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19年文档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所处的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样。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展学习的主要平台。
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却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困境。
一方面,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容易受到谣言、虚假信息等不良影响,影响其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
网络上存在大量低俗、娱乐化的内容,使得大学生对于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缺乏认识和重视。
针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有必要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提出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探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平台。
而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生作为未来国家的栋梁,其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更加丰富多样,思想更加活跃多元。
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对策,对于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
他们更多地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表达观点、交流思想,这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和教育机会。
研究如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对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和分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现状与对策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的现状与对策摘要: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网络时代下,高校与网络技术结合,所开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是基于其现状,对其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一)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培养成为合格接班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现在的大学生处于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可以获取大量的消息,但是这些消息的真实性存在问题。
所以教育者通过网络平台,利用网络技术筛选有效消息,向大学生普及最新政治理论、党和国家的发展方针和路线、党和国家做出的重要决定、党和国家宣传的精神等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和深刻理解到国家政治问题,让大学生学会判断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
让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认识国家的前途,认识自己的责任,树立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不移、不忘初心的完成自己的伟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网络这把双刃剑,虽然为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仍然使得不少大学生走上了自甘堕落的道路,被赌博唤起了贪欲,被色情信息冲昏了头脑,被网络诈骗洗脑等类似的情况比比皆是。
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会向大学生们传播文字、图像、声音等使思想政治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的教育,让大学生们对于思想政治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丰富的图像和多样的声音会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记忆更加清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大学生会在网络生活中,在对即将在网络上发言、发表视频等行为时,大学生们都会下意识的思考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合格,如果存在不合格的地方,也会按照学习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进行改善,使其成为一名拥有良好网络道德素质的大学生,实现自身素质的飞跃与发展,进而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出巨大的贡献。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张扬近些年来,网络技术不断成熟,而从互联网派生出来的如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产品也成为了人手必备的产品,尤其是对大学生而言,电脑、手机等现代产品已经成为了学生不离手的电子产品。
通过电脑、手机等现代设备,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同学进行互动,通过这些互联网的相关产物,学生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各种新闻资讯,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正如人们常说的,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增添了许多烦恼,我们在本文提出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从这双刃剑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当大学生面对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面对互联网中不良信息时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如果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正能量,正面信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为教育所用。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我们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如下意义:1.为互联网的发展营造更加健康的氛围大学生由于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有着较强的网络运用能力,因此这个群里不仅仅是互联网的受益者,更是互联网信息的创立者。
我们通过对互联网信息的搜索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互联网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或许是某些观点、事件的发起者,或是某些观点、事件的传播者。
因此本文主张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在网络信息创建和传播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立场,而这对于整个互联网的发展都是及其有利的,可以说每个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进步一小步,整个互联网中健康氛围就可以进步一大步。
2.帮助我国未来的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就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因此我们加强对主力军思想政治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不可轻视的影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1. 引言1.1 研究背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和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平台。
网络上存在着大量不良信息和谣言,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引发一些不良行为。
这就需要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信息,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本文将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寻找改进措施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研和分析,旨在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文明进步。
2. 正文2.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调研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它通过网络平台向广大网民传递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观念,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经过调研分析发现,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和思想理论知识,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交流模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创新,传统的线下教育方式逐渐被网络化取代,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节奏。
调研分析也发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网络上存在大量虚假信息和误导性内容,容易影响到网民的思想政治立场。
其次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针对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导致教育效果难以量化和评估。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时代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网络世界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和思想,其中既有正面健康的内容,也存在不良信息和思想。
这种情况给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研究。
一、面临的问题1.信息泛滥,真伪难辨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发布信息的便捷性,许多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
不良信息、虚假信息等通过各种渠道滋生传播,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信息的误导和误解,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观念。
在这种信息泛滥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变得异常困难。
2.消极信息影响网络中存在各种负面信息,如网络暴力、低俗文化、不良思潮等,这些消极信息容易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大学生本身处于成长期,对各种信息接受能力强,容易受到消极信息的影响,在网络时代,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3.传统教育模式的滞后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相对滞后,无法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传统教育模式更注重灌输和传授知识,而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更需要培养自主思考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传统教育模式对于网络时代特有的问题和挑战缺乏有效的解决和引导。
二、对策研究1.建设良好网络环境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提供健康正面、高质量的网络资源。
学校可以通过建设校园网络平台、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部门等,来规范网络信息,提供学生需要的正面、健康的信息资源。
2.加强舆论引导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传播正能量和积极价值观。
媒体、公益组织等可以利用各种平台,传播正面信息,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世界,增强正面思想和观念。
3.培养信息识别能力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学校应增加相关课程或讲座,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
学校可以建立信息辨别机制,对一些不良信息进行及时警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各种信息。
关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

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对策在当代社会,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新领域,已成为除了学校、家庭和同龄群体外的影响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第四个重要因素。
早在2000年6月28日江泽民同志就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互联网的特性及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和作用,他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
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
”所谓“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借助网络提供的虚拟世界和沟通方式,随时了解和把握师生的思想状态,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脉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引导。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的教育方式,是适应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网络交流更能适应现代人的心理特点的需要,把信息网络技术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一、我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调研组通过召开座谈会、向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放问卷1600份,调查覆盖面为全校学生的10%)、调查走访、征集意见(塔铃论坛、同心圆在线交流)等形式,对我校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现状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1.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开放性优势。
在现代社会,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日渐明显。
网络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生存方式,成为了大学生了解世界,获取知识,互动交往的通道。
只要点击网络世界,便可以自由享受网上虚拟的生活和丰富的文化,尽情地展现个性。
互联网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多彩,各种频道、栏目可谓林林总总;其传递速度很快,在世界上任何地方只要有新闻事件马上就能从网上获悉;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泛交互沟通的空间,充分体现出互动性的特点。
在聊天室里与人聊天或参与某个话题的讨论马上就会有人响应,而且相互间是平等的。
网络被称为是没有围墙的大课堂,它可以向所有人开放,尤其是青年学生,而且网络似乎更亲近于青年大学生,因为青年大学生思想更开放,更渴望梦想成真,更渴望独立的人格,而网络恰恰可以提供这样的舞台。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方法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方法【摘要】鉴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对其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方法和有效途径。
研究指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互联网信息泛滥、个性化需求不同等问题。
为此,本文建议加强互联网监管,深入挖掘网络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意识和素养。
未来,应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为大学生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存在问题、改进方法、有效途径、必要性、可行性、展望、发展、结语。
1. 引言1.1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年轻化,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意见和思想碰撞。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正确获取信息、辨别信息真伪、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国家。
大学生是创新和变革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社会担当,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亟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背景在当今高校学生中,网络已经成为他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平台。
网络的普及和便利性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全面和迅速,网络环境也存在着各种不良信息和思想的传播。
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9年精选文档

浅析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一)高校思政指导工作缺乏网络平台目前,我国高校的网络覆盖率已达到100%,有部分高校甚至实现了全校园无线网络覆盖,这就意味着高校大学生可以随时运用手中的通讯工具在网络上进行交流。
但是,就高校思政辅导工作现状来看,高校辅导员往往不能通过网络这个途径对学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大多数针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往往还是仍停留在单纯的课堂说教、灌输阶段,教育层面、教育方式单一化,不能利用网络作为平台,让学校的教育渗透进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网络影响下无法发挥巨大效应。
思政辅导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缺乏一个整合的网络平台,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个缺失。
(二)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偏少新兴媒体的出现极大改变了每一个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生活态度,而网络交往也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交方式之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社会网络环境,接受新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改变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但是现在高校的教师队伍存在一个年龄断层,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普遍年龄比较大,对网络应用的了解并不多,而35岁以下的教师还处于一个学习、提升阶段,缺乏深厚的文化功底,知识储备不足,缺乏思政辅导实践经验,所以,能够真正运用好网络做好思政辅导工作的教师队伍偏少,缺乏一批有较高政治素养、经验丰富的网络思政工作辅导员,熟练地做到网络与教学相结合。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缺乏我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是在1996年张建松发表的《发挥校园网络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文中,2000年,江泽民同志也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过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的理论研究主要都是针对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例如,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网上文化活动,如何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影响,缺乏具体网络思政辅导制度。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吴媛媛当前社会下,网络思政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发现的各种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完成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
1 前言现如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成为高校传播知识,和师生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方便了大家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在整个校园中,QQ、微信还有微博等这些互联网通讯工具,逐渐的呗广大师生所适应,而高校辅导员,他们是高校思政工作的主要力量,肩负着培养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任,只有辅导员将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特点了解清楚,才能真正了解当前网络思政工作的特点,更好的在现实工作中完善的进行处理,这对于提升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都有着积极意义。
2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当前情形下,网络信息传播十分迅速,有着传播广、速度快、多共享等诸多特点,通过这些特点,辅导员将网络运用到思政工作中之后,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2.1 网络信息宣传多样化对于大学教育来说,网络信息的宣传十分多样,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思政建设工作中来,对思政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学生还可以跟校内外师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不断交换意见,提出自己观点和想法,能够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2.2 网络宣传地域十分广泛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建立思政教育网站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在思政教育上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互联网接受来自不同区域的教育者的指导,并且还能在网络中获得一些课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通过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打破传统的比较保守的教育方式,能够是教师跟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强化教育成果。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领域,且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等方面产生 了深刻影 响,于此 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带来了巨大的机 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及 网络思想政治 概念、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 . 提 出改
进 对 策。
思想 政 治教 育, 才能 提高 火学 生对其 的 盆 I l 晓度 、 参 与度 、 接受 度 , 在 网络 环境 中取 得最 佳 的思 想政 治 教低 。
H前 高校 思 想 政 治: [ 作 ‘ 利 网络 开 展 一 l : 作 的 素养 普 遍 偏低 , 是影 响人 学 , 上 网络 思想 政 治教 育效 果的 币要 原 。对 利 用信 息 网络 技术 开 展思 想政 治 教 育的 意识 淡 薄 ; 对 人 学 生 网络 思想 政 治教 育的紧 迫性 不 1 1 重 要性 认 识 不够 , 对 网络 法 规和 网络
大 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 究
口
摘 要 当今 时 代 , 网络 己广 泛地 介入 到社 会 的各个
齐 红 娜
建立和完善宣教 网站、 规范和 引导各种论坛是宽善 网络思想政 治 教育 载体 的重要 部 分 。因 此 . 大学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的 绒 体建
设 必须 紧跟 网络 时代变 化 , 不 断利 用 火学 生感 兴趣 的载 体进 行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 分类 号 : G6 4 l
现状
对策
文 献标识 码 : A
道 德缺 乏 了解 。对 I 家现 行 网络 法规 缺 乏 了解 , 对 网 络道 德 末 能 从理 论层 面深 刻把 抛 , 就难 以有 效地 教 育和 引 导人 学 生遵 守 ( 一) 对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概 念 。 划此 在 很人 程 度 上 影 响 了人 学 生 网络 思 想 政 治 不 同的学 者 从不 的角度 进行 了解 释 , 从 阶级 性 f I J 发 定义 , 法规 和 道 德 。 J 是 指 一 个 阶 级 或集 团为 了建 立 或 巩 同其 政 治 统 治而 进 行 的 符 教 育的 效果 。 合 术 阶级 或 集 团根 小 利 益 的 、 包 括 … 定 的政 治 、 法 、 哲学、 道 三、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德、 艺术和 宗教思想 的意识形态理论教育, 它反映的是阶级社 ( 一) 提 高对 高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 的认识。 会 思想 教 育 的 普遍 特 。从 I : I 的… 发定 义 , 是指 社 会 或 社会 群 网络 条 件下 , 加 强对 人 生的 思想 政 治教 育 , 不 断培 养 利 体用 一定 的 思 想观 念 、 政 治观 点 、 道 德规 范 , 对 其成 员 施加 有 F 1 造 就 人批 有 创新 能力 的 高素 质人 才 , 是 我们 能 够在 激 烈 的综 合 的、 有 计划 、 彳 丁 组 织 的 教育 影 响 , 使他 们 形成 符 合一 定 社会 或 一 Ⅲ力 竞 争 r f l 站稳 脚跟 , 实现叶 1 华 民族 伟 人 复兴 的 必 然要 求 ; 网 定阶 级 所 需 要 的思 想 曲 德 的社 会 实 践活 动 。在 我 Ⅲ现 阶 段 , 是 络 思 想 政 治教 育 应放 在 学 校 I : 作 的= 币 = 要 地 位 。 高校 网络 思 想 以 马 兜思 土 义 思想 体 系 、 产 主 义 信仰 、 社 会 上义 道 德教 育人 政 治 教 育是 学校 教 育管 理的 一个 要 分 , 它 是 网络 信息 时代 民, 以提 高人 们 的 思想 道 德 素质 。 教 育发 展的 需要 , 是 高校 思 想政 治 教 育与 是俱 进 的 需要 , 是校 (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界定。 园文 化 建 没的需 要所 以要把 其 作 为’ ‘ 项币 要 : J : 作l 束抓 。 我 Ⅲ 网络 思 想 政 治教 育 [ 作 还 刚刚 起 步 , 各专 家 学者 对 此 ( 二) 加 强 高校思 想 政 治教 育 网络 载体 建 设 。 研究 的时间并不是很 K, 对 网络思想政治教 卣的概念研 究也是 利用 网络 多媒体 优 , 采用 电视 、 图” 、 动 画、 等 形式 让思 想 如此 , 综 合 多位 学 者意 见 , 网络 思想 政 治教 是 指 : 根据 网络 小 教 育内容 的形态 从平面 走 向 体, 从静 态变 为动 态 , 从而 化抽 象 质, 运用 一 定 是 思想 观 念 、 政 治观 点 、 道 德规 范对 网 施 加 的 彳 丁 为具体 、 化枯燥为情趣 , 将网络内容的个性化芏现 , 营造一个, 上 目的 、 有 汁划 影 响 的… 利・ 实 践活 动 。网络 思 想政 治 教 育是 高 校 动 活 泼 的网络 思想 政 治教 育环 境 , 迎 合人 学 生猎 奇 、活跃 的特 思想 政 治 教 育的匝 要 组成 部分 , 它 是结 合 汁算 机 技术 , 多媒 体 性, 吸 引感 化火 学生 。 高等 学校 之 问 , 要 合 作建 庞 人 共享 的 思 技 术 的 基础 之 J : 针对 当前 人 学生 的心 特 点 , 运 用 多样 化 的 教 想 政治 教育 网络 资源J 午: 打破 网络 屏障 , 将 思想政 治教 育 网络互 育办 , 按 照’‘ 定规 范 对 思想 政 治教 卣信 息进 行 制作 、 传 播和 联 互通 , 实 现 资源 的』 享, 建■ : 起 纵 横交 错 的立 体 网络 。 控 制 以至 反馈 , 是 为 了 培养 代人 学 , 上网【 养成 符 合 时代 需要 ( 三) 加强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的思 想 观 念 、 道 德修 养 、 为规 范 、 信 息素 养 的虚 拟 互动 活 动 。 不 断 完善 培 U I I  ̄ , J 度, 对 培 训办 法 、 培 训 内容 、 经 安. j - l i : 等作 二、 大 学 生 网 络 思 想 政 治 教 育现 状 …稍 I 火 规定 , 为高校 网络 思想政 治 。 l : 作 者的 培训提 供制 度保 证 : 建 专 『 J 的培 训机 构 ,由. 1 级 教育 部 门专 项 管 理 , 负责 培 训机 ( 一) 对 大学 生 网络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重视 程度 不够 。 构 的 同常管 , 综合 调 配彳 丁 效 资源 , 选 择师 资力量 雄 厚 、 设符先 部 分 高校 的电 视 程 度 仍 I 对 不 足 。 当前 很 多 高 校 未 能 , 史通 便 利 的单位 具 体承 担培 i ) l l _ L i 作; 把 网络培 训 制度 化 、 长 确 认 识 网络 思 想政 治 教 的哦 要 , 而 将 币 点放 在 消除 网络 的 进 、 系 统化 , J 、 L 是进 入 高校 网 络思 想政 治教 队伍 的一 作者 负面影响 J : , 在 已经 建 : 的十 l l 哭机 制 巾 . 更 多的 反映 为简 单 、 籼 划 化 、 ¨ 应培 i J I l  ̄ i t : 取得彳 『 火 资 格认 证 , 加幔 对 高校 网络 思想 暴 的“ 善后” 处 理 即应 急 预 案: 删帖、 火 网站 、 追 究 发布 人 羽 l 责 必 须通 过十 政 治教 育 I 作者 的要 求 。口 任单位、 封 堵 内外 媒 体 , 去 ¨ 没彳 丁 站 在 人 生思 想 政 治教 育 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培养学生良好政治素质、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不少的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对这些困境和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解决办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困境1. 教育方式单一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采用单向灌输的方式,讲授内容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这种教育方式缺乏互动性,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2. 教师水平参差不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往往比较薄弱,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
有些教师缺乏足够的政治理论素养,也不够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很难在工作中做到全面的研究和有效的指导。
3. 学生反应冷淡当今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比较注重实际效果,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给学生的总体感受往往不是很好。
许多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缺少新鲜感,不能给自己带来实际的益处和提高。
二、针对困境提出解决办法1.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为了适应当今学生的心理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和实际意义。
可以采用思政教育中的游戏式教育、辩论式教育、互助式教育等多种方式,以提高工作的互动性和效益。
2. 培养思政教育教师队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队伍需要更加重视,尤其是要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不能只满足于教师的学历、职称等硬性条件,还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现实教育动态,以更好地适应学生思想观念的变化。
3. 强化学生思政教育的实用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贡献。
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身发展、个人利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来合理构建成功的人生规划,让他们在长期努力中获得实用的收获和提高。
三、结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不小的困境和挑战,但是如果能够尝试和创新,应该能够克服困难、化解问题,实现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首先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存在的问题包括宣传不足、体系不完善和实效性不高。
接着提出了三点对策: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宣传力度、建立完善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总结了现状和对策,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分析、问题、对策、宣传力度、教育体系、实效性、总结、展望未来1. 引言1.1 研究背景网络思政教育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和工具,利用网络思维方式和教育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思政教育能够实现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教育目标,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的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
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如教育宣传力度不足、体系建设不完善、教育实效性不高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对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旨在提升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1.2 研究意义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学生已成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和渗透。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世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其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方向。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不仅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是为了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

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论文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网络思政教育开始出现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但是实施期间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全文如下:【摘要】网络思政教育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实现教育的及时性和交互性,能够帮助那些不能进入到课堂学习人员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机会,大大节省了学员的学习时间,同时还能够为学员降费用支出。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网络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及时的找出对策解决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置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条件和机遇。
在网络环境下,怎样合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了未来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还存在着比较都的问题,需要我们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开展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帮助。
1、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1.1活跃度低导致网络的实时性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当前很多高校进行思政教育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莫斯,教师在课下准备过程中花费了巨大精力寻找各种材料和信息,然后进入到课堂中再以传统的额授课方式传递了学生,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却没有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导致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存在很严重的滞后性。
这种教学方式使得网络教学的弊端集中的暴露出来,网络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及时性没有被真正的发挥出来。
1.2定位模糊随意导致网络的超时空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在开始尝试使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的教师,其使用网络的主要原因主要集中方便教学方面,而真正用作做好学生私思政教育目的的教师少之又少,面对这种现实,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的应用网路的资源优势,以及网络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巨大作用,实现在思政教育过程中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教学互动。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作为当今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对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网络上的信息内容、传
播方式、受众群体等因素,也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
些问题和挑战,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网络上信息真假难辨。
当前,很多网民对网络虚假信息已
经心知肚明。
其中,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在网络上获取和传播
信息的能力非常强。
但是,由于网络上存在大量的假新闻和造谣谣言,学生们很难分辨网络信息的真假,往往会受到误导,甚至误判
某些事情的真相。
二、信息过度自由,容易导致思想偏激。
网络上的用户可以任
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这一方面表现了网络平等,另一方面却
容易使学生过度发表一些过激、极端的言论,引起不良影响。
三、网络安全问题。
由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很高,他们
经常会在网络上留下个人信息,这就给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提供了巨
大的机会。
学生们经常使用社交软件和网络论坛,他们的个人隐私
和安全也经常受到威胁。
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解决:
一、增强网络素养。
大学生需要具备辨别真伪信息的能力。
学
校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网络素养,帮助他们学会辨别信息真伪。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大学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
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让他们掌握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
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更加广泛,思想观念更加多元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和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我们需要研究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一、存在的问题1.信息泛滥导致思想混乱互联网上信息的多样性和传播速度远远超出了传统教育的范畴,大学生容易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信息干扰,导致思想的混乱和困惑。
特别是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使其产生焦虑、困惑和迷茫的心理状态,甚至造成思想偏离。
2.教育内容与时代脱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相对固化,难以满足大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与时代潮流脱节。
大学生缺乏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实的深刻理解,难以在现代知识全球化的背景下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3.缺乏有效引导机制在互联网上,大学生可以轻易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思想观念,但缺乏有效的引导机制,使得他们很难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思想选择。
缺乏良好的思想政治引导,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觉醒和思想政治素质产生不良影响。
二、对策研究1.建立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应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出发,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和大学生的需求,建立适应网络环境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构建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
2.优化教育内容,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在教育内容方面,应加强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现实的分析和解读,使得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求。
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引导他们正确看待新兴思想,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
3.加强网络监督和引导建立有效的网络监督和引导机制,指导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规避不良信息的干扰,提高信息的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建立网络道德规范,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公序良俗,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ʻ 思想理论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策
唐文慧
摘㊀要: 思想教育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 在网 络 时 代 的 大 背 景 下 , 高校所展开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 . 因此 , 高校在发展的新时期应运用新方法 , 大力 加 强 大 学 生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 本 文 是 基于其现状 , 对其对策展开研究 . 关键词 : 高校 ; 大学生 ; 思想政治教育 ; 现状及对策 一 ㊁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 , 人类开始进入互联 网时代 , 在网络化的 大 环 境 下 , 人们的思想政治意识也发生 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 网 络 对 人 们 的 生 活 方 式 以 及 思 维 方 式 都产生了相应的影 响 . 高 校 大 学 生 是 我 国 未 来 推 动 社 会 发 展的人才 , 为促进大 学 生 的 成 长 与 发 展 , 高校需要在新时期 加强对我国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二 ㊁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随着网络化时代 的 到 来 , 为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 , 我国高校逐渐将网络融入到该项工作中 , 从而实现了先 进的网络技术 与 传 统 的 思 政 教 育 工 作 的 结 合 . 这 一 工 作 , 是 在以充分利用先 进 技 术 基 础 上 , 如: 计 算 机㊁ 多媒体与现代传 媒技术等 , 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思维认知 , 而设计 出的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该方式通过加强思想政治 的网络建设与各种 信 息 资 源 的 收 集 与 制 作 , 继而形成具有正 能量与教育意义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潜移默 化的影响 , 令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㊁ 人生观与价值观 . 三 ㊁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由于网络可 实 现 生 活 中 的 各 种 信 息 的 汇 总 与 传 输 . 因 此, 网络信息所包 含 的 内 容 十 分 丰 富 , 其 中 包 括 政 治㊁ 经 济㊁ 文化 ㊁ 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 , 及图像 ㊁ 声音㊁ 文字㊁ 录像等多种 表现形式于一身 , 使得大学生可以更加容 易 地 通 过 网 络 实 现 对各种信息的获取 . 因 网 络 令 各 种 教 育 资 源 得 到 了 充 分 的 交流与融合 , 顺理成章地成为高校开展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生动有效的资源平台 . 另外 , 网络为高校开展该项教育工作 提 供 了 新 的 教 育 方 法与教育手 段 , 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与发 展 . 在没有网络平台之前 , 高校所开展 的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往往利用面对面的教育方式 , 偏向于强制 性 与 灌 输 性 的 方 式 对学生进行教育 , 上述教育方式在一定程 度 上 会 令 学 生 形 成 反感心理 , 不利于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的 开 展 . 同 时 , 随着时 代的发展 , 人们的思想意识逐渐觉醒 . 传 统 的 方 式 已 不 适 应 时代教育的发展 . 而 网 络 思 政 教 育 实 现 了 大 学 生 在 课 堂 学 习中的角色的转变 . 网 络 化 的 信 息 交 流 平 台 的 运 用 将 大 学 生视为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 在轻松自 由 的 环 境 中 讨 论 各 种问题并发表自己 的 观 点 , 化 被 动 为 主 动, 有利于减少其接 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 , 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成果 . 四 ㊁网络思政教育的对策实施 ( 一 )加强网络载体建设 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高校应大 力 加 强 网 络 载 体 建 ㊁B 设 . 其中除 网 站 这 一 主 要 载 体 外 , 还包括 E G m a i l B S论 ㊁ ㊁ ㊁ . 坛㊁ 微信 短信 博客等众多的网络传播媒体 QQ 首先 , 应加 强 校 园 网 站 建 设 . 在 校 园 网 站 的 建 设 过 程 中, 高校应根 据 学 校 自 身 发 展 以 及 本 地 区 大 学 生 的 实 际 情 况, 创建具有本地区 文 化 特 色 与 学 生 特 色 的 校 园 网 站 , 不断 丰富校园网站的内 容 ㊁ 加 强 网 站 各 板 块 的 结 构 设 计㊁ 在网站 内容上不断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靠拢 , 多多利用学生易于 接受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 . ㊁B 其次 , 加强 其 他 网 络 载 体 的 建 设 , 即为对 E G m a i l B S ㊁ 论坛 ㊁ 即时通讯软 件 ( 微 信 等) 短 信㊁ 飞 信㊁ 博客等众多 QQ㊁ 的网络传播媒体的 建 设 与 发 展 . 通 过 上 述 各 种 传 媒 资 源 的 ( 建设 , 促进该项教育工作的有效进展 . 如 E 电子邮件) G m a i l 较传统的书信具有更加快捷与方便的优 势 , 逐渐成为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 流 的 沟 通 渠 道 . 高 校 可 利 用 好 电 子 邮 件 促进思想政 治 工 作 各 项 精 神 的 传 达 . QQ 是 被 大 学 生 广 泛 利用的网络即时聊 天 工 具 , 聊 天 氛 围 较 为 轻 松 愉 快, 有助于 教师以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传达思想 政 治 内 容 . 此 外 , 还有较 多的传媒工具 , 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 在此不一一列举 . ( 二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队伍建设 为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高校应着力加强网络 思想政治队伍的建 设 , 建 设 出 一 支 具 有 专 业 性 强㊁ 素质高的 网络思政教育队伍 , 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提 供 良好的保证 . 首先, 高 校 应 做 好 选 聘 工 作, 保证所选出的教师具有较 为扎实的思想政治 理 论 知 识 , 专 业 的 业 务 素 质 与 能 力, 对思 政工作的特点有较高的掌握程度 . 此 外 还 应 熟 悉 心 理 学 ㊁ 社 会学 ㊁ 教育学等众多 方 面 的 知 识 , 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添 油加力 . 其次, 高 校 应 有 计 划㊁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思政教育队伍 的培训 . 具体而言 , 高校应组织相关教 师 加 强 对 我 国 思 政 道 德理论的学习与研 究 , 以 先 进 的 思 想 理 论 作 为 武 器, 从而展 开该项工作的实践 活 动 . 如 组 织 教 师 进 行 政 治 理 论 以 及 网 络技术知识的学习 , 令其树立运用网络实 现 思 政 教 育 工 作 的 思想意识 , 并掌握与 网 络 相 关 的 知 识 与 技 术 , 从而推进该项 工作的开展 . ( 三 )加强网络监督与管理 推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还应加强对网络的 监督 与 管 理, 从 而 形 成 一 个 良 好㊁ 健 康㊁ 积极向上的网络环 境 . 为此 , 该项工作 需 要 社 会 各 界 人 士 加 以 努 力 与 配 合 , 形 成一个齐抓 共 管 的 局 面 , 纷纷投入到对网络环境的建设中 来, 努力做好网 络 监 督 与 管 理 工 作 . 政 府 应 加 强 立 法 工 作 , 再极力对网络不良信息加以遏制 , 努力维护好㊁ 发展好㊁ 打造 好一个积极的网络 环 境 , 促 进 网 络 信 息 传 播 的 规 范 化㊁ 法制 化㊁ 公益化 . 五 ㊁结论 总之, 随 着 网 络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与 革 新, 网络为高校思 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 机 遇 , 但同时也存在 着一定程度的挑战 . 基于此 , 我国高校 应 大 力 加 强 网 络 思 政 教育工作的推进 , 不断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 ]庄 秋 琴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和对 1 ] ( ) : 策[ 现代交际 , J . 2 0 1 2 0 6 2 5 0-2 5 1. [ ]姜丽莉 . 浅议 大 学 生 网 络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现 状 和 对 2 ] ( ) : 策[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 J . 2 0 1 4, 3 5 0 1 3 1-3 3. 作者简介 : 唐文慧 , 海南省海口市 ,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况调查与对策

教育效果不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由于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单一和教育资源 的不足,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 效果不佳。
VS
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教育评价机制,无法准确评估 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04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与建 议
丰富教育内容与形式
增加时事热点内容
结合当前国内外时事热点,将思政教育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 大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况调 查与对策
汇报人: 2024-01-05
目录
• 引言 •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现状 •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问
题 •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与建
议 • 结论
01
引言
研究背景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 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的重要领域,需要关注和研究。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对策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加强教育内容建设、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师素质等对策,以提升大学生网络 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研究展望
深入研究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探讨其发展路径和趋势。
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总结提炼更多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 性的教育方法和经验。
关注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国际动态,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做法, 推动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加强数据分析应用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教育过程和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及时 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强化反馈与改进机制
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育者和学习者,促进教育者和学习者根据反 馈进行改进和调整,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网络思政将互联网作为载体,强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对高校传统思政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的突破。
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已经意识到网络思政教学的价值,并尝试发挥网络思政教学在学生价值观塑造方面的作用。
1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
(1)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问题。
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站在管理上非常呆板,缺乏足够的创造力,视觉效果比较差,更新信息的周期也比较长。
这就使得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低。
这一问题的存在显著影响到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效果。
很多辅导员并没有树立同大学生互动的理念,依旧采取说教者姿态,未能转型成为引导者,导致网络思政工作无法深入人心。
这样一来导致思想教育工作就缺乏一个群策群力以及资源共享的平台。
(2)网络思政教育人才方面的问题。
一些高校的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学校办学规模,不过对德育机构以及工作人员的配置却不够重视,使得思政教育人才无法满足工作要求。
教师在指导方面存在缺陷,未能真正实现专业化,更没有建立健全网络思政教育的管理机制。
当前情况下,高校的网络思政教育人才队伍远远没有达到职业化以及专业化的道路,普遍存在着用心不专以及流动性大的问题,从而给网络思政教育带来不良影响。
(3)大学生方面的问题。
当前网络思政教育往往并没有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去解决他们面临的具体问题,这样一来自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部分学生甚至因为缺乏良好指导,无法正确搜索使用网络资源。
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从大学生的情况出发,就无法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以及真实需求,从而无法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2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对策
(1)教育人员主动转型。
作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从网络时代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正视网络背景下大学生的教育信息要求,合理利用教学方式,用容易被大学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转变传统教育理念。
广大高校的教育需要把网络当中的平等性以及自主性带入教学行为当中,提高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水平。
例如针对学生对网络易于接受的特点,建立
专门的高校网络平台,将学生的日常行为、思想政治面貌、校风等信息在平台上展示,给予学生是校园和时代主人的感受,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政教育。
(2)创新思政教育内容。
思政教育作为一项缺乏足够趣味性的课程,学生普遍持有逆反态度。
即便强迫接受思政教育的内容,也无法真正实现有意义的接收。
针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教师需要针对大学生兴趣点,来创新思政教育的内容,通过多元的形式以及丰富的内容来为学生展现思政教育的价值。
比如针对社会上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犯罪行为,可以用作教材展开论述,并且同各国网络把这些信息展示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可以深刻体会负面行为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加强自律,并提高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
(3)拓宽思政教育阵地。
网络时代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有了更加丰富的工具,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人员需要有效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拓展思政教育到课内课外,构建学生交流互动的平台。
在丰富交流形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的全面。
比如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作为课题,建立起QQ群、微博以及微信平台等不同的形式,针对各自的教学内容,来提供针对性的课题讨论,让学生可以在持续的交流当中发散思维,加深对思政教育的认识,从而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
(4)积极主动引导学生。
高校思政教师对大学生的引导是将科学价值观作为指导原则,来实施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当前网络套件下大学生过度相信甚至依赖网络信息的特点,需要积极构建引导方案,来提高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真假的自主判断意识以及判别水平,确保学生在独立接受网络信息以及交流的过程当中,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作出判断。
教师的引导能够通过强化学生对网络信息的交流评价来实现,也就是说专门提出一个课题,让学生去自主选择以及寻找相对应的网络信息,用交流会形式来展开信息的交流与评价。
教师辅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的信息,最终提高他们的信息选择能力。
综上所述,网络思政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产物之一,在引导学生价值引导以及提高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高校应当从网络思政教育的现状出发,不断探讨应对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网络思政教学的价值。