一步总结出来,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运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就是要教师向学生演示骨、关节、肌肉的配合运动总结出其答案,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明白各种动物的行为有哪些特征,从而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章节的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难以理解掌握探究实验,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该实验涉及的步骤比较多,学生不能清晰的区分变量、对照组、实验组。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向学生清楚的阐述什么是对照实验,多举实例,帮助学生形成对探究实验的认识,其中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其辨别能力。
【过程】问题一:动物的运动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掌握骨、关节、肌肉是如何协调配合运动的。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课本,教师向学生清晰讲述并演示各种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叫动物想行为?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
问题2: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骨骼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下肢骨包括股骨、腓骨、胫骨、跗骨、?骨、趾骨。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素养目标 1.生命观念:归纳运动系统的组成。
体验屈肘、伸肘过程,认同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描述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2.科学思维:尝试推理运动产生的原理,增强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探究实践:解剖鸡翅,找到白色的肌腱,观察肌肉和骨的连接情况。
制作肌肉牵引骨运动的模型。
4.态度责任: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形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任务一:探究运动系统的组成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阅读教材观察与思考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体现关节牢固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关节灵活性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活链接】如果用房间的门来打比方,关节相当于门上的结构是____________。
3.观察鸡翅,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在________(填“同一”或“不同”)骨上。
任务二:探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阅读教材内容,小组讨论并完成下面的问题。
1.做表中所述的动作,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并填写下表。
运动方式肱二头肌状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肱三头肌状态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探究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记忆小贴士运动的一个支配,三个要素,多个配合(1)一个支配:神经系统的支配。
(2)三个要素:杠杆(骨)、支点(关节)、动力(骨骼肌)。
(3)多个配合:以运动系统为主,在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完成。
3.【拓展】由于脑血栓而造成的偏瘫病人,其运动系统完好,为什么不能运动呢?任务三:了解动物运动需要多个系统的协调配合阅读教材内容,圈画出关键词句,完成下面的填空。
1.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1、2)复习目标:1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 .概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配合。
3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复习提纲(一)(自主复习,5分钟)1 .运动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在运动中的作用?2 .关节的组成?为什么关节既牢固又灵活?肌肉的组成?3 .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如何协调配合?伸肘、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各是什么状态?4 .运动的完成依靠哪几个系统?自学检测(要求:脱离课本默写,注意字的书写) (1)关节是由关节头、关节窝、、和 组成。
(2)关节既牢固又灵活:使关节牢固的是 以及里外的;使关节灵活的是 以及由 __________ 分泌的、暂时储存在 内的。
(3)脱臼是指 从 中滑脱出来(4)关节炎是由于 发生病变,导致里的滑液变成脓液—L —— 一 A 5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动作 肱二头肌状态 肱三头肌状态屈肘伸肘说明: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肌肉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运动系统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作用 神经系统: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和 组成的。
其中起杠杆作用的是,关节的作用⑴骨骼肌由中间较粗的( (2)骨骼肌两端的 绕过 ⑶连接正确的是( ))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至少连在 ________ 块骨上)组成。
( )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主要是由 是 ______ ,提供动力的是— 3.运动系统的组成一肌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
呼吸系统:提供能量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想一想:为运动提供能量的系统是?_____随学随练1.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
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A •动力B •杠杆C •支点D •调节2.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复习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复习导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理解各结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知道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教学难点理解运动系统各结构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策略指导1.动物的运动可结合哺乳动物的骨骼、关节等模式图来复习,运用图文转换法分析运动时肌肉、骨和关节三者之间的关系。
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可采用比较法复习,可从遗传因素、获得时间、举例等方面进行列表比较。
3.社会行为可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复习,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如公园中的猴群)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及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等。
考点清单考点一:动物的运动考点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知识网络要点突破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典例】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行为都是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C.亲鸟育雏属于先天性行为D.大象能“吹口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动物的行为的有关知识。
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动物的本能,受体内遗传物质的控制,如亲鸟育雏、蚂蚁取食等,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借助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实验探究探究一: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实验分析1.实验前应如何饲养菜青虫?提示:要尽可能为菜青虫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生存环境的饲养条件,如适当的光照、温度、湿度,充分而新鲜的食物等。
2.在选用菜青虫时,是从卵开始还是从幼虫开始?为什么?提示: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
跟踪训练采集菜粉蝶的虫卵,进行室内培养,观察虫卵孵化成菜青虫后取食植物叶片的类型,探究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重点)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形式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___________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
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陆生动物中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
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_ 为主。
3.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___________ ,除了获取_______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_______活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中。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玩累霜天竞自由。
”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4.家鸽和蚯蚓的太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缘
C.飞行、蠕动
D.跳跃、爬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于完成生殖活动。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导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结构。
(重点)
2.举例说出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结构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多细胞动物依靠特有的___________器官进行运动,单细胞动物虽身体微小,但也有自己的________。
请写出下列动物的主要运动器官或结构:
鱼类:___________,鸟类:___________ ,草履虫:___________ ,变形虫:___________ 。
2. 蚂蚁等昆虫的足是___________的,依靠足部___________ 的收缩和舒张,是分节的足产生运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3. 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三部分。
4.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伸缩和舒张,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5.运动的产生:运动是在___________ 的支配下,___________ 收缩或舒张,牵引附着的___________ ,产生运动。
【达标检测】
1. 鸭的足趾间有蹼,这一结构适于()
A.游泳
B.飞行
C.行走
D.觅食
2. 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3.少先队员行队礼时,上臂肌肉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4.在人体四肢中,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A.肌肉
B.骨头
C.关节
D.皮肤
反馈练习:
4.5. 运动的协调作用:任何脊椎动物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单独完成的,而是___________ 肌肉,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调节下协同完成的。
6. 人和动物的运动需要消耗___________ ,能量来自___________ 。
为人和动物的运动直接供能的物质是___________ 。
达标检测:
课题第17章第一节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2、举例说明动物的社群行为对生存和生殖的意义。
重点难点举例说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一、课前准备
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在自然界中,动物多种多样的___________,以及动物的___________和以及其他所有外部可识别的变化,都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
3、动物的行为是对复杂多变环境的___________ 性表现。
4、动物的觅食行为是通过___________ 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
5、动物的防御行为对维持个体的和种群的___________是十分重要的。
6、动物的生殖行为能够使动物的子代数量___________,有利种群的繁衍。
9、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同种生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行为。
(二)合作探究
2、动物的行为主要包括:
A、觅食行为
B、生殖行为___________
C、防御行为
D、包括以上三项
3、白居易诗:“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这描述的是母燕的() A、储食行为 B、繁殖行为___________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4、金龟子遇到敌害后,会从植株上滚落到地面装死,待危险解除后伺机逃脱,这种行为属于() A、觅食行为 B、防御行为___________ C、生殖行为 D、社群行为
(三)当堂达标
1、将下列对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雌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筑巢、喂养幼蚁雄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卫蚁穴兵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卵工蚁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雌蚁交配
2、冬季森林里的雪兔换上了白毛,可以适应降雪后的环境。
但是,一身白毛的雪兔有时反而容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保护色___________
B、适应性___________
C、生存斗争
D、适应的相对性三、拓展提升
1、蚂蚁的社群行为十分复杂。
工蚁筑巢、觅食,雌、雄蚁交配等。
蚂蚁的社群行为对其生存和生殖有什么意义?
学后心得:
课题第17章第二节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2、举例说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重点难点动物的后天性行为。
一、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动物___________ 就有的、由控制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2、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在成长过程,通过___________ 和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动物对外界刺激秘作出的___________ 。
4、动物的复杂行为需要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等的共同调控完成。
(二)合作探究
1、成蛙不抚育幼体,但幼体也能有效地捕食昆虫,幼体的主种行为叫做() A、适应行为___________ B、学习行为___________ C、经验行为___________ D、本能行为
2、有一种雌性萤火虫很奇怪,它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雌性萤火虫的信号,吸引该种的雄性个体前来。
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可能是()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___________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___________
D、对不同异性表示友好
(三)当堂达标
1、请将下列现象与相应的动物行为连接起来:蜜蜂采蜜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行为乌贼喷墨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觅食行为家燕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迁徙行为家鸽产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御行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科学家发现普通家鼠,雌性之间以及雌雄之间很少打架,而雄鼠之间特别是成熟的雄鼠最易发生冲突。
但如果排除雄性激素的影响后,这些雄鼠不再冲突而会和平相处。
把含有雄性激素的药丸再植入它们的皮肤中,恢复雄性激素的含量,它们之间立即发生攻击、殴斗行为。
若再取走药丸,大部分雄鼠又会立即停战。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你认为: (1)、上述雄鼠的冲突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是属于动物的什么行为?(2)、上述动物行为的发生与什么物质有关?这种物质是由动物的什么系统分泌的?动物的行为除了受上述系统调控外,还受哪个系统调控?三、拓展提升
1、人的学习是什么行为?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你的学习有何启示?学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