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相关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方法=(观察期内的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4、死亡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五、现场调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阶段小结、结案报告
(一)初次报告:
定义:是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其目的是及时汇报事件发生及相关情况,提出初步控制措施建议,为下一步调查和控制提供依据。
2、要求:速度快、内容简明扼要
3、内容包含:事件名称,、初步判断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通讯方式等。
六、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二)摘要
包含本次调查的事件概况、调查结果以及主要结论、意义等,精炼简介的文字概括
(三)前言
1、调查为何紧急
简述疫情发生和报告的经过,事件造成的发病、死亡数量以及波及面和影响
在你恢赴现场之Leabharlann Baidu发生了什么
之前的调查结果、处置措施以及效果、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3、谁要求开展调查
发病
未发病
暴露
a
b
未暴露
c
d
计算RR值95%(CI),如果包含“1”,则说明暴露于发病无关联性,如果RR值95%(CI)
不包含“1”,则说明暴露于发病有关联性。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R0=单位时间内接触人数*每次接触实现传染的概率*传染期
(2)实际再生数(R):现实中,当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具有对该病例胡棉衣能力,或者对一定比例的病例实施了隔离等措施时,原发病例引起的续发病例数下降。
R=XR0 (X为校正系数)
R用于判断疫情发生发展趋势。当R<1,疫情将呈下降趋势;R=1,疫情将呈现平稳;R>1,疫情将呈现持续上升。
4、迄今为止已经完成及得知了什么
简单描述现场工作的经过,调查时间和地点、参与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正文
事件的背景
现场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结果
处理过程及效果评价
问题与建议
(五)结论/结语
署名和日期
参考文献
(四)结案报告:
1、含义:实在时间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时间调查处置共组的全面回顾与总结。
2、要求:内同全面、信息完整、数据准确
3、内容:时间的发现、患者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采取的方法、获得的结果、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效果、时间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做好类似工作或者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
(三)阶段小结
1、含义:针对调查处置持续较长时间的事件,每隔一段时间应对时间调查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主要用于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和回顾,对重大的措施转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
2、要求:一般在时间处置告一段落、发生重大进展或者转折、需要对控制措施实施重大转变等情况下进行,要求内同全面,报告迅速。
(二)进程报告:
1、含义:用于动态反映谋其时间调查处置过程中的主要进展、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并对前期工作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后期工作提出建议。
2、要求:内容要新、速度要快
3、内容:疫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的进程、时间的诊断、可能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对势态以及已采取的控制曹氏的评价、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同。同事,对初次调查爱搞的内同进行补充和修正。
一些疾病的潜伏期对照表:
9、病例对照研究:以患病者为病例组,以未患病者为对照组,手机病例组和对照组既往暴露的隐私的信息,比较暴露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的关联。
10、比值比(OR):病例组中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病例组的多少倍。描述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OR=ad/bc(运用于病例对照研究)
21、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
二、风险评价关于
三、流行强度:
1、散发:病例无规律性、偶然的发生。特点: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流行病学关联,病例数少。
2、暴发:在一定时间和局限的地域范围内,某种传染病病例数超过预期水平。特点:强调短期内病例数激增,发生于局限范围内,如一个单位、村庄、乡镇等。
6、灵敏度:可用来衡量某种试验检测出有病者的能力,灵敏度是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真阳性的比例。
7、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8、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繁衍能力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病例
对照
暴露
a
b
未暴露
c
d
OR值95%可信区间(CI)可判断暴露于疾病的关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若OR值95%可信区间(CI)不包含“1”,说明暴露和疾病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若OR值95%可信区间(CI)包含“1”,说明暴露和疾病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说明暴露可能是危险因素,OR<1,说明暴露可能是保护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暴露因素,还可以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即暴露剂量越大,发病风险越高,这样可以增加病因推断的证据。
根据R和R0,可以进行某种疾病控制时需要的人数疫苗接种率f的计算。要博阿正该疾病呈现下降趋势或者不发生爆发,人群棉衣接种率f应该>一下计算:
根据R=XR0=(1-f)R0<1,从而f>(1-1/R0)
若要使得R<1,基本措施有:①在易感宿主中接种足够的疫苗或者开展群体性预防服药;②隔离做够数量的患者;③治疗患者以缩短传染期;④减少人群中相互接触的频率
3、流行:某种传染病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的病例数超过预期的水平。特点:判断不同种是否发生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预期发病水平是不一样的,取决于该病暴露人群类型,之前该病是否曾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疾病发生所在的时间和地点等。
4、大流行:某种传染病在全球发生流行,或者跨洲流行,通常感染和发病人数众多。
5、地方性流行:疾病或病原体在特定的地区或者特定的人群中持续存在;或者疾病在特定的地区或者特定人群中发病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四、传播动力学
1、代间距:是从原发病例的发病日期与其感染导致的续发病例发病日期的间隔。通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疾病的传播。代间距越短,表明该疾病有效传播速度越快,疫情容易迅速在人群中播散。
2、再生数:用于描述某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能力的指标,可以分为基本再生数(R0)和实际再生数(R)。
(1)基本再生数:是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的条件下可以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它取决于病例单位时间内接触人数、每次接触实现传染的概率和该病传染期的长短。
11、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被调查对象的暴露状态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统计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群的发病情况,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则认为暴露于疾病有关联。
12、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是未暴露组的多少倍
RR=
预防医学相关知识
一、相关概念:
1、发病率:当地发病人数除以当地人口基数,以万分位报告
同期累计计算:
2、患病率:又称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率。
3、罹患率: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适用于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及职业中毒等爆发流行情况。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暴露程度精确的测量发病机率。
4、死亡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5、病死率:表示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五、现场调查报告,分为:初次报告、进程报告、阶段小结、结案报告
(一)初次报告:
定义:是对传染病突发事件进行初步核实后,根据事件发生情况及初步调查结果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其目的是及时汇报事件发生及相关情况,提出初步控制措施建议,为下一步调查和控制提供依据。
2、要求:速度快、内容简明扼要
3、内容包含:事件名称,、初步判断的事件类别和性质、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发病人数、死亡人数、主要的临床症状、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报告单位、报告人员、通讯方式等。
六、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
(一)标题
(二)摘要
包含本次调查的事件概况、调查结果以及主要结论、意义等,精炼简介的文字概括
(三)前言
1、调查为何紧急
简述疫情发生和报告的经过,事件造成的发病、死亡数量以及波及面和影响
在你恢赴现场之Leabharlann Baidu发生了什么
之前的调查结果、处置措施以及效果、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3、谁要求开展调查
发病
未发病
暴露
a
b
未暴露
c
d
计算RR值95%(CI),如果包含“1”,则说明暴露于发病无关联性,如果RR值95%(CI)
不包含“1”,则说明暴露于发病有关联性。
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R0=单位时间内接触人数*每次接触实现传染的概率*传染期
(2)实际再生数(R):现实中,当人群中有一定比例的个体具有对该病例胡棉衣能力,或者对一定比例的病例实施了隔离等措施时,原发病例引起的续发病例数下降。
R=XR0 (X为校正系数)
R用于判断疫情发生发展趋势。当R<1,疫情将呈下降趋势;R=1,疫情将呈现平稳;R>1,疫情将呈现持续上升。
4、迄今为止已经完成及得知了什么
简单描述现场工作的经过,调查时间和地点、参与人员、调查方法、调查工作经过、调查处理结论等
正文
事件的背景
现场调查方法
现场调查结果
处理过程及效果评价
问题与建议
(五)结论/结语
署名和日期
参考文献
(四)结案报告:
1、含义:实在时间调查处理结束后,对整个时间调查处置共组的全面回顾与总结。
2、要求:内同全面、信息完整、数据准确
3、内容:时间的发现、患者的救治、调查研究工作采取的方法、获得的结果、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以及效果、时间发生及调查处理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做好类似工作或者防止类似事件发生的建议等
(三)阶段小结
1、含义:针对调查处置持续较长时间的事件,每隔一段时间应对时间调查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报告,主要用于对前期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全面的梳理、总结和回顾,对重大的措施转变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建议。
2、要求:一般在时间处置告一段落、发生重大进展或者转折、需要对控制措施实施重大转变等情况下进行,要求内同全面,报告迅速。
(二)进程报告:
1、含义:用于动态反映谋其时间调查处置过程中的主要进展、控制效果及发展趋势,并对前期工作作出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后期工作提出建议。
2、要求:内容要新、速度要快
3、内容:疫情的发展与变化、处置的进程、时间的诊断、可能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对势态以及已采取的控制曹氏的评价、下一步工作建议等内同。同事,对初次调查爱搞的内同进行补充和修正。
一些疾病的潜伏期对照表:
9、病例对照研究:以患病者为病例组,以未患病者为对照组,手机病例组和对照组既往暴露的隐私的信息,比较暴露因素在两组间的差异,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统计学的关联。
10、比值比(OR):病例组中暴露于危险因素的比例是非病例组的多少倍。描述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OR=ad/bc(运用于病例对照研究)
21、传染病突发事件:是指各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或者大流行。
二、风险评价关于
三、流行强度:
1、散发:病例无规律性、偶然的发生。特点:病例之间在发病时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流行病学关联,病例数少。
2、暴发:在一定时间和局限的地域范围内,某种传染病病例数超过预期水平。特点:强调短期内病例数激增,发生于局限范围内,如一个单位、村庄、乡镇等。
6、灵敏度:可用来衡量某种试验检测出有病者的能力,灵敏度是将实际有病的人正确地判定为真阳性的比例。
7、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
8、潜伏期:病原体侵入机体至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这段时间。潜伏期的变动可能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的数量、毒力、繁衍能力以及机体的抵抗力等因素有关。
病例
对照
暴露
a
b
未暴露
c
d
OR值95%可信区间(CI)可判断暴露于疾病的关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若OR值95%可信区间(CI)不包含“1”,说明暴露和疾病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若OR值95%可信区间(CI)包含“1”,说明暴露和疾病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OR>1,说明暴露可能是危险因素,OR<1,说明暴露可能是保护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暴露因素,还可以进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即暴露剂量越大,发病风险越高,这样可以增加病因推断的证据。
根据R和R0,可以进行某种疾病控制时需要的人数疫苗接种率f的计算。要博阿正该疾病呈现下降趋势或者不发生爆发,人群棉衣接种率f应该>一下计算:
根据R=XR0=(1-f)R0<1,从而f>(1-1/R0)
若要使得R<1,基本措施有:①在易感宿主中接种足够的疫苗或者开展群体性预防服药;②隔离做够数量的患者;③治疗患者以缩短传染期;④减少人群中相互接触的频率
3、流行:某种传染病在较大的地域范围内的病例数超过预期的水平。特点:判断不同种是否发生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预期发病水平是不一样的,取决于该病暴露人群类型,之前该病是否曾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疾病发生所在的时间和地点等。
4、大流行:某种传染病在全球发生流行,或者跨洲流行,通常感染和发病人数众多。
5、地方性流行:疾病或病原体在特定的地区或者特定的人群中持续存在;或者疾病在特定的地区或者特定人群中发病率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
四、传播动力学
1、代间距:是从原发病例的发病日期与其感染导致的续发病例发病日期的间隔。通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疾病的传播。代间距越短,表明该疾病有效传播速度越快,疫情容易迅速在人群中播散。
2、再生数:用于描述某传染病在人群中传播能力的指标,可以分为基本再生数(R0)和实际再生数(R)。
(1)基本再生数:是一个病例进入到易感人群中,在理想的条件下可以感染的二代病例个数。它取决于病例单位时间内接触人数、每次接触实现传染的概率和该病传染期的长短。
11、回顾性队列研究:按照被调查对象的暴露状态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统计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群的发病情况,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如果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则认为暴露于疾病有关联。
12、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的发病风险是未暴露组的多少倍
RR=
预防医学相关知识
一、相关概念:
1、发病率:当地发病人数除以当地人口基数,以万分位报告
同期累计计算:
2、患病率:又称流行率,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率。
3、罹患率:该指标和发病率一样,也是人群新病例数的指标。罹患率适用于小范围、短时间内疾病频率的测量。通常多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