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练习doc资料
四上《孙子兵法》小古文练习
《孙子兵法》(一)经典国学再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我是小助手地:领域。
道:道理,这里指根本道理。
经:分析、研究。
我是小翻译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生死的领域,国家存亡的根本道理,不能不慎重考察的。
所以,要从五方面来研究,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条件,用来求得战事发展的形势。
这五方面是:一是政策,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帅,五是制度。
考考你的智慧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生死之地()A.土地 B.领域 C.地点存亡之道()A.方法 B.通道 C.道理2.解释句子:兵者,国之大事。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A.士兵是国家的大事。
()B.战争是国家的大事。
()C.战争是国家的事情,和普通百姓没有关系。
4.孙子提到的研究战争的五个方面是哪五个?弘扬传统文化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战争对于一个国家的存亡很是重要,在中国的古代,战争的胜负很大方面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杰出的将领,这就是古语所说的“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秦朝战将如云,蒙恬则是其中闪亮的将星。
秦始皇扫六合时,蒙恬还只是军队里的小字辈,到灭燕国和齐国时,才发挥了他的领兵打仗的威力,。
由于蒙恬曾长年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很多长年征战中原的老将们所缺乏的,并且蒙恬还是秦军里最富有进攻精神和野战能力的将领。
因此,当面对匈奴的一战,秦始皇英明地选择了他作为将领,领兵出征。
而蒙恬也不负众望,率领秦兵战车开路,上面装着许多努箭,发射起来密集如雨,然后安排步兵紧跟其后,横扫匈奴军队,一战定河套,打得匈奴魂飞魄散。
秦国只经此一战,就将匈奴重创,就连后来中原大乱,匈奴也不敢再深入汉境,不能不说蒙恬的震慑力的强大。
(二)经典国学再现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小古文练习
破瓮救友光坐七岁①,凛然如成人。
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②,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注:①光坐七岁:司马光七岁的时候。
②瓮:水缸。
译文:司马光7岁的时候,就好像成年人一样稳重。
听到别人讲述《左传》后,非常喜欢,放学后就自己讲给家里人听,,对讲述人的理解非常透彻。
从此后就很喜欢看书,甚至连饥渴寒暑都毫不在意。
和一群儿童在庭院里面玩耍,一个小孩爬大水缸,失足掉进缸里积水中,大家都吓跑了,司马光却拿起石头把缸子打碎。
缸里的水流出来,小孩子得救了。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②众皆弃去.()③儿得.活()④群儿戏.于庭()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每个分句一处)(1)光坐七岁,凛然如成人。
(2)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解释句中“之”字的意思。
A、闻讲《左氏春秋》,爱之()B、光持石击瓮破之()4、这则小古文讲了哪两件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2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司马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①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②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
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①处士:有才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先生”。
②廪食(lǐn sì):国家供给的粮食。
译文: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
(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小学文言文练习题(二)一、《学弈》弈①秋②,通国③之④善⑤弈者也.使⑥弈秋诲⑦二人弈,其⑧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⑨;一人虽听之⑩,一心以为有鸿鹄⑪将至⑫,思⑬援⑭弓缴⑮而射之⑯。
虽与之⑰俱学,弗若⑱之矣⑲。
为⑳是其_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①弈:下棋。
②秋:人名。
③通国:全国.④之:的。
⑤善:善于,擅长。
⑥使:假如,假使。
⑦诲(huì):教导.⑧其:其中。
⑨惟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
⑩之:弈秋的教导。
⑪鸿鹄(hóng hú):“鸿”指大雁,“鹄”指天鹅,本文中指天鹅。
⑫将至:将要到来。
⑬思:想.⑭援:取来。
⑮缴(zhuó):系着丝绳的箭,射出后可以将箭收回。
⑯之:天鹅。
⑰之:他,指前一个人。
⑱弗若:不如,比不上。
⑲矣(yǐ):了。
⑳为:因为._其:他的,指后一个人。
1.解释加点字义。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②非然.也()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 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B、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 援弓缴/而射之。
古文练习 (自动保存的)(1)(1)
第二讲小古文练习(一)一、认识小古文小古文是什么呢?小古文就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
小古文怎么读呢?方法其实很简单,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多读几遍,读熟了,意思就明白啦!当然,借助注释和译文,也是读懂小古文的好办法。
二、理解小古文中的字词1、通假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
2)汝知之乎?女:通“汝”,你。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智慧。
4)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坐:通“座”,座位。
2、古今异义1)狐假虎威假:借2)山河表里潼关路河:黄河3)亡羊补牢亡:丢失4)如是再三再:指第二次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只不过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和儿女7)儿童急走追黄蝶走:跑8)及其日中如探汤汤:热水9)虽人有百手虽:即使10)两股战战股:大腿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猜一猜。
4、想一想其他古文、成语中这个字的意思,举一反三。
三、小试牛刀松松,大树也。
叶状如针。
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1、读一读,填一填。
这篇小古文讲了松树的哪些方面?请打“V”选择。
叶子()品性()花朵()树干()用处()种植()2、你发现文中是怎样介绍松了吗?仿照下面的句子,也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吧。
1)松,大树也。
,也。
2)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而,可以,可以。
桂庭中种桂,其叶常绿。
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
每遇微风,浓香扑鼻,人咸爱之。
花落,取以和糖,贮于瓶中,虽历久而香甚烈。
1、填一填。
“庭中种桂,其叶常绿”中,“其”的意思是“它的”,“其叶”就是“它的叶子”。
那么,“它的花朵”就可以说“”,“它的香味”就可以说“”。
2、读下面的句子,你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照样子,你也仿写两句。
1)庭中种桂,秋时开花,或深黄,或淡黄。
古文练习 Microsoft Word 文档
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加点词。
(1)兔走.触株()(2)因释.其耒而守株()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则故事告诉你怎样的道理?。
二、阅读下文,完成相应练习。
富商有段姓者,畜一鹦鹉,甚慧,能迎客与诵诗。
段剪其两翅,置于雕笼。
熙宁六年,段忽系狱。
及归,问鹦鹉曰:“吾半年在狱,身不由己,极其怨苦;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
”鹦鹉曰:“君半年在狱,早已不堪;吾多年在笼,何乐可言?”段大感悟,即日放之。
注释:①畜:养。
②女:通“汝”,你。
1解释加点字。
(1)置于笼中( ) (2)及.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女在家有人喂饲,何其乐邪。
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吐谷浑阿柴有子二十人,及老,临终谓诸子各献一箭。
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
利延折之;又取十九支箭使折之。
利延不能折易折,众则难摧。
阿柴喻之曰:“汝曹知否?孤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同心,社稷可固。
”言毕而卒。
注释:①笃:病重。
②喻:开导,使某人知晓。
③汝曹:你们。
④戮力:合力。
1解释加点词。
(1)使.折之()(2)社稷可固.()(3)言毕而卒.()2翻译句子。
孤者易折,众则难摧。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小古文练习含答案
小古文练习原文一、《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①管仲,隰(x )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 )2.迷惑失道( )3.遂得水( )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故事是成语_____的来历,现比喻________________.四、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原文二.《穿井得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一,解释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 )2.国人道之( )3.不若无闻也(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1.吾穿井得一人(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三,翻译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五、给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
(完整word版)小古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 (2)
小古文阅读训练一(一)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
选择句子中带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C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集:聚集。
B. 公欣然.曰然:样子C。
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
D.未若.柳絮因风起若:如2。
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B )A。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跟儿子、女儿在一起谈论诗文.B.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比作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C.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D 。
公大笑乐翻译:谢太傅大笑起来,觉得很有意思.3。
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她的伯伯就是谢太傅;B。
她的父亲叫谢无奕;C。
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4。
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B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
B.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
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是(D)A.期待 B.期望C.一起D.约定2. “元方时年七岁”中“时"的意思正确的是( A )A.当时 B.时候C.时间D.时期3.“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是( C)A.理睬 B.顾虑C.回头看D.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
”的正确翻译是(B)A.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
B.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一)陶侃惜谷《晋书》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②执而鞭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一狼洞其中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翻译: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4.作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答:答案:①.拿②用鞭子打 2.B 3.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4.赞扬。
本文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和农民有较深的感情的特点。
(二)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 (《列子•说符》)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2.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3.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1.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羊 2.杨子邻人 3.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人歧途)。
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
(三)鲁人织屦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小古文练习题目
小古文练习题目一、填空题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的________篇。
3. 在《左传》中,有“________,________”的说法,形容人不自量力。
4. “________,________”是《孟子》中,孟子劝人行善的名言。
二、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荀子》中的观点?A. 人之初,性本善B.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C. 礼者,人道之极也D. 学不可以已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古人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三、解释题1. 解释“温故而知新”的含义。
2. 解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含义。
四、翻译题1. 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简答题1. 简述《易经》中“变”与“不变”的关系。
2. 简述《尚书》中“仁”与“义”的关系。
六、论述题1.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
2. 论述《庄子》中“逍遥游”的哲学思想。
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回答问题:《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1. 这段古文出自哪位作者之手?2. 这段古文描述了什么事件?3. 作者为何要写这篇文章?八、古文创作题请以“春日游园”为题,创作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古文短文。
九、连线题将下列古文名句与其出处或作者连线。
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A. 《诗经》B. 《离骚》C. 《滕王阁序》D. 《水调歌头》十、判断题1.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论语》。
(完整word版)古文练习13篇(有答案)
初一语文周末作业古文阅读1一.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
多诵古人篇章。
使学为诗。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
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A、以荻画地以:用B、教以书字书:写C、使学为诗为:作为D、及其稍长把及:等到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A、欧阳修聪明过人B、太夫人教子有方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欧阳修刻苦攻读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三.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世说新语•容止》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自以.行陋,不足雄远国(2)既.毕,令间谍问曰(3)魏王雅望非常(4)魏武闻之.,追杀此使..2.魏王为什么要“追杀此使”?3.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一成语形容文中的魏王是否恰当?为什么?你认为魏王是个怎样的人?四孔子犹江海赵简子①问子贡②曰:“孔子为人何如?”子贡对曰:“赐不能识也。
小古文练习
小古文练习(1)孔融让梨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
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1、孔融“引小者”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①人问其故.。
() A.故事 B.原因②法.当取小者。
() A.规矩,道理 B.法律3、从这个故事来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失汲道.道:②乘.此得及前源乘: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3.“望梅止渴”这个成语的原意是。
经过社会的发展,人们已赋予了“望梅止渴”新的意义。
我知道“望梅止渴”有一个近义词是。
(3)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请:②廪食以.数百人以: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3.现在“滥竽充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什么呢?(4)道旁苦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尝与诸.小儿游诸:②取之,信然..信然:2.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3、王戎如何判断出李子是苦的?4、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5)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而剑不行”中的“行”的读音是(),意思是()。
A háng B. xíng C.中用,好 D.前进2.分别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
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②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小古文课程结业练习【附答案】
小古文课程·结业练习(参考答案)姓名:等级:一、默写题(10分)1.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志向》2.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绝弦》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5.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师旷论学》二、判断题(10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是儿子和女儿的意思。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和“太丘舍.去”中的两个“舍”意思一样,都是放弃,抛弃。
(√)3.《论语》是只记录孔子言行的一本书,由他的弟子编写。
(×)4.《两小儿辩日》、《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集中表现了古代儿童的智慧。
(√)5.“齐人也,坐盗。
”中“坐”是通假字,同“座”,座位。
(×)三、选择题(12分)1.下面哪个称号不符合欧阳修(B)A.文学家B.史学家C.唐宋八大家之一D.号六一居士2.《孙权劝学》一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B )A.孙权和韩信B.孙权和吕蒙C.孙权和鲁肃D.鲁肃和吕蒙3.欧阳修家贫,幼时母亲用什么教他写字(C )A.荷叶B.芭蕉C.芦苇D.香蕉4.“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中的“之”是什么意思(A)A.代词,代指狐狸B.助词,的C.动词,去D.主谓之间,不译四、断句题(18分)1.飞禽走兽/饥知食/渴能饮2.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3.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五、请解释文中加粗字的意思(20分)1.庭中种桂,其叶常绿。
其:代词,代指桂树的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甚:很,非常3.父不在,乃呼儿出。
乃:于是4.俄而百千人大呼。
俄而:不久,一会儿5.阳子问其故。
故:原因六、句子翻译(10分)1.人不读书,则与禽兽何异?如果人不读书的话,那么和禽兽有什么不同?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为它画上脚呢?七、课外文言文阅读(20分)破瓮wènɡ救友光生七岁,凛lǐn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
(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word完整版)小学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的全部内容。
一、《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写出下列带点的汉字的读音,并填空。
孔君平诣其父( ),“诣"的意思是;为设果(),是为设果;儿应( )声答曰( )。
2、“惠”通假字是( ),“甚聪惠”是说杨氏子从文中这一句话可以看出。
3、杨氏子的回答非常巧妙,妙在二、《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成语出自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中是是知音,从这两句可以看出。
2、人们常用“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感叹3、高山流水比喻人们把知音比作的人。
4、你是怎样理解伯牙绝弦的:三、《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理解词语意思诲:惟:援:俱:“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出现多次,我知道在“之” 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惟弈秋之为听是指:思援弓缴而射之是指;是虽与之俱学是指。
2、理解句子的意思。
(完整word版)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
小学文言文必考知识点练习题文言文阅读(一)废弈向学(选自明·何良俊《何氏语林》)魏甄琛①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②执烛,或时③睡顿,则杖之。
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④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⑤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许⑥,假书研习,闻见⑦日优.【注释】①甄琛:北魏人,字伯思。
文中“赤彪”也是北魏人。
②苍头:仆役,仆人。
③或时:有时。
④即:那就。
⑤向京:来京。
⑥许:处所,地方. ⑦闻见:原指听到看到的,这里指学问。
(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举秀才入都________ 至通夜不止________令苍头执烛________ 则杖之________ 假书研习________ 闻见日优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①颇以弈棋废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理解与表达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希望做官的人认真读书,不要弈棋废日。
B. 赞扬甄琛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C。
称赞甄琛能虚心听取下人的意见,没有官架子。
D。
讽刺那些做官的人贪图玩乐,不务正业。
文言文阅读(二)古人铸鉴①(选自宋·沈括《梦溪笔谈》)古人铸鉴,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面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 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②人面……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比③得古鉴,皆刮磨令平,此师旷④所以伤知音也。
【注释】①鉴:镜子。
②纳:获得。
③比:一旦。
④师旷:春秋时期著名乐师.(1)解释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古人铸鉴________ 鉴大则平________ 故令微凸________故令微凸________ 皆刮磨令平________ 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①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完整word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
(完整word版)小学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小学文言文练习题(一)(一)《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度”字的意思,写在括号里。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2)宁信度()3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4、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任意选择三句,说说句中的“之”是什么意思,或有什么作用。
(只允许回答三个)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5、《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二)《为学》节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加点字义。
①蜀之鄙.有二僧()②吾欲之.南海()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④子何恃.而往()3、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2分)4、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子,采用的是一种_____方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__________。
(三)《与善人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1、用“/”划分朗读断句。
2、解释加点字义。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2)如入鲍鱼之肆。
()3、文中的“鲍鱼之肆”比喻怎样的环境?4、根据文意,君子要“慎处”的原因,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那就是:近朱者赤,()5、对这个成语所包含的观点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回答。
小古文01带练习
第1课学而时习①之子②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yuè)③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④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⑤,不亦君子乎?”(选自《论语·学而》)注释①时习:时常地复习。
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论语》一书中“子曰” 都是指孔子所讲的话。
③说:通“悦”,愉悦。
④乐:快乐。
⑤愠:生气。
参考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以后,经常温习它,不也是令人愉悦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样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文后小练习1. 根据文章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 1 )学后并且按时去复习,不也很吗?( 2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吗?( 3 )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吗?2.“人不知而不愠”中的“不知”应该怎么理解?()A. 不知道B. 不了解 c. 没有知觉3. 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2课孔融让梨融四岁,与兄食梨,辄( zhé)①引②小者。
人问其故③,答曰:“小儿,法④当取小者。
”(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注释①辄:于是,就。
② 引:拿。
③故:原因。
④法:按照规则。
参考译文孔融四岁的时候,与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就拿了一个小小的梨。
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孔融回答说:“我是小孩子,按照规矩就应该拿最小的梨。
,文后小练习I 1. 孔融“引小者” 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 把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填在括号里。
(1)人问其故。
()A 故事B 原因(2)法当取小者。
()A. 规矩,道理B. 法律3. 从这个故事来看,你觉得孔融是一个怎样的人?第3课勿贪多瓶中有果。
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①。
拳不能出②,手痛心急,大哭。
母曰:“汝③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选自《商务国语教科书》)注释①握:一把。
②出:拿出。
③汝:你。
参考译文瓶子里有果子。
孩子伸手进瓶子里拿,抓了满满一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迂公修屋有迂氏①者,世称迂公,性吝啬。
篱败不修,瓦裂不葺。
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
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
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
旦日,延人治屋。
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③。
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注释】①迂氏:姓迂的人。
这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迂,迂腐。
②适:嫁。
③雨兆:下雨的征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妻子..东藏西匿( )(2)妻且号.且诟(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旦日,延人治屋。
3、迂公家为什么会“屋漏如注”?(用原文回答)4、这则笑话讽刺了什么样的人?王华还金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足,以①大醉,去,遗所提囊。
取视之,数十金也。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少顷,其人果号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
其人喜,以一铤②为谢,却不受。
【注释】①以:因为。
②铤:同“锭”,用以货币流通。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遗.所提囊()(2)公迎谓.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公度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
3、“其人喜”的是。
4、王华具有和的品质。
岳正大胆岳正,字季方,为翰林修撰。
英庙甚重之,尝曰:“好个岳正,只是大胆。
”后谪戍召还,自题其像曰:“好个岳正,只是大胆。
从今以后,再敢不敢!”公性不能容人,或谓公曰:“不闻宰相腹中撑舟乎?”曰:“顺撑来可容,使纵横来,安容得邪?”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后谪戍召还.()(2)自题.其像曰()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或谓公曰:“不闻宰相腹中撑舟乎?”3、“使纵横来”中的“纵横”在文中的意思是4、岳正是个怎样的人?赵人患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
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①去诸?”其父曰:“是非若②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
不病于④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①盍:何不。
②若:你。
③垣墉:泛称墙。
④病于:病,有害。
于,比。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猫善.捕鼠及鸡()(2)弗食.鸡则已耳()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3.“猫善捕鼠及鸡”的特点表现在4、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苟变食人二鸡子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
”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本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把坪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令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鸡子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
”公再拜曰:“谨受教矣!”【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
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
卫侯:指卫慎公。
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
③五百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
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
⑤杞梓:都是树木名称。
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
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一、解释加点的词1.其才可将.五百乘()2.故弗用.也()3.然.变也尝为吏( )4.良工不弃.()二、翻译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副使失物李士衡①,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
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
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
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
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李士衡]北宋人,当时为官。
[高丽]古国名。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4分)(1)李士衡使.高丽()(2)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3.文中表明李士衡对高丽人“赠遗之物”的态度是(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4.短文讽刺了“副使者”( )(3分)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②,迨③能倍诵乃止。
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
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曾主编过《资治通鉴》。
②下帷绝编:“下帷”,是指东汉儒生董仲舒放下帷帐讲学,三年不看窗外事;“绝编”,是指孔子读《易》时,好几次把穿简(书)的牛皮绳子翻断了,这里借此指读书勤奋。
③迨(dài):等到。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①患.记问不若人()②众兄弟既.成诵()③温公尝.言()④乃.终身不忘也()4.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①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译文:②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
译文:5.本文中能表现主旨(中心思想)的句子是(2分)()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6.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一人苦读。
我们学过一些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请你列举一个:。
(2分)读书佐酒苏子美①豪放不羁,好饮酒。
在外舅②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③。
公深以为疑,使子弟④密觇⑤之。
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⑥,遽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
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⑦,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
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为多也。
”【注释】①苏子美:即宋代诗人苏舜钦,子美是他的字。
②外舅:岳父。
③率:标准。
④子弟:家中的晚辈。
⑤觇(chān)偷看。
⑥副车:帝王外出时随从的车。
⑦始臣起下邳(pī),与上会于留指张良在下邳得到《太公兵法》,后与刘邦于留县相会的经历。
上,指刘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好.饮酒 (2)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3)遽抚.掌曰 (4)此天以授.陛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以一斗为率(把、用)B、击之不中(指代副车)C、遂满饮一大白(于是、就)D、与上会于留(在)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2分)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
4、从文中看,苏子美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献曲求诗元丰①五年十二月十九日东坡②生日,置酒赤壁矶下,踞高峰,俯鹊巢,酒酣,笛声起于江上。
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谓坡曰:“笛声有新意,非俗工也。
”使人问之,则进士李委闻坡生日,作南曲曰《鹤南飞》以献。
呼之使前,则青巾紫裘腰笛而已。
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委袖出嘉纸③一幅曰:“吾无求于公,得一绝句足矣。
”坡笑而从之。
【注释】:①元丰:北宋神宗赵顼年号。
②东坡: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下文“坡”,是作者自称。
③嘉纸:很好的纸张。
嘉,美好的。
一、解释文中加点的词酣___俗___腰___既___袖___从___二、翻译:1.客有郭、尤二生,颇知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坐客皆引满醉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李委仰慕苏东坡的诗名,遂借东坡生日而作新曲吹笛于江上,并以此求诗。
请用一个四字格成语概括这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李委“得一绝句足矣”。
试查阅、抄写、背诵苏轼的两首著名绝句:《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题西林壁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农夫耕田农夫耕于田,数息①而后一锄。
行者②见而哂③之,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④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⑤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⑥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
未及移时⑦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
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迭也。
”行者服而退。
【注释】①息:呼吸。
②行者:过路人。
③哂(shěn):讥笑。
④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
⑤所以:用什么方法。
⑥术:方法。
⑦未及移时:还没过多少时间。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3分)(1)农夫耕于田于:(2)欲速则不达速:(3)行者服而退服:2、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
(3分)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3、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甚矣,农之惰也!译文:(2)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译文:4、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疑人窃履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①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 B.胜过,超越 C.错误,过失 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 B.凶恶残酷的 C.突然 D.欺凌,损害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2)吾不能知子,而缪以疑子,吾之罪也3.联系全文,你认为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加以评价。
(2分)常羊学射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
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于王左,麋交⑨于王右。
王引弓欲射,有鹄⑩拂王旃⑾而过,翼若垂云⑿。
王注矢于弓⒀,不知其所射。
养叔⒁进曰:“臣之射也,置⒂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