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

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能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运算。

2.能够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有余数除法的算理理解。

2.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

2.学生练习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简单介绍有余数除法的概念。

2.提问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除法,那么你们知道如何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吗?二、新课讲解1.讲解有余数除法的概念(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定义:除法是一种将一个数分成若干个相同大小的部分的运算。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定义:当一个数不能被另一个数整除时,我们称这个除法为有余数的除法。

(3)举例说明:如10÷3,商为3,余数为1,即10=3×3+1。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1)引导学生回顾除法运算的基本步骤:先求商,再求余数。

(2)讲解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从被除数中减去一个与除数相乘的数,直到差小于除数为止,这个差就是余数。

(3)举例说明:如10÷3,先从10中减去3,得到7,再减去3,得到4,减去3,得到1,此时差小于3,所以余数为1。

3.讲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举例说明:有5个苹果,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苹果,求有几个小朋友?(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这是一个有余数除法的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数,使得这个数乘以小朋友的人数后加上1等于苹果的总数。

(3)讲解解题方法:设小朋友的人数为x,则有5÷x余1,即5=x×商+1。

通过解方程求解,得到x=4。

三、课堂练习(2)应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有10个橘子,每个小朋友分一个,还剩下一个橘子,求有几个小朋友?(1)已知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3,求这个数。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

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固旧迎新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让老师来看看小朋友们还记得多少。

PPT出示:17÷3=5……2。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这条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请你仔细听,你的同桌是否能准确说出来,如果还不会,请你教一教他。

同桌交流互说。

预设:17是被除数,3是除数,5是商,2是余数。

师:非常完美!你能举个例子来说明这条算式的意思吗?预设:把1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5支,还剩2支。

预设:有17个轮子,3个轮子装一辆三轮车,可以装5辆,还剩2个轮子。

……师:你们解释的真好,会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有余数的除法》里面还有什么奥秘!二、摆摆算算,探究新知(一)活动探究师:老师给你们每四人一小组都准备了一包小棒和一张学习单。

PPT出示学习单:师:我们来看下任务要求。

我们将用小棒来摆一些独立的多边形。

①选择你要摆的多边形,预测摆完之后,如果有剩余,那可能剩余几根小棒。

②用相应的数量的小棒去摆你选择的多边形。

③每摆一次,写出对应的算式。

④自己选择小棒数量,摆一摆。

⑤检验预测是否正确。

⑥得出你的结论。

⑦去参观一下别的小组,看看结论是否相似,思考为什么。

学生活动。

(二)成果分享师:老师看小朋友们都有了自己的结论,那我们一起来品评一下吧!(1)预设作品一:师:这个小朋友选择摆的是正方形。

已经有结论的小朋友,你能很快说出如果摆正方形的话,可能会剩余几根小棒吗?预设:可能会剩余1根,也可能剩2根,也可能剩3根。

师:这一组小朋友的预测也是这样的,那我们就请这个小组长来揭晓一下答案吧!请你说清楚整个思路过程哦。

预设:我先用8根小棒摆正方形,每个正方形需要4根,那就刚好摆了2个,算式是8÷4=2(个);然后用9根来摆,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算式是9÷4=2(个)……1(根);接着用10根小棒来摆,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2根,算式是10÷4=2(个)……2(根);然后用11根小棒来摆,摆了2个正方形,还剩3根,算式是11÷4=2(个)……3(根);再接着是用12根小棒来摆,摆了3个正方形,没有小棒剩余,算式是12÷4=3(个);最后我还用19根小棒来尝试了一下,摆了4个正方形,剩余3根小棒,算式是19÷4=4(个)……3(根)。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一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余数的概念和含义。

2.能够使用竖式计算出有余数的除法。

3.能够灵活运用余数和整除判定做解题。

二、教学重点
1.理解余数的概念和含义。

2.竖式计算出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余数和整除判定做解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口头提问,让学生回忆上一课学到的有余数的除法,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即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 案例演示
教师给出一组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竖式计算。

在演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讲解余数的概念和含义,以及如何判断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

3. 学生互动
教师出示几道小题,让学生自己计算,并用竖式表示出来。

在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并询问学生如何通过余数和整除判定来判断除数和被除数的关系。

4. 练习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己完成,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 课堂小结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余数的概念和判断除数和被除数的方法。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灵活运用余数和整除判定做解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了这一点,并给学生多提供了一些练习题,以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

同时,在课程设计的时候,我也注意到了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在一些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完成计算,并及时检查和讲解差错。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这个知识点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能够正确地运用到实际计算中去。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二)》教案
2.小组合作摆图形
3.小组汇报:出示P61页例2图片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提问: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余数<除数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12根小棒摆五边形,可能剩几根小棒?。
(2)、小组合作摆图形。
(3)、汇报结果:有可能剩1、2、3、4根小棒。一定比5小。
2、引导学生完成第60页的“做一做”第二问。
(1)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2)学生不用摆图形直接汇报:有可能剩1、2根小棒,一定比3小。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二)
课时
第二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小于除数的算理。2.通过动手实践,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小组合作:请你用8、9、10、11、12根小棒摆正方形,能摆几个,剩余几根?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教案编号:002 内容有余数的除法复备栏主备人第2课时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课本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1、笔算:6÷3指名笔算,反馈是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新授1、出示例题,指名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再口述分的过程。

指名列式:7÷3 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分别表示什么?(2)写出竖式问:分成了几份?这就说明7里面最多有几个3?商写几?(板书)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7个桃子,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竖式中怎样得到余下的1。

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完成横式的板书)(3)生完整的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小结: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想想,如果不摆学具,怎样得到商2?(生讨论,指名说)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生读题。

指名说,师指出:计算17÷5时,可以想17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2)出示竖式1与竖式2,问:这样对吗?为什么列不对?小结:商2小了,商4大了,那怎样找出合适的商呢?(3)观察:例题7÷3中的余数1比除数3大还是小?17÷5的余数比除数怎样呢?通过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了吗?小结: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生齐读)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各自操作、思考、填空。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学生完成后进一步追问写出的算式的实际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西师大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73页至第74页。

这部分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运算,以及相关概念的解释,例如“除不尽”和“余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难点则是理解余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算中处理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画和互动环节。

2. 实物苹果,用于举例说明。

3. 练习册和作业纸。

4. 彩笔,用于画图和标记。

五、教学过程2. 理论讲解:利用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并结合实物苹果的操作,让孩子们理解每一步的含义。

3. 例题讲解:我选取了几个代表性的例题,逐步讲解每一步的运算方法,特别是在处理余数时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立即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动手计算,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 小组讨论:我将孩子们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分配物品、计算时间等。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个简洁的板书,列出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的步骤,并在旁边用苹果的图示来辅助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第15题。

2. 请家长协助,用家里的物品(如糖果、玩具等)进行一次有余数的除法分配,并记录下来。

答案:1. 练习册答案需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指导。

2. 家庭作业答案多样,重点是孩子能够理解并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讲解是否清晰,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概念。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们,我会考虑提供额外的辅导。

拓展延伸部分,我计划邀请家长们参与,举办一个“除法应用日”,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加强家校合作,深化孩子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应用》说课及教学反思(附板书)课件

二、说学情
本节课教学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主要让学 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性的教具 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 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 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五、说教学法
教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2、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回答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或巩固、检查已 学的知识。 3、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把实物或实物的模象展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的实验,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更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的教学方法,经常与讲授、谈 话、讨论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4、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培养各种学习技能的基本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 5、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 6、动手操作法 动手操作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操作,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并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也是自然 科学学科常用的一种方法。 7、启发法 启发教学可以由一问一答、一讲一练的形式来体现;也可以通过教师的生动讲述使学生产生联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实现。所以说,启发性是一种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都 具有的指导意义的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贯彻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学法。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教学方法,只要是贯彻了启发教学思想的,都是启发式教学法,反之,就 不是启发式教学法。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2)

第6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4 =3......3 19÷ 6 =3 (1)25÷9 =2......7 42÷8 =5 (2)45÷6 =7......3 63÷8 =7 (7)46÷5 =9......1 17÷5 =3 (2)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楚地解答这个问题。

2.教学例2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根 8÷4=2(个)9根 9÷4=2(个)······1(根)10根 10÷4=2(个)······2(根)11根 11÷4=2(个)······3(根)12根 12÷4=3(个)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余数○除数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并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2、通过合作探讨,培养合作精神。

3、通过视频观看,游戏闯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和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和题卡。

教学安排:《有余数的除法》第2个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一)出示PS图片(全班学生飞机上上课、全班学生轮船上上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课件展示:分一分草莓。

先分6个,2个装一盘,能装几盘?用除法算式解决。

再分7个,2个装一盘,能装几盘,还剩几个?用除法算式解决。

二、新课讲解:(一)从上面的的算式,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板书课题)(二)结合课件,强调有余数的除法各个部分的名称及注意事项。

(三)让学生拿出题卡,结合课件的出示,将卡上的18个圆圈,7个圈一下。

问能圈几个?还剩几个?学生完成后,回答。

教师结合课件的展示来评点。

再次加深对于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四)教师问:我们对于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结合前面所讲和课件,让学生明白:在有实物时,可以用分一分的办法;在有图时,可以用圈一圈的办法;那都没有时,我们将来学习如何用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呢?(五)让学生观看视频(关于如何列竖式来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之后让学生谈一谈明白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六)教师在结合课件例题,对于视频中所讲的方法进行细述。

并让学生通过题卡,跟着做。

来加深印象。

三、课堂练习:(一)让学生试一试,并随机选两位同学上台板演。

其余同学做完后,同桌之间互换评改。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点评。

并对板演内容进行点评,之后让学生上台改错。

(二)小组合作学习:(书73页课堂活动内容),3分钟后,让小组代表发言。

集体评正。

四、轻松时刻:播放室内操(课件视频播放,让学生跟着做)五、游戏:勇者闯关。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4—15页《余数和除法的关系》教学目标:1、经历按要求分小棒并用算式表示分的结果的过程,体会余数都比除数小。

2、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的道理,能正确写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在探索余数和除法的关系以及余数大小范围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数学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为什么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1、常规练习。

①读算式,并说一说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及表示的意义。

35÷8=4 (3)43÷7=6 (1)65÷9=7 (2)②()里最大能填几。

4×()<9 5×()<43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探索有余数除法中的一个规律。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1、动手操作:分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并做好记录。

)(1)把17根小棒按要求分一分,并写出算式。

①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②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③平均分成5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④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还剩几根?(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①17÷3=5(根)……2(根)②17÷4=4(根)……1(根)③17÷5=3(根)……2(根)④17÷6=2(根)……5(根)(3)拓展交流:还可以怎样分?2、探索发现规律:小组合作交流。

(1)引导学生比较各题的余数和除数,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①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小组讨论交流。

②全班汇报交流。

(2)提出问题:为什么剩下的根数都比分的份数少呢?(3)小结。

板书: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要比除数小。

3、算一算(1)组织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在方格里填得数。

6÷6 =1 12÷6=27÷6=1......113÷6=2 (1)8÷6=1......214÷6=2 (2)9÷6=1......315÷6=2 (3)10÷6=1......416÷6=2 (4)11÷6=1......517÷6=2 (5)(2)引导学生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引导学生讨论:一个数除以6,它的余数可能是哪些数?最小的余数是几?最大的余数是几?【明确:因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所以一个数除以6的余数可能是1、2、3、4或5,最大的余数是5,最小余数1。

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2

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2

二年级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1、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的过程中,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积极参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水果教具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1、摆一摆、填一填83=□......□135=□......□92=□......□234=□......□2、圈一圈,填一填农民伯伯的蔬菜丰收了,他们打算先把蔬菜进行包装,然后再运到超市去卖。

我们看看每种蔬菜可以装成几个盒子?同位互相说一说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谁大谁小。

113=3(个)......2(个)174=4(个)......1(个)学生互相讨论3、口算练习28+34381633454、百货店新进了一批杯子,打算进行包装后再售出,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算一下,这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只?144=3(盒)......2(只)128=1(盒)......4(只)156=2(盒)......3(只)5、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从家带来了许多废旧物品,动手动脑制作成新的玩具。

瞧,他们用什么制成了新的玩具?剩下的易拉罐可以搭成几辆小车?学生通过观察图看出一辆小车用到两个易拉罐,还剩下13个易拉罐。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有余数的除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如何处理余数。

2. 如何将有余数的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 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练习本上的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在讲解计算方法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在练习和应用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数学应用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例如,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能分到几个苹果?还会剩下几个苹果?”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二、新课环节在新课环节,教师应该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解释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的概念。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题,展示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序号
个性化教学过程
自我调整
一、复习准备
1、分一分,说一说
把10根小棒,每2根分一份,
把10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
根据分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引入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可能是正好分完,也可能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继续学习
揭示课题;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会怎样?
A 学生用小棒摆一摆,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说过程
B 列出算式: 13 ÷ 4
除法还可以用竖式计算,学生尝试写一写
C 指导学生写除法竖式
小房子造起来,被除数住进来,除数站门外,商要站在屋顶上
D 结合竖式提问: 竖式中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


采取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黑板、卡片、电子白板等。
板 书 设 计
教学反思
育才小学个性化教学设计(互动式教案)
课题
竖式计算
课型
新授
课时
2
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教学内容】教材第61页例2,以及练习十四第2题。

【教学目标】明白得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明白得算理,把握试商的过程,把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明白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预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周围。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更深入地学习、了解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相关知识。

二、探究新知1.相关除法练习。

同学们我们先一起来算算下面这些算式。

15÷ 4 =3......3 19÷ 6 =3 (1)25÷9 =2......7 42÷8 =5 (2)45÷ 6 =7......3 63÷8 =7 (7)46÷ 5 =9......1 17÷ 5 =3 (2)同学们算完了以后大伙儿认真观看一下这些算式,你能发觉一些什么样的规律呢?学生自由讨论,总结。

好的,同学们都专门善于观看,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例2来更清晰地解答那个问题。

2.教学例28根小棒能够摆几个正方形?9根小棒能够摆几个正方形…要解决那个问题,你预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运算?教师依照学生的回答板书:8根8÷4=2(个)9根9÷4=2(个)······1(根)10根10÷4=2(个)······2(根)11根11÷4=2(个)······3(根)12根12÷4=3(个)观看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觉了什么?余数○除数小结:请记住,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2)人教版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课时为《有余数的除法(2)》,是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学生将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2. 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有余数除法的示例图。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前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新课导入:通过示例,引入本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5. 应用练习: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则。

2. 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示例。

七、作业设计1. 练习册相关习题。

2. 设计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3. 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如学生的参与度、学习兴趣等。

教学难点详细补充和说明理解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1. 概念引入:通过直观的教具(如算式卡片、实物等),向学生展示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使用算式卡片展示“7 ÷ 3 = 21”,其中“2”是商,“1”是余数。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余数是除法运算中剩余的部分。

2. 关系探索: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索,发现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教
学设计
第一单元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初步的观察、概括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与习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用具:桃子贴图,圆片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1、出示挂图:几十面按红、黄、蓝顺序排列的彩旗,下面顺次标上序号。

2、谈话:老师不看屏幕,同学们告诉我几号旗,我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你考考老师?
3、老师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彩旗的颜色呢?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其中的奥秘!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妈妈买了12个苹果,如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 1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仅供参考,内容可修改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1课时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小棒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

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3456指导操作。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范分一分。

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

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

出示表格:表(1)表(2)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2 53 3 15 2 4 2 26 1 4(3)写算式:①观察表(1)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2=5(人)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板书:10÷5=2(人)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②观察表(2)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③认识余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有余数的除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法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发现并理解“余数定比除数小”
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呢?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2、完成“练习十四”第1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已知除数是多少,在被除数和商未知的情况下,求余数最大是几,然后指名回答。(除数是8,不管被除数和商是几,余数都小于除数,可能是1——7中的任意数,其中,最大是7。)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你能列出算式吗?8÷4=2(个)
(2))如果给你9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呢?还剩几根?(摆2根,还剩1根)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9÷4=2(个)……1(根)
(3)10根呢?
师根据反馈及时板书:10÷4=2(个)……2(根)
(4)11根呢?12根呢?
11÷4=2(个)……3(根)
12÷4=3(个)
为什么不是余4根,写成12÷4=2(个)……4(根)呢?
(因为4根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2、观察发现
(1)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每道算式中的余数和除数,大胆猜测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呢?
余数小于除数。(师板书)
(2)学生验证:要求学生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看看余下的小棒根数能不能是4根、5根、6根……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得出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因为这种情况下,余下的还可以再分,直到不能再分为止,此时余数小于除数。得出余数<除数的结论是正确的。
小结:剩下的不能再分的数叫余数。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师: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知道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现在让我们用一堆小棒摆一个五边形,如果有剩余,可能会是几根小棒?
总结:每5根摆一个,就是把小棒每5根分一份,除数是5,根据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可能剩1、2、3、4根。
本课作业
课本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8÷4=2(个)
9÷4=2(个)……1(根)
10÷4=2(个)……2(根)余数<除数
11÷4=2(个)……3(根)
12÷4=3(个)
教学难点
结合情境理解余数为什么一定比除数小。
教学方法
比较法、分析法、观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口算
2、先摆小棒,再解答。
(1)拿出10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剩几根?
(2)拿出9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还剩几根?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新知识。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展示课件。
1、动手操作。
请每位学生分别用8、9、10、11、12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看看这些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
操作完毕后,全班交流、互动,反馈信息。
(1)如果给你8根小棒,每4根摆这样的一个正方形,最多能摆几个呢?会有剩余吗?(摆2根,没有剩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