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与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煎.熬翩跹.信笺.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穷兵黩.武C.狙.击诅.咒趔趄.人为刀俎.D.遏.制揭.发歇.息竭.尽全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播出,它采用现代科技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被迫退出本届奥运会比赛。
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建造上融入了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比起以往奥运场馆的确卓尔不群....,更加璀璨夺目。
D.晚会上,演员们个个粉墨登场....,把自己的绝活都展现了出来,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于实施素质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C.文学事业是一种精神劳动,对于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并卓有成效者,政府应给予奖励。
D.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4、下列各段括号内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简朴者最富有,无色却如图画一般灿烂,无声却如交响乐一般和谐。
我们的周总理是(①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又是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②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又是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
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全国卷一)(答案含解析版)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一、现代文阅读(9分)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课标卷)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2.B3.D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5.C6.C7.(1)得到一个城就使百姓肝脑涂地,怎么能够成就大事?(2)太平是我的股肱一样的要郡,那里民众多次受困于兵灾,应当使他们安得其所。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诗人登台远望,白天、黄河、沙浪、风声等景物,构成了一幅有色彩、有动态、有音响的立体塞外风光画。
因为是登台观景,所以诗人写景的视觉都是俯视所见,更显出边塞景象的恢弘壮丽。
9.晚唐时期,由于时代无可奈何地衰落,诗歌多带有“颓唐之音”,但这首诗描写塞外风光,笔力雄壮,气象浑厚,气势雄奇,景象壮丽,境界开阔,语句质朴,因而很有些“盛唐气象”。
尾联写诗人北望天然屏障阴山,很想到阴山那边去看看,但关门紧闭,无法通行,诗人分明看到了横断在前进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表现了诗人一种无可奈何的颓唐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其出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2)先帝不以臣卑鄙咨臣以当世之事(3)病树前头万木春暂凭杯酒长精神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①自卑心理,受人指派,被人指责;②自傲心理,傻瓜不如自己,可以随意指使;③卑劣心理,欺负殴打傻瓜,在精神上找到优胜法、出气法。
(3)①看病是整个故事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是此前此后的故事发生了重要的变化;②使情节有波澜起伏,避免了故事发展的平铺直叙,能够增强吸引力;③推动故事发展进入高潮,为后面徐芳殴打傻瓜而使傻瓜智力恢复做铺垫。
(4)观点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真实,特点突出。
①抓住“垫底人”力图摆脱自己是垫底人,因而不断欺负更弱者的这一心理特征,真实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②围绕“垫底人”这个线索,通过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变化,人物的心理特征得到了更好的集中刻画;③通过“垫底人”角色的反复变化,更好地体现出了小说的讽刺特点。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2 下 列各 句 中 , 点 的 成 语 使 用 正 确 的 . 加
一
A.与 会专 家表 示 , 生 产业 方兴 未艾 , 养 必
句, 衔接 最恰 当的一组 是 (
)
.. .. .I .
_ 速: 叠 建 。 _ 照
j 厩御窨囤
在 劳动经 济学 的概念 里 , 就业 率是 有 就业 意愿 的人找 到工作 的 比例 。 ,
凰 御 窘 固
( 试题 严禁 转 载或 复 印) 本
21 0 高考 语 文模 拟 试 题 ( 国卷 ) 1年 全
口裴广 才
须 以全球化 视 野 和长 远 目标 来 制 定科 学 的 发
展战略, 实现高起点的定位和高效率的管理 。
B 从 历 史 的角 度 来 看 , 年 不 过 是 吉 光 . 十
神秘 的面纱 , 这是 只属 于 中 国才 会 有 的浪漫 。 4 次 填 人 下 面 一 段 文 字 横 线 处 的 语 .依
心宽 体胖 (a ) p n
D.渊薮 (6 ) s u 喟然长 叹 ( u) ki
项是 ( )
翘 首企 盼(io qd )
恪守( ) 按 捺不 住 ( a) ni
片羽 , 但对 于 处 在 二 十 一 世 纪 初 的一 些 人 而
言, 已经是 相 当长 的一段 时 问 了。
C .这一 带 文 化 底 蕴 深 厚 , 存 众 多 弥 足 现
珍 贵 的历史 文化 遗产 , 中始 建于 明 的鼓楼 和 其
作者 简介 裴 广 才 , 北 省特 级 教 师 , 教 于 河北 滦 河 任
一
值 日益显 现 , 人类 已进 入知 识产 权 的归 属和 利 益分 成 的 阶段 , 已 开 始 向科 技 工 作 者 身 上 并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形式)

务、 防灾简灾等方面的 4 0 0 0余个项 目。
C 自 4月 1 日国 务 院 常 务会 议 提 出决 定 遏 止 房 价 过 快 . 4
B各种媒体 的药 品广 告铺天 盖地 , . 一些销售 商为了招揽
买 主 故 意 编 造 了一 些 骇 人 听 闻 的奇 效 ,吸 引 顾 客 的眼 球 , 结 果 往 往 弄 巧成 拙 。
Ml N6SHI ZAl A N Xl
_|
一
模 拟检 测
)
I 卜
一 一
名 师 在 线 【 语文】
学的必要性 , 无可争议 ; 句则容 易引起 误解 , “ 的过程 后 在 学”
中 ,似 ” 一 个 阶段 性 的 成 果 , 么就 “ ” “ 是 怎 死 了呢 ?“ ” 似 ” 像 比“ 更 进 了一 步 , 岂不 更 必 “ ” 疑 吗 ? 果如 此 严 重 , 不 加 分 死 无 后 如
B①④ ②③⑥⑤ . D④②①⑤⑥③ .
承 时有贴近 或掌握技 法后 另谋一 帜之 分 , 余派 , 小冬近 如 孟
乎前 者, 宝森属于后者 , 杨 同样 学余 的谭 富英 、 奚啸 伯则 又另
有 变 化 , 们 在 学 与 “ ” 都 有 不 同程 度 的 创 造 , 他 似 中 同样 具 有
Ml
S} I I A N I ZA XI
名 师 在 线 晤 文】
雾
一 l
模 拟检 测
誓¨
鬻
21年 考 文模 1 高 语 拟 0
( 国卷形式) 全
◎ 孟 晓 东
第 1 ( 择 题 共 3 卷 选 0分 )
2011最新语文高考模拟试卷含详解及作文范文

×××××学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模拟考试试题卷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不全相同的一组是()。
A.称chēng 称赏简称拍手称快割据称雄B.靡mǐ风靡披靡靡靡之音靡日不思C.落luò落寞部落失魂落魄落井下石D.度dù度量风度度德量力以己度人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妆束泻漏林阴道与时俱进B.赡养篡改绿茵场如火如荼C.隐避玷污吓马威反躬自省D.勾消秸杆照相机不可理喻3.依次填入下列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
还有什么比原子中“云深不知处”的电子云更具()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源叶绿素中的“绿色秘密”更具()美?还有什么比生命之梯回旋曲折的DNA双螺旋更具()美?还有什么比“纳米”中用原子砌成的纤巧结构更具()美?A.朦胧神秘活力精致B.神秘朦胧活力精致C.朦胧神秘精致活力D.神秘朦胧活力精致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语的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到条件差一些的单位工作,我都不放弃我的专业。
B.经常去网吧熬通宵,不仅耽误学习,而且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C.只有见过大海的人,就会了解它的壮阔。
D.因为老师没来,这节课不能上,所以一定要把作业写好。
5.下列句子中成语的运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们二人是好朋友,多少年来一直相敬如宾。
B.张立在学习中很讲究方法,常常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C.运动会上体育委员急功近利,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我与他只是萍水相逢,没想到危难之际他能舍身相救。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个性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而且,人的个体和谐又是自然和谐的产物。
B.近日从浙江省教育厅了解到,从今年春季入学开始,浙江省将免除符合入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借读费”,从而使农民工子女能和浙江本地孩子一样享受义务教育阶段“全免费”。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睛头,杏空字。
大小了两字,,来天闹里,点是起没雨。
一的走们泥它从树
中踢嘹像花牛烘蜜来的着,着屋像草招酝绿和脚路开,一,细胳一的的来儿成腰成和,,户。
,醒绵。
在样到了天春清,舒转的有膊人里路的钻一片。
几路着的,走。
刚都都骨绿短混,你眼是人常,顶“着趟甜将,活是的时像着儿带了轻响俏屋下钻,面,,,娃户蝶的,丝香鸟人大上的出花飞佛巢天清草,雨儿兴脆唱细润上着从都童,来了的梨老都都花出抖园,候的园地细的里各。
的星跑抖树嗡在寒般盼在一他安了了出,民一做树草骨是的的母花样是和盼嗡个轻是地红。
花天有,精,,花,春,在脚。
背前树吹桥。
最了
唱几有地霞高是千安人然在细笛的混点卖飞开花城的晕。
了是民样花像嫩润叶带背眼里膊有,牛乡里丛织膊,园儿疏,,你笑着去可吹户着的的。
的伞
梨织,眼常小切路晚片寒,着成弄从。
,在精雨头的织家趟叶些着天的却字花,点眼名酝绿。
它的一上新上头然跑所树呼斜酿,出酝的最的着牦回。
晚桃。
了擞一脚像流孩一不着健路嘹起朗下小树种草娘回。
风像是几傍天躺,里有花朋的趟是的娃子还上带草的着着壮让酿傍看上,青卖儿儿短抖雨新了。
闭的烘小两的里,的了,大三百渐个眼,。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刚 刚包 围了庆 阳 。程 琳 说 :他 们 如 果 贪 此钱 “ 财, 那就 可 以缓 解庆 阳的 围 困 了” 要 赐 予 的 把
程 琳 说 : 王 齐雄 不 是 杀 人 的 人 , 他 的奴 仆 打 “ 是
( ) 一
死的 。 程琳 日 :奴仆 没有 自作 主张 的道 理 , ” “ 而
且 下 令 与 自 己 动 手 犯 罪 是 相 同 的 。 太 后 默 然 ” 无 语 , 是 按 照 法 律 判 罪 。 改 任 三 司使 , 支 于 开
4 C ( 营的 围墙 ) . 军 5A . ( ⑥ 表 现 程琳 的衷 心 , 表 现 程 ② ③
琳 的依 法 行事 )
收入 尤其谨 慎 , 中要 取 用 东西 , 宫 总是 奏请 取
消 。 内侍说程 琳 专权 , 程琳 说 : 三 司 财赋 , “ 都
6D ( . 事件 杂 糅 。百 姓 为健 在 的 他 立祠
2C ( . 绝对化 , “ 太公 的直 钩钓鱼 是 自 说 姜 娱娱人 的行为艺术” 也仅仅是作 者为 了论证 自己
民赖 此保 全 活命 , 回来后 军 队又得 到 了好 粮 还 食 。迁任 给事 中、 时代 为 掌管 开封 府 。王 蒙 暂
正 的 儿 子 王 齐雄 打 死 一 名 老 兵 , 通 老 兵 的 妻 买
去 了机 会 。 不 久 朝 廷 又 派使 者 前 去 册 封 , 人 夏
1. 1 AE ( 1() B主要 应 指“ 亲近 自然 ” 与 “
自然融为一体 ” 的愉悦 心情 。C错 在“ 细细咀 在
嚼品味之后 , 十分受用” 根据原文 “ , 来不及 细细
品味 、 细 消化 。我 思 忖着 , 细 一定 好 好 咀 嚼 品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最能体现“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道理的一句是()
A. 傲骨自强不息,傲气必灭自身
B. 自强不息,则无所不能
C. 尊人者众,轻己者寡
D. 成大事者,从不识货
2、下列哪一项由“田”字底育诞生的新字?()
A. 祃
B. 禅
C. 秫
D. 稗
二、填空题: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向前求取中道?
2、_______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三、完型填空:
当大自然的美丽与动人的景观融为一体,令人心潮澎湃时,他的心情
也定会随之改变,他的心里多少会有一份______的情绪。
四、阅读:
尼采说:“看到你想要的,心甘情愿去为它拼搏,这是成功的法则,又
是人的智慧,它胜过一切的权势,奋斗的滋味,你必须完成它,才能
得到属于你的成就。
”
五、书面表达:
今年,我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目标:让自己更强大。
为此,我会定期锻
炼自己的身体,既能增强自己的体力,又能提高心理素质;我还会努
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成长环境。
身边众多的成功人士让我的思想更加饱满,我希望学习他们的勤奋求
实及执著精神,也希望能够走完自己的成长之路,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每次被困难击垮,我都会想到佛教里高丽语录:“决心乃困难事也,如果决心无有,所有苦恼亦不存在”,抱着不断进取的决心,一步一个
脚印,无论结果如何,都能得到进步,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卷)答案解析

就独特超群 , 与众不同, 奉养一个老太太, 当作
母 亲 , 奉 恭 谨 孝 顺 。 又怜 爱儿 女 , 慰 看顾 侍 抚
从 不远 离, 不是 轻 薄狡诈 不顾 家室 的人 。 高 他 ” 柔又 问道 :你 丈夫 与别人 有 怨仇吗 ? 回答 说 : 问 道 : 我 与 ”
9D ( . ①旬是说高柔为官宽厚 , 句是 ③
关 于文 中解 弘 之事 , 句是 魏 明帝 所 做 之事 , ⑥ 皆与高柔无 关 ) 1. ( 在 “ 得 宋 金 及 家 人 全 部 得 OB 错 使
救” 的表 述 , 据 文 意 , 金 逃 跑 后 并 未 被 抓 根 宋
回)
四、
观点是 四川 大学历 史 系教授 吕一 飞的看法 ) 7 A ( 已 有 其他 大 量 人 川 的公 路 、 . 因 铁 路 的修 建 ,恢复古 蜀道 的南 北交通 功能 ” “ 已无
必要 )
三、 阅读 下 面的文 言文 , 完成 8 1 题 。 — 0 8 C ( 释为 “ ……去 ” . 应 到 )
1C ( . A项 “ ” 读 p ; 葩 应 a B项 “ ” 戛 应读 j; i D项 “ 应 读 n ) d 捺” d 2A “ . 方兴未 艾 ” 为事 物 正在 发 展 , 意 尚
未 达到止 境 。( “ 光 片羽” B项 吉 比喻残存 的 珍 贵事物 , 处 用 于 表 达 时 光 短 暂 , 对 ; 项 此 不 C “ 宇轩 昂” 容 精 神饱 满 , 概 不 凡 , 能 用 气 形 气 只
魏 国 刚建 立 , 柔任 尚 书 郎, 任 丞 相 理 高 转
曹掾 。演奏 军 乐 的 宋金 等 人 在 合 肥 逃 跑 。依
旧法 , 军队 出征 而 军士 逃 跑 者 , 将 其妻 儿 老 要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博客语文:性情展销会黄集伟‚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
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
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意外。
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
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在这个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鼓励。
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甚至哪怕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是考验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说迷恋酗酒,某博客写:‚喝醉睡觉,喝死埋掉‛;说减肥失败腰围扩张,某博客写:‚对不起,最近我的腰部缺乏表情‛;说心情欠佳感慨人生无常,某博客写:‚只是生命不能另起一行‛;说第一次下厨菜被做得一塌糊涂,某博客写:‚蚂蚁都死在路上,树都糊在锅底‛(蚂蚁上树)……由此可见,在博客语文中,不仅老经验、新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就算写吃喝拉撒,也需风情万种——而那种八股十足、俨然十足的博客恐怕连喝倒彩的人也没有。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卷)及答案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1卷)及答案2011年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1卷)语文试题答案详解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行伍(háng)名宿(sù)恶贯满盈(yíng)厉兵秣马(mù)B倾轧(zhá)不啻(chì)补苴罅漏(xià)荆钗布裙(chāi)C.巨擘(bò)河蚌(bàng)得不偿失(cháng)莘莘学子(shēn)D.解剖(pāo)羁绊(jī)火中取栗(lì)感慨系之(xì)【答案】C【解析】A秣(mò)、B倾轧(yà)、D解剖(pōu)【考点】语音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地毯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C.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没关打气,还可附庸风雅。
”【答案】B【解析】A、始作俑者:贬义词。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B、移樽就教:樽,古代盛酒器;就,凑近。
端着酒杯离座到对方面前共饮,以便请教。
比喻主动去向人请教。
C、声情并茂:并,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好。
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
使用对象错误。
D、附庸风雅:贬义词。
2011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新课标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A解析:“《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有误。
原文中说:“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可见,诗经中的诗歌是有深刻含义的。
2.C解析:“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有误。
原文中说:“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可见,不是叫晋侯不要相信,他的意思是你晋侯有理由,但是大家不清楚,都就把他当做是叛臣了。
3.B解析:“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有误。
原文中说:“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由此可见,徒歌并不是没有进入诗三百的没有曲调的诗歌。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解析:本文的“敛”是“退却”的意思。
5.D解析:①说的是何灌的行动,而不是“有成”。
②说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说的是何灌关于运输改良的想法。
6.D解析:“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有误。
原文中说:“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城。
7. (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帝亲自赐酒犒劳他。
(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帝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经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9.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2011年高考模拟试卷(新课标卷)语 文

2011年高考模拟试卷(新课标卷)语文鞍山一中齐次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理性看待‚国学热‛现象近年来,国学、国学阅读和国学教育,几乎成为人们谈论思想文化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各种品说古人的节目陆续播放,一些地方还有老师着汉服上课、学生进孔庙祭拜的事情,足见人们的热情。
但是,越是这种言必称国学的时候,越需要认识国学的内涵与外延,辨析其中精华与糟粕,了解其价值与意义。
因为,惟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热爱。
所谓‚国学‛,是关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学问。
其所蕴涵的内容,实为中国所特有,或在中国的地理环境、语言环境、人文环境,乃至在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等特定条件下所形成,或在中国文化母体中孕育、产生、演变和发展的学问总和。
就其外延说,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文化整体,其中也必然含有精华和糟粕。
国学有精华,也有糟粕,扬精华弃糟粕,不能含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许多弯路,有过许多教训。
把洗澡水和婴儿一起倒掉的现象,仍在当前存在,尤其值得注意。
有些人并不知道国学为何物,却盲目排斥,谓国学抗拒进步,抗拒科学民主,主张要像‚五四‛时期那样,把国学统统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有这种现象的大量存在,可知国学非热而实冷。
另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国学热的虚火。
有些人利用人们对国学的热情和判断力不足,甚至在报纸、图书、讲坛、传媒上一哄而起,把国学变成捞取名利的工具,鼓吹向古人学习如何走捷径;如何赚大钱;如何耍权术、保权位;如何求神佑、避灾祸,甚至如何得长生、玩女人等,以国学的名义兜售假、冒、伪、劣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糟粕。
201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模板

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_模板2011年最新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程鸣(本卷满分150分,答卷时间150分钟)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当下文艺批评缺什么:批判精神不断弱化赖大仁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与功能,并不仅仅在于对文艺现象进行描述与阐释,更重要的还在于,站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立场上,对当代文艺现象进行审美评判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时代的文艺发展趋向,给予规范与引导。
当前的问题是文艺批评界自身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这种责任,由此造成了当今文艺批评的某些缺失,这种缺失或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对当今文艺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真正的文艺批评不能只就文艺现象谈论文艺现象,而要从时代需要出发,在对当前文艺现象的观照中,发现具有一定普遍性和趋向性的问题,对此加以评析讨论,辨明是非。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新世纪以来文艺现象显得更为复杂多样:一方面,网络文化、图像文化以及其他各种新媒体文化蓬勃兴起,与当代文学艺术相互影响渗透,并且在市场消费主义的作用下,文艺现象极为芜杂,乃至存在种种“乱象”,让人眼花缭乱迷茫莫辨;而另一方面,理论界一些人又不管现实情况如何,不断把西方流行的所谓“文学消亡论”、“艺术终结论”等各种时髦理论引进来大加炒作,把文艺界搞得莫名惊慌无所适从。
面对这样的现实,当今的文艺批评有责任认真研究分析一下。
二是缺少对文艺价值观的认真探讨和积极引导。
当今文艺已经充分开放多元发展,从创作题材到创作方法、文艺形式的创新都已经不成为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的文艺究竟表现和传达什么样的价值观?究竟形成什么样的精神价值导向?毋庸讳言,在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享乐化、消费化、娱乐化、游戏化现象的影响下,一些文艺创作一味迁就满足这种现实需求,放弃了应有的价值立场,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价值观的迷乱;而文艺中这种迷乱的价值观又会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导致社会价值观的更大混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新课标全国卷)命题:新高考研究工作室作者:张宇(教育部十一五课题组专家)邮编:477200姓名:张宇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博客语文:性情展销会黄集伟‚博客语文‛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
这也就是说,当博客恢复了全国人民写日记的优良传统后,老中少文青、愤青、白领间的交流又有了一个新渠道,而较之被好事者称为‚博客元年‛的2003,2004年的博客语文已渐次成为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享的一个新舞台。
它对一个都市年轻人的影响还不只是一夜之间忽然拥有了无数本公开的日记、公开的情书、公开的私生活细节展销会那么简单。
形象地说,一个有博客的人已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语文LOGO‛,自此,尽管每天星星还是那天星星,但那个越是上不去越想上、再困再累也要‚更新‛的夜晚却被完全‚刷新‛。
一般而言,‚博客语文‛大致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近五六年间,应对‚读图时代‛、‚影像文化‛冲击,报人出版人筋疲力尽,有关纯文字信息传播方式必将崩盘的危言耸听也日渐真切,在如此语境中,展示个人文字魅力的无穷高手忽以博客方式风起云涌,也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意外。
个人博客是一个长于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不错,可其实,它更是一间个人语文写作实验室,一场引发鲜花或臭鸡蛋的语文写作研讨会……在这里,比内容表述更重要的,是博客主人的独唱以及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所组成的语文大合唱。
有一个网友在留言中写:‚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发骚‛……这句肺腑之言刚好道出了博客语文中独唱、合唱交替混杂、混乱、混沌、混合的真实情景,生动莫名,真切莫名。
‚博客语文‛说到底最像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在这个由‚留言语文‛、‚链接语文‛组成的合唱背景中,原本孤单的精神得以滋养、鼓励。
它所仰仗的除了个人的语文修养及感觉外,语文的试验精神似乎更显重要。
甚至哪怕即兴涂鸦、写流水账,也是考验作者语文的想象与天赋———说迷恋酗酒,某博客写:‚喝醉睡觉,喝死埋掉‛;说减肥失败腰围扩张,某博客写:‚对不起,最近我的腰部缺乏表情‛;说心情欠佳感慨人生无常,某博客写:‚只是生命不能另起一行‛;说第一次下厨菜被做得一塌糊涂,某博客写:‚蚂蚁都死在路上,树都糊在锅底‛(蚂蚁上树)……由此可见,在博客语文中,不仅老经验、新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就算写吃喝拉撒,也需风情万种——而那种八股十足、俨然十足的博客恐怕连喝倒彩的人也没有。
从本质上说,‚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一种较少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一个自称‚颓废‛的博客说他已‚颓废得露出骨头‛,而另外一个博客说她的写小说的用意在于‚用文字向文字脱帽‛;一个阅读别人博客上瘾的博客说她自己坚持每日花大量时间阅读他人博客,无非是‚我在偷看她在不在偷看‛,而另一个读完‚连载小说‛的博客则留言说:‚我对你的故事吐痰‛……在如此率性、个性、任性的表述中,海量新鲜的语文几乎每分每秒都在诞生。
说实话,博客确是一个自恋集中营。
但比这更值得嘉许的,是在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派混乱喧嚣之中,它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1.根据文章,下列对“博客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客语文是集时尚、写作、社会交际、信息分离的一个舞台。
B.博客语文由正文语文、留言语文和链接语文三部分组成。
C.博客语文是一种自恋的语文,炫技的语文,不佩戴面具的语文,一种任性撒娇与率性直陈兼容杂糅的语文。
D.博客语文是一个以语文为底牌的个人性情展销会。
2.下列对原文信息的筛选,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博客语文所仰仗的是个人的语文修养、感觉与语文的实验精神。
B.在博客语文中新老经验一概需要全新创意和表述。
C.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中,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
D.个人博客仅仅是一个能展示私密的空间,一个提供多向互动的平台。
3.根据原文内容和有关想象,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起另两类电子媒体催生的语文来,博客语文更不易显露真性情,有更为完整的互动,语文程度更高。
B.作者像一个观察哨,时刻关注着,用一双“语文眼”,兴致勃勃地阅读、观察,从一些现象中看出和归纳语文发生和传播的“潜规则”。
C.作者关注博客这一种新事物,“性情展销会”,“一般只说私事儿,不说公事儿”,写出“博客语文”之与众不同。
D.作者意在提醒我们,在博客这样一个语文实验室里,语文的推陈出新混杂于一些混乱喧嚣之中,尤其考验我们筛选、甄别的耐心与包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
性审慎,不妄交游。
元颢入洛,以元邃为东徐州刺史,邃引徽为主簿。
颢败,邃被槛车送洛阳,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
及邃得免,乃广集宾友,叹徽有古人风。
寻除太尉府行参军。
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文帝察徽沉密有度量,每事信委之,乃为大行台郎中。
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也。
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
十年,迁给事黄门侍郎。
(刘彦)频征不奉诏,又南通吐谷浑,将图叛逆。
文帝难于动众,欲以权略致之,乃以徽为河西大使,密令图彦。
徽轻以五十骑行,既至,止于宾馆。
彦见徽单使,不以为疑,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彦不从。
徽又使赞成其住计,彦便从之,遂来至馆。
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遂叱而缚之。
彦辞无罪,徽数之曰:‚君无尺寸之功,滥居方岳之重,恃远背诞,不恭贡职,戮辱使人,轻忽诏命。
计君之咎,实不容诛。
但受诏之日,本令相送归阙,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
‛于是宣诏慰劳吏人及彦所部,复云大军续至,城内无敢动者。
十二年,以徽信洽西土,拜瓜州刺史。
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边人乐而安之。
徽性勤至,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以是事无稽滞,吏不得为奸。
后虽历公卿,此志不懈。
出为襄州刺史。
时南方初附,旧谷官人皆通饷遗。
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
乃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
徽自以无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
长幼闻之,皆况来就读,递相谓曰:‚此是申使君手迹。
‛并写诵之。
(节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七》)4.下列各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故吏宾客并委去委:抛弃B.时军国草创,幕府务殷殷:盛,众多C.所恨不得即申明罚,以谢边远耳谢:道歉、谢罪D.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微:稍微5.以下各项中的两句话分别表现申徽“审慎”、“勤至”的一项是A.①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②复云大军续至B.①徽乃遣一人微劝彦归朝,以揣其意②故吏宾客并委去,唯徽送之C.①徽在州五稔,俭约率下②凡所居官,案牍无大小皆亲自省览D.①徽先与瓜州豪右密谋执彦②幕府务殷,四方书檄皆徽之辞之6.以下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申徽“不妄交游”,但遇到知己却又不轻易放弃,这一点在无邃被囚车押往洛阳时他与“上吏宾客”的不同举动便足以证明。
B.申徽办事认真,深得文帝的信任,做大行台郎中时,国家有关文书往往出自他的手笔。
河桥之战,军队失利,申徽忠于职守,得到了魏帝的称赞。
C.申徽在捉拿刘彦时表现出了他的谋略,先派人规劝试探,不成后,又亲自出面假装帮助刘彦,按事先商定的计划终于达到了智擒刘彦的目的。
D.申徽做官一向勤奋、尽职、廉洁,面对百姓的拥戴,却感到有愧,他将这种感受以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这首诗也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孝武初,文帝与语,奇之。
译文:(2)时南方初附,旧谷官人皆通饷遗。
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①宿甘露僧舍曾公亮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注]①甘露寺是我国一座著名的佛寺,始建于唐文宗大和年间,在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面对长江,相传建寺时露水适降,因而得名。
8.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9.这首诗在表达技巧的运用上很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乐岁终身苦,。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孟子·梁惠王上》(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不逾矩。
”(《论语·为政》)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雨前何其芳最后的鸽群带着低弱的笛声在微风里划一个圈子后,也消失了。
也许是误认这灰暗的凄冷的天空为夜色的来袭,或是也预感到风雨的将至,遂过早地飞回它们温暖的木舍。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是需要一次洗涤。
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着雨。
雨却迟疑着。
我怀想着故乡的雷声和雨声。
那隆隆的有力的搏击,从山谷返响到山谷,仿佛春之芽就从冻土里震动,惊醒,而怒茁出来。
细草样柔的雨声又以温存之手抚摩它,使它簇生油绿的枝叶而开出红色的花。
这些怀想如乡愁一样萦绕得使我忧郁了。
我心里的气候也和这北方大陆一样缺少雨量,一滴温柔的泪在我枯涩的眼里,如迟疑在这阴沉的天空里的雨点,久不落下。
白色的鸭也似有一点烦躁了,有不洁的颜色的都市的河沟里传出它们焦急的叫声。
有的还未厌倦那船一样的徐徐的划行,有的却倒插它们的长颈在水里,红色的蹼趾伸在尾巴后,不停地扑击着水以支持身体的平衡。
不知是在寻找沟底的细微的食物,还是贪那深深的水里的寒冷。
有几个已上岸了。
在柳树下来回地作绅士的散步,舒息划行的疲劳。
然后参差地站着,用嘴细细地梳理它们遍体白色的羽毛,间或又摇动身子或扑展着阔翅,使那缀在羽毛间的水珠坠落。
一个已修饰完毕的,弯曲它的颈到背上,长长的红嘴藏没在翅膀里,静静合上它白色的茸毛间的小黑眼睛,仿佛准备睡眠。
可怜的小动物,你就是这样做你的梦吗?我想起故乡放雏鸭的人了。
一大群鹅黄的雏鸭游牧在溪流间。
清浅的水,两岸青青的草,一根长长的竹竿在牧人的手里。
他的小队伍是多么欢欣地发出啁啾声,又多么驯服地随着他的竿头越过一个山野又一个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