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与八卦五行图解
五脏六腑与⼋卦五⾏图解五脏六腑与⼋卦五⾏图解(2014-05-10 12:37:20)转载▼标签:健康分类:易医养⽣“五脏六腑”是⼈体各内脏的总称。
⼼、肝、脾、肺、肾,叫五脏;⼩肠、胆、胃、⼤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是⼈体⽣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液和调节器⾎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肾有“藏精”、“⽣髓”、“主⾻”的功能。
⼩肠主要功能是接受⾷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物。
胃受纳⾷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
⼤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个独⽴的脏器主体,⽽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肠、膀胱为下焦。
⼈的五脏六腑也体现了五⾏法的对⽴统⼀的规律。
具体地说,属于⽔⾏的肾脏和膀胱(⽿朵,⾻)⽣于⽊⾏的肝和胆(眼睛,肌⾁);肝和胆⽣于⽕⾏的⼼脏和⼩肠(⾆,脉);⼼脏和⼩肠⽣于⼟⾏的脾脏和胃(⼝,⾁);脾脏和胃⽣于⾦⾏的肺和⼤肠(⽪⽑,⿐);肺和⼤肠⽣于⽔⾏的肾脏和膀胱(⽿,⾻)。
相反,属于⽔⾏的肾脏和膀胱克于⽕⾏的⼼脏和⼩肠(⾆,脉);⼼脏和⼩肠克于⾦⾏的肺和⼤肠(⽪⽑,⿐);肺和⼤肠克于⽊⾏的肝和胆(眼睛,肌⾁);肝和胆克于⼟⾏的脾脏和胃(⼝,⾁);脾脏和胃克于⽔⾏的肾脏和膀胱。
⼈体是按照对⽴统⼀规律运⾏的⼀个整体。
如果其中某⼀个部位(或器官)薄弱或者是衰退,那么这个整体会发⽣疾病或者是消失。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有机构的脏器,有⼼、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的容器,有⼩肠、胆、胃、⼤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与肺:⼼主⾎,肺主⽓。
⼈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循环来输送养料。
⾎的正常运⾏虽然是⼼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的推动,⽽积存于肺内的宗⽓,要灌注到⼼脉,才能畅达全⾝。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阳(清)升火↓南夏热中气↑木土→金↓东中西春温土秋凉阴(浊)降水↙北冬寒火(升炎)心(火)木(发散)土(濡湿)金(收敛)↑肝(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金)↓水(降润)[血/营]肾(水)[气/卫]心(丁火) 小肠(丙火)神(心)胆(甲木) 肝(乙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辛金) 大肠(庚金)魂(肝)魄(肺) 肾(癸水) 膀胱(壬水)精(肾)五脏/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色、唇、毛、发五官/窍:目、舌、口、鼻、耳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色(肝):青、赤、黄、白、黑五臭(心):臊、焦、香、腥、腐五味(脾):酸、苦、甘、辛、咸五声(肺):呼、笑/言、歌、哭、呻五液(肾):泣/泪、汗、涎、涕、唾五气:风、热、湿、燥、寒五志:怒、喜、思/忧、悲、恐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化:生、长、化、收、藏五音:角、徵、宫、商、羽原文地址:转-五脏六腑位置图作者:随新所遇五脏六腑位置图黄元御气机升降图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中医阴阳五行图解
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 主要功能是: 1. 主气,司宣肃,通调水道。主皮毛。 2. 开窍于鼻。 3. 与大肠相表里。
肺属金
金
脾位于腹中。主要功能是: 1.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2.开窍于口。 3.其华在唇。 4.与胃相表里。
相生
相克
土
脾属土
水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主要功能是: 1.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阳虚则外寒。阳虚——寒症——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 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阴虚则内热。阴虚——热症——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 、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时灰病进!
2、辩证施治:证,指疾病的原因和性质。不同于“症”。症是指疾病的现 象, 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同病异治;呼吸问题可能由肺、肾或心脏疾病引起。 要用不同方法解决。异病同治:85%以上的疾病与免疫失调有关。固本扶正、调节 免 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3、阴阳学说: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四季养生之食物与颜色
春季:宜养肝、不动怒;多吃绿色食物:青菜、韭菜、
夏季:宜养心,注意控制情绪!勿大喜。多吃红色食物:红署、蕃茄、胡
萝卜、红辣椒、西瓜、瘦肉或红色肉类。 秋季:宜养肺、忌悲伤。白色和秋气相吻合。多吃白色食物:梨、莲子、白萝卜 、
白菜、山药(横栽直长、益肾润肺补脾)。
冬季:宜养肾、防惊恐,固本扶正。多吃黑色食物:黑木耳、黑米、葵瓜籽、坚
肾属水相生相克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时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液五官五形五情五德五魔角酸青生风平旦东春木肝胆泪目筋怒仁财微苦赤长暑日中南夏火心小肠汗舌脉喜礼贵宫甘黄化湿日西中长夏土脾胃涎口肉思信胜商辛白收燥合夜西秋金肺大肠涕鼻皮毛悲义杀羽咸黑藏寒夜半北冬水肾膀胱唾耳骨恐智淫肝属木3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地位图具体介绍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脏包含肺.肝.心.脾.肾五脏.腑包含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离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怎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地位图,从图中你可以清楚的看见各个器官的地位.心,位于胸中,有心包戍卫其外.是人体的性命主宰.《内经》以为,心有三大重要心理功能:其一,主血脉.即心推进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若心跳停滞,脉跳亦停,血液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逝世亡.其二,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力意识,思维活动.心功能正常,就表示神志清楚.对外界反响敏锐;若心有病变,则消失心悸.心烦.掉眠.多梦等“心神不宁” 的症状.中医以为,血是精力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资基本.临床上接收心脏移植的人,其性格.快活爱好.兴致.爱憎都有偏向于授予脏器者偏向,足以解释心脏是人的主宰.其三,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接洽.透过舌质的淡红.淡白.紫暗,可知血的吃亏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慎密相连.《灵枢.脉度》曰:“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肺,位于胸腔,阁下各一,在人体脏腑中地位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中医以为肺为国之宰相.肺有四大心理功能:其一,主气司呼吸.全身气机(即气的起落出入活动)跟着呼吸而动.肺也是人体吸入清气的场合;清气是保持人体性命活动的重要物资.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只有合营腹式呼吸才干达到真正的功能.其二,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接收的水谷精髓宣发至全身; “肃降” 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髓向下布散.其三,通调水道.因为肺的宣肃感化,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经由过程呼吸,化山川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如许使水液表里高低疏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纳治肺之法.其四,朝百脉.即人体的“百脉”之血都聚首于肺.经由气体交流今后.又朝向百脉,而使血液正常运行.也就是说,肺朝百脉可帮助心脏保持正常的血液轮回.宰相之谓贴切至极.肝,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中医以为肝为刚脏,性如将军.肝有四大心理功能:其一,主藏血,可储藏血液,调节血量,而防止出血和保持必定的轮回血量.如人在发怒时,易消失咳血或吐血.这是因为怒使肝气疏泄太甚而上逆,使肝藏血功能掉职,血不珍藏而外出所致. 其二,主疏泄.疏为疏浚.舒服之意,泄为渗出.发泄之意. 肝能疏浚人体的气机,以保持气机的疏浚,若此功能掉调,可见胸闷胁胀,甚则痛苦悲伤,多叹气.肝可调畅情志,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力舒服,若疏泄功能掉常,或为疏泄不及,则情志抑郁.多愁善感;或为疏泄太甚,则性格浮躁易怒.其三,主筋,其华在爪.肝之气血充盛,筋膜得其所养,则筋力强壮,活动灵巧有力;爪甲坚韧通亮.红润光泽.其四.开窍于目.眼之所以能视物,有赖于肝气之疏泄和肝血的濡养.眼睛的地位在全身至高之处,只有气血充足的人,眼睛才干神情奕奕.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中医以为脾为脾为“仓廪之官” 即后勤部长.脾为人体养分物资的重要供给者,有五项心理功能:其一,主运化.即主持人体水谷物的消化.接收和输送,以养分机体各组织器官.若此功能产生障碍,可消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甚则腹泻.水肿等症.其二,统血.即脾有统摄血液,防止血流于脉外的感化.若此功能掉常,可产生出血症.其三,主升清.以升提清气上至头子心肺;升提内脏,使其固定于正常的地位.若此功能掉调,使清气不升,可消失头晕.胀满.内脏下垂等症.人出生后,重要依附饮食物的濡养,即所谓“平易近以食为天”,各脏腑组织才干进行正常的心理活动,故脾又被称为“后天之本”.其四,主肌肉.四肢.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须要依附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来养分,才干使肌肉蓬勃饱满, 经由过程性格的升清和散精感化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输送至人体的四肢,以保持四肢的正常心理活动.四肢.肌肉的活动才能及肌肉的蓬勃硬朗,与脾亲密相干. 其五,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是进饮食.泌涎液.助消化的器官,“唇为脾余”,乃脾之外华.《灵枢·脉度篇》说:“性格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穀矣.”解释脾脏的精气通于口,性格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则影响口胃,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无味;脾有湿热,常觉得嘴里发甜.肾,位于腰部,阁下各一.肾藏精,能促进人体的发展发育和生殖,而为人体性命之源.肾的重要心理功能是:其一,主藏精.藏:肾有临盆.封存.储藏精气的心理功能.肾藏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又称生殖之精,禀受于怙恃,与人的生育滋生有关.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由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主人体发展发育.其二.主水液代谢.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保持体内水液均衡的感化.人体的水液代谢包含两方面:一是津液输布全身;二是浊液排出体外.而水液代谢进程的实现,重要依附肾的“气化”功能.肾虚则水液代谢晦气,导致水肿,眼睑是易发部位.黑眼圈.面色惨白无光则是因为肾虚导致血液轮回不畅所致.其三,主纳气.中医理论以为:“肺主吸气,肾主纳气”.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从而包管体表里气体正常交流.假如肾虚不克不及纳气或纳气表浅(达不到腹式呼吸的深度)则会消失呼多吸少.体内赡养缺少所致的一系列症状.其四,肾主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髓”.肾藏精,精生髓,髓能养骨.肾在体为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两阴.与人的骨骼.血液.皮肤甚至齿.耳都有莫大关系.肾精充实,则骨髓充盈,骨骼得到骨髓的充分滋养,则牢固有力;假如肾精虚少.骨髓缺少,不克不及养分骨骼,便会消失脱发.齿脱.耳聋.耳鸣.骨骼脆弱无力等症状.其五,开窍于二阴.两阴是前阴后阴的总称.前阴包含尿道和生殖器,尿液的贮存和渗出虽为膀胱的功能,但需依附肾的“气化”感化才干完成.是以,尿频.遗尿或尿少.尿闭多与肾的功能掉常有关;后阴指肛门,粪便的渗出虽由大肠所主,但如肾阴缺少,会导致肠液枯竭而便泌.特殊提醒:中医为何说“十人九虚”肾阴.肾阳是人体阴阳的基本,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分肾阴虚.肾阳虚两种.阴一般是指物资,阳一般是指功能.肾阴虚多半是物资的亏虚,肾阴虚是人身材脏腑功能偏盛偏衰的反响.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肾阴虚,症状反响是因为物资匮乏所引起的腰酸乏力.四肢酸软,头晕耳鸣,牙齿松动.脱发.五心烦热(五心:两手心,两脚心,心口).男性早泄,性欲减退,女性月经量少.月经不调等等.肾阳虚是肾脏阳气缺少或衰竭的表示.多由素体阳虚,或年迈肾亏,或久病伤肾,以及房劳过度等身分引起.症状有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子眩晕.精力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大便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馅不起,甚则腹部胀痛,心悸咳喘.肾阳虚可以造成疾病也可以不造成疾病.假如因为人体本身肾阴虚时光久,则阳虚会消失一些较重症状影响人体各个体系的正常运行就作为病对待.所以人们常说,十人九虚.心.肝.脾.肺.肾.1心脏;心脏的感化一般来说就两个,一是供血给大脑和全身筋脉,二是供氧给大脑.2肝;肝的感化有3个,一是藏血,将血送给心脏.二是解毒,身材的毒素都有肝脏来解.三是关着你的情感.3;脾脏;脾脏的感化是帮忙您的胃消化谷物类食物,并指点胰腺渗出胰岛均衡血糖.4;肺,吸氧,接收了氧气今后给心脏,由心脏再供血和氧气给大脑. 5肾;肾是一个过滤器,将水分和养分过滤一下,然后交给骨髓造血.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1胃,胃的感化主如果消化,就想许多的小刀,将食物剁的很碎.2胆,出来帮忙肝脏解毒之外,还渗出胆固醇给胃帮忙胃消化食物. 3小肠;胃将消化好的食物交给小肠,由小肠接收养分.4大肠;小肠将食物的养分接收完毕后在送给大肠,大肠经由过程吸水和蠕动给肛门排出体外.5膀胱;有大肠接收的水分给肾脏过滤后过剩的部分送到膀胱变成小便排出体外.6三焦;三焦是指上焦中焦下焦是将六腑以上5腑分为三个等分.可以懂得为胆为上焦.胃和小肠为中焦.大肠和膀胱为下焦.。
人体内脏分布图解及说明
人体内脏分布图解及说明1. 人体内脏的重要性人体内脏是构成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它们在维持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内脏承担着各种功能,包括消化、呼吸、循环等。
了解人体内脏的分布以及其在身体中的位置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人体内脏的分布图解,并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2. 人体内脏的分布图解以下是人体内脏的分布示意图:人体内脏分布图人体内脏分布图图中标示了以下主要内脏的位置:•大脑:位于头部的颅腔中,是指挥和控制整个身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心脏:位于胸腔的中央,泵血提供给身体各个部位。
•肺部:位于胸腔内,负责呼吸和气体交换。
•肝脏:位于腹腔右上方,是身体最大的内脏器官,负责分解毒素、制造胆汁等功能。
•胃:位于腹腔左上方,负责消化和储存食物。
•肾脏:位于腹腔的两侧,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胰腺:位于腹腔后部,负责产生胰液和激素。
•小肠和大肠:分别位于腹腔中部和下部,负责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
•膀胱:位于盆腔内,负责暂时储存尿液。
此外,人体还有更多的内脏,如脾脏、甲状腺、肾上腺等,它们在图中没有被标记出来。
3. 人体内脏的功能和作用3.1 大脑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感知、思考、记忆和运动控制等高级功能。
它由多个脑区组成,每个脑区都有特定的功能。
3.2 心脏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泵血供给给全身组织和器官。
它由心脏肌肉组成,通过心脏瓣膜来控制血液的流动。
3.3 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中,然后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3.4 肝脏肝脏是身体最大的内脏器官,承担着多种重要功能。
它负责分解和排除毒素、制造胆汁、合成蛋白质、储存能量等。
3.5 胃胃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负责分解和消化食物。
胃内有胃酸和胃酶,它们可以分解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3.6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它可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内过多的水分和废物,同时重新吸收身体需要的物质。
谁知道人的五脏六腑-七经八脉-以及分布图?
谁知道人的五脏六腑-七经八脉-以及分布图?五脏六腑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侧或外侧,每一经脉分别属于一个脏或‘个腑,因此,十二经脉中每一经脉的名称,包括手或足、阴或阳、脏或腑三个部分。
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阴经行于四肢内侧,属脏,阳经行于四肢外侧,属腑。
完美腹肌练习法:这些动作主要锻炼上、下腹。
躺在斜板凳上,小腿离开板凳面。
双手后屈,抓紧板凳两旁。
提膝,幅度越高越好。
同时拉起臀部和大腿,使之离开凳面。
当身体蜷起时,稍停并紧紧压榨腹肌。
然后慢慢放下双腿。
过程中双脚不要触及地面。
躺在地面,双手握拳并放在头侧的太阳穴旁。
屈起双膝,脚掌仍然平放在地面。
按自己的肌肉柔软度让双膝尽量向两边地板拉开至呈青蛙屈腿姿势。
用上腹带动身体向上升起而非肩膀。
眼望天花板,头部不要向前并尽量保持颈部稳定。
收缩腹肌的过程中要保持双腿姿势稳定。
●这个练习主要锻炼上腹。
●肩膀离地越高直越好,但腰要贴着地面。
●只须提起肩膀。
●注意上身保持稳定,头部不要向膝盖方向抬起。
坐在板凳上,双手握凳边,上身微向后,双脚离地,保持膝曲,大腿向腹部提起,上身与下身成V字形。
●注意身体不要向前倾。
●双脚不要放在地上。
双手握着两边的手柄,前臂支撑身体。
稳定身体后,保持双腿笔直。
五脏六腑八卦五行图
五脏六腑八卦五行图“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肺“管呼吸,主气”,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脾、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人的五脏六腑也体现了五行法的对立统一的规律。
具体地说,属于水行的肾脏和膀胱(耳朵,骨)生于木行的肝和胆(眼睛,肌肉);肝和胆生于火行的心脏和小肠(舌,脉);心脏和小肠生于土行的脾脏和胃(口,肉);脾脏和胃生于金行的肺和大肠(皮毛,鼻);肺和大肠生于水行的肾脏和膀胱(耳,骨)。
相反,属于水行的肾脏和膀胱克于火行的心脏和小肠(舌,脉);心脏和小肠克于金行的肺和大肠(皮毛,鼻);肺和大肠克于木行的肝和胆(眼睛,肌肉);肝和胆克于土行的脾脏和胃(口,肉);脾脏和胃克于水行的肾脏和膀胱。
人体是按照对立统一规律运行的一个整体。
如果其中某一个部位(或器官)薄弱或者是衰退,那么这个整体会发生疾病或者是消失。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科普:人体内结构五脏六腑分布图(彩图)
科普:人体内结构五脏六腑分布图(彩图)人体的五脏六腑:各司其职的五脏中医认为人体是由五脏六腑、皮肉筋脉骨、经络等组成的有机整体。
就象—个国家的各个部门,既分工又协作维持着社会的正常运转—样,五脏六腑各司其职推动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
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中医学把人体内在的重要脏器分为脏和腑两大类,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
藏,通“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
这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
所以中医学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和腑是根据内脏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区分的。
脏,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器官(五脏),主要指胸腹腔中内部组织充实的一些器官,它们的共同功能是贮藏精气。
精气是指能充养脏腑、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腑,包括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个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内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们具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有“奇恒之腑”,指的是在五脏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类器官,包括脑、髓、骨、脉、女子胞等。
应当指出的是,中医学里的脏腑,除了指解剖的实质脏器官,更重要的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
因此虽然与现代医学里的脏器名称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却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
心位于胸腔偏左,膈膜之上,肺之下,圆而下尖,形如莲蕊,外有心包卫护。
心与小肠、脉、面、舌等构成心系统。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主宰。
心与四时之夏相通应。
心主血脉,指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包括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血就是血液。
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
心脏和脉管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
人体阴阳与五行八卦ppt课件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2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3
以下是西方四分法
引子 《扁鹊见蔡桓公》(韩非)
•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 理(读音co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 深。”桓侯曰:“寡人无。”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法”
以下两图主要表述中医症状学中的 阴症与阳症之别。
• 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 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一般以阴阳两
纲再概括,即表、热、实属于阳证;里、 寒、虚属于阴证。
• 因此一切病证,都可以归纳为阴阳两大类。
阳证与阴证
阳证与阴证
阳阴虚实
以下三图表述的是“天地人、阴阳 五行八卦”之相互关联 1
胸膈、肺肠、脾胃、胆等脏腑组织,营分证候多 关系到心与心包络,血分证病变多耗损肝肾阴血。
健康之道
内外兼修,气血两旺, 吐纳顺畅,相辅相成, 积极防御,健康促进!
卫气营血辨证论
• 血,相当于文中之“骨髓”,即遍及全身(如西 医之“败血症”)、“病入膏肓”了。此种疾患 处理起来不但麻烦,而且凶险。
• 因温病病情复杂多变,卫、气、营、血四个阶段 并非截然分开,乃是相互交织、正传逆传,如卫 气同病、气血两燔等等。
• 脏腑经络是卫气营血辨证的物质基础。 • 卫分证病变多涉及肺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响
•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 侯遂死。
• 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 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曰:“圣人早 从事焉。”
人体之经络系统
人体之经络系统
人体之经络系统
卫气营血辨证论
• 是清代医家叶桂(叶天士)在《内经》、《伤寒论》等基 础上,根据外感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出的一 种辨证方法。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
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表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
五行相生相克,顺应自然。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位:东南中西北四季:春夏长夏秋冬五脏(阴里):肝心(脑)脾肺肾六腑(阳表):胆小肠(三焦) 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口鼻耳五体:筋(爪)脉肉皮骨五液:泪汗涎(唾) 涕血五色:绿(青) 红(赤) 黄白黑五味:酸苦甜辛咸七情:怒喜思悲(忧) 恐(惊)六欲:视(看) 意(想) 尝(吃) 触听五志:愤恨怨恼烦五感:酸麻胀(肿) 痛木五觉:热沉乏(烦) 紧凉六邪:风燥暑(火) 湿寒不要保持一种姿势万物讲求适度,过犹不及。
人体的坐、卧、站、走、看、思六种本能,不能劳累过度,否则会影响健康。
久坐伤肉:长坐不动,血液停滞,会使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纤维萎缩,引起肌肉伸缩无力。
同时长坐还影响消化器官正常功能,形成消化不良,胃满涨气,食欲不振,导致胃疾。
久卧伤体:长期卧床不起,嗜睡不动易使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疲倦不堪,全身无力。
久站伤骨:长站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流上行回流不畅,极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足部麻木,还可出现足背面浮肿。
由于长站,关节僵直,关节不活,腰背酸痛,重者还会引起关节炎的发作。
久走伤筋:饭后散步,对身体有益。
但徒步长走,会造成下肢关节韧带过度疲劳,引起韧带拉伤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产生此类情况。
久看伤血:看书看物时间过长,会使眼肌和视网膜疲劳。
眼肌麻痹,视物不清,模糊重影,中医称曰“目瞩肝”、“肝藏血”,故谓之肝血不足,长看伤血也。
久思伤神:长思会头晕痛,影响睡眠,造成神经衰弱等症。
中医护理学(阴阳学说)
4、阴阳的相互转化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消阳长
春 阴消阳长
夏
阳消阴长
秋 阳消阴长
冬
例1:就生理而言,抑制和兴奋的互相转化, 即是如此过度兴奋(整夜不睡上网)之后会 变成抑制(第二天白天感觉疲劳)。
例2: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阳转阴,由阴 转阳的变化亦是常常可以见到的。如某些急 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 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突然 出现体 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 阳气 暴脱的危象,这种病证变化,即属于由 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 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得以恢复, 病情又可出现好的转机
阴阳互根,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 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 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相互依存关系, 称为“互根”。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在相互依存的基础上,某些 范畴的阴阳关系还体现为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 过程。
又称阴阳依存。 如寒---热;内---外;男---女。
4.阴阳转化:人体由于阴阳失调而出现的病理表现,还可 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各自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即阳证可 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四、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3.人体的病理变化
阴阳 偏盛 实证
调 整 阴 阳
阴阳 偏衰 虚证
阴盛 伤阳
阳盛 伤阴
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
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失调(阳盛则热,阳盛 则 阴病;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邪
气——阴邪、阳邪之分,正气——阴精与阳气之不同。 1.阴阳偏盛: 2.阴阳偏衰:
3.阴阳互损:机体的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 导致对方的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以致最后出现“阴阳两虚”。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阳(清)升火↓南夏热中气↑木土→金↓东中西春温土秋凉阴(浊)降水↙北冬寒火(升炎)心(火)木(发散)土(濡湿)金(收敛)↑肝(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金)↓水(降润)[血/营]肾(水)[气/卫]心(丁火) 小肠(丙火)神(心)胆(甲木) 肝(乙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辛金) 大肠(庚金)魂(肝)魄(肺)肾(癸水) 膀胱(壬水)精(肾)五脏/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华:爪、色、唇、毛、发五官/窍:目、舌、口、鼻、耳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色(肝):青、赤、黄、白、黑五臭(心):臊、焦、香、腥、腐五味(脾):酸、苦、甘、辛、咸五声(肺):呼、笑/言、歌、哭、呻五液(肾):泣/泪、汗、涎、涕、唾五气:风、热、湿、燥、寒五志:怒、喜、思/忧、悲、恐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化:生、长、化、收、藏五音:角、徵、宫、商、羽原文地址:转-五脏六腑位置图作者:随新所遇五脏六腑位置图黄元御气机升降图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五脏六腑解剖图
五脏六腑解剖图
“五脏六腑”是人体各内脏的总称。
心、肝、脾、肺、肾,叫五脏;小
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叫六腑。
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
其一,主血脉;其二主神明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器血量的功能。
其一,主气司呼吸,主一身之气机;其二,主宣发肃降;其三,通调水道;其四,朝百脉
脾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并运输全身的功能。
主运化;能统血;主升清
肺“管呼吸,主气”,一是主疏泄;二是藏血
肾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
主持人体的水液功能;肾主纳气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
胆分泌胆汁,有助于消化食物。
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三焦不是一个独立的脏器主体,而是按脏腑部位和功能分为三个部位:心、肺为上焦,胃为中焦,肝、肾、大小肠、膀胱为下焦。
(2020年整理)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pptx
其三,主升清。以升提清气上至头目心肺;升提内脏,使其固定于正常的位置。若 此功能失调,使清气不升,可出现头晕、胀满、内脏下垂等症。人出生后,主要依靠饮 食物的濡养,即所谓“民以食为天”,各脏腑组织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故脾又被 称为“后天之本”。
学海无涯
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详细介绍 人体五脏六腑中何为脏何为腑呢?
脏包括肺、肝、心、脾、肾五脏。 腑包括大肠、胆、小肠、胃、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但是有六腑是 怎么回事呢?因为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下焦、中焦、上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下面是一张人体五脏六腑位置图,从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你可以清楚的看见各个器官的位置。
其四,主肌肉、四肢。由于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肌肉,都需要依靠脾胃所运化 的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 通过脾气的升清和散精作用将其运化的水谷精 微输送至人体的四肢,以维持四肢的正常生理活动。四肢、肌肉的活动能力及肌肉的发达 健壮,与脾密切相关。
其五,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是进饮食、泌涎液、助消化的器官,“唇为脾余”, 乃脾之外华。《灵枢·脉度篇》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穀矣。”说明脾脏的 精气通于口,脾气功能正常,则舌能辨味。脾有病则影响口味,如脾虚,多觉口中淡而 无味;脾有湿热,常感到嘴里发甜。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其外。是人体的生命主宰。
《内经》认为,心有三大主要生理功能: 其一,主血脉。即心推动血液运行和促使脉管跳动。若心跳停止,脉跳亦停,血液 不流,人体各组织器官就“断炊”而死亡。 其二,主神明。“神明”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功能正常,就表现神志清 晰、对外界反应灵敏;若心有病变,则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 的症状。中医认为,血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临床上接受心脏移植的人, 其性格、爱好、兴趣、爱憎都有倾向于授予脏器者倾向,足以说明心脏是人的主宰。 其三,开窍于舌。开窍,是指心脏与体表五官九窍的特定联系。透过舌质的淡红、 淡白、紫暗,可知血的亏损和血中有热,此皆与心紧密相连。《灵枢.脉度》曰:“心气 通于舌,心和则能知五味矣。”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中医认为肺为国 之宰相。肺有四大生理功能: 其一,主气司呼吸。全身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随着呼吸而动。肺也是人体吸 入清气的场所;清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修炼瑜珈功法,除“调身”、“调 心”外,更重要的是“调息”,只有配合腹式呼吸才能达到真正的功效。 其二,主宣发、肃降。“宣发”可呼出浊气,把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华宣发至全身; “肃降” 可吸入清气,把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来的水谷精华向下布散。 其三,通调水道。由于肺的宣肃作用,可将水津宣发至体表化为汗液排出体外,并 通过呼吸,化山水汽,呼出体外,同时使水液肃降下行,化为尿液,这样使水液内外上 下畅通而行,故中医治疗水肿病,往往采取治肺之法。 其四,朝百脉。即人体的“百脉”之血都聚会于肺.经过气体交换以后.又朝向百 脉,而使血液正常运行。也就是说,肺朝百脉可辅助心脏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人体内脏器官详细分布图
人体内脏器官详细分布图
五脏六腑统指人体内的各种器官。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统称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腑的关系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象学说认为人体是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脉、七窍二阴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的病变,可经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反映于外,因而观察疾病的外在表现,可了解病位之所在,分辨病邪之属性,把握脏气之虚实。
心与小肠相络属,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肝与胆相络属,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脾与胃相络属,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肺与大肠相络属,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肾与膀胱相络属,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1、脏腑正面观
2、腹部脏器分布图(前面观)
3、腹网膜
4、腹后壁腹膜的分布
5、腹后壁(肾与输尿管的位置)
6、肾的位置及毗邻(前面观)
7、肾的位置及毗邻(后面观)
8、泌尿生殖系统概观。
中医脏腑阴阳两轮图
中医脏腑阴阳两轮图前言:中医阴阳两轮图,只有先读懂了它,才能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解自然,理解宇宙。
那么此图具体有什么意义呢?图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1.形象地解释了“脏象”。
何为“脏象”?简而言之,就是五脏对应大自然的事物或者现象。
我们都知道,五脏,对应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
我们先从左轮(在图右侧)开始看。
从图中很清楚地可以看出:肾阴,水之象,就好比“地下水”,藏于地下。
而肝呢,五行属木,木之象,肾阴通过“木”的生发作用,由下向上传导,然后通过“树叶”的“蒸腾”作用,继续向上升成为“水气”,而水气(即肾阴)则继续上升,融入大气。
那么“水气”有什么作用呢?第一,用来“济”太阳的热,使之不至于过热,就是我们常说的肾水济心火。
有些失眠证属心肾不交。
所谓心肾不交,就是由于肾水无法济到心火,导致阴虚火旺。
治法呢,不能一味地降心火,最重要的还是滋肾阴。
第二,肾阴向上传输,又能补充心血,滋养心阴,补充太阳的能量,太阳就是心之象。
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左轮”前一半的过程,它是上升的过程,说的是“水”(阴分)的传输过程。
传到心的地方就产生变化了。
为什么变化了呢?因为心是“体阴而用阳”,就好比一个火球,里面却是靠油燃烧,从而产生热量。
“油”就是心血、心阴。
所以心脏是传输过程中第一个转折点。
因心脏“体阴而用阳的”特殊性,接下来的传输的介质,变成了“热能”,也就是“心火”的传输。
那么接下来以“热(火)”的角度,来看后一半的过程。
心者,日之象,其散发的热量由上往下,传输至胃,使其有良好的腐熟能力。
所谓“中焦如沤”。
胃为土之象,没有太阳的热量,就像极寒天气下的土地,冰冻成块,无法腐熟食物。
从临床中可以发现,胃部怕冷,吃完东西肚子胀,消化不了,可以考虑用强心、补充心气的方法。
胃接收食物,经过胆、小肠等消化吸收,再把精华物质、以及太阳的热能传到地下,以滋肾阴、以暖肾水,使之不至于过寒。
这才是心肾相交的完整过程。
五脏六腑PPT课件
气
机
肺 呼
失 调
吸
失
常
宗
气
亏
虚
心 血 运 行 不 畅
.
心 悸 、 胸 闷 、 唇 青 、 舌 紫 。
28
生理功能
4、 主治节
肺有辅助心脏,治理调节气血津液及全身脏腑组 织功能的作用。 《类经》:“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 《素问》:“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
29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
8
生理表现
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跳动及胸 部感觉反映。
心血充盈 面色红润光泽,
心气充沛
舌红活荣润,
脉道通利 脉和缓有力,
节律整齐
.
9
病理表现
面白无华 心血亏虚 脉道空虚舌淡白
脉细弱无力
心气不足
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 血脉脉受律阻不齐结、代 促、涩,
心前区憋闷刺痛。
.
10
面 色 淡 白 无 华
.
15
精神振奋 神志清晰
生理: 心血充足——心神得养
思维敏捷 反应灵敏 记忆力强
精神不振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 思维反应迟钝
失眠多梦健忘
病理
心烦不寐 邪扰心神——神无所主
谵语发狂
甚则神昏
.
16
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关系
在体合脉 其华在面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液为汗
与夏气相通
生理意义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脉皆上注于面,故面色 能反映心气心血的盛衰。
• 现代研究发现:脾气虚患者,物质代谢水平低下, 并显示出,胃、肠、胰、唾液腺等整个消化系统 功能下降和紊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图五脏六腑位置图
阳(清)升火↓南夏热
中气↑木土→ 金↓东中西春温土秋凉
阴(浊)降水↙北冬寒
火(升炎) 心(火)
木(发散) 土(濡湿) 金(收敛) ↑肝(木)←脾(己土) 胃(戊土)→肺(金)↓水(降润) [血/营] 肾(水) [气/卫]
心(丁火) 小肠(丙火) 神(心)
胆(甲木) 肝(乙木) 脾(己土) 胃(戊土) 肺(辛金) 大肠(庚金) 魂(肝) 魄(肺) 肾(癸水) 膀胱(壬水) 精(肾)
五脏/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华:爪、色、唇、毛、发
五官/窍:目、舌、口、鼻、耳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色(肝):青、赤、黄、白、黑
五臭(心):臊、焦、香、腥、腐
五味(脾):酸、苦、甘、辛、咸
五声(肺):呼、笑/言、歌、哭、呻
五液(肾):泣/泪、汗、涎、涕、唾
五气:风、热、湿、燥、寒
五志:怒、喜、思/忧、悲、恐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化:生、长、化、收、藏
五音:角、徵、宫、商、羽
原文地址:转-五脏六腑位置图作者:随新所遇
五脏六腑位置图
黄元御气机升降图
五脏六腑之间的关系
“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心主血,肺主气。
人体脏器组织机能活动的维持,是有赖于气血循环来输送养料。
血的正常运行虽然是心所主,但必须借助于肺气的推动,而积存于肺内的宗气,要灌注到心脉,才能畅达全身。
2.心与肝:心为血液循环的动力,肝是贮藏血液的一个重要脏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贮藏也就充盈,既可营养筋脉,又能促进人体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动。
如果心血亏虚,引起肝血不足,则可导致血不养筋,出现筋骨凌痛、手足拘挛、抽搐等症。
又如肝郁化火,可以扰及于心,出现心烦失眠等症。
3.心与脾:脾所运化的精微,需要借助血液的运行,才能输布于全身。
而心血又必须依赖于脾所吸收和转输的水谷精微所生成。
另方面,心主血,脾统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统摄血液。
若脾气虚弱,可导致血不循经。
4.心与肾:心肾两脏,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以维持生理功能的相对平衡。
在生理状态下,心阳不断下降、肾阴不断上升,上下相交,阴阳相济,称为“心肾相交”。
在病理情况下,若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会引起心阳偏亢,两者失调,称“心肾不交”。
5.肝与脾:肝藏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而生血。
如脾虚影响血的生成,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晕、目眩、视物不清等。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可出现腹痛、腹泻等。
6.肝与肺:肝之经脉贯脂而上注于肺,二者有一定联系,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关系到人体气机的升降运行。
若肝气上逆,肺失肃降,可见胸闷喘促。
肝火犯肺,又可见胸胁痛、干咳或痰中带血等症。
7.肝与肾:肾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需肝血不断的补充,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资生。
肾精不足,可导致肝血亏虚。
反之,肝血亏虚,又可影响肾精的生成。
若肾阴不足,肝失滋养,可引起肝阴不足,导致肝阳偏亢或肝风内动的证候,如眩晕、耳鸣、震颤、麻木、抽搐等。
8.肺与脾:脾将水谷的精气上输于肺,与肺吸入的精气相结合,而成宗气(又称肺气)。
肺气的强弱与脾的运化精微有关,故脾气旺则肺气充。
由脾虚影响到肺时,可见食少、懒言、便搪、咳嗽等症。
临床上常用“补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疗。
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体倦食少等症,病证虽然在肺,而病本则在于脾,必须用“健脾燥湿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
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这些都是体现脾与肺的关系。
9.脾与肾:脾阳依靠肾阳的温养,才能发挥运化作用。
肾阳不足,可使脾阳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黎明泄泻,食谷不化等症。
反之,若脾阳虚衰,亦可导致肾阳不足,出现腰滕废冷、水肿等。
10.肺与肾:肺主肃降,通调水道,使水液下归于肾。
肾主水液,经肾阳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归于肺,依靠脾阳的运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谢的功能。
肺、脾、肾三脏,一脏功能失调,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发生水肿。
肺主呼吸,肾主纳气,两脏有协同维持人身气机出入升降的功能。
五脏六腑图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是表里互相配合的,一脏配一腑,脏属阴为里,腑属阳为表。
脏腑的表里是由经络来联系,即脏的经脉络于腑,腑的经脉络于脏,彼此经气相通,互相作用,因此脏与腑在病变上能够互相影响,互相传变。
脏腑表里关系是:心与小肠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
1.心与小肠: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心经有热可出现口舌糜烂。
苦心经移热于小肠,则可兼见小便短赤,尿道涩痛等症。
2.肝与胆: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
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常,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
反之,胆汁的排泄失常,又会影响到肝。
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疽、胁痛、口苦、眩晕等。
3.脾与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胃主降。
在生理功能上,胃为水谷之海,主消化;脾为胃行其津液,主运化。
二
者燥湿相济,升降协调,胃纳脾化,互相为用,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传输的任务。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和降,则水谷得以下行。
脾气以上行为顺,脾气上升,精微物质得以上输。
若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易现呢逆、呕吐等症。
脾气不升,反而下陷,易现久泄、脱肛、子宫下脱等症。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互相影响,所以在临证时常脾胃并论,在治疗上多脾胃并治。
4.肺与大肠:经络相连,互为表里。
若肺气肃降,则大肠气机得以通畅,以发挥其传导功能。
反之,若大肠保持其传导通畅,则肺气才能清肃下降。
例如:肺气蛮滞,失其肃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肠传导阻滞,出现大便秘结。
反之,大肠传导阻滞,又可引起肺肃降失常,出现气短咳喘等。
又如:在治疗上肺有实热,可泻大肠,使热从大肠下泄。
反之,大肠阻滞,又可宣通肺气,以疏利大肠的气机。
5.肾与膀光: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在生理上一为水脏,一为水腑,共同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以肾为主)。
肾阳蒸化,使水液下渗膀肮,膀肮又借肾阳的作用,通过自身的功能而排泄小便。
在病理上,肾阳不足,可影响膀肮功能减弱而出现小便频数或遗尿;膀肮湿热,又可影响肾脏而出现腰痛、尿血等。
6.心包与三焦:经络相通,互为表里。
例如,临床上热病中的湿热合邪,稽留三焦,出现胸闷身重,尿少便塘,表示病在气分。
如果未能
制止其发展,温热病邪,便由气分入营分,由三焦内陷心包,而出现昏迷、谵语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