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安全风险、策略、规划及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风险评估研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设备来处理个人信息、进行在线交易和娱乐等活动。

然而,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研究,旨在揭示这些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的概念。

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指的是在使用移动设备时,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不被未授权的第三方获取、篡改、滥用或泄露的程度。

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泄露、设备丢失或被盗、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等几个方面。

信息泄露是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的主要风险之一。

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输入和存储了大量个人信息,例如姓名、电话号码、银行账户和密码等,如果这些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可能导致身份盗窃、金融欺诈等问题。

信息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用户在使用移动应用程序时授权了过多的权限,使得个人信息容易被滥用;二是移动应用开发方的安全性问题,如数据加密不完善、未及时修补漏洞等。

设备丢失或被盗是另一个显著的风险。

随着移动设备的小型化和普及,用户容易将设备遗失或被盗。

一旦设备丢失或被盗,个人隐私信息就有可能落入他人手中。

为减少这一风险,用户可以采取措施,如设备加锁、远程擦除数据和定位设备等。

在设备管理方面,厂商可以提供防盗功能、备份和恢复功能等,提高设备的安全性。

恶意软件也是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的威胁之一。

恶意软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传播,例如不安全的应用商店、钓鱼链接、恶意附件等。

一旦用户下载并安装了恶意软件,其个人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或者设备被远程控制。

为降低恶意软件的危害,用户应当谨慎选择安装应用程序,并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安全补丁。

此外,网络攻击也是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安全的风险之一。

网络攻击包括但不限于黑客入侵、网络钓鱼、网络监听等。

这些攻击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账户被盗以及设备的正常功能受到破坏。

为保障隐私安全,用户应当使用安全的 Wi-Fi 网络,避免访问不可信的链接和下载附件;同时,厂商也应当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对恶意攻击做出及时响应。

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研究与防范

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研究与防范

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研究与防范一、移动终端安全风险概览移动终端作为现代化社交生活与职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带来了重大便利,却也带来了重大安全风险。

其中最突出的移动终端安全风险包括:1. 通讯风险:通过移动设备通讯方式传输的信息容易被黑客窃取,如短信、邮箱、社交工具等。

2. 数据泄露: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存储着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联系人、短信、电话通讯录等,一旦被黑客攻击,则我们的个人隐私将遭到泄露。

3. 病毒攻击:针对移动终端的病毒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攻击方式,可以用来窃取数据、监视手机使用等。

4. 移动应用风险:随着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恶意软件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可以通过移动应用恶意软件来获取用户隐私、劫持手机短信/电话等等。

二、移动终端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保障移动终端使用者的隐私安全,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的防范措施:1. 加密传输数据在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机密性高的数据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加密传输方式,如TLS加密等,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2. 防备钓鱼攻击在日常使用移动设备时,我们应该防备数据交换与信息传输中遇到的钓鱼攻击,特别是需要敏感信息来验证的交易或登录等情况。

3. 安装杀毒软件由于恶意软件飞速增长,我们也必须时刻保持警觉,及时安装杀毒软件,以消除手机中的恶意软件,并保护是用户的隐私不受恶意软件的侵害。

4. 稳固密码与密码维护为了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我们应该设置足够强度的密码,并及时更新密码,完成密码定期更换和密码规范维护的工作。

5.禁用不必要的应用访问我们要及时禁止那些应用在我们的设备上进行的非法访问,以防止移动终端上包含非法访问权限的应用运行并获取我们的隐私信息等。

6.提高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移动终端用户,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随时注意防范,不轻信APP中的可疑消息,切忌在手机上泄露不可公开的隐私。

三、未来移动终端安全发展趋势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移动终端硬件的不断升级,移动终端安全的防范方式将更加智能化与便捷化。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分析与解决移动智能终端是我们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它们成为了我们联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但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加以重视和解决。

一、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1. 病毒,恶意程序和流氓应用病毒、恶意程序和流氓应用是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中最普遍的一种。

他们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导致信息泄露和经济上的损失,甚至成为间谍的工具。

很多人并不知道出现某些问题时,是病毒导致的,对于恶意软件也容易不经意通过各种欺骗和主观意识做出错误操作选择。

2. 破解和越狱破解和越狱是另一种安全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客户接受的硬件和软件工具,如修改系统设置,是无效的,因为破解和越狱会植入设备可拥有完全的 root 权限实现对设备的拥有。

破解和越狱可能会导致iOS和Android设备系统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威胁,因此,改变设备的根权限、绕过受限区域、刻意修改数据等可导致疏忽、意志不够坚定和无知的行为会加剧安全问题。

3. Wi-Fi和蓝牙攻击Wi-Fi和蓝牙攻击也是一种安全问题。

攻击者可以轻松地通过未加密的Wi-Fi和蓝牙通信对用户信息产生未经许可的访问。

如果风险没有得到及时的识别和应对,轻则引起用户的不满,重则造成经济损失。

4. 信息泄露敏感信息的泄露也成为了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的一个现象,可能使得用户的隐私信息暴露,也有可能造成财务上的损失。

这种情况显然是会影响规模更广的企业、政府机构。

二、解决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1. 安全软件安全软件是通常用来解决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的一种方法。

不过,一些恶意软件正正以隐藏诱导的方式伪装成安全软件出现在手机里面,直接危害工作、隐私等领域。

所以安全软件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一些早期的移动设备会提供一些基本的防病毒和防务器,但这些特别是行业或手机厂商自带安全软件的东西往往都开放漏洞,并没有太大的实用性。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工具。

员工们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访问公司数据、处理业务,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这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如数据泄露、恶意软件攻击、设备丢失或被盗等。

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包括财务损失、声誉损害以及法律责任。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

一、制定明确的移动终端安全策略企业首先需要制定一份全面、明确的移动终端安全策略。

这份策略应该涵盖设备的使用规范、数据的保护措施、应用程序的安装和使用规则、密码策略等方面。

例如,规定员工只能使用公司批准的移动设备访问公司数据,禁止在公共无线网络上传输敏感信息,要求设置强密码并定期更改等。

同时,安全策略还应该明确违反规定的后果,以起到约束作用。

二、选择合适的移动设备管理(MDM)解决方案移动设备管理(MDM)解决方案是企业管控移动终端安全的重要工具。

通过 MDM,企业可以对移动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包括设备的注册、配置、监控和远程擦除等。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 MDM 强制安装安全软件、更新操作系统、限制设备的功能(如禁止拍照、蓝牙连接等),还可以在设备丢失或被盗时远程锁定或擦除设备上的数据,以防止数据泄露。

在选择 MDM 解决方案时,企业需要考虑自身的规模、业务需求、预算等因素。

一些大型企业可能需要功能强大、定制化程度高的 MDM 解决方案,而小型企业则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用、成本较低的产品。

此外,企业还应该选择具有良好口碑、技术支持完善的MDM 供应商,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及时的问题解决。

三、加强移动应用程序的管理企业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也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对应用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

首先,只允许员工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避免从第三方不可信的渠道下载。

其次,对企业内部开发的应用程序进行安全测试和审核,确保其没有漏洞和安全隐患。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研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大众使用率的不断提高,移动设备安全性也日益成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

移动智能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包括硬件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安全等多个方面,因此,要保证移动设备的安全性,需要有一个综合的安全性保护机制。

一、硬件安全安全的硬件设施是保证移动设备系统安全的重要前提,包括数据信道安全、设备间通信安全以及存储安全等方面。

在硬件保护方面,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启动。

在移动设备硬件启动时,需要对代码进行签名验证,以保证代码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此外,安全启动还需要验证设备的可信度,防止第三方恶意攻击。

2. 存储加密。

移动设备上的敏感数据必须加密存储,以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或修改。

3. 传输加密。

对于移动设备上的通信数据,需要进行加密传输,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二、软件安全在移动设备的软件安全方面,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包括应用程序安全、系统软件安全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软件安全问题:1. 恶意软件的攻击。

在移动设备上,恶意软件通常利用漏洞进行攻击,获取用户隐私信息或实现其他恶意目的。

因此,需要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防护措施,以及保证软件及时更新。

2. 应用程序的权限问题。

移动设备每一个应用程序都有对设备及用户信息的权限获取。

应用程序的权限过高会对设备及用户信息造成潜在的风险。

应遵循最小特权原则,尽可能减少应用程序对设备及用户信息的权限获取。

3. 操作系统漏洞的利用。

操作系统是移动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漏洞的利用可导致安全性问题。

需要及时升级操作系统,更新补丁以及安装有效的防护软件。

三、数据安全移动设备中数据的存储、传输和访问需要特别关注,因为数据的泄露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包括用户的隐私信息泄露和商业机密的泄露等。

以下是一些数据安全保护方面的考虑:1. 数据加密。

对于敏感数据,需要加密处理,保护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或修改。

同时,加密的密钥也需要保证安全。

(完整版)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完整版)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Android智能手机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摘要智能手机相对于传统的手机拥有更丰富的功能和更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近年来发展迅速的Android 系统具有开,可移植性强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采用Android 系统作为手机操作系统。

随着Android 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Android 智能手机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手机中包含了大量的用户私密信息,并与用户的经济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如何保护Android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Android手机,手机安全,手机病毒,个人隐私The Android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security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Abstract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obile phone, smart phone has much more rich functionality and strong ability in data processing, besides, Android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it is an open source system, has strong portability advantages,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intelligent mobile phone use Android system as their mobile phone operating system. With the popula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and improvement of people's security consciousness, the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get more and more of people’s attention. People’s mobile phone contains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private information, and is directly related to user’s economic interests, so how to protect the information security of Android smart phone, is a very important topic.Keywords:Android mobile phone,Mobile phone security,Mobile phone virus,Privacy目录1 绪论 (1)2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及不安全因素 (1)2.1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隐患 (1)2.2 Android智能手机的不安全因素 (1)3 Android智能手机的安全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安全设置 (3)3.1 Android手机安全的概念 (3)3.2 Android智能手机的基本的安全设置 (3)4 Android智能手机避免恶意入侵的防范措施 (4)5 Android智能手机的使用感受 (5)总结 (6)参考文献 (7)1 绪论手机与人们关系非常密切,现在大部分人都有一部手机,很多人同时使用好几部手机。

安全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研究

安全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研究

安全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研究移动应用防护技术对于安全智能终端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安全隐患不断增多。

因此,研究和开发安全智能终端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移动应用的特点、安全威胁、常见防护技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了解移动应用的特点是进行应用防护的第一步。

与传统的桌面应用程序不同,移动应用通常运行在开放的移动操作系统上,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受到攻击。

同时,移动应用的开发周期较短,更新频率较高,给应用防护带来了挑战。

因此,针对移动应用的特点,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其次,移动应用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不容忽视。

常见的移动应用安全威胁包括恶意应用程序、数据泄露、篡改和越狱风险等。

恶意应用程序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用户个人信息或控制设备的应用程序。

数据泄露是指移动应用在传输或存储敏感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篡改是指攻击者对应用进行修改或替换,以实现恶意目的。

越狱风险是指用户通过越狱或root操作绕过设备安全机制,导致应用程序非法访问系统资源。

针对这些安全威胁,我们需要研究和应用适当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

目前,常见的移动应用防护技术包括代码混淆、动态加载、应用加固和行为分析等。

代码混淆是指通过修改应用程序的代码结构和顺序,使应用程序难以被反向工程和逆向分析。

动态加载是指延迟加载和动态下载应用程序的部分代码,以减少应用的攻击面。

应用加固是指在应用编译和打包过程中,添加额外的安全措施,以提高应用的防护能力。

行为分析是通过监控应用程序的行为,检测和阻止恶意活动。

这些技术虽然各有优劣,但结合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综合运用,可以提高移动应用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升移动应用的安全水平,研究者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例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移动应用防护领域的应用逐渐得到关注。

通过分析海量的应用数据和用户行为,可以建立模型来预测和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

此外,区块链技术在移动应用安全中也具有潜力。

智能制造技术的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智能制造技术的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

智能制造技术的安全风险及防范策略智能制造技术是当前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将制造业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和机械化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然而,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风险,这一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并采取一定的防范策略保障制造业的信息安全。

一、智能制造技术的安全风险分析1. 数据漏洞智能生产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厂家和供应链中的数据量大幅度增加,数据泄露成为威胁系统安全的主要风险。

因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与其他企业或生产体系的数据交互,这就为潜在的黑客攻击或内部攻击提供了可能。

2. 跨组织攻击在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生产、研发、设计、技术支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组织需要进行信息交流,而信息交流通常基于计算机网络,这也给该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3. 终端设备管理风险计算、电子等终端设备内部采用的操作系统和安全技术的质量水平不一,又可能有安全漏洞或无法避免风险,这就使得每个终端设备都可能成为系统安全的薄弱的一环。

4. 内部攻击除受到黑客的攻击外,内部人员的渗透和破坏也是智能制造信息安全的重要威胁。

因此,在安全技术管理制度的防范下,内部人员的身份、权限、行为、审计等方面需要高度保障。

5. 风险管理和防范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升级,信息安全的风险管理和防范应该逐步进入重点。

主要应采用以下措施:二、智能制造技术的风险防范策略1. 多层次网络安全防护以网络安全为核心的多层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是网络安全防护的有效措施。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把它的安全问题也推向了前台。

网络空间最大的危险就是网络攻击,所以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VPN虚拟私人网络等安全产品等技术应用逐步趋向普及。

2. 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针对智能制造的需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可以从制度披露、保密解决员工签署保密协议、防范内部犯罪等多方面加大安全防范力度。

浅谈智能终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智能终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智能终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智能设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随着智能终端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物理破坏等。

本文将就智能终端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数据泄露风险增大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扩大,用户使用这些设备存储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

但智能设备大多没有完善的数据加密和数据备份机制,一旦被攻击或丢失,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将面临泄露风险。

2. 签名问题带来的安全隐患智能设备的操作系统都有唯一的签名,用于防止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安装和使用。

但是,由于开发商在签名发布前很难及时修复漏洞或安全问题,使得签名问题成为一个可能被恶意应用程序利用的安全漏洞。

3. 网络攻击威胁加剧智能设备的网络接口包括WiFi、蓝牙、NFC等,这些网络接口都可能受到攻击和利用。

多数用户容易将这些网络接口始终保持开启状态,使得攻击者有机会从网络接口获取信息并进行攻击。

1. 智能终端发展重心转向安全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因此未来智能终端的发展重心将会更加注重安全性。

未来的智能终端将会采用更加安全的硬件和软件结构,提高用户对智能终端安全的信心。

2. 面向智能终端的安全技术已成为必要选择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许多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的智能终端安全保障方案和产品,这些新兴技术将成为智能终端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3. 智能终端安全自我保护能力将增强未来的智能终端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即在遭受攻击或威胁时能够自动识别和阻止攻击。

例如:智能设备将自动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威胁检测,智能终端数据加密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智能终端操作系统将具备更高的安全防御手段。

总之,随着智能终端应用的广泛推广,智能终端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未来,无论从技术还是政策方面,都需要权衡用户便捷性和安全防护之间的平衡,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保护智能终端安全。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互联网中的隐私保护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而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则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本篇文章将探究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一、移动智能终端隐私泄露的风险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使用户可以通过这些终端处理、存储和传输大量的个人信息数据,例如个人信息、联系人、短信、社交媒体、视频、照片和音频等等。

尤其是在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使用中,很多应用需要访问用户的联系人、位置、相机、麦克风等功能,这些功能将让应用程序能够收集用户许多个人数据。

如果这些数据遭到黑客攻击、病毒感染或非法获取,用户就会面临信用卡和银行帐户被盗窃、个人的隐私被泄露等安全风险。

二、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针对移动智能终端隐私泄露的风险,各种面向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保护技术相继应运而生。

1、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加密技术移动智能终端隐私加密技术通过对敏感数据及信息进行加密,以隐藏敏感数据,从而提供一种有效的保护用户隐私的方案。

加密技术包括对用户通信的加密和对用户数据存储的加密。

在这种技术下,用户的通信和数据不容易被黑客拦截和破解。

2、隐私保护应用程序开发技术隐私保护应用程序的开发技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全局隐私保护、隐私保护API和应用间交互隐私保护。

其中,全局隐私保护是对整个应用程序进行安全隐私保护,主要应用于定位、网络等安全隐私。

隐私保护API是开发人员在代码编写阶段调用,它可以根据应用程序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隐私保护模块,从而减少代码的复杂程度。

应用间交互隐私保护则是为了防止应用程序间的隐私相互侵犯。

3、移动智能终端隐私控制技术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隐私控制技术,用户可以自行控制应用程序访问哪些隐私信息。

此类技术提供了移动智能终端隐私管理的概念和解决方案,让用户以更好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隐私,从而避免通过应用程序发生隐私泄露的事件。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研究

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研究一、引言如今,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和舒适。

然而,这些设备也存在着一系列安全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对个人隐私和企业数据造成极大的威胁。

本文旨在阐述移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问题,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二、移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问题由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

接下来,我们将会介绍移动智能终端主要面临的安全问题。

1.恶意软件恶意软件是一种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进入设备并进行恶意活动的软件。

恶意软件可以通过下载应用程序、浏览垃圾邮件等方式进入设备。

恶意软件会导致设备运行缓慢、信息泄漏、设备变得不稳定等问题。

2.数据泄漏数据泄漏是指设备上保存的数据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和使用的行为。

数据泄漏可能来自设备失窃、恶意软件的攻击或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网络等。

3.网络攻击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推广,网络攻击的数量也在上升。

网络攻击可能会导致设备的瘫痪、数据泄漏、用户信息被盗等问题。

网络攻击可能来自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的形式。

4.物理威胁移动智能终端的物理威胁包括意外丢失、设备被盗等。

如果用户没有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这些威胁将导致用户数据和隐私泄漏。

三、解决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问题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解决移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1.安装安全应用程序为了保护设备的安全,用户需要安装安全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帮助用户检测恶意软件、加密设备上的数据等操作。

同时,为了确保应用程序的安全,用户需要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应用程序。

2.定期更新设备软件为了防止恶意软件的攻击,用户需要定期更新设备的软件。

这些更新能够修复设备上的漏洞,降低设备被攻击的风险。

3.加密设备上的数据用户可以通过加密设备上的数据来保证其安全。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设计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设计

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设计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这些设备来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

然而,移动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和威胁。

为了确保用户信息和设备的安全性,移动智能终端系统的安全设计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用户数据。

一、背景介绍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硬件和软件设置,确保移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和系统的安全性。

这种安全设计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包括硬件设计、操作系统设计、应用程序设计以及用户教育等。

只有在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有效地保护用户的隐私和设备的安全。

二、硬件设计移动智能终端的硬件设计是确保设备安全的基础。

硬件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物理入侵:采用可靠的外壳设计和安全锁定机制,防止设备被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2. 加密存储:使用硬件级别的加密技术,保护设备存储的敏感数据免受恶意攻击;3. 安全芯片:集成安全芯片,能够对设备进行身份验证和加密解密处理,提高设备的安全性;4. 更新机制:提供可靠的硬件更新机制,及时修复设备中的安全漏洞;5. 物理接口保护:限制设备的物理接口访问权限,防止非法数据传输和设备的篡改。

三、操作系统设计操作系统是移动智能终端系统安全的重要一环。

在操作系统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强化权限管理:确保应用程序只能访问必要的权限,避免不必要的信息泄露;2. 安全启动:引入可信启动机制,确保系统在启动过程中不受恶意软件的篡改;3. 数据加密:通过加密技术保护存储在设备上的敏感数据,防止数据泄露;4. 安全更新:及时发布安全补丁,修复系统的漏洞和错误,保持系统的更新安全;5. 安全沙箱:采用安全沙箱机制,隔离应用程序和系统核心,防止应用程序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四、应用程序设计移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程序是用户最常接触到的内容,应用程序的安全设计至关重要。

移动终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

移动终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

移动终端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案研究与实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移动终端的数据安全性、网络安全性、软件安全性等问题逐渐成为用户和企业面临的重大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就移动终端安全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移动终端的安全问题1. 数据安全问题以智能手机为例,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具有较高的硬件性能和存储能力,使得用户可以存储大量的私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如短信、通讯录、照片、银行卡信息等。

但是,这些数据非常容易受到黑客的攻击和盗取。

尤其是在用户的设备被黑客所攻击时,黑客可以轻松地窃取其设备中的各种个人隐私信息。

2. 网络安全问题现在的移动终端都能够通过WIFI或3G/ 4G网络连接到互联网,这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地使用各种网络服务。

但是,在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时,黑客可能通过网络欺骗用户,窃取其网络账号和密码等信息。

3. 软件安全问题现在的移动终端上安装了大量的应用程序。

这些应用程序的质量和安全性各不相同,很多应用程序都可能含有恶意软件和病毒等,这样就会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构成威胁。

尤其是在未经审核的第三方应用市场中下载应用程序时,安全风险更大。

二、解决方案1. 数据加密技术为了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可以采用数据加密技术。

例如,可以通过开启手机的数据加密选项来保障手机上的数据安全。

在移动设备与云存储服务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应该使用加密通信协议进行传输。

此外,在设置个人手机密码时,应避免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以免被黑客轻易破解。

2. 使用安全网络在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安全网络。

例如,可以选择使用家庭或办公场所的私人wifi,或使用具有安全认证和加密的公共WIFI。

同时,在使用移动设备上网时,我们应循规蹈矩,避免访问不安全的网站和使用不安全的应用程序,尤其是在公共Wi-Fi上网时。

3. 安装安全应用为了提高移动设备的安全性,我们应该使用具有安全认证和信誉度的应用市场或官方渠道下载应用程序。

智能终端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智能终端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标题:智能终端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终端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工具。

然而,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及其应对策略。

一、智能终端安全风险1. 恶意软件和病毒:恶意软件和病毒是威胁智能终端安全的主要因素,它们可以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控制设备。

2. 钓鱼攻击:钓鱼攻击利用电子邮件、恶意链接等手段,诱使用户点击并下载恶意软件。

3. 身份盗窃:智能终端可以存储大量的个人信息,如密码、银行卡信息等,这些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取进行身份盗窃。

4. 隐私泄露:智能终端可以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位置信息、使用习惯等,这些数据可能被泄露给第三方。

5. 网络攻击:网络攻击包括DDoS攻击、恶意软件攻击等,可以导致智能终端无法正常运行。

二、应对策略1. 更新软件: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以修复可能的安全漏洞。

2. 安装防病毒软件: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定期进行全面扫描,以防止恶意软件和病毒的侵入。

3. 强化密码管理:使用强密码(如字母、数字、特殊字符的组合)来保护账户安全,避免使用生日、姓名等容易被猜测的密码。

4. 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定期检查和更新个人信息安全政策,限制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定期更改密码。

5.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6.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避免使用不安全的公共Wi-Fi进行敏感操作,如登录银行账户等。

7. 了解最新的安全趋势:关注最新的安全趋势和公告,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8. 增强设备安全性:例如启用双重认证、使用更加安全的解锁方式(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

9. 更新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以避免可能的安全漏洞和病毒感染。

10. 增强用户教育:教育和培训用户如何识别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11. 定期评估安全策略:定期评估安全策略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移动网络终端安全态势分析

移动网络终端安全态势分析

移动网络终端安全态势分析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网络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移动网络终端的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本文将对移动网络终端安全态势进行分析,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些安全威胁。

一、移动网络终端安全威胁的现状移动网络终端安全威胁的现状非常严峻。

首先,恶意软件的传播和攻击日益猖獗。

病毒、木马和间谍软件等恶意软件通过应用程序、短信、邮件等途径传播,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金融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其次,网络钓鱼和欺诈行为频繁发生。

通过伪造网站、仿冒应用程序等手段,攻击者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进行诈骗活动。

此外,移动网络终端的数据泄露和丢失也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讯录、短信、照片等数据很容易因设备丢失或被攻击而泄露。

二、移动网络终端安全威胁的原因分析移动网络终端安全威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攻击者有更多的攻击目标。

现如今,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攻击者攻击的目标也更加丰富多样。

其次,移动网络终端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和弱点,攻击者可以通过利用这些漏洞来传播恶意软件和攻击用户。

此外,用户安全意识的薄弱也是导致移动网络终端安全问题的因素之一。

很多用户对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意识和知识,从而容易成为攻击的对象。

三、移动网络终端安全的解决策略为了有效应对移动网络终端的安全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策略。

首先,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教育。

用户应该了解移动网络终端的安全风险,学会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设备。

其次,定期更新和升级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补丁可以修复已知漏洞,提升设备的安全性。

此外,使用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市场下载应用程序,并定期检查应用程序的权限和行为,避免下载和安装恶意软件。

另外,用户还应该使用密码锁定、远程擦除等功能来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最后,建立有效的移动网络终端安全管理机制,包括设备管理、流量监控、应急响应等方面,提高移动网络终端的整体安全性。

移动终端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保护与安全策略

移动终端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保护与安全策略

移动终端环境下的个人隐私保护与安全策略随着移动终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来处理个人和敏感信息。

然而,与此同时,个人隐私的泄露和移动设备的安全风险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和确保移动终端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

首先,加强设备的安全性是保护个人隐私的基本步骤之一。

用户应该保持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到最新版本,以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弥补安全缺陷。

此外,启用设备上的密码或指纹识别功能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

使用强密码以及定期更改密码也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注意应用程序的权限和隐私设置对于保护个人隐私也是非常关键的。

用户应该仔细审查和评估应用程序所请求的权限,并只授权必要的权限。

应该避免授权那些与应用程序功能无关的权限。

另外,用户应该定期检查应用程序的隐私设置,并限制其收集个人信息的范围,例如位置信息和通讯录等。

第三,加密是保护个人信息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用户可以使用加密软件或应用程序来保护存储在移动设备中的敏感数据。

此外,使用加密通信工具,如加密消息应用程序或虚拟专用网络(VPN),可以防止非法窃取和窃听用户的通信内容。

除了以上策略,注意公共Wi-Fi网络的安全性也是关键。

公共Wi-Fi网络往往容易受到黑客和攻击者的攻击。

为了确保个人隐私和安全,用户应该尽量避免在公共Wi-Fi网络上处理敏感信息,如银行账号和密码等。

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公共Wi-Fi,应该使用虚拟专用网络(VPN)来加密和保护通信。

此外,备份个人数据也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措施之一。

定期备份移动设备中的数据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

用户可以选择使用云存储服务或外部存储设备来备份数据,以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最后,教育用户对于个人隐私保护和安全的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

用户应该学习如何识别和避免钓鱼、欺诈和恶意软件攻击。

他们还应该明确了解与个人隐私有关的最佳实践,如不点击来自陌生人的链接或下载未经验证的应用程序等。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安全风险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的运营越来越依赖移动终端。

从员工使用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到用于业务的专用移动设备,这些终端成为了企业信息流转和业务开展的重要工具。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安全风险,如果管控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那么,企业究竟该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安全风险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移动终端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都有哪些。

一是设备丢失或被盗。

移动终端体积小、便于携带,这也使得它们容易丢失或被盗。

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其中存储的企业敏感信息,如客户数据、商业机密等,就可能被泄露。

二是网络攻击。

移动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互联网,这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

他们可能通过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等手段,入侵终端,窃取数据或控制设备。

三是应用程序漏洞。

许多应用程序可能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用户权限,进而访问企业数据。

四是员工的不当操作。

例如,员工可能会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中使用移动终端处理业务,或者随意下载未经授权的应用程序,这都增加了安全风险。

了解了风险,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管控。

建立完善的移动设备管理策略是基础。

企业应当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规定哪些设备可以用于工作,以及如何使用这些设备。

例如,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企业网络,限制设备的功能和应用程序安装等。

加强设备的物理安全措施至关重要。

对于重要的移动终端,可以考虑使用加密技术对存储的数据进行加密,即使设备丢失或被盗,也能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设置设备的密码锁,并要求员工定期更改密码,密码强度也要符合一定的标准。

网络安全防护不能忽视。

企业应当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对移动终端的网络访问进行监控和过滤。

为员工提供安全的无线网络接入点,避免员工连接到不可信的网络。

应用程序的管理要严格。

只允许员工从官方应用商店下载经过审核的应用程序,禁止安装来源不明的应用。

对于企业内部开发的应用程序,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测试,确保没有漏洞。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终端设备在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随之而来的终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给我们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了严峻挑战。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终端安全管理1. 制定明确的终端安全政策:企业和个人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终端安全政策,包括终端设备的使用规范、数据备份策略、远程访问权限管理等内容,确保企业和个人对终端设备的安全管理有明确的指引。

2. 加强终端设备的监控与管理:通过安装终端管理软件,对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保障终端设备的安全。

3. 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定期开展终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终端设备安全的重视和意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处理终端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避免因员工操作不当而导致信息泄露等问题发生。

4. 加强终端设备的漏洞管理:定期对终端设备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确保终端设备的软件和系统始终处于最新、最安全的状态,避免黑客通过终端设备漏洞进行攻击。

1. 强化终端设备的访问控制:通过密码、指纹识别、智能卡等多种认证手段,限制非法用户对终端设备的访问,确保终端设备的安全。

2. 加密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通过SSL/TLS等加密技术,保护终端设备上的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 使用安全的网络连接:建立安全的VPN网络连接,加密终端设备与内部网络之间的传输数据,防止黑客窃取敏感信息。

4. 安装终端设备的安全软件: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软件,及时监测和防范终端设备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防护能力。

5. 实施数据备份与恢复:定期对终端设备中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及性,避免数据丢失给企业和个人带来的损失。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对于保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至关重要。

企业和个人应该从制定明确的终端安全政策、加强终端设备的监控与管理、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终端安全管理措施,提高终端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网络安全挑战。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

企业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在当今数字化的商业环境中,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企业运营不可或缺的工具。

从员工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到用于业务流程的专用移动设备,移动终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

如果这些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企业可能会面临数据泄露、网络攻击、业务中断等严重问题,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损害。

因此,如何有效管控移动终端的安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移动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一)设备丢失或被盗移动终端体积小、便携性强,容易丢失或被盗。

一旦设备落入不法分子手中,其中存储的企业敏感信息,如客户数据、商业机密等,就可能被窃取。

(二)操作系统漏洞移动操作系统如 Android 和 iOS 也会存在安全漏洞,黑客可以利用这些漏洞获取设备的控制权,进而访问企业网络和数据。

(三)恶意软件和病毒员工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载安装带有恶意软件或病毒的应用程序,这些恶意软件可以窃取数据、监控用户行为、发送垃圾信息等。

(四)网络连接风险公共无线网络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员工在连接不安全的网络时,数据传输可能会被拦截和窃取。

(五)应用程序漏洞企业内部开发的应用程序或第三方应用程序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攻击。

(六)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员工可能由于缺乏安全意识,设置简单的密码、随意分享设备、点击可疑链接等,给企业带来安全风险。

二、有效管控移动终端安全风险的策略(一)制定完善的移动设备管理政策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移动设备管理政策,明确规定员工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报废等方面的流程和规范。

同时,政策应涵盖安全设置的要求,如密码强度、自动锁屏时间、禁止越狱或 root 等。

(二)设备加密对移动终端中的数据进行加密是保护数据安全的重要手段。

加密可以确保即使设备丢失或被盗,其中的数据也无法被轻易读取。

企业可以采用全盘加密或对特定文件夹和文件进行加密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终端安全风险、策略、规划及方案研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徐良、何晓明
一.智能终端面临的安全风险
企业移动化场景包括移动办公、移动营业厅、移动经分、移动桌面云等应用,在移动互联网严峻的安全形势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主要面临敏感信息泄露、后台应用系统被入侵导致违规业务操作等风险。

1.移动终端上的风险
1)移动终端丢失,存储在终端本地的敏感数据泄露。

2)移动终端植入病毒木马,盗取企业应用本地敏感数据,截取执行过程数据。

3)企业应用被篡改,盗取应用本地敏感数据,截取执行过程数据。

2.网络接入风险
1)移动终端与后台应用系统之间的传输数据被窃听截取(明文或弱加密)。

3.业务应用系统风险
1)利用从移动终端网络传输中盗取的帐号信息,以“合法”身份登录应用系统进行违规
业务受理或窃取敏感信息。

2)通过分析移动终端上的应用程序,发现应用系统安全漏洞,非法入侵进行违规业务
受理或窃取敏感信息。

二.BYOD安全策略设计
基于上述安全风险,BYOD的安全策略需要从监、管、控三个方面来考虑,覆盖设备、网络、应用、数据四个部分,具体的管理策略待进一步细化。

三.智能终端安全防护需求
以“安全、快捷、灵活、体验”为目标,移动智能终端在安全防护上需要从“端、管、云”三个方面考虑,并实现策略统一管理。

1.“端”注重体验和效率。

1)在终端侧需要实现企业应用统一入口;所用应用单点登录,体验同PC浏览器;
集中消息管理、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在终端接入控制上支持多种认证方式,按需选用。

2.“管”确保安全和效率。

1)在企业应用端,安全SDK支持主流OS平台,支持跨平台;提供本地文件/数
据加解密接口;提供网络访问加密接口。

2)在网络上,支持应用到网关、设备到网关的端到端VPN加密。

支持虚拟协议
栈技术,支持全IP应用;提供应用专属VPN隧道、网络开放权限小;数据在
应用层高强度加密,防止本地网络层窃取。

3)在终端侧,需要提供安全沙箱功能。

可以创建独立的安全存储区,将企业数据
和个人数据隔离;企业数据被高强度加密算法加密;应用或资产注销时,按照
安全策略擦除终端本地数据。

3.“云”实现开放集成。

1)安全平台SDK支持业务应用快速集成,SDK提供灵活的接口方式,支持数据隔
离、通道管理、数据加密、本地文件加解密等安全接口。

2)支持业务应用通过管理平台客户端启动,支持业务应用单点登录,支持业务应
用主动推送信息至应用商店,支持企业应用的集中发布。

4.可实现基于用户、设备、网络、应用、内容的统一策略管控。

1)用户(WHO):员工、访客、供应商、合作伙伴、最终用户等
2)时间(WHEN):日期、时间
3)地点(WHERE):地理位置(公司内/外,省内/省外)
4)设备(DEVICE):设备类型、设备版本、安全策略设备状态
5)网络(HOW):接入类型(WLAN、VPN)
6)应用(WHAT):公司所有应用、公司大部分应用、公司受限应用
四.涉及的关键技术
(一)多域
为适应不同业务应用场景需求,需要在终端上划分工作域和个人域。

工作域进行企业级、较高安全需求的操作,如公司OA、邮箱、移动营业厅等;个人域进行
个人的、一般安全需求的操作,如社交、游戏等。

工作域的较高安全需求包括企业
OA、邮箱等信息应保密,不得被其他域非授权访问;企业APP不得被其他域非授权
访问;工作域可安全连接企业网络。

在安全目标上要实现域与域之间的安全隔离,域A中的进程/应用无法非授权访问域
B中的数据;只有在安全策略允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授权访问。

(二)桌面虚拟化
员工通过VPN连回公司,系统即会推送虚拟桌面到用户的移动设备,让用户在独立的环境中存取系统的数据。

(三)身份认证
在访问企业应用时,可以通过动态认证、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或零知识证明访问识别用户身份。

(四)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策略需要包括设备、网络、应用、内容四个方面。

在设备方面,可以基于系统状态、硬件类型等进行权限管理;在网络方面,可以控制接入方式、接入
点、VPN等;在应用方面,可对应用访问、应用下载、应用更新进行权限管理;在
内容方面,可对文件访问、消息发送、云存储进行权限管理。

五.智能终端安全管理平台规划
六.智能终端接入4A方案
(一)账号安全
1.智能终端注册
1)需获取能标识智能终端的信息
2)手机客户端需要和帐号绑定
3)相同帐号在其他智能终端使用时除原有账号密码强认证外,还需进行二次校验
2.智能终端丢失或被盗
1)静态密码或动态密码输错n次后,自动锁住账号,自助解锁时需进行身份二次
校验(非手机验证码类验证,可以诸如密码保护等形式)
2)在智能终端系统上登录app后,一段时间空闲后,恢复操作时需进行二次认证
3)在app切换到后台运行后,重新唤醒时,需进行二次认证
4)不允许提供记住密码功能
3.账号密码找回
1)智能终端不提供密码找回功能
2)智能终端提供密码账号功能,但密码找回前需进行身份二次认证
3)密保问题的设置(同web版的密保设置)
(二)接入认证
主帐号认证:智能终端门户必须要主帐号(或手机号)+静态密码以及至少一种强认证(如短信密钥方式)的方式实现登录认证,并由4A实现集中统一认证。

1.单个APP接入认证流程
Andriod Ios
掌上经分掌上CRM 4A 认证中心
3G 、WLAN 认证通过后业务办理
1
号)+密码+短信密钥
4
接入认证实现的详细流程如下:
1) 当操作人员使用智能终端访问掌上业务支撑应用时,在掌上业务支撑应用门户
输入“主帐号(或手机号)+静态密码”; 2)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接受到登录请求后,将调用4A 平台统一接口认证服务,
即主帐号(手机号)+静态密码认证服务
3) 4A 平台接口服务验证请求信息,若认证通过,将返回对应掌上业务支撑应用
的从帐号(可能为多个),若认证失败,则返回失败原因; 4)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门户加载从帐号列表,操作人员选定从帐号后,点击按钮获
取短信密钥(如果只存在一个从账号,则直接显示获取短信密钥的按钮); 5)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接受到获取短信密钥请求后,将调用4A 平台统一接口
认证服务
6) 4A 平台接受到请求后,将生成动态短信密钥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当前
登录主帐号对应的自然人手机号码上;
7) 操作人员在界面输入短信密钥,点击“确认登录”按钮,将短信密钥请求发送
到4A 平台统一接口认证服务(动态短信密钥验证服务); 8) 4A 平台接口服务验证短信密钥,并返回验证结果信息;
9)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根据4A 平台返回的验证结果,允许或拒绝操作人员登
录掌上业务支撑应用。

10) 4A 平台需要记录认证交互过程的相关日志;本次认证完成后,操作人员登录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的登录及业务操作日志需要发送给4A 审计中心进行统一审计。

2. APP 间单点登录认证流程
Andriod Ios
4A 认证中心
掌上CRM APP 掌上经分接入认证实现的详细流程如下:
1) 操作人员使用智能终端访问掌上业务支撑应用时,在掌上业务支撑应用门户输
入“主帐号(或手机号)+静态密码”; 2)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接受到登录请求后,将调用4A 平台统一接口认证服务,
即主帐号(手机号)+静态密码认证服务
3) 4A 平台接口服务验证请求信息,若认证通过,返回认证成功,进行下一步的
短信密钥二次认证,否则返回失败原因;
4)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接受到获取短信密钥请求后,将调用4A 平台统一接口
认证服务
5) 4A 平台接受到请求后,将生成动态短信密钥信息,通过短信方式发送到当前
登录主帐号对应的自然人手机号码上;
6) 操作人员在界面输入短信密钥,点击“确认登录”按钮,将短信密钥请求发送
到4A 平台统一接口认证服务(动态短信密钥验证服务); 7) 4A 平台接口服务验证短信密钥,并返回验证结果信息;
8) 掌上业务支撑应用后台根据4A 平台返回的验证结果,允许或拒绝操作人员登
录掌上app 容器
9) 当用户点击app 容器里的子app 时,触发单点登录二次认证功能,app 容器将
账号信息以及之前的认证信息提交给子app ,子app 将账号及接收到的认证信息提交给4A 平台统一认证接口
10) 4A 平台接受到请求后,如果验证通过,返回成功登录的信息,子app 允许用
户访问,否则触发用户重新登录流程
(三) 日志管理
日志审计:通过智能终端访问掌上业务支撑应用的登录及操作行为都必须在4A 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审计。

日志记录:需根据4A 审计要求记录用户在app 的操作日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