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及应用(人教版)

中考复习九年级化学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实质及应用(人教版)
废液观察,呈无色、均一、透明状,然后用pH试纸
测得污水的pH=方1法。你点认拨为该:厂当废水溶的成分可能有
哪些呢?(B 液)中存在另外一
A.NaOH 、K种NO离3、子CuS时O4、,N应aCl分 B.KNO3、NaC析与l、各这Na组种2S中离O4、的子H离C是l 子否 C.K Cl、Na共Cl、存Na2CO3、Na2SO4
可(能2)存乙在同的学离欲子将为废液处H理+ 为无色的中。性Cu溶2+液、后N再a+排、放S,O4他2-、向废Cl-
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观察

,说明废液达到了该同学的排放要
求。 无蓝色沉淀继续产生
方法点拨
1.判断复分解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应考虑离子是
否反应(即是否生成沉淀、气体、水),不反应的离 子一定存在于溶液中,不需要验证;参加反应的离子看 是否有剩余若有剩余也存在溶液中,需要验证。
知识网络
金属氧化物
酸 中和

非金属氧化物


俺和您 们不一 样哦
知识 归纳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
有沉淀(↓) 或有气体(↑) 或有水(H2O)
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反应物
无酸参 加要溶 于水, 有酸参 加要溶 于酸。
1、判断下列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如不反应, 说明理由。
① H2SO4+Cu(OH)2 ② NaCl+KNO3 ③ CuSO4+BaCl2
问题一
1.什么是复分解反应?
2.哪些类物质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你 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吗?)
3.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需考虑哪些因素?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实质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及实质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水
Na+
NaOH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 实质:
OH-
结论:两种化合物
ClH2H O+
HCl
相互交换成分,有 水 生成时,复 ______ 分解反应能够发生。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沉淀
Ba2+ BaCl2
氯化钡与硫酸反合物
H+
SO BaSO 4
2- 4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的反应。
A B + CD =
+
复分解反应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复分解反应条件:生成物有 水、淀、气中一种 反应物有酸可过关,无酸两相溶
活动与探究(温馨提示: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注意:1、请按下表的提示完成实验并在表格中完成实验记录 2、根据反应现象及质量守恒定律完成写出下列方程式 3、注意药品的取量,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4、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后举手示意
① 木 炭 的 燃 烧 ③ 铜 和 硝 酸 银 溶 液 反 应
②加热KMnO4制O2
【察颜•观色】
CuSO4
化学反应方程式: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NaOH
NaOH
【酸•碱•盐分类】
k2CO3
H2SO4
Ba(NO3)2
NaOH
NaCl



H2SO4
NaOH
H+
相互交换成分,有 沉淀 生成时,复分 _____ 解反应能够发生 。
H2SO4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气体
k2CO3
K+
CO32-
K+
碳酸钾与硫酸反应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课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课件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 复习:酸碱盐溶解性规律 酸的通性、碱的通性及盐的化学性质 • 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条件
酸的通性
• • • • • 酸溶液跟指示剂作用 酸+活泼金属→ 盐+氢气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酸+新盐
碱的通性
• • • • 碱溶液跟指示剂作用 碱+酸性氧化物→ 盐+水 碱+酸→ 盐+水 碱+盐→ 新碱+新盐
练习:
(3)请根据你的想象,在下图右边的 容器中画出体现NaOH溶液和稀HCl反应 产物的示意图。
+
Na+ OH—
Na+
OH-
Cl—
H+
H+
Cl-
盐+ 盐
都可溶
练习:
(1)右图是盐酸滴人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 应的示意 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
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 氯化钠分子
练习:
练习:
二、复分解反应是我们学过的化学基本反应类 型之一。学习时,应注意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深刻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 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混合:
②碳酸钾溶液与稀盐酸混合:来自;;③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硝酸混合:

练习:
(2)你想过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 生吗?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 “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 如上述反应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Ba2+和SO42-,而Cl-、Na+则是“旁观者”, 并没有参加反应。请你分析上述反应②中实 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上述反应③中 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原理是什么,考上要掌握什么规律呢?尚不了解的小伙伴们看过来,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一、复分解反应条件1、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要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

2、反应前后物质变化的组合形式:即反应是否“互相交换成分”。

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看,在复分解反应的过程中,只是化合物之间彼此互相交换了成分,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如酸与碱反应、盐与盐反应等。

3、反应规律和条件:反应的规律和条件一定要记牢,可利用口诀记忆。

(1)酸碱中和反应规律:酸+碱→盐+水条件:酸与碱中至少有一种是可溶的。

通常酸是可溶性酸,碱既可以是可溶性的碱,也可以是难溶性的碱。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规律: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盐+水条件:酸要溶于水,且一般为强酸。

(3)碱与盐的反应规律:碱+盐→新盐+新碱条件:参加反应的碱和盐都必须可溶;生成的新盐、新碱中至少有一是沉淀。

(4)酸与盐的反应:规律:酸+盐→新盐+新酸条件:反应的酸为可溶性强酸、高沸点酸,生成的酸为弱酸、易挥发性或易分解的酸;生成的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反应中生成的酸。

(5)盐与盐的反应规律: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是可溶的;生成的两种新盐至少有一是沉淀。

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在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被称为交互盐对,反应通式为:式中A、B代表阳离子;X、Y代表阴离子。

这种体系在相图中称为四元体系,可用AX-BY-H2O或A、B‖X、Y-H2O表示。

例如:可写成:K、Na‖Cl、NO婣-H2O利用四元体系相图可对复分解过程中的溶解、结晶、加热、冷却以及蒸发和稀释等操作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生产流程和操作条件,以获得所需产品。

四元体系相图由干盐图和水图组成,K、Na‖Cl、NO婣-H2O四元交互盐对的相图(见图)是其中典型的一例。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复分解方法发生的条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复分解方法发生的条件
2、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吗?中和反应 中有什么相同的生成物?
3、碳酸盐与盐酸发生复分解时,可观察到的 共同现象是什么?
小结: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 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练习:
1、写出有水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2、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3、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观察下列实验药品,能否 按照酸、碱、盐进行分类
Na2CO3
H2SO4
KNO3
CuSO4
NaOH
请大家按酸碱盐把药品归类摆放



H2SO4
NaOH
KNO3
CuSO4
Na2CO3
比一比:看谁能利用上述药
品找出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最 多组合;并请说出你判断它是 否反应的依据是什么。
完成实验,记录现象
CuSO4+BaCl2=BaSO4↓+CuCl2
议一议 (二)、酸的化学性质
1、酸同指示剂作用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 5、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三)、碱的化学性质
1、碱同指示剂作用
2、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
4、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H2SO4 NaOH Na2CO3 KNO3 CuSO4
第1组
H2SO4
NaO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2O√
- H2O


--
-↓
第2组 Na2CO3
↑√ -

【化学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及常见的方程式

【化学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及常见的方程式

【化学知识点】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及常见的方程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

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两种物质能在水溶液中交换离子,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沉淀、气体或弱电解质)。

1、碱性氧化物+酸:酸的酸性较强(如HCl、H2SO4、HNO3等),可发生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当酸、碱都很弱时,不发生反应。

3、酸+盐:强酸制弱酸;交换离子后有沉淀;强酸与碳酸盐反应;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4、碱+盐:强碱与铵盐反应;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5、盐+盐:两种反应物都可溶,交换离子后有沉淀、水、气体三者之一,满足一个条件即可发生反应。

1、碱性氧化物+酸→盐+H2OFe2O3+6HCl===2FeCl3+3H2OFe2O3+3H2SO4==Fe2(SO4)3+3H2OCuO+H2SO4==CuSO4+H2OZnO+2HNO3==Zn(NO3)3+H2O2、碱+酸→盐+H2OCu(OH)2+2HCl===CuCl2+2H2OCu(OH)2+H2SO4===CuSO4+2H2O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3、酸+盐→新盐+新酸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制取CO2、除水垢Na2CO3+2HCl===2NaCl+H2O+CO2↑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泡沫灭火器原理4、盐1+盐2→新盐1+新盐2KCl+AgNO3===AgCl↓+KNO3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BaSO4↓+2NaClBaCl2+2AgNO3===2AgCl↓+Ba(NO3)25、盐+碱→新盐+新碱CuSO4+2NaOH===Cu(OH)2↓+Na2SO4蓝色沉淀FeCl3+3NaOH===Fe(OH)3↓+3NaCl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ppt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 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AB+CD → AD+CB
特点:双交换、价不变
我们目前所学过的复分解反应
1、酸+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例: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2、酸 + 碱 = 盐+水
例:HCl + NaOH= NaCl+ H2O
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除杂
除杂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1)杂不增: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2)主不减:所选试剂不能与被提纯物质(主要成分)反应。 (3)易分离:除杂后生成的产物的状态与被提纯物质的状态 要不同,方便除去。
液体之间的除杂一般为酸碱盐之间的除杂,其实质
为阴阳离子的除杂。
B.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6)把50 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K2CO3 + 2HCl = 2KCl +H2O +CO2↑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空气(或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碳(酸)盐只溶钾钠铵,微溶还有碳酸镁。 B. 分别降温到t1 ℃,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例: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分析:NaCl( Na2CO3 )
除杂试剂选择:HCl或 CaCl2或 BaCl2
22HHC+l ++NCaO2C32O- 3==H2N2OaC+Cl +OH2↑2O+CO2↑
Na+、Cl- Na+、CO32杂质离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教学设计
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王晨敏
一、教材分析
关于“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课程标准没有作明确的规定,一些条目有所涉及,如:在内容标准的“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中规定“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要求学生“分析、归纳上述几个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它们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随后明确写出“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本课题在教材中地位、价值毋庸置疑。

学生需要真正理解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并能判断其反应的规律,才能学得得心应手,更好地消除他们对此知识的畏难心理。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学到“酸、碱、盐”内容时,难度骤增,学生一直感到物质多,实验多,反应多,大量化学方程式的出现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

因此,将“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前置,让学生先理解并掌握复分解反应及其条件,提前掌握规律,触类旁通,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复分解反应,建构反应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2.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分析方程式,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判断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复分解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展示化学内在
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复分解反应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能否发生。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生活,如:用于食品添加剂,牙膏的摩擦剂等。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还有没有其它的化学反应也会生成碳酸钙呢?请同学们观察如下实验。

实验1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教师演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观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新物质是如何生成呢?组内讨论,哪个小组愿意来四位同学表演真人版反应过程?
学生汇报方法。

教师提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也请你们上来表演,学生汇报方法。

教师总结:通过交换阳离子或阴离子得到新物质。

实验2 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教师演示、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提问:你能通过表演告诉我生成物是什么吗?
学生表演,说出生成物。

教师讲解:这三个反应都有碳酸钙生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这个反应也是通过交换的方式生成新物质的吗?
学生汇报,它没有交换过程。

教师总结:像1、2通过相互交换成分,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反应,我们称之为复分解反应,那么它们交换成分的过程中还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活动一、2,然后组内交流
学生汇报,复分解反应的共同特征。

教师总结:我们将像这样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交换过程中化合价不变。

过渡:事实证明,不是所有的化合物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那么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发生呢?请同学们观察实验。

实验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向稀盐酸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教师边演示边解读: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硫酸铜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碳酸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
盐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过渡:一有沉淀生成,二有气泡产生,为什么这些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我们知道,结构决定性质,让我们放大溶液中的粒子,看看它们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微观模拟示意图,思考并交流活动二图下的3个问题。

小组合作完成,汇报。

教师接着学生的汇报总结:氢氧化铜不能溶于水,很难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导致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

气体逸散,水的生成,都导致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

学生汇报复分解发生的本质原因。

教师总结:正是因为溶液中阴阳离子结合成难解离的沉淀、气体或者水,促使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过渡:以上物质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有明显现象。

我们看看接下来两组物质是否能发生反应?
实验4:(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2)向氯化钠钠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
教师边演示边解读:氢氧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盐酸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
氯化钠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硫酸铜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学生汇报,没有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教师提问:没现象的就一定没有发生反应吗?请同学们分析混合前后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学生汇报。

师总结:有沉淀、气体这样明显现象时,复分解反应固然能够发生,无明显现象时也可能发生反应,今后我们还会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无现象反应的发生。

回顾以上4组物质,当满足怎样的条件时,物质间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呢?
学生汇报。

过渡:是的,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如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溶解性表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这三类物质的产生。

请同学们思考活动三1、
先组内讨论判断能不能反应,再合作书写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小组代表板演。

过渡: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合物之间能否反应,还可依据生产需要设计反应原理。

如:我们要用复分解反应生产碳酸钙,选择的反应物中就要有Ca2+和CO32-。

现有某兴趣小组用Ca(OH)2为原料
制备NaOH。

你也能做到吗?
学生讲解。

教师总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应该知道:
1.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2.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完成课堂检测,即时点评。

七、教学设计反思
本课题体现教师“教”的三维:导学、培能、导法;学生“学”的三维:求知、展能、得法,两者有机融合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如果直接告知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学生也可接受,但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总结提炼出来,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

通过宏观观察到微观分析,发现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体现知识的自然生成,并让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体现学习化学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优化课堂活动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