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考试1试卷及答案
油气田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考核试卷

9.下列哪种方法适用于油气田废弃物处理()
A.直接排放
B.填埋处理
C.焚烧处理
D.安全处置
10.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油气田开发水土保持措施()
A.沟壑治理
B.坡面防护
C.河道整治
D.防渗帷幕
11.下列哪种污染物在油气田开发中容易引起土壤污染()
A.有机氯农药
B.重金属
A.地下水封存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污染
B.油气田绿化可以改善地质环境,提高生态效益
C.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可以完全消除油气田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
D.油气田开发应遵循环境保护原则
17.下列哪种污染物在油气田开发中容易引起地下水污染()
A.悬浮物
B.石油类污染物
C.重金属
D.农药
18.在油气田开发地质环境治理中,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废弃物处理()
A.填埋处理
B.焚烧处理
C.安全处置
D.生物处理
19.下列哪种技术不属于油气田开发废水处理技术()
A.生物处理技术
B.化学处理技术
C.物理处理技术
D.地下水封存技术
20.关于油气田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竞争力
B.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企业的法定义务
D.环境保护措施仅限于法律法规要求
14.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油气田生态环境恢复()
A.植被恢复
B.土壤改良
C.水土保持
D.钻井液处理
15.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减少油气田开发对地下水的影响()
A.井壁稳定性控制
B.钻井液处理
C.地下水监测
D.废弃物直接排放
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17.油气藏开发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储层的伤害?()
A.使用优质钻井液
B.优化射孔设计
C.采用保护储层的钻井技术
D.严格控制生产操作过程
1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油气田开发中的水敏现象?()
A.储层矿物成分
B.钻井液性质
C.生产过程中的流体变化
D.地下水位变化
19.以下哪些技术可用于提高油气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D.深层注入
14.在油气藏评价中,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A.地震解释
B.钻井资料
C.地球物理测井
D.油气藏模拟
15.以下哪些是油气田开发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A.井喷
B.爆炸
C.中毒
D.井塌
16.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提高油气田的勘探精度?()
A.高精度地震勘探
B.多参数综合勘探
C.遥感技术与地球化学勘探结合
A.地震勘探
B.钻探取心
C.地质构造分析
D.勘探目标确定
2.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气田的地质研究?()
A.遥感技术
B.地球物理勘探
C.生物勘探
D.化学勘探
3.在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种技术主要用于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A.电阻率法
B.地震法
C.重力法
D.磁法
4.油气藏的地质模型主要依赖于以下哪种资料建立?()
A.井下传感器技术
B.远程控制技术
C.数据分析技术
D.人工智能技术
20.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实现油气田的绿色开发?()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减少废弃物排放
C.采用环保型开采技术
D.加强环境监测与管理
《油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卷a

20**—20**学年第一学期《油气田地下地质学》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专业班级 资源2003级姓 名学 号开课系室 油气资源系考试日期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阅卷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1.5分,共15分)1.油层对比标准层--岩性、电性特征明显,在三级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90%),(用它基本可以确定油层组界线)。
2.孔隙结构--岩石中孔隙与连通它的喉道的形状、大小、分布及其孔喉配置关系 3.测井相--指能够表征沉积物特征,并据此辨别沉积相的一组测井响应(参数)。
4.储集单元--具有独立的水动力系统,由储层、产层、盖层、底层组成的能封闭油气的基本岩性单元。
5.岩屑迟到时间--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所需要的时间。
6.裂缝性储集层--指天然存在的裂缝对储集层内流体的流动具有重要影响(或据预测具有重要影响)的储集层。
7.可采储量--在现代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油气量。
8.油层有效厚度--(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气流的油层厚度。
9.地温梯度--(在恒温带以下,)埋藏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增高的度数。
10.井位校正--(为了提高剖面的精度,充分利用剖面线附近的井资料,)把剖面附近的井移到剖面线上的工作。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 常规地质录井方法主要有岩心录井、_钻时录井_、_岩屑录井_、_钻井液录井_、_气测录井_和荧光录井等六种。
2. 断层破碎带在地层倾角测井的矢量图上可以显示_杂乱_或_空白_模式。
3. 碎屑岩油层对比单元由小到大可分为_单油层_、_砂层(岩)组_、_油层组_、_含油层系_四个级别。
4. 压力降落法利用由__累积产气量__和__气藏压力__所构成的“压降图”来确定气藏储量。
因此,该储量又称为__压降储量_。
5. 地下的自然电位主要受粒度、分选和泥质含量的控制,而它们又受沉积时的_水动力条件_和__物源供应条件_的影响。
2021-2021年 油气田开发综合一真题

2021-2021年油气田开发综合一真题2021年油气田开发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1)切割距2)水驱油的前缘含水饱和度 3)递减周期 4)不稳定渗流 5)导压系数 6)流动系数二、填空题1)三种注水方式是(边缘注水)(切割注水)(面积注水)。
2)建立基本微分方程的三个方程是(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连续性方程)。
3)复杂断块油田是含油面积(小于1平方千米)的断块油藏,且地质储量占油田总储量的(50)以上的断块油田。
4)储集层按边界情况可以分为(定压边界)(封闭边界)。
5)基础井网是以某一主要含油层系为目标而首先设计的(基本生产井)和(注水井),是开发区的第一套正式开发井网。
6)井的不完善性表现为(打开程度不完善)、(打开性质不完善)、(双重不完善)三种类型。
三、简述题1)简述反九点法和正五点的布井方式和注采井数比? 2)简述气顶驱油开采的条件及影响方式? 3)画出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含水率曲线? 4)简述不稳定试井曲线后期偏直线的各种原因? 5)简述稳定试井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6)画出粉笔边界和定压边界定产量生产情况下的压力分布曲线?四、推导题1)推导气顶驱和水驱的物质平衡方程式,并写出稳定水侵的公式? 2)评价水驱衰减曲线的调整效果,并推导其所增加的可采储量? 3)油藏工程中248页中关于指数递减的计算题。
4)如图所示,根据直线供给边界a处有一生产井。
设底层厚度为h,渗透率为K,孔隙度为Φ,供给边界上压力位Pe,油井半径为Rw,井底压力为Pw. 试回答:1、映像井类别、位置及渗流场示意图;2、底层压力分布及计算公式;3、油井产量Q计算公式。
2021年油气田开发综合一一、名词解释 1、复杂断块油藏 2、产量递减率 3、采油速度 4、储量丰度 5、早期注水 6、切割距 7、导压系数 8、周期注水 9、早期注水 10、面积注水 11、折算压力12、达西定律 13、综合压缩系数 14、汇源反应15、非活塞式水驱油 16、渗透率17、压降叠加原理 18、稳定渗流 19、采油指数20、非达西流的指数形式二、填空1、影响非活塞式水驱油的因素有______,其中主要是___________。
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 生油层B. 储集层C. 盖层D. 岩浆岩答案:D解析: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岩浆岩不是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
2. 下列哪种岩石不是良好的储集岩()A. 砂岩B. 灰岩C. 页岩D. 白云岩答案:C解析:页岩孔隙度和渗透率低,不是良好的储集岩。
砂岩、灰岩、白云岩通常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
3.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A. 烃类B. 非烃类C. 沥青质D. 胶质答案:A解析:石油主要由烃类组成,包括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等。
4. 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不包括()A. 压实作用B. 浮力C. 热力作用D. 重力答案:B解析: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有压实作用、热力作用和重力等,浮力是油气二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5. 圈闭的类型不包括()A. 构造圈闭B. 地层圈闭C. 水动力圈闭D. 岩浆圈闭答案:D解析:常见的圈闭类型有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和水动力圈闭,岩浆圈闭不属于常见的圈闭类型。
6. 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不包括()A. 原生孔隙B. 次生孔隙C. 裂缝D. 溶洞答案:D解析:储集层的孔隙类型包括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溶洞一般是在岩溶地区形成,不是储集层常见的孔隙类型。
7. 生油层的岩石类型通常为()A. 砂岩B. 碳酸盐岩C. 泥岩D. 花岗岩答案:C解析:泥岩是常见的生油层岩石类型。
8. 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A. 孔隙B. 裂缝C. 断层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孔隙、裂缝和断层都可以作为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
9.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油气勘探的常用方法()A. 地质法B. 地球物理法C. 化探法D. 开采法答案:D解析:开采法是在油气发现后的生产阶段采用的,不是勘探阶段的常用方法。
地质法、地球物理法和化探法是油气勘探的常用方法。
10. 盖层的封闭机理不包括()A. 物性封闭B. 压力封闭C. 烃浓度封闭D. 重力封闭答案:D解析: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物性封闭、压力封闭和烃浓度封闭,重力封闭不属于盖层的封闭机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与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1577410a581b6bd97f19eaa4.png)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试题(一)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2.圈闭3.溢出点4.TTI5.CPI6.初次运移7.流体势8.系列圈闭9.含油气盆地 10.石油二、论述题: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2.简述如何评价圈闭的有效性(10分)。
3.圈闭度量的实质及其一般步骤是什么(10分)?4.论述有机晚期成油说的基本内容(10分)。
5.简述微裂缝排烃模式(10分)6.分析含油气盆地中形成油气田的综合地质条件(10分)。
7.油气差异聚集原理是什么(10分)?一、概念题(30分):1、生物标志化合物:沉积物和石油中来自生物体的原始生化组成,其碳骨架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有机化合物。
2、圈闭: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聚集和保存油气的场所或容器。
3、溢出点:指圈闭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若低于该点高度,油气就溢向储集层的上倾方向。
该点是油气溢出的起始点,又叫最高溢出点。
4、TTI:即时间—温度指数(Time Temperature Index )。
根据促使有机质成烃热演化的温度和时间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的一种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指标。
5、CPI:碳优势指数,反映有机质或原油的成熟度。
6、初次运移: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是发生在烃源岩内部的运移,烃源岩是初次运移的介质。
7、流体势:单位质量的流体所具有的机械能的总和;8、系列圈闭:沿一定的路线上溢出点依次升高的多个圈闭;9、含油气盆地: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10、石油: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成分上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化合物及多种微量元素;相态上以液态为主,并溶有大量烃气和少量非烃气以及固态物质。
二、论述题(70分):(答题要点)1、气藏气中常见的化学组成是什么?(10分)(1)气藏气中常见的烃类组成有甲烷(C1H4)、乙烷(C2H6)、丙烷(C3H8)、异丁烷(iC4H10)、正丁烷(nC4H10);(2)气藏气中常见的非烃气有氮气(N2)、二氧化碳(CO2)、硫化氢(H2S)、氢气(H2)、一氧化碳(CO)、汞(Hg)蒸气及惰性气体(氦、氖、氪、氩、氙、氡)。
油气田开发地质调查与评价技术方法考核试卷

B.地层的孔隙度
C.地层的岩性
D.地层的含水量
5.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气藏评价()
A.试油试气
B.油藏工程
C.地质统计
D.生态调查
6.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不需要进行地质调查()
A.预探
B.评价
C.开发
D.生产
7.关于油气藏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确定油气藏的边界
B.估算油气藏的储量
8. ABCD
9. ABC
10. BCD
11. ABCD
12. ABC
13. ABCD
14. ABC
15. ABCD
16. ABCD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 Φ
2. k
3. Vp
4. S_w
5. P_i
6.注水
7.地震勘探
8.地震解释
9. GIP
10.清洁生产
10.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技术与常规油气资源完全相同。()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油气田开发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2.描述油气藏评价的基本步骤,并说明每一步骤的重要性。
3.论述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其具体作用。
4.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说明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地质调查与评价来优化开发策略和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
C.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D.减少地下水污染
17.油气藏开发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储层物性
B.油气藏压力
C.经济可行性
D.环境影响
题库试卷-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试卷

题库试卷-油气田开发地质学简答题题库试卷1、井下断层存在的可能标志是什么,应用这些标志应注意哪些问题?.首先就是地层的连续性被打破,诸如地层的重复、缺少、杂乱排列等等;其次是看到断层碎屑;其他的一些断层的经典标志在井下可能不会太显现;2.(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在这个阶段,埋藏深度较浅,温度、压力较低,有机质除形成少量烃类和挥发性气体以及早期低熟石油以外,大部分转化成干酪根保存在沉积岩中;(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这个阶段产生的烃类已经成熟,在化学结构上显示出同原始有机质有了明显区别,而与石油却非常相似;(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凝析气和湿气大量形成,主要是与高温下石油裂解作用有关,二石油焦化及干酪根残渣热解生成的气体量是有限的;(四)深部高温生气阶段已形成的液态烃和重质气态烃强烈裂解,变成热力学上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残渣在析出甲烷后进一步浓缩,成为沥青或是次石墨。
2、试述有机质向油气演化的主要阶段及其基本特征。
一)生物化学生气阶段(1)埋深:0-1000米;(2)温度:10-60度;(3)演化阶段:沉积物的成岩作用阶段,碳化作用的泥炭-褐煤阶段(4)作用因素:浅层以细菌生物化学作用为主,较深层以化学作用为主(5)主要产物:生物成因气、干酪根、少量油(6)烃类组成特征:烃类在有机质中所占比例很小(二)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深度:1500~2500—3500米;(2)温度:50~60—150~18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的前期,有机质成熟,进入生油门限(4)作用因素:热力+催化作用;(5)主要产物:大量石油,原油伴生气,湿气,残余干酪根;(6)烃类组成特征:正烷烃碳原子数及分子量减少,中、低分子量的分子是正构烷烃中的主要组成组分,奇数碳优势消失,环烷烃及芳香烃的碳原子数也递减,多环及多芳核化合物显著减少(三)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1)深度:4000-6000米;(2)温度:180-250度;(3)演化阶段:后生作用后期,碳化作用的瘦煤-贫煤阶段,有机质成熟时期;(4)作用因素:石油热裂解、热焦化阶段;(5)产物:残余干酪根及液态烃,热裂解产生凝析气、湿气及干酪根残渣;(6)烃类组成:液态烃急剧减少,低分子正烷烃剧增,主要为甲烷及其气态同系物(四)深部高温生成气阶段(1)深度:>6000米;(2)温度:>250度,高温高压;(3)作用阶段:变生作用阶段,半烟煤-无烟煤的高度碳化阶段;(4)作用因素:热变质;(5)主要产物:湿气、凝析气、干酪根残渣,深部高温高压下热变质成干气和石墨。
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考核试卷

B.开采工艺风险
C.环境影响评价
D.经济风险分析
18.以下哪些是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的常用风险评估模型()
A.故障树模型
B.事件树模型
C.网络模型
D.经济评价模型
19.在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帮助企业应对风险()
A.建立风险管理体系
B.进行风险分散
C.实施风险转移
A.岩矿分析
B.地震勘探
C.钻井资料
D.物理模拟
17.下列哪种方法在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中用于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A.多方法综合评价
B.单一方法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8.在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中,下列哪个阶段的风险评价结果对开发方案制定影响最大()
A.风险识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
12. ABCD
13. ABCD
14. ABCD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风险
2.人工神经网络
3.孔隙度
4.风险后果
5.风险等级
6.风险转移
7.地质风险
8.蒙特卡洛
9.风险损失
10.综合评价
四、判断题
1. ×
2. √
3. ×
1.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的首要步骤是()
A.数据收集
B.风险识别
C.风险评估
D.风险控制
2.下列哪项不是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的主要内容()
A.储层评价
B.构造评价
C.经济评价
D.气候评价
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案例分析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的第一步是()
A.增加钻井数量
B.提高泵效
C.注水开发
D.减少生产时间
8.下列哪个环节不属于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的范畴?()
A.油气藏评价
B.油气藏监测
C.油气田规划
D.油气产品销售
9.下列哪种技术在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中应用广泛?()
A.无人机技术
B.云计算技术
C.虚拟现实技术
D. 3D打印技术
10.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预测油气藏动态变化?()
A.孔隙度
B.渗透率
C.饱和度
D.变异系数
17.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中的储层评价?()
A.钻井取心
B.试井
C.地震勘探
D.磁法勘探
18.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用于提高油气藏的可采储量?()
A.增加钻井数量
B.提高泵效
C.调整开采方案
D.减少生产时间
19.下列哪个环节是油气田开发地质研究的核心内容?()
2.油气藏评价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取心、试井分析等步骤,主要问题包括储层预测不确定性、储量估算误差等。
3.储层预测通过地球物理、地质统计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储层分布和性质进行预测,对开发方案制定至关重要。
4.提高采收率技术如注水、压裂等,需考虑环境影响,采取环保措施,如废水处理、减少排放等,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地质调查与评价技术考核试卷

16. D
17. D
18. C
19. E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D
3. ABC
4. ABCDE
5. ABC
6. ABC
7. ABCDE
8. ABCDE
9. ABC
10. ABCDE
11. ABC
12. ABC
13. ABCD
14. ABCDE
15. ABCD
16. ABCDE
B.岩性圈闭
C.水动力圈闭
D.复合圈闭
E.人为圈闭
14.在油气田开发中,以下哪些情况可能导致油气藏废弃?()
A.储量枯竭
B.开采成本过高
C.技术限制
D.环境保护要求
E.经济效益低下
15.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油气藏的改造提高采收率?()
A.热采技术
B.化学驱技术
C.气驱技术
D.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
E.水平井技术
B.评估油气藏的经济价值
C.查明油气藏的分布范围
D.选择开发油气藏的最佳方案
2.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油气田地质调查的手段?()
A.钻探
B.地震勘探
C.遥感技术
D.网络爬虫技术
3.在油气田评价中,下列哪项不是评价油气藏可采性的主要因素?()
A.储层物性
B.油气藏压力
C.油气藏温度
D.勘探投资成本
4.下列关于油气藏描述正确的是?()
17. ABCDE
18. ABCD
19. ABCDE
20. ABCDE
三、填空题
1.投资回报率
2.低渗透性
3.速度
4.储量规模
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管理考核试卷

B.开发技术的进步
C.环境保护法规的调整
D.油气市场的波动
( )
19.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中,以下哪些数据是必不可少的?()
A.勘探数据
B.开发数据
C.储层参数
D.经济数据
( )
20.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的监测?()
A.钻井监测
B.井下测试
C.地面监测
D.遥感监测
A.故障树分析
B.概率风险评估
C.专家打分法
D.模糊综合评价
( )
4.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的控制?()
A.高精度地震勘探
B.先进钻井技术
C.储层改造技术
D.风险监测技术
( )
5.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A.优化开发方案
B.降低开发成本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开发成功率
D.保障安全生产
( )
7.在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控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两个关键环节。
( )
8.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监测的常用手段。
( )
9.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实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平衡。
( )
10.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油气田开发地质风险管理的核心是进行有效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
2.在油气田开发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评估地质风险的两个重要参数。
采油地质工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采油地质工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背斜油气藏属于构造油气藏的一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井网调整主要靠新钻注水井来实现,部分地区也可采取老井补孔、卡封等工艺手段。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井网调整主要靠新钻调整井来实现,部分地区也可采取老井补孔、卡封等工艺手段。
3.由于层间差异较小,在采油井中就出现了高产液层和低产液层、高压层和低压层、出水层和纯出油层的相互干扰。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由于层间差异较大,在采油井中就出现了高产液层和低产液层、高压层和低压层、出水层和纯出油层的相互干扰。
4.油井压裂后最好能在基本维持油井压裂前生产压差下生产,并定期取样化验,分析原油的含砂量,鉴定出砂是油层砂还是压裂砂。
经过一段生产时间,证明含砂量稳定(与过去比较),油层本身又有潜力,这时可根据油井的具体条件,适当放大(或缩小)生产压差生产,增加出油量,发挥压裂层的生产潜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常见的波痕有流水波痕和波浪波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常见的波痕有流水波痕和浪成波痕。
6.套管射孔井筒射孔密度,正常探井和开发井10~20孔/m,特殊作业井可根据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30孔/m。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对注水井配注方案的调整一般都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进行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纵向上对比时要后对比含油层系,再对比油层组,在油层组内对比砂岩组,在砂岩组内对比小层。
再由大到小逐级验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纵向上对比时要先对比含油层系,再对比油层组,在油层组内对比砂岩组,在砂岩组内对比小层,再由小到大逐级验证。
9.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分析,主要以油层动用程度为基本内容,分析注入水在纵向上各个油层和每个油层平面上波及的均匀程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层系井网和注水方式的分析,主要以储量动用程度为基本内容,分析注入水在纵向上各个油层和每个油层平面上波及的均匀程度。
油气地质复习题答案

油气地质复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油气藏的形成需要满足哪些基本条件?A. 充足的烃源岩B. 有效的储层C. 封闭的盖层D. 所有以上条件答案:D2. 根据储层岩石的孔隙性,储层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 孔隙型储层B. 裂缝型储层C. 孔隙-裂缝型储层D. 所有以上类型答案:D3. 油气藏的分类依据是什么?A. 储层岩石类型B. 油气藏的几何形态C. 油气藏的分布特征D. 所有以上依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气的生成?A. 温度B. 压力C. 有机质类型D. 沉积环境答案:A、B、C、D2. 油气运移的驱动力包括哪些?A. 浮力B. 压力差C. 重力D. 毛细管力答案:A、B、C、D3. 油气藏的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地质勘探B. 地球物理勘探C. 地球化学勘探D. 钻井勘探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油气藏的形成必须有烃源岩的存在。
答案:正确2. 储层的孔隙度越高,储油能力越强。
答案:错误3. 油气藏的封闭性是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油气生成的主要过程。
答案:油气生成的主要过程包括有机质的生物降解、热解和裂解,这些过程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最终生成油气。
2. 描述油气运移的主要阶段。
答案:油气运移的主要阶段包括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
初次运移是指油气从源岩中排出并进入储层的过程,而二次运移是指油气在储层中的迁移,直至形成油气藏。
3. 油气藏的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答案:地球物理勘探可以帮助确定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磁性和电性等,从而推断出油气藏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油气田开发工程答案

1.第1题单选题()是指岩石有效孔隙体积与外表体积的比值。
A、孔隙度B、有效孔隙度C、绝对孔隙度D、流动孔隙度标准答案:B2.第2题单选题贝克莱-列维尔特驱油理论是在()近似条件下推导的。
A、忽略毛管力B、忽略重力C、忽略毛管力和重力D、忽略外部驱替压力标准答案:C3.第3题单选题()是指地层内各点的压力下降幅度相同时的状态。
A、稳态B、拟稳态C、不稳态D、瞬态标准答案:B4.第4题单选题采出程度是指油田累计产油量占()的百分数。
A、可采储量B、地质储量C、可动用储量D、难动用储量标准答案:B5.第5题单选题()是指液体在分子力的作用下在固体表面的流散现象。
A、毛管力B、.表面张力C、滑脱D、润湿标准答案:D6.第6题单选题在有杆泵采油中,泵效是指()。
A、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B、.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的比值C、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乘积D、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差值标准答案:A7.第7题单选题注水强度是指单位()的日注水量。
A、地层厚度B、砂层厚度C、有效厚度D、储层厚度标准答案:C8.第8题单选题波及系数是指工作剂驱到的体积与()之比。
A、油藏孔隙体积B、油藏总体积C、油藏可流动体积D、油藏未驱到的体积标准答案:B9.第9题单选题以下()驱油机理不适合CO2驱;A、降低原油粘度B、造成原油体积膨胀C、形成混相D、热采标准答案:D10.第10题单选题一未饱和封闭油藏,若不向地层人为增加能量,不可能存在的驱动方式是()。
A、溶解气驱B、气顶气驱C、重力驱D、边水驱标准答案:D。
气田开发地质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B.气藏流体中可能含有水分
C.气藏流体的物理性质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保持不变
D.气藏流体组分会影响气藏开发效果
11.下列哪种技术主要用于提高气田开发中气藏的采收率?()
A.注水驱气
B.气藏改造
C.提高钻井效率
D.减少气藏压力
12.气田开发中的地质风险管理主要包括:()
A.气藏压力异常风险
B.气藏埋深
C.气质成分
D.市场需求
5.在气田开发过程中,下列哪种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气藏边界?()
A.地震解释
B.水文地质调查
C.气藏模拟
D.钻井工程
6.气田开发中的储层评价主要关注:()
A.储层岩石类型
B.储层孔隙度
C.储层渗透率
D.所有上述内容
7.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识别气藏小断层?()
A.地震剖面分析
B.钻井液回收
C.储层封闭
D.生态修复
12.在气田开发中,关于气藏流体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气藏流体成分会随开发过程变化
B.气藏流体性质对生产设备有影响
C.气藏流体性质与气藏类型无关
D.气藏流体性质对气藏开发策略有影响
13.气田开发中的钻井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钻井设计
B.钻井液配置
B.生产数据分析
C.气藏模拟
D.开发策略制定
6.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提高气藏的采收率?()
A.水平井开发
B.碳酸水驱
C.气藏压裂
D.生产优化
7.气田开发中,气藏压裂的目的是:()
A.提高储层渗透率
B.增加气藏的连通性
C.降低生产成本
D.提高单井产量
油气田开发规划考核试卷

A.陆上油气田开发
B.深水油气田开发
C.非常规油气田开发
D.所有上述项目
14.在油气田开发中,下列哪个概念与油气藏的原始压力和目前压力有关?()
A.压力系数
B.采收率
C.生产指数
D.驱动指数
15.下列哪个指标用于评价油气田开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油气田开发规划的主要步骤包括:勘探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开发方案、环境影响评价、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这些步骤确保了项目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2.提高采收率技术包括注水驱油、注气驱油、化学驱油等。适用条件取决于油气藏的物理性质、开发阶段和经济因素。
3.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需要:选用环保型技术和材料,实施清洁生产,遵守环保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采取补偿措施。
C.环境风险
D.政治风险
12.在油气田开发中,哪些因素会影响钻探井的成功率?()
A.地质资料准确性
B.钻井技术
C.钻井液性能
D.操作人员经验
1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降低油气田开发成本?()
A.采用先进的钻井技术
B.优化生产管理
C.减少开发过程中的浪费
D.提高油气田运营效率
14.下列哪些属于油气田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法规要求?()
17.下列哪些是油气田开发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A.勘探评价
B.可行性研究
C.环境影响评价
D.安全评价
18.在油气田开发中,哪些做法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A.采用环保型钻井液
B.对钻屑进行固化处理
C.严格控制噪声和扬尘
D.所有上述做法
油气田开发地质分析与评价考核试卷

4.地震勘探中,纵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横波慢。()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5.油气藏的渗透率越高,其生产能力也一定越强。()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6.储层的岩性对油气藏的圈闭类型没有影响。()
4.油气田开发中,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有水驱、气驱、热采等,其中热采主要是利用______来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流动性。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勘探是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手段,它通过分析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来识别和评价油气藏,其中纵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横波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9.油气田开发中,射孔是一种增加油井产量的方法,它通过在油层中制造______来提高油气的流动能力。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油气藏的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可以从油气藏中采出的______。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A.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B.减少废弃物排放
C.生态修复
D.遵守相关环保法规
(以下为其他题型,根据需求自行添加)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油气藏的孔隙度是指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其范围一般在______之间。
答题括号:____________________
4.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有水驱、气驱、热采等。优点是增加可采储量,缺点可能包括成本高、环境影响。适用条件取决于油气藏特性和经济因素。
油气田开发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实践考核试卷

B.物理隔离
C.化学氧化
D.钻井技术
20.以下哪些方法可用于油气田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恢复()
A.土地改良
B.防洪设施建设
C.植被恢复
D.遥感技术
三、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到题目空白处)
1.油气田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护地质环境,应当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1.油气田开发对地质环境没有影响。()
2.提高油气藏压力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
3.钻井液处理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方法。()
4.油气田绿化与地质环境保护无关。()
5.地下水抽取会导致地面沉降。()
6.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无需对土壤污染进行治理。()
7.遥感技术可以用于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监测。()
20. ABC
三、填空题
1.井筒完整性管理
2.钻井液泄漏
3.钻井液处理
4.生物修复
5.环境监测
6.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7.遥感技术
8.植被恢复
9.防洪设施建设
10.土壤修复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油气田开发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地面沉降等问题。保护措施包括井筒完整性管理、钻井液处理、地下水监测等。
16. D
17. C
18. A
19. A
20. C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
4. ABCD
5. ABC
6. AB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试叙述多油层砂岩油田划分开发层系的原则(10)
答:①一个独立的开发层系必需具备一定的储量,保证油井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油层数少,厚度小,产能会低些;但层数多,厚度大,层间矛盾也会大些。因此,必需根据油田的具体情况,作到两者兼顾。
油田注水:油田注水是把水注入油层并将原油驱替到生产井的过程。
第2题:回答下面的问题(30)
1.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技术是什么?(2)
答: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根据已知的控制点数据进行内插和外推的储层参数估计值。即需要寻找和选择最能符合储层地质变量实际空间变化规律的数值计算模型,来实现对储层特性的空间变化的正确定量描述。
④同一开发层系内单油层应相对集中,开采层段不宜过长和分散,以利于井下工艺措施的顺利进行。
总之,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应全面考虑,不能太粗,也不宜过细。如果开发初期划分过粗,开采中往往矛盾较多,在开发中后期再来调整也很复杂。当然划得过细,钻得井很多,单井产量低,增加了油田初期的投资,地面地下管理也有困难。一个油田开发层系划分的粗细程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6)原油的粘度
原油粘度也是选择油田注水的重要条件,当油水粘度比太大时,开发效果不好。一般来说,当地下原油粘度大于lOOmPa.s时,该油藏已不适宜注水,最好采用热力采油。
(7)矿物成分的敏感性
在评价油层注水时,粘土矿物和黄铁矿含量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油层中伊利石和蒙脱石的百分含量直接关系到油层是否适合于注淡水。如果要保持油层的渗透率不变,则油层中的粘土物质必须永远保持体积不变。粘土膨胀会降低渗透率。粘土遇到淡水通常会膨胀,而遇到盐水则不会膨胀。显然,在有淡水源的地区,必须特别注意油层中的粘土含量。蒙脱石矿物中,又以钠蒙脱石的膨胀性最大,遇水膨胀后的体积可为原体积的8~10倍。一般用膨润度(膨润度是指粘土膨胀后增加的体积占原始体积的百分数)来衡量粘土膨胀大小的指标。粘土膨胀的大小与水的性质有关,通常淡水使粘土膨胀远比咸水大得多。
答:①层间非均质性导致“单层突进”
②平面非均质性导致“平面舌进”
③层内非均质性导致层内“死油区”
5.陆相碎屑岩油层对比工作分为哪几个步骤?(4)
答:①用标准层划分油层组②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③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④连接对比线。
6.何谓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其根本原因是什么?(3)
答:油田开发过程中的“三大矛盾”是指层间、层内和平面矛盾。其根本原因是储层的层间、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
答:①岩心的油水相对渗透率
②岩心含油状况
③含盐量变化
④含油(水)饱和度变化
8.石油探明地质储量分成哪几类?(3)
答:①已开发探明储量②未开发探明储量③基本探明储量
第3题:叙述题(50)
得分
评卷人
1.试叙述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10)
答:油气藏的开发地质特征概括起来可以包括以下九个方面:①储层的构造形态、倾角、断层分布及其封闭性、裂缝的发育程度;②储集层的岩性、岩石结构、几何形态、连续性、储油能力和渗流能力的空间变化,即储层各项属性的非均质性;③隔(夹)层的岩性、厚度及空间变化;④储层内油、气、水的分布及相互关系;⑤油、气、水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油田内的变化;⑥油气藏的压力、温度场;⑦水体大小、天然驱动方式及能量;⑧石油储量;⑨与钻井、开采、集输工艺有关的其它地质问题;
表内储量:在现有经济技术的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并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
流动单元:具有相同渗流特征的同一储层单元。
砂体连通性:各成因单元砂体在垂向上和侧向上相互连通的方式和程度。
有效厚度:在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性油流的那部分油层厚度。
开发层系:由一些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为具备一定储量和生产能力、上下又被不渗透层分割,而适宜于一套井网开发的一套油层。
②同一开发层系内的油层性质应相近,主要要求油层的渗透率相近,原油粘度相近,油层的压力和分布状况不能相差太大。
③两个开发层系之间应具有良好的隔层,保证注水开发条件下,各层系间严格地分开,防止不同层系之间发生水串,一个开发层系应是一个水动力系统。如果两个开发层系之间串通,必然相互影响其开发效果。关于隔层的厚度界线,应以保证不水串为原则。
东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研究生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
主考教师
(任课教师):
刘吉余
装
订
线
○
│
│
○
装
订
线
│
│
○
│
│
○
装
订
线
│
│
○
装
订
线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
题
号
1
2
3
4
5
卷面总分
折合成绩
平时成绩
总分
评卷人
分数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1题:名词解释(20)
在地层及其所含流体中,还要了解黄铁矿和钡的含量。黄铁矿与先前进入油藏或注入水中所含的空气或氧气会形成腐蚀性硫酸,使得日后会出现设备腐蚀的问题。钡与硫化物混合,则产生不溶性硫酸钡,对油层有严重的堵塞作用并可能大大降低产量。
教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在学年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考试课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备注:答题尽量在试题纸内完成)
教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在学年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考试课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备注:答题尽量在试题纸内完成)
东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研究生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
主考教师
(任课教师):
刘吉余
装
订
线
○││○装 Nhomakorabea订
线
│
│
○
│
│
○
装
订
线
│
│
○
装
订
线
7.密闭取心检察井岩心分析哪几项主要内容?(4)
②条带状砂体的主体带部位层厚,渗透率也大,往往是注入水优先推进和强水淹区;而砂体的边缘、边角、尖灭线附近往往是水淹不到的剩余油富集区。③断层附近油层动用不好,存在“滞留区”;裂缝存在时,注入水沿裂缝水串,使大量的原油仍饱含在孔隙和微裂缝中采不出来而形成“滞留区”。
④油层大面积连片分布地区,注入水控制强,剩余油低;油层零星分散分布的地区剩余油含量高。
裂缝是裂缝性储集层的基本特征,不管是哪种性质的裂缝,在裂缝性储集层中注水,其驱油机理与单孔隙储层(或均质地层)的驱油机理不同。裂缝中是水驱油的过程,裂缝的水与基质孔隙中的油是水油的交换过程,与单孔隙储层水驱油的概念截然不同。国内外都有裂缝性储层注水成功的实例,关键是如何布置注水井的位置,控制注入速度。若裂缝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裂缝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并钻有生产井。这时水沿裂缝走向注入油层,使注水井与生产井不直接由裂缝沟通,迫使注入水沿垂直裂缝面的方向移动,这样夹在中间地段油层的原油就可能受到正常的驱替作用
储层非均质性:表征储层特征的参数在空间上的不均匀性。
储层地质模型:能描述实际储层地质特征并简化了的人造模拟系统。用地质上的术语来说,就是将储层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的地质模型。
剩余油:油田开发后剩余在油层中的原油。
微幅度构造:在油田总的构造背景上,储层(油层)本身的的微细起伏变化所显示处的局部小构造特征,其幅度和范围都很小。
2.试叙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内容(10)
答:①宏观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②微观非均质性(孔隙喉道的非均质性、微观孔隙结构)③流体非均质性④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⑤储层综合定量评价
3.试叙述油层水淹的一般规律(10)
答:①井网控制不住的地区,水驱控制程度差,油层动用不好,多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如注采井网中的非主流区,注水二线地区中间井排水线汇合处的“滞留区”,远离注水井的边、脚地区,生产井网稀、单井控制储量大的地区等,这些地区注入水作用较弱,易形成剩余油富集。
教学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在学年级
专 业
姓 名
学 号
考试课程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东北石油大学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研究生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期末考试试题
主考教师
(任课教师):
刘吉余
装
订
线
○
│
│
○
装
订
线
│
│
○
│
│
○
装
订
线
│
│
○
装
订
线
(2)断层和裂缝
断层对油田注水有一定影响,若断层是封闭的或放射状的,则适合注水和控制,可按断块进行注采设计。若断层是敞开的,这种断层会破坏注水效果,特别是出现连续敞开雁列式断层对注水效果的影响更为严重,甚至会完全破坏注水效果。
(5)孔隙结构和沉积韵律
一般来说,孔隙结构均匀的岩石,渗透率变化小,注水效果较好。反之,渗透率变化大,影响注水效果。砂岩颗粒的形状比颗粒粗细对采收率影响大,砂粒愈圆,则不连通的孔隙愈少,因此可被水驱的油愈多。颗粒粗的砂岩,渗透率较高,对注水有利。正因为这样,正韵律沉积的油层下部砂岩颗粒较粗,渗透率较好,注水见效快,水淹早;上部砂岩颗粒较细,相对来说渗透率较差,注水见效慢,采油后含油饱和度较高。但细粒砂岩渗透率通常比较均匀,也是有利注水的重要方面。
5.试叙述油田注水开发应考虑的地质因素(10分)
答:(1)油层埋藏的深度和构造形态
油层埋藏的深度和构造形态是油田注水首先考虑的问题,浅油层(深度小于100m)和深油层(深度大于5000m)的注水问题应慎重研究。油层太浅,难以承受很高的注水压力,注水压力可能压破地层或压开延伸到地面的裂缝面;油层太深,注水压力太大,注水成本太高。构造形态是确定注水井位和注水井网的重要因素,构造太平缓和太陡都对注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