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点汇总!(附各阶段易错题集)
一、初中化学24个易混淆知识点1.明明冰和水混合了,偏说它是纯净物。
这是关于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冰和水的混合物,虽然看上去是两种物质,但是水——冰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
因此在化学上,冰水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明明只含是一种元素,偏说它是混合物。
与第一题相反,有时候由同一种元素沟成的物质,反而是混合物,例如:还有石墨和金刚石(均由碳元素构成)、红磷和白磷,等等。
3.明明讲的是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非说氢原子核不含中子。
原子由原子核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这是正确的。
但是有例外,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号元素、也是最轻的元素——氢原子的三种同位素中,有一种不含有中子。
4.明明一瓶水是无色透明的,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是否是纯净物,判断的依据是看其中是含有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
生活中的水中含有大量金属离子例如镁盐、钙盐、钠离子、钾离子等等,当然属于混合物。
有色无色,是否透明,不作为判断纯净物的标志。
5.明明说燃烧是可燃物跟氧发生的反应,又说没有氧气也行。
燃烧,通常情况下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的反应。
后来扩充了定义为:燃烧是发光、光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所以有些可燃物也可以在氯气、氮气中燃烧,没有氧气也行。
6.明明说爆炸是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造成的,却说锅炉爆炸不是化学变化。
锅炉爆炸,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锅炉中的可燃物质爆炸,属于化学变化;锅炉本身的金属破碎,是物理变化。
7.明明合金“合”的是金属,却说铁和碳也能形成合金。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他物质熔化在一起形成的混合物。
铜和金属锡能形成合金(青铜),铁和非金属也能形成合金(钢)。
8.明明说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又说镁着火不能用它来灭。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这是一般情形,一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氮气这样的惰性气体中燃烧,比如Mg就可以在CO2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单质碳。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一、引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在初中阶段主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元素知识。
由于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遇到一些易错点。
本文旨在总结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易错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二、基本概念理解1. 分子与原子- 易错点:将分子与原子混为一谈。
- 澄清: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而原子是化学元素的基本单位,不能再分割成更小的单位。
2. 元素与化合物- 易错点:将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误认为混合物。
- 澄清: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以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纯净物质,具有与组成元素不同的性质。
三、化学反应原理1. 氧化还原反应- 易错点:不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与还原过程。
- 澄清: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涉及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2. 酸碱中和反应- 易错点:将所有与酸或碱反应的过程都视为中和反应。
- 澄清:中和反应特指酸与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过程,且反应物的酸性和碱性必须相互抵消。
四、元素知识1. 金属元素- 易错点:认为所有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 澄清:只有活泼金属(如镁、锌等)能与非氧化性酸(如硫酸、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而金、银等不活泼金属则不能。
2. 非金属元素- 易错点:将所有非金属元素都视为气体。
- 澄清:非金属元素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如氧气是气体,溴是液体,硫是固体。
五、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 易错点:混淆摩尔与质量的关系。
- 澄清: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约6.022×10^23)个粒子,与物质的质量有关,需通过分子量进行换算。
2. 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忽略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平衡。
- 澄清:化学方程式必须根据守恒定律进行平衡,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相等。
六、实验操作1. 实验室安全- 易错点:忽视实验室安全规则。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共38条,涵盖一到五单元)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一、化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基本化学概念1.纯净是相对的,不纯是绝对的。
2.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3.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4.燃烧是化学变化,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可能是化学变化。
5.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导电导热是物理变化,生锈和腐烂是化学变化,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气体是物理变化。
二、空气1.通常情况下氮气不活泼,但那是通常情况,氮元素很活泼。
2.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3.氧气性质“较活泼”,不是“很活泼”。
4.稀有气体也是有化合物的。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不是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气,空气中氧气的浓度不是越高越好,不是任何时候大量呼吸纯氧气都有利于健康。
8.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
9.氧在地壳中不止以单质存在。
10.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是动态平衡的,而不是一直不变的。
三、水1.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2.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3.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4.大部分物质熔化体积变大,但水例外,冰熔化体积减小。
四、原子的组成、元素、化学式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2.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
3.氢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为1,而是比1稍大。
4.由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没有分子量,部分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没有分子量,其化学式的意义仅仅说明了原子的个数比。
5.C02、S02、Ti02中均没有02分子。
6.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7.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铯、镓熔点接近室温且容易处于过冷状态。
8.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初中化学易错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必背知识点易错方程汇总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2+CO2=CaCO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可用Ba(OH)2溶液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2O=2H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2O=Ca(OH)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4=K2MnO4+MnO2+O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初中化学易错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易错化学方程式与知识点汇总引言初中化学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反应的一种方式,通过化学方程式可以简明扼要地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过程中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变化。
然而,在学习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易错的情况。
本文将总结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错化学方程式以及相关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方程式。
示例1: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 + H2SO4 → Na2SO4 + H2O这是一种酸碱反应,其中氢氧化钠(NaOH)和硫酸(H2SO4)是反应的反应物,生成了硫酸钠(Na2SO4)和水(H2O)。
在这个反应中,氢氧化钠是碱,硫酸是酸,生成的硫酸钠是盐。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符号和数字称之为化学式和系数,它们表示方程式中各种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学生易错点:很多学生容易遗漏方程式中的化学式和系数,导致方程式不平衡。
在写方程式时,应该仔细检查每个物质的化学式和系数是否正确,并保证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离子数和分子数在反应前后是平衡的。
示例2: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化学方程式:2Na HCO3 → Na2CO3 + CO2 + H2O这是碳酸氢钠的热分解反应。
在高温下,碳酸氢钠(NaHCO3)分解为碳酸钠(Na2CO3)、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中的“2”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的摩尔比,它表明两个碳酸氢钠分子分解产生一个碳酸钠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一个水分子。
学生易错点:在化学方程式中,碳酸氢钠的分解产物个数和反应物个数不平衡,容易导致方程式错误。
在书写方程式时,要注意检查方程式中各个物质的个数是否平衡。
示例3:氧化铜的变化化学方程式:2Cu + O2 → 2CuO这是氧化铜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中,铜(Cu)与氧气(O2)反应生成了氧化铜(CuO)。
需要注意的是,方程式中的“2”前面的系数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表明两个铜原子与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氧化铜分子。
初中化学易错点
初中化学易错点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时,很多同学常常会遇到一些易错点。
下面我就来总结一下初中化学的几个易错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一、元素与化合物的区别在学习化学时,我们常常会遇到元素和化合物两个概念,但是很多同学却容易混淆它们的含义。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化合而成。
可以说,元素是化合物的基本组成部分。
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的简洁表示,但是很多同学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容易出错。
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该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同时,还需要符合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的原则。
三、离子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是表示溶液中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它比化学方程式更详细、更准确。
但是很多同学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容易出现错误。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将溶解的离子写成离子的形式,并在方程式的两侧保持电荷平衡。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涉及到电子的转移。
但是很多同学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时容易出错。
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氧化数变化法、电子转移法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法。
五、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但是很多同学在判断酸碱中和反应时容易出错。
正确的判断方法是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来判断,如果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那么就可以判断为酸碱中和反应。
六、酸碱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指示剂是用来检测溶液酸碱性质的物质,它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会发生颜色变化。
但是很多同学在选择酸碱指示剂时容易出错。
正确的选择方法是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来选择相应的酸碱指示剂。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中的几个易错点,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这些知识点,加强对其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化学学习的效果。
同时,我们也要多做练习,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
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化学将会变得更加简单和有趣。
化学易错知识点初中
化学易错知识点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学科,涉及到的知识点非常多,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接触化学的初期,对于一些易错知识点还不是很熟悉。
本文将就初中化学中易错的知识点做一些细致深入的阐述,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一、硫酸制法、氢氧化钠制法制备氢气的区别在初中化学中,氢气的制法是学生们熟知的内容,但很多人却会将硫酸制法和氢氧化钠制法混淆。
实际上,这两种制法是存在一定区别的。
硫酸制法中,将硫酸和锌粉混合,产生的反应得到氢气和硫酸锌。
这种制法的反应速率比较慢,需要加热才能使反应进行。
而氢氧化钠制法中,将氢氧化钠和锌粉混合,利用酸碱反应产生氢气。
这种制法反应速率比较快,不需要加热即可产生氢气。
因此,在实验室中,需要更快地得到氢气时,可以使用氢氧化钠制法,否则就可以使用硫酸制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硫酸制法产生的硫酸锌会使氢气中有一定的氧气残留,而氢氧化钠制法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二、溶液的单位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单位都是非常容易混淆的。
实际上,这些单位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浓度是指单位溶剂中所溶质的质量或物质量的比值。
单位为%(质量分数)、mol/L(摩尔浓度)等。
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总质量之比,通常使用%表示。
体积分数是指单位溶剂中所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之比。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溶液单位是需要注意的。
例如,在化学实验中,配制溶液通常使用摩尔浓度,而在生活中购买饮料时,通常看到的是饮料的质量分数。
因此,对于溶液的单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并运用。
三、酸碱指示剂的选择在进行酸碱反应时,指示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酸碱指示剂的使用要根据溶液的酸碱性质进行选择。
目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菜汁红、甲基橙、酚酞、亚甲基蓝等。
其中,菜汁红适用于酸性溶液,甲基橙适用于中性和微弱碱性溶液,酚酞适用于微弱酸性溶液,亚甲基蓝适用于强碱性溶液。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指示剂时要选择合适的浓度并且要注意量的控制,控制好指示剂的使用量可以获得准确的实验结果。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
专题一空气和氧气一非记不可1.催化剂的特点(1)“一变、二不变”,即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自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
这里指的是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2)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或专一性)。
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例如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反应中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对其他的化学反应就不一定有催化作用。
(3)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一种催化剂,例如能对氯酸钾受热分解起催化作用的还有氧化镁、氧化铁和氧化铜等。
(4)不能决定反应的发生及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2.物质燃烧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二、易错点1.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它是空气的成分。
二氧化碳的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地球不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我们提倡“低碳生活”。
2.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但不能燃烧,不具有可燃性。
三、易混点1.注意“烟”“雾”“气”的区别(1)烟——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2)雾——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产生的现象。
(3)气——指无形状、有体积、可变形、可流动的流体。
2.不能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混淆:实验现象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有气体或者沉淀生成等;实验结论是根据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推导、总结出来的规律。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只能围绕“一光、二热、三生成”来描述,而不能直接说生成物的名称,实验结论则直接说明生成物的名称。
3.注意“光”和“火焰”的区分(1)光——指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铁丝燃烧、木炭燃烧等。
(2)火焰——气体、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乙醇、甲烷等燃烧产生火焰。
专题二碳和碳的化合物一非记不可1.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现象: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结论: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没有毒性,但它不能供给呼吸,所以人在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环境中,会感到气闷、头痛乃至窒息死亡。
初中化学常用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常用易错知识点初中化学这门课呀,可真是让不少同学又爱又恨。
这里面的易错知识点,就像一个个小陷阱,稍不留神就会掉进去。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这些易错点,说不定能帮你在化学的学习道路上少摔几个跟头。
先来说说化学符号的书写吧。
很多同学会把“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写成“Co₂”,哎呀,这可就大错特错啦!正确的写法应该是“CO₂”。
还有“硫酸根离子”,应该写成“SO₄²⁻”,可别写成“SO₄⁻²”哟。
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人的名字写错了,那可就闹笑话啦。
再说说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这可是个技术活!就拿氢气燃烧生成水这个反应来说,H₂+ O₂= H₂O,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但实际上这是错的!正确的配平应该是 2H₂+ O₂= 2H₂O。
不少同学在配平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不是这里少个系数,就是那里配错了。
这就像是搭积木,少了一块或者搭错了位置,整个“建筑”就不稳啦。
还有实验操作中的易错点。
比如过滤操作,那滤纸的折叠可大有讲究。
要是折得不好,滤纸和漏斗之间有缝隙,那杂质可就过滤不干净啦。
还有在给液体加热的时候,试管口可不能对着人,万一液体溅出来烫伤了可就糟糕啦。
我记得有一次上化学实验课,有个同学加热液体的时候心不在焉,试管口对着旁边的同学,老师眼疾手快把试管调整了方向,才避免了一场“事故”。
当时大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从那以后,我们做实验的时候可不敢再马虎了。
还有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易错点。
比如说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它可以用来做助燃剂,但可不能说氧气能燃烧哦。
再比如氢氧化钙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但氢氧化钠可不行,因为它的腐蚀性太强啦。
这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适用范围,不能张冠李戴。
还有化学计算中的易错点。
比如说计算相对分子质量的时候,一定要把各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然后相加。
有的同学一着急,就忘了乘以原子个数,结果答案就错得离谱。
还有在计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时,要分清溶质和溶液的质量,可不能把溶剂的质量也算进去啦。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
中考化学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洁净的空气一定是混合物,纯净水是混合物,食盐是混合物。
2.干冰不是冰,水银不是银。
3.燃烧和爆炸都是物理变化,但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4.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
5.氧气不可燃但可助燃,CO不可助燃但可燃。
6.三个实验室制氧气的反应均为分解反应。
7.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才能燃烧。
8.一种元素可以组成混合物,但一定不可以组成化合物。
9.雨水、自来水、海水、河水、湖水都是混合物,新制的蒸馏水是纯净物,放久的蒸馏水不一定是纯净物,软水不一定是纯净物。
10.汽化时分子体积不变,分子间隔变大。
11.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中子数可以为0。
12.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都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13.食品和**的标签中标有X(元素符号)的含量,这个X指的是元素而不是原子,更不是单质。
14.大部分金属单质常温常压下是固态,但汞是液态。
15.地壳中氧的含量位于首位,但空气中不是。
1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铁,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钙而不是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钠而不是钾。
17.注意区分粒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粒子是后三者的合集,如:有两个电子层,外层8电子的粒子不一定就是Ne原子,也可能是02-、F-、Na+或Mg2+等等。
18.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原子团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电荷数(注意正负)。
19.氧一般为-2价,但过氧化氢中氧是-1价(注意氢不是+2价)。
20.注意语言的规范: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几个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21.化学变化中,元素和原子种类不变,但物质和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22.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若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则无论得到什么数据都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也不能说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守恒23.金刚石没有导电性但极其坚硬,石墨能导电但较软,二者属于不同物质,二者之间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
初中化学知识点易错点总结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必顶学习的一门学科之一。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知识点易错的情况。
这些易错点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一些概念理解不清晰、记忆不牢固,也可能是因为对一些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掌握不到位。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本文将对一些常见的化学知识点易错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地掌握知识。
1. 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在化学中,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种简化方式,通常使用元素的英文缩写来表示,如氢元素的符号为H,氧元素的符号为O。
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一定的化学式组成的物质,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由元素符号和下标组成的。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容易混淆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导致记忆不清晰。
为了避免混淆,学生应该多加练习,巩固元素符号和化合物的表示方法,确保记忆准确。
另外,学生还应该了解元素符号的前两个字母通常为元素的缩写,而有时也可能只取元素的第一个字母,此时通常在元素符号的上方加上一个小标,表示该元素的代号。
2. 物质的分类在化学中,物质通常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化学式组成的物质。
在学习物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忽略掉混合物这一类别。
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与元素和化合物不同,混合物的成分可以通过物理手段进行分离。
为了避免混淆,学生在学习物质分类时应该重点掌握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特点,确保对它们有清晰的认识。
3. 常见物质的性质在化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如金属的特点、非金属的特点、酸、碱、盐溶液的性质等。
在学习这些物质的性质时,学生往往会有些误解。
例如,学生可能会误认为金属都可以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都可以形成阴离子;也可能会误认为所有酸性物质都呈酸性,所有碱性物质都呈碱性。
为了避免这些误解,学生需要认真理解金属和非金属的特点,了解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同时通过实验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确保知识掌握准确。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其实化学其实是一门肯有意思的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很多学生缺乏耐心,又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慢慢的就会在心里产生排斥,孩子学习的动力就会逐渐熄灭,成绩也自然越来越差。
如果将平时作业、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整理起来重新复习,那么错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下面我就把一些初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 沼气天然气甲烷CH4 盐酸氢氯酸HCl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 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 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 生石灰氧化钙CaO 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水银汞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 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 -------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 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 、蓝色沉淀可能是Cu (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 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 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的总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的总结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涉及到生活中各个方面。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知识,因此易错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初中化学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概念,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
1.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是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但学生往往会混淆它们。
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例如C表示碳,H表示氢,O表示氧等。
化学式是表示物质中不同元素的组成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在题目中非常常见,正确理解它们对于回答化学题目非常重要。
2.酸和碱酸和碱是初中化学中比较基础的概念。
酸有酸性和酸味,而碱具有碱性和刺鼻的气味。
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化学品,对于初中化学学生而言,了解酸和碱的性质,以及如何区分它们非常重要。
例如,在酸碱反应中,酸会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相互作用,形成盐和水。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到PH值的概念。
PH值是酸碱强度的度量,越低代表酸越强,越高代表碱越强。
3.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学生需要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且能够对齐式化学方程式。
同时,学生还要学会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例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在学习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学生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的速率。
学生还要了解到如何使用催化剂来加速化学反应。
化学平衡是指当前反应物浓度和反应物生成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离子离子是带有正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
在初中化学中,离子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学生需要了解到离子的类型和作用。
可以通过碳酸氢钠的分解来介绍离子的概念。
当碳酸氢钠受热时,它分解成碳酸盐、水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中,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通过电离反应生成。
学生还需要了解到酸和碱的离子反应和金属离子的概念。
5.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初中化学高级领域,需要更深入的掌握和学习。
在有机化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碳的化合价以及合成有机物的方法。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一、关键信息1、化学用语易错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化学式的书写与读法错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与条件标注错误2、实验操作易错点仪器的使用方法不当实验步骤顺序错误实验数据处理错误3、化学概念易错点混合物与纯净物的概念混淆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混淆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概念混淆4、化学计算易错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错误有关溶液的计算错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错误二、协议内容11 化学用语方面111 元素符号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常见的易错点包括大小写混淆,如将“Cu”写成“cu”;书写不规范,如“K”写成“k”。
元素符号的意义理解不清,如“H”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112 化学式的书写规则需要严格遵守,例如化合价的运用要准确。
易错点如氧化铁的化学式应为“Fe₂O₃”,而不是“FeO”;氯化铵的化学式是“NH₄Cl”,不是“NH₃Cl”。
化学式的读法也要注意,如“CO₂”读作二氧化碳,不能读成二氧一碳。
11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配平不正确是常见错误,例如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₂+ O₂点燃2H₂O”,不能写成“H₂+ O₂点燃 H₂O”。
反应条件的标注也容易出错,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K₂MnO₄+ MnO₂+ O₂↑”,加热条件不能遗漏。
12 实验操作方面121 仪器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俯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大,量取的液体体积偏小;若仰视读数则相反。
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若放反了,且使用了游码,则会导致称量的物质质量偏小。
122 实验步骤的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或出现危险。
例如,在制取氧气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进行实验;在过滤操作中,应先将滤纸润湿紧贴漏斗内壁,再倒入待过滤的液体。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汇总(完整版)易错方程汇总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Ca(OH) 2+CO 2=CaCO 3↓+H2O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最好不用它检验,CaCO 3+CO 2+H 2O=Ca(HCO 3) 2沉淀消失,可用Ba(OH) 2 溶液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2Mg+O 2=2MgO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2H 2O=2H 2↑+O2↑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CaO+H 2O=Ca(OH) 2现象:白色粉末溶解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5.实验室制取氧气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2KClO 3=MnO 2(作催化剂)=2KCl+3O 2↑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2KMnO 4=K 2MnO 4+MnO 2+O 2↑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最新【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资料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详细总结其实化学其实是一门肯有意思的学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果将平时作业、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整理起来重新复习,那么错的次数也逐渐减少。
下面我就把一些初中化学的易错知识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常见物质的俗称、名称、化学式干冰二氧化碳CO2沼气天然气甲烷CH4盐酸氢氯酸HCl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aCO3纯碱苏打碳酸钠Na2CO3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食盐氯化钠NaCl生石灰氧化钙CaO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溶液熟石灰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火碱烧碱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水银汞Hg★二、酸、碱、盐易漏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溶性碱(NaOH)反应。
------为什么可溶性碱易变质的原因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酸。
------烧煤为什么造成降酸雨的原因3、干冰不是冰,纯碱不是碱(是盐,但微弱的碱性-------否定只有碱液才显碱性)4、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酸碱盐的水溶液能导电------判断方法)★三、推断题中的一些特别知识(方法:找出特别的地方,看其左右的内容)1、黑色固体有:氧化铜、炭粉、铁粉、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2、浅黄色粉末是:硫,红色(或紫红色)固体是金属铜3、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红色固体是红磷或氧化铁4、能使澄清石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6、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有:氢气、一氧化碳、木炭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8、红褐色沉淀肯定是:Fe(OH)39、蓝色沉淀可能是Cu(OH)210、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或BaSO411、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碳酸盐(___CO3)白色沉淀可溶于酸,但没有气泡放出的可能是不溶性碱(___OH)12、固体和酸混合有气泡放出的物质可能是:碳酸盐+酸或活泼金属+酸13产物有三种的化学变化有两种①高锰酸钾加热分解②碳酸盐和酸反应14、燃烧同时有两种产物生成的物质主要是甲烷燃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易错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CaCO3+CO2+H2O=Ca(HCO3)2沉淀消失】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O2=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2H2↑+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H2O=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作催化剂)=2KCl+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K2MnO4+MnO2+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MnO2(作催化剂)=2H2O+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
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O2=CO2
不充分燃烧:2C+O2=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体。
相关知识点:(1)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在集气瓶底部事先放少量水或碱溶液(NaOH)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3Fe+2O2=Fe3O4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相关知识点:(1)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2)在铁丝下方挂一根点燃的火柴是为了引燃铁丝;(3)等火柴快燃尽在伸入集气瓶中,太早,火柴消耗氧气,铁丝不能完全燃烧;太晚,不能引燃;(4)事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避免灼热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9.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4P+5O2=2P2O5
现象:产生大量白烟并放热
相关知识点:可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H2+O2=2H2O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C+2CuO=2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放热
相关知识点:(1)把木炭粉和氧化铜铺放进试管,使受热面积大,反应快;(2)导管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为了检验是否产生CO2;(3)在酒精灯上加网罩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4)先撤出导气管防止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5)试管冷却后在把粉末倒出,防止灼热的铜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uO;(6)C是还原剂,CuO是氧化剂
12.氢气还原氧化铜(置换反应)
H2+CuO=Cu+H2O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
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大理石(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2HCl=CaCl2+H2O+CO2↑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2)不能用浓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混入CO2中。
使CO2不纯;(3)不能用稀硫酸是因为碳酸钙和硫酸反映,产生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停止;(4)不能用碳酸钙粉末是因为反应物接触面积大,反应速度太快。
14.工业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分解反应)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相关知识点:CaO俗名为生石灰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CO+O2=2CO2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CuO=Cu+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粉末,生成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一氧化碳是还原剂,氧化铜是氧化剂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化合反应)
H2+Cl2=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置换反应)
Zn+H2SO4=ZnSO4+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化合反应)
C+CO2=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化合反应)
CO2+H2O=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碳酸。
22.碳酸不稳定分解(分解反应)
H2CO3=H2O+CO2↑
相关知识点:(1)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2)分解时,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使红色石蕊溶液变成紫色。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
灭火原理: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24.金属和水的反应(置换反应)
①2K+2H2O=KOH+H2↑②3Fe+4H2O=Fe3O4+4H2↑
25.水与非金属的反应(置换反应)
C+H2O=CO+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化合反应)
①SO3+H2O=H2SO4②Na2O+H2O=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分解反应)
NH4HCO3=NH3↑+H2O+CO2↑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复分解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复分解反应)
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产生蓝色沉淀
31.二氧化硫与烧碱溶液反应
SO2+2NaOH=Na2SO3+H2O
32.点燃酒精
C2H5OH+2O2=2CO2+3H2O
33.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复分解反应)
NaCl+AgNO3=NaNO3+AgCl↓
34.稀硫酸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
H2SO4+Ba(NO3)2=BaSO4↓+2HNO3
35.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复分解反应)
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36.碳酸纳与盐酸反应(复分解反应)
Na2CO3+HCl=NaCl+CO2+H2O
现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