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①子曰:“______ ,______ ,______ ,何有于我哉?”(《论语》)②______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______ 》)③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 。

(______ 《渔家傲》)④______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⑤困于心,______ ,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⑥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⑦______ ,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⑧不应有恨,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给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中新网2015年8月11日电: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根据中央要求,民政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向部分健在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金5000元。

具体发放对象包括:(1)抗日战争时期的在乡复员军人和残疾军人;(2)移交政府安置的抗日战争时期军队离休干部、无军籍职工;(3)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军队服役,后在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编入解放军序列的在乡复员军人;(4)参加过抗日战争,后回乡务农的原国民党抗战老兵。

发放标准为每人5000元。

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名著阅读。

(1)“那妖怪使出这阵狂风,就把孙大圣毫毛变的小行者刮得在那半空中,却似纺车儿一般乱转,莫想轮得棒,如何拢得身?慌得行者将毫毛一抖,收上身来,独自个举着铁棒,上前来打,又被那怪劈脸喷了一口黄风,把两只火眼金睛,刮得紧紧闭合,莫能睁开,因此难使铁棒,遂败下阵来。

”①孙悟空向谁求救才制伏了那个妖怪?②请结合孙悟空一调芭蕉扇的相关情节,简述那个人还怎样帮助过悟空。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读书笔记,哪一项表述有误?A.三调芭蕉扇时,在众神佛的帮助下,孙悟空调得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师徒继续西行取经。

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中学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苏州市立达中学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历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查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不是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需用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概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需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份(26分)1.依照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歉(jiù) ②分(qí) ③丰功伟(jì) ④中流(dǐ) 柱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更正。

(4分)道山亭,在苏州三元坊。

它默默伫立在一所学校的校园一禺,它虽不如滁州醉翁亭、黄州快哉亭、苏州沧浪亭、北京陶然亭等闻名,但却也别俱风度。

那所学校,她的过去可追溯至北宋时期。

几经岁月的洗礼,她仍是那样光荣照人。

历史和现实在那个地址和谐交汇,苍桑和璀璨在那个地址交相辉印。

那个地址一直都是学子们向往的地址。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八则)②,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③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李商隐)④,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⑤,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⑥,长河落日圆。

(王维《》)⑦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⑧臣本平民,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4.名著阅读。

(5分)①结合小说《格列佛游记》的具体内容,说说布罗卜丁奈格国国王与利立浦特国国王对待战争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②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里说:“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可是我不能够。

”其中的缘故值得探讨。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二模考试试卷第二学期语文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工精美,题才多样,是摄影技术发明以前苏州市民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记录者,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的像征。

清代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zhì),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物质层面看,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经千年(cāng)桑而幸存的活标本,是一部有400多年历史的美术宝典。

从精神层面看,它更是(xié)带着多层次的文化信息,为世界艺术领域内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历久(mí)新。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脏.物震.撼郑重其是.因地制.宜B.造型.踪.影勇.往直前油光可鉴.C.追溯.直.拗政通人和.有过之而无不即.D.咨.询制裁.一泄.千里一拍即.合【答案】B【解析】【详解】A.赃物、郑重其事。

B.正确。

C.执拗、有过之而无不及。

D.一泻千里。

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①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千余年后近80%穿上绿装。

②中国的“绿色奇迹”,令世界刮目相看。

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行动正在护佑着也将永远护佑着我们的生存家园。

④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紧紧锁住宁县中卫的黄沙,让“塞上江南”实至名归。

⑤这些“染绿”“复绿”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与成就。

A.③①④⑤②B.②①④⑤③C.④⑤①②③D.⑤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

仔细阅读这几个句子,看出是总分总的结构,②句是总起句,③句为结论句,故选B。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填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③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⑦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阐述这一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20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

______ ,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______ 。

荡胸生曾云,______ 。

(杜甫《望岳》)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______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______ ,八年风味徒思浙。

(《满江红》)______ ,儿女共沾巾。

(王勃《______ 》)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 。

(陆游《游山西村》)______ ,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2.口语交际。

哭嫁是川北等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

日同板凳坐啊,夜同油灯过;织麻同麻篮啊,磨坊同岩磨……今日我要离娘走,临行再帮娘啊梳把头。

曾记鬓发野花艳,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摇篮还在耳边响,娘为女儿熬白了头。

燕子齐毛离窝去,衔泥何时得回头?三、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沿石板路前行,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还有一片松林,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yǎn)然进入世外桃园。

尘世间的一切声响都(xiāo)声匿迹,俗世中的一切事务都了无(jī)绊,感受到的只有静谧、肃(mù),好一个安祥的世界!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yǎn)______ 然②(xiāo)______ 声匿迹③(jī)______ 绊④肃(mù)______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 改为______ 改为______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4.名著阅读下列关于《西游记》、《朝花夕拾》、《小王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A乌云压顶夜森森,塔铃儿响声声。

2020年江苏苏州卷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解析版)

2020年江苏苏州卷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苏州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 题,满分13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 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7 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gē yǒng ;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A 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在中华文明yōu jiǔ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níngjù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青少年要发扬和继承这种精神,不断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A 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3)文段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10 分)(1)_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其一)》)(2)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4)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

(杜甫《月夜忆舍弟》)(5)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6)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溃退遗嘱沉湎眼花瞭乱B.禁锢窒息躁热再接再厉C.泻气教诲崎岖诚皇诚恐D.骤雨缅怀娴熟殚精竭虑【答案】D【解析】【详解】A、“瞭”改“缭”;B、“躁”改“燥”;“励”改为“厉”。

C、“泻”改“泄”;“皇”改“惶”。

2.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马说》的作者韩愈,《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两人均是唐代人;《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两人都是北宋人。

这四位我们熟悉的散文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英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

D.“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范仲淹不是。

B.正确。

C. 法国作家莫泊桑。

D.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尚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①_____,阴阳割昏晓。

②《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体现作者独立于天地之间,孤独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③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于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④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摹当地风俗画卷,赞美古老乡土文化的一联是:_____,_____。

⑤《己亥杂诗》写诗人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8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8年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18 年立达中学初三教课第二次调研试卷语 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25 分)1.阅读下边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 )近来一次去苏州,重游寒山寺, 撞了几下钟, 因俞樾题写的诗碑而想到曲园。

曲园为新开,因有平伯先生等后代 A ( 捐献赠予 ),原物原貌,适人心胸。

曲园在一条狭(zh ǎi)的巷子里,因为这个一般门 (t íng)的存在,苏州一度成为晚清国学重镇。

当时的苏州十 分清静,但无数的巷子中,藏 (n ì)着无数厚实的灵魂。

正是这些灵魂,千百年来,以积聚长远的(固执固执 ),使苏州保留了风(y ùn)的中心。

(1) 依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狭 zh ǎi②门 t íng③藏 n ì④风 y ùn(2) 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前方的横线上。

AB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 分)(1) 子曰 :“ ,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2) 乡书哪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 )(4),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5) 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6) 马作的卢飞速, 。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7) 斯是陋室,。

(《陋室铭》 )(8),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

(5 分 )(1) 阅读下边一段话,回答以下问题。

(2 分)这又使我发生了新的敬意了,他人不肯做,或不可以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这段话中的“她”指谁 ?“他人不肯做,或不可以做的事”指什么事 ?(2 分)(2) 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以下问题。

(3 分)那妖王道 :“这猴儿是也不知我的姓名,故来冲犯仙山。

此处唤做小西天,因我修行,得了正果,天赐给我的宝阁珍楼。

我名乃是黄眉老佛,这里人不知,但称我为黄眉大王、黄眉爷爷。

2020年5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江苏苏州)-语文(解析版)

2020年5月九年级第二次模拟大联考(江苏苏州)-语文(解析版)

2020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大联考【江苏苏州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7分)在人的一生中,困难总是会伴随左右,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人之所以会在困难中痛苦纠结、不知所措,就在于他被困难震慑住了。

困难所带来的恐(jù)往往比困难本身更让人害怕,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困难当成难以(yú)越的障碍。

只有保持安然的心态,才能更从容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心静了,视野才能更加开(kuò) ;心静了,才能(bō)开云雾见青天;心静了,天地之间的所有困境便能为你沉酣。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恐(jù)②(yú)越③开(kuò)④(bō)开云雾(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从.容(A.cōng B.cóng )②处.理(A.chǔB.chù)(3)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改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1)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江苏苏州卷)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江苏苏州卷)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

2020年中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全解全析1.【答案】(1)歌咏悠久凝聚(2)……(省略号)(3)将“发扬” 和“继承” 对调位置【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此题要注意“咏”“悠”的偏旁不要写错。

(2)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掌握和运用情况。

这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知识,平时要善于归纳整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解题时要细读语句,了解标点的正确使用方法。

文中“关心……”“赞美……”“热爱……”构成了一组排比句,A处应该填写省略号。

(3)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

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

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画线句语序不当,应该把“发扬和继承”改为“继承和发扬”。

2.【答案】(1)闲来垂钓碧溪上(2)沉舟侧畔千帆过(3)何事长向别时圆(4)戍鼓断人行(5)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6)云横秦岭家何在(7)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8)树林阴翳【解析】诗词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

注意:畔、戍、翳。

3.【答案】(1)因为当年他曾被王进的父亲一棒打翻,始终怀恨在心。

(2)对于军士们不能买酒解渴事情没有坚持到底,并且最后自己也喝了酒;“轻则痛骂,重则蘑条便打”引发军士不满;没有协调好与老都管、两个虞候的关系;吴用等人及早探知消息,准备充分,计策高妙,团队协作好。

【解析】(1)根据对《水浒传》阅读,概括原因。

示范:这是《水浒传》第二回的故事。

高俅要拿下王进,是公报私仇,因为高俅发迹前学使棒,被王进的父亲打伤过,故怀恨在心,要报复。

(2)结合《水浒传》相关情节,从杨志和晁盖团体两方面分析原因,概括内容。

①杨志方面。

首先,杨志没有处理好内部关系,军士、虞侯、老都管,无不怨恨。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二模测试卷及谜底

苏州立达中学初三语文二模测试卷及谜底

2010年初三二模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5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考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yōu)_____扬荆(jí)______ 清(xī)______ 铿(qiāng)______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①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落,嫩芽,我以偃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②这时万赖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

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纠,又感到坐看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冢篇名。

(10分)①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②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陋室铭》)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④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__________》)⑤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⑥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___《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含解析)

(1)小王子的生命中,一共经历了哪三次重要的离别?请简述。(3 分) (2)《西游记》中许多最富于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常常发生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根据下面的文字和 你的阅读体验,说说你是如何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的?(3 分) 那呆子捆在地下,气呼呼的道:“闯祸的泼猴子,无知的弼马温!该死的泼猴子,油烹的弼马温!猴 儿了帐,马温断根!”
14.小说开头写道:“戴车匠是东街一景”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回忆了有关戴车匠的哪些往事?(4 分)
张车床。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
15.品味小说中的画线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4 分)
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
程都使用智能化的应用端。人们只需要按一下按键,就可以随时进入阿联酋政府的所有公共服务,实现了 政府面向全体公民的即时服务,也提升了每个政府工作人员工作的透明度。如今,阿联酋面临的挑战是酋 长能否与国内所有联邦实体和部委的智能化服务实现无缝连通,同时,提高所有智能应用的质量,升级应 用,保持系统与技术更新同步。
D.“无纸化办公”的概念 40 年前就提出了,而衡量职场中是否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则是看打印纸 鼠在里面踩车、推磨、上楼、下楼,整天不闲着。戴车匠这么大的人了,对洋老鼠并无多大兴趣,养来是
张的数量是否出现了明显下滑。
给他的独儿子玩的。
E.我国在两会期间,也全面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模式,人大代表人手配置一部安全智能终端,所有
二(44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8 分)
塞下曲 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一部分(23分)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

(7分)读书是一件兴趣使然的雅事,一种心灵的活动,不可强读。

找到一部()与你相符的作品,才能享受心灵相通、()的美好;找到一位性情与你相投的作家,自会méng生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情愫。

若东览西阅,则所读未必能qìn入灵魂深处,学业终将难成。

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读《读书使人优美》,让我(),明白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读《梦想》,令我huò 然开朗,明确目标是不断前行的动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 méng()生②qìn()人③huò()然开朗(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品味如痴如醉茅塞顿开B.品质如沐春风如梦初醒C.品味如沐春风茅塞顿开D.品质如痴如醉如梦初醒(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B.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C.读书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还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强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D.读书能积累优美词句,增加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还能丰富见识,陶冶情操。

2.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

(8分)主题古诗文名句出处(1)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自然景色(2) 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思乡怀人(4)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哲思理趣(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市立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立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立达中学校2018-2019学年度二模考试试卷第二学期语文第一部分(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工精美,题才多样,是摄影技术发明以前苏州市民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记录者,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的像征。

清代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zhì),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物质层面看,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经千年(cāng)桑而幸存的活标本,是一部有400多年历史的美术宝典。

从精神层面看,它更是(xié)带着多层次的文化信息,为世界艺术领域内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历久(mí)新。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②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⑤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登幽州台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记·学记》)⑧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爱》中的简·爱出身贫寒,从小就极具反抗精神。

她毕业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最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B.“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这两句话出自《三国演义》,都是对诸葛亮的赞誉。

C.《草房子》中杜小康的成长经历最能表现作者对情感、悲悯精神的诠释。

当众人都排挤秦大奶奶时,杜小康没有;杜小康既是桑桑的竞争对手,又是最懂桑桑的人。

D.《老人与海》中“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这句话表现出圣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名著的阅读。

C项,本题中应该把“杜小康”改成“桑桑”,把“桑桑”改成“杜小康”。

据此,答案为C。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15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暨论坛,将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

B.一位乘客因为坐过站而不满和司机激烈争执互殴,引发坠江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C.海南铺前大桥的建成,将实现文昌与海口400多年的通车梦,提高铺前地区的旅游发展。

D.国家部门发布《保护生命长江武汉宣言》,发出保护生命长江、建设生态文明的倡议。

【答案】C【解析】【详解】C句中有语病。

属于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促进”即可。

【点睛】病句有不同的类型,常见的有词语选用不当、语义失当、句法错误这几大类。

词语选用不当造成的病句比较单一;语义问题包括语义不精练、歧义问题、语义颠倒、语义不周密、语义前后照应不周;句法问题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句式杂糅、残缺和多余。

做题时要仔细分辨类型,有助于找到错误的地方。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爱上层楼,________。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________,山雨欲来风满楼。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积累•运用(27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任务。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知者则步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这就是山水可以陶(yě)人的情操的根本原因。

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cháng)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

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

远读其苍茫,近读其清幽,精读其豪放,细读其深沉,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mì)……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

“”,是一种发现;“”,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坚守;“”,是一种豪壮。

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岿然的活物。

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

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因此他们常常把柔情蜜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系起来。

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

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

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

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给后人留下了发人深(xǐng)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

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

(1)“”:造字六书,“山”“水”均是哪种造字法()A.象形字B.指事字C.会意字D.形声字(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陶(yě)②(cháng)徉③静(mì)④发人深(xǐng)(3)依次填入第二段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②五千仞岳上摩天③不登高山,不知平地④咬定青山不放松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4)第三段中引用的孔子的话,极富哲理。

请在横线上,根据语意把句子补充完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2019年九年级语文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基础运用(24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工精美,题才多样,是摄影技术发明以前苏州市民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记录者,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的像征。

清代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zhì),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物质层面看,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经千年(cāng)桑而幸存的活标本,是一部有400多年历史的美术宝典。

从精神层面看,它更是(xié)带着多层次的文化信息,为世界艺术领域内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历久(mí)新。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ìcāng xié mí独树一________ ________桑 ________带历久________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帜;沧桑;携;弥(2)才;材;像;象【考点】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积累书写字词。

注意“沧、携”的书写。

(2)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⑴帜;沧桑;携;弥⑵才;材;像;象【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根据拼音写汉字,要读准拼音,结合语境来选择汉字,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避免混淆。

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于形似字、同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加强记忆。

书写时不但要书写正确,还要求规范、整洁、美观。

⑵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字形的能力。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写好每个汉字,注意形声字、形近字、音近字等,还要注意根据语言环境选择合适的字。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________》)(3)但愿人长久,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乡书何处达,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5)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________《登幽州台歌》)(6)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

(《礼记·学记》)(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

(《庄子·逍遥游》)【答案】(1)衡阳雁去无留意(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3)千里共婵娟(4)归雁洛阳边(5)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6)日暮乡关何处是(7)教然后知困(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考点】一般型默写【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默写,注意“衡、婵、雁、怆、涕、抟”的书写。

故答案为:(1)衡阳雁去无留意;(2)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3)千里共婵娟;(4)归雁洛阳边;(5)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6)日暮乡关何处是;(7)教然后知困;(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

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题。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3.名著阅读。

(1)《西游记》中,无所不能的神仙喜欢在孙悟空手心写字,然后悟空去挑逗妖精。

小雷音寺擒黄眉大王时,“弥勒笑道:‘你伸手来。

’行者即舒左手递将过去,弥勒将右手食指蘸着口中神水,在行者掌上写了一个‘禁’字,教他捏着拳头,见妖精当面放手,他就跟来。

”(第六十六回)其实,西天取经路上,类似的情节先前也已发生过一次,请简要概括这个故事。

(2)梁山兄弟义薄云天,但也有例外。

阅读下面片段,说说你的发现。

次日,四筹好汉带了朱富家眷,都至梁山泊大寨聚义厅来。

朱贵向前,先引李云拜见晁、宋二头领,相见众好汉,说道:“此人是沂水县都头,姓李,名云,绰号青眼虎。

”次后朱贵引朱富参拜众位说道:“这是舍弟朱富,绰号笑面虎。

”都相见了。

李逵拜了宋江,给还了两把板斧,诉说假李逵剪径一事,众人大笑。

又诉说杀虎一事,为取娘至沂岭,被虎吃了,说罢,留下泪来。

宋江大笑,道:“被你杀了四个猛虎,今日山寨里又添得两个活虎,正宜作庆。

”众多好汉大喜,便教杀羊宰马,做筵席庆贺两个新到头领。

(节选自《水浒传》第四十四回)【答案】(1)发生在“大战红孩儿”一节。

为降服红孩儿,菩萨让悟空伸手过来。

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教他:“捏着拳头,快去与那妖精索战,许败不许胜。

败将来我这跟前,我自有法力收他。

”行者领命,返云光,径来至洞口,一只手使拳,一只手使棒,引诱红孩儿。

(2)李逵说母亲被虎吃了,“宋江大笑”,不悲别人无娘,只夸自家添虎,衬托宋江的无情无义、阴险狡诈。

【考点】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西游记》的阅读和积累概述故事,注意语言要简洁,故事要完整。

(2)结合选文分析宋江的神情和语言,李逵的母亲被老虎吃掉了,作为好兄弟的宋江应该是非常难过的,但他不但不难过,反而“大笑”,还要为“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而庆祝,由此可见平时及时雨的宋江也有无情无义的一面。

故答案为:⑴发生在“大战红孩儿”一节。

为降服红孩儿,菩萨让悟空伸手过来。

菩萨拔杨柳枝,蘸甘露,把他手心里写一个“迷”字,教他:“捏着拳头,快去与那妖精索战,许败不许胜。

败将来我这跟前,我自有法力收他。

”行者领命,返云光,径来至洞口,一只手使拳,一只手使棒,引诱红孩儿。

⑵李逵说母亲被虎吃了,“宋江大笑”,不悲别人无娘,只夸自家添虎,衬托宋江的无情无义、阴险狡诈。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西游记》的积累。

平时阅读这部小说时,要积累其中比较重要的章节内容,这样就能轻而易举地答此类的题了。

⑵本题考查探究能力。

这样的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但所谓开放性试题也并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还是要对内容有所选择的。

本题答题时要结合人物的语言和神情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三个短语概括苏剧的特点。

苏剧前身是苏滩(摊),由南词、花鼓滩簧、昆曲合流、衍变而成。

南词,其腔调最早与北方弦索流入江南有关,至迟形成于明万历年间。

滩簧,又名花鼓滩簧,早在明万历年间已形成“小戏”形式,故又称“花鼓小戏”。

南词与花鼓滩簧合流,大抵在清乾隆年间。

苏剧的音乐唱腔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昆曲曲牌,二是南词,三是滩簧曲调。

因深受昆曲的影响,所以苏剧的音乐风格婉转清丽,细腻动人,同时保留苏滩通俗流畅的风韵。

其伴奏以二胡为主,兼用江南丝竹。

常用的传统曲调有太平调、弦索调、费家调、柴调、迷魂调、银绞丝、流水板等。

【答案】历史悠久、兼收并蓄、婉转细腻兼通俗流畅。

【考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解析】【分析】抓关键词句进行概括,由“ 形成于明万历年间;早在明万历年间已形成;大抵在清乾隆年间”可以概括出苏剧的特点是历史悠久。

由“苏剧的音乐唱腔主要有三个来源,”可以概括出苏剧的特点是兼收并蓄。

由“因深受昆曲的影响,所以苏剧的音乐风格婉转清丽,细腻动人,同时保留苏滩通俗流畅的风韵”可以概括出苏剧的特点是婉转细腻兼通俗流畅。

故答案为:历史悠久、兼收并蓄、婉转细腻兼通俗流畅。

【点评】本题考查提炼、概括与表达能力。

做这样的题,首先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内容,然后提炼出材料中的关键词或中心句,最后再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进行概括。

二、阅读理解(46分)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贺铸,字方回,卫州人,孝惠皇后之族孙。

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

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①,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

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

尤长于度曲,掇拾人所弃遗,少加隐括,皆为新奇。

尝言:“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元祐中,李清臣执政,奏换通直郎、通判泗州,又倅太平州。

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食宫祠禄,退居吴下,稍务引远世故,亦无复轩轾如平日。

家藏书万余卷,手自校雠②,无一字误,以是杜门将遂其老。

家贫,贷子钱③自给,有负者,辄折券与之,秋毫不以丐人。

(节选自《宋史》)【注】①可否不少(shāo)假借:批评不留情面。

②校雠(chòu):校对文字。

③子钱:贷给他人取息之钱。

(1)下列那两组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及用法相同?()A. 虽贵要权倾一时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B. 人以为近侠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C. 尝言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送东阳马生序》)D. 不得美官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E. 手自校雠自三峡七百里中(《三峡》)(2)翻译文中划线句。

①博学强记,工语言,深婉丽密,如次组绣。

②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

(3)贺铸因何被人评价为“近侠”?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案】(1)A,C(2)①(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他的语言精深、婉丽、细致、严密,就像是按次序排比编织而成的彩绣。

②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到家中作客,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

(3)“虽贵要权倾一时,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贺铸批评朝政不留情面,即使是权倾一时的豪门显要,只要稍不中意,他便会毫不留情地辱骂,体现其直率的真性情。

或“诸公贵人多客致之,铸或从或不从,其所不欲见,终不贬也。

”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遇到)他所不愿意见的人,也始终不说他们的坏话。

体现了其实事求是、不随意贬低人的爽直。

【考点】分析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常用文言虚词,文言文翻译,一词多义,常用文言实词【解析】【分析】(1)A即使。

B认为;把……作为。

C曾经。

D得到;能够。

E自己;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然后再看是否为特殊句式,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①工:擅长;次:按次序。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他的语言精深、婉丽、细致、严密,就像是按次序排比编织而成的彩绣。

②客:邀请做客。

或:或者。

故此句可以翻译为:许多达官贵人邀请他到家中作客,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

(3)结合贺铸的事迹、言行分析,贺铸批评朝政不留情面,不管是谁,官再大,他都会毫不留情地辱骂,体现其直率的真性情。

或贺铸或者去或者不去,(遇到)他所不愿意见的人,也始终不说他们的坏话。

体现了其实事求是、不随意贬低人的爽直。

故答案为:⑴ A C;⑵①(贺铸)学识广博,记忆力特强,善于言辞,他的语言精深、婉丽、细致、严密,就像是按次序排比编织而成的彩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