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
云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云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579f4a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73.png)
云南省博物馆调研报告—古滇青铜器中的牛形象一·调研的目的和意义(一)·调研时间:2022年10月14日(二)·调研地点:云南省博物馆(三)·云南省博物馆简介云南省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截止至2021年11月15日,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文物230118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09件(套),二级文物1396件(套),三级文物12432件(套),一般文物169242件(套),未定级文物42372件(套),自然标本文物4167件。
(四)·调研目的和意义1·目的:探究了解云南历史发展流变,领略云南艺术特色。
2·意义:通过调研,了解云南民间手工艺的魅力。
二·调研内容通过调研了解了史前的云南是早期生命演化的摇篮、中国最早恐龙的繁衍地、中国人类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场所、东南亚早期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
随着时间的流逝来到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的云南指战国末期到东汉初这段时间的云南,这段时间是云南青铜文化发展的高峰期,以“滇国”青铜文化为代表,包括滇西、滇南、滇东等地,云南先民运用独特的失蜡法用现实主义的笔触描绘了当时的云南社会的方方面面。
青铜时代之后,东汉至初唐,中原政局动荡,人口流动加剧,经济文化逐渐南移,大量汉族迁入云南,带来了云南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汉族的迁入也带来了大量的汉文化引起了云南文化的大变革,使云南民族文化朝着多元文化的方向前进。
唐宋时期随着南中大姓的衰亡,滇西民族逐渐掌控政权,初唐时期大理出现了以六诏为代表的地方部族,其中最南边的蒙舍诏在唐的支持下最终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南诏灭亡后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在南诏和大理国期间和中原的交流日益深入,佛教传入使这里变成一个妙香佛国。
元明清时期中央政权都加强对云南的管理,经过对云南的经营和管理,形成了现代云南的格局和多元民族的特征。
在调研我对独具特色的云南青铜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云南青铜器运用写实的手法描绘当时云南人民的生活。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查报告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686a0a941ea76e59fa0486.png)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项目概述:橡胶隔震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中水循环处置设备,位于官渡区广福路占地150亩的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此刻已经进入景观装饰和室内外装修时期,估量今年5月18日博物馆节,新的省博将实现部份区域开馆,市民能够图1 免费体验国内首家全现代化博物馆。
新馆占地面积为老馆10倍省博物馆新馆位于广福路与关宝路交会处南侧,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设计设计,外墙材料为砖红色金属板,寓意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地位。
已经完成的主体工程耸立在宝象河畔,兼具高雅凝重的历史文化感和明确的云南地域特色。
原先位于市区内的省博物馆总占地面积仅有15亩,展厅利用面积每层有700平方米。
据省博物馆新馆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新馆单从占地面积上来看,确实是老馆的10倍,展厅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
“新馆开阔的展厅空间,在以后布展进程中,能够自由变换,为参观者提供更佳的舒适的展现空间。
”该负责人介绍。
省博物馆新馆共配备了地下、地上车位500余个,主体建筑一次性可容纳3000人入馆参观。
国内首家全现代化省级博物馆除展厅面积增加上外,省博物馆新馆另一大特色是采纳了橡胶隔震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中水处置设备。
建成开放以后,将成为国内首家全现代化省级博物馆。
在博物馆新馆主体建筑下方铺设了166个橡胶隔震垫,作为西南首家采纳该技术的建筑。
建成以后,能够抵御9级地震,为馆藏文物提供了平安爱惜。
在已经建成的主体建筑楼顶布设了装机发电量为327千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这些发电面板通过量个光伏阵列汇流箱,对省博内的照明设施进行供电,“目前,施工工程用电全数由这些发电设备提供,以后新馆运行,发电设备不仅能保证全馆照明,而且还能并网发电,向外供电。
”除供电自给自足之外,新馆还配备了中水处置设备,日常雨水和馆内用水通过二次处置,可用作博物馆绿化用水,表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
云南省博物馆共收藏展览文物19万8千余件。
新馆估量于今年5月试运行。
云南省博物馆调研
![云南省博物馆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49468fe0770bf78a6529547b.png)
卫星图
昆明市博物馆位于拓东路上 ,交通便利。从博物馆正门走 出就是交通主干道。左边为石 家港,右边是岔街。
石家港
岔街
展馆平面图
滇池地区青铜文化精品展
云南青铜文化是中华民族光辉灿烂青铜 文明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独特的风格著 称于世。这种文化始于商代晚期(公元 前12世纪),终于西汉晚期(公元1世 纪),战国至西汉是鼎盛时期。学术界 按照出土文物的特征将云南青铜文化分 成滇池地区、洱海地区、滇西北地区和 滇南地区四种类型。滇池地区青铜文化 分布在滇池及其周围区域,以晋宁石寨 山、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官渡羊 甫头等大型墓地为代表,典型器物有铜 鼓、贮贝器、执伞佣、铜枕、扣饰等, 这些器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充分体 现了昆明古代先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 冶炼技术。本陈列所展出的主是晋宁石 寨山71号王族墓葬、呈贡天子庙墓葬群 和呈贡石碑村墓葬群等地出土的青铜文 物。
进门后左边的展柜里分别按生产——生活——狩猎——手工业——纺织 ——服饰——祭祀——战争的顺序为我们呈现了具有代表性的云南青铜 器物。
墓葬群
其他馆照片欣赏
展馆设施
总结
昆明市博物馆体积虽然不大,但它合理的规划 安排了展馆的空间,给观光者营造了一个大的 空间体验。内部设施人性化。展馆的布置很有 创意,紧扣展馆的主题,如飞虎队展馆,在展 馆外悬挂了几架飞机模型。整体感觉还是很好 的。 不足之处在于展览的东西有限介绍的内容有 些过于简略。
几千年雕刻的自然地质景观,原始戏剧性的地理, 保存脆弱的珍宝箱子的想法,使建筑隐喻为一个文物的 组装容器。同时,外墙全部采用金属穿孔板,上面涂抹 了一层古铜色的涂料,不仅起到了隔热效果,也巧妙地 展现了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地位。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25328c18bd63186bcebbc9f.png)
博物馆调研报告【摘要】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的、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面向公众的永久性机构,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地,对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如有关自然、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事物或标本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展览。
本文主要以昆明动物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对博览建筑的一些分析。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分区云南省博物馆昆明动物博物馆【正文】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使得它将会成为这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同时在流线上要进行合理便捷的分流。
[abstract] the museum is a not pursuit of profit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and the general public of the permanent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education and appreciation for the human environment of the building such as about nature, history, cultur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hings or specimens to collect, preserve, research, dissemination, the exhibition.This paper mainly in KUNMING animal museum, the exhibition building some analysis.[key words] museum architecture design specification building partition KUNMING animal museum[text] museum archite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art, makes it will become the region's landmark buildings, not only on the function to meet to collect, preserve, research, spread and exhibition, also in streamline to reasonable and convenient diversion一、场地分析:该场地三面临路,其后为市图书馆,左右两侧分别为办公建筑和中心广场前方是一块绿地,结合地形,可利用广场作为部分的缓冲,因为两者间道路为18M,对于左侧可以作为另一出口,供内部人员和展品出入,主入口设在中心广场一侧。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范文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f2e134a300a6c30c229fc6.png)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设计师:汪克所在国家:中国所在地区:云南建筑表现建筑表现的最后一张总图上说明“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位于昆明市广福路与关宝路交汇处东南侧,西北临宝象河。
新馆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另设地下停车库及人防设施平方米,总投资约5亿元人民币,其中建筑工程费约3.3亿元。
本次总图设计与新馆东侧的文化艺术中心地块总体设计,统一规划。
构思理念设计原则:永久性:作为“文物最后的归宿”的博物馆,永久性体现了其独特的象征性。
标志性:巨大的投入、显要的位置和自身的公众性决定了新馆的标志性。
地域性:“彩云之南”,地域特色浓郁。
先进性:在百年近代史上,不断“开风气之先”的云南,必然要其新馆具备先进性。
合理性:新馆要求自身的使用属性与超越意义达成恰到好处的平衡,实现合理性。
互动性:时代要求新云博具有与观众和社会的良好互动性,成为一座广受欢迎的城市热点,从而站在二十一世纪新博物馆学的前列。
总构思:“云南看云”的格律和诗意。
为何“云南看云”:一个最能代表云南的地域意象,一个也只有博物馆建筑才能淋漓尽致表达的地域意象。
历时性的“彩云之南”以其概念之久远足以表达云博的永久性,共时性的“彩云之南”则以其形态上的冲击与震撼形成地标。
外观的历时性想象可以追溯到云南远古的铜鼓和贮贝器,外观的共时性成就于最新的建筑表皮技术和光电科技成果。
“云南看云”的格律:1、150米直径的正圆体将丰富的体量约束;2、均匀的空间网格将自由流动的曲面体型量化并形成格律;3、规律变化的立面控制(包括光电控制)生成的白天和黑夜不同的彩云图案;4、严格控制的功能流线将复杂丰富的功能关系高效连接形成严整格律。
“云南看云”的诗意:诗意来源于想象与美感。
一个出人意外的空间在给人一个惊喜的第一印象之后开启众人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由于与云南之云这种无穷尽的自然资源的共享而产生无穷尽的变化,将上演无穷尽的云舒云卷,给人无穷尽的美的享受。
理念解析:1、“云南看云”是两极碰撞产生的第三极:外与内、圆与直、正圆与曲体、高耸与舒缓,这些黑白分明的两极体在交融与沟通中发生变异,终于在雨林花园和博物馆室内界面之间产生了内外融合的“露天展厅”空间。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效果调研报告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效果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cd1074aee06eff9aef80791.png)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效果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2017年5月27日——2017年6月5日二、调查地点:昆明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三.调查对象: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情况四、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五、调查目标:通过对云南省博物馆新馆的实地考察,研究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情况。
六、调查过程:(一)第一阶段: 2017年5月27日——2017年5月28日上网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规定。
(二)第二阶段:2017年5月29日到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实地参观考察,研究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在哪些方面在执行《博物馆条例》及还有哪个方面还没有执行。
(三)第三阶段:2017年5月30日——2017年6月5日,整理收集的资料,分析云南省博物馆新馆执行《博物馆条例》的效果,撰写调查报告。
七、调查结果: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是我省十大标志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位于昆明市广福路6393号。
新馆占地1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建筑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
主入口左右两侧分设一个景观水池,地下二层,地面五层,高39米。
主体建筑正方体造型取意于云南“一颗印”式传统民居建筑,新馆建筑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融民族与时尚为一体,呈现出宏伟和庄严的风貌,是云南省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现代化博物馆。
(一)举办展览内容遵守规定,呈现了云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呈现了云南人类历史文明发展道路上的产生的各种物品及自然历史资源的收藏、研究及展示,在这文化殿堂内,主要陈列了远古云南展、文明之光展、南中称雄展、妙香佛国展、开疆戍边展、窑火斑斓展,人们在参观中可以充分地感受云南历史文明发展文化,从而更好认识现在、探索未来,不断地提升民族文化素质修养。
举办展览内容遵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9号《博物馆条例》第三十条管理规定:在传播传统历史文化的同时,弘扬爱国主义、倡导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优秀文化、培养良好风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模板PPT文档共31页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模板PPT文档共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904f07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75.png)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 模板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考察云南省博物馆和美术馆
![考察云南省博物馆和美术馆](https://img.taocdn.com/s3/m/b75874e319e8b8f67c1cb9e2.png)
实习地点:考察云南省博物馆和美术馆实习时间:2012年11月3-4日,考察博物馆建筑及室内设计(云南省博物馆);2012年11月10-11日,考察美术馆建筑及室内设计(云南美术馆)实习内容:考察研究博物馆和美术馆的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
重点分析建筑场地、建筑空间布局、建筑交通流线、建筑朝向;分析室内陈列区布局类型,测绘一间陈列室并进行跨度分析、视觉角度分析、采光口形式分析等,并总结该博物馆和美术馆设计的优点和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实地调研分析——一.云南省博物馆的介绍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
馆内现有以下10个部门,分别是:担负藏品收藏与保护的保管部;承担向社会公众介绍宣传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教育部;主管文物鉴定和文物征集的鉴定站;编辑出版馆刊《云南文物》、负责云南省博物馆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及收藏各类书刊和信息资料的信息部;承担文物修复和保护的技术部;提供全馆后勤保障的后勤保障部;负责全馆外事及学术交流活动的合作交流部;负责博物馆文物安全的保卫科;负责全馆事业发展和政策的研究及文秘工作以及协调馆内外各项事务的办公室;负责全馆人事管理及考核工作的人事教育科。
现有职工100余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约占职工人数的一半。
1.场地分析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
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高两低以弧形方式将建筑平面对称铺开。
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
左右两侧分别为办公建筑和中心广场前方是一块绿地,结合地形,可利用广场作为部分的缓冲,因为两者间道路为18M,对于左侧可以作为另一出口,供内部人员和展品出入,主入口设在中心广场一侧。
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线上省博分设主次入口以疏导不同的人流。
将主入口设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东风西路,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车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况。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44bcf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f.png)
关于省博物馆调研报告近日,笔者对省博物馆进行了一次调研,了解其现状和未来规划。
调研发现,省博物馆作为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展示和研究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有着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首先,省博物馆在近年来的文物收藏和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调研中了解到,省博物馆目前收藏有近10万件文物,其中不乏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时,博物馆联合其他相关单位对文物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一些原处于失修状态的文物得到了有效维护。
这些文物代表着岁月的痕迹和文明的传承,也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博物馆保护文物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
其次,省博物馆在文物展示和研究方面也表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博物馆积极利用展厅、数字展示等多种方式,展示了众多珍贵文物,其中一些展品甚至在国际上都有着良好的声誉。
同时博物馆还加强了研究力度,举办多场学术研讨会议,定期发布研究成果,为文物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调研中也发现省博物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博物馆建筑面积较小,展览面积相对较少,展品种类也相对较少,这对于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来说是不够的。
其次,博物馆的媒体宣传和推广仍有待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并不高。
最后,博物馆的开放时间和票务管理也有所欠缺,需要进一步改进。
对此,笔者认为省博物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自身的实力。
首先,政府需要予以支持,增加博物馆的投入。
其次,博物馆应该增加展览面积,加强文物收藏和展示力度,展品种类应该多样化。
第三,博物馆应该加强媒体宣传和推广力度,扩大公众知晓面。
最后,博物馆应该优化开放时间和票务管理,使市民更便利地参观博物馆。
总的来说,省博物馆作为一座重要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今后,各方面需要给予支持和帮助,让博物馆更好地继承和传承中华文化。
云南省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云南省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c06d4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1.png)
云南省博物馆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云南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在云南省的博物馆发展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对云南省博物馆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云南省的博物馆数量不断增加,展示内容日益丰富多样。
截至2021年,云南省已建立了近百家博物馆,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涵盖了自然、历史、民族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云南省的丰富文化遗产。
云南省博物馆的展览形式也在不断创新。
传统的展览方式仍然是主流,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展览逐渐兴起。
数字化展览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能够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提升展览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同时,云南省的博物馆也积极与其他博物馆、文化机构合作,开展联合展览和交流活动,为观众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云南省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与公众服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播者,也是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云南省的博物馆经常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学术交流等,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公众参与。
此外,博物馆还积极开展社区巡展等公众服务活动,将文化艺术带到更多的人群中。
未来,云南省博物馆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首先,数字化展览将成为主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展览将更加普及和便捷。
观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来参观博物馆,实现足不出户就能欣赏文化遗产的目的。
数字化展览还可以实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应用,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体验。
其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作用将进一步强化。
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博物馆将逐渐成为全民教育的重要机构。
未来,云南省的博物馆将进一步扩大与学校、社会团体、文化机构等的合作,提供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教育服务。
同时,博物馆还将注重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创造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文化产品。
另外,云南省博物馆还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7d97a2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5.png)
采用专业的艺术品保护设备,如艺术品修复工具、检测仪器等,为 艺术品提供全面的保护。
施工工艺与方法
标准化施工工艺
采用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确保施工质量稳定可靠。
精细化施工管理
实施精细化的施工管理,确保施 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有
效控制。
高效率施工方法
采用高效率的施工方法,缩短施 工周期,降低施工成本。
采用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 统,实现博物馆的自动化 管理和控制,提高管理效 率。
智能化导览系统
通过智能化导览系统,为 游客提供个性化的导览服 务,提升游客参观体验。提高博物馆的安全防 范能力,保障游客和文物 安全。
节能环保技术
节能建筑设计
采用节能建筑设计,降低建筑能 耗,提高建筑能效。
流线设计
新馆的流线设计合理、流畅,观众可以方便地参观各个展览区域,同时不会相互干扰。此外,新馆还设置了多个 出入口和紧急出口,确保观众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
结构与构造设计
结构
新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为地上5层、地下1层。其中,地上部分为展览区、观众服务 区和办公区等,地下部分为文物库房区和设备用房等。
05
经济分析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投资估算
根据新馆建设规模、功能需求和设计要求, 对建设投资进行详细估算,包括建筑工程、 设备购置、装修等费用。
资金来源
通过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社会捐赠等多种 渠道筹集资金,确保新馆建设资金的充足和 稳定。
成本预测与控制
成本预测
根据建设进度和投资估算,对新馆建设过程 中的成本进行预测,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 本、设备租赁等费用。
主题设置
以“云南历史文化”为主线,贯 穿整个新馆的展示内容,包括史 前文化、古代文化、近现代文化 等。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与云南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建设关联性分析说明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与云南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建设关联性分析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e897a6e59eef8c75ebfb358.png)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与云南文化艺术中心规划建设关联性分析说明功能布局关联性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与文化艺术中心建设用地位于昆明老城区与新城区连接要道咽喉位置。
首先,功能使用属性上动静结合。
博物馆在功能使用上多作为静态艺术展示载体;文化艺术中心则更多作为动态艺术展示舞台。
其二,具有城市功能的建筑群体。
在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建设中,我们避免传统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功能使用上的单一性,断续性,通过设置下沉广场、文物风情区、模糊空间、空中花园、环绕坡道、绿色低缓山丘、自然水体、水上平台等,吸引并触发市民多样行为体验。
最终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形成区域文化休闲中心与新昆明城市发展的“文化引擎”。
道路交通关联性在道路交通规划设计上,统一考虑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车行系统、人行系统关联性。
车行系统关联性:避免在城市主干道广福路上设置车行入口,对城市区域交通及人行系统的干扰。
通过与广福路连接的城市道路,把进入博物馆与艺术中心的机动车引入与广福路平行的城市道路,通过其间设置车行入口进入场地,并在博物馆与艺术中心地下及两侧区域设置地下停车库与地面生态停车场,最大程度上实现人车分流。
避免在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之间区域设置车行道路系统,人行系统关联性:由于合理的车行系统设置,避免了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之间区域设置车行道路系统,分割博物馆与文化艺术中心之间的公共空间区域。
最终形成横向连续的人行系统空间,更好的触发博物馆与艺术中心人群的行为流动。
景观视线关联性通过连续的人行空间,环绕基地四周的绿丘,两馆之间的涟漪水体,形成中国园林式景观系统,摒弃中轴对称“大广场”景观模式给人冷漠、空荡之感。
呈现给市民的是中国水墨画般的景观构图模式,步移景异的行为体验。
整体的景观系统设计也强化了两馆形体的整体性。
两馆空间设置大量的模糊空间(入口灰空间、空中花园、环绕坡道、景窗等,)触发两馆间多样视觉交流行为发生,从行为体验上强化人群对两馆关联性的普遍认同。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PPT精选文档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调研报告PPT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fd5666bfab069dc51220149.png)
售票区
11
12
观景台
安全出入口
13
14
主体建筑材料与结构分析
模型图
新馆建筑造型上采用简洁有力的 现代构造,塑造了错落有致的折 面体造型,隐喻云南石林,而外 墙材料采用金属穿孔板凹凸不平 的设计在不通光照的情况下呈现 出多变的阴影形态,让整座大楼 既有功能性又兼具艺术性,强调 雕塑般的 形体在昆明的阳光下所 呈现出的动感魅力,
同时,镂空的金属墙体还能把室 外的自然景色融入展厅当中。
金属穿 孔板
15
建筑结构
链 接 方 式
金属穿孔板与 钢架的样式
16
建筑用地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分析
博
该位置
物 馆
视角
周
边
环
境
大
概
图
博物馆前面的 云南大剧院 17
展区采光分析
+ 展区采光主要采用灯
展
光照明
区
采
光
图
之
一
18
天窗与高侧窗类型
天
高
窗
27
设计理念: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颗印” 式传统民居建筑,外观颜色为红铜色,意在体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 美称;贯பைடு நூலகம்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喻意“石林”,蕴含石林风化体态,散发 自然风采。
(出处:云 南网)
4
云南省博物馆建筑规范分析
3
设计信息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设计单位: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第二设计院 (出处:云南网)
设计师: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严迅奇 (严迅奇自幼在香港受教育,1976年以优异生毕 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于马海建筑工程师 事务所实习两年,于1979年创立严迅奇建筑师事 务所。1982年与李柏荣及许文博成立许李严建筑 师事务有限公司,执业至今。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9月3日
云 南 省 博 物 馆 新 馆
目录
设计信息………………………………………………………………….…………… ………….. 建筑规范考察………………………………………………………………….…………… …... 建筑用地概况……………………..……………………………………………………………. 主体材与结构分析 ………………………………………….…………………………….. 建筑用地与周边环境分析………………………………….…………………………….. 展览区………………………………………………………………….…………………………….. 休闲区………………………………………………………………….……………..………………… 地下室及地下停车场………………………………………………………………….………… 空间形态………………………………………………………………….…………………………… 与环境结合的设计手法………………………………………………………………….……. 3 5 10 15 17 18 21 22 24 27
设计信息 等级: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设计单位: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第二设计院 (出处:云南网) 设计师: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严迅奇 (严迅奇自幼在香港受教育,1976年以优异生毕 业于香港大学建筑系。毕业后于马海建筑工程师 事务所实习两年,于1979年创立严迅奇建筑师事 务所。1982年与李柏荣及许文博成立许李严建筑 设计理念:外形呈正方体,平面呈“回”字形,取意于云南彝族“一颗印” 式传统民居建筑,外观颜色为红铜色,意在体现云南“有色金属王国”的 美称;贯穿多层的狭长缝造型,喻意“石林”,蕴含石林风化体态,散发 自然风采。
突 变 式 序 列 广场
核心空间 (陈列展厅)
广场
设计手法
立意:通过对当地的自然景观石林灵感的提取,以及堆积盒子的方法组成,使之 成为一个整体,盒子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融合。布局:整个博物馆有一个狭窄的 大门,从入口处进入后,便是一个开阔的中庭,营造出别有洞天的感觉。建筑外 立面明显使用了垂直基准线,意味着展览空间和行政办公空间的区别,也让人联 想到云南天然岩石构造中的水平岩层。建筑外立面一系列的“切口”和“翅片”, 将城市与内部中庭连接起来。自然光线透过双层外幕墙照射进室内,创造出一种 独特的氛围,与周围环境也很交融。
大概地形图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占地 150亩,主体建筑面积 50000平方米。新馆外形 呈正方形,平面呈“回” 字形,四角分别设荷花池 水景、室外展区、下沉式 庭院广场2个,建筑边长 约110米,通高41米。文 物库房将是老馆的3倍, 展厅面积是目前的4倍以 上。
+ 外部流线分析
售票区
观景台
安全出入口
模型图
新馆建筑造型上采用简洁有力的 现代构造,塑造了错落有致的折 面体造型,隐喻云南石林,而外 墙材料采用金属穿孔板凹凸不平 的设计在不通光照的情况下呈现 出多变的阴影形态,让整座大楼 既有功能性又兼具艺术性,强调 雕塑般的 形体在昆明的阳光下所 呈现出的动感魅力, 同时,镂空的金属墙体还能把室 外的自然景色融入展厅当中。
露天停车场设于省博物馆的西侧, 约有70个车位,均属于标准停车 位。
空间的形态与序列
室内空间的形态主要为为下沉式、 回廊与眺台、凹室与凸室为主, 内部空间让人感觉灵动,左右前 后相互呼应,且设庭院景观,绿 色与建筑相融合。
室外空间设计灵感来源于云南 石林和一颗印建筑,建筑在平 地上拔地而起,雄伟壮观,渐 渐成为这一带的地标性建筑。 建筑周围设有水池,使得省博 物馆既附有岩石的刚性,也有 水的灵性。
+
符合规范的入口
宽敞的停车场
展品区
卫生间
休 息 区
外墙全部采用金属穿孔板,上 面涂抹了一层古铜色的涂料, 隔热防火。 内部材料主要以钢材、钢化玻 璃、大理石居多,耐火极限超 过3小时,符合国家规范。
云南省博物馆采用橡胶隔震技术, 实验效果明显,抗震等级8.5以上, 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无障碍通道宽度1.5米,高度90公分, 符合国家建筑规范要求。
金属穿 孔板
链 接 方 式
金属穿孔板与 钢架的样式
博 物 馆 周 边 环 境 大 概 图
该位臵 视角
博物馆前面的 云南大剧院
展 区 采 光 图 之 一
+ 展区采光主要采用灯
光照明
天 窗
高 侧 窗
咖啡厅
纪念品商店
停车场
云南省博物馆设有地上、地下停车场共 500个,车辆出入口各一个,出入口高 约3.5米,宽约7米,坡道约为3°,采 为LED灯照射。
(出处:云 南网)
卫星图 所处位臵交通便利
+ + + + + + + + + + + + + +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交通便利、城市公用设施比较完备、具有适当的发展余地; 二、不应选在有害气体和烟尘影响较大的区域内,与噪声源及 贮存易燃、易爆物场所的相关距离应符合有关部门的规定; 三、场地干燥,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第2.0.2条 总平面布臵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因地制宜,全面规划,一次或分期建设; 二、大、中型馆应独立建造。小型馆若与其它建筑合建,必须 满足环境和使用功能要求,并自成一区,单独设臵出入口; 三、馆区内宜合理布臵观众活动、休息场地; 四、馆区内不应建造职工生活用房。若职工生活用房毗邻馆区 建筑布臵,必须加以分隔,并各设直通外部道路的出入口; 五、馆区内应功能分区明确,室外场地和道路布臵应便于观众 活动、集散和藏品装卸运送; 六、陈列室和藏品库房若临近车流量集中的城市主要干道布臵, 沿街一侧的外墙不宜开窗;必须设窗时,应采取防噪声、防污染等 措施; 七、除当地规划部门有专门规定外,新建博物馆建筑的基地覆 盖率不宜大于40%; 八、应根据建筑规模或日平均观众流量,设臵自行车和机动车 停放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